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rm a s t e rd e g r e ei n2 010 博蝌燃 u n i v e r s i t yc o d e :10 2 6 9 s t u d e n ti d :5 1 0 7 2 9 0 7 0 1 0 e a s t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 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i t yo f n e w i m m i g r a n t sc h i l d r e ni nm i c r os y s t e m p e r s p e c t i v e c o l l e g e & d e p a r t m e n t : m a j o r :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 p 乜! i 曼鱼s q 璺i q ! q g y s u p e r v i s o r :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 a p r i l ,2 0 1 0 一 ,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 建构,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砭博士( 请勾选) 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己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醐蝴钌月吵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 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硬博士( 请勾选)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 果归华东师范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 论文,并向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 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 阅;同意学校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 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请勾选) () 1 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 或“涉密”学位论文 宰,于年月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呦2 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本人签名期k 伶本人签名乏妇垒兰! 全 1 俐年岁月习日 “涉密”学位论文应是已经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或保密委员会审定 过的学位论文( 需附获批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 为有效) ,未经上述部门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 型差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丁金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主席 林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委员 文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委员 徐连明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委员 邝春伟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委员 摘要 传统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相连的,为方便国家行政管理施行的一 项制度。但随着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发展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以土地为依据的“农业户口 与“非农业户口”的乡城二元户籍制度, 失去应有的管理作用,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制度障碍。本文以身份建构 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城乡户籍制度下城市新移民子 女在微观系统中的身份建构过程。 文章首先在对身份认同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勾勒出分 析框架;随后分别从新移民子女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微观系统中发生的日常活 动进行陈述分析,借助新移民子女对自身生活经历的叙述方式,剖析新移民 子女在不同环境下与他者的互动中对身份的感知、体验与评价情况。 在家庭系统中,从新移民子女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居所的对比、亲子日 常活动和应急事件( 家庭求学策略) 四个方面探讨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过 程。在学校系统中从新移民子女对学校践行制度的反馈、师生互动、同伴交 往三个方面揭示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过程。他们对学校制度的反馈及其与 老师、同伴的互动体现了其身份是在与他者互动中建构起来的。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反思:即他们之所以建构出“外地人 身份, 主要源于家庭和学校系统中群体边界符号的生成( 制度是边界产生的根源) 和主体与环境在互动基础上通过语言叙事进行的巩固与内化。他们对身份的 定位,是以移民经历与自身对未来身份的想象为基础,不断建构与重构的过 程。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建构户籍 国本文将同辈群体纳入到学校系统下探讨。 a b s t r a c t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t r a t i o n ( h u k o u ) s y s t e mi sd i r e c t l yc o n n e c t e d w i t hl a n da n du s e da sa l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 w i t ht h ed e e p e n i n go f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p o l i c y , 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i n d u s t r y h a sm a d eu r b a na n d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t r a t i o ns y s t e mi n e f f e c t i v ea n de v e nb e c o m e t h er e g u l a t o r yo b s t a c l e sh i n d e r i n gs o c i a l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 t l l i st h e s i sa t t e m p t st or e s e a r c ht h e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o fn e w i m m i g r a n t sc h i l d r e ni nm i c r o s y s t e mp e r s p e c t i v ew i t hf i e l ds t u d ym e t h o d o l o g y a t f i r s t ,a n a l y t i c a lf r a m e w o r kh a sb e e ns k e t c h e d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 e m p i r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r e l e v a n tw i t hi d e n t i t yr e c o g n i t i o n t h e n ,t h ep e r c e p t i o n ,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j u d g m e n to fi d e n t i t yi nn e wi m m i g r a n t s i n t e r a c t i o n sw i t ho t h e r s i nd i f f e r e n te n v i r o n m e n t sw i l lb ea n a l y z e dw i t ht h en a r r a t i v e so fn e wi m m i g r a n t s c h i l d r e n sp e r s o n a la c c o u n t sa n dt h ed i s c o u r s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d a i l ya c t i v i t i e so f n e w i m m i g r a n t sc h i l d r e ni nt w om i c r o s y s t e m sw h i c hr e f e rt of a m i l ya n ds c h o o l ( i n c l u d i n gp e e rg r o u p ) i nf a m i l ys y s t e m ,t h e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o fn e w i m m i g r a n t sc h i l d r e nw i l lb ea n a l y z e di nf o u rp e r s p e c t i v e s ,n a m e l y , t h ef a m i l y m o v e m e n t ,t h ec o n t r a s t o f f a m i l yd w e l l i n g s ,f a m i l yd a i l y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 e m e r g e n c y ( s c h o o ls e l e c t i o ns t r a t e g y ) i ns c h o o ls y s t e m ,t h e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i l lb ea n a l y z e di nt h r e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n a m e l y , n e wi m m i g r a n t sc h i l d r e n s f e e d b a c ko fs c h 0 0 1s y s t e m ,i n t e r a c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 d e n t sa n dp e e r s a tl a s t ,i td r a w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n e wi m m i g r a n t s c h i l d r e nd e r i v e sf r o mt h eg e n e r m i o no fg r o u pb o u n d a r ys y m b o l sa n dt h ei d e n t i t y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a l i z a t i o no nt h eb a s i so f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u b j e c t s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r o u g h o r a ln a r r a t i v e s t h e i r p e r s o n a l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t h e i m a g i n a t i o no ff u t u r eh e l ps h a p et h ep r o c e s so f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r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r o u g hs o c i a lm e m o r ya n ds p a c e t i m ec o n v e r s i o n k e yw o r d s :c i t yn e wi m m i g r a n t sc h i l d r e n i d e n 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t r a t i o n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导论l 第一节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1 ( 一) 问题意识:新一代沉默的异乡人? l ( 二) 研究意义2 第二节、研究设计3 ( 一) 研究方法3 ( 二) 调研策略4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6 第一节文献综述6 ( 一) 核心概念6 ( 二) 社会身份理论的脉络9 ( 三) 身份认同研究现状及不足一l l 第二节本文分析框架1 5 ( 一) 身份认同1 5 ( 二) 微观系统1 6 第三章家庭系统中的身份建构1 9 第一节新移民家庭结构类型2 0 第二节新移民家庭农村与城市的居所对比2 3 第三节新移民家庭亲子日常活动2 5 第四节新移民家庭求学策略3 2 第四章学校系统中的身份建构3 8 第一节新移民子女求学机构概述3 8 第二节新移民子女对学校践行制度的体验3 9 第三节新移民子女眼里的师生互动4 4 第四:符新移民子女同伴交往体验4 9 ( 一) 交往核心圈外地同学5 0 ( 二) 本地同伴群体与外地同伴群体分类比较5 3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5 8 第一节结论5 8 第二节启示与反思6 0 附勇乏6 2 参考文献6 5 致谢7 0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意识:新一代沉默的异乡人? 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身户籍制度的影 响,广大人民被严格限定在行政区域之内,人口缺乏流动性,形成以户籍为 准的固定身份,农民就是农民,市民就是市民,两个群体以户籍和职业为主 要参照标准边界划分十分清晰。而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 的农民涌入城市,广泛参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其劳动方式、生活空间、生 活节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这些来至农村到城市务工的人,政府部门和部 分学者把他们称为“农民工 ,这种称谓夹杂了双重的比较标准,一是制度先 赋的身份:农民;二是职业身份:工人。他们在城市务工挣钱,物质生活得 到相对较大改善,但同时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也在逐渐凸显,他们的早期 农村生活经验无法适用于当前城市生活,城市的生活方式又很难快速被他们 接纳、吸收、同化。早在2 0 0 5 年,陈映芳教授对城乡迁移者对自身认同做过 这样的描述:“当这些城乡迁移者顽强地驻足于城市,期望用他们的勤劳 和辛苦融入城市,以改变自身作为农业人口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时,他们 却感受到来自强势集团的巨大压力和排斥,转而寻求自我群体的一种社会身 份认同,以对抗来自外界的情感挑战和身份焦虑。同时,多少保留了他们原 来作为农民的身份记忆,他们设定的生活目标,。他们往往将拥有城市 户口的人称为他们城罩人,而称自己为我们外地农民。这种身份的评 价机制,一方面可以看做是农民工的一种群体归属和自我认同;另一方面, 是受到外界排斥的无奈选择,也正是这种身份归属属性使得农民工在面对外 界对其权益的侵犯时,更多地选择了一种不表达、不申诉的态度,从而形成 了一个特殊的沉默的群体。 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子代,尽管处于年少成长阶段,却有着复杂的生活经 历和情感体验。他们中的一些出生在城市,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等其他原因,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 0 0 5 年第3 期。 l 暂住在老家农村,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监护,在境况好转时又被接回城 市;也有一些是出生在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祖父母等隔代监护,在父母认 为恰当的时机接到自己身边;还有一些可能自小出生、成长都在城市,从未 离开父母。这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有着生活经历与户籍制度上的特殊性:他 们分批或分阶段来到这个城市或者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从表面上看他们有着 千差外别的个体生活经历,但却有着共同的回忆及共同面临的难题。一是持 有农村户口;二是在城市的中学借读:三是面临着无法在城市参加中考及就 读高中。他们没有经历太多农村生活,生活在城市但又经受着因户籍制度带 来的羁绊生活。他们既受到父母农村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 又受到城市中同伴群体、学校等外在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那么他们是否 还和父辈一样也在认同上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呢? 他们是否还是以户籍身份来 定位自己的身份呢? 如果不是,或者不全是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他 们是如何借助参照标准,比较归类自己的身份? 即他们是如何自我归类、建 构自身身份? 除了来自户籍先赋的农民身份外,他们还以哪些标准作为参照, 最终将自己归属到哪里? 这些归属背后是否有模式可循? 在制度障碍面前, 他们如何合理化当前的现状? 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又是如何为自己争取受 到公平对待的机会? 当面对刻板的社会印象弱、穷、脏,他们采取 什么样的策略将其对自身影响降到最低? 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新移民子女这 个主体作深入走访,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往的移居经历及对未来的构想, 对日常交往活动等行为的阐释等生活故事来展现他们的身份建构过程,这包 括他们的身份归属感,以及在日常行为活动中对已确定身份的巩固或者为理 想身份作出的行为调整,以揭示他们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 ( 二) 研究意义 首先本文意在借助新移民子女个案的移居经历揭示变迁中的移民身份建 构过程的日常性与复杂性,并归纳出在家庭和学校系统下的身份建构过程, 是在作为主体的新移民子女和微观环境中家长、学校、老师、同伴共同构筑 着群体边界的符号,体现作为主体的新移民子女与微观环境相互建构的过程。 其次抛砖引玉,激起更多学者在热衷于“农民工”认同研究的同时,转 2 移适当精力投向新移民子女这个特殊而庞大的青少年群体。笔者在中国知网 上以“认同和“农民工、“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等与新移民相关的 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关于农民工的认同研究一共5 8 篇,而关于农民工子女 的研究仅有7 篇: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2 篇,以“流动儿童 为主体 的5 篇( 仅有1 篇登载在核心期刊上) 。新移民子女群体是随着社会变迁加剧 产物,是农民移居城市的附加群体,但这个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不仅属于现 在,更与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紧密相连,而他们现在的经历将对其一生产生重 大影响。 此外,在研究生阶段有幸参与由韩晓燕导师主持的有关新移民子女的两 项长期课题,“青少年正面成长培育项目”和“上海新移民子女生活状况研究 等。两年多来,在走访新移民子女过程中,发现他们在这个时代变迁的风口 所经历的一系列对人生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都是社会变迁中新移民生活的 鲜活文本与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希望借此机会将新移民子女对移民生活 的真实感受以史料的形式记载下来。 第二节、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三种研究方法。一、文 献法,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认同、社会认同、农民工及其子女、新移民及其子 女的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对各级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分析。二、 深度访谈,笔者对新移民子女及其家长、老师等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求全面 地揭示她们的生活场景。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笔者挖掘出了一批关于新移 民子女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其说是他们对自己过去生活的真实回忆,不如 说是对往事的重新建构,是对往事进行选择性记忆的结果,那么它背后都隐 藏着一种姿态和立场、一种真实的态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的受访者 均是在完全志愿的情况下接受访问,并签署了受访同意书,本文涉及的人名、 地名、校名,原则上做匿名处理,以保护其隐私。三、参与观察,从2 0 0 7 年1 1 月至2 0 0 9 年9 月,本人有幸参与导师主持的青少年正面成长课题,因 此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五到l 校进行行动研究。借助摄像机、相机记录下他 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偶尔应邀给他们上课。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和他们一 道“听课 。借此机会我与他们进行了长期深入的互动,不仅在共同参与中融 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且与青少年朋友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 从方法上讲,本研究的特色之处在于通过聆听被访者的“生活故事 串 起他们身份建构的逻辑。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呈现新移民子女群体作为主体的 身份认同运作的复杂性过程。所以宜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特别是 个案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获得生动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能够保持个案的 完整性,“有助于我们获取社会情境与民众生活的细节,推导出更加丰满、精 致、微妙的结论 。本文的资料收集主要通过被访者讲故事的形式进行。 “被访者讲述故事,并非只是在描述过去的经验,他们还是叙述者建构自身 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过去的故事的叙述,被访者可以达到一种“叙 述性的自我认同”,同时表达他对未来的规划,或者说理想化自我的重构。通 过被访者生活史中的故事,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决断与行动,而这 些对于理解行动者的意义都是很关键的。 ( 二) 调研策略 本文的田野调查对象是上海市m 区l 公立中学就读初中的新移民子女, 年龄集中在1 2 1 8 岁。具体以该公立学校就读的1 2 名新移民子女为对象,主 要考虑以三方面因素:其一,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新移民子女,暂时算得到本 地教育机构的接纳与认可,从形式上讲已经被城市的规范性机构接纳;其二, 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其三,他们面 临着初中毕业不能在本地参加中考的问题,这是新移民子女当前面临的最为 直接的制度性障碍。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将作出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_ t 子女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 2 0 0 8 年博上论文。 oa n d r e w s ,m o l l y , s h e l l e yd a y s c l a t e r , c o r i n n es q u i r e & a m a lt r e a c h e r , l i n e so fn a r r a t i v e :p s y c h o s o c i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l o n d o n ,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2 0 0 0 ,p 7 8 国r u s t i n ,m i c h e a l ,“r e f t e c t i o n so nt h eb i o g r a p h i c a lr u mi ns o c i a ls s c i e n c e t h er u mt ob i o g r a p h i c a l m e t h o d si ns o c i a ls c i e n c ec o m p a r a t i v ei s s u e sa n de x a m p l e ”( e d s ) b yp r u ec h a m b e r l a y n e ,j o a n n a b o o m a t & t o mw e n g r a f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2 0 0 0 ,p 4 9 4 怎样的抉择,以及选择背后合理化解释,都能反应出他对城市的接纳与自己 身份认同的态度,当然他们的身份建构过程不限于一件事,而是贯穿于生命 历程与日常生活之中。为了更了解每一个个案的情况,不仅对个案本人进行 访谈、收集他们的生活故事,而且向其家长了解更多他们的移民经历与家庭 情况、向相关老师了解教育相关的政策及学校情况,便于互相验证澄清事实, 以确保收集到他们生活、学习与观念、行为等方面最接近真实的信息。 关于本研究,笔者在大学时做留守儿童研究时,以为随父母迁居进城的 子女算得上打工者的孩子中的幸运儿,比起留守儿童,他们有更多时间与父 母亲相处,进行面对面交流,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心灵上有安全的 避风港。但自从2 0 0 7 年以研究者的角色接触到新移民子女以来,逐渐了解到 他们的生活未必如我主观预期乐观。当时是作为老师的研究助手介入的,记 录内容涉及访谈场景情况,如对被访谈者的住所环境等的还原,对被访者的 表达一致性进行判断,挑出意外情况,并在访谈结束后对每个访谈个案进行 总结,最后将访谈录音的所有内容进行原始转录,包括当时讲话的的语态、 语调等,举止均以文字在相应的地方注明,以保持访谈记录的原始性,有利 于在以后研究中还原当时场景。在多次的走访与大量的转录工作使笔者对他 们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每个移民家庭的故事都是动人的,因 为他们的生活比普通人的生活更加复杂、跳跃、不确定性,是变迁中微观详 实的第一手资料。在后期确定研究主题后,笔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后续跟进 访谈。本研究对被访者的访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他们的移民经历,包 括家庭迁移经历、转学情况;二、对当下同常生活的体验,包括亲子活动及 关系、师生活动及关系、同伴活动及关系、社区邻里活动及关系等;三、对 未来打算,包括初中毕业后选择留下还是回老家、学业计划、未来居住城市、 职业预期等等;四、身份归属感以及对城市老家、本地人本地学生、老家 人老家学生外地学生的认知与评价等。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文献综述 ( 一) 核心概念 1 城市新移民子女 本研究中的城市新移民子女特指就读于公立学校初中的新移民子女。由 于他们是随城市新移民而产生的附加群体,故对他们的理解要从“城市新移 民”开始。文军教授特地对被笼统称为农民工的群体作了更细划分,他提出 了“劳动力移民”的群体概念,并对这部分移民的居住情况、迁移意愿、定 居意愿、职业情况等作了具体的限定与描述:“这些劳动力移民通常居住在城 乡接合部或城市中心的棚户区里,主要是一群通过非正式渠道来实现自我的 劳动力区域转移,并在城市中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工作,但又 已获得相对稳定工作和固定住所,且主观上具有永久定居城市的新移民群体。 劳动力移民群体是从他们的职业情况对其定位,而城市新移民的称谓则是把 他们作为城市的新成员的取向进行定位。此后,马西恒、童星对“新移民” 进行了定义:2 0 世纪8 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实 现自我或家庭的区域性迁移,已在移居城市中获得相当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并 具有长期定居意愿的群体。在来源上包括三个类别:一是拥有农村户籍的原 农村居民,即农民工,他们是城市新移民的主要构成部分;二是拥有城市户 籍但来自其他城市的居民;三是来自外地的大学毕业生。”相比较而言文军教 授的“新移民群体( 劳动力移民群体) ”的定义对研究对象的限定更加明确、 具体。当然截止目前为止,主流的研究还是将进城务工者称为流动人口、农 民工、民工、打工者、外来务工人员、外来打工者等等,将他们的子女称为 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打工子弟等。“流动 等概念本身包含着这个群体最 终要返回原籍的预设,它导致以往的研究“只能在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性限制 文军:制度、资本:- i n 络:上海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分析,中国研究2 0 0 5 年第2 期。 6 和区域性限制的层面 来思考问题,并以提出消除这些限制的政策性呼吁 作为终点。农民工已经成为研究该群体的主流称谓,它隐含了两层含义:一 是先赋身份农民,二是职业身份工人,也即是说他们的农民制度身份是不可 变更的。然而这样的称谓却“忽视了另一方面的草根性事实,即当他 们可以自主选择并有流动可能时,似乎不会再返回农村,“所有迹象显示农村 人口形成了一个长期的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而本研究的对象拥有一下几 个特点:1 ) 他们是随进城务工的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2 ) 在城市中有稳 定的住所;3 ) 在上海市至少生活了五年以上;4 ) 还处于未成年阶段的青少 年。其父母有以下几个特点:1 ) 由农村( 或小城镇) 自愿移居到城市;2 ) 在城市生活五年以上,最初以非正式的形式就业( 体制外就业) ,从事体力劳 动或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但目前工作比较稳定;3 ) 有固定的住所;4 ) 有在 城市长期居住的意愿;4 ) 没有本地户口。从上述特征可看出,研究对象是属 于新移民家庭,故笔者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宜称为城市新移民子女。 2 身份概念 我们指称的身份,是舶来品,它的英文形式为“i d e n t i t y 。该词传到中 国,学者的译法不尽相同,如被翻译成“身份”、“认同”、“身份认同 等。 在“b l o o m s b u r yd i c t i o n a r yo fw o r do r i g i n s ”的解释里,i d e n t i t y 最初 来源于拉丁词i d e m ,由词根i d 一( 意为“它,那一个”) 和后缀一d e m 组成, 作为代词使用,后来发展成i d e n t i t a s ,字面上的意思是“同一性”。当它转 变为英语“i d e n t i t y 时,意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 身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其动词形式i d e n t i f y 则指对标志对象的确证或意义 解释的认定,这又衍生出“证明等语义。在关于人的表达中,它可以表示 某种具有连续性的属性。在此笔者将采用“身份”的译法,因为身份更加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 的村民中国人城市的流动人u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4 3 页;马西恒、童星:敦 睦他者: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触合之路对上海市y 社区的个案考察,学海,2 0 0 8 年第2 期。 圆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 9 9 6 年,第4 期。 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北京出版社,2 0 0 1 年,第3 0 4 页;马西恒、童星:敦 睦他者:城市瓤移民的社会融合之路对i :海市y 礼区的个案考察,学海,2 0 0 8 年第2 期。 固i d e n t i t y 被为“身份”( 钱超英) 、“认同”( 周晓虹) 、“身份认同”( 温军超) 等。 9j o h n a y t o b l o o m s b u r yd i c t i o n a r yo f w o r do r i g i n s l o n d o n ,1 9 9 0 p p 2 9 2 之9 3 9t h e c a s s e l lc o n c i s ee n g l i s hd i c t i o n a r y ( n e w e d i t i o n ) l o n d o n 1 9 9 2 6 7 6 7 形象地体现了个体与他者之间的比较所得的位置感,你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就 意味着你将在期待的身份角色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当 然在后文的梳理中涉及到身份、身份认同、认同等为主题的文章,本文将根 据其文原文进行引用,不再赘述。 身份概念在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受到青睐,在此将 关注其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涵义,它重点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与联系。个 体无法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及意义,而必须借助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来证明; 在群体中,通过对内群体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职业等认可、接纳及外群体 的排斥等来诠释包括地位、权力、声誉在内的自我。它是在一定社会情境中 进行的主观性的自我意识活动。如个体会根据当前需要,选择性地进行某项 活动。很多人积极参与或观看新中国6 0 华诞庆典活动,以表明自己的爱国情 操,这既是对作为中国人原有身份的延续与现有身份的巩固,体现了个体对 归属于中华民族的认同与自豪。通过这样的社会情境,个体与社会实现了连 接。 在本文中,笔者采纳查尔斯泰勒对身份的阐释:身份( i d e n t i t y ) ,是 对“我是谁 的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解什么对我们具有重要性。知道 我是谁,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身份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的规 定,在这种框架或视界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 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我应赞成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 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即身份是一种情感体验,背后体现着价值观念的 偏好,并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去行动,去扮演角色或者创造角色。它包含两层 含义,一是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二是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 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独特性同时也体现了与他者的差 别。因此它揭示了身份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同一与差异。如个体在时间 长河中的前后一致性及与他所归属群体成员的相似性,并且体现与他者或群 体外成员的差异性。 当然无论是从哪个视角出发,身份的本质特征是不变的。首先,身份 。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7 页。 圆j e n k i n s r i c h a r d ,s o c i a li d e n t i t y ( l o n d o n :r o u t l e d g ep u b l i s h i n gg r o u p 19 9 6 ) ,p p 3 - - 4 参考孙英备的博士论文需要与认同:理解人众义化消费的一种系统视野,国际关系学院,2 0 0 2 是人们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第二,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身份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一个动态的、没有终点的过程。当然 这种动态过程并非指时刻变动的状态,在短期内它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个体 的追求是沿着向上的趋势循序渐进地行进。第三,身份是一种建构的互动过 程。它是在个体与复杂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个体借助某种外在的参照系 统,进行自我关照、反思后对自身态度、行为进行的一系列调整的过程与结 果。同时每个个体的调整都成为其他个体参照的背景,反之亦然。它兼具社 会性与建构性的特点,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 二) 社会身份理论的脉络 社会身份理论也称社会认同理论,源于欧洲。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 国家格局调整,种族间因语言、文字的差异引发不少矛盾,社会身份理论正 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亨利泰费尔作为该理论的创始人,于1 9 6 3 年通过 实验验证了群体间的夸大差异、群内最小化差异的群体类别化现象。该理论 的发展与成型则是在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其中欧洲和加拿大的社会身 份研究特别关注语言在社会身份中的作用。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后,约翰特 纳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分类理论( s e l f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t h e o r y ) 。随着泰弗尔的部分学生( h o g g 、t u r n e r 、伍锡雄等) 移居澳洲, 社会身份研究在澳洲也发展起来。2 0 世界9 0 年代g i l e s 和h o g g 等社会身份 理论大师把社会身份的思想带到了美国,短短十几年时问,该理论在美国本 土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主流理论之一。 “社会身份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是,当个体以他们的社会组织成员确定 of o r e s j o h a n ,l 9 9 5 ,c u l t u r a li d e n t i t y & l a t em o d e r n i t y ( l o n d o n :s a g e ) ,p 2 3 9b a r k e r , c h r i s ,c u l t u r es t u d i e s ,2 0 0 0 ,t h e o r y a n dp r a c t i c e ( l o n d o n :s a g ep u b l i c a t i o n ) ,p 1 6 6 8w o o d w a r d ,k a t h ,2 0 0 0 ,q u e s t i o n i n g l d e n t i t y :g e n d e r , c l a s s ,n a t i o n ( 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 ,p 8 ”g i l e s ,h ,c o u pl a n d ,n 削c o u pl a n d ,”a c c o m m o d a t i o nt h e o r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c o n t e x t , a n dc o n s e q u e n c e ”i nh g i l e s ,j c o u pl a n d & n c o u pl a n d( e d s ) ,c o n t e x t so f a c c o m m o d a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 e n t si na p p l i e ds o c i o l i n g u i s t i c s c a m b r i d g e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9lp pl 6 8 四t a y l o r ,d m b a s s i l ij n & f e a b o u d1 9 7 3 ”d i m e n s i o n so f e t h n i ci d e n t i t y :a ne x a m p l ef o rq u e b e c ”j o u r n a lo f s o c i a lp s y c h o l o g y8 9 ;赵忠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i 司的基本- t l , 理历程一香港l 旦l 归中 国的训 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 0 0 5 年第5 期。 9j o h nc t u r n e r s o c i a l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a n dt h es e l f 2 c o n c e p t :a s o c i a lc o g n i t i v et h e o r yo fg r o u p b e h a v i o r ,i ne j l a w l e r ( e d ) ,a d v a n c ei ng r o u pp r o c e s s :t h e o r ya n d r e s e a r c h ,v 0 1 2 ,g r e e n w i c h ,c t :j a i ,1 9 8 5 ;李春、宫秀丽:自我分类理论概述,山东师范大学学 报,2 0 0 6 年第3 期。 9 ( d e f i n i t e ) 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在社会行为中就会 产生心理区辨效应(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i n c t i v ee f f e c t s ) 。这一理论通过 归属( b e l o n g i n g ) 这一心理现象关注群体成员的社会心理属性。 “它 关注的是在个体中的群体( g r o u pi n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 ,是心理化的群 体,是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 他人的动力过程。因此,群体成员不仅是一个社会现实,而且也是一个心 理现实。而主流社会心理学关注“在群体中的个体”,这是社会身份理论与主 流社会心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社会身份理论从研究偏见和刻板印象开始, 通过知觉过程的“类化(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 机制,抓住“心理群体的形成”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g r o u pf o r m a ti o n ) 这一关键过程。 其主要观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验证实了内群体偏向与外群 体歧视的社会现象。在泰费尔的“微群体实验范式”( m i n i m a lg r o u pp a r a d i g m ) 中,泰费尔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的实验,并以此为据,将被试 随机分为高估组和低估组,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结果发现,虽然被试与 同组成员互不相识而且从未谋面,也没有实际的互动,但他们还是分配给自 己所在组的成员较多的资源。换言之,那怕没有先期的互动关系,只要被试 单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