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论文题目:目: 作者:作者:_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单位:单位: 协助指导教师:协助指导教师: 单位:单位: 单位:单位: 论论文提交日期:文提交日期:2012 年 6 月 12 日 学位授予单位:内学位授予单位:内 蒙蒙 古古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李国雄 教授 内蒙古科技大学 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 李 慧 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adolescent 研 究 生 姓 名 : 李 慧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 李 国 雄 内 蒙 古 科 技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包 头 014010, 中 国 candidate: li hui supervisor: liguoxiong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p.r.china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独 创创 性性 说说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蒙古科技大学或其他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 日期: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签名:_ 导师签名:_ 日期:_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摘 要要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成功与智力因素的关系神圣化,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 力因素的培养,这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人智 商差别不大的前提下,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的道路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青少年 为研究对象,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 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且具有极大地可塑性。因此,我 们有必要扭转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使人们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功能及其与智力因素 的关系。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着重分析了非智力 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非智力因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 用访谈法,并分析结果,得出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表现在非智力因素对青少 年学习、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日后适应大学生活和成功就业等方面 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笔者与包头市初、高中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非智力因素开发 和培养方面的现状。最后,从学界所普遍认可的非智力因素的五个基本要素,即动机、兴趣、 情感、意志和性格出发,结合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点,提出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青少年;培养策略非智力因素;青少年;培养策略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in real life, people are often factors of success and intelligence as sacred,emphasis on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to the neglect of cultivation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which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have many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 fact,under the premise of iq make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on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oads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for young people for the study ,they serve as futur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motherland,they are in basic physiological maturity,understanding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has been rapid,ideals,beliefs, world view began to form an important period,and has greatly plasticity. therefore,we need to reverse the cognitive errors,so that peopl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first start 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 this article,explain the meaning of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functions and relationship factors and intelligence. second, used by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n research method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young people. specifically, the use of interview,the author and the citys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change and discuss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on this basis, drawing on relevant research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s,came to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young people. specifically in the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on learning in you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dapt to college life aspects and the future employment and success in the important impact. finally,scholars of the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generally recognized five basic elements,namely motivation, interest, emotion,will and character,combined with young peoples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posed youth policy of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key words: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dolescent training strategy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 - 1 - 1.1 研究的背景 . - 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1 - 1.2.1 选题的目的 . - 1 - 1.2.2 选题的意义 . - 2 - 1.3 文献综述 . - 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4 - 2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 - 7 - 2.1 智力因素的涵义 . - 7 - 2.2 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 - 7 - 2.3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 . - 9 - 2.3.1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区别 . - 9 - 2.3.2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联系 . - 9 - 2.4 非智力因素的功能 . - 10 - 3 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 - 12 - 3.1 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 - 12 - 3.1.1 对青少年的学习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 - 12 - 3.1.2 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 - 13 - 3.1.3 对青少年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重大影响 . - 14 - 3.1.4 为青少年适应大学生活和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 - 15 - 3.2 青少年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方面的现状 . - 16 - 3.2.1 家庭教育重升学轻全面发展 . - 16 - 3.2.2 学校教育重智力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 - 17 - 3.2.3 社会评价偏重智力标准轻视非智力因素 . - 17 - 3.2.4 非智力因素缺失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形成不良影响 . - 18 - 4 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 - 20 - 4.1 树立正确的活动动机 . - 20 - 4.1.1 确立正确的目标和学习动机 . - 20 - 4.1.2 进行合理的归因 . - 21 - 4.2 培养稳定的兴趣爱好 . - 22 - 4.2.1 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 - 23 - 4.2.2 树立理想,形成志趣 . - 23 -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4.2.3 家长、老师要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向正确方向发展 . - 23 - 4.3 开展积极的情感教育 . - 24 - 4.3.1 以知育情 . - 24 - 4.3.2 以行育情 . - 25 - 4.3.3 营造快乐、健康的情境 . - 25 - 4.4 锤炼顽强的意志品格 . - 25 - 4.4.1 确定目标,树立理想 . - 26 - 4.4.2 自制性与强制性紧密结合 . - 26 - 4.4.3 在日常活动中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 - 27 - 4.5 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 . - 27 - 4.5.1 培养良好的习惯 . - 27 - 4.5.2 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 . - 28 - 4.5.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性格 . - 28 - 结 语 . - 30 - 参 考 文 献 . - 31 - 在学研究成果 . - 34 - 致 谢 . - 35 -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1 引引言言 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智力开发的热潮,而非智 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由于在理论上没有进行推广,加之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 践中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突出表现在人们往往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学生出现“高分低能”、“解题机器”等现象屡见不鲜。尽管自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我国就开始积极倡导实行“素质教育”,但至今学生的综合素质仍存在较大差距, 仍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老师等往往把成功与智力 因素的关系神圣化,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事实上,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智 力差距并不大,所以,在智力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一个人的成功非智力因素起到更 加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智力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而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能取得 成功,“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都很好的说明了只要勤奋并持之以恒,即使是智 商平平的人也能成功的道理。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很强,而非智力因素很弱的 话,即便是“天才”也会成为伤仲永。 随着我国心理学和教育研究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中的作用日益 明显,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 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在于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 所谓提高民族素质,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要提高其心理素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素 质。所以,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样 才能达到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同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界也开始关注非智力因素的 研究。张耀灿认为,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当重点开发培育非智力因素。 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写了情感智力一书,他的论题就是: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已经由智力因素的竞争转化为了非智力因素的竞争,现 在非智力因素要比智力因素更加重要。其指出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现 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尤其对广大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 于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转折时期,是心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 想、信念、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成 长而言无疑是具有巨大作用的。 1.2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1.2.1 选题的目的选题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社会中都希望获得成功,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 成凤,老师期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在这种社会心理背后,许多人都 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一个误区,即把智力因素看作是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根据这一 问题,我们有必要扭转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使人们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现代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青少年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不能适应时代 发展的要求,更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要发挥非智力因素的重 要作用,积极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 1.2.21.2.2 选题的意义选题的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 (1) 研究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在理论上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 的研究范围,从而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增强其有效性。 (2) 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对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实践意义 (1) 扭转人们的认识误区, 使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重视人们综合能力发展 的今天,研究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能够使青少年不仅具有较好的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品格,这样才能成为社会 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2)在大力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在智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的 差异对人才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使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对青少年未来 走向成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3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3.11.3.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国外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就展开了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它与 西方蓬勃发展的一系列智力测验有关。1935 年,亚历山大(w.p.alexander)在其智 力:具体与抽象 (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 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这个概念。 在这个 智力测验中,亚历山大发现,一些个人的兴趣、克服困难挫折的坚持性以及渴望成功的 强烈愿望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及成就。而这些因素又往往是被忽视的,在亚历山大的 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启迪指导下,美国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d)于1943 年提出了“智 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1950 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 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这一次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及 探讨研究。他认为,智力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各种智慧能力之和,而是还应包含有其它 的非智力的因素。他的观点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气质和人格因素,其中人格因素尤为重 要,此外,还包括先天的、认知的和情感的成份。现在心理学界普遍将这篇文章作为非 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的标志。 上世纪50 年代至 80 年代, 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逐步的深入。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与智力功能 有关。在测验心理学领域,韦克斯勒于 1974 年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从简单到复杂的各个智力水平都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 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后者起着直接作用。 同时,在对非智力因素进行测评方面,学者设计了相关的测评工具,使其学说更具可信 力。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关于非智力因素在认知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如诺 曼提出了“关于认知科学的十二个问题”,它们构成了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关系的基本框 架。同时,在这一时期,许多前苏联的学者也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研究,主要观点有:活 动的强烈需要、爱好和兴趣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人的意志、性格对人的发展有重要 关系等。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于学习方面的重要 作用,例如是从动机,兴趣、意志等作为对学习的分项研究方面展开,而没有把非智力 因素作为整体来研究。在对学习的研究方面,这个时期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很多 显著的成果。 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加深,在“终身教 育”和“学会学习”的新教育理念下,元认知 和学习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入动机因素 所构成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成为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新视角。这一阶段的研究都是 围绕自我调控策略的组成成分和学生运用的情况及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来 展开的。 总之,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观点愈来愈丰富,在西方 心理学领域基本都认可非智力因素的存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其相 申继亮.论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24. 张文涛,张君,马振吉.国内外非智力因素研究现状比较分析j.体育世界,2009(4):83.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 过程的能力。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4 - 关理论以及针对非智力因素进行测评的工具等方面的成果,都对本文关于非智力因素对 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3.21.3.2 国内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我国正式提出并使用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 在1983年2月11日, 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文章的发表, 引起了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对非智力因素这一问题的兴趣,并逐渐的引起对非智力因 素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智力因素,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华东师 范大学学报曾开辟专栏发表有关“非智力因素问题”的争鸣文章。通过大量文献的阅 读,我发现绝大多数学者都赞同“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并且肯定非智力因素在实践 活动尤其是在学习活动和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纵观近 30 年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状况, 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界定 自 1983 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就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燕国材教 授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这是就其广义来说的。从狭义来说,我们认为,非智力因素主 要指情感、意志、性格而言。”在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一书中,燕国材教授又把“非 智力因素”分为三个层次来考察。其他学者关于“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有代表性的观 点主要有:(1)非智力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动力结构(吴福元,1983)。(2)非智力 因素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丛立新,1985)。(3)非 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率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 因素构成的整体(申继亮,1990)。(4)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 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5)在意向活动中逐渐形 成的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非智力因素(张旭东,1993)。(6)凡不属于认知反映活动 却对认知反映活动起动力和调节作用的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韩迎春,2008)。需要 指出的是,我国学者所提出的非智力因素概念与国外学者有不同之处。最大的区别在于: 国外学者认为非智力因素存在于智力之内,而我国认为非智力因素存在于智力之外。 第二,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燕国材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提出以来,在全国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和教育理论工 作者的共同探索和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这一理 论主要由一个目的、一条假设、一个公式三个部分组成。此外,张旭东、贺岭峰的论 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对燕国材提出的一个目的、一条假设、一个 公式的非智力因素理论作了一些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近些年,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而且逐步渗透到各个学科。研究非 智力因素对各门学科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许 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非智力因素对语文、数学、体育等各门学科的影响,并取得了 一些成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界也开始逐步关注非智力因素的研 究。张耀灿教授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育纳入视 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能力和素质,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和思想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韩迎春等学者发表了一系 列文章,探讨了非智力因素研究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本文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青少年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未来走向成 功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同时,青少年时期是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认 真分析学者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方法及量化问题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较为松散、复杂,很多学者都认为它难以量化。燕国材认为不必 作精确量化,只需把二者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平就够了,在此基础上,再找出智力的 三种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三种水平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确定不同水平的非智力因 素对学习的影响,那我们就基本上达到了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目的。 丛立新、祝蓓里等人采用卡特尔 16 人格因素量表,对特定群体进行测试,得出非智 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学习成绩的影响高于智力因素。此外,还有高人众、徐崇文等 人用国外的或自编的测试工具,对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整体与诸要素的培养,以及它们 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沈德立研究群体曾用自 编的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在六省市自治区和广州市的中小学校进行测查, 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三个特点。 此外,他们还用自编 的测查工具,开展过“我国儿童青少年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小学生好胜心培养 的实验研究”等。另外,张旭东等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我们首先可以就达 成共识的几个因素分别编制几个分量表,如动机量表,自我意识量表等,以期进一步探 讨它们与成就的关系。其次,在这个分量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总量表。通过相关文献的 阅读,笔者发现相关论文虽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但内容多集中在非智力因素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面。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是各方 面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本文将以促进青少年成长、成功为目的,采用访谈法的方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与建设的思考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6(10):3. 陈爱璞.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1996(4):42. 燕国材.非智力因素研究三十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4.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同时借鉴某些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研究的相关量表,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其影响,使文章的 结论更具说服力。 第四,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使我认识到:人才的成长既需要智力水平,也需要优秀的个性 心理品质。 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 是缺一不可的, 而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曹荣誉、张春红等学者指出了非智力因素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有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智力的发展等方面。在我国大力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 的今天,许多学者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具体来说,付革在非 智力因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中指出,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新颖健康的高 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彭介寿认为应从学习兴趣、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在促进人才培养,提高非智力因 素方面的相关对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文章中, 学者主要侧重于对大学生成才的培养,笔者认为由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同时青 少年时期是今后走向成功的积累和准备阶段,因此研究非智力因素对于青少年成长、成 功的影响更有意义。 总体来说,在大量阅读非智力因素相关文献和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 以小学生和大学生这两个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相对较多,同时,研究主要侧重于非智 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直接探讨非智力因素对人们成长影响 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其影响。 陈瑞.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探析j.新西部,2009(10):179.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7 - 2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人的素质系统主要是由两大因素构成,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的研 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 20%依赖于智力因素,其余 80%都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在青少年的 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对 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内容做一阐述。 2.1智力因素的涵义智力因素的涵义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智力因素的涵义 是什么。智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对于智力,心理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至 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智力因素涵义的研究自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已展开了轰轰烈 烈的大讨论。心理学家科尔文(s.s.colvin,1921)认为,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 行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比奈(a.binet)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力、创造力、适应环境的 能力。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认为,智力是有目的的行为、合理的思维以及 有效适应环境的总能力。随后,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1985)指出,智力 是从经验中学习和获益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适应不断变化、模糊多样的世界 的能力,以及激励自己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能力。相对于西方学者对于智力因 素涵义的见解,我国学者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林传鼎教授认为,智力就是能力或者是 智能,即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认为,智力因素就是人的 认识活动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含 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与思维力五种,它们组成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整体 结构。 目前,虽然学者们就智力因素涵义的分歧仍然很大,但是一般都同意智力包含以下 三种能力: 1)主要是处理抽象事物(观念、符号等)的能力而不是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处理新颖情境的能力,而不是对熟悉情境作单纯的熟悉性反应 的能力; 3)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和运用涉及词或其他符号的抽象观念的能力。 2.2非智力因素的涵义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非智力因素最早是由西方学者在 20 世纪初期提出的, 它与西方蓬勃发展的一系列智 力测验有关。 1935年, 亚历山大 (w.p.alexander) 在其 智力: 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8 - concrete and abstract)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 (non-intellective factor)这个概念。随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 (wechsler,d)在其所发表的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中对非智力因素 的涵义做了明确的概括。他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应包括:(1)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 智力水平都含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3) 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非智力因素以明确的概念引进到我国并积极倡导,首功当推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 教授。他认为,非智力因素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非智力因素广义上是指智力因素以外 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是人的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 心理特点的综合。狭义上则概括为五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 格。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也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 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但是,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直接 制约作用。 同时燕国材教授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作用的大小、关系疏密的程度,将非 智力因素具体为12 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 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和独立性。由此可见,燕国材 教授对于非智力因素涵义的理解,其实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为了使我们能更加直观的 理解,现将这三个层次列表如下(见表 1): 表表 1 1 非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年度工作报告
- 电解铝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表量程的选择课件
-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课件
- 电脑无法显示课件问题
- qhse管理体系考试及答案
- 电缆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电算化工资管理应用课件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DB34T 4379-2023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技术规程
- 数字媒体艺术史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 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190.5
- 《矿物岩石学教学课件》1-2 矿物学
- 《信号完整性测试》课件2
- DB6101T141-2018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规程
- 制造业绿色生产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站场目视化设计规定
- 园区光纤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