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乒乓球作为我国体育战线的一面旗帜,它深受国人的爱戴,被誉称为“国球”,尤 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囊括四枚金、银,铜牌,创下了世界乒坛历史之最。中 国乒乓球队能取得如此的成就,经验之一就是重视国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我 国运动员交流和培养机制。 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提高竞技水平、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方 式和手段。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流动越畅通,流动率越高,也就越能促 进该体育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竞技体育人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受地 区竞技发展实力所限,造成地区间差距较大,有些地区人才储备丰富,甚至供大于求, 使一些二线队员无法得到充分的比赛锻炼,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有些地区训练条 件好、实力强,但竞技体育的队伍规模小,后备人才短缺,甚至有地区面临着无后备人才 的尴尬境地;有些地区比赛训练开展不足、资源少、条件差、大大影响着该地区体育竞 技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竞技人才合理化流动成为客观需求和当务之急。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国家健将、 国际健将的乒乓球运动员的流动状况为研究 对象,探讨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特征、原因、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 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国内、国外流动方向、范围、规模等方面进行 研究,探究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乒乓球运 动员以垂直流动为主、平行流动为辅。2)平行流动中,有偿交流为主、区域的协作交 流为辅。3)垂直流动途径增多,但缺乏动力。4)倡导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的运行机制。5)运动员的流动给我国乒乓球带来好了成绩,提高了国内乒乓球的竞争 性,促进了乒乓球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人才流动;俱乐部运动员流动 abstract talents fully, i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ationalization of movement,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libera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athletes, coaches, scientists and managers to exchange the areas of sports talent is the main form of coaches, athletes, as direct participants in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a country or a region of sports talent flow more smoothly, the higher the turnover, the more the sports industry can promot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rrently sports talents highlighted the main problem is that rich talent pool in some areas even exceeded demand, so that some second-tier players could not be fully match practice, the potential can not be fully excavated; some areas, good training conditions, strength, however, small-scale sports teams, talent shortage, and even regions facing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without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carried out in some areas lack of competition, lack of resources, poor conditions, 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reg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thletes, coaches, scientists and managers to exchange the areas of sports talent is the main form of coaches, athletes, as direct participants in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a country or a region of sports talent flow more smoothly, the higher the turnover, the more the sports industry can promote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rrently sports talents highlighted the main problem is that rich talent pool in some areas even exceeded demand, so that some second-tier players could not be fully match practice, the potential can not be fully excavated; some areas, good training conditions, strength, however, small-scale sports teams, talent shortage, and even regions facing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without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carried out in some areas lack of competition, lack of resources, poor conditions, 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reg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key wordskey words:table tennis talent; talent relocation;club talent relocation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前言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提高竞技水平、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方 式和手段。运动员是竞技体育人才交流的直接参与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竞技体育 人才流动越畅通,流动率越高,也就越能促进该体育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我国 乒乓球之所以能领先世界乒坛有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 就是得益于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 的合理流动,但流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地区人才储备丰富,甚至供大于求,使 一些二线队员无法得到充分的比赛锻炼,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有些地区训练条件 好、实力强,但竞技体育的队伍规模小,后备人才短缺,甚至有地区面临着无后备人才的 尴尬境地;有些地区比赛训练开展不足,资源少,条件差,大大影响着该地区体育竞技 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体育竞技人才合理化流动成为客观需求和当务之急1。 体育无国界,引进或输出运动员早已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普遍现象;通过地区与地 区、国与国之间的体育人才交流, 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开发和使用,保证了一 些体育发达国家在竞技场上的优势地位,使该些国家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竞技 体育人才交流的大量事实证明,通过广泛的合理人才交流,可以改变本国、本地区的竞技 体育人才结构,优化体育资源合理化配置, 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这已成为许多世界 体育强国成功的共同经验。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国家健将、国际健将、有交流背景的乒乓球运动员的流 动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特征、态势及其影响,以及为中国优秀 乒乓球运动员合理流动提供对策。 1.2 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检索中 国学术期刊网(体育)、国外体育动态、中文体育 文献数据库、中国体育年鉴等相关资料,较为详尽查阅有关刊物、书籍、网络等 三类资料,尤其是阅读了大量有关运动员流动制度的书籍,并对与本课题有关运动员流 动形式、流动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如下: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因此国内对乒乓球技战术、运动员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等研 究文献较多,但对于乒乓球运动员交流方面的研究较少。潘慧文、魄金水、邹亮畴等在 竞技体育人才交流与本土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指出“体育人才流动的内含”:“交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流”即交换,其一是互补性的交流,即在平等的原则下,经合作双方协商, 为达到双方优势 互补,根据运动项目的资源布局将自己地区的运动员与对方进行交换。其二是转让性的 交流,即经合作双方协商,根据一方需求,将另一方“富余”运动员,或将所谓的“二流”运动员 转向对方。 此方法其实是一种类似协作性的转让,既能弥补对方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不 足,又在保持自身竞技实力情况下,减轻运动队经费压力和运动员参赛、待遇及就业等困 难2。 邓春菊撰写的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分析指出:人才交流的形式:自 愿免费的交流、协作交流、互换交流、有偿交流、搭配交流等。人才流动的渠道和形式 多种多样,如按人才流动方向可分为平行流动、交叉流动、横向流动、垂直流动;按人 才流动性质又可分为强迫流动、自由流动,在编流动,动编流动等。3由于直至80年代 后期, 以代表参赛资格等为主题的人才交流活动才日渐升温和明朗, 因此, 在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市场经济初期有关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研究中, 主要采取文献综述等方 法进行研究。并且本文以乒乓球人才流动方向即平行流动、垂直流动为研究重点,对我 国乒乓球人才流动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于优秀运动员流动途径,由黄远翔和周鹏飞联合撰写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交 流的现状及对策指出:一线运动员主要通过各省、市体育局人事处直接引进,运动员 必须具备较好的竞技水平,目前或者不久就能在全国比赛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或者 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过较好的成绩,由于某种原因退役,但经过恢复训练仍具备一定的竞 技水平;后备人才主要是通过联办政策引进,培养工作放在体教结合学校或运动学校、 直属场馆、项目中心等二三线队伍进行,在本优势项目或非优势项目上引进具备一定的 竞技水平的后备人才,引进人才在某个项目上应有较好的发展前途,经过几年训练能取 得较好的比赛成绩。引进人才应通过体育局组织的专项测试和专家测试,且已在管理中 心注册。 本文研究涉及的乒乓球运动员主要包括在国内或国际重大比赛取得好成绩的运 动员和在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中参与流动的运动员4。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分析中指出: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式就外部来说, 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计划配置,也称行政强制性配置即依据有关职能行 政部门制定的计划,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劳动者,将人力资源配置到各部门、各机构。第 二种是市场配置,即通过市场机制、通过报酬杠杆互相选择、调节人力资源供求关系, 实现劳动者与企业组织的相关配合。第三种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型配置,它是一 第一节 前言 3 定计划机制条件下的市场配置,在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上,避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 后性等,利用市场的调节,供求关系,将人力资源得以最大配置。在涉及本论文对计划 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初步时期与市场经济完善时期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的流动的研究中, 各时期的流动特点跟各个时期的经济体制与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分不 开的,此文献可以让本文研究时,从本质出发,分析各个时期的流动特点,起到了方向 性的重要作用5。 曹犇,张鲲在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特征分析一文中指出:优秀乒乓球人才 的平行流动和垂直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平行流动以实现垂直流动为目标,平行流 动为垂直流动扩大了人才资源、优化了人才质量,平行流动是垂直流动的基础,垂直流 动促进了广泛的平行流动;在国内流动的区域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趋势,优秀乒乓球人 才仍然集中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优秀人才资源仍十分匮乏;人才资 源丰富与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急需相脱节;促进了乒乓球运动全球化的发展与提高,推 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世界文化的全面交融6。他们认为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交流很 有必要,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流动的流动历史与现状,为我国出台乒乓球运动员流动政 策、制定合理流动的配置制定提供了参考,但本文只是针对各个时期的流动特点进行了 阐述,并没有对运动员流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对我国乒乓球俱乐部流动问题进 行阐述,没有体现时代性。 冯峰在对对我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运动员流动问题的分析一文分析中,针 对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流动机制指出: 我国乒超联赛运动员流动整体还处于初步发展 阶段,流动人数少,流动形式单一,与联赛开展较好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乒乓 球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管理科学” 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的乒乓球俱乐部是未来职业乒乓球俱乐部的发 展方向;关于双轨制的探索问题,建立适应乒乓球联赛职业化发展的新的运动员流动管 理模式。 在双轨制的前提下,将俱乐部联赛单独划出,即运动员在联赛期间具有另外一种 归属权,只有在俱乐部联赛的赛季,俱乐部拥有对运动员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俱乐部联 赛体系内部,俱乐部可以对运动员流动实行转会经营7。 本文着重分析了运动员流动的联 赛机制,但没有从运动员本身、以及各时期的政策出发来探讨。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国内以及乒超的流动呈现出新 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借鉴该项目以及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乒乓球运动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自身项目特点, 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内各个时期以及乒超联赛的流动问题进行比较 分析。 对体育人才流动的理论参考研究综述:乒乓球运动员流动的形式与特点与国家的政 策方针、体育战略息息相关的,因此借鉴有关我国体育人才流动的相关文献也是极其重 要的。武恩钧,赵国杰联合撰写的职业化进程中中国运动员流动的经济学研究,指 出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的运动员主要由国家、省市培养和管理,代表国家或省市参加 比赛,人才流动量相对较小。在这种模式下,运动员的收入受到很大限制,训练效果和 运动成绩也受到影响。文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相应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流动 产生的经济学原因及造成的结果,得出运动员的流动会给部分运动队和俱乐部带来损 失。但是,从人才流动的市场规律来讲,流动为个人、运动队或俱乐部以及竞技体育本 身带来更多的是价值8。 杨年松在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模型与实现机制中给出了职业运动员转会究 竟需要什么条件,论证了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对职业运动 员的转会价值实现机制提出建议9。 苏新荣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通过对第八、九届 全运会运动员流动情况的研究,阐述了我国有些项目中体育人才的无序流动现象,并分 析了原因,提出建立运动员电子户口;建立统一的竞技后备人才市场,完善交流制度; 改善运动员待遇,打造公平的竞技平台等对策10。 张培峰、王兴宇在对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人才流动问题的探讨指出: 引进 市场机制, 建立体育人才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发展, 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引入了市场机制, 顺应了商品经济的规律。 建立人才市场, 不仅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是体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合理的人才流动, 离不开人才市场管理, 建立人才市场是实现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他还指出,从我国实际出发, 人才市场 建立后, 不能放弃管理而任其自流。在打破现行体育人才部门、地方所有的封闭管理之 后, 仍将实行以计划管理为主, 以市场调节为辅的新体制。 建立这种新体制就必须实现 体育人才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先决条件是实现体育人才商 品化11。 于树祥我国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现状调查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通过对北京 、 上海、广东、湖南、江西、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9个省、直辖市的田径项目的不 第一节 前言 5 同层次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调查,得出结论:田径运动员水平流动以有偿交流为主、 区域的协作交流为辅,二、三线队员的水平流动明显高于一线队员;垂直流动中向上流 动缺乏动力, 向下流动的流量较大; 流动中的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 政府对流量的控制 缺乏力度;流动障碍较多, 渠道不畅的结论12。本文研究的特点是:通过对一线和二、 三线队员有关平行流动中的有偿流动、无偿流动、协作交流、互换交流,以及对垂直流 动中输送到国家队、省队的有偿回报和无偿回报进行的统计调查,分析了平行流动和垂 直流动的趋势、现状和原因,较为深入的研究了我国田径运动员流动的现状并提出相关 对策。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较为细致和全面,本论文可以参考和引用其方法。 高元元,张鲲的我 国 优 秀 体 操 人 才 流 动 的 特 征通过我国体操运动 员在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初步时期、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不同流动 形式、人才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不同发展阶段体操人才平行流动方式不同;体 操人才在各时期以平行流动为主;计划分配”促使大量优秀体操人才流动到各级企事业 单位,推动了基层群众体操技术、文化的普及、发展,为培养体操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13。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总结并分析我国乒乓球发展历程中,优秀运动员在各个时期流动的形式与特征,找 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经验, 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长期的 合理流动提供理论依据。 1.3.2 研究意义 为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科学合理化流动、深化科学流动体制、逐步完善流动政策提 供决策依据。为更多运动员提供参加高水平比赛创造条件,为我国乒乓球人才流动的可 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人阅读了有关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对人才交流的管理 办法和实施规定、我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运动员流动办法等文献、并阅读体育社会学、 结合基础理论专著等专业知识。 并通过因特网查阅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交流历史和现 状以及对策。 2.2.2 专家访谈法 本人走访了武汉体院乒乓球教研室的专家和老师及部分专业研究生,关于我国优 秀乒乓球运动员交流问题进行了访谈。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搜集国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各省市,联赛以及对外流动的交流数据等情况 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分析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流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2.4 逻辑分析法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数据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全面分析我国优秀乒乓球运 动员合理交流的现状、特征和主要对策。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3.1 计划经济时期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结果分析 (1949 年-1978 年) 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现状看,一些省市与其他省市进行了竞技体育人才交 流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一些普遍被人接受的人才交流形式:自愿免费的交 流、协作交流、互换交流、有偿交流、搭配交流等。人才流动的渠道和形式多种多样, 如按人才流动方向可分为平行流动、交叉流动、横向流动、垂直流动 14。有偿交流:即 经双方协商,一方通过购买或租借对方的运动员,另一方取得经济利益的一种流 动。输入单位付出成本引进优秀运动员,得到技战术成熟的高水平运动员,并因而获取 巨大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协作交流:经双方协商,根据一方需要,将另一方“富余” 运动员转到对方; 互换交流: 即根据运动项目的布局,经合作双方协商,在平等的原则下, 将自己的运动员与对方交换,从而达到双方优势互补。垂直流动是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 上的向上或向下流动。 由于直至 80 年代后期,以代表参赛资格等为主题的人才交流活动日渐升温和明朗, 因此,在计划经济、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市场经济初期有关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研究中,主 要采取文献综述等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本文以乒乓球人才流动方向即平行流动、垂直流 动为重点,对我国乒乓球人才流动状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其中垂直流动的表现形式是运 动员由基础训练单位输送到省市队输送到国家队的一种流动方式15。 3.1.3.1.1 1 优秀乒乓球人才分布情况 根据第一、二届,全运会团体前三名(见表 1) ,可以看出,20 世纪 6070 年代, 因受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 项目开展等因素影响, 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主要集中在上海、 北京、广东、湖北、四川、山西等地,这几个省市,经济速度发展较快,地理位置优越, 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表 1 第一、二届全运会团体前三名 男子团体前三名 女子团体前三名 第一届 1 上海 2 北京 3 广东 1 北京 2 广东 3 山西 第二届 1 上海 2 北京 3 湖北 1 上海 2 四川 3 广东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在这一时期,相继回国的荣国团、傅其芳融入到了国内的乒乓球发展当中,这是 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第一次流动,是一种海外向国内的流动。这一次流动给中国乒 乓球带来了先进的乒乓球技战术和经验, 同时也为我国乒乓球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为当时的中国体育振兴,人民进行国家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精神激励作用。 表 2 第一、二届全运会单打前三名 例如,北京队起步比较晚,但由于处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有良好的学习、观摩 机会, 有交流的便利条件, 良好的技术环境, 几名运动员的平行流动促使北京变成强队。 上海籍国家队队员王传耀和从香港打球回来的姜永宁都代表了北京队参赛 (见表 2) 。 他 们实现了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第一次平行流动,给流动队伍带来了先进的技战术,创造了 良好的环境,为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1.2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形式分析 1)这一时期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分为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两种途径。自我国 开展乒乓球运动以来,国内省市相继成立代表队,形成了区县业余体校乒乓球班地市 乒乓球队省乒乓球队国家乒乓球队的乒乓球人才垂直流动形式。因此,在我国乒乓 球发展初期,这种竞技人才的垂直流动方式,为我国探索乒乓球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有 效的模式和途径。其意义深远,该模式不仅担当起了培养各省市培养后备人才和为国家 队输送优秀运动员的重任,也为我国竞技乒乓球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国本着增强国家之间友谊的目的,承担了对一些国家的援助工作,乒乓球作 为援助项目之一,圆满完成了任务。当时我国派出了王传耀、王福成、杨瑞华、姜永宁 等去支援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以及尼日利亚、喀麦隆、埃塞俄比亚等 非洲国家。据不完全统计,1964 年至 1978 年 14 年间,中国共派出援外 92 人次,援 助包括古巴、法国、秘鲁突尼斯、比利时、尼泊尔、埃及、牙买加、墨西哥等 53 个国 家15。 第一届全运会 第二届全运会 男单 1 王传耀(北京)2 庄家富(北 京)3 姜永宁(北京) 1 庄则栋(北京)2 何祖斌(湖北) 3 张燮林(上海) 女单 1 胡克明(广东)2 叶佩琼(北 京)3 孙梅英(北京) 1 林慧卿(上海)2 李赫男(上海) 3 李莉(北京)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9 3.1.3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主要特征分析 3.1.3.1.3 3.1 .1 运动员以垂直流动为主运动员以垂直流动为主,横向流动为横向流动为辅辅 该时期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流动以垂直流动为主,平行流动呈现出向经济发达、资 源丰富地区流动的局面,这也是局限当时特定的一种平行流动方式。此流动方式是一种 互补性流动方式,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有利的。 3.1.3.1.3 3.3.3 国际流动带有政治色彩国际流动带有政治色彩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乒乓球人才流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比利时、埃及、古巴、法 国等国,虽然这一时期优秀运动员的国际流动较少,但流动起到了积累经验,加强交流 的作用。 3. 2 改革开放初期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结果分析(1978 年1991 年) 3.2.1 优秀乒乓球人才分布情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快速的经济发展,全国各省市 的代表队伍都恢复了正规、系统、有序的训练。更多的专业队伍通过刻苦训练,钻研拼 搏,进入到了国内强队的行列,例如新涌现的解放军、天津、河北、福建、四川、山东、 浙江、辽宁等强队。特别是解放军队,虽然起步较晚,但解放军队伍享有的特殊人事政 策,即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人才,有着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政策。因此来自各地具有 各种风格打法的优秀苗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解放军队来, 确保了长期以来解放军队在国 内乒坛的优势地位。由此可见,解放军队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运动员平行流动,这种流 动性的效果十分明显(见表 3) 表 3 第四、第五、六届全运会团体前三名 男子团体前三名 女子团体前三名 第四届 1.八一 2.北京 3.福建 1.天津 2.八一 3.河北 第五届 1.八一 2.四川 3.北京 1.上海 2.八一 3.河北 第六届 1.八一 2.北京 3.广西 1.山东 2.浙江 3.辽宁 3.2.2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形式 1)这一时期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的国内流动更加频繁、畅通,国球人才在国内自 下而上垂直流动的规模逐渐加大,垂直流动的道路也更加通畅。这一时期全国各省市的 专业队伍都回到原有正规、系统的训练。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自下而上垂直流动的方式得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到了稳固和认可。各地区的优秀运动员有资格参与到国家集训队,使技能水平得到进一 步的提高。与此同时,国家乒乓球队通过指令性地分配指标,针对于乒乓球发展弱省, 进而均衡整体实力,对我国乒乓球的整体乒乓球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16。 2)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才的自主流动现象开始出现,优秀运动员出国打球成为普 遍现象。向国外流动的运动员中 ,一部分是曾经的国家队主力,由于年龄的增大等因 素,不再是国家队的主力,但国内政策的放宽和国外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得完成他们继续 打球的心愿。相比文革时期,所援助的国家地区有所不同,在原来的国家基础上增加了 像朝鲜、阿联酋、沙特、日本等亚洲国家和西班牙、卢森堡、等欧洲国家以及加拿大、 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截至 1990 年,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到国外发展人员达到 300 人, 向国外流通的趋势仍然延续着。运动员流动范围大幅度增大,增强了与当地人在工作、 生活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促进国家之间友好与文化交流、提高当地的乒乓球 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7。 3.2.3.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3.2.3.1 3.2.3.1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原因分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原因分析析 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给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 正”到体育发展兴起阶段,可以称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为标志,以拨乱反 正、解放思想、发展经济为背景。这阶段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在80年代初 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紧紧围绕“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探讨体育工作发展思路。(2)围绕 中国竞技体育重返奥运会国际舞台,开始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改革展开研讨。 (3) 明确体育强国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坚持“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和科学化为两翼,实 现体育腾飞”的思路和“以竞技水平为最鲜明、最主要的标志”目标。 我国乒乓球发展上下一心,响应国家号召,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返奥运舞台, 全国各省市的代表队伍恢复了正规、系统、有序的训练。更多的专业队伍刻苦训练,拼 命钻研,提高了竞技水平,挤入国内前列。这一时期乒乓球国家队按照达到体育强国的 思路和目标,积极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 因此优秀乒乓球人才的国内流动更加频繁、 畅通。 3.2.3.2 3.2.3.2 以垂直流动为主以垂直流动为主,国内出现平行流动国内出现平行流动 该时期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流动以垂直流动为主,垂直流动渠道的拓宽既改变了专 业队人才培养不足的现状,又稳定了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的规模。在第四、五、六届全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运会期间,解放军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这一现象表明,由于解放军队享有特殊的人事 政策,使得他们享有在全国范围内挑选运动员的权利,致使大量的优秀乒乓球人才从全 国各地流动到解放军队。这种流动属于互补性流动,对当地的乒乓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 用。 3. 3 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时期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结果分析 (1992 年1996 年) 3.3.1 优秀运动员分布情况 由表 4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国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分布分散于各省市之间,但也 出现人才分布不均衡。优秀乒乓球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八一,山东, 浙江,江苏等地。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加入到了乒乓球市场之中,出资参 与建设乒乓球队伍, 打破了由政府独办的历史, 为以后乒乓球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一家企业出资赞助汕头乒乓球训练基地,为我国培养了多名世界冠军马琳,刘国正 等优秀乒乓球人才。 表 4 第 7- 8 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前三名 男子团体 女子团体 男子单打 女子单打 第七届 1北京2天津3 四川 1河北2北京3 河南 1 吕林(浙江) 2 林志刚(广东) 3 熊柯(北京) 1 邓亚萍(河南) 2 樊建新(河北) 3赵 多(辽宁) 第八届 1 广东 2 黑龙 江 3 上海 1江苏2北京3 辽宁 1 王涛 (解放军) 2 马琳(广东) 3 王励勤(上海) 1邓亚萍(河南) 2 王辉(黑龙江)3 王 楠(辽宁) 3.3.2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形式分析 1)第 710 届全运会上,乒乓球人才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数量有了明显 的增加。由于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代表资格注册制度和全国体育运动员交流暂行 规定的相继出台,管理理念的改变、人才交流观念的转变有力的培育和扶持了交流人 才市场。这一时期的流动方式主要由人才交流、共同培养和有偿转让等方式组成,而且 呈现出技术优势地区向劣势地区流动、 经济发达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的特点。 在 1994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年和 1995 年的城运会中,原国家体委为鼓励更多运动员参与比赛、提高人才资源效率, 出台了相关流动政策即在不改变户口的情况下,省市之间可交换一定的运动员,这使得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省之间的流动出现了契机。 这一流动不仅使更多在原来省份打不上主 力和受名额限制的运动员得到了锻炼机会, 也给技术相对落户的省份带来了发展和提高 18。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呈现出以垂直流动为主,省市之间的流 动规模扩大,形式逐渐增多的局面。 2)为了优秀人才的流动,提高垂直流动效率,选拔优秀人才。我国制定了一项政 策规定:凡是在全国锦标赛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有资格直接进入国家队;其中全国青年 锦标赛获得前八名或在全国少年锦标赛获得前四名的运动员有资格进入国家青年队。 国 家队或国家青年队的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将予以降级和调整。这 种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也使各地区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此举为 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竞争和鼓励机制,让国家队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状态,并充满 生机和活力。 3) 优秀乒乓球人才公派援外的规模逐渐减小,自主性流动为主要形式。从 80 年 代末开始, 一些取得外国国籍和居留时间达到国际乒联规定年限的运动员重返乒乓球赛 场,给中国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徐寅生说:“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带动了当 地乒乓球运动普及和发展,这是中国人对世界乒乓球的贡献”。海外兵团成员在世界大 赛上的上佳表现源于在中国打下的坚实的基本功,在世界大赛中,女子选手的成绩尤为 瞩目,在 1996 年亚特兰大和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的女单比赛中,均有 10 名中国队队员 入围了前 16 名,然后有 6 人进入前 8,共同阻击亚欧劲敌,最后 4 名中国队员携手进入 女单前 4 强。检验乒乓球运动发展现象是否合理, 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乒乓球运动 的健康发展。海外兵团给中国国内带来了冲击,这增加了国内乒乓球运动员的紧迫感和 使命感;同时,海外兵团也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营造良好的乒乓球氛围,对世界 乒乓球文化的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3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3.3.3.13.3.3.1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原因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原因 由于 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代表资格注册制度 和 全国体育运动员交流暂行规定 的相继出台, 管理理念的改变、 人才交流观念的转变有力的培育和扶持了交流人才市场。 1994 年,原国家体委为鼓励更多运动员参与比赛、提高人才资源效率,出台了相关流动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3 政策即在不改变户口的情况下, 省市之间可交换一定的运动员。 又由于为选拔优秀人才, 提高垂直流动效率,我国乒管中心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了公平竞争的机制,调动了地方 的积极性,也使各地区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国家政府的鼓励、运动员自身 的主客观因素和海外资源关系促进了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 3.3.3.2 3.3.3.2 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特征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特征 该时期垂直流动效率提高,平行流动现象增多。流动范围兼顾平衡。第7、8 届全 运会上乒乓球人才流动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范围进一步扩大。 流动方式主要有协作交流、 共同培养和有偿转让,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根本原因在 于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代表资格注册制度和全国体育运动员交流暂行规定等政 策法规的相继推出、人才交流观念的改变、管理政策的改革等促使人才市场得到了有力 的扶持和培育,所以,这一时期乒乓球人才平行流动从幕后走向前台。 3.4 市 场 经 济 逐 步 完 善 时 期 乒 乓 球 人 才 的 流 动 结 果 分 析 (1996 年2010 年) 3.4.1 优秀乒乓球人才分布情况 根据第 78 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成绩看出,优秀乒乓球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 海,辽宁,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见表 5) 。据 2007-2008 年乒乓球运动员人 才交流统计分析, 八一队(25 人次)是乒乓球人才交流较为活跃的单位, 其次是广东队(18 人次)和江苏队(15 人次)。 这表明这一时期的乒乓球人才流动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 区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 由乒乓球人才充足到人才紧缺的地方流动以及到享有特殊人 才政策的地区流动,致使这些地区逐渐成为乒乓球人才密集的分布区域。 表 5 第 7- 8 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前三名 男子团体 女子团体 男子单打 女子单打 第九届 1 解放军 2 上 海 3 黑龙江 1北京2河北3 辽宁 1 马琳 (广东) 2 秦 志戬(江苏)3 王 励勤(上海) 王楠(辽宁) 张怡 宁 (北京) 林菱 (福 建) 第十届 1 江苏 2 解放 军 3 广东 1北京2山东3 河北 1 王励勤(上海)2 王皓(解放军)3 马龙(北京) 1 张怡宁(北京) 2 王楠 (辽宁) 3 郭跃 (北京)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市场经济完善时期 1994 年,我国开始成立乒乓球俱乐部,并于 1995 年 12 月在广 东开始了首届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 1999 年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全国乒乓球教练员 工作会议,会上中国乒协推出了调整 2000 年乒乓球国内竞赛体制,将甲级联赛升格为 超级联赛,是为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开端。本文以近几年乒超联赛中流动的现状为重 点,探求乒超联赛的流动问题。 据乒乓超级联赛官网统计,目前我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共 84 名运动员, 分别来自 18 支俱乐部球队。以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运动员注册与流动办 法为依据, 在运动员交流方面,分为公开流动和协议流动两种方式,其中公开流动 包括自由人租借非自由人租借,租借方式采用各俱乐部自由竟价的方式,也就是类似摘 牌的方式。 注册乒超联赛的所有运动员被分为三个不同待遇的级别:在奥运会、 世界锦标 赛、世界杯三大赛事中获得世界冠军、并在有效期内的运动员为“自由人”运动员;在重 大国际、国内赛事获得优异成绩达到规定条件的运动员为“一级待遇”运动员;其他注册 运动员均为“二级待遇”运动员(见表 7)。 表7 乒超近3个赛季自由球员、一级球员人数和比重统计 自由球员在 08、09、10 赛季的人数分别是 6 人、8 人、4 人。其中,马林、马龙两 名运动员是这 3 个赛季的男子特级甲等自由球员, 郭焱是这 3 个赛季的女子特级甲等自 由球员;在一级运动员方面,这 3 个赛季的人数依次是 12、11、5 人,其中郝帅,邱贻 可 詹健,范瑛,姚彦等都是这三个赛季的一级运动员。组委会会在每一个赛季前,根 据流动办法的规定、运动员的等级标准和本人参赛意愿,公布当年度特级和一级运动员 名单。同时规定了运动员的申请条件:1)所属单位或俱乐部拥有乒超联赛俱乐部所有 权的特级运动员,由运动员本人提出申请,可以参加运动员的公开流动;如没有提出参 赛季 07 年-08 年 08 年-09 年 09 年-10 年 自由球员(人数) 6 8 4 一级球员(人数) 12 11 5 自由球员百分率 7% 9% 4% 一级球员百分率 14% 12% 6%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5 加公开流动申请, 该名特级运动员只能代表所属单位的俱乐部或所属俱乐部注册参加乒 超联赛。2)有 2 名以上特级运动员所属权的俱乐部,至少要有一名特级运动员参加公 开流动,方可注册参加乒超联赛。3)所属单位没有乒超联赛俱乐部的特级和一级运动 员,经所属单位或俱乐部批准,在参加公开流动后,方可注册参加乒超联赛。4)所属 单位或俱乐部同意流动的一级运动员,必须参加公开流动后,方可注册参加乒超联赛。 5)超出俱乐部注册名额限制的一级运动员,经所属单位或俱乐部同意,在参加公开流 动后,方可注册参加乒超联赛。 3.4.2 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原因及特征分析 3.4.2.1 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国内流动形式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国内流动形式特征分析特征分析 这一时期的流动主要分为垂直流动和平行流动。 我国竞技乒乓球实行国家以奥运会 为最高的战略目标,省、市以全国运动会为最高战略目标,地县以省、市、自治区运动 会为最高战略的体制。这种体制看中的是成绩,是金牌,在这种情况下,垂直流动是我 国乒乓球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式,既保证了地方对乒乓球人才的培养,又确保了乒乓球奥 运会战略的顺利实施。 与以前阶段不同的是,优秀乒乓球人才平行流动方式不断创新,流动的规模更为广 泛。主要方式以协议交流、买断、联合培养等方式为主。这一时期的人才平行流动解决 了一些人才匮乏地区财力不足的现状,同时也提供了人才充足地区的“二流”运动员锻炼 的机会,促进国内乒乓球的均衡发展。 3.4.2.2 我国乒超联赛流动形式特征分析 表 6 乒超近 3 个赛季流动的情况统计 赛季(年) 0708 0809 0910 男子流动总数(人) 12 6 21 女子流动总数(人) 16 9 15 男子参与流动队数(支) 7 5 9 女子参与流动队数(支) 10 7 9 表 6 中显示,随着联赛的进一步开展,在 07 年08 年超级联赛总共参赛的 106 名国内选手中,有 28 名运动员进行了流动,占全部参赛运动员数量的 26%。6 个自由人 中,有 4 人进行了流动。在 08 年09 年超级联赛中,有 15 名运动员参加了流动,占 全部参加运动员数量的 16%。在 09 年10 年超级联赛中,共有 36 名运动员参加了流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动,占总数的 42%。近 3 个赛季初参加公开交流的人数有所浮动,但总体呈上升趋 势。特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垂直起降飞行器气动外形风洞试验报告
- 深度强化资源调度优化-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储能电站参与现货市场交易调度策略报告
- 2025年储能电站投资收益分析研究手册
- 租电瓶车易合同协议书
- 装潢公司合作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意向协议模板
- 设备保修期外合同范本
- 鞋厂承包车间合同范本
- 门窗厂家供货合同范本
- 茶叶直播销售脚本及话术指南
-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内嵌视频)
-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小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高温合金塑性成形工艺的微观组织调控研究
- 零星工程维修服务方案
- 快递业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电磁兼容性(EMC)屏蔽设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地产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 安全培训师的条件和要求
-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