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摘要 本文试图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对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进行分析。 历史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新的方言史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现代的南方 汉语方言不是纯粹分化的结果,而是分化与整合并行的演变。汉语南方方 言长期以来一直受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在共时系统中形成了多个“异 质 的历史层次,所以,对汉语南方方言历史的研究绝对不能简单地运用 历史比较法,而必须先作历史层次分析,然后在同一层次内部进行历史比 较。 为了对邵阳方言进行大规模的历史层次分析,作者在导师指导下利用 数据库技术将邵阳方言的材料做成了数据库,本文的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 对方言材料全面的、穷尽性的比较之上的。本文的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 面: 1 、本文首次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这个新的理论对邵阳方言的历史层次 作探索性研究,对检验这个新理论有积极意义。 2 、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刚刚兴起,本文中一些音类的分析对邵阳 方言中一些学界关注的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化。 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手段上的 创新和意义作了概述,对历史层次分析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 还对研究使用的资料作了交待;第二章到第十二章对邵阳方言的声母进行 历史层次分析,附录考释了邵阳方言两个有音无字词。 关键词: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语音演变 p r o b eo nt h ei n i t 认lc o n s o n a n to fh i s t o r i c a l s t r a t ai ns h a o y a n gd l 气l e c t a bs t r a c t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sat e n t a t i v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t h e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ao ft h e 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o ft h e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i f i c m i o ni san e w m e t h o dt ou n c o v e rd i a l e c t a lh i s t o r y ,w h i c hr e g a r d st h em o d e m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 i ns o u t hc h i n aa sar e s u l to ft h ep a r a l l e l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b o t hs p l i t a n d c o n v e r g e n c e ,a n dn o to n l yt h er e s u l to fp u r es p l i t a st h es o u t h e r nd i a l e c t so f t h ec h i n e s el a n g a u a g eh a v eb e e ns u b j e c tt ot h eh i s t o r i c a li n f l u e n c e sf r o mt h e n o r t hd i a l e c tf o ra l o n gt i m e ,i ni t ss y n c h r o n i cs y s t e mh a v ef o r m e dan u m b e ro f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a s o ,i nt h es t u d yo f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s o u t h e m d i a l e c t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m a yn o tb ee f f e c t i v e h o w e v e r , 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s h o u l db em a d ef i r s t o n l yw i t h i nt h es a m es t r a t u mt h e 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i sa p p l i c a b l e i no r d e rt om a k eal a r g e - s c a l e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o ft h es h a o y a n g d i a l e c t s ,t h ea u t h o r , d i r e c t e db yt h et u t o r , h a sb u i l tad a t a b a s ef r o ms h a o y a n g d i a l e c tm a t e r i a l su n d e rt h eu s eo fd a t a b a s et e c h n o l o g y , a l lt h ea n a l y s e so f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r eb a s e do n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e x h a u s t i v e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 d i a l e c t a ld a t a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p a p e r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a s p e c t s : i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h a sap o s i t i v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t e s tt h en e wt h e o r yo f 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f o ri ti st h ef i r s tt i m et ou s ei tp r o b i n gt h eh i s t o r ys t r a t a o f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i i 、t h eh i s t o r ys t r a t ao f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r e s e a r c ha r eo n c o m i n g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e e p e n e ds o m ei s s u e so f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r e s e a r c h e sw h i c ha r e c o n c e m e db ya c a d e m i cs t u d i e sw i t hr e g a r dt os o m ek i n d so fs o u n da n a l y s i s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c o n s i s t s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g i v e sa b r i e f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h en e wi d e a so f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m e t h o d sa n d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e l a b o r a t e st h et h e o r yp r o b l e m so fh i s t o r i c a l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b r i e f l y , b e s i d e s ,t h ed a t aa n dr e f e r e n c e su s e df o rt h es t u d yh a v e b e e nl i s t e d f r o mt h es e c o n dt ot w e l f t hc h a p t e ri ta n a l y s e st h eh i s t o r ys t r a t ao f 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i n i t i a lc o n s o n a n t , a n di nt h ea p p e n d i x , i tv e r i f i e sa n de x p o u n d s t h et w ov o c a b l e sw i t hs o u n da n dn ow o r d k e y w o r d s :s h a o y a n gd i a l e c t ;i n i t i a lc o n s o n a n t ;h i s t o r i c a ls t r a t u m ; s o u n dc h a n g e 1 1 1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 果和相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 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彩闺茗一励7 夕年月9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4 口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做作者签名绷色导师签名诲涵位冲,月l 日 邵阳方。分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1 1 邵阳方言研究情况 第一章绪论 1 1 1 邵阳地理概况 邵阳市是湖南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接衡阳,南靠零陵和广西壮 族自治区,西依怀化,北接娄底。邵阳市处在东经1 1 1 度2 8 分,北纬2 7 度1 4 分。为 半山半丘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据邵阳市统计局1 9 9 6 年统计,邵阳市现辖8 县l 市3 区,总面积为2 0 8 8 6 平方公 里,其中,市区面积为4 1 1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 0 4 万到7 0 5 万,其中市区人口5 6 万。据1 9 9 0 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共有3 9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 9 0 以上;苗族占4 6 ,瑶族占o 5 ,回族占0 4 4 ,侗族占0 3 3 ,此外,土家族、 壮族、仫佬族、满族等人口数也不少。 附:邵阳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中所标紫色实心圆点位置即为邵阳市区所在) 图1 - 1 邵阳地理位置示意图 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挥 1 1 2 邵阳历史沿革 邵阳古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 沙郡。西汉初,始设昭陵县,属长沙国。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吴宝 鼎元年( 公元2 2 6 年) ,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邵阳建郡由此开始, 当时辖五县:昭陵、昭阳、夫夷、武冈、高平,其中的昭陵和昭阳均系今天的邵阳。 晋武帝太康元年( 公元2 8 0 年) ,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 为邵陵,改昭阳为邵阳,移邵陵郡治于资江北岸,辖七县:邵陵、邵阳、高平、武风、 都梁、夫夷、建兴。此时邵陵县治在今邵阳市西区,邵阳县治设在今邵东县,邵阳之名 自此开始。从公元3 世纪至6 世纪,邵陵郡的设置延续了三百多年,因此,昭陵、邵陵 郡都是今邵阳的古称。 隋废昭陵郡,仅设一邵阳县,移县治于今邵阳市西区。 唐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 2 7 年) ,分全国为十道,邵州属江南道,唐邵州辖邵阳、 武冈二县,贞观十年移州治于资江南岸,从这时起,州( 后来的郡、府、专署、地区) 、 县两级政府都设在今邵阳市西区境内。 宋分全国为十五路,邵州属荆湖南路,仍辖邵阳、武冈二县。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 年( 公元1 1 5 5 年) ,武冈地域扩大。南宋理宗赵昀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 他登基做皇帝时,改元,年号宝庆,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成为最受今邵 阳人青睐的邵阳古称。淳佑六年( 公元1 2 4 6 年) ,宝庆府升宝庆军节度使。 元将全国分为十一个行省,宝庆路属湖广省。 明洪武元年( 今公元1 3 6 8 年) 改宝庆为府。弘治十七年( 公元1 5 0 4 年) ,宝庆府 共领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五县,经清代一直到民国初年未变。 民国1 7 年( 公元1 9 2 8 年) ,改宝庆为邵阳县,民国2 7 年( 公元1 9 3 8 年) ,湖南 省设九个行政督察区。1 9 4 9 年解放,1 9 5 0 年成立邵阳市,是区一级市。1 9 5 0 年7 月, 邵阳市改为专辖市。1 9 7 2 年改为省辖市,仍由地区代管。1 9 7 7 年由省直接管理。 1 9 8 3 年,邵东、新邵两县划归邵阳市。此时市区分为东区、西区、桥头区和郊区四 区。 1 9 8 7 年起,邵阳市共领9 县3 区。3 区指市东区、西区、郊区;9 县是邵东县、新 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区1 9 5 5 年武冈由县改市,仍属邵阳市。 2 广西大掌硕士学位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1 1 3 邵阳方言概况及研究成果 邵阳市区和邵阳县、武冈市、新宁县、城步县以及隆回县南部、洞口县一小部分地 区都属湘语娄邵片。邵东、新邵两个县和绥宁县南部都属湘语长益片。隆回、绥宁两个 县的北部和洞口县大部分地区都属赣语。从保留古声母浊音系统来说,娄邵片是湘语中 具有代表性的地区。 邵阳市区方言分新老两派,老派仍保留古浊音声母,新派全浊声母趋于消失。老派 韵母百,新派分化为三、夏两个韵母;老派韵母眭,新派分化为u 若和u 冱两个韵母。例如, “班、胆、蚕、安、三、办、谭、善、汗、慢、南、干、站、敢、刊、减”的韵母,新 派为三,“帮、巷、方、房、厂、汤、胖”的韵母,新派为互。老派韵母均为冱。“搬、盘、 瞒、短、喘、团、卵、宽、晚的韵母新派为u 三,“庄、窗、霜、光、广、筐、狂、汪、 旺的韵母新派为u 冱,老派韵母均为u 冱。 近几十年来学者对邵阳方言做了不少的调查描写工作,出版了不少专著论文,这对 了解邵阳方言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 前贤对于邵阳方言的研究,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这些: 鲍厚星: 湖南邵阳方言音系,方言1 9 8 9 年第3 期; 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 蒋协众: 邵阳马草话的状态形容词,延边大学2 0 0 5 年硕士论文; 孙叶林: 邵阳方言“把字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4 期: 孙叶林:邵阳方言双宾句的动词与双宾语序,船山学刊2 0 0 5 年第4 期; 孙叶林: 邵阳方言双宾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 0 0 4 年硕士论文; 孙叶林: 邵阳方言特殊双宾句s + v + o 直+ o 间,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版) 2 0 0 6 年第l 期; 袁慧:邵阳长乐方言音系,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4 期; 袁慧:邵阳县塘渡口方言的代词系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 4 期: 袁慧: 邵阳县塘渡口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3 年6 月。 袁慧: 邵阳长乐袁姓话及其变迁的考察,湖南师范大学2 0 0 3 年硕士论文。 从以上所列的成果看,邵阳方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法研究和音系的描写上,如语 法方面有关于状态形容词、“把 字句、双宾句、代词、动态助词等的研究,对邵阳方 3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 - b b 阳方言,r - 1 0 - 历史层次初撮 言音系进行描写的成果主要是鲍厚星的湖南邵阳方言音系, 邵阳长乐方言音系等 文章也对邵阳某地区的方言音系进行了系统的描写。此外,储泽祥的邵阳方言研究 对邵阳方言的大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论述。从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邵阳语音 历史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尚处于空白状态。有鉴于此,我们尝试从历史层次分析的角度对 邵阳方言中的一些语音现象进行解释。 本文所用的邵阳方言材料,来自储泽祥的邵阳方言研究。 1 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 本文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对邵阳方言进行分析,尚属首例。历史层次分析是一 种新的方言史观和方法论,应用在吴语、闽语等方言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 邵阳方言的研究上尚未展开。对邵阳方言作历史层次分析,将有助于揭示邵阳方言的历 史演变和现实面貌。 ( 2 ) 利用数据库对方言材料进行分析,在方法论上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湘方言 的调查已经全面展开,我们掌握的材料会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为我们的宏观研究提供 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有效率地利用材料提出了挑战。我们的研究在材料搜集、整理、 分析、统计上跟传统的方法相比体现出快捷和精确的极大优势,可以说代表了方言研 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汉语共时平面中的层次问题,比较系统的理论探讨也 逐渐多起来。历史层次分析的核心概念是层次,可以说,历史层次分析法的整个理论体 系都建筑在这个核心概念之上。所以,对“层次的理解达成一个共识,明确这个概念 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1 3 历史层次分析法 1 3 1 历史层次分析法提出的背景 历史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是建筑在十九世纪对印欧语言的历史研究基础上的。 在方法论上,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是历史语言学的两大精髓。历史比较法是比较亲 属语言的同源词或同源形式来构拟它们的一套共同原始形式。内部拟测法所处理的对象 是一个语言系统里的结构变异,通过内部拟测处理可以使这些结构变异回归到整齐和一 4 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致( h o c k1 9 9 1 ) 。内部拟测法适用的范围是一个语言系统里的结构变异。严格来说,这 两种方法运用起来是相互连贯的,首先必须用内部拟测法来取得一个语言系统各形式的 内部划一和一致,然后才能进行各亲属语言间的历时比较,从而来构拟一套共同的原始 形式。可见,通过这两种方法所要达到的终结目标都是一个单一的系统,所处理的对象 也是单个语言层面( 层次) 上的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完全照搬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来研究汉语的历史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 因为汉语的形成有它的特殊性。 魏晋以前中国南方还是非汉族居民占大多数,载靖与曹操书自述从会稽“南至交州, 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一。诸葛恪镇压丹阳山越,“献戎十万 ,未 被抓获的自然更多,可见在靠近金陵的丹阳,山越人数就已经数以十万计了。这些异族 早就开始接受汉语,越绝书吴内传记录勾践向越民发布的“维甲令中,汉语词 与百越语词夹杂,反映当时越语已经开始汉化。但是这种汉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 汉移民与汉文化的不断影响,这些非汉族语最后变为汉语的一种方言。而且,即使变作 汉语以后,它们还是不断接受中原权威方言的影响,使得今天汉语南方方言纷繁复杂。 虽然印欧语言里也有层次现象。如英语中有北欧层;法语里有所谓的凯尔特语的底层等, 但是印欧语里的层次现象远没有汉语明显和重要。印欧语虽然是一个具有众多语言的语 系,但是无论是内部语言( 方言) 的复杂程度、使用的人口数、还是语言使用的地域跨度, 汉语是可以与之类比的。跟印欧语比较,汉语方言的层次性特征是相当突出的。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简单照搬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来研究汉语方言的历史就有 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根据汉语方言形成的背景,一些学者提出历史层次分析法,以弥补历史比较法和内 部构拟法的缺陷。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就是要把杂糅在共时平面上的众多层次按历史的 时间先后分开来,然后在同一层次里再应用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来进行历史构拟工 作。历史层次分析法强调在同一语言( 方言) 里,不同层次的同义异构关系是竞争关系, 而不是演变关系;只有同一层次的同义异构才有可能是演变关系。 1 3 2 层次的定义 层次这个术语源于考古学。 在考古学里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区别是时代和考古形态,所以不同的考古层次它们的 系统也是不一样的。语言学里的层次也应该是不同语言( 方言) 系统的叠置。只是语言 邵阳方言:声- t s - 历史层次初探 学的层次和考古学的层次表现方式不同:考古学的层次是一个层次压着一个层次,也就 是说多重层次处于不同的平面上。从时间上来看,离地表越近的层次距今的时间越近, 反之则越远。而语言的多重层次却是同时暴露在现代活的语言里,即表现在同一个语言 平面上。所以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的目的就是要把杂糅在共时平面上的众多层次按历史 的时间先后分开来,然后在同一层次里再应用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来进行历史构 拟。历史层次分析法强调在同一语言( 方言) 里,不同层次的变异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演 变关系:只有同一层次里的变异才有可能是演变关系。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历史层次研究 的方法论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n o r m a n l 9 7 9 ,1 9 8 1 ;杨秀芳1 9 8 2 ;郑张尚芳1 9 8 3 1 潘悟 云1 9 9 5 1 梅祖麟1 9 9 5 ,2 0 0 1 ;陈忠敏1 9 9 9 ) 。 , 在层次的理解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分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 认为层次仅仅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只有异源系统的叠置才能形成层次。这种观点以陈忠 敏先生为代表,他认为,语言接触之外的因素造成的变异和不以语音的原因形成的变异 都不属于层次。 广义的观点强调叠置的共时系统中的不同时、地系统,就是说,不同的时间层面的 叠置也算层次。王福堂、王洪君、李如龙和潘悟云等先生持这种观点。 本文采用广义的观点。“层次”的概念本来就逻辑地包含了时间的内涵,即使在地 质学中“地层”的概念也是如此。按我们的理解,不同时间层面的系统也是“不同的系 统”,层次的概念,恰恰是在“不同系统的叠置”上把同源系统和异源系统中的异质成 分统一起来。 1 4 历史层次分析的程序 1 。4 1 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历史层次分析法很多学者都做出了有益探索。韦树关先生在分析汉越语关系词、刘 泽民先生分析客赣方言历史层次时都提出了一整套分析程序( 韦树关2 0 0 4 ,刘泽民 2 0 0 7 ) 。刘泽民先生在 硌王力、李荣等也都是这么构拟的。 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图将审、禅、日三母同列为音十。周祖谟先生宋代汴洛语 音考一文对“皇极经世声音图”日母分清浊作如下解说:“至于日母之分为清浊两类, 与疑微二母之例相同。耳为上声,殆已由鼻音变为口音,故独为一类。日母之其他 一类仍读为鼻音,故归之于浊耳。 可见1 1 世纪初日母从鼻音向口音转变的过程还没有完成,上声字是音变的领先者。 更可注意的是,也是鼻音的疑母也有相似的变化,上声字率先变成浊擦音。周先生把日 母从宋初到元代的演变作这样的描述: 赐 翠 乙 在北方话里,随着章组向庄组的靠拢,日母的成阻部位也在后化,并且舌尖化( 舌 面音和舌叶音后化必然导致舌尖化) 。王力先生在 汉语史稿中说:“ f 。而溪母读 c 一的音变过程大致是k h ( i ) - h ( i ) c 一。 群母读清音t c 一应元代以后的事。原因前文多次论述过:中古三十六字母中有十个 全浊声母,它们是“并、奉、定、澄、从、床、群、邪、禅、匣一。到了元代,这些全 浊声母都消失了,变成同部位的清声母。演变的规律是:中古全浊声母的塞音( 并、定、 从) 和塞擦音( 澄、从、床) ,平声变成同部位的送气清音,仄声变成同部位的不送气 清音;擦音无送气不送气之分,一律变为同部位的清擦音。因此邵阳方言中的群母字读 清音t g - 定是在元代之后发生的变化,属于近代层次。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12 1 影组的读音 第十二章影组 邵阳方言影组声母中,主层次分别是:影母读0 和日一,云母读0 和;一,晓母读作c 一、 x 一和f - ,匣母读石一、v 一和0 ,以母读0 和z 一。各中古类声母在邵阳方言的非主层次分别 是:影母读v 、;一和d ,一,云母读v 和f - ,晓母读作0 、k h - 、t c 一和t s h - ,匣母读f - 、 g 、x 一和g 一,以母读作旷、t g 一和v 一。在3 3 8 7 个被考察字中,影母主层次共计1 2 9 个, 云母主层次共计4 7 个,晓母主层次共计1 0 7 个,匣母主层次共计1 3 2 个、以母主层次 共计9 9 个。详情见下表1 2 1 : 表1 2 1邵阳方言影组声母读音音类情况统计表 中古 邵阳方音数目比例 音类 层次类型读音 影母主层次 0 9 99 7 7 3 0 r j - 非主层次 v -l2 3 z l n 广 l 云母主层次 0 3 29 0 4 z 1 5 非主层次 v 49 6 f - l 晓母 主层次 c 一 5 09 5 5 x 一 3 l f - 2 5 非主层次 o 24 5 k h - l t c l 4 7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撮 t s h -1 匣母主层次z 一 2 88 4 6 v 一4 4 0 6 0 非主层次 f - 51 5 4 g l x 1 3 c 一 5 以母主层次 0 6 l 9 5 2 z 一 3 8 非主层次n 广 l4 8 t o - l v 一3 影组读音具体举例如下: 影母: 一等 读d : 哀i a i 5 5 埃0 a i 5 5 蔼1 3 a i l l 爱1 3 a i 3 5 读0 : 阿0 0 5 5 恶0 0 3 3 豌0 u a 4 2 二等: 读d : 挨i a i 5 5 矮i a i 4 2 读o : 挖0 u a 5 5 洼o u a 3 5 蛙0 u a 5 5 三等: 读0 : 安d a 5 5 庵d a 5 5 鞍d a 5 5 揞d a 3 5 碗0 u a 4 2 腕0 u a 4 2 汪0 u a 5 5 隘i a i 3 5 坳0 a u 3 5 弯0 u a 5 5 湾0 u a 5 5 握0 u 3 5 按d 毛3 5 案i a 3 5 暗d a 3 5 肮d 拍5 袄1 3 a u 4 2 奥i j a u 3 5 懊i a u 3 5 恩0 0 n 5 5 煨o u e i 5 5稳o u o n 4 2乌0 u 5 5 温o u a n 5 5 瓮o u a n 3 5污0 u 5 5 瘟o u o n 5 5沃0 u 5 5屋0 u 3 3 扼1 3 u 3 3 轭0 a 3 5 丫0 i a 2 4 压0 i a 3 3 押0 i a 3 3 4 8 鸭1 ) a 3 3 哑0 a 2 4 鸦0 i a 2 4 桠0 i a 2 4 亚0 i a 2 4 晏1 3 & 3 5 轧0 a 3 5 莺0 i n 5 5 鹦0 i n 5 5 欧1 m 5 5 呕i m 4 2 怄d m 3 5 沤d i i l 3 5 广西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宛0 u a 4 2 威o u e i 5 5 委o u e i 4 2 萎o u e i 4 2 畏o u e i 3 5 读v : 枉v 鑫l l 读珏 杳n , ia u 4 2 读0 : 烟0 i 西5 宴o i 鸿5 云母: 三等 读f : 晕f e n 5 5 读0 : 往0 u a 4 2 旺0 u 矗3 5 伟o u e i 4 2 纬o u e i 4 2 泳0 y n 3 5 读v : 汇v e i 2 4 读z 荣z y n l l 雄z y r j l l 熊;y 日l l 晓母: 一等: 读f : 吼f r 0 4 2 呼f u 5 5 忽f u 3 3 读x : 海x a i 4 2 憨x a 5 5 好x a u 4 2 喂o u e i 4 2 慰o u e i 3 5 淹0 i 泓2 阉0 i 西5 腌0 i u 3 3 掩o i 泓2 魇0 i 以2 厌0 i 5 央0 i f i 5 5 殃0 i a 5 5 燕0 i 鹋5 噎0 i u 3 3 友o i e m 4 2 有0 i e r a 4 2 又o i e m 3 5 右o i e t u 3 5 宇0 y 4 2 王v a l l 员z y f f l l 圆z y t t l l 袁z y t j l l 虎f u 4 2 浒f u 4 2 戽f u 3 5 郝x 0 3 3 耗x a u 3 5 喝x 0 5 5 二等: 读e : 虾a i a 5 5孝c i a u 3 5 欢f 矗5 5 焕f a 3 5 荒f f i 5 5 妖o i a u 2 4 腰o i a u 2 4 邀o i a u 2 4 要o i a u 2 4 _ 。0 i 3 3 伊0 i 5 5 衣0 i 5 5 医0 i 5 5 依0 i 5 5 揖0 i 3 3 乙0 i u 3 3 熨0 y n 3 5 缢0 i 3 5 渊0 y t 了5 5 臀0 i 3 5 羽0 y 4 2 雨0 y 4 2 禹0 y 4 2 芋0 y 3 5 域0 y 3 5 喝x 0 5 5 黑x u 3 3 哄x u i 4 2 4 9 远0 y 以2 院0 y 1 了3 5 日0 y u 3 3 粤0 y u 3 3 越0 y u 3 3 运0 y n 3 5 韵0 y n 3 5 围v e i1 l违v e i1 1 援z y t j l i 辕z y t 了l i 云z y n l l 慌f a 5 5 谎f a 4 2 灰f e i 5 5 哄x u l j 3 5 烘x u l j 5 5 豁x 0 3 3 悔f e i 3 5 贿f e i 4 2 晦f e i 3 5 火x 0 4 2 夥x 0 4 2 货x 0 3 5 昏f e n 5 5 婚f a n 5 5 霍x 0 3 3 藿x 0 3 3 g - 西大掣蠕页士掌位论文邵阳方窨声母历史层次初挥 读f : 花f a 5 5 读0 : 歪0 u a i 5 5 读x : 夯x a 5 5 亨x o n 5 5 三等: 读g : 希g i 5 5 牺e i 5 5 稀g i 5 5 熙a i 5 5 读f : 挥f e i 5 5 辉f e i 5 5 读k h : 况k h u 矗2 4 读t c 吸t c i 5 5 读t s h 畜t s h u 3 3 轰x u l 3 5 5 轰x u 0 5 5 嬉g i 4 2 兴g i n 5 5 凶g y 0 5 5 兄c y 日5 5 化f a 3 5 虾0 a 1 1 轰x u d 5 5 虾x a 5 5 胸g y 日5 5 嘘e y 5 5 休c i o m 5 5 许e y 4 2 朽g i a m 4 2 畜g y 3 5 虚g y 5 5 嗅g y 日3 5 麾f e i 5 5 徽f e i 5 5 瞎x a 3 3 吓x u 3 3 嗅c y r j 3 5 蓄g y 3 5 轩g y 西5 喧c y d 5 5 楦a y e 3 5 靴a y u 5 5 i i l lc y n 3 5 吁c y 5 5 讳f e i 3 5荤f a n 5 5 毁f e i 4 2 四等 读g : 显c i l i 4 2晓a i a u 4 2馨g i n 5 5 i 缸c y u 3 3 匣母: 一等: 读f : 斛f u 3 5 1 实g : 溃g u e i l l 读0 : 孩0 a i l l 亥0 a i 2 4 害0 a i 2 4 含0 a 1 1 毫0 a u l l 读v : 乎v u l l 狐v u l l 胡v u l l 缓f m 2晃f a 4 2浑f a n 5 5皖f a 3 5 豪0 a u l l 壕0 a u l l 号0 a u 2 4 浩0 a u 2 4 禾0 0 l l 壶v u l l 湖v u l l 互v u 2 4 和0 0 l l 河0 0 1 1 荷0 0 l l 贺0 0 2 4 痕0 a n l l 恨0 0 n 2 4 恒0 0 n 1 1 弘0 u i l l 红0 u i 1 l 洪0 u i l l 馄v a n l l 魂y o n l l 混y o n 2 4 鸿0 u o l l 侯帅1 1 喉 m l l 猴细l l 后0 m 2 4 厚o t u 2 4 候d m 2 4 祸0 0 2 4 行0 a 1 1 或v u 3 3桅v e i l l 惑v u 3 3 完v a l l 4 4 4 2 2 21,i1 e e e v v v 汇会绘 广西大掌硕士掌位论文 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 读x : 酣x 矗5 5 合x 0 3 3 读z : 丸z y d l l 二等 读c : 匣口i a 3 3 读0 : 衡o o n l l 宏o u i l l 滑0 u a 3 5 读v : 横v e n l l 话v a 2 4 坏v a i 2 4 患v f i 2 4 读x : 蛤x a 4 2 骇x u 3 3 读互: 降z i f i l l 遐z i a l l 夏z i a 2 4 行z i n l l 读0 : 为o u e i 3 5 读;: 弦z y d l l 刑z i n l l 眩z y d l l 以母: 三等 读珏: 阎越d 1 1 读0 : 筵0 i f f 3 5 演0 i 以2 逸0 i 3 3 引0 i n 4 2 读t c : 捐t c y f f 5 5 核x u 3 3 荷x 0 5 5 峡c i a 3 3 闲o f i l l 咸o f i l l 衔o f i l l 盒x 0 3 3 鹤x 0 3 3 狭m a 3 3 苋0 a 2 4 限0 a 2 4 陷0 a 2 4 行z i n l l 很x e n 4 2活x 0 3 3 哄x u i ) 4 2 辖c i a 3 3 巷0 a 2 4 项0 a 2 4 谐o a i l l 学g i 0 3 3 鞋o a il l 行o f i l l 杏0 e n 2 4 华v a i l铧v a i l划v a l l画v a 2 4 桦v a l l怀v a i l l淮v a i1 1 槐v a i1 1 还v f i l !环v a l l 幻v f i 2 4宦v a 2 4 核x u 3 3蟹x a 4 2 暇z i a l l 厦z i a 2 4 幸z i n 2 4 贤z i l 了l l 形z i n l l 萤z y n l l 艳0 i 1 了3 5 肄0 i 3 5 颖0 i n 4 2 瑕z i a l l 淆z i a u l l 肴z i a u l l 嫌z i f f l l 型z i n l l 焰0 i 1 了3 5 翼0 i 3 5 甬o y t j 4 2 5 l 霞z i a l l 效z i a u 2 4 县z y f f 2 4 玄z y d l l 养0 i f i 4 2 淫0 i n 5 5 勇o y r j 4 2 下z i a 2 4 校z i a u 2 4 现荔i 眈4 悬;y d l l 痒0 i f i 4 2 尹0 y n 4 2 涌o y t j 4 2 邵阳方- r y r 8 - 历史层次初探 读v : 唯v e i l l 读;: 铅z y 6 1 1 盐z i 6 1 1 疡z i a i l l 12 2 影组的层次 惟v e i l l 融z y r j l i 羊z i 百l l 姚z i a u l l 延z i d l l 阳z i l l l 窑z i a u l i 维v e i l l 沿z y d l l 杨z i i i l l 谣z i a u l l 邵阳方言影组字中声母读0 、g 、v - 的都出现于圆唇元音前,读作d 的出现于非圆唇 元音前,读x 的出现于洪音前,读g 、z 的出现于细音前,这些都应该属于同一层次, 大致可以归入中古层次。 此外,以母的“阎”读取i d l l 应该是较晚的层次。 以母在隋唐时代读j - ,邵阳方言读和应该是从j - 变化而来。 5 2 弼甜瓠 秘孙鼢 邵阳方言】i l - i b - , 0 3 吏层次初探 第十三章结语 在以上章节中,本文从声母的角度分析了邵阳方言的历史层次。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邵阳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层 次,其中中古以后的层次占绝大多数,而上古层次只是零星保留。 由于时间和学识等方面的原因,韵母部分的分析研究只能等以后完成了。 邵阳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是一个相当新的研究课题,以笔者的学识驾御如此大的题 目,真是有些自不量力。论文中的许多问题,虽然作了分析,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 结论( 或者说不敢给一个明确的结论) ,有些地方大致归入到某一层次中,但是没有找 到确切的材料加以证明,或是没有能够展开详细的论述说明确切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 一个遗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许并不是坏事。题目论及的对象时间跨度大,涉 及的问题太多,因为学识和时间的限制,讨论中肯定有许多错误。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 正。在论文写作计划中打算做的一些事情,有一部分已经实现,有些想法还没经过仔细 的论证,只有一个大体的思路,所以没有写进文中。这些问题是: 1 邵阳方言和周边方言的接触问题,这对于区分历史层次意义重大; 2 邵阳方言和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问题。邵阳境内除了汉语方言外,还有苗语 等少数民族语言,邵阳方言中有些有音无字的词,在周边汉语方言中也找不到来源,很 可能是少数民族语言借词或者底层词。这些问题不解决,层次的划分就不不可能准确。 此外,现在出现在专家面前的这篇论文很粗糙,大多数问题讨论得很不深入,这也 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倍努力解决的。 参考文献 连续出版物: 1 刘泽民,客家话的舌齿音声母及其演变,兰州大学学报,1 9 9 9 ,第2 期 2 罗常培,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史语所集刊,1 9 3 1 ,第2 期 3 李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方言,1 9 8 9 ,第3 期 4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1 9 9 4 ,第4 期 5 陆志韦,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1 9 4 6 ,第3 1 期 6 林焘,日母音值考,燕京学报,1 9 9 6 ,第l 期 7 李新魁,近代汉语全浊音声母的演变,中国语言学报,1 9 9 1 8 李新魁,粤音与古音,学术研究,1 9 9 6 ,第8 期 9 鲍厚星,湖南邵阳方言音系,方言,1 9 8 9 ,第3 期 1 0 蒋希文,湘赣语里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的读音,语言研究,1 9 9 2 ,第l 期 1 l 金德平,唐代长安话日母读音考,陕西师大学辗,1 9 8 8 ,第l 期 1 2 李如龙,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语言研究,1 9 9 9 ,第1 期 1 3 李如龙、辛世彪,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