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女性主义法学的后现代转向及其理论价值.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女性主义法学是西方法理学的一个流派,是女性主义与法学相结合的产物,伴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而产生。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是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在当代的发 展,其目的是超越传统女性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推动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完 善和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以后现代女性主义为基础,突破了传统女性主义 法学的理论局限,它是在批判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基础上的继承和超越。对于 我国法律及现实生活中关于男女平等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必要吸收借鉴后现代女 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成就,以便促进法律改革,真正的改善妇女生存状况,从法律 上的两性形式平等真正转化为实质平等。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法学;后现代主义;社会性别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f e m i n i s t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i so n ep a r to ft h em o d e mw e s t e r n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 ,i ti st h e p r o d u c to ff e m i n i s ma n dl a w ,a l o n gw i t ht h ef e m i n i s tm o v e m e n ta r i s i n g p o s t m o d e m f e m i n i s t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i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e m i n i s t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i n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a n dt h ea i mo fi ti st oo v e r c o m e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 ,t op r o m o t ef e m i n i s m i m p r o v ea n dd e v e l o p p o s t m o d e mf e m i n i s t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b a s e so nt h ep o s t m o d e m f e m i n i s m ,b r e a k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e m i n i s m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t h e o r yl i m i t a t i o n s ,i ti s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b e y o n d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e m i n i s mt h e o r y f o rt h eg e n d e re q u a l i t y i s s u e so nl e g a la n dr e a ll i f ew h a te x i s t e n c ei no u rc o u n t r y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a b s o r b t h e o r i e so fp o s t m o d e mf e m i n i s tj u r i s p m d e n c e ,i no r d e rt op r o m o t el e g a lr e f o r m ,t o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w o m e n sl i v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t om a k et h e l a wo ng e n d e re q u a l i t y t r a n s f o r m e df r o mf o r me q u a l i t yt or e a le q u a l i t y k e y w o r d s :f e m i n i s m ;f e m i n i s t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p o s t m o d e m i s m ;g e n d e r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爱 签字日期:m 年岁月弓j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蕉堑盔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蕴堑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考吹色 签字日期:u 咿7 年歹月弓1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翩张声哆 签字日期:7 即歹年j 月弓日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女性主义法学是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其理论也同样是伴 随着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扩展,在尚未形成体系之前,其思想端倪散 见于各女性主义学者的著述之中。女性主义法学的兴盛在二十世纪的确是不容忽 视的现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当今的女性主义法学吸收了后现代主 义理论极其强烈的反主流意识和批判精神,它已经成为后现代法学的一个很重要 的代表学派。 女性主义研究最早起始于西方,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当今人们公认的女性 主义的领军之人,她在1 8 世纪出版了被西方女性运动奉为“圣经”般的著作第 二性,该著作以社会性别差异理论作为立论基础,认为“造成男女两性不平等的 因素,并不是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而是社会性别差异,一个女人之所以为女人, 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贝蒂弗里 丹赞同波伏娃的观点,她在其著作女性的奥秘一书中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对波 伏娃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英国著名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1 8 世纪晚期出 版了女权辩护一书,她在该书中批判地分析了导致女性受压迫的历史与现实 原因,尤其为女同胞们获得参政权和教育权而大声疾呼;她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 源在于女性缺乏高等教育,当男女受到同等教育的时候,他们将不再有区别。英 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十九世纪中叶发表 了名为妇女的屈从地位的著述,他强调只有争取到法律平等才能使女性解放 成为现实,该书是女性政治权利要求的集中反映。凯特米利特出版的性政治 一书把男女两性关系定性为一种政治关系。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在其著述女 性主义思潮导论中,对贝尔胡克斯等多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思想做了简要的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 】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 9 9 8 年第3 0 9 页 。参见【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m 】王瑛译| 匕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 0 0 6 年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叙述。约瑟芬多诺万在其著作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中,对各时期的女 性主义理论做了详细的梳理与评价。 女性主义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学教授凯瑟琳麦金侬,她的女性主 义、马克思主义、方法和国家理论的议事日程、建立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等 知名著作奠定了女性主义法学的基础。国外其他的法学教授谭兢嫦、米诺、罗宾韦 斯特、奥尔森等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对现存的性别法律制度进行 了多方面的批判,从而在多个维度和层面上扩充了女性主义法学。乔纳森卡勒 在其著作论解构中,称赞女性主义批评是“近年来最有意义,基础最为广泛 的批评运动之一。” 第三世界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理论已经广泛的出现在当代各种女性主义的 经典读本中,在汹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之下,人们对于女性运动本身的普遍 性提出质疑。有学者指出“究竟是否存在着一种适用于全球妇女运动的原则,这 个问题在今后数十年中将成为争论的热点。” 女性主义法学在发展陷入困境之时, 产生了同极具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需求,以期完善自身求得发展。女性 主义者贝尔胡克斯在其著作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一书中评述道: “在我们的社会中从没有其他的争取社会正义的运动如同女性主义运动这样具有 自我批判性。女性主义者在需要的时候愿意改变方向,这已经成为女性斗争的力 量和生命力的主要源泉。我们的理论必须始终是不固定的、开放的,并且要对新 的信息做出反应。 玛丽琳波克塞在她的著作当妇女提问时美国妇女学的创 建之路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妇女群体现在认识到,在很大程度上 是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女性主义思想在理解差异的重要意义方面经历了根 本变化”。随着后现代主义浪潮对现代性的冲击,人们越发需要多元文化的共存, o 【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m 】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8 年第3 l 页 。【美】瓦勒里布赖森女权主义政治理论引论【j 】序言载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 义理论精选【c 1 北京:三联书店,1 9 9 7 年第6 页 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t n m 晓征、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第6 页 【美】玛丽琳波克塞当妇女提问时美国妇女学的创建之路【m 】余宁平、占盛利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4 8 页 绪论 女性主义法学家渐渐认识到“女性”也不是一个无内部差别的整体,后现代女性 主义法学必然要对本质主义的“女性”概念提出质疑。 我国女性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早在共产党建党之初,对男女平等从一 开始就明确的载入党的纲领之中,李大钊早就指出:“妇女的解放是无产阶级革命 事业的一部分。”鲁迅、丁玲等一些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的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思 想,但此时都未能形成系统的女性主义理论。直到1 9 8 7 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外国 女权运动文选的出版才结束了我国女性主义研究的缺失状态。1 9 9 3 年由奚广庆 和王谨主编的西方新社会运动初探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西方 女性主义运动只作了简单的介绍。1 9 9 5 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后,在西方女 性主义的感染下,我国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已经觉醒,与此同时国家在各方面对女 性研究加以扶持,更多的大学及研究所设立了妇女研究中心,更多的人们开始将 目光转向女性主义及其相关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女性主义的学者,例如李银河、 王政、肖巍、郭夏娟、王恩铭、刘晓楠等。中国女性主义学者李银河的著作女 性权力的崛起、王政的著作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主义运动及王恩铭 的著作世纪美国妇女研究等书的出版,给我国的女性主义研究提供了更多的 宝贵资料,有助于人们了解女性主义运动的缘起、发展以及在运动中产生的各种 女性主义理论。肖巍在其著作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了研究 女性主义的四个困难,即“在差异中进行整体描述的困难、在矛盾和争论中得出 结论的困难、在动态中定性定论的困难以及回答这一理论引发的一些重要问题的 困难。”在译著方面,中国女性主义学者们翻译了一批国外女性主义通史性的著 作和理论性著作,例如李银河主编的女性: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 义理论精选,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等,对于我国女性主义 的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李银河主编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这本当代西方 女性主义理论精选集,说明了女性解放的任务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说明了我 国的女性主义学者做好了思想准备向着任重而道远的女性解放目标跋涉;从传统 。李静之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j 】北京党史研究,1 9 9 4 ,( 2 ) o 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 】北京出版社,1 9 9 9 年第5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女性主义到后现代女性主义,人们跳出了以往的思维框架,开始关注差异而不仅 仅关注平等。 我国近些年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女性主义法学的论文,如:刘晓楠的从二分 视角到多元视界论美国女权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女性主义法 学几个主要流派,得出女性主义法学的研究视角正在从二分向多元发展的势头; 该作者的另一篇文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从中心到边缘,探讨了西方这一学派 的发展以及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学的冲击。孙萌的从妇女人权的特性看男女平 等的法律定位,该文章认为应该从妇女的女性身份以及所处于的弱者地位着手, 重新对两性平等的定位进行法律上的思考,要实现男性与女性的真正平等,就必 须在国内法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和加强对女性的特殊保护。孙文恺的美 国女性主义法学的法律观及其局限分析了女性主义法学的法律观及其缺陷,此 外还有王丽萍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及其启示,彭春凝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及其 走向,李霞女性主义法学的生成及展开,谢慧,孙法柏启蒙与启示:自由 主义女性主义及其法律思想述评,李军对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思考等等大量 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女性主义法学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我国学者对女性主义法学的研究有以下不足之处:1 、对于“f e m i n i s m ”的翻 译不能达成共识,在阅读相关的文章及著作时,我们会发现有些采用“女权主义 法学 而有些采用“女性主义法学 的说法,这将妨碍我们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的认识和理解。2 、对于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大多限于介绍的层面,深入研究的较少。 3 、对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女性主义法学如今已经在西方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而在我国对该学派的了解和研究还相当有限,还不能成为我国法学的 主要学派,这一状况不利于我国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本文试图对女性主义法学从传统到后现代的转变原因进行分析,透视女性主 义法学对法学理论的独特贡献,以及对当今的中国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法学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法学 第一节女性主义的涵义 “女性主义 ( f e m i n i s m ) ,在我国最初也被译作“女权主义 ,该词最早出 现在1 9 世纪8 0 年代的西方国家。按照布莱克韦尔政治思想百科词典中的说 法,一女性主义是关于一种复杂现象的总称现代女性主义的语言和目标出 现于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后,它追求女性的权利、性别平等,并对妇女一 词重新定义”。女性主义的含义是将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进行彻底的转变, 其理论目标是实现两性真正的权利平等,并付诸于实践之中。女性主义用来“指 称所有那些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 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力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 事实,并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其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可以这样 说,早期的女性主义就启蒙思想启发之下,将天赋人权理论作为指导的以两性平 等为核心内容的理论。女性主义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发展至今,其涵义和内容与 女性主义理论产生之初早已大不相同,其内容涵盖得更加广泛。当今女性主义除 了指称女性运动之外,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 有学者认为,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都不是对f e m i n i s m 的最恰当翻译。 f e m i n i s m ,它实际上是女性解放理论和实践的总和,在没有更好的译词供选择的 情况下,只能按照各人对f e m i n i s m 的不同理解,用女性主义、或者用女权主义, 也可用女权女性主义来指称f e m i n i s m 。 “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所传达的涵义在 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运动的使命都会不同,并且在不同的 文化背景下又赋予了女性运动不同的要求,因而女性主义的概念在不同需求的引 。d a v i dm i l l e re d 砀已b l a c k w e l l e n c y c l o p e d i ao f p o l i t i c a lt h o u g h t ( l o n d o n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l t d1 9 8 7 ) p 1 5 1 。【美i e 勒里- 布赖森女权主义政治理论引论明载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精选i t 北京:三联书店,1 9 9 7 年第2 页 国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q 北京:三联书店,1 9 9 8 年第1 1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领之下不断的发生变化。 2 0 世纪初期的女性主义带有浓郁的激进意味,此时的西方社会出现了计划生 育和节育运动,广大的女性同胞们希望可以自主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并能够按照 自己的意愿选择舒适的生活方式和令自己满意的生活状态,要求女性真正的拥有 自主权。2 0 世纪初的中国翻译界常将f e m i n i s m 译为女权主义,其显著的特点在于 彰显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宗旨,“女权 一词突出了女性们的权利要求,表明了女性 主义运动属于一种政治社会思潮,即在政治法律等领域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这是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的核心思想。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掀起第一次浪潮 的过程中,出现了以法国哲学家西蒙娜波伏娃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主义学者,从 反思导致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入手,深入挖掘女性遭受 压迫的原因,将女性们团结起来联合展开行动,批判和抵制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法 律。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f e m i n i s m 的内容和涵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理 论迅速的扩充和发展,其目标从简单地争取男女平等权上升到改造以男性为中心 的等级制文化和社会体制,从而彻底地改变社会性别关系,最终使两性获得自由 全面的发展。f e m i n i s m 发展为一种旨在消除对女性以及其他社会边缘群体在政治 经济文化上的歧视的文化思潮。2 0 世纪9 0 年代的一批女性主义学者在女性主义运 动新动向的影响下,将目光从关注政治转移到学术领域,开始了“社会性别”研 究。当前,中国女性主义者普遍认同对f e m i n i s m 作这样的界定:“女性主义作为 一种理论与实践,包括男女平等的信念,及一种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旨在消除 对妇女及其他受压迫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政治上的歧视”。近些年来,我国 女性理论研究学者倾向于把f e m i n i s m 译为“女性主义”,其优越之处在于词语本 身减弱了“女权主义”过于激进的锋芒,凸显了当代的女性主义研究将从女性或 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寻求达到两性平等的条件和途 径,把追求两性形式平等的要求扩展为同时达到文化与精神平等。 。谭兢嫦、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 9 9 5 年第1 2 9 页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法学 第二节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法学 女性主义法学,伴随着西方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运动而产生,其作为女性主 义与法理学相结合的成果,是西方法理学的重要一支。女性主义法学可以简要地 理解为关注法律对人数众多的女性阶层的影响;如果更细致地来阐述则可以说: 女性主义法学多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以女性的观点来审视和衡量法律对待女性 的方式是否公平,以及这样的法律造成或将要造成何种影响。女性主义法学的理 论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经常将现实中的具体判例和具体法律问题纳入其调查研究 的范围之中,因而其在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同时又不失其实践性。 女性主义法学直强调“现代社会和现代法学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体现男性 的经历,反映男性的要求,保护和维持男性的特权,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只处于社 会和法律的边缘部分,经常被主流社会所排挤,被法律所忽视。”女性主义法学 的产生与女性主义运动密不可分。在女性主义运动尚未形成浩大规模之前,一些 女性主义者及其女性主义思想已经初现端倪,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早在美国独 立战争时期,美国的女性们在为争取民族独立战斗之时就开始为自身的解放而战。 她们多数是能够有幸受到教育因而得到平等自由思想启蒙的女性,她们开始不甘 于现状,运用公开发表文章、举行集会以及私人通信等各种可行的方式,对女性 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正是在此基础上,女性主义的思想开始成型和传播开来, 如今我们普遍认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运动主要是指1 9 世纪中叶之后的 两次大的女性主义运动浪潮。 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一般是对1 9 世纪中叶到2 0 世纪初期在法、英、美 等国展开的女性运动的指称。1 9 4 8 年7 月1 9 日,美国召开第一届女性权利大会, “通过了权利和意见宣言,标志着第一次大规模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始,这次 女性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旨在改变自己在教育、就业、政治和家庭中的无权状况和 不利地位,并逐渐将焦点对准争取妇女的参政权,这次运动以1 9 2 0 年美国妇女和 。刘小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从中心到边缘【j 】河北法学,2 0 0 5 ,( 8 ) 第1 4 1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9 2 8 年英国妇女选举权的获得而达到高潮并落下帷幕。”可以说,第一次女性主 义运动不负众望,成功地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开端,证实了女性主义思想所 蕴含的巨大力量。不可否认,选举权的获得是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的成功。然而当时著名的女性主义者埃玛戈德曼( e m m ag o l d m a n ) 指出:“选举权 是我们这个时代盲目崇拜的偶像,女性的发展、自由、独立必须要由女性们 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而不是通过选票才能给女性带来真正的自由。”圆这 样清醒的声音确实一语道破了女性选举权的获得,尽管使女性参政具有了可能性, 但并不是女性解放的全部,女性解放的道路依旧漫长。 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二战后美国女性被置 于一种矛盾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女性参加社会劳动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另一 方面呼吁女性气质的传统“女性观在美国得以复活,强调家庭领域才是女性的 活动范围。2 0 世纪6 0 年代末,备受压抑的美国女性将长期以来不得发泄的愤懑和 不满情绪表达出来,最终导致了声势浩大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二次 女性主义运动除了延续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些内容外,更加注重女性的自我 反思,以便找出女性受制于男性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女性主义运动在 组织形式、思想理论等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与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的不同特色,比 第一次运动的影响更深,范围更广。这次各国女性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废 除禁止人工流产的法律,广大妇女开始真正认识到了个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这 是女性主义思想在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中取得的新的成就,从而为解决妇女问题 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本章小结 女性主义法学伴随着两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而产生,女性权利倡导者们终于 西鲁柯君、黄麟茜浅析女权主义法学【j 】现代企业教育,2 0 0 7 ,( 1 6 ) 雪【法】安德烈莫鲁瓦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时期【m 】英译者:帕特里克奥布赖恩复旦大学历史系世 界史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7 年第1 4 4 页 鲁柯君、黄麟茜浅析女权主义法学【j 】现代企业教育,2 0 0 7 ,( 1 6 )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法学 目标明确地组织起来,第一次通过发起法律运动来反对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体现出 来的性别歧视成为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标志。至此以后,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影 响越来越广泛,西方以性别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学科不断涌现,不论是社会 上还是学术界对性别问题越来越关注,“妇女解放 原本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而 不应该仅仅是女性自身关注的问题。在女性学界几代人的共同不懈努力之下,女 性主义法学步入了长足发展阶段,其渐渐从边缘学科地位向主流地位进发,愈发 具备系统化、科学化的特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9 0 年代以来,女性主义 法学研究所获得的出色的学术成果,使学术界的态度大为改变,以尊敬取代了抑 制,而且人们对于女性主义法学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及其局限 第一节传统女性主义法学概说 将女性主义法学分为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是为了将处于 早期阶段的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同受后现代哲学思潮影响而产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 法学相区别。传统女性主义法学较多的受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自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以来,进入法学院学习法律的女学生开始增加,这 些女学生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对其所忽视的强 奸、性骚扰、家庭暴力、就业歧视等问题提出了质疑的声音。作为对这些意见的 回应,“许多法学院在6 0 年代末7 0 年代初开始设置一门与妇女权利相关的法律课 程,当时这门课程一般被称作妇女与法,7 0 年代中期许多学校将这门课程改名 为性别歧视,并且最初的关于性别歧视的教科书也开始出现。在从事法律职 业的女性当中,选择律师职业的女性比例也逐年增长,她们中的很多人在司法实 践中代表女性当事人参加诉讼,为维护女性的权利而斗争,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 了女性主义法学学说。“有关怀孕、就业、家庭暴力的诸多案件丰富了早期法学理 论研究领域。例如,女性主义法学理论中对平等对待和特殊对待这一中心问题的 探讨,就直接与对怀孕妇女的就业歧视这一具体问题有关。”圆早期的女性主义诉 讼代理人对具体法律问题的分析,着实从多角度对女性主义法学理论进行了充实, 并且女性主义理论的很多新动向也直接产生于此。 在法学研究领域当中出现了女性主义法学理论的身影之后,促使“法学研究不 得不从法律观念上、制度设计上和法学方法论上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性别盲区, 并给予回应。 当今,女性主义法学逐步得到了西方理论和实践的认可。“由于当 刘晓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从中心到边缘i j 】河北法学,2 0 0 5 ,( 8 ) 第1 3 9 页 。刘晓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从中心到边缘河北法学,2 0 0 5 ,( 8 ) 第1 4 0 页 。范明娴反思女性主义法学【d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4 年李常青教授指导 第二章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及其局限 前妇女在法律职业中的努力,正在形成一种迅速发展的、有活力、有前途的理论, 它不仅仅会影响未来女性们的权利,而且也会影响未来我们对法律实体的看法, 这就是女性主义法学。 尽管女性主义法学的出现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是其在立 法、司法等领域都已经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就其理论本身而言,近些年 的研究层次不断深化,研究范围也更加宽广,并逐渐深入到法律方法论领域。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并不是自生自发独立存在的,它吸收借鉴并体现着女性主义 理论在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 果。势头迅猛的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席卷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 各种学术领域,各学科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大量涌现,各大学也顺应形势 需要急剧增加关于女性研究的课程。女性主义法学从其他学科领域的女性主义理 论中吸收借鉴了大量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了自身。 第二节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在理论上受到很多女性主义派别的影响,其内部可以划分 为很多不同的流派,根据女性主义思潮的流派划分,可以将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划 分为具有代表性的四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文化女性主义法学、激进女性 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它们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条件下的 女性们的不同需求。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自由主义在现代谣方哲学思想中占据主流地位,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正是 对自由主义的继承、发扬与批判,它在法律领域中取得了广泛的不容忽视的成就。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是女性主义法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最早形成的一个派别。 “其核心的出发点是男女平等,主张在坚持现行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 国j a c q e l i n es t j o a n ,w o m e na n d t h el a w , w o m e n ss t u d i e s t h m k m gw o m e n ,k e n d a l h a n tp u b l i s h i n g c o m p a n y , 1 9 9 3 ,p 3 9 4 1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要求主流社会把妇女包容进去,给妇女平等的机会。”自 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最早向女性们传输两性平等的理念,唤醒了女性们沉寂已久 的自由、平等意识,竭尽全力为女性争取政治、法律、教育的权利,其做出的理 论贡献之多更毋庸置疑。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大体上是以天赋人权、理性与自 由、独立与尊严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其理论基础,来阐释妇女解放应该具有的 涵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认为,“女性和男性都是自由的人,女性和男性一样 都有理性,所以,女性应当和男性一样享有行使权利做出理性的、对自己有益的 平等选择机会。” 如今男女两性之所以会存在迥然不同的社会角色差异与地位差 别,正是由于社会通过法律规章对两性活动范围与行为方式进行人为限制所造成 的结果,这些不合理的法律规章的设定同样是男性头脑中根深蒂固偏见的表现。 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认为女人的智力低下是先天性的,并且她们缺乏理 性的头脑,这种思想使女性无法达到人格的完满状态。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争 取性别平等的首要目标和途径,就是要破除代代相传的性别模式,将女性从约定 俗成的社会角色规范中解放出去,同时要让人们认识到女性同男性理性上的差异 是由教育机会与资源的享有程度不平等所造成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对此给出 的解决之道是为女性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和加深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她们以自 由主义法学的核心观念为指引,争取立法的改变,主张自由的价值应平等的适用 于女性,致力于实现法律上的形式平等,要求男女两性拥有平等的各项法律权利。 她们希望女性同样能够成为现行社会体制下重要角色,期待女性从边缘位置步入 社会的主流,希望女性能够拥有均等的机会与男性平等竞争,但并不反对现存的 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为争取女性与男性平等的享有受教育权、就业权、选 举权等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其强烈的感召力团结了大批的女性主义者共同 奋斗,着实为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莫里森所言,“假如法律 自由主义的关键概念是中立性、公正性和普遍性,假如司法文化和立法文化中的 。彭春凝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及其走i f i f j l 社会科学研究,2 0 0 4 ,( 5 ) 。李霞女性主义法学的生成及展开【j 】浙江学刊,2 0 0 5 ,( 3 ) 第二章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及其局限 进步趋势已被法律自由主义所主导,那么,毫不奇怪的是,女性权利取得的大多 数胜利都是法律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取得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自由主义 女性主义法学所指向的斗争目标分外明确,所倡导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较为实在, 所以它有能力在法律领域之中赢得广泛的胜利。 二、激进女性主义法学 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相比,激进女性主义法学的两性平等观显然大不相 同,其更愿意将两性的平等建立在男女两性差别的基础上,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法学更强调两性的共同点。激进女性主义法学不仅仅满足于国家的法律赋予女性 权利的现状,更将尽其所能地改变现存社会体制下的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权 力结构作为奋斗目标。如果说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是寄希望于改良的方式,在 不变动现有社会体制的情况下来实现女性的权利,激进女性主义法学则正如其名 称所体现出来的意味一样,呼唤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从而彻底扭转女性所处的 不利地位。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性别不平等是由父权制造成的,男性控制女性 的父权制是历史的必然现象,父权制获得了性别分工的支持和强化,渗透到工作、 政府、宗教和法律领域。 激进女性主义法学致力于同压迫女性的诸多方面进行 斗争,突破现实社会导致的性属差异与改变两性对立的状态。 激进女性主义法学提出,“女性主义的理论任务是理解性别制度,女性主义的 政治任务是终结这一制度,这种观点使性别政治作为社会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 承认。”激进女性主义法学学者认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性压迫无处不在,费尔斯 通的性的辩证法一书是激进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著作,其最早并且系统地提 出了激进女性主义理论,她认为“女人不仅在法律与雇佣制度等外显的领域中受 到控制,而且在私人领域中也是如此。”有些站在不同立场上的女性主义者对激 。【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m 】李桂林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5 1 6 页 。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3 7 页 。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 1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3 7 页 o 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3 7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女性主义法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她们对激进女性主义法学所主张的所有女性 都是不同于男性的观点虽然认同,但却批评它没有将女性之间的差别考虑在内, 它假定女性是本质相同的单一种类,不可避免地犯了本质主义的错误。激进女性 主义法学对这种诘难的答复是两性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因而不认为在这种建构 之下会有任何“女性本质”的存在。 激进女性主义法学对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历史原因比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挖掘得更加深入,批判得更加猛烈和彻底,也更加具有革命性。她们认为,“由于 男性对女性的家长制权力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权力关系,它不仅局限于经济和 政治活动这类公共领域,还渗透于私人生活领域之中,家庭与性都已经成为父权 制统治的工具,因此她们提出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p e r s o n a li sp o l i t i c a l ) 主张,呼 唤家庭内部的性别革命。 激进女性主义者更加关注性的问题,认为性自由首先 要实现伴侣之间的性平等,激进女性主义者强烈批判男性施加子女性的暴力,将 扫除父权制机制视为女性性解放最重要的前提。凯瑟琳麦金侬是激进女性主义 法学的代表人物,其获得的卓越成就令各女性主义者刮目相看,她在具体法律事 例的操作中率先提出了“性骚扰”的概念,并最终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同性骚 扰就是性歧视,违反了民权法案。凯瑟琳麦金侬的著作颇丰,痛斥了一切形 式的男性暴力行为,包括色情文艺、婚内强奸等。有些激进女性主义者主张“抛 弃异性恋,提倡同性恋;还有一些人主张消除男女之间的差别。她们建立了妇女 的新闻通讯、传媒系统、书店、音乐节等,这其中的一些人要求妇女应当彻底和 男性分开生活,这些女性主义者被称为女性隔离主义者。”尽管激进女性主义法 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批判将男权传统批驳得体无完肤,但由于激进女性主 义法学的一些观点过于偏激,甚至还有一些观点不具有客观真实性,同时解决问 题的方法又过于急功近利,不仅引起了男性们的坚决反对,很多的妇女也表示无 法认同。因而这一派别在上个世纪8 0 年代以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杨莉馨试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走向【j 】南京师大学报,2 0 0 0 ,( 4 ) , o 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3 7 页 第二章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及其局限 三、文化女性主义法学 文化女性主义法学以文化女性主义作为基础,文化女性主义“又可以称之为女 性主义的道德理论,它扬弃了激进女性主义主要理论,希望把妇女从男性价值的 重压下解放出来,根据女性价值创造一种替代性的文化,并以此形成反主流 的文化社会运动。”秉持该理念的女性主义者意欲在更广阔的文化领域内进行革 新,而非仅仅将焦点集中在政治变化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 文化女性主义法学关注女性与男性的差别,这与激进女性主义法学是一样的,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化女性主义更加强调“女性”的积极面,也就是女性与 他人的特殊联系,而激进女性主义所强调的是“女性”的消极面。文化女性主义 者宣称,个体力量、适应性及自豪感等可能正是所谓“女性特征 的表现,换言 之,女性较之男性无论在精神还是肉体上都更具优越性与适应能力,通常寿命也 更长,同时比男性更注重感情世界,对和平的渴望与捍卫之情也尤为强烈,由是 观之,女性更优越高等于男性,应该由女性承担主要的社会工作。“文化女性主义 者更加重视性属平等和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是独特的和对每个个体的个性的。她 们认为,通过自然或者通过教育,或者通过某种自然与教育的合并,男性和女性 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价值体系。” 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忽略对家庭、婚姻等私 人领域的关照不同,文化女性主义法学则对此予以着重强调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法。 “在世纪之交,这一派的女性主义理论超越了为妇女争取权利的目标,她们只是 将此作为实现更大的社会变革的一个方法。坚持社会变革理论的女性主义者认为, 妇女应该而且必须跨入公共领域,并拥有选举权。因为腐败的( 男性的) 政治世 界需要用妇女的道德观来净化。” 文化女性主义法学假定性的认为,把他人视为危险的竞争者是男性的一个基本 倾向性态度,而这种“竞争者在女性那里则变成朋友、伙伴或同盟者。“规则” 回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3 8 页 。【美】詹妮特a 克莱妮等编著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m 】李燕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 第6 页 国【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 】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第4 7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情感”是男性与女性不同的价值指引。由此所建构的现代法治社会势必是以 男性为其核心的,故而究其本质便不可避免地带有压抑、排斥及贬损女性的特征。 文化女性主义法学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强调性暴力是男权文化的本 质,关注和抨击大众传媒和色情作品中的性暴力;二是强调两性差异,指出女性 有许多特殊和优秀的品质,要求积极发展女性气质。 这种理论过于强调男性本 质和女性本质,因而在学术界它遭到了普遍质疑,因为以女性气质替代男性气质 也就改变了女性主义法学所追求的性别平等的目标。 四、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其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 出发点来分析女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认为,两性不平等之所以存在, 究其根源是由社会制度、社会观念,最根本是由经济状况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于是在“物质生活塑造人 的意识”的观念指引下,其明确提出,如果想真正地完全地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 就必须变革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即“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 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 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 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 不难从中看出,“家务劳动 的社会化”便自然而然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所着力强调并积极倡导的重要 内容。 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强调机会平等有所不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法学和马 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更加强调条件的平等。“条件平等意味着一个社会不仅要废 除性别不平等,还要废除人种、民族、社会阶级地位的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女 性主义法学明确指出,造成女性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处于全方位不利局面的原因, 回苏红主编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3 8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第1 6 2 页 固安弗格森女权主义哲学及其未来【j 】载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q 北京:三联书店,1 9 9 8 年 一1 6 第二章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及其局限 不能仅仅归咎于个人,而毋宁说它是由复杂的社会、历史等原因所导致的。该理 论进一步指出,这种“不利 肇始于私有制的产生,并在传统父权制及资本主义 的双重影响下愈加巩固了女性的次要、从属的地位。如此,要达到妇女的真正解 放就必须使其在经济上独立,摆脱对男性的依赖,更一步的要求便是呼唤生产资 料全民所有制的建立,最终归结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取代与超越。 这种取代与超越应由四个关键性要素组成,它们彼此间相互支撑,不可偏废任 何一方,共同合力促进妇女的解放,即改变女性低经济地位、消弭性别问的差异、 减轻生育所带来的负累以及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因此,“要改变女性的不利地位不 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所谓的公平竞争,而是要为女性争取特别的保护性立法, 以及各种救助弱势群体的特殊措施,以此争得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这实际上是 要求社会提供给女性更多的关心、关爱与关注,增强对其权力与利益的保护,还 应关注家庭暴力等侵害女性的现象,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上应为女性给予更多的照 顾与侧重。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普遍认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解决两性问题的 “不二法门 ,即是说,倘若经济问题得以解决,两性问题便迎刃而解。但这种观 点的缺点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经济 的重要性,甚至 可以说经济解放乃是妇女解放中的最为关键性的一环;然而,我们应当同样意识 到,仅仅依靠解决经济是片面的、狭隘的,全方位的妇女解放势必要求一场包括 经济在内的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于是不难看出,尽管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道出 女性长期被贬抑与压迫的本质原因,但因其过分强调了经济的作用而在某种程度 上导致了其理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第三节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缺欠与局限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决女性受压迫的问题,但由于 各自理论的出发点以及思想基础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存在由于理论的片面性而导 国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1 0 2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的缺陷。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主要提倡女性跳出私人领域的藩篱从而步入公 共领域,但是却忽略了存在于私人领域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生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采购从业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初、中级)试题库及答案(上海市2025年)
- 《祝福》课件四课时
- 我能打败怪兽绘本解读
-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点及答案
- 公司新厂房布局规划课件
- 早期胃癌名词解释护理
- 2025绿洲集团商品房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电子设备全国分销代理合同范本
- 骨科个案护理比赛案例汇报大纲
- 2025工程担保的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无人机飞防应急处置预案
- 四川蜀道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卷02(考试版)(新高考适用)
- 报废产品处置合同范本
- 水平定向钻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儿科泌尿道感染护理查房
- 2025年国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
- 护理人力资源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