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 1.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并探讨学习倦怠在特征变量上的差异。 2.研究医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3.以学习倦怠较严重的医学生为实验对象,尝试性地将团体辅导应用于改善学习倦怠的状 况。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长治医学院全 日制本科 600 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学校、生源地、学 习成绩、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教养方式等特征变量方面的差异,探讨医学生学习倦怠的 特点。研究医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2.实验研究:通过面谈法及问卷筛选选出自愿参与团体心理辅导、基线调查学习倦怠问卷 总得分在前 27%的被试 35 名作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有 2 名同学由于特殊原因脱落。选取 这 35 名同学的同源对照(性别、学习成绩、生源地)作为对照组,采用一一对照的方法。 对对照组不采取任何辅助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 研究结果: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一般状况 1.医学生学习倦怠均分为 2.807,36.46%的医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 2.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行为不当维度上,男生得分显 著高于女生。成就感低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3.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不同学校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5.不同学习成绩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6.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7.医学生学习倦怠在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上得分不显著。 8.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和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1.学习倦怠总分和各个维度与压力总分和压力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2.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与解决问题、求助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 度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3.压力总分、学习烦扰、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因子,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实验研究 1.实验前后,实验组学习倦怠差值与对照组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2.实验前后,实验组压力差值分与对照组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3.实验前后,实验组应对方式差值与对照组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研究结论: 1.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不严重,处于中等水平。 2.年级、学习成绩、生源地、家庭教育方式这些特征变量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3.性别、学校、父母受教育程度这些特征变量不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情况。 4.医学生压力越大,学习倦怠现象越严重;问题指向性应对方式有利于减轻学习倦怠,情 绪指向性应对方式可能加重学习倦怠。 5.团体辅导有利于改善学习倦怠状况,减轻压力,改变应对方式。 关键词:学习倦怠 压力 应对方式 团体干预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the study on group intervention in learning burnout of medical students abstract objective: 1. discuss the medical student learning burnout situ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in feature variables. 2. explore medical student learning burnout relationships with pressure and coping styles. 3. investigate whether group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students burnout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subject of experiment is students who learning burnout are more serious. methods: 1. the baseline survey: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are learning burnout differences in gender, grade, school, student-origin, academic performance, education levels of their parents and the family parenting pattern. describe medical studen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learning burnout. examine learning burnout relationships with pressure and coping styles. 2. experimental research: experimental group are trained by group 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 are taken no measures. compare whether group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students burnout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ect. results: 1. the survey research result 1.1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s in feature variables. 1.1.1 the level of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average. 1.1.2 learning burnout difference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ree performances dimensions learning burnout, the male misbehave dimension is higher than female. female get lower an achievement than male. 1.1.3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significant in grades dimension. 1.1.4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not significant in school dimension. 1.1.5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significant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dimension. 1.1.6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significant in student-origin dimension. 1.1.7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not significant in education levels of their parents dimension. 1.1.8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significant in the family parenting pattern dimension. 1.2 study on medical student learning burnout influencing factors. 1.2.1 learning burnout scores and its dimensions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pressure and pressure dimensions. 1.2.2 learning burnout scores and dimensions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solving problems and helping dimensions. learning burnout scores and its dimensions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elf-accusation, fantasy, resign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dimensions. 1.2.3 pressure total score, learning annoyance, solving problems, resignation and self-accusation factors enter regression equation. they have significantly predictable function for learning burnout. 2. experimental research: 1. the difference of learning burnout of medical students score is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2. the difference of stress score is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3. the difference of coping style score is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conclusion: 1. the level of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is average. its not serious. 2. learning burnout of medical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grades, academic performance, student-origin, family parenting pattern. 3. learning burnout of medical students is not influenced by sex, school, and education levels of their parents. 4. the higher the pressure, the more serious the learning burnout of medical students. coping styles with focus on solving a problem is beneficial to reducing the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coping styles with focus on emotion may increase the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5. group intervention achieves group target. it reduces the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effectively. it releases medical students stress. it changes coping styles. keywords: learning burnout; pressure; coping styles; group intervention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文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任何引 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 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 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医科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 仍然为山西医科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本声明的版权归山西医科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时, 就会感到厌倦、 疲乏、 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1。作为 肩负国家未来发展重任的大学生, “学习”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心理特点都会在学习这个主导活动中反映出来,同时学习活动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 的发展。学习倦怠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消极心理,会给学生本人、家庭、社会带来许多 消极影响。对学生本人来说,学习倦怠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学习倦怠程度高的 个体可能伴着有失眠、疲惫等生理反应,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易怒、悲观、沮丧无助感等, 有的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学校方面,学生学习倦怠而表现出来的情绪的衰竭、回避学习 的行为,会对学习环境、教育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学校教育的氛围和质 量。社会方面,当前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和发展未来社会的重任,学生服务社会的基础在于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一旦学生长期失去学习的信心与 热情,必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学校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当前社会 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关注大 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无论是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完善其人格的发展,还是对国 家的长远发展和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严重性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学习倦怠现象虽 然没严重到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但事实也不容乐观,其中情绪低落和策略不当呈现更为 严重的趋势2。台湾学者杨惠贞等研究发现学习倦怠会使个人在学校的课业或活动上容易 表现出疏离或退缩的行为,面对学校课业采取孤立、漠不关心和不在乎的反应甚至迟到、 早退、缺席或休学等情况3。逃课是学习倦怠的直接折射。据一项调查表明高校中大学生 基础课逃课率在 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 20%左右;至于一些公共课的逃课率甚至达到 50%以上,还有一些学生退出了大学学习4。 1.1.2 学习倦怠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5。就研究对象上分别对小学生、中学 生、大学生、研究生、中职生、具体到某一专业的学生如体育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就 研究内容上主要探讨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学习倦怠的干预。学者王翠荣、朱林仙、柴江, 王嘉毅、朱小麟、杨丽娴、祝婧媛等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成就目标定向、一般 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自尊、专业承诺等因素进行了研究6-10。学者朱小麟9提出了加强 成就归因训练,主要方法有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和观察学习法。李琨11就学业不良初 中生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进行了研究。祝婧媛12就学习倦怠的干预从个体、学校、家庭三 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进行的个体干预主要从个体情绪管理能力入手;学校干预考察的是增 加教师积极关注对倦怠和投入是否存在积极影响;家庭方面则是试图从改善亲子关系来降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低学习倦怠感。 1.2 研究意义 1.2.1 现有研究的不足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学习倦怠现象。就研究对象上,以总体大学生、师范生、体育生 研究较多,没有对医学生学习倦怠进行系统研究。就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方面,采用发展 性团体心理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干预报道极为少见,且对学习倦怠问题的干预普遍存在一些 不足:干预方法宏观,没有具体的干预方案。实验设计缺乏对照组,没有对干预效果 进行评价。 1.2.2 研究医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性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共性,又有其由专业 特性及职业定向带来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专门对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进行研究。医 学生学制一般为 5 年,需要学习的专业课 30 余门,长时间繁重的学习任务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医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另外,医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以记忆为主,单调 而枯燥的学习方式也使医学生的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有研究13认为,医学生学习生 活的特点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医 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比较少,远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而现 代医学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疾病防治,医学教育客观上要求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 相互交叉结合,改变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知识培养的单一 性,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14。 1.3 问题的提出 1.3.1 研究目的 1.3.1.1 运用连榕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了解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并探讨学 习倦怠在特征变量上的差异。 1.3.1.2 研究医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1.3.1.3 以学习倦怠较严重的医学生为实验对象,尝试性地将团体辅导应用于改善学习倦 怠的状况。 1.3.2 研究对象 全日制在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1.3.3 研究方法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手收集数据,用 spss13.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团体干预的心理方法对学习倦怠严重的医学生进行团体干预。 1.3.4 研究思路 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设计研究方案,严 格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实施研究计划,最后得出结果与结论。由此,本文分为四部分。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一章为绪论。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医学生 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医学生学习倦怠 的特点,探讨医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第三章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团体 辅导等相关理论,制定团体辅导的方案,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通过与对照组比较, 验证辅导的有效性,从而为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和心理咨询实践活动提供参考。第四 章为本研究的小结部分。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二章第二章 医学生学习倦怠医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长治医学院随机抽取 600 名五年制医学生,发放问卷 600 份,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 576 份,有效率 96%。 表 2-1 医学生学习倦怠研究被试基本情况一览表 特征变量 维度 人数(n) 性别 男 287 女 289 年级 一年级 115 二年级 118 三年级 112 四年级 114 五年级 117 专业 临床医学 576 学校 山西医科大学 192 山西中医学院 193 长治医学院 191 学习成绩 优秀 120 中等 375 较差 85 生源地 农村 161 乡镇 299 城市 116 家庭教养方式 溺爱型 52 民主型 378 专制型 65 放任型 81 2.1.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背景资料问卷、学习倦怠问卷、应对方式量表、大学生压力量表进行 调查分析,自编背景资料问卷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 本研究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15。该量表共 20 道测验,分为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其中,情绪低落因子 8 个题 目(4、7、9、17、5、2、12、20);行为不当因子 6 个题目(1、8、10、16、14、19); 成就感低因子 6 个题目(3、15、11、13、6、18)。总量表的 a 系数为 0.865,分半信度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为 0.880。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 0.408-0.762 之间(p0.01),三个分量表与总 量表之间的相关为 0.914、 0.799、 0.704(p0.01),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各项指标在 0.87-0.91 之间,是较好的拟合模型。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 个等级记分, “完全不符合”记 l 分,“比较不符合”记 2 分,“不确定”记 3 分,“比较符合”记 4 分,“完全符合”记 5 分,总量表共计 100 分。反向计分题目 1、3、6、8、11、13、15、 18。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 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测量医学生应对方式状况。该量表分为 6 个维度, 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问卷共有 62 道题,每个条目有两 个答案:“是”和“否”。“是”得 1 分,“否”得 o 分,正向题目正向计分,反向题目 反向计分,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结果来解释受检个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 量表编制者曾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进行信度与效度研究,重测信度为 0.670.73;各因子 条目的因子载荷取值均在 0.35 或 0.35 以上,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6。 大学生压力量表采用采用李虹、梅锦荣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量表包括30个题 目,分三个分量 表:大学生日常烦扰、大学生消极生活事件和个人烦扰分量表。总量表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91,学习烦扰分量表的a系数为0.88,个人烦扰分量表的a系数为 0.84,消极生活事件分量表的a系数为0.83。采用4级评分法,“无压力”记0分,“轻度 压力”记1分,“中度压力”记2分,“严重压力”记3分。个人烦扰分量表1-16题,学习 烦扰分量表17-26题,消极生活事件粉量表27-30题。 此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为090分, 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总量表的理论中数为45分,得分高于45分为高压力,反之为低 压力;学习烦扰分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为030分,理论中数为15分;个人烦扰分量表的 理论分数范围为048分,理论中数为24分;消极生活事件分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为012 分,理论中数为6分17。 2.1.3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 2.2.1.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分布 学习倦怠问卷共有 20 个项目,各项目的分数相加除以总项目数的得分为个体学习倦 怠程度的均分,其最大可能值为 5 分,最小值为 1 分,中间数是 3 分。本研究结果如下 表 2-2、表 2-3 所示。 表 2-2: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x sd item x/item 倦怠总分 56.14 10.200 20 2.807 情绪低落 22.07 5.450 8 2.759 行为不当 17.69 3.859 6 2.948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成就感低 16.39 3.963 6 2.732 表 2-3: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人数的频率分布表 倦怠均分 2 分 2-3 分 3 分 频数分布 38 328 210 频率分布 6.60% 56.94% 36.46% 数据表明,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总体上不算严重,学习倦怠均分为 2.807。以中间值 3 分为参照值,超过 3 分为倦怠,则仍有 36.46%的医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维度 上,行为不当得分维度高于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维度。 2.2.1.2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t检验,结果见 表 2-4: 表 2-4: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xsd) 性别 倦怠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男(287) 56.2810.206 22.145.474 18.743.926 15.403.934 女(289) 56.0110.211 22.005.434 16.653.798 17.373.999 t 0.320 0.307 0.306 0.103 p 0.749 0.759 0.008 0.006 从表2-4可以看出, 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749) , 情绪低落维度上,男生得分略高于女生,差异不显著(p=0.759)。行为不当(p=0.008 )、成 就感低维度(p=0.006)上,得分差异显著。行为不当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成就 感低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2.2.1.3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不同年级的差异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年级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 差异后,进行 led 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如下: 表 2-5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xsd) 年级 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大一(115) 56.109.344 21.854.732 17.833.498 16.433.482 大二(118) 58.778.747 23.245.223 17.893.291 17.644.276 大三(112) 59.2010.691 23.856.137 19.383.960 15.974.426 大四(114) 53.6711.089 20.855.755 16.714.160 16.114.060 大五(117) 53.029.575 20.574.604 16.683.773 15.773.233 f 9.416 8.429 9.886 4.223 p 0.001 0.000 0.002 0.00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从表 2-5 可知,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 差异。在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三年级得分最高。成就感低维度上, 二年级得分最高。进行时候 led 检验表明,在学习倦怠总分上,大二和大三没有显著性差 异(p=0.745),大四和大五没有显著行差异(p=0.619)。 2.2.1.4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不同学校的差异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学校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 差异后,进行 led 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如下: 表 2-6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学校上的差异(xsd) 学校 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山西医大(192) 56.0110.670 21.895.431 17.674.051 16.453.985 中医学院(193) 56.7311.712 22.215.812 17.833.983 16.694.030 长治医学院(191) 55.6711.061 22.115.124 17.574.174 15.994.216 f 10.451 9.429 10.812 5.552 p 0.768 0.157 0.349 1.062 从表 2-6 可知,不同学校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学校的医 学生,在学习倦怠各个维度上差异也不显著。 2.2.1.5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学习成绩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存在差异后,进行 led 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如下: 表 2-7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xsd) 学习成绩 倦怠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优秀(120) 53.6611.780 21.506.545 16.914.181 15.254.397 中等(375) 55.758.820 21.714.841 17.463.558 16.573.606 较差(81) 61.6511.704 24.535.743 19.863.990 17.264.527 f 16.512 10.016 16.837 7.455 p 0.000 0.000 0.000 0.001 从表 2-7 可知,不同学习成绩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 著性差异。学习优秀的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水平和在各个维度上得分最低。事后 led 检 验表明,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在学习成绩三个水平上都有差异,在行为不当 (p=0.023)、成就感低(p=0.034)维度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有显著性差异。在情绪低落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优秀(p=0.014)、学习 成绩中等的学生(p=0.012)有显著性差异。 2.2.1.6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 在差异后,进行 led 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如下: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表 2-8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xsd) 家庭所在地 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农村(161) 57.918.651 23.274.982 18.033.517 16.613.627 乡镇(299) 55.6711.293 21.595.682 17.634.163 16.454.168 城市(116) 54.918.893 21.615.240 17.353.475 15.943.864 f 3.634 5.571 1.107 1.026 p 0.027 0.004 0.331 0.359 从表 2-8 可知,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维度上具有显著性 差异。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 led 检验表明,农村和城市 (p=0.015)、农村和城镇生源地学生(p=0.024)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和城市生源 地学生(p=0.591)在得分上差异不显著。 2.2.1.7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父亲、母亲受教育为分组变量,分别进行单因 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表 2-9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父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xsd) 父亲文化程度 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大专及以上 55.689.525 21.586.395 17.283.946 14.653.833 高中 57.3210.028 22.445.511 18.033.774 16.843.956 初中 55.389.808 21.414.920 17.603.563 16.373.976 小学 54.5014.307 22.755.624 17.475.182 16.454.151 f 1.751 2.902 1.149 2.557 p 0.155 0.054 0.329 0.034 从表 2-9 可知,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维度在父亲受教育程度上, 得分不显著。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得分显著。 表 2-10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xsd) 母亲文化程度 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大专及以上 55.8411.410 22.926.639 17.564.305 15.374.304 高中 56.248.687 22.224.888 17.353.389 16.673.543 初中 56.2910.155 21.665.025 18.033.826 16.604.195 小学 55.9512.205 21.485.945 17.944.402 16.543.815 f 0.060 1.564 1.165 2.938 p 0.981 0.197 0.322 0.033 从表 2-10 可知,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在母亲受教育程度 上,得分不显著。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得分显著。 2.2.1.8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以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为测试变量,以父母教育方式为分组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 差分析,存在差异后,进行 led 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如下: 表 2-11 医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差异(xsd) 家庭教养方式 倦怠总分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溺爱(52) 60.466.593 24.254.781 19.422.966 16.793.801 民主(378) 54.2010.064 21.225.681 17.163.721 15.823.904 专制(65) 59.2312.054 22.955.001 18.484.157 17.804.549 放任(81) 59.968.606 23.914.022 18.404.251 17.653.229 f 14.400 9.966 7.964 8.573 p 0.006 0.012 0.022 0.032 从表 2-11 可知,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和学习倦怠各个维度上得分在家庭教养方式维 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 led 检验,表明溺爱型(p=0.014)、专制型(p=0.021)、 放任型(p=0.003)教养方式学习倦怠总分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具有显著差异。 2.2.2 医学生压力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将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大学生压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做相关分析,结果如 下: 表 2-11 大学生压力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xsd) 维度 压力总分 学习烦扰 个人烦扰 消极生活事件 倦怠总分 0.328* 0.232* 0.274* 0.276* 情绪低落 0.184* 0.290* 0.246* 0.271* 行为不当 0.349* 0.301* 0.233* 0.307* 成就感低 0.331* 0.290* 0.292* 0.260* 注注: *p 0.05,*p 0.01。 从表 2-12 可知,学习倦怠总分和压力总分和压力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倦怠 各个维度与压力总分和压力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2.2.3 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表 2-13 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 维度 解决问题 求助 自责 幻想 退避 合理化 倦怠总分 0.383* 0.275* 0.307* 0.321* 0.257* 0.245* 情绪低落 0.272* 0.256* 0.341* 0.237* 0.348* 0.242* 行为不当 0.283* 0.255* 0.234* 0.305* 0.268* 0.316* 成就感低 0.266* 0.371* 0.268* 0.342* 0.421* 0.253* 注注: *p 0.05,*p 0.01。 从表 2-13 可知,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与解决问题、求助维度成显著负相关;学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2.2.4 医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表 2-14 大学生压力和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预测变量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t p 值 决定系数 学习倦怠 常数项 45.142 71.131 0.003 0.443 压力总分 2.703 0.311 11.620 0.007 学习烦扰 1.732 0.194 4.651 0.020 解决问题 3.408 0.236 5.102 0.000 退避 0.724 0.152 4.187 0.023 自责 0.549 0.160 3.285 0.016 从表 2-14 可知,对于学习倦怠的预测,压力总分、学习烦扰、解决问题、退避、自 责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压力总分、学习烦扰、解决问题、 退避、自责因子共可解释学习倦怠 44.3%的变化量。 2.3 讨论 2.3.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一般特点 2.3.1.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分布 通过对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分析发现,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严重, 其得分处于中等程度。但频率分布显示,仍有 36.34%的学生处于中重度的学习倦怠状态, 医学生学习倦怠不容忽视。医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跨专 业就业,或在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创业,而医学生在这方面则很被动。医学生 学习倦怠可能与医学生就业压力、升学压力有直接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医学生认为学业 问题是造成自己压力的主要因素18。医学专业本科一般为学制为 5 年 ,开设的课程相对 于其他专业多,需要学习记忆的知识点多,考试次数多,这就使得医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其 他专业较大。 随着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就业压力, 愈来愈多的医 学生通过报考研究生(简称 “考研” )来改善不利的就业现状19,医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升 学压力。在学习倦怠三个维度上,行为不当得分最高,这和学者杨丽娴、陈燕研究相一致 20-21。大学生学习倦怠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行为不当。医学生学习倦怠的行为表现在于: 日常学习活动中出现的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等一系列回避学习的行为。 2.3.1.2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因素 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不明显。这与学者杨丽娴10、雷欣欣、孙静22-23的研究观点相一致。情 绪低落维度上,男生与女生没有明显差异,二者分值都处于中等水平,对学习都没有产生 很高的兴趣。行为不当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与学者伊琳玲,沈小敏24的研究 结果一致。对于专业的学习,男生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他们更容易出现学习目标不明 确、注意力不集中、对专业缺乏兴趣,从而产生迟到早退或旷课的不良行为。成就感低维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和男女生不同的归因风格有关。carol dweck25认 为女生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而男生常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因此在遭到失 败或任务困难的条件下, 女生比男生表现出较少的坚持性或较差的成绩, 成就感低于男生。 2.3.1.3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倦 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三年级得分最高。成就感低维度上,二年级得分最 高。进行时候 led 检验表明,在学习倦怠总分上,大二和大三没有显著性差异,大四和大 五没有显著行差异。大一学生与二、三年级学生相比,倦怠程度低。因为他们刚考入大学, 还保持着高中那份学习热情,同时他们对大学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新的学习环境、 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促使他们想要更好地表现自己。而大二、大三的学生相比一年级, 开设的专业课程多,学习中需要学习记忆的知识点多,学业压力较其他年级大。于是表现 出一些不当的学习行为: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大四、大五的学生,随着心理的成熟, 对自身能力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 在考虑问题时也更趋于理性, 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强的控制能力。王凯荣26认为随着年级升高,内部归因逐渐增强,外 部归因逐渐减弱,表现出一种由外控向内控转化的趋势。因而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和整 体倦怠水平上都有了明显的降低。 2.3.1.4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不同学校上的差异分析 不同学校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学校的医学生,在学习倦 怠各个维度上差异也不显著。本次研究选取的三所医科院校都是山西境内的高校,学生学 习的大环境相似。长治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属于二本院校,山西医科大学只有个别专业 属于一本,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基于这两点,也许能解释三 个学校学生在学习倦怠总体水平和学习倦怠各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2.3.1.5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分析 不同学习成绩的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总体水平和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 优秀的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水平和在各个维度上得分最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倦 怠得分最高。研究结果与孙晓莉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