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五一、单项选择题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答案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A错误;孟德尔依据假说的内容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B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正确;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2.控制小麦粒色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A.4种B.5种C.9种D.10种答案B已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颜色就不同。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R1r1R2r2,F1自交得F2,则F2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有4个、3个、2个、1个、0个,所以F2的表现型有5种。3.在某小鼠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AY、A、a)控制,AY决定黄色、A决定鼠色、a决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现用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6种B.F1中,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比例为121C.F2中A的基因频率是1/4D.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答案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为1AYAY(死亡)、1AYA(黄色)、1AYa(黄色)、1Aa(鼠色),因此黄色鼠色=21,AY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F1个体自由交配,F2为AYAY(死亡)=1/9、AYA(黄色)=2/9、AYa(黄色)=2/9、Aa(鼠色)=2/9、AA(鼠色)=1/9、aa(黑色)=1/9,因此F2中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22211,则F2中黄色鼠色黑色=431。由于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YA、AYa、AA、Aa、aa 5种,A错误;F1中雄鼠的基因型有AYA、AYa、Aa,比例为111,所以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比例为AYAa=111,B错误;F2中A的基因频=(2+2+2)(22+22+22+12+12)=1/2,C错误;F2中黄色鼠色黑色=431,因此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D正确。4.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甲丁乙丙乙丁长翅红眼长翅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白眼长翅折眼、残翅白眼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A.甲为BbXAYB.乙为BbXaYC.丙为BBXAXAD.丁为bbXAXa答案C根据题意可知,乙(B_XAY)丁(B_XAX_),后代中出现残翅白眼果蝇(bbXaY),由此确定乙的基因型为BbXAY,丁的基因型为BbXAXa;又由于甲(B_XAY)丁(BbXAXa)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没有残翅果蝇(bb),说明甲的基因型必为BBXAY;又由于乙(BbXAY)丙(B_XAX_),后代中只有长翅果蝇,说明丙为纯合子,基因型为BBXAXA,故选C。5.某昆虫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35,下列假设能解释该实验结果的是()A.aX的雌配子不能受精B.AAXX的个体不能存活C.aa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虫D.AY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答案C如果aX的雌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代为11,A错误;如果AAXX的个体不能存活,则子代=34,B错误;如果aa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虫,则子代=35,C正确;如果AY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则子代为11,D错误。6.某家庭中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女儿表现均正常,则女儿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色盲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上B.2个,分别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4个,分别位于一个四分体的染色单体上D.2个,分别位于一对性染色体上答案B某家庭中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女儿表现均正常,则女儿为携带者,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了DNA的复制,含有2个色盲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B正确。7.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白眼果蝇白眼果蝇B.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D.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答案C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XAXa(杂合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所以可以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XAXa(杂合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8.如图所示为具有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或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或b)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2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C.如果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从第代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2、3和4答案D由左侧第一个家庭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甲、乙两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可推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再根据3患乙病,而其父母正常,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若只考虑甲病,由于2不患甲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若只考虑乙病,由于3患有乙病,可推知其父母基因型为XBXb和XBY,所以2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综合考虑甲、乙病,可推知2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B正确。如果6是女孩,则其X染色体有一条来自父亲1,1不患乙病,关于乙病的基因型是XBY,正常情况下,1的女儿不患乙病;但如果6是女孩,且为乙病患者,说明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2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所以若从2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不一定能成功,D错误。9.图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10 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B.若3号和4号生了一个男孩,肤色正常的可能性是3/8C.12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可能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D.10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2号答案C10号患白化病,故5号为杂合子,5号双亲均正常,故1号和2号至少有一人携带白化病基因,故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0或50%,A错误;若3号和4号生了一个男孩,肤色正常的可能性是3/4,B错误;12号个体的父母均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因此12号个体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也有可能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所生后代中可能出现白化病患者,C正确;10号白化病基因直接来自5号和6号,5号的白化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或2号,10号色盲基因来自6号,D错误。10.调查人员对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女性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在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弟弟+-+-+-A.该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调查该病的发病方式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C.该女性与其祖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D.该女性的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答案D该女性的父母均患病,但她却有一个正常的弟弟,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再根据祖父和姑姑的表现型关系可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而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B错误。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父母都是患者,而弟弟正常,故该女性的父母均为杂合子,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祖父为患者,其后代有正常个体(姑姑),故祖父为杂合子,所以该女性与其祖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错误。因父母都是患者,而弟弟正常,所以这对夫妇均为杂合子,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1.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阶段答案CD基因分离定律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甲、乙、丙、丁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只考虑种子颜色和形状,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B正确;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不论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可以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不能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观察到的现象,D错误。1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B.红绿色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父母都患有伴性遗传病,则后代一定患有伴性遗传病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答案C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A正确;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父母都患有伴性遗传病,则后代不一定患有伴性遗传病,例如伴X显性遗传病:XBXb(患病)XBY(患病)1XBXB(患病)1XBXb(患病)1XBY(患病)1XbY(正常),C项错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女患者少于男患者,D错误。三、非选择题13.(8分)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2)基因型为AA的植株,正常光照下茎叶为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原因是。(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给浅绿色植株授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基因型为,其中深绿色植株的比例为。(4)现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经相互授粉随机交配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经相互授粉随机交配得到F2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n。F2成熟的植株中,浅绿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在如图坐标中画出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随繁殖代数变化的曲线。答案(1)细胞正在分裂,DNA进行了复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光照影响了基因表达(3)AA和Aa1/2(4)1/2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随繁殖代数变化的曲线为:解析(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正常情况下只含有1个A基因,复制后且细胞没有分裂时含有2个AA基因。(2)基因型为AA的植株,正常光照下茎叶为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光照影响了基因的表达。(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AA给浅绿色植株Aa授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基因型为AA和Aa,比例为11,深绿色植株的比例为1/2。(4)一批浅绿色植株(P),经相互授粉随机交配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12,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所以经相互授粉随机交配得到F2,F2成熟的植株中,浅绿色植株所占的比例(2/31/32)(2/32/3+2/31/32)=1/2。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随繁殖代数变化的曲线见答案。14.(8分)牛的毛色与真黑素(黑色)和褐黑素(栗色)有关。下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E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称为,该过程第二阶段的场所是。(2)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F,但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F与f基因共同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DdFf和ddFf的牛杂交,后代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若选择F1中的黑色牛和栗色牛杂交,F2白色牛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是。F2中f基因频率为,从F1到F2代,基因F(f)控制的性状是否发生进化:。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DdFf和DdFf的牛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另一品种牛的毛色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基因型、表现型E+E+E+EE+eEEEeee(深黑色)(黑色)(浅黑色)(褐色)(栗色)(浅褐色)若一个种群中有E+E+60只,E+E 20只,EE 16只,Ee 4只,若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后代F1中,表现型浅黑色的比例为。答案(1)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核糖体(2)黑栗白=1251/21/4是黑栗白=121或栗白=11或黑栗白=112(3)2.8%解析(1)分析题图中过程,它是由基因到蛋白质的过程,因此为基因表达的过程。该过程第二阶段是翻译过程,它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2)根据“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F”及“F与f基因共同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推测栗色的基因型为D_Ff、黑色的基因型是D_FF,其他为白色。让基因型为DdFf和ddFf的牛杂交,后代中栗色(D_Ff)的概率为1/21/2=1/4,黑色的概率为1/21/4=1/8,白色的概率=1-1/4-1/8=5/8,因此后代中白栗=5/81/41/8=521。若选择F1中的黑色牛(DdFF)和栗色牛(DdFf)杂交,F2白色牛所占比例为1/4,其中的纯合子占白色牛比例是1/2。F2中与F、f基因有关的基因型有FF、Ff,比例为11,由此求得f基因的频率为1/4。F1的f基因频率为1/2,而F2中为1/4,可见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由此说明基因F(f)控制的性状发生进化。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DdFf和DdFf的牛交配,则当DF同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黑栗白=121;当Df同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栗白=11;当一个亲本的DF同在一条染色体上,另一亲本Df同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栗白=112。(3)根据题中给出的各基因型的只数求出该种群中各基因的频率即E+=(602+20)/(60+20+16+4)2=70%、E=(20+162+4)/(60+20+16+4)2=28%、e=4/(60+20+16+4)2=2%。再根据表中信息表现型浅黑色的基因型为E+e,由此求得它的比例为270%2%=2.8%。15.(8分)某兴趣小组对CMT1腓骨肌萎缩症(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基因B、b控制)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得到如图1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图3是生物体中的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图。请分析回答:图1图2图3(1)据图1判断,CMT1腓骨肌萎缩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汛日常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9.18事变防空演练方案3篇2025
- 建筑防水工程公司合伙协议书
- 达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3篇)
- 艺术品买卖合同注意事项
- 影视产业全球市场走势与预测
- 借款合同个人公司3篇
- 风湿安泰片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洞察及研究
- 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5篇
-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术后护理查房
- 成都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使用与维护培训模拟题集及解析答案
- 神经网络-课件
- 高管人员劳动合同书
- 被覆上皮课件
-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网络 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教育科学出版社选择性必修二网络基础
-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课件整理
-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
-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参考资料课件
- 有机光化学之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