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肠埃希氏菌药典法生化检查,潘庆玲,1,大肠埃希菌检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il)即大肠杆菌,为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模式种。大肠埃希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栖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药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表明该样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即可能是污染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除普通大肠埃希菌外,还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幼儿、成人爆发性腹泻。为了保证人体健康,口服给药制剂必须检查大肠埃希菌。,2,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口服给药制剂细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cfu大肠埃希菌总数不得检出,3,备料单(增菌培养),灭菌参数:121、20min,4,操作过程,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18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5,备料单(快速生化试验),灭菌参数:115、20min,6,操作过程,培养温度:361培养时间:1824h,7,备料单(分离培养),灭菌参数:121、15min,8,操作过程,培养温度:361培养时间:1824h,9,生化试验中MUG在紫外等下显荧光的原理,大肠埃希氏菌是指能产生-半乳糖苷酶分解ONPG使培养液呈黄色,能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分解MUG使培养液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的细菌。,10,BL培养基,配方(每升):胨20.0g提供碳氮源乳糖5.0g可发酵的糖类氯化钠5.0g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氢二钾4.0g缓冲剂磷酸二氢钾1.3g去氧胆酸钠/牛胆盐0.5g/2.0g选择性抑菌剂,11,使用方法,1、称取本品35.8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每瓶100mL,121灭菌20min,待冷至常温后,备用。2、样品的处理。略。3、取胆盐乳糖增菌液3份,2份分别加入规定量的供试液,其中一份加入对照菌50100个作阳性对照,第三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液作阴性对照。4、将三角瓶放入3035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5、观察结果。阳性对照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质量控制:本品质控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1824h,培养结果肉汤呈混浊。,12,MUG培养基,配方(每升):胰蛋白胨20.0g提供碳氮源3号胆盐1.5g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乳糖5.0g可发酵的糖类磷酸氢二钾4.0g缓冲剂磷酸二氢钾1.5g氯化钠5.0g维持均衡的渗透压MUG0.05g,13,使用方法,1、称取本品37.0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带有小倒管的试管中,115高压灭菌20min,待冷至常温,备用。2、将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初发酵产酸或产气的管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用烧灼灭菌的金属接种环或无菌棉签将上述试管中液体接种到EC-MUG肉汤管中。3、将已接种的EC-MUG管在培养箱或恒温水浴中44.50.5培养24h2h。如使用恒温水浴,在接种30min内进行培养,水浴箱的液面应高于EC-MUG肉汤液面。4、观察结果:将培养基管置366nm紫外灯下约5cm处,以未接种培养物的EC-MUG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观察有无蓝白色荧光。空白对照管应无蓝白色荧光,试验管出现蓝白色荧光为阳性反应。质量控制:大肠埃希菌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1824h,结果产气,紫外灯下显荧光。,14,EMB琼脂培养基,配方(每升):胨10.0g提供氮源、维生素、氨牛肉浸出粉3.0g基酸和碳源氯化钠5.0g维持均衡的渗透压乳糖10.0g可发酵的糖类琼脂14.0g培养基凝固剂曙红钠0.4g抑菌剂(革兰氏阳性菌)亚甲蓝0.065gpH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紫黑色菌落或具黑色中心的外围无色透明的菌落。,15,使用方法,1、称取本品42.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2、待培养基冷至50左右,以无菌手续,倾注灭菌平皿,待凝固后,备用。3、将供试液划线接种于平板上。4、将平板翻转,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035培养1824h。5、观察结果。质量控制:本培养基倾注平皿待冷却后呈紫色,可有细微沉淀。大肠埃希菌菌株接种后。361培养1824h,培养结果呈黑心,有绿色金属光泽。,16,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配方(每升)胨20.0g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牛胆盐5.0g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氯化钠5.0g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14.0g培养基的凝固剂乳糖10.0g可发酵的糖类中性红0.03gpH指示剂细菌发酵乳糖产酸时菌落呈粉红色并在菌落周围出现胆盐沉淀的浑浊圈。,17,使用方法,1、称取本品54.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2、待培养基冷至5055倾注灭菌平皿,待凝固后,备用。3、取待检样品划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4、将平板置培养箱于3035培养1824h。5、观察结果。在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时,观察结果不但要注意乳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不发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质量控制:大肠埃希菌菌株经361培养1824h菌落特征呈粉红或红,周围有混浊胆盐沉淀圈。,18,IMViC,用来测定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的4个实验.I:吲哚试验M:甲基红试验V:V.P试验C:柠檬酸实验i是为个好读加上去的,19,吲哚(indole)实验,原理:有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是为吲哚试验阳性。试验菌用蛋白胨水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在培养液中加入乙醚1ml(使呈明显的乙醚层)充分振荡,使吲哚试剂溶于乙醚.静置片刻,待乙醚浮于培养液上面时沿管壁慢慢加入吲哚试剂10滴.呈玫瑰红的为阳性,不变色的为阴.(注:加入吲哚试剂后,不可再摇动,否则红色不明显),20,甲基红试验,M:甲基红试验为肠道细菌的IMViC四类测试中的M,甲基红为一种酸性指示剂,根据肠道细菌的糖代谢途径的不同,最终产生酸性产物不一,PH值有所差异,导致甲基红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用于鉴别肠道细菌。呈现红色为阳性;橘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阴性。试验菌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沿管壁加入M.R.(甲基红)试剂3-4滴.红的为阳性,黄的为阴性.,21,甲基红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至4.5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则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酮、醚、气体和水等),则培养基的酸度仍在pH6.2以上,故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是为阴性。,22,V.P试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试验菌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加入40%KOH10-20滴,再加入等量-茶酚,用力振荡(拔去棉塞)再放入374h后再观察,仍无色产生为阴.,23,柠檬酸实验,柠檬酸盐培养基系一综合性培养基,其中柠檬酸钠为碳的唯一来源。而磷酸二氢铵是氮的唯一来源。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由绿色变为深蓝色。不能利用柠檬酸盐为碳源的细菌,在该培养基上不生长,培养基不变色。将试验菌培养在柠檬酸盐培养基斜面上37培养24-28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与培养基颜色变化.如果含有溴麝香草酚蓝的斜面蓝色者为阳性反应,呈绿色的为阴性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试验报告课件
- 2025年国际贸易师技能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深度解析模拟题集与答案
- 2025年安全部门培训教育题集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安全员C考试模拟题集解析
- 课件《湖心亭看雪》
- 2025年潜水安全员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教学法热身导入课件
- 机电城消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发热待查临床路径
- 500kV变电站屋外架构组立吊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典范英语7-2中英文对照翻译Noisy Neighbours
- (完整版)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
- 排尿评估及异常护理
- 硅锰合金的冶炼要点
-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初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 减速机整机检验报告修改版
- 叉车日常检查维护记录
- DID双重差分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