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说课稿设计.doc_第1页
《蜀道难》说课稿设计.doc_第2页
《蜀道难》说课稿设计.doc_第3页
《蜀道难》说课稿设计.doc_第4页
《蜀道难》说课稿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说课稿设计 1)导入 师:你们学过李白的些诗歌?将其中的名句背出来 生1: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2: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3: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4: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那么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2:还有瑰丽神奇的想象 生3: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语言热情奔放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就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你们想知道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如何评价李白的?他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他又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新俊逸”也是对李白诗风的概括 (评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唱戏前的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我的导入虽简单但联系了已有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记忆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已经学过的诗歌的基础上总结出李白诗作的特点和风格) 2)形式多样的诵读 第一遍:听读听录音校正字音句读错误 第二遍:跟读读完后结合注释疏通课文 师:课文中一句话出现的次数最多? 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师:课文是从些方面来突出蜀道难行的? 生:三个方面高、险、战祸之烈 (评价:前两遍诵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解决并疏通字词句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我的板书是一条斜线如同高耸入云的蜀道线下端写着“蜀道难”线上端板书“难于上青天”) 3)研读、评读、品读 1、师: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诵读第一段然后再请他说说为何这样诵读之后其他同学点评 生1:读第一段 生1:诵读理由:开头“噫吁嚱”四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蚕丛及鱼凫”等四句写蜀道历史要用舒缓的语气;“地崩山摧壮士死”应读快读出气势最后写青泥岭的曲折盘旋和登山者的情态应读得较慢突出人们的无可奈何 师:说得很好在诵读时我们应该注意些问题呢? 生:重音、感情、停顿、语调、节奏(语速) 师:请大家试着划停顿、标出重音古诗文中的停顿一般来说是三言一顿、四言两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请同学们再次试着自由朗读一遍 2、师:些语句表现蜀道高的特点呢?说说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生1:“蚕丛及鱼凫”四句写蜀道闭塞暗含着高山险阻之意 生2:“西当太白有鸟道”用鸟道烘托山高用五丁开山传说写出蜀道来之不易 生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运用“六龙回日”的神话烘托山高同时以水险衬托山高 生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了反衬手法衬托山高 生5:“青泥何盘盘”四句运用了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写人在山顶摸到星星以及抚膺长叹的情态衬托山高 (评价:此环节让学生将内容的理解与前面讲过的李白诗作的创作风格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了) 3、看蜀道的图片 (评价:此环节旨在通过图片欣赏给予学生更直观的视觉感受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飞自由的心灵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对诗中的画面加以想象想象太白鸟道、五丁开山、想象六龙回日、冲波逆折想象黄鹤难飞、猿猱愁度想象青泥曲折、行人情态 (评价:诗歌的写作需要想象朗读和理解诗歌同样离不开想象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研读第二段 1、师: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诵读并谈谈你是如何处理的 生1:读 生1:此段开头“问君西游何时还”两句读出询问的关心语气;“但见悲鸟号古木”四句应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悲凉之感“连锋去天不盈尺”四句要快速昂扬读出气势最后两句应读出感叹和反问的语气 师:些语句写出了蜀道之险? 生2:“但见悲鸟号古木”四句 师:这四句选取了些意象?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生2:意象有悲鸟、古木、子规、夜月、空山为我们渲染了空寂荒凉的气氛有力烘托了蜀道之险、之难行 生3:“连峰去天不盈尺”四句也写了蜀道之险 师:这四句又选取了些意象呢? 生3:连峰、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砅崖转石 师:请同学们用电影镜头取景的角度对这一画面加以想象首先是一个“连峰”的长镜头然后是枯松的特写接着“飞湍瀑流、砅崖转石”让画面动起来整个画面形象声音俱全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5)研读第三段 师:此段应该读?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范读 生1:诵读 生1:“剑阁”句要读出“峥嵘而崔嵬”的气势中间四字句应快速读出险恶结尾要“慢读”读出感叹的语气 师:此段写战祸之烈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生:从“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可知作者写此诗时可能在长安写诗目的可能是送别友人写蜀道难行、蜀地战祸惨烈劝友人别去蜀地 师:分析得很好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6)齐读课文联系已学过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出现的反复语句说说文中多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何作用? 生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反复出现起强调作用可以形成一唱三叹、回还往复的作用 生2: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咏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叹高二叹险三叹战祸之烈 生3:此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