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的初步研究.pdf_第1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的初步研究.pdf_第2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的初步研究.pdf_第3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的初步研究.pdf_第4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的初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的初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中又捅芰 关中地区隶属西周王畿,历年来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先周至西周时期的墓葬。这些分 布于不同遗址中的墓葬规模不一,随葬品多寡有别,向我们展现了西周王朝社会结构的 等级差异。可是囿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往多集中于对墓葬及随葬品本身所反映的礼制的 研究,而缺乏对墓地所体现的等级现象的深入探讨。 本文在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把墓地所体现的等级性与居址 的等级性联系起来分析,并对由其所构成的聚落的等级和性质进行研究,从而对该地区 的西周社会结构得出了清晰的认识。 我们认为,在西周王朝的王残内,周王将自己所能控制的土地,根据本族内亲属血 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德的高低,外族归附者才能和功绩的大小,王室公卿大夫身份等级的 差别,分别进行赏赐。从而在周天子居住的都城丰邑和镐京及性质、地位特殊的岐邑周 围,形成了各个层次的王室宗亲、异性贵族和公卿大夫的采邑。同时,在采邑的周围还 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低等级聚落。这些处于顶端的都邑,中端的各层次采邑和底端的低等 级聚落共同构成了西周王袭地区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 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等级现象,社会结构 a b s t r a c t t h ec e n t r a ls h a a n x ia r e aw a so n c ew i t h i nt h et e r r i t o r yo f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a n dh a s w i t n e s s e dh u n d r e d so ft h o u s a n d so fd i s c o v e r i e so ft o m b sf r o mt h ep r e z h o ud y n a s t yt ot h e 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 t h eg r a v e s ,w h i c ha r ed i s t r i b u t e di nd i f f e r e n tr e l i c sa r ed i v e r s i f i e di n s i z e sa n dp l e n t i f u l n e s so ff u n e r a lo b j e c t s ,s h o w c a s i n gd i f f e r e n th i e r a r c h i e so fs o c i a ls t r u c t u r e s i n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 b u to w i n gt ot h el a c k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t t e n t i o ni sm o r ef o c u s e d o nr i t u a l sr e f l e c t e db yt o m b sa n dt h ef u n e r a lo b j e c t si nt h ep a s tr a t h e rt h a no ni n d e p t h d i s c u s s i o no fh i e r a r c h yp h e n o m e n o ne m b o d i e di nt h eg r a v e y a r d s b a s e do n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t o m bg r a d e sa n dt y p e si nw e s t e r nz h o u ,t h ep a p e rc o n d u c t sa n a n a l y s i sb yc o n n e c t i n gt h eh i e r a r c h i e sr e f l e c t e db yt o m b sa n dt h o s eo fr e s i d e n c e sw h i l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i n t ot h eh i e r a r c h i e sa n dn a t u r e so fs e t t l e m e n t sf o r m e db yt h et o m b s t h e r e f o r e ,i t a i m st op r o v i d eac l e a r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s o c i a ls t r u c t u r e so fw e s t e r nz h o ui nt h er e g i o n s : w ep e r c e p tt h a t ,w i t h i nt h eb o u n d a r yo fw e s t e r nz h o u , t h er u l e ra w a r d st h el a n di nh i s c o n t r o l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l o s e n e s so fb l o o d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m e r i t sa n d v i r t u e so fr e l a t i v e s ,t a l e n t s o fa n dc o n t r i b u t i o nf r o mf o l l o w e r si nd i f f e r e n tc l a n s ,d i f f e r e n tn e r a r c h i e so fr o y a ll o r d sa n d o f f i c e r se r e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s u b - c i t i e sf o rr o y a ll o r d sa n do f f i c e r so fd i f f e r e n th i e r a r c h i e sa r e f o r m e di nt h ev i c i n i t yo ft h ec a p i t a lc i t i e sf e n g y ia n dh a o j i n gw h e r et h er u l e rs t a y sa sw e l la s c i t i e sw i t hp a r t i c u l a rn a t u r e sa n dp o s i t i o n s s u r r o u n d i n gt h es u b c i t i e st h e r eg a t h e r sp l e n t yo f l o w e r h i e r a r c h y s e t t l e m e n t s t h ec i t i e so nt h e t o p ,s u b c i t i e s i nt h em i d d l ea n d l o w e r - h i e r a r c h ys e t t l e m e n t sa tt h eb o t t o mc o m p o s ej o i n t l yt h es o c i a ls t r u c t u r e si nr e g i o n a l t e r m so f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 k e y w o r d s c e n t r a ls h a a n x ia r e a , t o m b si n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 ,h i e r a r c h yp h e n o m e n o n ,s o c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图表目录 图1关中地区西周墓地分布示意图j 2 图2 周原遗址西周墓地分布示意图4 图3 孔头沟遗址宋家墓地分布示意图6 图4 宝鸡市区西周墓地分布示意图7 图5 丰镐遗址西周墓地分布示意图10 图6 关中地区无墓道西周墓葬墓室面积变化趋势图:2 1 图7 关中地区西周墓葬等级序列构成状况图2 3 图8 关中地区西周墓葬所反映的人群等级结构示意图2 4 图9 关中地区各西周墓地中第一等级墓葬数量统计图2 6 图10 关中地区西周墓地各等级墓葬统计图2 9 图11周公庙遗址陵坡墓地墓葬分布示意图3 1 图12 东阳墓地d 区墓葬平面分布图j 一3 2 图13 少陵原西周墓地墓葬平面分布图3 3 图1 4 弓鱼国居址和墓地分布示意图3 9 图15 高家堡居址和墓地分布示意图4 1 图16 北吕居址和墓地分布示意图4 2 图17 碾子坡西周居址和墓地分布示意图4 3 图1 8 案板西周居址和墓地分布示意图4 4 图19 关中地区西周聚落等级结构示意图5 1 表1关中地区带墓道西周墓葬资料统计表16 表2 关中地区西周墓葬等级序列划分标准2 2 表3 关中地区西周墓葬等级序列构成状况统计表2 3 表4 关中地区各西周墓地中第一等级墓葬数量统计表2 6 表5 关中地区西周墓地各等级墓葬数量统计表一2 7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 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诂文作者签名:夔皇指导教师签名: 2 口夕年f 月2 7 日2 。夕年乡月叫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嚼夕 矽庐年6 月z 1 日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核书 本人声明: ! 受立( 研究生姓名)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其学位论文的撰写符合国家、学校 及相关行业领域要求的学术规范,书写格式符合西北大学研究生学 位论文规范,经我审阅已达到塑兰( 硕士或博士) 学位论文 水平,同意进行评审。 指导教师签名( 不得盖章) :年,月z f 日 两北人学颂l 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弟一早珀t 匕 1 1关中地区西周墓地的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 1 1 1 时空范围的说明 本文所要研究的墓地限定在关中地区之内。关中,或关中平原,指陕西省秦岭北麓 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 0 0 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 陕南山地、秦巴山脉。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又有秦岭、黄河等山河屏障, 是一个极具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的优良地区。在西周时期,它隶属于周王所直接管辖 的王畿范围内,丰、镐二京位于其中1 ,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历年来,关中地 区已发现和发掘的西周墓地数量众多,资料丰富( 图1 ) 。因此,对这一区域内西周墓地 等级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西周的社会结构。 本文所要研究的墓地时代限于西周时期。按照一般做法,西周时期可以分为早( 武 成康昭) 、中( 穆恭懿孝夷) 、晚( 厉宣幽) 三期2 ,这三期又可以再细分为六段。不过, 六段的分法过于细致,标准不易把握,不利于我们对各个墓地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个别 墓地中分布有一些先周和东周时期的墓葬,但是资料比较零散,等级现象表现的不突出, 不便进行统一比较,故这里不予讨论。 1 1 2 相关概念的说明 要对墓地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的概念。这里对本文所使用的墓地含义及其 命名问题进行说明。 根据周礼的记载,周代的墓地可分为公墓和邦墓两种。按照郑玄的解释,公墓 即为王或诸侯的墓地,邦墓乃一般贵族和平民的墓地。故可认为,西周墓葬均应处于相 关的墓地之中,这一点也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但是,对考古发掘所见墓地的具体界定, 尚需说明。 1 据研究,全部渭水流域、泾水流域、西洛水下游以及汉水以北地区都在王几之内。可参见吕文郁:周代王几考述, 人文杂志1 9 9 2 年第2 期。 2 一般采用陈梦家先生对西周铜器的“三期说”,可参考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文物出版社,中华书局,2 0 0 4 年。 g 蚌 斟 匝膜惰梧采鲁醐醒目凶鲁壬彬h匝 西北人学硕 j 学位论文 目前,散见于各种简报和报告中对墓地的界定有如下几种情况:( 1 ) 对一个遗址内 不同区域所发现的墓葬冠以不同的墓地名称,如周原遗址内就有黄堆墓地、贺家墓地、 齐家墓地等多处;( 2 ) 对一个遗址内不同区域所发现的墓葬冠以相同的墓地名称,如北 吕墓地内的墓葬就分布在五片互不相连的区域内;( 3 ) 对不同遗址内发现的墓地冠以相 同的墓地名称,如弓鱼国墓地就包括纸坊头、竹园沟和茹家庄等三处墓地;( 4 ) 对一片 区域内发现的墓葬冠以发现地名称,如少陵原墓地和西村墓地等。以上几种情况说明, 目前对墓地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虽然周礼中的相关记载已被大家普遍接 受并应用于考古研究中,可是,实际情况往往很复杂,加之每次考古发掘面积有限,极 少能像殷墟西区墓地那样一次性揭露近千座墓葬,故墓地的整体面貌很难廓清。 杨宝成在研究殷墟遗址内的族墓地时,曾指出:“我们所说的墓地是发掘区的区域概 念,是考古工作者为了田野工作的需要而命名的,它多半与基建工程的工地有关,并没 有其他考古学含义”3 。实际上,关中地区所发掘的许多西周墓地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配合基建工程或抢救性发掘导致对一片墓地无法进行全面的钻探和发掘,呈现在我们面 前的往往只是一块块发掘区,它们是否相连,是否属于同一片墓地,无法搞清楚。种建 荣在研究周原遗址内的齐家北墓葬时认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墓葬,或可能由于不 同考古学文化或族属更替的原因,没有内在的直接承继关系,即使处于同一地点,也可 能并非同一墓地。因此,要判断齐家北墓葬是否属于同一块墓地,尚需要从墓葬的年代 分期、葬俗特征、族属等方面进行考察”4 。这样所划分的墓地就有了考古学的含义。 可是,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和程度来看,把共处于一块区域内的墓葬划分为不同墓地尚需 要更多的证据和有力的标准。 鉴于上述情况的存在,本文不拟对一块块发掘区是否属于同一片墓地或不同墓地进 行探讨,而主要关注不同遗址中墓地的构成状况及其与遗址之间的关系,对于墓地的名 称和范围,除了对个别进行调整外5 ,大部分继续沿用以往发掘报告中的意见。 1 2 发现及研究概况 1 2 1 发现简况 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已经发掘了数以千计的西周墓葬,这些墓葬分属于五十余处 3 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 4 种建荣:周原遗址齐家北墓葬分析,考古与文物2 0 0 7 年第6 期。 5 墓地名称主要根据其所在发掘地点周围自然村庄或遗址的名称而定。 3 第一章绪论 墓地,散处在渭水、泾水中下游及陕晋高原之间的黄河西岸地区。这罩根据它们所在的 河流,分区介绍如下( 附录一) 。 ( 一) 渭水中游区 周原遗址狭义的周原遗址指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地带,大致包括扶风县的法门 乡、黄堆乡、岐山县的京当乡。其四至大体位置为:北起岐山,南到扶风县法门乡的康 家、庄李,东起黄堆乡的樊村,西抵岐山县祝家庄的岐阳堡。东西6 公里,南北5 公里, 总面积约3 0 平方公里6 。自1 9 5 7 年开始连续在周原遗址开展考古活动以来,已经在这 里发现和发掘了大量的西周墓葬,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西周墓地主要包括( 图2 ) : 图2 周原遗址西周墓地分布示意图 ( 1 ) 黄堆墓地7 ;( 2 ) 贺家一礼村墓地8 ;( 3 ) 齐家墓地9 ;( 4 ) 刘家庄白墓地1 0 :( 5 ) 6 徐天迸:西周王朝的发祥之地周原一周原考古综述,考古学研究( 五) ( 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 研究五十年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 0 0 3 年。 7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黄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文物1 9 8 6 年第8 期;罗红侠:扶风黄堆老堡三座西周 4 两北大学硕 学位论文 庄白一李家墓地1 1 :( 6 ) 云塘墓地眩;( 7 ) 双庵墓地u 。其余区域内仅是发掘了零星的墓 葬,资料很零敖,根据一些简报和扶风县文物志中的总结1 4 ,认为还有如下几处墓 地:( 1 ) 上康墓地:1 9 5 7 年,在上康村东土壕发掘了5 座西周墓”;( 2 ) 齐镇墓地:1 9 7 1 年,在齐镇村东壕发现了3 座西周墓,1 9 7 6 年在此钻探发现墓葬较密集;( 3 ) 召李墓地: 1 9 7 5 年,在召李村西北发掘了召李一号墓,年代属于西周早期1 6 。这一带经常有西周墓 葬发现,但是未经钻探,情况不明;( 4 ) 强家墓地:1 9 8 1 年,在这里发掘了强家一号墓, 年代属于西周中期后段1 77 在强家沟的断崖上曾经发现过许多墓葬和车马坑;( 5 ) 樊村 墓地:1 9 8 5 年,在此发掘了2 座西周残墓;( 6 ) 许家胡同墓地:占地约3 0 亩,在此曾 经发掘过残墓,1 9 8 4 年发现了一座车马坑,资料未发表。 周原遗址内的墓地数量多且杂,多与居址等其它遗迹有相互叠压打破关系,单纯的 墓地较少见。而且,多年来,对这些墓地只是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缺乏大规模的系统 性发掘。特别是一些墓地经过多年多次发掘,墓葬平面图发表的十分简略或没有发表, 对发掘区位置和状况也仅是进行了简略的叙述。因此,以上所归纳出来的墓地仅是根据 简报对发掘地点的概括,不同的发掘地点能否构成一片完整的墓地及其与相关居址的关 系并不明确,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周公庙遗址位于岐山县城以北约7 5 公里的凤凰山南麓。自2 0 0 4 年对周公庙遗址 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 9 9 4 年第3 期;罗红侠:扶风黄堆老堡西周残墓清理简报,文博1 9 9 4 年第5 期:周原博物馆:1 9 9 5 年扶风黄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简报,鬈文物2 0 0 5 年第4 期;周原博物馆:1 9 9 6 年扶风黄 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简报,文物2 0 0 5 年第4 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扶风周墓清理记,考古1 9 6 0 年第8 期: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岐山工作 队:陕西岐山礼村附近周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2 辑,文物出版社,1 9 7 8 年;徐锡台:岐山贺 家村西周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 9 8 0 年第1 期;长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文物1 9 7 2 年第6 期: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 9 7 6 年第l 期;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贺家村西 周墓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8 辑,文物出版社,1 9 8 3 年;周原考古队:( 2 0 0 1 年度周原遗址( 王家嘴、贺 家地点) 发掘简报,古代文明第2 卷,文物出版社,2 0 0 3 年。 9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调查发掘报告,考古1 9 6 3 年第1 2 期:陕西周原考 古队:陕西扶风齐家十九号西周墓,文物1 9 7 9 年第1 1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扶风考古队:一九六二 年陕西扶风齐家村发掘简报,考古1 9 8 0 年第l 期;罗西章:扶风县文物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 罗西章:扶风齐家村西周墓清理简报,文博1 9 9 0 年第3 期;罗西章:陕西周原新出土的青铜器,考古1 9 9 9 年第4 期;周原考古队: 1 9 9 9 年度周原遗址ia 1 区及a l 区发掘简报,古代文明第2 卷,文物出版社,2 0 0 3 年;周原考古队:( 2 0 0 2 年周原遗址( 齐家村) 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2 0 0 3 年第4 期。 1 0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调查发掘报告,考古1 9 6 3 年第1 2 期;扶风县文化 馆、陕西省文管会: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冬诸器,文物1 9 7 6 年第6 期;罗西章:扶风县文物志,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1 9 9 3 年:周原博物馆:周原遗址刘家墓地西周墓葬的清理,文博2 0 0 7 年第4 期。 周原考古队:陕西周原遗址发现西周墓葬与铸铜遗址,考古2 0 0 4 年第1 期: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周原 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2 0 0 8 年第1 2 期;周原考古队:( 2 0 0 3 年秋周原遗址( i v b 2 区与i v b 3 区) 的发 掘,古代文明第3 卷,文物出版社,2 0 0 4 年。 1 2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墓,文物1 9 8 0 年第4 期。 u 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3 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3 年。 罗西章:扶风县文物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资料皆来源于该书中的相关内容。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岐山、扶风周墓清理记,考古1 9 6 0 年第8 期。 6 扶风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等:陕西扶风县召李村一号周墓清理简报,文物1 9 7 6 年第6 期。 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 文博1 9 8 7 年第4 期 5 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以来,已经在这里发现了七处墓地“,它们分别是:( 1 ) 陵坡基地: ( 2 ) 白草坡墓地:( 3 ) 佛爷殿墓地;( 4 ) 蒋家沟摹地( 5 ) 董家台墓地:( 6 ) 折树棱 墓地( 7 ) 樊村墓地。所发掘墓葬年代从先周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总数约有1 0 0 0 余座。其中,陵坡墓地中发现了l o 座带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是关中地区目前 所见的级别最高的墓葬。目前这些墓地的发掘资料尚没有发表,具体情况不详。 孔头沟遗址位于岐山县城【= 上东约9 公里,西距周公庙遗址约8 公里,末距周原遗 址约1 1 公里。2 0 0 7 年,在该遗址的宋家墓地( 图3 ) 共发掘西周墓葬1 5 座和马坑3 座 图3 孔头淘遗址宋家墓地分布示意圈 弓鱼国墓地位于宝鸡市区内渭水南北两岸,由茹家庄墓地、竹园沟墓地和纸坊头 墓地构成( 图4 ) 。1 9 7 4 1 9 8 1 年和2 0 0 3 年,在这三处墓地共发掘了2 9 座西周墓葬、2 :i ;i ;i 鬈髅:i 嚣i :嚣嚣! :勰。2 0 0 艨4 强:、谶。头淘。 自月目期r 藩t 质祈镕 文博,2 p , n 7 年第5 蚶 两北人学硕一 :学位论文 座车马坑和4 座马坑2 0 。由青铜器铭文分析可知,它们为弓鱼国国君和贵族所有。 北吕墓地位于扶风县上宋乡西北3 公里处的高原下,由分别属于五个发掘区的墓 葬所构成。1 9 7 7 1 9 8 1 年,在这五处墓地共发掘了2 8 3 座周墓,时代从先周延续到西周 晚期2 1 。 西村墓地位于凤翔县南指挥公社西村大队六小队的村西。1 9 7 9 1 9 8 0 年,在这里 连续两次共发掘了2 1 0 座周墓,时代从先周延续到西周中期2 2 。 斗鸡台一戴家湾墓地位于宝鸡市区贾村塬的南坡、渭水北岸的二级台地上( 图4 ) 2 3 。1 9 2 8 年,军阀党毓琨在戴家湾地区共盗掘墓葬5 0 余座,绝大部分的年代属于商周 时期2 4 。1 9 3 3 年,北平研究院在斗鸡台东区发掘商周墓葬5 6 座2 5 。这样,前后共发掘了 1 0 0 余座周墓,时代从先周时期延续到西周晚期。 高庙墓地位于宝鸡市区阳平镇高庙东北4 0 0 米的台地上。1 9 9 4 1 9 9 5 年,在此发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 9 8 8 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陕西宝鸡纸坊头西周早期墓 葬清理简报,文物2 0 0 7 年第8 期。 2 1 罗西章: 北吕周人墓地,西北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 盈雍城考古队:凤翔南指挥西村周墓的发掘, 考古与文物1 9 8 2 年第4 期。 2 3 粱晓青:戴家湾遗址地貌环境的考古学探讨,考古与文物2 0 0 0 年第2 期实际上,斗鸡台和戴家湾都位于 戴家湾遗址中,两者是同一地理概念。 2 4 刘明科: 党玉琨盗掘斗鸡台( 戴家湾) 文物的调查报告,宝鸡考古撷萃,三秦出版社,2 0 0 6 年。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北京大学出版部,1 9 4 8 年 7 第一章绪论 掘了2 0 座西周墓葬,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到中期2 6 。 黄家河墓地位于武功县西北部,座落在漆水河西岸第二级台地上。1 9 8 2 1 9 8 3 年, 在此发掘了4 9 座周墓和2 座马坑,年代从先周延续到西周中期z 7 。 案板墓地位于扶风县城关镇案板村之南韦河与美阳河交汇处的黄土台塬上。 1 9 9 1 1 9 9 3 年,在此发掘了2 7 座西周墓葬,年代从西周中期延续到晚期2 8 。 孙家南头墓地位于凤翔县城西南约15 公里处的长青镇孙家南头村,处在淠河东岸 一级台地上。2 0 0 3 2 0 0 4 年,在这里共发掘3 5 座周墓,年代从先周延续到西周晚期2 9 。 陕西饲料厂墓地位于杨凌区陕西省饲料加工厂基建工地内。1 9 8 7 1 9 8 8 年,在这 里共清理了2 5 座西周墓葬,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中期3 0 。 除了以上墓地外,在渭水中游地区还零星发掘了一些墓葬,主要有:( 1 ) 郑家坡墓 地:1 9 9 6 年,在武功郑家坡发掘了一批先周和西周的墓葬。但是资料未发表,情况不明 孔;( 2 ) 峪泉墓地:1 9 8 8 年,在宝鸡市渭滨区峪泉发现4 座周墓,发掘了其中的2 座, 年代为先周和西周早期3 2 ;( 3 ) 南坡墓地:1 9 7 4 年,在陇县南坡发掘了4 座西周墓,年 代属于西周早期3 3 ;( 4 ) 水沟墓地:1 9 8 4 年,在凤翔水沟发掘了4 座西周墓,年代属于 西周中期3 4 ;( 5 ) 飞凤山墓地:1 9 9 3 年,在扶风干佛寺村飞凤山东坡上发掘了5 座西周 墓和1 座马坑,年代属于西周早期3 5 ;( 6 ) 杨家堡墓地:1 9 7 9 年,在扶风杨家堡村清理 了4 座西周墓和1 座马坑,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西周晚期3 6 ;( 7 ) 店子墓地:1 9 9 1 年, 在陇县店子村发掘了4 座西周墓,年代属于西周早期了7 。 ( 二) 渭水下游区 丰镐遗址丰镐遗址由丰邑和镐京两部分构成。丰邑在今沣河中游西岸,遗址北极 客省庄、张家坡,南达新旺村、冯村,东至沣河,西至灵沼河,总面积约6 平方公里。 镐京在今沣河中游东岸,遗址北极洛水村,南达斗门镇,东至昆明池故址,西周都水故 拍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县博物馆:宝鸡县阳平镇高庙村西周墓群,考古与文物1 9 9 6 年第3 期。 2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队:1 9 8 2 。1 9 8 3 年陕西武功黄家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 9 8 8 年第7 期 嚣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 凹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风翔县孙家南头周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 0 0 7 年第l 期。 陈国英、孙铁山:陕西省饲料加工厂周、汉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 9 8 9 年第6 期。 引刘军社:武功郑家坡周人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 1 9 8 7 ) ,文物出版社,1 9 8 8 年。 3 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队:陕西省宝鸡市峪泉周墓,考古与文物2 0 0 0 年第5 期 刀卢连成、尹盛平:古矢国遗址、墓地调查记,文物1 9 8 2 年第2 期 弘雍城考古队:陕西风翔水沟周墓清理记,考古与文物1 9 8 7 年第4 期 3 5 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扶风县飞风山西周墓发掘简报,t 考古与文物1 9 9 6 年第3 期。 撕罗西章: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 9 8 0 年第2 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中铁路考古队:陕西陇县店子村四座周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 9 9 5 年第l 期。 8 西北大学硕。1 :学位论文 道,总面积约4 平方公里3 8 。从1 9 5 1 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开展考古活动以来,已经发掘了 1 0 0 0 余座西周墓葬。沣西地区的西周墓地主要有( 图5 ) :( 1 ) 张家坡大原村墓地, 分别于1 9 5 5 1 9 5 7 年3 9 、1 9 6 7 年4 0 、1 9 7 2 1 9 7 5 年4 1 和1 9 8 3 1 9 8 6 年4 2 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其余皆为零星的发掘活动( 附录- - ) ;( 2 ) 马王村墓地4 3 ;( 3 ) 客省庄墓地4 4 ;( 4 ) 新旺 村墓地4 5 。除此之外,1 9 8 4 1 9 8 5 年还在客省庄、马王村和张家坡等共6 个地点发掘了 4 4 座西周墓4 6 ,由于简报中没有交代这些墓葬的具体位置,因此无法把其归入到某个墓 地中。沣东地区的西周墓地资料很少,主要为普渡村一花园村墓地4 7 。 少陵原墓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东杨万村的塬上。2 0 0 4 2 0 0 5 年,在此发掘 了西周墓葬4 2 9 座,马坑3 座,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晚期4 8 。 东阳墓地位于华县东杨乡附近,由分别属于三个发掘区的墓葬所构成。2 0 0 1 年, 在这三处墓地共发掘了7 2 座西周墓葬,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晚期4 9 。 段家河墓地位于澄城县庄头乡的段家河村附近。2 0 0 6 年,在这里发掘了5 座西周 墓葬,年代从西周中期延续至晚期5 0 。 贾里村墓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的神禾原坡地上。2 0 0 7 年,在这里发掘了3 0 余座西周墓葬,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到晚期”。 西段墓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零口乡西段村附近。1 9 9 4 年,在这里发掘了2 0 余座 强胡谦盈:丰镐考古工作三十年( 1 9 5 1 - 1 9 8 1 ) 的回顾,文物1 9 8 2 年第l o 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 9 5 5 1 9 5 7 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 9 5 9 年第l o 期;中国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 1 9 5 5 1 9 5 7 年陕西长安县沣西乡考古发掘资料) ,文物出版社,1 9 6 2 年。 4 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 9 6 7 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 9 8 0 年第4 期。 引1 9 7 2 - 1 9 7 5 年,西安市文物考古小组在张家坡村东铜网厂南的宿舍楼与配件厂车间基建区,共清理西周墓8 0 余座, 车马坑3 座,仅发表了其中3 座车马坑的资料可参见王长启:西安丰镐遗址发现的车马坑及青铜器,文物2 0 0 2 年第1 2 期。 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9 年 粱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考古1 9 6 3 年第8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镐队: 1 9 9 2 年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 9 9 4 年第l l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1 9 9 7 年沣西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2 0 0 0 年第2 期; 4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 1 9 5 5 1 9 5 7 年陕西长安县津西乡考古发掘资料) ,文物出版社,1 9 6 2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 1 9 7 6 1 9 7 8 年长安滓西发掘简报,考古1 9 8 1 年第l 期。 4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 9 7 9 1 9 8 1 年长安沣西、沣东发掘简报,考古1 9 8 6 年第3 期;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遗址,考古1 9 9 2 年第1 1 期。 4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1 9 8 4 1 9 8 5 年津西西周遗址、墓葬发掘报告,考古1 9 8 7 年第l 期。 4 7 陕西省文管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 9 5 7 年第l 期;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周镐京附 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 9 8 6 年第l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 9 8 4 年长安普渡村西周 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 9 8 8 年第9 期;郑洪春、穆海亭:长安县花园村西周墓葬清理简报,文博1 9 8 8 年第l 期。 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少陵原西周墓地,科学出版社,2 0 0 9 年。 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科学出版社,2 0 0 6 年。 如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澄城县段家河西周墓地发掘简报,待刊。 m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遗址的发掘,待刊。 9 第一章绪论 西周墓葬,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晚期5 2 。 王家河墓地位于铜川市王家河乡炭窠沟村附近。1 9 8 3 1 9 8 4 年,在此共发掘了1 9 座西周墓葬和马坑2 座,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晚期5 3 。 ( 三) 泾河中下游区 碾子坡墓地位于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附近。1 9 8 0 1 9 8 6 年,在此地发掘了2 7 5 座 周墓和2 座马坑,年代从先周延续至西周中期5 4 。 高家堡墓地位于泾阳县兴隆乡高家堡附近。1 9 7 1 年和1 9 9 1 年,在这里先后发掘 了6 座西周墓葬,年代属于西周早期”。 ( 四) 黄河中游区 梁带村墓地位于韩城市咎村镇梁带村附近。2 0 0 5 2 0 0 7 年在这里发掘了近4 0 余座 5 2 刘恒武、呼林贵:西段遗址与古戏地、骊戎地望探讨,远望集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8 年 ”尚友德、薛东星: 陕西铜川市清理一座西周墓,考古1 9 8 6 年第5 期;铜川市文化馆:陕西铜川发现商周青 铜器, 考古1 9 8 2 年第l 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铜川市王家河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 文物1 9 8 7 年第2 期。 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郐州碾子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 0 0 7 年。 5 5 葛今:泾阳高家堡早周墓葬发掘记,文物1 9 7 2 年第2 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三秦出版 社,1 9 9 5 年。 1 0 西北人学修j :学位论义 墓葬,年代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5 6 。 1 2 2 研究概况 关中地区为西周王朝的京畿所在,当然成为了考古发掘的重地,学者们自然也把这 里视为研究的核心区域,多年来发表了大量的论著,为重现西周王朝己逝去的历史而添 力。在这些论著中,对关中地区西周墓葬和墓地的研究所占分量较多,它们也是学者们 最感兴趣的资料之一。综观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分期断代研究主要是对西周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和铜器所进行的分期断代研究。对 陶器的分期研究主要集中于丰镐遗址和周原遗址,经过多位学者多年来的努力,目前已 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并成为指导全国西周墓葬分期断代的可靠标尺5 7 。而对铜器的分期 断代研究则为墓葬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5 8 。 丧葬制度研究主要是对西周墓葬中出土的铜器和玉器等器物所反映的丧葬制度的 研究。如曹玮通过对茹家庄墓地中b r m l 和b r m 2 中出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研究,认 为西周时期外族在器用制度上与姬姓族是相同的,是按照周人的4 l n 进行祭祀和随葬 的,并对西周后期随葬器用制度的起源进行了讨论5 9 。他还对西周时期贵族中实行的厢 赙制度进行了探讨6 0 。吴晓筠对商周时期的车马埋葬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6 1 。孙庆伟 对两周墓葬中的用玉制度进行了详细研究6 2 。 等级制度研究主要是对西周墓葬的等级划分及其中出土的铜器和其它遗物所反映 的等级制度的研究。如商周考古一书中,就把西周早期墓葬按照墓室规模划分为大、 靳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 1 9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 0 0 7 年第2 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 2 7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 0 0 7 年第6 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韩城粱带村 遗址m 2 6 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 0 0 8 年第l 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韩城市梁带村芮国墓地m 2 8 的发掘, 考古2 0 0 9 年第4 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西区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 0 1 0 年 第l 期。 5 7 对丰镐遗址西周墓葬陶器分期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主要有:滕铭予:丰镐地区西周墓葬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文 化论集( 三) ,文物出版社,1 9 9 3 年;蒋祖棣:论车镐周文化遗址陶器分期,考古学研究( 一) ,北京大学出版 社,1 9 9 2 年:粱星彭:岐周、丰镐周文化遗迹、墓葬分期研究,考古学报2 0 0 2 年第4 期;李茜:周原与丰镐 西周陶器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文论文,2 0 0 6 年。对周原遗址西周墓葬陶器分期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主要有: 粱星彭:岐周、丰镐周文化遗迹、墓葬分期研究,考古学报2 0 0 2 年第4 期;黄曲:周原遗址商时期考古学文 化分期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3 年。 强这一方面的重要成果有:卢连成、胡智生:陕西地区西周墓葬和窖藏出土的青铜礼器,宝鸡弓鱼国墓地( 附 录一) ,文物出版社,1 9 8 8 年;李丰: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考古学报1 9 8 8 年第4 期: 曹玮:周原西周铜器的分期,考古学研究( - - )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张懋镕: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分 期断代研究,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5 0 周年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 ”曹玮:试论茹家庄西周墓地的器用制度一兼论西周后期器用制度的源流,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 1 9 9 9 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 的曹玮:试论西周时期的j f 冒赙制度,商承祚先生百年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 0 0 3 年。 6 1 吴晓筠:商周时期车马埋葬制度研究,文物出版社,2 0 0 9 年 眈孙庆伟: 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8 年。 第一章绪论 中、中小和小型等四型6 3 。除此之外,还有对用鼎制度6 4 和棺椁制度6 5 的讨论。许多文章 中都涉及对墓葬等级的划分和分析,这是讨论其它相关问题的一个重要条件。 墓葬形制研究主要是对西周墓葬形制和构造所反映的墓葬特点、族属和性质的研 究。如梁星彭对张家坡墓地中的洞室墓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其反映的族群应是古代羌 族的某一只系6 6 。此外,还有对西周墓葬中出现的腰坑6 7 、殉人和殉牲6 8 等习俗进行的探 讨。 器物复原研究主要是对西周墓葬中不易保留下来的遗物所进行的复原研究,例如 张长寿通过对张家坡墓地中漆木器的复原,探讨了西周时期漆木器的制作工艺、种类和 用途等问题6 9 。他还对棺椁饰品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论述了墙柳与荒帷的问题7 0 。 以上都是以个别墓葬或随葬品为单位进行的研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论著是以墓 地为单位所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 墓地性质研究主要是对西周墓葬的墓主身份及其所反映的封国和家族史的研究, 包括弓鱼国墓地7 1 、戈国墓地7 2 、矢国墓地7 3 和井叔家族墓地7 4 等。 墓地制度研究主要是对这些西周墓地的选址、墓葬布局、墓葬排列和构成等进行 研究。如卢连成认为西周墓地中墓葬的墓位安排存在昭穆制度7 5 ;孙华则对周代前期周 人墓地制度的特点及其在先秦墓地制度演变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7 6 。 墓地综合研究主要包括:( 1 ) 采邑制度研究:张天恩通过对考古发现的一些墓地 和遗址的全面分析,认为我们已经发现了一部分西周时期的采邑性质的墓地和遗址,并 从考古学角度对西周时期的采邑制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采邑考古”的课题, 深化了我们对于西周社会的认识7 1 ;( 2 ) 家族形态研究:朱凤瀚通过对西周墓地中墓葬 6 3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 9 7 9 年。 6 4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7 8 年第1 、2 期和1 9 7 9 年第l 期; 林法: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 9 9 0 年第3 期。 6 5 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国学研究( 第5 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 6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