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图分类号: d90 密级: 公开 udc: 300 学校代码: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硕士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学历硕士)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divorce by agreement 作 者 姓 名 : 阎莉薇 指 导 教 师 : 田韶华 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 民商法学 论文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经贸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经贸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ii iii 摘 要 离婚自由是指夫妻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 是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法律对婚姻关系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协议离婚是 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当事人双方通过订立离婚协议,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 约定明确以后,经过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而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方式。由于其简单 易行、快捷、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而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 伴随着社会物质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离婚中协议离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 缺少对未成年子女的权益的保护、假离婚、草率离婚、对当事人意思表示瑕疵救济不足 等现象层出不穷。 针对这些社会问题以及持续走高的离婚率现象, 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认为是协议离婚制度的宽松条件导致离婚率升高,应当对协议离婚制度增加一些限 制性条款;另一种认为离婚率升高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婚姻自由的体现,法律不应予 以限制,甚至可以再放宽一些。实际上,秩序与自由是相互依存的又相互对立的,秩序 就是建立在限制、制约自由的基础上,但这恰恰又是对自由的保护,自由必须依存于良 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得到发挥,社会秩序越是健康发展,自由发展的就越快。许多国家关 于协议离婚方面的立法也秉承这一观点,在承认协议离婚制度的国家里,全部都对其进 行了限制,对协议离婚制度的限制并没有损害离婚自由。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离婚自 由,稳定婚姻家庭关系,保障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协议离 婚制度的规定。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各国离婚制度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现有协议离 婚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构想。全文共包括以下 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对协议离婚制度的研究现状以及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协议离婚制度的概述。该部分概述了我国协议离婚的定义、特征、类型 以及历史演变,并对协议离婚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价值进行了剖析,对协议离婚制度做了 一个全方位的阐述。 第三部分,通过运用比较法学的方法,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协议离婚制度及相 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比较,对一些主要的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的协议离婚法律制度进 行了比较和评析,总结我国应从中学习的经验。 iv 第四部分, 对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历史变迁以及立法概况进行分析, 并从立法理念、 协议离婚的条件、协议离婚的程序方面指出我国协议离婚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对我国的协议离婚制度提出完善建议,主张从立法理念、实体法及程序 法层面对我国法律进行改善。在立法理念上,法律应对协议离婚适度干预,从父母本位 立法到重视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在实体法方面,从限制协议离婚的适用范围、限定离婚 协议的内容、增设协议离婚无效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程序法方面,从增加恢复和维持 当事人关系的程序设计、完善登记机关对离婚协议的审查机制、对瑕疵离婚登记提供救 济途径予以完善。最后对协议离婚制度中几个特殊问题,例如协议离婚生效后出现财产 纠纷如何处理以及离婚协议怎样生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协议离婚 离婚自由 离婚协议 瑕疵登记 v abstract freedom of divorce is the freedom that a couple have right to lift the relationship of marriage, it is the fundamental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citizens, but also a basic principle in the law of marriage, reflects the law on the autonomy of the couple. divorce by agreement is through a divorce agreement which stipulated the custody of children and the division of property and debt obligations explicitly, through to the marriage registration office handle and to relieve marriage relation a divorced way. because of its simple, quick, and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e parties ,it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chinas new marriage registration regulations cancelled the certified requirements,after that,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cable to relieve marriage relation. but in practice, it has appeared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the hasty divorce, neglect of the underage childrens interest, to avoid debt and cheating, false divorce ,these issues have caught our attention. through to the research of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analysis to the deficiencies of chinas current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making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better.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between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ideas, methods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an overview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is part mainly elaborated the definition and types and legislation spiritual evolution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en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is part had made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n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e third part, using the approach of comparative law, mad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anglo-american agre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mainly to carry out the comparison and comment of france, germany, south korea,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vi and british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e fourth part, analyzed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of china,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n the legislative concept, the conditions and the procedural aspects of chinas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the fifth part,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hinas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improving from the legislative idea, procedural law and substantive law. on the legislative idea, made the moderate intervention on i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s of minor children than the interests of parents, on the substantive law ,improving from the limitation on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content and the of the invalid system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on the procedure, provide mediation ,registration authority and relief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at last, analyzed several special problems, for instance, the effect and the property disputes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system. keywords: divorce by agreement freedom of divorce divorce agreement invalid system of the divorce by agreement vii 目 录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1 1.1 选题意义 . 1 1.2 文献综述. 1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 3 2 协议离婚制度概述 . 4 2.1 协议离婚的界定 . 4 2.1.1 协议离婚的概念与特征 . 4 2.1.2 协议离婚的类型 . 5 2.2 协议离婚制度的历史演变 . 5 2.2.1 协议离婚的禁止 . 5 2.2.2 协议离婚的允许 . 6 2.3 协议离婚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价值 . 7 2.3.1 协议离婚制度的理论基础 . 7 2.3.2 协议离婚制度的制度价值 . 8 3 国外协议离婚制度的比较分析 . 10 3.1 大陆法系协议离婚制度的立法概况 . 10 3.1.1 法国 . 10 3.1.2 德国 . 10 3.1.3 韩国 . 11 3.1.4 日本 . 11 3.2 英美法系协议离婚制度的立法概况 . 11 3.3 两大法系协议离婚制度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12 4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历史变迁及立法现状分析 . 15 4.1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历史考察 . 15 4.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协议离婚制度 . 15 4.1.2 1950 年婚姻法确立的协议离婚制度 . 15 viii 4.1.3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确立的协议离婚制度 . 16 4.2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立法现状 . 16 4.2.1 2001 年婚姻法修正案的规定 . 16 4.2.2 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 . 16 4.2.3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17 4.3 我国现行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 . 17 4.3.1 关于协议离婚的立法理念 . 17 4.3.2 关于协议离婚的条件 . 18 4.3.3 关于协议离婚的程序 . 19 5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 . 21 5.1 协议离婚制度立法理念的完善 . 21 5.1.1 从高度个人自治到法律适度干预 . 21 5.1.2 从父母本位立法到重视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 22 5.2 协议离婚制度实体法的完善 . 23 5.2.1 适度限制协议离婚的适用范围 . 23 5.2.2 完善离婚协议内容的规定 . 24 5.2.3 增设协议离婚无效制度 . 25 5.3 协议离婚制度程序法的完善 . 27 5.3.1 增加恢复和维持当事人关系的程序设计 . 27 5.3.2 完善登记机关对离婚协议的审查机制 . 28 5.3.3 对瑕疵离婚登记提供程序上的救济途径 . 28 5.4 协议离婚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 30 5.4.1 离婚协议的效力 . 30 5.4.2 离婚协议中财产约定与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 . 32 5.4.3 协议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处理 . 33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36 后记 . 38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9 ix 1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随着我国物质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当中的婚姻关系与婚姻观念也发生巨 大变化。 而自 1950 年我国出台第一部 婚姻法 以来, 虽然经过了 1980 年再次制定 婚 姻法及 2011 年出台的婚姻法修正案,包括其间陆续出台的婚姻登记办法 、 婚姻 登记管理条例 、 婚姻登记条例 ,只在尊重当事人的离婚自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在协议离婚制度方面规定的内容却寥寥无几。目前我国要制定民法典,在物权法 、 侵权责任法相继颁布后, 婚姻法作为民法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完善 成为关键的一步。而协议离婚制度作为婚姻法的重要内容,对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现行婚姻法的价值重心倾向于保障当事人离婚自由和意思自治,我国法律对协议离 婚规定的条件非常简单,即夫妻双方只要处理好子女的抚养问题和财产分配的问题,就 可以登记离婚。协议离婚制度的这种高度自由,削弱了社会婚姻家庭的稳定性。但是, 离婚作为解决婚姻冲突的最后手段,不能无限制的为离婚自由而提供便利。因此,对离 婚自由予以适度的干预、限制不仅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各国婚姻法在协议离 婚制度的适用和条件上均加以限制,以更好的平衡当事人追求离婚自由与社会稳定之间 的关系。 1.2 文献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得到快速迅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实现了极大 的提高。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人们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观。另外 20 世纪 60 年代 出现了性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对婚姻家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 且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很多西方国家意识到协议离婚制 度在给予婚姻当事人双方极大的离婚自由的同时,也对家庭的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减小这种现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对协议离婚制度采取了限制手 段,改变了仅仅追求婚姻自由的原则。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对其本国的协议离婚制度的适 用和程序方面加以限制,以便更好地协调离婚自由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各国在对协 议离婚制度程序方面的限制性规定主要分为户籍登记程序、行政登记程序及司法确认程 序。在协议离婚制度适用方面的法律规定主要有离婚时间限制、离婚考虑期等制度。 2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我国是采取行政登记程序的协议离婚制度。我国协议离婚 制度适用的条件非常宽松,而在程序审查方面又流于形式,因此,在实践中发生了很多 问题,学者们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第一,在防止当事人轻率离婚方面,有学者指出我国法律完全由当事人自由协商决 定,没有任何限制性条款。如王洪在婚姻家庭法一书中指出“这一离婚方式易造成 轻率离婚。 事实上有很多婚姻, 客观上并没有完全破裂, 只因当事人意气用事即行离异。 此种欲和欲离,任由当事人去决定,与婚姻之永久共同生活本质不合。 ” 夏吟兰在对 中国登记离婚制度的评价与反思一文中也提到“据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许多 复婚夫妻,当初离婚并不是因为感情破裂,而是为琐碎小事争吵,一时冲动作出了离婚 的决定。 ” 说明当今社会中,许多夫妻并非经过深思熟虑后,认真慎重的作出离婚的 决定,往往是由于一时的争吵、赌气而离婚。这样一来,很多本来没必要离婚的家庭最 终却以离婚的悲剧收场,或者是离婚后夫妻双方又后悔选择复婚,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 大量浪费。 第二,有学者认为,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审核机关是婚姻登记机关,而婚姻登记机 关并非专门的法律工作机关,其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审查方式也多为形式审查,对 于离婚的条件与离婚协议的内容上无法做到实质审查,所以造成审查不严,留有隐患。 胡明玉在他的著作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研究中提到: “离婚审查形式化,为虚假离婚 大开方便之门实践中,婚姻登记机关只需对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证件和材料作形式上 的审查,对当事人离婚的原因无需审查,也无权审查。所谓的询问也只能是流于形 式。在这种制度设计下,打着“自愿离婚”的幌子,一出出“假离婚”的闹剧不断上演。 ” 第三, 很多学者表示, 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缺乏对婚姻弱势一方以及未成年人的保护。 未成年人的利益都是由他们的监护人来保护,但是在夫妻双方离婚时,双方有可能为了 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牺牲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保护未成年 子女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王洪在其婚姻家庭法中指出: “其离婚后果 任由当事人以协议决定,易为恶意配偶滥用,而很可能变成强者欺负弱者的工具,甚至 危害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 夏吟兰在 对中国登记离婚制度的评价与反思 中也提到 “我 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59. 夏吟兰.对中国登记离婚制度的评价与反思j.法学杂志,2008,(2):15. 胡明玉.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1):35. 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59. 3 国的登记离婚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和认真关切到离婚后的子女权益问题。在我国的登记离 婚程序中,虽然要求离婚当事人须对子女的直接抚养方、子女抚养费等涉及离婚后子女 利益的问题达成一致协议,但是, 婚姻登记条例既没有要求当事人所达成的有关子 女抚养问题的协议必须符合子女的最大利益,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也没有要求婚姻 登记人员对这一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因而,对于当事人有关离婚后子女抚养的协议是 否符合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是否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实际上是没有任何评估和监督的。 而且对登记离婚所达成的协议是否必须考虑到未成年子女的愿望未作规定。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本文首先通过协议离婚的界定、类型、历史演变以及理论基础和制度价值等方面对 协议离婚制度进行了概述。其次通过对两大法系的立法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协议离 婚制度的研究进行思考。我国早在 1950 年第一部婚姻法就有了协议离婚制度的相 关内容,并在后期的婚姻法及修正案、 婚姻登记办法 、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 予以传承,尽管上述法律文件中均规定了协议离婚制度,但是制度内容却多有不同。而 本文在剖析我国协议离婚制度变迁以及我国法律对协议离婚制度的现行规定,指出了我 国协议离婚制度所存在的不足。 针对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目前所存在的不足, 在立法理念、 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提出予以完善的建议,更好的维护好家庭的稳定,保护家庭中未成 年子女的权益。 本文采用比较法方式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我国现有协议离婚制度 进行了分析界定,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协议离婚制度的利弊对比并结合 我国协议离婚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完善我国的协议离婚立法。同时指出了我国 协议离婚制度在离婚登记审查、离婚实质要件及未成年子女保护方面法律规定的 不足,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对我国协议离婚制度提出完善意见,以弥补 立法上的空白与不足。 夏吟兰.对中国登记离婚制度的评价与反思j.法学杂志,2008,(2):15. 4 2 协议离婚制度概述 2.1 协议离婚的界定 2 2.1.1.1.1 协议离婚的概念与特征协议离婚的概念与特征 近代的协议离婚制度源于 1804 年法国民法典 ,受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自 由的思想,离婚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在此以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也在民法典中出现 了协议离婚的规定。“协议离婚是指以双方达成全面的离婚协议为基础,依法定程序解 除婚姻关系。” 协议离婚是在婚姻双方当事人就离婚的意思表示达成合意,且已经对 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妥当安排的情况下进行的,即婚姻双方当事人在就离婚 协议的达成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婚姻关系的解除方法能够以较为和平的方式解决 问题,有利于避免激化矛盾和保护婚姻双方当事人的隐私。因此,协议离婚制度能够最 大限度地体现婚姻双方当事人在离婚问题上的自治与自由。协议离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协议离婚的主体须是合法夫妻。这里的合法夫妻不包括没有结婚而同居生活 在一起的男女双方,也不包括事实婚姻当事人。但是, 婚姻登记条例第 12 条规定, 当事人的结婚登记如果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对其的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是不予 受理的。 第二,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 民事法律关系发生效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能独立自主地处 理自己的婚姻问题。协议离婚的实质是离婚当事人双方通过对离婚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 达成合意,由于离婚双方当事人都要对该协议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所以协议 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的婚姻关系不能通过协议离婚解除。 第三,协议离婚程序上要求婚姻双方当事人必须到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依法登记方 可生效。从性质上说,协议离婚是一种法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合法的婚姻双方当事 人,在婚姻存续期间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就其后果的处理等一切事宜达成协议,同时 双方的离婚意思表示必须经过法定机关的认可方能生效,这样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协 议离婚。 杨大文主编.亲属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70. 婚姻登记条例第 12 条第 2 款: “如果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人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 5 第四,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的法律效力相同,只要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的依法确认, 离婚事实就得到法律的认可,随即产生法律效力。 2 2.1.2.1.2 协议离婚的类型协议离婚的类型 根据程序的不同,协议离婚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民间协议形式,户籍登记程序, 行政登记程序及由法院加以确认。 ” 民间协议形式,当事人双方自行达成协议即可离婚,甚至不需要经过任何公示登记 程序。随着法律对离婚自由的逐渐限制,采用该离婚方式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少。我国 的台湾地区曾经适用此种方式。 户籍登记程序的协议离婚,是指经过户籍机关予以登记解除婚姻关系,并发放离婚 证明的离婚方式。采我国台湾地区现在采取该种形式,除此以外采这种离婚方式的国家 有日本,俄罗斯等。 行政登记程序的协议离婚,是指离婚的夫妻双方必须到国家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办 理相关手续,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方式。 墨西哥、丹麦和挪威都采用该种离婚方式。 由法院确认的协议离婚方式,是指婚姻双方当事人达成的离婚协议,必须经法院确 认后才能生效的离婚方式。例如美国离婚法,当事人双方在律师或者专门的调解员的帮 助下,达成协议书或调解书,由法官予以批准以发生法律效力。德国 、瑞士、印度等 国家采用的也是法院确认程序的协议离婚方式。 我国婚姻法第 31 条对协议离婚的方式作出规定,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须到婚 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机关对当事人自愿离婚予以查明,并对子女以及财产问题适当处 理的情况下发给离婚证。由此可见,我国采用的是行政登记程序的协议离婚,又称为登 记离婚,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必须经过登记程序,才可以发生法律效力。 2.2 协议离婚制度的历史演变 2 2.2.1.2.1 协议离婚的禁止协议离婚的禁止 早期协议离婚在世界各国是被禁止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低下,其 相应的法律地位也不高,不能享有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协议离婚是建立在协商一致,平 等自由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当时的政治及法律环境下,女性无法通过离婚协议与男性达 成离婚的合意从而解除婚姻关系。 杨大文主编.亲属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70. 台湾民法1050 条, “在我民法,虽采要式主义,然极其简单,即两愿离婚仅需以书面为之,并有二人以上证人 之签名。 ” 德国民法典第 1564 条: “只在经婚姻一方或双方申请、经法院判决之后,方得离婚。 ” 6 古罗马法设立了有夫权婚姻,规定只有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只要丈夫提出离婚的意 思表示,不必征得妻子同意便可以生效。 十二铜表法第4表的第4条规定: “夫得向妻 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把她逐出。 ” 根据离婚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无过失的 片意离婚,即女方本身没有过失,但是无法达到婚姻的目的,例如失踪、疾病;有正当 原因的片意离婚,即因女方存在一定的过失,例如不能生育;无因片意离婚,即男方没 有任何原因而和妻子离婚,但是古罗马法对这种没有理由的离婚采取的也是不予以支持 的态度,如果丈夫无端地与妻子离婚,是要遭受一定的处罚的。 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也规定,妇女没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应该自始至终附属于 男子。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妻子均不能享有离婚自由权,而丈夫则有单方面离婚 的权利,并且对于提出离婚的条件特别规定的很宽松。 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也是如此。我国封建礼教要求女子应“从一而终” ,封建法制 实行的是男子专权的离婚制度。我国古代法制中的“七出”,即男子休妻的理由,是中 国古代最原始、沿用时间最长、也是最主要的离婚方式。 “七出”最早规定在周礼中, 大戴礼本命篇规定了妇有七去的情形:不顺舅姑、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 盗窃。 自从汉律后,封建统治者将“七出”规定为男子出妻的法定理由。只要妻子达 到“七出”中的任何条件,丈夫就可以提出休妻,并且只要丈夫写一份休书就完成了休 妻的全部程序。 “七出”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给予丈夫的可选择的离婚权利,条件满 足了并不一定必须离婚,离婚的最终决定权归属于丈夫。所以,离婚自由仅是丈夫享有 的专权。 2 2.2.2.2.2 协议离婚的允许协议离婚的允许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为了消除压迫妇女和宗教婚姻的现象,颁布了一系列的婚姻家 庭法典和法令。1918年苏联颁布了第一部苏俄身份登记、婚姻、家庭、监护法典 , 该法典就明确规定了通过登记方式的离婚和诉讼方式的离婚。根据该法律规定,离婚可 以按照婚姻双方当事人或一方的意愿予以批准,无需考虑任何一方是否具有过错。依照 苏联法律规定的离婚规定,一方要求离婚只需向行政登记机关提起口头或书面的离婚请 求,无论对方是否同意,均可准予离婚。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05. 夏吟兰.离婚自由与限制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7. 摩奴法典第 9 卷的第 81 条规定: “不生育子女的妻子,可在第 8 年更换;生了儿子死掉的,可在第 10 年更换; 只生女儿的妻子,可在第 11 年更换;妻子说话尖刻爱吵闹的,可以立即更换。 ” 夏吟兰.离婚自由与限制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9. 董家尊.国古代婚史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286. 7 为了进一步解除宗教婚姻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苏联在1926年11月修改并颁布了新的 婚姻、家庭和监护法典 ,取消了离婚诉讼,进一步地简化了离婚的手续,实行单一 的登记离婚制度。不管双方协议离婚,还是一方要求的单意离婚,只须到户籍部门提出 要求,即可登记离婚,无任何限制。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自美国的离婚革命, 以无责离婚主义取代了有责离婚主义, 将 “婚 姻无可挽回的破裂”作为离婚的唯一理由,故也被称为破裂主义离婚标准。目前,无过 错离婚的法定理由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实行抽象的破裂主义。如美国一些州仅 将婚姻关系已经无可挽回的破裂作为离婚理由,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二是推定破裂主义。 如美国、德国在离婚中将婚姻关系破裂作为离婚的唯一理由,以分居一定期间推定婚姻 破裂。三是兼采破裂主义与有责主义。如法国、瑞士、日本。尽管离婚改革的步伐不一 样,认识上也有重大分歧。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由限制离婚主义向自由离婚主义过渡, 己经成为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 2.3 协议离婚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价值 大陆法系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各自的民法典中均规定了有关协议离婚的内容。 但 是学者们对其的利弊和看法千差万别。否定者认为:如果允许婚姻双方当事人协议离婚, 就是把婚姻作为一种可以规避应尽义务的普通契约来对待。承认协议离婚容易造成滥用 离婚权利的现象,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是不利的。肯定者从法律角度为婚姻辩护, 不能以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来维护所谓的婚姻家庭稳定,婚姻需要来自夫妻双方的真实 自由的意思表示,没有哪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