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拖拉机半轴套管的试制设计论文_第1页
60拖拉机半轴套管的试制设计论文_第2页
60拖拉机半轴套管的试制设计论文_第3页
60拖拉机半轴套管的试制设计论文_第4页
60拖拉机半轴套管的试制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绪论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的试制编制 数控 FANUC 卧加 及平面、平面上的连接孔、两端搪孔的程序 。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是很典型的回转体类零件,结构一般、精度要求高、要加工的孔多、工序很长且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通过本次课题的完成,使其熟悉实际生产中工程图的全貌和具体要求,其次熟悉实际生产中工艺设计的全方法。 对 FANUC-0i 系统和台中精机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特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课题的完成,使学生首先感觉到合作配合工作的重要性,其次熟悉实际生产中的程序设计过程及方法,再次要会三维 造型,还要设计的 O0001 程序对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的试制有指导意义,最后学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编写(纂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查找参考资料的方法。 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计算机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直接面对加工对象和操作者,数控及其编程技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制造系统的成效。目前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柔性制造系统( 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已越来越多,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渗透到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课程设计则是学生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 与装备课程后,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数控加工工艺和夹具结构进一步了解的练习性的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培养。 通过该课程的设计,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能合理的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刀序卡片等工艺文件,能合理的确定加工工序的定位与夹紧方案。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 1) 主要任务 学生应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独立的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有关图表。 ( 2) 知识要求 学生在课程设计工作中,应该 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 ( 3) 能力要求 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 2 计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 4) 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禁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设计中,应能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与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 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 通过该课程设计 ,初步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学会查阅有关资料;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的方法,能根据加工要求独立设计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在课程设计工作中 ,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 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 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设计中,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与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 工艺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数控机床的选用,零件工艺方案设计,包括进给路线、加工余量、切削用量、机床夹具的选择等内容。最终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方案草图,数控刀具卡片,数控加工进给路线图。 通过该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初步设计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学会查阅有关资料;掌握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原理的方法 ,能根据加工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夹具,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等 2 正 文 2.1.1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的产品 用途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主要用于连接机身和轮胎,它要担负全部机器的压力,所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它安全就没有保正。其次,它机身配合也要求非常严格的,如果间隙大的话,它的稳定性就没了保正,间隙是一方面因为半轴套管内有轴,所以同轴度一定不可轻视。所以虽说它只是起连接作用,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 2.1.2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的产品工艺流程 首先从原材料进厂,在进时要对铸造件进行检 查,看是否有太多的孔,如果 3 有则不能用,然后在车床上对它基本的尺寸进粗加工,后对要在加工中心上装夹用到的面进精加工。在这两道工序后就可以到加工中心上加工了。 2.1.3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的产品技术要求 主要求有与机相连接的外径,还有轴承孔、密封圈孔的同轴度。次要的有两个连接面及连接孔。连接的外径在上加工中心前必需要做相当清确,而四个孔则在加工中心加工,所它精度,同轴度都可轻松的解决,其次孔面的光洁度则由刀的材料再决了,我通常选用合金刀片,在表面要求及高时则要用钻石刀,所以这点也是要做一定的考虑,做到经济性, 高效力性。 刚才说到的次要的做到它的要求。 2.1.4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的产品 加工工艺 做什么都有个先主后次,这里我们加工套管时也必需考虑。我先尽可能的复杂的、精度要高的放在前加工、能一次性加工好就一次加工好,这样减少装夹误差,在孔加工这块我们更是要明确加工工艺,如果连工艺都不清楚怎么对产品进加,虽说是个孔如果就是瞎做一通,打孔、铰孔不分那么做出来的孔怎么会达到要求呢!比如 140-H6 的孔就要先 铣 孔 再对其搪孔,这样做出来的孔一般是很容易合格得。 2.1.5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加工机床的选用 在面床选用方面来说,首先,要保正精度,同轴度,光面光洁度,次就机床的效率如何。在这次加中虽说有得工序可以 普通机床加工,但考虑到它的效率,我们做产品就是为了利润,如果效率跟不上,怎么能得丰厚的利润 。而轴承孔得方面得就不能在普通机加工,一是精度不易达到要求二光洁度也难保正。在这其中我要解释这两点:普通机床用得是一般和丝杠间隙大且不能自锁,而加工中心用得是滚球丝杠它不但间隙小而且自锁性能好这是第一点要说得。在普通机床上基本是手工摇动,加工中心这类数控机床是电信号通脉冲给电机它比手工要均匀。所以我们精度不是 很高的情况下就普通机,在要求高的 则用数控机床。 2.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 计算任一斜油孔的编程尺寸,并总结出分度坐标的计算通式; 用台中精机加工中心的功能, 编制铣、搪的程序 O0001 4 加工内容(见零件图纸 :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A) 顶面(俯视图 1- 120 轴孔、 1- 130 密封圈孔、 1- 140 轴承孔) A 加工内容(见零件图纸 :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B) 底面(俯视图: 1- 120 轴孔、 1- 130 密封圈孔、 1- 140 轴承孔 ) 5 B 加工内容(见零件图纸 :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C) 侧面(左视图: 220*220 面铣、 4- 14-H7 连接孔) C 加工内容(见零件图纸 :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D) 侧面(右视图: 220*220 面铣、 4- 14-H7 连接孔) 6 D (2)对程序的应用 作出必要的说明; (3)选定数控加工所用刀杆,并校对任一刀具组的长度。 2 1.7 研究的方法: (1)看图纸 发给我们的图纸比较烦琐,所以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在图纸上找到与自己设计有关的地方,尽量弄明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指导老师。 1)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三维图 对三围图各面做一些标记,让看说明书的人能知道机体的大概。 + 7 顶面 底面 8 左侧面 右侧面 9 2)读解装夹定位方式 底面朝下立装: 底面 295 外圆放置在夹具 295 槽中和 85 孔放置在 85 定位销中(见图 A1)定位限制五个自由度,用压板压板压 Q 面限制一个自由度(见图 A2),这样 6 个自由就都被限制了,此时就可以对左面侧面进行加工,这样减少了装夹次数有利于来保证精确度也是最小程度的用夹具同时也提高刀具的抗振性。 A1 侧面 1 10 A2 右侧面朝下卧装 侧面 2- 14 定位孔对准夹具板上 2- 14 定销放置好,然后通过 2- 14 的连接孔压紧工件, 6 个自由度都被限制,(见图 A2)在 P 面放一个顶尖来保持平衡。 A3 P 面 右面 Q 面 11 3)选择刀具。根据工件材料,机床性能,刀具材料,选择所需的刀具。(见附表 2) 4)读解工序卡片(见附表 1) 看工艺卡片可以知道加工顺序、切削用量、刀具号等工艺参数,在此 基础上开始编程。 2 1.8 具体 步骤和措施 : ( 1)查找 资料 为了能够搞好毕业设计,我在相关网站上查找了与这次设计有关的资料,也到学校找与设计有关的书籍。 ( 2) 编写程序 1)加工方法 由工艺卡片 (见附表 1)中可看出 ,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基本形状均以铸出毛坯为原材料,所以所需加工方法有:钻削、镗削、铰削和铣等。针对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不同,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案。 (见附录 A 、B) 这次设计中,我主要是编制孔的程序,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格式如下: 73 G89X Y Z R Q P F K; 其中 X Y:孔定位数据,取值与 G90/G91 有关; Z:孔底平面位置,取值与 G90/G91 有关; R: R 点平面位置,取值与 G90/G91 有关; Q:在 G73/G83 方式中指每次的加工深度,在 G76/G87 方式在红指规定的位移量。 Q 值只取增量值与 G90/G91 无关; P:在孔底暂停时间,以 ms 为单位; F:切削进给速度; K:孔加工的重复次数,缺省为 1,在 G90 方式下表示在同一个位置加工 K 次,在 G91 方式下表示在一条直线上加工 K 个孔。 上述地址符中只有 K 为非模态指令,其余的均为模态指令。 加工不同的 孔所用的工序是不一样的,因此编程时所用的 G 代码也是不同的,下面我对用来加工孔的 G 代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G81 循环用于正常钻孔,切削进给,快速回退,其加工方式为:进给、孔底、 12 快速退刀。一般钻中心孔时都用 G81,粗镗孔时也可用 G81。 G82 循环与 G81循环的区别是 G82 在孔底增加了暂停,所以适合于锪孔和镗阶梯孔,而 G81 用于一般钻孔,其加工方式为:进给、孔底、暂停、快速退刀。 G83 循环用于深孔钻削,间歇切削进给到底部,钻孔过程中从孔中排出切屑,其加工方式为:进给、退刀、再进给、再退刀、孔底、快速退刀。 G85 镗孔循环中,刀具以切削进给加工到孔底,然后又以切削进给返回到 R 点,所以适用于精镗,其加工方式为:切削进给、孔底、切削进给、 R 点、快速推刀,我精镗孔时用了 G85,铰孔时也用了 G85。 G89 的格式与 G85 相同,不同点是该循环在孔底执行暂停,其加工方式为:进给、孔底、暂停、快速退刀,我编程时半精镗孔时用的是 G89。G80 是取消所有的固定循环,执行正常操作。 编写程序时需要用到子程序,子程序用于编写程序经常重复进行的加工 ,比如某一确定的轮廓形状 ,子程序位于主程序中适当的地方 ,在需要时进行调用、运行,这样可以避 免或尽可能减少出错,简化程序,减少编程工作量。例如:对两侧 2- 14 的连接孔,加工需要钻中心孔 -钻孔 -倒角 -连接孔四个工序,如果不用子程序的话,会使程序变得很复杂,而且很容易出错,用了子程序,只需在主程序中编写到该孔时调用一下子程序就可以了,既简单又不容易错。子程序的定义格式为: O 子程序号 M99; 程序结束 子程序的调用格式为: M98 P_L_; 其中: M98 为调用子程序指令, P 后面的数字为子程序号, L 后面的数字为子程序重复调用次数,若无 L 值则缺省为 调用一次,系统允许重复调用 9999 次。 2)计算编程尺寸 13 C1 C2 通过 C1 和 C2 我们可以计算要加工得 8- 14-H7 连接孔 ,220*220 面的 XY,Z向的座标系的位置 14 C3 C4 通过 C3 和 C4 我们可以计算要加工得 2- 130-H6 密封圈孔 , 2- 140-H6 的轴承孔的 XY,Z 向的座标系的位置 . 15 计算连接孔密封孔轴承孔及平面的编程尺寸 第一装夹: 底面向下加工两侧面。(如图 D1) D1 已知 : 工件坐标系设在 220 220 面中点处 ,此点及为 O 点,工作台回转中 心点设在 140 轴承孔中心。 求 :连接孔在工件坐标系 G54 的坐标值( X, Y) G54 设在 220 220 面中心, Z 向在 220 220 面表面及坐标为( 0, 0, 0) 解 : 由图 D1 可知左侧:( -170/2, 170/2) , ( 170/2, 170/2) ( -170/2, -170/2), ( -170/2, 170/2) 右侧面连接孔的坐标和左侧是一致得,因为 220 220 的面是对称体再第 4及轴旋转 180 度使右面到左面起 初的位置。 及右侧连接孔坐标为:( -170/2, 170/2) , ( 170/2, 170/2) ( -170/2, -170/2), ( -170/2, 170/2) 16 定位销孔坐标为:( 0, 60) , ( 0, -60) 第二装夹: 右 侧面向下加工两端面。(如图 D2) D2 已知 : 工 件坐标系设在 140 轴承孔和 130 密封圈孔的圆心处 ,此点及为 O 点,工作台回转中心点设在 220 220 右侧面的中心。 求 : 220 轴承孔和 130 密封圈孔 在工件坐标系 G55 的坐标值( X, Y, Z) G55 设在 130 密封圈孔的圆心处, Z 向 140 轴承孔顶面上及坐标为( 0, 0,0) 解 :因为轴承的厚度为 30CM ,密封圈厚度为 20CM 所以孔由它们而定。 由图 D2 可知顶部:密封圈坐标为 R130 Z-50 轴承坐标为 R140 Z-30 加工 底面时由第 4 轴及 B 旋转 180 度而来此时 底面则到了刚才顶面的位置 。 17 (如图 D3) 因为轴承的厚度为 30CM ,密封圈厚度为 20CM 所以孔由它们而定。 G56 设在 130 密封圈孔的圆心处, Z 向 140 轴承孔顶面上及坐标为( 0, 0,0) 由图 D3 可知 底面 :密封圈坐标为 R130 Z-50 轴承坐标为 R140 Z-30 注:原材料的表面余量匀为 2MM。 300, 280 的装夹外壁, 80 的定位孔以加工好, 140, 130 的孔坐标具体由加工时的刀具的半径粗精加的余量来定。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的 主要夹具 加工此工件主要有两套夹具: ( 1)用来装 底面加工两侧面(如图 Q1) 18 Q1 首先通过 M16 的螺丝连接夹具边上的螺拴孔,使其压紧在 B 轴 1 号导轨的回转工台上,然后把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的 底面放在 Q1 的上表面使其和夹紧密配合后,再通过大压板压在 Q 面上使压紧,此时已控制了 6 个自由度完成了加工侧面的装夹。 ( 1)用来装 侧面加工两底面(如图 Q2) Q2 首先通过 M16 的螺丝连接夹具边上的螺拴孔,使其压紧在 B 轴 2 号导轨的回转工台上,然后把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的 右面放在 Q2 的上表面使其两定位销和定 19 位孔夹紧密配合后,再通过 4-M16 螺拴通过上面连接孔压紧在夹具板上 4-M16 的螺丝孔内,然后在 P 面处放一个顶尖,在四个连接孔充分后调节顶尖使其与套管充分接触。此时已控制了 6 个自由度完成了加工侧面的装夹。 注:(顶尖、螺丝是标准件没画出,台中精机为双导轨的回转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所以 1 号回转工作台侧可以 底面向下 装夹, 2 号回转工作台侧可以装夹以加工好侧面的套管以节约时间)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的 主要夹具的分析 在这次加工中用到的两块夹具在结构方面来并不复杂,但在加工中装夹效果却是比较理想得。在装夹中不容易弄伤工件表面,易装夹。这两幅夹具在加工时对 14、 80 的位销要非常精确 、 表面粗糙要好。 在经济和可用性方面 两幅夹具总得来说装夹方便且效果好。 结 论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使我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试制的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我的任务是对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 的 顶面、底面及左右面、孔位置度要求的程序编制。课题是让我们自已定得但也一时不知道从那开始做起,但 通过我和同学老师的讨论,我把头绪理了理这个课题有了头路,虽说这 60 拖拉机半轴套管加工并不是很难,但要配三维图和二维图及文字说明,就有了难度因为它们要相互联系相互关联, 但因为自己的机械制图的基础也不是太好,又加上这 60拖拉机半轴套管的原图也不是完全全面, 所以看起图纸来非常的吃力,经常会找机械资料来补充,有时经过车间的老师傅提示我的思路豁然开阔。这为我的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认真学习,刻苦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做完了毕业设计。这次的毕业设计可以说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的, 不仅是因为通过设计我们学到了很多开始不清楚也可以说是似清楚又模糊的东西,更是因为在设计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那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是经常会碰到的,至少到那时候,会知道去解决思路。 20 致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对本次的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以及 说明书的格式、章节的设置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和补充意见,在此谨致谢意。 并对本次毕业设计中的各位指导老师表示谢意以及本次设计中的所列参考文献的作者们表示谢意。谢谢您们在本次设计对我的指导,让我在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 1) 朱淑萍主编机械加工工艺与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刘越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 3)王启平主编机床夹具设计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 ( 4)扬黎明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 5)赵长明 ,刘万菊主编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6)许祥泰,刘艳芳数控加工编程实用技术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 2001 ( 7)孙德茂著 .数控机床铣削加工直接编程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8)孟少龙主编 .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出版社, 1992 ( 9)华茂发主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 10)罗学科 ,张超英主编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1 附录 A 程序号: O0001 面孔的主程序 程序段号KGN KGN KGN 号 程序内容 备注 B0 底面 朝下立装,旋转工作台到 0度 N001 M06 导轨与工作台之间的工作门打开 N002 M11 1号导轨上工件进入 B轴上 N003 G91G28G0Y0Z0M19 YZ轴回参考点及主轴定向 N004 M6T1 换 1号刀( 220盘铣刀) N005 G90G54G21G0X0Y0 工件快速 回坐标原点 N006 M3S600 主轴以 600转每分钟正转 N007 G43G0Z50H1 调用 1号长度补尝的同时 Z轴 快速定位到 工件上表面 50的位置 N008 Z10M07 Z轴 快速定位 到达工件上表面 10的位置得同时冷却液开起 N009 G0X-240Y55 工件快速定位到达 X-240, Y55的位置及 220 220面的外侧 N010 Z-1 Z轴快速定位到 -1的位置准备第一刀余量加工 N011 M98P0002L1 调用 0002的子程序一次 N012 G0Z10 主轴快速退回到工件上表面 10的位置 N013 G0X-240Y55 工件快速定位到 X-240, Y55的位置处 N014 G0Z-2 Z轴快速定位到 -2的位置准备第二刀余量 N015 M98P0002L1 调用 0002的子程序一次 N016 G91G0G28Z0 Z轴回参考点 N017 B180 B轴正转 180度 N018 X-240, Y55 工件快速定位到 X-240, Y55的位置处 N019 G04X2 停顿 2秒 N020 G0G90Z-1 Z轴快速定位到 -1的位置准备第一刀余量 N021 M98P0002L1 调用 0002的子程序一次 N022 G0Z10 主轴快速退回到工件上表面 10的位置 N023 G0X-240Y55 工件快速定位到 X-240, Y55的位置处 N024 G0Z-2 Z轴快速定位到 -2的位置准备第二刀余量 N025 M98P0002L1 调用 0002的子程序一次 N026 G49G0 Z50 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同时到达 Z50位置 N027 G91G0G28Z0Y0 ZY轴回参考点 N028 M17 主轴停转切削液关 N029 M19 主轴定向 N030 M6T2 换 2号刀( 13。 8钻头) N031 G0G54G90X0Y0 工件快速定位到 X0, Y0的位置处 N032 M3S800 主轴以 800转每分钟正转 N033 M07 切削液开 N034 G43 Z50 H2 调用 2号长度补尝 N035 M98P0003L1 调用 0003 的子程序一次 22 N036 G0G91G28Z0 Z 轴回参考点 N037 B180 B轴正转 180度 N038 G04X2 停顿 2秒 N039 G0G90Z50 主轴快速退回到工件上表面 50 的位置 N040 M98P0003L1 调用 0003 的子程序一次 N041 G0Z50 主轴快速退回到工件上表面 50的位置 N042 G98G83X0Y60Z-60R4Q2F60 在 X0Y60处进行深孔往复排屑循环打孔 N043 Y-60 在 X0, Y-60 处进行深孔往复排屑循环打孔 N044 G0G49Z50 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同时到达 Z50 位置 N045 M17 主轴停转切削液关 N046 M19 主轴定向 N047 G0G28G91Z0Y0 YZ 轴回参考点 N048 M6T3 换 3 号刀( 14 铰刀) N049 G0G54G90X0Y0 工件快速定位到 X0, Y0的位置处 N050 M3S600 主轴以 600转每分钟正转 N051 M07 切削液开 N052 G43 Z50 H3 调用 3 号长度补尝 N053 M98P0004L1 调用 0004的子程序一次 N054 G0G91G28Z0 Z轴回参考点 N055 B180 B 轴正转 180 度 N056 G04X2 G04X2 G0G90Z50 主轴快速退回到工件上表面 50的位置 N057 M98P0004L1 调用 0004 的子程序一次 N058 G0Z50 主轴快速退回到工件上表面 50的位置 N059 G98G81X0Y60Z-60R4F40 在 X0, Y-60处进行铰深孔 Y-60 在 X0, Y60处进行铰深孔 N060 G0G49Z50 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同时到达 Z50位置 N061 M17 主轴停转切削液关 N062 M19 主轴定向 N063 G0G28G91Z0Y0 ZY轴回参考点 N064 M60 导轨与工作台之间的工作门打开 M12 把 1号工件送回到 1号导轨上起始点 N065 M31 2号导轨上的工件送到 B轴上 N066 G90G55G0G21X0Y0 工件快速定位到 X0, Y0的位置处 M6T4 换 20 铣刀 (右补尝 21.9) N067 G43H4G0Z50M07 调用 4号长度补尝的同时 Z轴 快速定位到 工件上表面 50的位置切削液开 N068 M3S800 主轴以 800转每分钟正转 N069 Z-30 取消刀具长度补偿同时到达 Z50位置 N070 G42X-140F60D1 直线补尝 X-140 的位置且调用 1 号半径补尝 N071 G02I-70F30 走 140 的圆 N072 G0Z10 主轴定位到工件表 10MM处 N073 G40X0Y0 取消半径补尝且 X0Y0的位置 N074 Z-50 主轴到达 Z-50 位置 23 N075 G42X-130F60D1 直线补尝 X-130 的位置且调用 1 号半径补尝 N076 G02I-65F30 走 140的圆 N077 G0Z50G49 取消长度补尝 , 主轴到达工件表面 50的位置 N078 G40X0Y0 取消直线补尝 ,X0Y0的位置 N079 G91G28G0Z0Y0 ZY 轴回参考点 N080 M19 主轴定向 N081 M6T5 换 5号刀 N082 G90G55G0G21X0Y0 工件快速定位到 X0, Y0 的位置处 N083 G43Z50H5M07 取消循环 , 主轴停 N084 M3S1000 主轴以 1000转每分钟正转 N085 G76X0Y0Z-30R2I-0.5J-0.5F50 镗 140 的轴承孔 N086 G0Z50G49 取消长度补尝 , 主轴到达工件表面 50 的位置 N087 M17 主轴停转切削液关 N088 G28G0G91Y0Z0 ZY轴回参考点 M19 旋转工作台到 180度(顶面) N089 M06T6 130 N090 G90G21G0G55X0Y0 工件快速定位到 X0, Y0的位置处 N091 G43Z50H6 调用 6号长度补尝的同时 Z轴 快速定位到 工件上表面 50的位置 N092 M07 销开液开 N093 M3S1000 主轴以 1000转每分钟正转 N094 G76X0Y0Z-50R2I-0.5J-0.5F50 Z轴搪到 -50,退刀量为 0.5mm N0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