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束预应力张拉伸长值超限原因的分析.doc_第1页
短束预应力张拉伸长值超限原因的分析.doc_第2页
短束预应力张拉伸长值超限原因的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束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超限的原因分析跨南京绕越高速公路节点桥上部结构为36+50+3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0号块长10m,0号块设置有纵向预应力6束,腹板束F1两束,顶板束T1四束。F1采用15股s15.2钢绞线,孔道长度为10195mm,T1采用12股s15.2钢绞线,孔道长度为9957mm,T1,F1锚下张拉应力为1302MPa。128#墩0号块于2012年6月27日浇筑完成,7月3日经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超过90%,混凝土龄期超过7天,符合张拉条件,7月3日下午进行0#块预应力张拉。张拉采用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双控法”控制,即采用施加的张拉力与实测伸长值满足对应关系来进行双控。施工过程按以下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0初应力 0.10 con0.2 con1.0(持荷5min) 锚固。 实测伸长值计算公式为:L=100%20%210% 0号块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发现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误差超过6%的规范要求。现场施工过程中实测伸长值为:预应力筋编号张拉力理论伸长值实测伸长值误差F1左2734.267.28222%F1右2734.267.28729%T1左12187.464.68633%T1右12187.464.68633%T1左22187.464.68023%T1右22187.464.68532% 伸长量误差:(实测伸长值理论伸长值)/理论伸长值100% 通过计算伸长量误差范围在22%33%之间,大于设计和规范要求的6%。 本桥0#块纵向钢绞线长度都较短,属典型的短束预应力张拉,由于起初对短束预应力张拉认识不足,张拉过程中采用常规办法计算,致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比值超出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中要求的6%范围之内。出现问题后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分析原因。首先对张拉千斤顶和配套油表进行重新标定,证明回归方程是正确的,其次,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和横截面积进行试验验证,确信理论伸长值计算采用的参数是准确的。在对所有可能造成伸长量超限的原因分析和验证过程中发现:1、 千斤顶内钢绞线长度50cm也参与了张拉,对短束钢绞线影响很大,必须在伸长量计算中予以扣除。按胡可定律计算张拉预应力束时千斤顶内钢绞线伸长量为: L=L/Ep=0.51302/(1.95105)=3.3mm,两端张拉时该段钢绞线伸长量为6.6mm; 所以F1,T1的理论伸长值应该在原来基础上加6.6mm,这样F1的理论伸长量变为73.8mm,T1的理论伸长量变为71.2mm2、钢绞线在实际张拉过程中,锚固端的夹片和工具锚夹片在张拉前后(即初应力节段和张拉完成阶段)有一个回缩值,在考虑实际伸长值时,对这个回缩值予以扣除后,才是真正的实际伸长值。回缩值经过现场测定,大多为56mm,由于这个回缩值很小,在钢绞线较长时往往忽略不计,对伸长值偏差计算影响不大,但在短束预应力张拉过程中,要求伸长值容许偏差范围较小,所以对短束钢绞线必须对实测伸长值进行修正。修正方法为实测伸长值 - 夹片回缩量(26mm=12mm)预应力筋编号张拉力理论伸长值修正伸长值误差F1左2734.273.870-5%F1右2734.273.8752%T1左12187.471.2744%T1右12187.471.27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