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陕西专用)习题:3.3.3 酯和油脂 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第3课时酯和油脂课后篇巩固探究A组1.下列物质中,由酯类组成的是()A.甘油B.矿物油C.煤油D.牛油解析:甘油属于醇类,矿物油、煤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牛油属于油脂(脂肪),属于酯类。答案:D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油脂B.乙酸乙酯C.食醋D.矿物油解析: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混合物;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矿物油为多种烃的混合物。答案:B3.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最宜选用的试剂是()A.稀硫酸B.热水C.热NaOH溶液D.浓硝酸解析:根据植物油的性质选择适宜的试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完全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油脂的水解是可逆反应,油脂不能完全水解。答案:C4.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是()A.饱和高级脂肪酸B.不饱和高级脂肪酸C.硬脂酸钠D.甘油解析:油脂+H2O高级脂肪酸+甘油;油脂+H2O高级脂肪酸盐+甘油。答案:D5.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解析:油脂皂化完成时,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所以液体不分层;皂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答案:D6.下列有机物中,刚开始滴入NaOH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用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消失的是()A.乙酸B.乙酸乙酯C.苯D.汽油解析:A项,乙酸与NaOH溶液互溶且反应,二者不分层;C、D两项,苯、汽油与NaOH溶液互不相溶,分层,加热时分层现象不消失。答案:B7.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A.观察二者的颜色、状态及透明度B.加NaOH溶液、煮沸C.加新制Cu(OH)2悬浊液D.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解析:植物油的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矿物油是指汽油、煤油等,其成分为液态烷烃、烯烃等。纯净的植物油和矿物油都是无色液体,A项错误。向两者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煮沸,分层现象消失的为植物油,无变化的为矿物油,B项正确。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C项错误。植物油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若矿物油是裂化汽油,同样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D项错误。答案:B8.下列有关油脂叙述错误的是()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做萃取剂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效果更好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解析:植物油中含不饱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温度越高,纯碱溶液的碱性越强,油污的水解速率越快,B项正确;硬水中钙(镁)离子易与肥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钙(镁)沉淀,C项正确;植物油为油脂,在热碱溶液中水解,产物均溶于水,而矿物油主要为烃类,不与碱反应,液体仍为两层,D项正确。答案:A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甲酸乙酯(HCOOCH2CH3)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2)硬脂酸甘油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3)二乙酸乙二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4)油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解析: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酸和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盐和醇。答案:(1)HCOOC2H5+H2OHCOOH+CH3CH2OH(2)+3H2O3C17H35COOH+(3)+2NaOH2CH3COONa+(4)+3NaOH3C17H33COONa+10.右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的步骤如下:(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再加入23 g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为。(2)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给反应的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混合物为(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3)向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 ,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层。(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2)胶体(3)食盐上(4)冷凝回流(5)+3NaOH3C17H35COONa+11.油脂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B.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成分为肠壁所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D.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应尽量多食用油脂类物质(2)某天然油脂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1 mol该油脂要完全水解,需耗掉NaOH的物质的量为 mol;已知1 mol该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需氢气8 g,则1 mol该油脂中平均含碳碳双键 mol。解析:(1)营养需要均衡,多食油脂不利于健康。(2)1 mol天然油脂中含3 mol酯基,需耗掉3 mol NaOH才能完全水解;1 mol碳碳双键可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n(H2)=4 mol,故1 mol该油脂中平均含碳碳双键4 mol。答案:(1)D(2)3412.有机物A的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37倍。11.1 g A完全燃烧后,产物用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27.9 g;若将燃烧产物用足量浓硫酸吸收,浓硫酸质量增加8.1 g。A在碱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但与钠不反应。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解析:由题意知:M(A)=2 gmol-137=74 gmol-1,则n(A)=11.1 g74 gmol-1=0.15 moln(H2O)=8.1 g18 gmol-1=0.45 moln(CO2)=27.9 g-8.1 g44 gmol-1=0.45 mol所以,1 mol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3 mol CO2和3 mol H2O。可设A的分子式为C3H6Ox,则123+16+16x=74,解得x=2故A的分子式为C3H6O2。由于A与碱反应,但与钠不反应,说明A为酯类,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OOCH3或HCOOCH2CH3。答案:CH3COOCH3或HCOOCH2CH3B组1.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分子式为C6H13OH的物质。对于此过程,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C6H13OH分子含有羟基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C.乙酸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解析:酯水解生成酸和醇,醇分子中存在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A和B选项正确;乙酸属于有机酸,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选项正确;酯水解需要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作为催化剂,D选项错误。答案:D2.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解析:从形成的高级脂肪酸看,其结构是混甘油酯,A、B两项错误;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可得肥皂,C项正确;该物质有两种水解后产物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故D项错误。答案:C3.10.0 g某天然油脂需要1.8 g NaOH才能完全皂化,又知1 000 g该油脂硬化加氢时消耗氢气12 g,则1 mol该油脂中平均含碳碳双键()A.3 molB.4 molC.5 molD.6 mol解析: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酯基,故油脂与NaOH完全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n(油脂)=13n(NaOH)=131.8 g40 gmol-1=0.015 mol,则1 000 g该油脂的物质的量为n(油脂)=1.5 mol。又n(H2)=12 g2 gmol-1=6 mol,所以n(油脂)n(H2)=1.5 mol6 mol=14,1 mol油脂平均可与4 mol H2加成。发生加成反应时,1 mol碳碳双键对应1 mol H2,故1 mol该油脂中平均含4 mol碳碳双键。答案:B4.导学号15184077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1)写出B的分子式:。(2)写出C的结构简式:;C的名称是。解析:(1)由B的相对分子质量和C、H、O原子个数比可以确定B的分子式。(C9H16O)n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即140n=280,n=2,B的分子式为C18H32O2。(2)由A和B分子式可以确定C的碳原子数=57-3-182=18,因此C为饱和直链脂肪酸,故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其名称为硬脂酸。答案:(1)C18H32O2(2)CH3(CH2)16COOH硬脂酸5.导学号15184078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2)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图中的提示:C2H5OH+HNO3C2H5ON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将0.1 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 g金属钠。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M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22715.86%123,氢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香港高中政治题目及答案
- 葡萄酒培训知识大全课件
- 小镇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合同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重庆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长期供应合作协议合同
- 萧红简介资料课件
- 2025合同续签补充协议
- 2025年4月公共营养师复习题(含答案)
- 营销礼仪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融资租赁测算表-2016-2
- 物流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倾听与问题讲义
- 通信工程用电登高等高风险作业施工安全操作
- 邮政储汇业务员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 护理服务规范整改措施(共15篇)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张琳主编 PPT
- 建筑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施工方案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 整理版第三届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2004获奖作品选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