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doc_第1页
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doc_第2页
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doc_第3页
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刘莉 康玉闻 林秋丽(佛山市中医院 护理部,广东 佛山 528000)【关键词】 中药制剂,贴敷;压疮【Key words】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preparation, Stick apply; pressure ulcer压疮,中医称“席疮”。外科启玄云:“席疮乃久病着床挨擦磨破而成”。中医理论认为,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久病气血亏虚;又因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以致局部坏死,若破损则易于染毒1。近年来,压疮受到越来越多临床护理专家的关注,而对于压疮的治疗,专家们认为应针对不同时期的病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局部用药,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压疮的报道很多,特别是中药制剂贴敷疗法已取得很好的成效。本文就中药制剂贴敷疗法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1 压疮的发生率美国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3%6%,一般医院为2.5%11.6%,护理之家为3%24%,专科福利医院为23.0%-27.5%2,日本住院患者中5.8%有压疮3。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发生率也有所不同,其中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率为25.0%85.5%,住院老年人的发生率为10.0%25.0%4。有研究表明:在美国23.7%和39.5%接受康复治疗的截瘫与四肢瘫痪者至少有一个部位发生压疮;在日本85.7%截瘫患者曾患压疮,17.9%仍患难治性压疮5。2 压疮的形成机制压疮的发病机制外在因素有皮肤潮湿、摩擦、切应力、压力、剪切力68;内在因素有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贫血、丧失知觉、制动、年龄、精神状况欠佳、温度、感觉、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但重要的是压迫时间过长,影响局部供血,故较早研制出减压装置8,9,相关因素有精神心理因素、应激、循环、使用药物、皮肤、疼痛、吸烟、体型、性别、对患者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10。Norton评估表和国内Wcums评估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11指出意识障碍程度越深、皮肤摩擦和水肿越严重、疼痛逐渐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均易发生压疮;毛细血管再灌注减慢易发生压疮,水肿越严重发生压疮几率越大11;使用镇静剂和类固醇都可增加压疮发生机会11;多变量分析显示,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停止吸烟,压疮危险性就显著减低12;而且还注意到温度与压疮的关系,体温每升高1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提出压力装置中减轻压力以气垫最好,水垫次之,凝胶和泡沫塑料垫最差;在温度方面,凝胶垫最低,水垫次之,气垫和泡沫塑料垫湿度较高13。3 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机制3.1 中药贴敷治疗压疮的优点 中药贴敷可保持局部疮面湿润,伤口保持湿润有以下优点: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利于保持、促进多种生物因子的活性和释放;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避免敷料与新生肉芽组织粘连,更换敷料时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不增加伤口感染的危险;减轻疼痛等14。3.2 中药贴敷治疗的机理 祛腐生肌,活血化瘀,将中药膏均匀涂抹于创面,加速坏死组织液化,渗出液用纱布吸附引流,使腐败组织不再重吸收,加速引流,促进细胞活动,减轻局部组织刺激和负担。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分泌排泄,利于肉芽组织生长15;改善微循环的血液灌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患部营养16,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上皮愈合的功效17。4 压疮治疗辨证施护4.1 辨证施护 对于已经发生压疮腐溃的,临床上应视各期症状而辨证施护。洪惠玲等18将褥疮分为3期,即气滞血瘀期、蕴毒坏死期、生肌收口期,在期褥疮(气滞血瘀期),治以活血通络,养血润肤为主。期褥疮(蕴毒坏死期),治以化瘀解毒、托里排脓为主。期褥疮(生肌收口期),治以补益气血、托里生肌为主。各期均采用相应的外治法结合口服中药,配合饮食调理,可以加速疮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刘芳19通过辨疮色、辨脓液进行辨证分析,认为褥疮的共性为瘀,血瘀贯穿着整个发病过程,故必须重点突出化瘀护理。她将褥疮分为气滞血瘀证、瘀腐热郁证(皮损期、肉损期)、气血瘀腐证(虚实夹杂型、气虚夹湿型、气虚寒瘀型、气虚津亏型)等,然后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4.2 辨证换药 辨证换药是中医外治法定核心,即同内治法一样,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症候,采用不同的处方20。将其运用于压疮的护理和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的膏剂与各类散剂配合使用,可针对压疮创面的情况辨证使用,灵活调配,能明显提高溃疡的治愈率。中医辨证换药不同于西医对于压疮局部的处理方法,仅仅以控制感染、抑制细菌生长为主,而是针对疮面的不同情况,或以提脓祛腐,或以生肌收口,或以收涩敛疮,方法灵活,针对性强,效果良好。刘青21通过中药辨证换药法在期压疮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5 中药制剂贴敷治疗压疮的方法 目前压疮无特效治疗药物,所以治疗起来非常棘手,然而临床许多专家为求一种简便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压疮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将治疗压疮的中药分二类:成药和配方药。5.1 中药成药 指在药厂已制作完毕,并通过国家中医药局检测,可供临床直接使用的药物。5.1.1 如意珠黄膏 如意珠黄膏为李秀芳家几代家传方,由:当归、白芷、五倍子、珍珠粉、蜂蜜、蜂蜡、香油等十余味中药经过特殊加工而成。局部外涂既能营养局部皮肤,又能抑制细菌生长。诸药合用有活血化瘀、清热收敛、解毒消肿、止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同时具有改善创面微循环的作用2224。5.1.2 甘石创愈散 成分:炉甘石、麝香、血竭、磺胺嘧啶银等。用法:创面清洗干净后,将甘石创愈散粉均匀撒在溃疡面上约1mm厚,再用无菌纱布外敷,换药23次/d。孔贺利等25用此法治疗压疮,取得良好效果。5.1.3 痛血康 成分:重楼、草乌、金铁锁和化血丹等。功用:散瘀活血、镇痛抗炎。用法:清创后待干,将其胶囊打开,药粉均匀涂在创面上约0.30.5mm,外盖无菌纱布,换药1次/d。吴建华等26用此方法治疗压疮,取得良好效果。5.1.4 龙血竭 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粉类、强心甙、多糖等。功效: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治疗压疮用法有以下几种:(1)清创后溃疡面上撒上龙血竭粉,辅以频谱治疗仪照射3060分,照射4-6次/d,距离1020cm,换药23次/d27;(2)将龙血竭与75%酒精在无菌容器中调成糊状,再均匀涂抹于创面上,暴露创面,换药4次/d28;(3)将龙血竭粉直接撒于创面上,外敷无菌纱布,换药1次/d29;(4)中药血竭加石膏、明矾撒于创面,以无菌敷料覆盖,换药2次/d30。5.1.5 中药一效散 成分:石膏、黄柏、炉甘石、冰片等。功效:可促进创面的再生和修复。用法:清创后将其粉剂撒于创面,无菌敷料覆盖即可。换药2次/d。霍红等31用此方法治疗压疮,取得良好效果。5.1.6 象皮生肌膏 成分:象皮、黄柏、白芷、乳香、炉甘石。功效:活血祛腐、解毒止痛、生肌收口。陈偶英等32使用象皮生肌膏配合吹氧治疗压疮取得了良好效果。方法:清创后创面高流量吹氧(氧气湿化瓶内装75%乙醇),3040min/次,然后塞入象皮生肌膏纱条,无菌敷料覆盖。换药1次/d。5.2 中药配方药 指几种及以上中草药必须经过煎熬或自己制作后才能使用,即非现成能使用的中药。5.2.1 骨筋丸膏 取骨筋丸胶囊(贵州康纳圣方药业)1024丸,去胶囊留粉沫,加适量香油,调匀成糊状备用,以敷后不溢为度33。组成由乳香、没药、延胡索、三七、红花、血竭、马钱子、白芍、郁金、桂枝、独活、牛夕等组成。主要增加创面营养,促进组织细胞再生,而且油剂渗透性强,使药效迅速发挥创面,在创面形成一层较薄的油膜,保持创面在一个符合生理需要的湿润环境内,利于再生修复。5.2.2 提毒生肌散 成分:煅石膏、红粉、广丹、冰片。功效:清热凉血、祛腐生肌、活血化瘀、凉血清肿。覃运兰等34使用提毒生肌散联合中药抗菌1号治疗压疮,取得了好效果。方法:清创后,适量提毒生肌散撒于压疮溃疡面,用TDP照射,2030min/次,1次/d,照射毕,将消毒纱布浸入抗菌1号混悬液后外敷创面,无菌纱布覆盖,1次/d。5.2.3 如意金黄膏 成分: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研成细粉后加蜂蜜、麻油,搅成糊状,高压灭菌后备用。用法:用时均匀摊于敷料上,换药1次/d。功效:抑菌、抗炎、镇痛、解痉。刘立35用此法治疗压疮,取得了良好效果。5.2.4 自制中药膏 袁立丽36研究使用轻粉和血竭研细过筛混匀,将紫草、当归、白芷、甘草四味药碎断,取麻油同置锅内浸泡24小时后用文火炸枯研细加入白蜡适量熔化,降温后加入粉末搅匀即可。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祛腐生肌,敛口排脓;王春梅37等研究使用乳香、没药、红花、桂枝,加水2000ml煎至1500ml,过滤后装在保温瓶中备用,每剂使用30次,每次将换药液浸湿的纱布冷却至冬季35,夏季28,持续湿敷5min。综上所述, 随着综合护理、辨证施护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的普遍开展,使用中药制剂贴敷治疗三期压疮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压疮的发生具有高风险性,对压疮护理干预措施效果也还是有限的,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延长病程和增加护理工作难度。冯氏38等研究发现下肢骨折牵引患者仰卧运动减压法配合渭良伤科油预防压疮的发生明显优于传统翻身防压疮效果,这一研究结果也正显示出主动运动疗法在预防压疮中良好的运用前景。但主动运动疗法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尚十分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黄柳妮.中草药局部应用治疗压疮的近况J.当代护士,2010,4:12-13.2 吕冬梅.褥疮治疗和护理的最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31-1033.3 钱晓路,袁浩斌,张美娟.中医药治疗压疮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04,18(4A):568-570.4 张木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0-61.5 Tadashi Sumiya, Kenji Kawamura, Akihiro, et al. A surrey of wheel cheir use by paraplegic individuals in Japan. Part 2: Preval ence of pressu soresJ. Spinal Cord, 1997,35:595-598.6 黄济宁.褥疮护理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5(2):691.7 王彩凤,巫向前.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74-77.8 兰脆霞,肖婷,徐文琴.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5):126-129.9 郝建春,张研,秦丽芳.褥疮防治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451.10 王翠茹.压疮的临床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6,14(1):58-59.11 殷磊.护理学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222.12 Raghavan P, Raza W A, Ahmed Y S. Prevalence of pressure sores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spinal injury patientsJ. Clin Rehabil, 2003,17(8):879-884.13 林少莉,刁冬梅.压疮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研究进展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6):470-471.14 王泠.压疮的管理(三)J.中国护理管理,2006,15(3)6:61-62.15 王玉丽,周泽敬.自制中药膏治疗骨伤患者溃疡期压疮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206-207.16 贾公孚,谢惠民.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52.17 刘田缃.自制中药糊剂治疗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93. 18 洪惠玲,李淑丽,方少霞,等.浅谈褥疮的辨证施护J.福建中医药,2007,38(6):61.19 刘芳.褥疮辨证施护体会.吉林中医药J.2003,23(3):32.20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8.21 刘青.中药辨证换药法在期压疮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4期:129.22 李秀芳,宫淑芝,吕军娥,等.如意珠黄膏治疗老年期压疮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16):1489-1490.23 李秀芳,宫淑芝,吕军娥,等.如意珠黄膏治疗期压疮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46-1647.24 李秀芳,宫淑芝,吕军娥,等.中药如意珠黄膏外敷治疗顽固性压疮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86-1287.25 孔贺利,龙玉芹.甘石创愈散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4,18(11):1950.26 吴建华,邓冬英,朱美仙,等.痛血康治疗褥疮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论坛,2007,5(5):5-6.27 邓凤姣.龙血竭粉末外敷于碘伏治疗褥疮的疗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