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教育技术学发展史一、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虽然从技术的定义出发,人们未必就能正确的推导出教育技术的定义,但是仍有必要讨论它的定义。因为教育技术的上位概念的技术,而不是教育。所以下面有两个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和05定义。AECT在1994年给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原文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 、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学习心理学的相对成熟新兴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多元化媒体技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引发了对教育媒体的狂热试图超越媒体,在系统论思想指引下,关注教学系统各要素的协调超越对教学系统自身性质的研究,关注教育教学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剪断脐带,教育技术学的本体(教育的技术原理)完全显现教育技术在形成中,媒体技术似乎成了教育技术的脐带教育技术在孕育中,尚未形成教育技术的历史起点(一)从整体上看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据有关资料显示,从整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以塞特勒为主的,他认为在文明之时,教育技术就出现了;另一种是我国国内常见的说法,即教育技术开始于美国的视觉教育。(二)从国内外来看1、国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简史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在理论上直观技术是以哲学认识论(感觉论)为基础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从17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以班级教学为认识形式、以书本、粉笔、黑板、图片、模型及口语为媒体的直观技术是较为简单和原始的教育技术;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国外有些人将“教育技术”称为“教育中的技术”,在这一阶段以视觉教育和听觉教育为主要特征。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系统技术与教育技术学。60年代初,视听教学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它同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传播理论,二是早期的系统理论。香农(shannon)创立的信息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视听传播学。视听传播学主要涉及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和使用。传播学的产生,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从信源(教师或视听材料)到受者(学习者)的信息传播过程上来。在传播学渐渐向视听教学渗入的同时,系统论也开始对教育产生作用和影响。此外,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育设施以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要使教育系统整体发挥到最好,不仅需要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更取决于系统中各要素的最优配合和协调一致。因此逐渐由媒体应用转向了系统设计,由媒体技术进入系统技术阶段。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兴起的时期,传播学、行为科学、系统设计渗透于教育之中,“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概念和专门术语逐渐形成。60年代初,Education Technology(教育技术)一词首先在美国一些书刊、杂志中出现,并很快在国际上传播开来。2、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电化教育阶段(1978年以前);定义、内涵探讨阶段(19781987年);学科体系形成阶段(1987年至今)。(1)电化教育阶段(1978年以前):(a、电化教育的兴起(1919-1949)特点: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正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b、电化教育的开端发展(1950-1965)特点:播音教育(举办俄语广播学校 、文化补习学校 、广播函授大学)、电看大学(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教育开课(如:北师大1947年有电化教育馆,开设选修课);辅助教学;c、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疾速发展(1978-90年代中期)特点:全国电教零碎组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进课堂、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法的钻研、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钻研、程教育的疾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d、从看听教育到消息化教育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特点:普及消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疾速发展)20世纪初,幻灯片传入我国,我国就从那时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1936年,教育部在南京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电教机构,至今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仍设电化教育司。1936年教育界人士讨论确定了“电化教育”名称,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日西本三十二著、金溟若译的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一书。1937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我国学者陈友松著述的第一本电教专著有声教育电影。1938年金陵大学设有“电化教育专修科”,1945年,苏州国家教育学院建立了电化教育系。1947年,北平师范学院建立直观教育馆。194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杜维涛译戴尔的名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1949年11月我国在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由留美电化教育专家萧树滋任管理科科长。1951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程,由萧树滋主讲。1957年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课。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北京市电化教育馆”。而后三年的经济困难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化教育未能很快发展。(2)定义、内涵探讨阶段(19781987年):a、电化教育是否更名为教育技术的讨论。b、教育技术定义、内涵的探讨。c、教育技术本质的争鸣“教育技术本质,是一个涉及教育技术内涵又涉及教育技术学在教育科学中的地位和归属的问题。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工具说。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为达到所定的教育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只是一种辅助作用。二是方式说。认为教育技术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所涉及的是教育的某个部分,而不是教育领域全部。它并没有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只是采用新的形式传递教育内容。三是要素说。持这种观点者主要依据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海涅克的“三P”(products、process、planning)结构论;教育技术学在以下三方面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在手段和工具上;在解决实际教学任务过程中;在媒体因素、人的因素构成的人物人关系系统内。”(3)学科体系形成阶段(1987年至今):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基于三个原因:国外教育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心”+出发遇见更好的自己-开学第一课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 施工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债务划清责任合同范本
- 聘用经营人员合同范本
- 生意中介合同范本
- 平安e贷合同范本
- 软装合同范本简约
- 小区新服务合同范本
- 衣服采购合同范本
- 游戏投资并购合同范本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产品线库存管理与补货预测系统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医学减重管理体系
-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讲座
- 2025年新营运损失费赔偿协议书
- 手术部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室术后设备器材定位归还率品管圈
- 传统丧事流程安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