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郝经的慕陶情结——兼论元代和陶诗.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元代文学家郝经创作了一百一十八首和陶诗,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了相当大的 比重,反映出郝经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敬慕之情。本文旨在对郝经的慕陶情结作深 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对元代和陶诗的情况作一简要整理。本文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 在对具体的和陶诗人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元代和陶诗所具有的共 同特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郝经和陶诗中反映出来的慕陶情结,以及元代和陶诗的概况。 正文分为五部分:前言,简要论述了和陶诗的发展轨迹;第一部分,元代和陶诗综 述;第二部分,郝经的和陶诗;第三部分,郝经的慕陶情结;第四部分,以郝经为 代表的元代诗人和陶的原因。 前言:继宋代大文豪苏轼写和陶诗之后,和陶诗的形式受到了历代文人的关注。 从宋代到清代,写和陶诗的诗人众多,和陶诗的数量可观。 第一部分:元代的和陶诗作者有资料可查的有十二入,他们分别是郝经、刘因、 戴良、方回、安熙、牟崛、戴表元、吴莱、王恽、仇远、程文海、汪克宽等,他们 的和陶诗各有特色,表达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在了解郝经的基础上解读他的和陶诗。郝经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他在少年时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在被拘真州的十六年间,面对贾似道的威逼利诱, 郝经从未妥协。郝经的和陶诗就作于这一时期,真实地反映了郝经这一时期复杂的 心理活动和坚定的信念。 郝经的和陶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内容丰富,大约可分为五个方面:表达对回 归的热切渴望;描写饮酒的乐趣并揭示饮酒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表达固穷安贫与乐 天知命的思想;倡导儒家的修身养性及忠孝节义的思想;表现生死抉择间的坦然气 度。 第三部分:郝经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和陶诗,表明他对陶渊明及其诗歌怀有 敬慕之情。尽管郝经与陶渊明的追求并不相同,陶渊明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美好的田 园生活,而郝经追求在政坛上大展宏图。但在他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相同之处,如 他们都生活于易代之际,看到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他们都对民生多艰有 着深刻的体会,并渴望和平、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宁的生活。正因如此,郝经在陶渊 明的诗歌中感受到知己般的亲切,进而对陶渊明及其诗歌产生了敬慕之情。 郝经的慕陶情结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陶渊明任真自得人格的仰慕,二 是对陶渊明诗歌自然诗风的欣赏。三是借陶诗之酒浇胸中块垒。郝经的和陶诗并不 是对陶渊明诗歌的亦步亦趋式的模仿,而是借陶诗的丰富题材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 感情,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借饮酒诗以抒怀、藉固穷之诗坚守自己的节操、以回 归之诗排解对故国的思念。 第四部分:造成元代和陶诗人、作品众多的原因较为复杂,概括起来就是,由于 蒙元统治者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元代科举制度的中断、传统隐逸观念的影响使得元 代隐逸思潮盛行,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和陶诗。其中,郝经写和陶诗的原因之一还在 于他被拘真州的痛苦经历。阅读陶渊明的诗歌使郝经学会以达观的态度地面对痛苦, 创作和陶诗使郝经的心态变得平和,意志更为坚定。 关键词:郝经;慕陶情结;元代;和陶诗 h a oj i n g ,w h oi sp o e ti ny u a nd y n a s t y ,c r e a t e sm a n yp o e m si nw h i c h 118p o e t r yi n r e p l yt ot a oy u a n m i n g ,r e f l e c t i n gh i sr e s p e c tt ot a o y u a n m i n ga n d h i sp o e m s t h i st h e s i ss t u d i e st h er e s p e c t f u lm o o do f h a o j i n g t ot a oy u a n m i n gd e l i b e r a t e l y , a n dm a k e sas u m m a r y f o rt h ep o e t r yi nr e p l y t ot a oy u a n m i n gi ny u a nd y n a s t y b a s e do n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s p e c i a l i n d i v i d u a lw h oi sr e s p e c t f u lt ot a oy u a n m i n g ,t h i st h e s i sg e tt h ec o m m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y u a n m i n gi ny u a nd y n a s t yb y i n d u c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i sm a i n l ya b o u tt h er e s p e c t u lm o o dt ot a oy u a n m i n g c o m i n g o u to fh a oj i n g sp o e m sa n dm a k e sas u m m a r yt o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 y u a n m i n gi ny u a nd y n a s t y t h e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p a r t s :f o r e w o r d , t h eh i s t o r yo f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y u a n m i n g ;p a r to n e ,as u m m a r yo f 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ny u a n m i n gi ny u a nd y n a s t y ;p a r tt w o ,h a oj i n g s 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ny u a n m i n g ;p a r tt h r e e ,h a oj i n g sr e s p e c t f u lm o o dt o t a oy u a n m i n g ;p a r tf o u r , t h er e a s o n sf o rt h e mr e p l i e dt ot a ny u a n m i n g , r e p r e s e n t e db yh a oj i n g f o r e w o r d :a f t e rs us h i ,w h oi st h em o s te m i n e n tw r i t e ri ns o n g d y n a s t y , w r i t e s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y u a n m i n g , t h ef o r m so f 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 y u a n m i n gg e tm o r ea n d m o r ec o n c e r r lf r o mm a n yw r i t e ri nd i f f e r e n td y n a s t y t h en u m b e ro ft h ew r i t e rw h ow r i t e s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 y u a n m i n g w a s b e c o m i n gm o r ea n dm o r ef r o ms o n gd y n a s t y t oq i n gd y n a s t y p a r to n e t h e r ea l e1 2p o e t sr e p l i e dt ot a oy u a n m i n gw h oh a v ed a t al e f t , m e y a l eh a oj i n g ,d a il i a n g ,f a n gh u i ,a nx i ,m o uy a n ,d a ib i a o y u a n ,w u l a i ,w a n gy u n ,c h o uy u a n ,c h e n gw e n h a i ,w a n gk e k u a n ,e ta 1 t h e i r p o e m sh a v es p e c i a lf e a t u r e s ,e x p r e s s i n gt h e i rf e e l i n ga b o u tl i f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p a r tt w o :b a s e do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h a o j i n g ,t h ea u t h o re x p l f i n sh i s p o e m h a oj i n gi sa na g g r e s s i v ee n t e r p r i s i n gp e r s o n ,h es e tu pg r e a tl i f e a m b i t i o na ty o u n g w h e nh ew a si nz h e nz h o up r i s o nf o r1 6y e a r s ,f a c i n g t h r e a t e na n db r i b ef r o mj i as i d a o ,h a oj i n gn e v e rc o m p r o m i s e h a oj i n g s p o e t r y i nr e p l yt ot a oy u a n m i n gw a sm a d e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 ,r e a l l y r e f l e c t i n gh i sc o m p l e xm e n t a ls t a t ea n d d e t e r m i n e df a i t h h a o j i n g $ p o e t r yi nr e p l y t ot a o y u a n m i n gh a v ec o n s i d e r a b l ea m o u n t a n dt h ea b u n d a n tc o n t e n t s ,w h i c hc a l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5a s p e c t s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o fs l i c ed e s k ef o rr e t u r n i n g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f u no fd r i n k i n g a l c o h o la n dt h ea n l o u n c 圮a b o u tt h el i f ep h i l o s o p h yc o n t a i n e di na l c o h o l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o ft h ei d e ao fh e l p i n gt h ep o o ra n db e i n gh a p p y w i t l lt h ew o r l d ; t h ea d v o c a t i n g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d e aa b o u t i m p r o v i n go n e s e l fa n d r e s p e c t i n gt oe l d e r s ;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g e n e r a lm i n df a c i n gt h ec h o i c e p a r tt h r e e :h a oj i n g sp o e m si ss on u m e r o u sa n dw o n d e r f u lt h a ti tc a n c o m eo u tt h a th ei s r e s p e c t f u l t ot a ny u a n m i n ga n dh i sp o e m s t a o y u a n m i n gl i k et op u r s u et h ef r e e d o mo fm i n da n dq u i e tc o u n t yl i f e ,w h i l e h a o j i n gl i k et op u r s u et h es t l ( :c e $ $ i np o l i t i c a lf o r u m t h o u g hh a oj i n gh a s d i f f e r e n tp u r s u ew i t ht a oy u a n m i n g ,t l l e yh a v es o m e t h i n gi nc o m m o n f o r e x a m p l e ,t h e yl i v ei nt h ee x c h a n g ep e r i o db e t w e e nt w od y n a s t y ,s e e i n gt h e p e o p l es u f f e rf r o mt h ew a r ,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h a r d n e s s ,d e s i r i n gf o r p e a c e f u la n dq u i e tl i f ef o rt h ep e o p l e j u s tb e c a u s eo fs u c h ,h a oj i n gf e e l s w a r mi nt a oy u a n m i n g sp o e m sa n dc o m e $ o u tr e s p e c ta n da d m i r et ot a o y u a n m i n ga n d h i sp o e m s h a oj i n g sr e s p e c t f u lf e e l i n gt ot a oy u a n m i n gc a nb es e e nf r o mt h r e e a s p e c t s :f t r s ti sf o rt a oy u a n m i n g sc a r e f i e ea n d c o n t e n tp e r s o n a l i t y ,s e c o n d i sf o rh i sn a t u r a ls t y l ep o e m s ,t h i r di sf o rt h a th ec a l le x p r e s sh i sf e e l i n gb y t a oy u a n m i n g sp o e m s t h ep o e m so fh a oj i n gi sn o tj u s ta l li m i t a t i o no f t a oy u a n m i n g ss t e pb ys t e pb u te x p r e s sh i so w nf e e l i n gb yt h ew o n d e r f u l s t y l eo ft a oy u a n m i n g sp o e m s ,s u c ha s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e x p r e s s h i sf e e l i n gb ya l c o h o lp o e m s ,k e e ph i sh o n o rb yt a oy u a n m i n g sa n o t h e r p o e m s ,e x c e lh i sm i s s i n gf o rh i so r i g i n a lc o u n t r yb yt h er e t u mp o e m p a r tf o u r :t h er e a s o n sf o rt h a tt h e r ea r es om a n yp o e t sr e p l i e dt ot a o y u a n m i n ga n dp o e m si sc o m p l e x i tc a nb ec o n c l u d e d 嬲f o l l o w i n gi t e m s t h e u n e q u a lp o l i c yo fm e n gy u a nr u l e r s ,t h eb r e a ko f fc i v i ls e r v i c ee x a ms y s t e m 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i d e ao fe s c a p i n gf r o mr e a l i t y h e n c e , p o e t r yi nl e p l yt ot a oy u a n m i n ga l ep o p u l a ra n dn u m e r o u si ny u a nd y n a s t y b e s i d e s ,t h ea n o t h e rr e a s o nf o rh a oj i n gw r i t e sp o e t r yi nr e p l yt ot a o y u a n m i n gi sh i sh a r de x p e r i e n c ed u r i n gh i sp r i s o nl i f ei nz h e nz h o u t a o y u a n m i n g sp o e m sm a k eh a oj i n g f o r mao p t i m i s t i ca t t i t u d et o w a r d s h a r d n e s sa n dh i sw r i t i n gm a k eh i sm i n dp e a c e f u la n dh i sw i l lf i r m k e yw o r d s :h a oj i n g ;t h er e s p e c t f u lm o o dt ot a oy u a n m i n g ;y u a n d y n a s t y ;p o e t r yi nr e p l y t ot a oy u a n m i n g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 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 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 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 签章) :繇弩 2 0 0 7 年占月0 2 日 引言 引言 郝经的和陶诗作于被拘真州期间,真实地记录了郝经被拘十六年间思想的发展 情况。对郝经和陶诗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郝经,还有助于我们理 解郝经的慕陶情结。本文以郝经慕陶情结的研究为主,并试图对元代和陶诗进行概 括性研究。为了加深对元代和陶诗的认识,在此,对和陶诗的发展轨迹简要梳理如 下: 陶渊明( 3 6 5 _ q 2 7 ) ,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陶渊明一生曾出仕五次, 初任江州祭酒,先后任桓玄、镇军将军刘裕、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最后出任彭 泽县令,八十余日后即离职而去。此后的大多数时间,陶渊明都隐居田园,过着较 为清贫的生活。在东晋,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的选举方法继续沿用,形成了“下 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回的政治格局。在这样一个士族门阀统治时期,陶渊明没能 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他生前和死后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他的文学成就在某种程度 上被人们所忽视。 陶渊明的朋友颜延年在陶征士诔中赞扬了陶渊明清高的人格,对他文学成 就的评价却只有。文取指达”圆四个字。陶渊明死后六十年,沈约编撰 宋书时, 在隐逸传中列入陶渊明传记,对他的文学成就却不置一词。粱代钟嵘在诗品 中第一次具体论述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宋征士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 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吉,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 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 古今隐逸 诗人之宗也! ”。梁代萧统陶渊明集序载:“渊明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 独超众类”,固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 此后,陶渊明及其诗歌的地位得到了更多文人的认可。在唐代,出现了模拟陶 渊明诗歌的现象。北宋蔡启蔡宽夫诗话载:“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者,惟韦 苏州、白乐天,尝有效其体之作。而乐天去之亦自远甚。” 可见,唐代著名诗人韦 应物、白居易都有模拟陶渊明诗歌的作品。 宋代,和陶诗的兴起标志着陶渊明及其文学成就得到了文人较为普遍的肯定。 粱沈约宋书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2 5 8 册6 0 l 页 粱萧缝文选注) ,文渊围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舨,第1 3 2 9 册9 8 3 页 粱锤蝾诗品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4 7 8 册1 9 6 页 逯钦立( p w 渊明集 ,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1 0 页 宋胡仔渔臆丛话)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4 8 0 册6 3 页 i 论郝经的幕陶情结兼论元代和陶诗 东坡全集卷三十一载,苏轼在给苏辙的信中提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 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於吾。吾於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 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 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苏轼是第一个写和陶诗的诗人。此后,苏辙继和陶诗四十七首。 在宋代,和陶的诗人还有很多。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载:“宋代和 陶的人还有李纲、吴芾、王质、陈造、陈起、朱熹、赵蕃、张拭、释觉范、张镦、 刘黻、舒岳祥、于石等”。 在这些诗人中,李纲、吴芾等人和陶诗的数量较多。王 质雪山集 卷十一和陶渊明归去来辞序载:“元祜诸公,多追和柴桑之辞。自 苏子瞻发端,子由继之,张文潜、秦少游、晁无咎、李端叔又继之。崇宁崔德符、 建炎韩子苍又继之。居闲无以自娱,随意属辞,姑陶写而已。非自附诸公也。”。 金代写和陶诗较多的是赵秉文,他的滏水集卷四有和渊明拟古九首、和 蓼1 4 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容六首,卷五有和渊明饮酒二十首等。 元代和陶诗人较多,在作品集中可以明确找到和陶诗作品的有郝经、刘因、戴 良、方回、安熙、牟搬、戴表元、吴莱、王恽、仇远、程文海、汪克宽等。其中, 部分诗人和陶诗的数量较为可观,现在按照和陶诗数量的多少,具体列举如下: 元代和陶诗最多的莫过于郝经,其陵川集卷六、卷七专门辑录和陶诗,其 中,卷六有五十一首,卷七有六十七首,总计一百一十八首,在其诗文集中占有相 当大的比重。其次是刘因,其静修集卷二有和陶诗七十六首。戴良九灵山房 集卷二十四有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和陶渊明拟古 九首、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和陶渊明移居二首、和陶渊明岁暮答张常侍 一首、和陶渊明连雨独饮一首、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总计五十二首。方回 桐江续集) 卷五有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卷十五有和陶咏二疏为郝梦卿画图 卢处道题跋作。安熙默庵集卷一有和渊明饮酒、和咏贫士七首,共八首。 牟冁陵阻集卷一有和咏贫士七首,是继东坡和陶的。戴表元剡源文集卷 二十七有自居剡溪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 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吴莱渊颖集卷四有和陶渊明咏贫士七首。王恽秋 束苏轼东坡全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3 2 9 册9 8 3 页 袁行露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6 期,第1 5 2 页 宋王质雪山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0 7 册4 4 0 页 2 第一章元代和陶诗综述 涧集卷二有九日和渊明诗韵二首,卷五有和渊明归田园一首。仇远撰金 渊集卷一有乙巳岁三月为溧阳校宫上府经乌刹桥和陶渊明韵。程文海雪楼集 卷二十九有和陶诗一首。汪克宽环谷集卷二有和陶靖节归去来辞。 元代诗人可以在其诗集中找到明确的和陶诗作品的大约有十二人,在自己的文 集中提到和陶的更是难以详列。其中郝经、刘因、戴良的诗集中都设有和陶诗专卷, 且和陶诗的数目较为可观,可见和陶已经成为元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元代和陶诗因诗人主体的身份、地位、出处的不同形成了各各不同的风格,为元代 诗歌增添了颇为亮丽的一笔。 明代和陶的诗人很多,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载,明代和陶诗人有 “梵琦禅师、张泐、童冀、李贤、陈献章、童轩、林俊、吴俨、孙承恩、黎民表、 魏学i 伊、范文焕、归昌世、李廷罡、陈良谟等”。毋这些诗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和陶之 作。清朝和陶诗数量相当可观,很难作出完整的统计。施闰章、查慎行、舒梦兰、姚 椿有、孔继葫都写了大量的和陶诗。 和陶诗历经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不断地发展繁荣,追和诗人之众、 作品之多难以详列。和陶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酒唱和,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 文化现象,成为维系历代文士心灵的纽带。 在和陶诗的发展过程中,元代和陶诗在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著名诗人和陶诗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在一开始就拥有了较高的起点。同时,元代和陶诗对后世的文学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和陶诗取得的成就引起了明清两代更多诗人对于和陶的 关注和参与,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和陶诗人和作品。因此,元代和陶诗承上启下,是 和陶诗萌芽到壮大过程中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第一章元代和陶诗综述 元代的历史较为短暂,从公元1 2 3 4 年蒙古王朝灭金,到公元1 3 6 8 年朱元璋领 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元顺帝逃离大都止,计一百三十四年。在近百年的历史 中,元代文学呈现出与前代文学不同的特色。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以元杂剧为代表 的俗文学的空前兴盛。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载:“作为俗文学的元杂剧的产生、完 备和盛行,不仅为我国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实际上争得了与 传统的文学形式诗词歌赋文相颉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成 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6 期,第1 5 3 页 论郝经的慕陶情结兼论元代和陶诗 就”。o 同时,在元代,诗、词、散文等雅文学承前启后,既继承了金朝和南宋诗文 创作的传统,又为明代诗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和陶诗同元代的其他诗歌形式 一样在文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又有着元代所独有的特色。 在元代,和陶的诗人虽然很多,但由于同处蒙古王朝的统治之下,他们的生活 不可避免地受到元代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影响,思想感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 时社会风气的濡染,这种共性反映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他们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 譬如元代的隐逸思潮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陶渊明诗歌,并将其作为追 和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地位、出处的不同,他们的和陶诗反映了不同 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1 1 刘因的和陶诗 刘因( 1 2 4 9 - - 1 2 9 3 ) ,字梦吉,号静修。元史刘因传载,刘因是“保定荣 城人,世为儒家天资绝人,才器超迈”,o 六岁能诗,七岁能文,成年后因家贫 以教授生徒为业,世人称其为静修先生。至元十九年,应诏入朝,为承德郎、右赞 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归。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召刘因为集贤学士、嘉议大夫, 辞而不就。至元三十年,因病卒于家中,年四十五岁。 后人对刘因的人格评价极高。元史刘困传载刘因:“性不苟合,不妄交接。 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回元史卷一百八十九载:“因之为人,高明坚勇, 其进莫遏”。回 刘因是元前期重要的作家,他在诗文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钦定四库全书 总目载:“其文道健捧霁,遍在许衡之上,而醇正乃不减于衡。其诗风格高迈, 而比兴深微,闯然升作者之堂,讲学诸儒未有能及之者”。固张晶元代诗人刘因初 论载:“无论是写外在景物还是写自己的感觉世界,诗人都创造出瑰丽雄奇的意象, 构织出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奇特世界。这在元代前期诗人中,无疑是与众不同的。 诗人熔汇了韩愈、李贺、元好问的诗歌特点于一炉,抒写自己的内在宇宙,充溢着 壮逸雄奇的剐阳之美0 曰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杜,1 9 9 1 年版,第1 页 明宋濂元史 ,中华书局,1 9 7 6 年版。第4 0 0 7 页 明宋濠元史 ,中华书局,1 9 7 6 年版。第4 0 0 8 页 明宋濂元史) ,中华书局,1 9 7 6 年版。第4 3 2 8 页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文渊围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4 册3 7 5 - - - 3 7 6 页 张晶元代诗人刘因韧论。漳州师院学报,1 9 9 7 年第3 期,第1 1 一1 2 页 4 第一章元代和陶诗综述 刘因共有七十六首和陶诗,作于他晚年隐居时期。从其和陶诗的内容来分,大 体有三种:感叹回归后的人生况味的诗歌、揭示从饮酒感悟到的人生哲理的诗歌、 表达固穷安贫而知进取思想的诗歌。 刘因的和陶诗作于回归田园之后,所以他的诗歌所表达的不再是对于回归的渴 望,而是回归之后的欣悦,挣脱尘网之后的洒脱,还有从陶渊明那美丽的田园幻梦 中跌落到现实中的些许失落,归来已垂垂老矣的悲哀,这种感情是复杂的,因其复 杂,更见出刘因对田园生活的体会之真实与深刻。 刘因和九日闲居中这样表达着自己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深居忘晦朔,好事 惟侯生。偶因菊酒至,喜闻佳节名。香醪泛寥廓,醉境还空明。回看声利徒, 仅比秋花荣”回深居田园,有菊花与美酒相伴,刘因感到无比惬意。与那些热衷名利 之争的人们相比,刘因感受到的是挣脱名利羁绊的轻松与超脱。 刘因和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他对陶渊明诗中美好田园生活的质疑: 少小不解事,谈笑论居山。为问五柳陶, 安得十亩宅,背山复临渊。东邻汉阴圃, 前通仇池路,后接桃源问。熙熙小国乐, 石上无禾生,粲烂空白烟。营营区中民, 未论无田归,归田谁独闲? 迂哉仲长统, 栽培几何年。 西家鹿门田。 梦想羲皇前。 扰扰风中颠。 论说徒纷然。 刘因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描述表示了怀疑。他认为普通百姓要想拥有十亩宅,是需 要苦心经营很多年的,不知陶渊明这十亩宅是如何而来的。此外,刘因还认为陶渊 明描述的羲皇前淳朴美好的田园梦想是不现实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艰苦,不要 说无田可归,就是归田后又有几人能清闲昵? 对于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的质疑,源 于刘因回归田园后的真实感受。 刘因归来后已是晚年,他在和还旧居中写道:“河边两榆柳,游子无穷悲。 树老我何堪,物是人已非” 河边的榆树、柳树曾经牵系着多少游子别离时的难舍 之情,而今连它们都老了,何况刘因呢? 诗句中充满了生命已至暮年的伤悲。“邻翁 醉相劳,自云鬼录遗。早晚见先公,问尔今何依”,败q 因漂泊多年之后回到家乡, 元刘因静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1 页 元剃因静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6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1 页 元刘因静修集,文渊围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2 页 元剃园静惨集文渊围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衙4 9 2 页 5 论郝经的慕陶情结兼论元代和陶诗 却已经物是人非,故人无多。回归故乡、回归田园是游子们一生的梦想,可是像刘 因这样暮年回归总是令人伤感的。 总之,刘因田园生活的感受是复杂的,有脱离官场羁绊的欣喜,也有晚年回归、 故人渐少的寂寞、忧伤。 刘因和陶诗中,还有二十首和饮酒诗。在这些饮酒诗中,没有痛饮之喧嚣、 狂饮之不羁,更多的是浅尝辄止式的饮酒,和在饮酒中体验人生的乐趣。如和饮 酒其五:。山人有静癖,苦厌一瓢喧”,嗡因并不喜欢喧嚣的饮酒场面,他只喜欢 静静地饮酒,静静地品味。他认为“醉翁意自乐,非酒亦非山”,o 在刘因看来,醉 翁之意非酒、非山,醉翁饮酒只是为了享受那微微的醉意,恰情遣怀,陶然自乐。 但刘因看重的不只是饮酒本身的乐趣,还有饮酒所包含的人生况昧和亲情、友情。 如和饮酒其十四 : 吾宗几中表,访我时一致。自吾居此庵,才碍同两醉。 逆数百年间,相会能几次? 每会不尽欢,亲情安足贵。 所欢在亲情,杯水亦多昧 刘因认为亲情比酒更浓,与亲友相会,即使饮一杯水也会令人感到香味浓郁。所以, 醉人的不是酒,丽是人和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在刘因看来,这种真挚的感情比美 酒更值得珍惜。 刘因也曾经有过陶渊明式的少年壮志,他在和拟古其八中写道:“翩翩谁家 子,慷慨歌远游。忽记少年日,猛志隘九州”。回这不禁会让人们想起陶渊明的杂 诗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o 刘因和陶渊明 一样曾经乐观积极,充满雄心壮志,希望能够大济苍生。可是,现实和梦想总是有 差距的。在和饮酒其十。中,刘因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十年小学师,一屋荒城隅。饥寒吾自可,畜养无一途。 亦愧县吏劳,催征费驰驱。平生御穷气,沮丧恐无余。 元刘因静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l 镐册4 9 3 页 元刘因青争謦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2 页 元刘囡静修集) ,文渊围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6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4 页 元刘因静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5 页 逯钦立陶渊明集 。中华书局,1 9 t 9 年版,第1 1 7 页 元刘因蠢争惨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l l 孵册4 9 3 页 6 第一章元代和陶诗综述 长歌以自振,贫贱固易居。 十年为师,落得一世清贫,连赋税都交纳不起,难免有沮丧之感,但诗人在诗末振 作精神,表白了自己的固穷之志。 在饮酒诗中,刘因尽情地体味着人生,他的饮酒诗除了描写亲情、友情、贫穷, 还表达了他对于天命难违的无奈。刘因和饮酒其十六载:“天既使之然,人力难 变更”。 这种无奈固然消极,但由于和陶诗是刘因晚年所作,这种对于天命的无能 为力也就可以理解了。饮酒诗承载了刘因对于人生的诸多感怀与叹息,记录了刘因 晚年回归田园后的生活状态和心灵感悟。 刘因和陶诗中还写了他对于贫穷的看法。刘因和元代的其他文人一样有着固穷 安贫的思想,但是他的固穷安贫思想又有其独特之处,如和乞食罾; 好廉中无实, 吾贫久自信, 儿啼尚云可, 人理谅多阙, 触事或发之。万钟忘义理,一箪形色辞。 笑昕沟壑来。偶闻啼饥子,低眉问残杯。 最愧南陔诗。岂无乞贷念,惭非动时才。 清规亦徒贻。 贫穷并没有让刘因感到自卑,相反,他在贫穷中依然保持着自信与乐观的态度。这 种直面贫穷的洒脱是独特的,也是可贵的。刘因对自己的清贫生活是坦然的,他在 和归田园居其四中讲到“箪瓢足自娱”,o 颜回曾经于魉巷中过着一箪食,一瓢饮 的贫困生活,但却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志向,刘因以其为榜样激励着自己安于贫穷, 坚守志向 在刘因看来,固穷安贫并不代表不思进取,而是要正确对待现实中的贫困生活, 随遇而安,同时还应该常思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刘因和咏贫士其七载: “寄语陶渊明,虽贫当进修”,。表达了他对于固穷安贫的独特看法。 刘因的和陶诗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对刘因的一生作了总结。刘因与陶渊明一样 喜欢饮酒,能够坚守固穷安贫之志,但是,刘因比陶渊明更关心社会,他的心始终 没有远离田园之外的世界。 元刘因静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4 页 元刘因静修集,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1 页 元刘因静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1 页 元刘园静修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1 9 8 册4 9 7 页 7 论郝经的幕陶情结兼论元代和陶诗 1 2 戴良的和陶诗 戴良( 1 3 1 7 一1 3 8 3 ) ,字叔能,婺州漓江( 今属浙江) 人。他家世代居住金华九灵 山下,故自号九灵山人,著有九灵山房文集。戴良精通经史、百家、医卜、释老 之学。明史卷二百八十五载,元世祖曾“用良为学正,与宋濂、叶仪辈训诸生。 太祖既旋师,良忽弃官逸去。辛丑,元顺帝用蔗者言,授良江北行省儒学提举,良 见时事不可为,避地吴中,依张士诚。久之,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o 明 洪武十五年,戴良被招往京师任职,他固辞不就,次年即自杀身亡。虽然戴良在元 朝没能担任要职,但他始终忠于元王朝,就是到了晚年,也依然以遗民自居。 戴良的文学作品涉猎体裁很多,有诗、记、碑、题跋、序、墓志铭等等,其中, 以诗歌成就显著。九灵山房文集提要载:“良诗风骨高秀,迥出一时。睹怀宗国, 慷慨激烈。发为吟咏,多磊落抑塞之音。故其自赞谓:歌黍离麦秀之诗,咏剩水残 山之句”。o 戴良的和陶诗有五十二首,保存于九灵山房文集的越避稿中。从内容分, 大概有表达回归主题的、借饮酒抒情的,表达固穷安贫思想的三类。 对于回归,戴良与陶渊明有着不同的认识。陶渊明对回归田园、回归自由充满 了喜悦之情,而戴良则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在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中讲 到:“余客海上,追和渊明归去来词,盖渊明以既归为高,余以未归为达。虽事 有不一,要其志,未尝不同也”。 陶渊明追求回归,而戴良则追求未归的状态。戴 良认为当时运未到时,未归之人,也应该。委运待尽盖无疑”。o 戴良与陶渊明对待 回归的态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能以委运自然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戴良和陶渊明饮酒序载:“余性不解饮,然喜与客同倡酬。士友过从,辄呼 酒对酌,颓然竞醉,醉则坐睡终日,此兴陶然。饮虽至少,而乐则有余”。o 饮 酒之人不一定是善饮之人,一些诗人之饮酒,只为享受醉后陶陶然的乐趣,同时借 饮酒促进朋友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戴良的饮酒就是如此,他饮酒不是为了品尝 酒本身的甘美,而是因为少量的美酒能助长朋友欢聚的兴致。 清张廷玉明史 ,文渊阿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3 0 i 册8 1 1 页 元藏良九灵山房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2 1 9 册2 5 4 页 元藏良九灵山房集 ,文渊衙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2 1 9 册5 3 3 页 元藏莨九灵山房集,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2 1 9 册5 3 3 页 元t 良九灵山房集,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2 1 9 册5 3 6 页 8 第一章元代和陶诗综述 戴良和陶渊明饮酒序载:“因读渊明 饮酒二十诗,爱其语淡而思逸,遂 次其韵”。戴良唱和陶渊明饮酒诗,是因为喜欢陶渊明饮酒诗语言素朴、 思致清逸的特点。 戴良的饮酒诗反映出他面对人生时的洒脱,尽管这种洒脱中多少掺杂了一些消 极的因素。戴良和陶渊明饮酒其三载:“过饮多患害,曷足称养生? 此生如聚沫, 忽忽风浪惊。沉醉固无益,不醉亦何成”。o 和陶渊明饮酒其四载;“惟寻醉乡乐, 一任壮心违”。 戴良明知过饮有害,醉酒无益,可他依然于醉乡中寻找乐趣。因为, 戴良明白,凭一己之力既不能阻挡朝代变更的大潮,又不能再为故国做些有益的事, 即使不醉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戴良和陶诗中还有七首贫士诗,他在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五 中描写了自己贫 穷困顿的生活: 陶翁圃贫士,异患犹不干。公田足种秫,亦且居一官。 我无半亩宅,三旬才九餐。况多身外忧,有甚饥与寒。 委怀穷檐下,何以开此颜。清风飒然至,高歌吾掩关。 戴良的贫困潦倒较陶渊明隐居田园时更甚,已经到了宅无半亩,三旬九餐的地步, 这样的描写也许有些夸张,却足以表明生活贫困的程度。但是,在戴良看来,令人 堪忧的国事给他带来的痛苦更甚于饥饿寒冷。在元末明初,戴良经历了战乱和国家 灭亡带给他的种种痛苦,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气节。明史卷二百八十五记载: “十五年,召至京师。试以文,命居会同馆,日给大官膳,欲官之,以老疾固辞, 忤旨。明年四月,暴卒,盖自裁也”。o 在功名利禄面前,戴良巍然不动,最终用生 命捍卫了自己的节操。 戴良的和陶诗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用和陶诗 倾诉着自己难以排遣的忧伤,和借酒消愁的无奈,坚定着保持高尚节操的信念。 1 3 方回的和陶诗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1 2 1 9 册5 3 6 页 元藏良九灵山房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8 年版,第1 2 1 9 册5 3 6 页 元藏良九灵山房集) ,文渊阁四库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讯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 2025设备购买协议合同范本
- A1 自愿离婚协议书示范文本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二十一)
- 公园出入口课件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搜课件模板app无删减
- 揭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平台
- 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合同
- 2025年水手理论考试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广州酒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第9课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公路工程常规试验项目标准及检测频率取样方法全新盘点
- 稳定基金管理办法
- 2025年徐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 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动设备培训课件
- 微多普勒技术用于低空公共安全治理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