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4.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4.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1+N升级版单元测试四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矜jn 男有分fn 箬篷ru 髯rnB楫j 篆章zhun 糁之sn 老妪yC贻y 罔不wng 俨然yn 壬戌xD诣y 垂髫zho 豁然hu 幽咽y2下列加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谓大同:理想社会女有归:回家不独亲其亲:以为亲曾不盈寸:满B修狭:长而窄钩画了了:清楚明白矫首昂视:举绝类弥勒:极C贻:赠罔不因势象形:无不高可二黍许:大约俨然:整齐的样子D及郡下:到缤纷:繁多的样子才通人:仅问津:渡口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句是 A万家忧乐在心头 B千树万树梨花开C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两岸青山相对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周敦颐宋代 B爱莲说刘禹锡唐代C大道之行也孔子春秋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表达自己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这叫做“托物言志”。B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作称为“诗圣”。C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D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7名句默写。造化钟神秀,_。_,一览众山小。_,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_。大道之行也,_,_,_。山高月小,_;_,水波不兴。中无杂树,_,_。苔痕上阶绿,_。8爱莲说中写到的“莲”,还有哪几种称呼?_二、阅读理解 (一) 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文章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10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答:_、_、_、_。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_。1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 (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粪池桑竹之属。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4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15解释加粗的词。便得一山:便要还家:16翻译句子。林尽水源豁然开朗17作者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目的是什么?_18桃源人“皆叹惋” 的原因是什么?_19你能写出从秦到东晋的历史朝代顺序吗?_ (三)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注:穷:困境。 分:区分,辨别。 屈:竭尽。20为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21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答:_2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答:_三、作文23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少古人所写的作品,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篇的作者?请大胆想像,你穿越时空与这位你最喜欢的作家走到一起,展开交流,用500字左右的文字描绘一下你们的交流场景。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1C 2A 3D 4A 5D 6B7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 感时花溅泪 家书抵万金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水落石出;清风徐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草色入帘青8芙莲,菡萏,荷,芙蕖,芙蓉等(其中有总称,也有单称荷花的)(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9刘禹锡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1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调弄,这里指弹琴。1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13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5发现。 通“邀”,邀请。16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17显示桃源与世隔绝已久。18他们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19秦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