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这一貌似经典的公司定位深深地影响了公 司这一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大部分时间。无庸置疑,这一理念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 利润。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它使公司能够轻装上阵,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 也正是这一理念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公司只是单纯地收 益,却不承担由此带来的社会责任,而把责任却推向了社会单方面承担。这是有 失法律公平的。于是公司的社会责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公 司的社会责任仅处于道德责任的范畴,由公司自愿来履行。这种柔性的做法使得 公司的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于是公司的社会责任进入了法律的视野, 开始了由法律的一般条款到具体的制度设计。相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道德化,将 公司的社会责任纳入法律的麾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事实上,问题并没有因 此而解决。立法层面的法律规定还只是法律运行的初级阶段,公司社会责任的真 正落实还有待于司法的力量。这不但是法学理论研究的必然,也是司法实践的呼 唤。因此,研究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切合实践需要。既有 法学理论基础,也有不容否认的实践需要。同时,也已有了一定的学术积淀。正 是基于这种清楚的认识,笔者拟以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为选题完成自己的学位 论文。 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它们依次为: 第一部分是引言。公司的社会责任源于公司存身于一定的时空当中,其活动 必然与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然而,国内外现行的公司立法对于公司社会 责任的规定仅停留在原则性的立法阶段。法学研究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探究也处 于与之相应的具体化阶段。在法律实践当中,公司的社会责任也没有司法化。 第二部分是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既是公 司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其自身实现的必然依归,更是填补公司社 会责任理论空白的需要。 第三部分是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可行性研究。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化是其 司法化的理论基础,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其司法化的实践基础,公司社会责任 的前期研究及各国现行法律对之的规定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研究搭建了可资 借鉴的研究平台。 第四部分是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比较法考察。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德国公 司法规定的考察可知:在理论上,这些国家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争论未休,但对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趋势深信不疑;法律是公司社会责任得以实现的保证。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i 第五部分是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现状分析。公司的社会责任虽然被写 进了我国公司法的第五条,但其实现仍然路途漫漫,尚需法律对其实施机制的进 一步落实。 第六部分是实现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建议。公司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体 只能是公司。在法律层面,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应限定在对公司雇员、消费者、 债权人、环境和环境资源受益人责任的承担上。应从建立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派生 诉讼制度和公司社会责任公益诉讼制度两方面构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制度。 第七部分是本文的小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对公司责任制度的完善。在全球 化的背景下,健全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仅从司法化的视角研究了其 落实机制,其局限性不言自明。毕竟,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并非单一的司法化所 能解决,尚需从其他方面进行多向度的研究。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一般条款,公益诉讼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abstract company is a profitable business entity. this location like classical deeply affected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most of its tim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s idea brings rich profits to lots of companie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it enables companies to work without heavy burden and wins more opportunities. however it is this idea that produces a lot of problem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idea, companies makes profits solely, don t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hich brings about from this and pushes the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society. it is unfair to the society. the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as put on the agenda. but for a long tim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as in the scope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which was carried out by the company itself voluntarily. this flexible approach allows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a large extent ineffective. so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mpany stepped into a legal perspective. it begins its course from the general provision to special provisions. compared with the moralization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mpany, it is no denying that keep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mpany in the control of law is a great progress. in fact the problem has not been resolved yet. legislation is only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legal operation, the real implement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pends on the judicial power. this is not only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theory, but also the call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not only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oretical base of law and practical needs. in addition it also has some academic accumulation. based on this clear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intends to complete his dissertation under the title the jurisdicti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re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is prefac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igins from the time and space which corporate lies in and its activities will inevitably contact this or that with society. however, the provisions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urrent corporate legisl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only pause in principled legislative stage. the legal science research in regarding to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v the corresponding concrete stage. in the middle of the legal practic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lso does not have the judicatur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judicature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judicature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logic of the theory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result of the implement in itself. it still fills the blank of the theory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judicature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mpany.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base of its judicat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practical base of its judicature. the earlier period research i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urrent legal rule in various countries have built the research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judicature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view of the comparative law of the jurisdiction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the inspection to american, british and the german law of corporation, we know that these countries have no doub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undertake by corporate, though they argue abou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law is the guarantee which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realize. the fifth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ity of the judicature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ur country. although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as written into article v in our company law, but the road is still long to its realization. it needs to realize in law further. part vi is the suggestions of carrying out the judicature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le party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only be company. the provin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ught to be defined to the companies employees, the consumers, the creditors,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beneficiary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we should build the judiciary system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he derivation lawsuit system of the non- stockholder stakeholders, the other is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art vii is a summary of this articl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perfect of company liability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it is very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v necessary to improve this system. this article only studied it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from judicatures angle, its limitation is obvious. after all,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out of judicature, it needs to study from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udicature; general provisions;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1 1 引 言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诞生于上世纪 20 年代末,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最早提出。这 一理论是对公司绝对营利性的一种修正。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这一 奉为经典的公司定位使公司长期以来以逐利为惟一的和终极的目标。其制度设计 也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在单一的公司营利理念之下,公司唯利是图。这虽给 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低劣的产品质 量对消费者的危害,恶性的竞争对正常经济秩序的冲击,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污 染等等。这就促使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法律责任归属的思考,公司的社会责任问 题提上了日程。 公司作为为股东盈利赚钱的工具,具有营利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公司作为 一种社会组织,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总是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故公司也具有社会性。公司既是经济人,同时也是社会人,所以,公司应 该是营利性与社会性兼顾。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是其主 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营运活动中,应 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理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虽然一直存在 争议,但基本上得到了肯定。对我国而言,公司是舶来品,公司法也是舶来品。 当然公司社会责任亦为舶来品,但这一理念已经基本被各界人士所接受和认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公司社会责任理 论的逐步成熟,人们逐步认识到公司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公司 开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总之,公司承担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已经是无可争辩 的事实。相应,我国 2005 年新修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 公司从事经 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 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这说明公司社会责任已被我国公司法 所承认,实现了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化,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在立法文 件中得以确立,至此关于公司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讨论应该告一段落。但是, 承认公司社会责任并不能使公司社会责任自动实现,还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和配 套的权利救济手段来践行和落实。 最近几年,公司唯利是图引发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诸如“ 安徽阜阳大头娃娃 奶粉事件” 、“ 苏丹红事件” 、“ 松花江污染事件” 、“ 三鹿牛奶事件” 以及文川大地震 暴露出的一些公司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这些事件都是公司不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 是非常严重的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无论是公民还是国家都难以容忍和接受。这 些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社会责任实现问题的强烈关注。尽管公司法中规定了公司社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2 会责任这一内容,但是若仅仅将其归结为道德责任,不将其纳入司法实践,则公 司的社会责任永远是宣示的东西。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一个实践走在理论之前的理论,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 的立法主要是根据社会需要而不是理论指导。法学研究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探究 也处于对现行法律规定的具体化阶段。在法律实践当中,公司的社会责任也没有 司法化。因此,有必要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问题。基 于以上原因,笔者决定将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作为毕业论文论题予以研究,希 望能通过笔者的学习、分析以及思考,从司法化的角度对公司社会责任做一探究。 本文中笔者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以及历史研究方法探讨司法如 何介入公司社会责任,使得公司社会责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诉性,以期将公司社 会责任得以落实,而不是停留在虚无缥缈的宣示性的阶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3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从法学理论上讲,法律责任必须有司法的最后保障才能实现。没有司法保障 的责任是一种仅有责任之名而无责任之实的责任。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而言,司 法化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是公司社会理论发展 的必然逻辑。在国内外的公司法理论中,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尚处于原则性的一般 规定,没有具体的细化,更没有进入其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实践的研究。在司 法实践中,公司的社会责任通常仰赖于公司自身的承诺履行。这是一种理论的残 缺及其导致的必然后果,一言以蔽之,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理论缺失以使这一 责任形同虚设。因此,从理论发展和责任的落实而言,有必要在理论上探讨这一 理论。第二,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是其自身实现的必然依归。在近现代社会, 不论是公司自愿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还是被动地要求其承担应当履行的责任, 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其不折不扣地实现。否则,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有可能出 现公司社会责任的虚化。毕竟,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意味着公司负担的增加,利 润的减少。更有甚至,过多的公司社会责任还有可能导致公司生命的结束。在这 个意义上,任何一个足够理智的公司管理层肯定都不愿意让公司承担过多的社会 责任,不管这种责任是法律上的,还是道义上。可见,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是 其自身使然。第三,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司法化研究是填补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空 白的需要。前已述及,在国内外,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立法层面, 对其司法化的研究方才上路。故此,在理论上深入研习公司的社会责任司法化无 疑有益于这一研究领域空白的弥补。将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是公司社会责任的性 质和特点使然。 此外,从现实情况看,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希望寄托于社会的呼吁和道德 意识的提高效果并不好。确实如果连法律都不起作用,希望通过倡导社会责任而 唤起企业的良知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我国现阶段将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有着非常 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成为了市场上最 活跃的经济主体,公司有着天然的资本优势,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公司对社会的影响力可谓是牵公司一发乃动社会之全身,随着公司经济 力量的不断壮大,公司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公司作为最重要的商事主体 有着趋利的本性,一些公司甚至唯利是图,置社会利益于不顾,造成了环境破坏、 资源浪费、垄断市场,假冒伪劣,隐瞒欺诈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安徽阜 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 松花江污染事件” 、时隔不久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在汶川大 地震中暴露出的一些不合格建筑物事件等等。在我国还存在一些公司公益捐赠开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4 空头支票的行为,不少公司承诺捐赠但最终不会兑现。 据统计 1998 年抗洪中,6 亿元 捐款承诺有一半是空头支票。这些公司往往是利用人们对灾情的关注,依靠承诺捐 赠,站在媒体与公众关注的中心,不仅赢得了公众的好感,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还往 往因此成名,既做了广告又省了成本。其后,做出捐赠承诺的公司成为最终的赢家, 它们事后根本不兑现承诺,由于此时公众的注意力已经转移,负面影响有限。这使得 很多公司敢于铤而走险、屡试不爽,不断在捐赠问题上失信。充分表明我国公司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严重缺失。没法律责任的公司社会责任只会沦落为 公司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的有力武器,不利于将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因此, 很有必要将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通过司法的手段保障公司社会责任得以真正落 实。 故此,笔者认为将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比将社会责任停留在道德层面有现 实意义得多。 2.1 是实现法的正义与秩序价值的重要手段 法律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系,从终极意义上说它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 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社会中的所有立法和司法都是一种进行价值选择 的活动。司法就是适用法律所提供的价值准则在冲突的利益中做出权威性的选择。 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正义即意味着公平、公道、公 正。“ 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 没有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有人说正 义是各得其所,有人说正义意味着一种对策的回报,亦有人说正义是指法治或合 法性,还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虽然大家说法各异,但却暗含着同一个意思,那就 是:正义意味着一件事或一个行为是正当的合理的。文明的人类社会一直追求正 义,在法律或法学上正义是指通过创制和执行法律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 行为而形成的理想关系。这些正义的理论给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支持。 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法律实体,从社会中获益不少,但是我们也应认识 到公司在创造财富获取利益的同时,产生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如产品质量不合格、 破坏生态环境、侵害劳动者权益等,这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所以从正义的角度 来讲,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了正义原则对经济制度的调节从而减轻或消除这 种不平等。这样就能使社会成员和谐发展,成员与社会和谐发展。 自由和秩序也是每一个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人们所希求的各种价值目 标之中,自由与人的主体性有最密切的关联,可以认为没有自由没有主体。但是 普洛透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低等的海神,是一位能知未来的老人。落难的墨涅拉俄斯在从特洛伊返回埃 及的途中曾向他请教自己的未来。心情不好的普洛透斯不想回答,就变化成各种动物以逃避墨涅拉俄斯的纠 缠。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5 自由是要求在一定秩序约束下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自由。法律是调 整社会活动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体系。要保证主体的地位及活动,就要保证 自由。在一个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彼此存在着联 系。人的自由并不以其相互隔绝为要件;并不是离开他人自己的自由才能实现。 人们互为条件的生存状态使人们只有在相互依赖中才有自由。在法律(或法学) 上自由指的是法律上的权利,其边界就是不能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著名的法 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 “ 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 自由仅仅是: 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被强迫他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 “ 自 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 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有这样的权利。” 1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类主 体,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当然也有自由,但公司的活动具有涉他性,涉及到公 司之外其他主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对其他非股东者所承担的责任,与其他利益 相关者的权利有牵连。因此公司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完全的自由。而是在享有法 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基础之上的自由。倘若公司出于私利的目的,只为追求公 司股东的利益,不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那么从长远角度看肯定不利于公司 发展。因为其他公司同样可以这样。最终公司赖以生存的和谐环境将被破坏。在 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今天,公司与其他主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公司的自由 得以扩展和实现的同时。人们的公共空间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也变得更为重要,这 些社会共同利益和公共空间变成每一家公司的自由的条件。如果社会公共利益受 到损害,则公司的自由也会受到损害。 在法律的调整中,以权利义务的方式设定主体的自由实现方式和界限是将自 由法律化为法律自由。通过为法律关系主体设定权利和义务,为每一个主体以及 整个社会提供活动方案,其中权利规范为主体确定了自由限度,义务中的不作为 义务,体现了对其他主体自由不能破坏,义务中的作为义务则是为了权利主体自 由的实现,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就应该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这 是公司和整个社会享受自由的前提。就公司而言,对每一家公司的自由的威胁不 仅可以来源于外界的侵害与强制,也可以来源于公司本身对自由的滥用。如果没 有法律的限制,主体滥用自由同样会对自由造成损害,也会对秩序产生冲击。因 此,有必要“ 把自由法律化为权利;把责任与自由联结为平等的自由提供保护权 利。” 2秩序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社会秩序表示在社会中存在着某 种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行为的规则性以及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如果 没有一个能使人们放心地享受其合法利益的安全环境的话,人类的一切活动将失 去起码的保障。秩序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罗伯斯 庇尔曾说过:“ 我们希望有这样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下,一切卑鄙的和残酷的私欲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6 会被抑制下去,而一切良好的和高尚的热情会受到法律的鼓励; 商业成了社 会财富的源泉,而不仅仅是几个家族的惊人富裕。” 3这种美好的秩序强调的是人 与社会的和谐。若秩序破坏,则出现无序。当出现无序状态时,结构的有序性混 乱了,关系的秩序性打破了。行为的规则性消失了,进程的连续性也打断了。无 序状态之下人们的安全生活环境被破坏,不安全因素增加,为了保护正常的社会 秩序,人们必须想办法预防和消除无序状态。在当今文明的社会中,法律是消除 无序状态,以及预防无序状态的首选手段,也是惯用手段。恩格斯曾经说过:“ 在 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 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的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 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 4这段话充分表明法对经济秩序维护 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法对经济秩序的维护也日 显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给各种经济主体都赋予了非常大的自由,但这种自 由不是放任自流,为所欲为的。这种自由不能损害其他主体的权益,不能破坏正 常的经济秩序。因此需经过法律来调控各主体的活动,以维护社会秩序,基于此 便有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基础,如法律规定经济主体不能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及第三人利益;对产品质量也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的角度出发, 要求公司对消费者负责;针对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劳动关系中,企业 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劳动者处于劣势,于是,立法规定了有关劳动合同签订 的标准,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基本的劳动条件等,禁止企业以任何理由和 形式剥夺;此外还有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等。所有这些都是公司社会责任需要法 律规制的表现。 综上可见,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是实现法的正义与秩序价值的重要手段 2.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是防止公司权利滥用的手段 权利主体行使权利不应该妨碍他人行使权利,不应违法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 利益,否则将会被法律所否定。“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5 这就是说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有程度上和范围上的限制,都得有个度,超过这个度, 权利将会失去原有性质,就是权利滥用。权利滥用是一个私法上的概念,是指权 利主体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损害了他人或者社会利益。“ 法律之终极 目的不去全在保护个人之自由与权利,整个社会之发展与人类之生存,亦应同时 兼顾。” 2早在罗马法时期就已经存在禁止权力滥用原则。当今,基本上所有国家 在法律中规定禁止权力滥用原则,对权利主体行使权利进行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第五十一条明文规定:“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民法通则第六条和第七条规定:“ 民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7 活动应该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这些规定体现了我 国法律对权利行使的限制,是禁止权利滥用精神的体现,为防止公司权利滥用提 供了法律依据,赋予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权利行使之限制, 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作为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获利的同时,应该遵守 社会公德,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在运行中追求股东利益最 大化,这是公司在行使自身权利,但是公司行使权利要防止权利滥用,不能损害 他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将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 因法律制裁的威慑力,可以有效防止公司权利滥用,从而使公司社会责任得以落 实。 2.3 是公司社会责任最终落实的制度保障 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并且我国公司法第五条 明确规定公司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说关于公司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讨论已经 有了定论,目前的讨论争点是如何落实社会责任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公司社会责 任进行定性和界定,这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和实现机制,因为 不同性质的责任有不同的实现机制。然而关于这一问题学界人士的观点各有不同, 虽然他们都强调公司在为股东们营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其他主体的利益,承担 社会责任。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公司承担的这种社会责任性质如何,到底是一种道 德责任,还是法律责任?关于这一问题,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 主张公司社会责任是法律义务。另外还有一种主张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属于道德 上的义务。 笔者认为将公司社会责任单纯归结为法律义务抑或道德义务都是不准确的, 都显得过于绝对化。若将公司社会责任完全归结为道德义务,则使得公司的社会 责任只能通过道德约束机制来实现。由于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股东赚钱,这种认 为公司社会责任仅仅是依靠内心道德约束没有任何法律压力,道德义务恐怕对公 司社会责任的落实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这种理论下,当公司股东利益于第 三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因此,将公司社会责任定性为法律 义务能从法律上对公司相关者利益得以保障,具有现实意义,但是,这种观点若 是不能正确界定作为法律义务的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而笼统地将其法律化,会 使公司负担过重,甚至是不堪重负,这样既损害了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又损害社 会利益,不利于公司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所以,笔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对社会负有的一种义务既不是单纯的 法律义务,也不是单纯的道德义务,而是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结合体。公司对 社会的法律义务是法定化的,是国家法律、法规对其作出了明确之规定,国家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重要意义 8 制力是公司对社会法律义务得以履行和实现的保障。这种义务不仅在立法文件中 对其具体内容和履行有详细的规定,而且对公司若不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将受到 什么样的法律制裁也有详尽的规定。公司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是公司对社会承担的 法律义务之外的义务,这种义务的履行没有任何法律压力,只能通过道德约束实 现,公司的社会法律义务对公司是一种刚性的硬约束,是对公司最低限度的道德 的法律化,而公司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是对公司的一种软约束,不具备强制性,是 在法律之外对公司提出的更高的道德要求。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即是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而道德则支配人们的内心 生活和动机。法律与道德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毕竟是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 道德偏重于自律,法律偏重于他律。道德的实施诉诸人的内心自觉,而法律的实 施需要国家强制力推行。公司社会责任在起初确系一种道德责任,此时的公司所 承担的社会责任绝大部分是道德责任。诸如公司将其一部分股利捐献给社会所进 行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这种道德责任没有强制性,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靠 商业道德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虽然公司担心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甚至遭遇抵制 以致损失利润会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公司趋利之本性,仅靠道德约 束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不是很理想。并且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对社会的影响越 来越大,公司在营利的同时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此时必须将一部分公司 社会责任上升为法律。由法律预以规定,并由法律保障落实。 可见,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是公司社会责任最终落实的制度保障,当然并不 是所有的法律责任都由司法实现,若责任主体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义务, 司法程序就不会启动。 纵上所述,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有必要研究公司社会责任 的司法化问题。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可行性研究 9 3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可行性研究 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并非心血来潮之论。它不但有研究的必要性,还有其 研究的可行性。在上文,笔者已追寻其必要性。在下文,我们来考察一下其可行 性。 3.1 法律化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提供了制度依据 从公司社会责任的发展历史看,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道德 责任向法律责任的转变过程。就法律的运行而论,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既 然公司社会责任进入法律,就意味着其要有一个从立法到司法的流程。公司社会 责任由道德责任向法律责任的嬗变,则为其研究奠定了无法回避的理论基础。 要实现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必须有立法作为基础。关于公司社会责任,2005 年公司法修订之前各种争论此起彼伏,以韩国学者李哲松教授为代表的反对派认 为公司社会责任义务内容不明确,并且义务责任的对象也不明确,不能将其上升 为法律规范。但是我国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责任对象是清晰的,即公司 的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内容纵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能通过立法上的技术对 此问题加以解决,那就是利用一般条款加具体规定的方法,规定在法律文本中。 最终,理论界、实务者和立法者基本达成一致并采取了这一方法,在公司法中写 入了“ 承担社会责任” 这样的字眼。该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 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 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该条虽然使用了“ 社会责任” 字样,但没有具体规定公司社会 责任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用语也是笼统抽象,使用的词汇富有弹性;也没有规定 公司违反社会责任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该条出现的位置也是在公司法总 则之中。可见,这一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条款是典型的一般条款 即法原则。 但是即便如此公司社会责任既然是法律条文规定的东西,当然也就有法律约束力。 国家立法并不是观其美也,而是要将其在社会生活中施行和适用。如果法制 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 了法的权威和尊严。我国清末大法学家沈家本就曾经说过:“ 立法而不行,与无法 等,世界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7司法不是法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但却 是最后一道保障屏障,刘连煜教授说过:“ 必须强调的是公司社会责任概念,其本 身基本上是道德性的抽象概念,但在学术研究上仍应请求如何将之具体落实的方 法,否则将沦为纯粹道德化的诉求,免不了终致落空而成为一项口号而已。” 承认 公司社会责任并不等于公司社会责任就能自动实现。公司社会责任不可能单靠道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可行性研究 10 德约束落到实处,还要有严密的权利救济手段。既然我国已将部分社会责任法律 化,这就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提供了制度依据。 。 3.2 一般条款作为裁判依据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提供了实践基础 在成文法中,一般条款是法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一般条款和法 律原则是一个东西可以相互替换而用,是同义语。在各成文法国家,一般在成文 法规范的总则之中设置了一些一般性条款。一般性条款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 使用了抽象宽泛富有弹性的词语,没有规定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并且没有具 体的法律规则所具有的那种严密的逻辑结构。关于法律原则布莱克法律辞典的解 释是:法律的基础性原则或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 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程序。8长期以来,大陆法系国 家在法律应该具有明确性理念的影响下,将成文法中的一般条款仅仅看作抽象的 具有宣示意义的法律条款,认为一般条款不像法律规则那样具体明确,不具备法 律规则所具有的行为规范和裁判功能。 可是,由于自然语言的局限性以及立法者对未来预见能力的有限性,加之社 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所以立法者不能制定出一部包罗万象的法律, 导致既有的法律规则无法涵盖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使法律 具有滞后性,即:法律规则落后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相比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 而言,成文法总是僵硬的。而在我国的司法审判活动中,法官由于长期受制于“ 规 则中心主义” 这种法理理念的束缚,一直以来习惯于传统的三段论的司法模式,将 法律的司法适用仅仅限于“ 条文的法律适用” ,结果,我国法院的判决书理由陈述部 分只是对制定法条文的解释。判决依据也只是限定在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 的司法解释之中,鲜有法律原则出现。若依法律原则判案,则很可能被批判为缺 乏法律依据。然而如前所述,由于立法者的理性预测能力有限性和语言的模糊性, 导致社会现实中总会出现超出这种理性预测情形。法官在现实司法审判中可能会 遇到无法依据既有法律规范作出裁判的困境,甚至可能会以法无明文规定为理由 而拒绝裁判案件,这不利于人们树立法律意识以及人们对司法的信任。 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救济就有诉。法官不能以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裁判在现 代法治社会可以说已经成为基本常识,在私法领域尤其如此。因此,在法治社会 中通过一定的立法技术制定一般条款,并将其司法化,是解决法无明文规定的一 种很好的办法。当在社会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法官不能在既有成文法中找到 相应的法律规则,或者既有规则相互冲突,或者使用既有规则会导致案件的审判 结果出现不公正的时候,法官就必须而且也只能利用法律原则的适用来弥补这一 缺陷。“ 一般条款存在的必要,是因为人类在规范的设计上尚有力不从心之处。他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可行性研究 11 们尚不能完全知道:哪些是应加规范的,以及对已认为应加规范者,应如何才能清 楚地加以规范?于是乃乞灵于开放性的概念,期能弹性地、演变地对生活事实加 以规范,而不至于挂一漏万。” 9在社会中某些领域,社会关系变动不居、尚难为 立法者所能预测的的成分多一些,立法者更多地冀望于一般条款,由审案法官结 合具体情势实现个案正义。 从大陆法系的司法实践看,许多现实的纠纷最终得以解决是法官们成功地利 用一般条款的司法化的结果。例如,在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德国,因为立法 者无法对永无休止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侵权方式作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出理 性的准确的预测,不可能制定出详细的具体规则,所以这一领域一般条款司法化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统计在德国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第一条裁 判,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案件达到了三分之一;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条款的司法 适用更是普遍,当然由于法律传统的原因,在这些国家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通过 具体案例证成的。如前所述,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务林业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禽智能化管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橡胶制品模具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矿用燃油车司机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润滑脂装置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堆取料机司机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影视行业2025年工业化制作流程质量控制与影视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氯丙烯装置操作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宝玉石鉴别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能源行业2025绿色信贷政策下企业研发战略布局分析报告
- 第2章-静电场和恒定电场
- 2025年老年病学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理论笔试答案及解析
- 激光武器物理课件
- 气瓶泄漏应急演练范文大全
- 2025年REACH 250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第34批
- 用户运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标准)直播买手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岛文化旅游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4.2认识一次函数第1课时“均匀”变化的现象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养老护理员培训排泄照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