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食品科学专业论文)不同品种普通玉米淀粉性质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提高或改善玉米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其它品质性状, 可提高玉米在粮食、饲料和加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玉米转化增值 及其产业化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业、玉米加工业和优质高效农 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取辽宁省主栽的3 4 种普通玉米杂交品种,提取 籽粒淀粉,测定其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使用r v a 测 定了淀粉的糊化特性,使 用d s c 澳i 定了淀粉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等品 质指标。测定了不同介质对不同品种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从中选出了一些 具有合适加工特性的普通玉米杂交种。 研究表明:供试3 4 种普通品种玉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三北 一号,为2 0 5 5 ;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秦龙九号,为2 7 4 2 。高直链玉米淀 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5 4 6 ,糯玉米淀粉中几乎不含直链淀粉。淀粉糊峰 值粘度最低的品种是丹玉2 9 ,为3 6 4 2 5 0 e p ;峰值粘度最高的品种是丹科 2 11 8 ,峰值粘度为5 4 2 0 0 0 c p 。 供试的3 4 个普通品种中,东试1 2 的糊化温度最低,热焓值也低,具 有相适应的应用品质:丹科2 1 6 5 、农大3 6 8 、丹玉8 6 、户单2 0 0 0 等品种也 具有糊化温度低、热焓值较低的特性,比较适合于发酵工业的应用。 供试的玉米原淀粉的透明度、冻溶稳定性均较差,不宜用于制作冷冻 食品。柠檬酸可使淀粉糊峰值粘度降低,谷值粘度和糊化温度升高,最终 粘度、回生值和破损值降低。n a c i 可使普通品种玉米淀粉的峰值粘度降低, 谷值粘度升高,随着n a c i 浓度的增大,谷值粘度不断增加,最终升高幅度 超过1 0 0 ,蔗糖的存在使淀粉粘度皓线整体向上移了一些,随蔗糖溶液浓 度增加,淀粉糊各个特征值均增大 关键词:玉米普通品种淀粉性质 前言 前言 一、我国玉米生产及消费概况 我国玉米消费可分为食用消费、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由于我国农业 生产的发展,水稻和小麦的生产已基本满足了人们对食用的需要,对玉米 的需求和食用发生了根本变化。据统计,8 0 年代全世界用于饲料工业的玉 米占总量的7 0 5 9 ,粮食用玉米占1 7 6 4 ,工业原料用占1 1 7 6 。进入 9 0 年代后,全世界用于饲料工业的玉米占总量的7 5 4 8 ,用于粮食的占 1 2 5 6 ,而用于工业的占1 1 4 。从这种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用于饲料的 比例趋上升,用于粮食的则趋于下降,而玉米工业用的比例变化不大。我 国目前玉米的使用饲料占6 3 ,食用和新增库存各占1 5 ,用于工业加工, 包括玉米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占7 。 长期以来,玉米一直是粮食和饲料的主要资源,作为工业原料的市场 相对较小。我国约6 0 7 0 的玉米投入饲料加工开发,目前饲料年总产 5 5 0 0 6 0 0 0 万t ,是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饲料中6 0 的成分是玉米,因 此饲料工业既是消化玉米的主渠道,也是玉米增值的主体。近2 0 年来,随 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新技术在玉米加工中的运用,使玉米作 为工业原料的市场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把玉米深加工业称为 玉米化学工业,玉米深加工产品多达4 0 0 多种,加工回收率可达9 3 ,凡 是石油能生产的产品,玉米几乎都能生产,主要产品有淀粉、淀粉糖、酒 精、变性淀粉、药用类、化工类、调味剂和酶制剂等。玉米经过深加工后 经济效益显著,附加值成倍提高。从近几年市场情况看,出售原料玉米, 每吨平均价格为1 3 0 0 1 4 0 0 元,经过初级加工生产,产品可增值2 3 倍。 淀粉每吨价格18 0 0 2 4 0 0 元,蛋白粉每吨2 7 0 0 2 9 0 0 元,精制玉米油每 吨1 0 0 0 0 1 1 0 0 0 元,纤维饲料每吨1 1 0 0 元左右。进一步深加工的产品, 经济效益更高,生产酒精,附加值提高5 倍,山梨醇提高7 倍,赖氨酸提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2 8 倍,维生素c 提高1 0 0 倍,酶制剂、胰岛索等附加值更高。 二、我国玉米品质的研究现状 玉米籽粒品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与玉米的品种、栽培技术、种 植区域和条件及加工储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广义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商品品质及卫生品质等。 营养品质指籽粒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的多少及其对入畜的营养价值,主 要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膳食纤维等评价指标。要进一步衡量蛋白质 的质量时,则需要测定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尤其是赖氨酸、色氨酸等必 需氨基酸含量。玉米籽粒通常含有9 l1 蛋白质、4 5 油分、7 0 淀粉、l 2 糖分及一定量的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提高籽粒营养 成分的含量和质量,对于提高籽粒的食用、饲用和加工利用价值都是十分 重要的。 加工品质主要指与加工产品产出率有关的一些品质特征,包括总淀粉 含量(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淀粉提取程度和淀粉特性。加工途径不同对 玉米品质要求不同,例如,淀粉工业要求籽粒含高淀粉、高油分、易于提 取,在提取淀粉时,白玉米的粉质率较高,白玉米其胚乳结构疏松,强度 小,脱皮破楂时易于破碎;黄玉米的角质率高,籽粒结构坚实,加工时制 品流动性好,易于分级、筛净细粉。饲料加工则要求籽粒含高蛋白、商赖 氨酸的“双高”玉米。 卫生品质是指玉米籽粒中农药残留和有害重金属的多少,有害微生物 及致病菌的有无,黄曲霉素含量等。 食用品质即指食味及烹调品质,与籽粒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籽粒的质 地结构及食用习惯等有关。玉米是我国西南些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改 进籽粒的食用品质是重要的育种目标。食用玉米要求皮薄、出粉率高、角 质胚乳多、色泽鲜亮、食味好,同时富含较多的营养物质。 前言 商品品质即籽粒外观品质,主要是感官评定的指籽粒大小、形状、容 重、整齐度、色泽、破碎率、气味、包装、商标和标签等内容。商品品质 是玉米进出口贸易中影响交易价格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玉米的加工应用品质倍受重视。过去,人们种植玉米只考虑它 的产量,而粮食部门收购玉米的质量指标为籽粒的颜色、含水量、净度、 纯粮率、色泽、容重等,对玉米的其他品质如营养成分淀粉含量、品质、 加工适应性、耐贮藏性等都没有要求,随着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加工企业 对玉米的应用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曾对玉米籽粒成分进行过化学分析,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 栽培研究所在1 9 7 8 年对1 2 8 份玉米样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我国玉 米全籽粒中平均淀粉含量为7 2 o ,蛋白质9 6 ,脂肪4 9 ,糖分1 5 8 , 纤维素1 9 2 ,矿物质1 5 6 。而美国的分析结果是,籽粒中含淀粉7 1 5 , 蛋白质1 0 3 ,艏肪4 8 ,糖2 0 ,矿物质t 4 。从比较中可见,美国玉 米蛋白质含量稍高些,而淀粉含量稍低。就普通玉米而言,目前存在的主 要质量问题是,在主产区多数品种为马齿型,果皮厚、脱水慢、收获籽粒 含水量偏高。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气温下降很快,果穗和子粒 脱水困难,严重影响了玉米质量,又加上选用晚熟品种,越区种植,片面 追求高产,这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库存量增加, 限于仓贮条件,玉米贮藏安全问题也突显出来,有时不得不多次翻晒,不 仅增加了贮粮成本,还使玉米品质严重下降。其结果既占用了国家大量资 金,又给销售带来了困难。 三、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应用品质研究 2 0 0 2 年,我国淀粉产量达到了7 5 7 4 万t 。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淀粉 糖品及其衍生物、变性淀粉和淀粉发酵产品三大类。淀粉的应用范围很广, 用处很大。目前,世界约2 3 的淀粉用于食品、医疗、饮料等方面,l 3 用于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造纸、包装、纺织、石油等方面。 玉米淀粉的使用途径,主要是依赖于淀粉的性质。淀粉的特性主要指 其结构特性、糊化特性、热力学性质、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等性质。对淀 粉的分子而言,结构是功能的基础。淀粉的结构包括化学结构、空间结构、 分子构象和淀粉颗粒的微结晶结构。在淀粉分子结构中,化学结构是基本 的结构,化学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空间结构决定淀粉的性质。在工业生产 中,淀粉的结构和性质是确定制取工艺的依据,同时,有关淀粉分子结构 的理论也可为淀粉的物理和化学变性、酶降解及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进 行深度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单一类型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淀粉 的基本构成单位为d - 葡萄糖,葡萄糖脱去水分子后经由糖营键连接在一起 所形成的共价聚合物就是淀粉分子。淀粉属于多聚葡萄糖,游离葡萄糖的 分子式以c 6 h 1 2 0 6 表示,脱水后葡萄糖单位则为c 6 h 1 0 0 5 。因此,淀粉分子 可写成( c 出1 0 0 5 ) 。,n 为不定数。组成淀粉分子的结构单体( 脱水葡萄糖 单位) 的数量称为聚合度,以d p 表示。 天然淀粉主要由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中间级分组成。中间级分是分 支度较少、链长较长的淀粉级分,其分子量介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间。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n 1 , 4 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状高分子,部分直链 淀粉还有少量外链较长的分支。用光散射法测得直链淀粉的重均分子量通 常在几万到几百万之间,极稀浓度的直链淀粉在二甲基亚砜( d m s o ) 中 成刚性的、有缺陷的蠕虫状,在水溶液中为无规线团。当淀粉在水中加热 温度高于糊化温度后,直链淀粉从淀粉粒中游离出来,溶于水中,可溶解 的直链淀粉是线性的,温度提高,大分子的和带分支的直链淀粉被溶出。 直链淀粉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它能与碘、有机酸、醇形成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被称为螺旋包合物。直链淀粉的长线性特征使它易于自我缔合, 在溶液中形成沉淀,所以很容易老化,但在碱性溶液中,- - o h 基团上引入 前言 了正电荷,相近分子链上的正电荷排斥,可以阻止直链淀粉老化。 支链淀粉的结构较直链淀粉复杂得多。h a w o r t h ( 1 9 3 7 ) 等提出层迭式结 构,s t a u d i n g e r ( 1 9 3 7 ) 提出梳子模型,随后m e y e r ( 1 9 4 0 ) 提出树枝状模型,其 后w h e l a n ( 1 9 7 0 ) 对m e y e r 得模型进行了修正。支链淀粉除有。一1 ,4 糖苷键 外,还存在许多n 一1 , 6 糖苷键的分支,支链淀粉中4 5 的糖苷键为。一l ,6 糖苷键。支链淀粉分子中侧链的分布并不均匀,有时很近,相隔1 个到几 个葡萄糖单元;有的较远,相隔4 0 个葡萄糖单元以上,平均相隔2 0 2 5 个葡萄糖单元。据报道,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达到1 0 8 。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比例、分子特性、理化特性等与淀粉的来 源有较大关系,二者之间的性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直链淀粉与碘液能 形成螺旋结构络合物,呈现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现紫红色。直链淀粉 难溶于水,溶液不稳定,凝沉性强。支链淀粉易溶于水,溶液稳定,凝沉 性弱。直链淀粉能制成强度高、柔软性好的纤维和薄膜,支链淀粉却不能。 淀粉在工业中用途广泛,但几乎都是应用淀粉糊,因此,淀粉品质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淀粉糊的性质上,主要包括淀粉糊的粘度特性、热力学性 质、物理性质等,近年来,使用r v a ( 快速粘度分析仪) 、d s c ( 差示扫描 量热仪) 、近红外光谱技术等先进的仪器对淀粉性质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作用。 淀粉混于冷水中搅拌时成为乳状悬浮液,称为淀粉乳浆。若停止搅拌, 经过段时间后,则淀粉粒全部下沉,上部为清水,这是因为淀粉不溶于 冷水,且其相对密度较水大的缘故。若将淀粉乳浆加热到一定温度,这时 候水分子进入淀粉粒的非结晶部分,与一部分淀粉分子相结合,破坏氢键 并水化它们;随着温度的再增加,淀粉粒内结晶区的氢键被破坏,淀粉不 可逆地迅速吸收大量的水分,突然膨胀达原来体积的5 0 - - 1 0 0 倍,原来的 悬浮液迅速变成黏性很强的淀粉糊,透明度也增高,冷却后观察,发现淀 粉粒的外形已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己失去了原有的结构,小部分的直链 6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淀粉分子则溶出,咀至于颗粒破裂,最后乳液全都变成粘度很大的糊状物。 虽停止搅拌,淀粉再也不会凝沉。这种粘稠的糊状物称为淀粉糊,这种现 象称为糊化作用,发生此糊化现象所需温度为糊化温度。糊化作用的本质 是淀粉中有序( 晶体) 和无序( 非晶体) 态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裂,淀 粉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亲水性胶体溶液。继续增高温度有更多的淀粉分子 溶解于水中,淀粉全部失去原形,微晶束也相应解体,最后只剩下外面的 一个不成形的空囊。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则淀粉粒全部溶解,溶液粘度 大幅度下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淀粉糊中不仅含有高度膨胀的淀粉粒, 而且还有被溶解的直链分子、分散的支链分子以及部分微晶束。 淀粉糊化性能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所采用的手段有粘度的测定、偏 振光下双折射( m a l t a n e s ec r o s s ) 的显微观察、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 察、光散射分析、光透射分析、膨胀性和溶解度测定、酶分析以及核磁共 振分析等。测定淀粉糊化特性最早应用b m b e n d e r 粘度仪,但该仪器测定时 间长( 每份样品约需l h r ) 、样品用量大( 3 0 9 以上) 。澳大利亚于8 0 年代研 制出快速粘度仪( r a p i dv i s c oa n a l y z e rr v a ) ,迄今为止,国际谷物科学与 技术学会( i c c ) ,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 a a c c ) ,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 ( r a c i ) 的部分标准已经采用了r v a 的测定结果。r v a 图谱可以简单直 观的反映出淀粉在一定温度下的糊的特性,如糊化温度、粘度等。r v a 的 参数包括:峰值粘度( p e a kv i s c o s i t y ,p v ) ,温度达到9 5 时的最高粘度; 谷值粘度( t r o u g hv i s c o s i t y ,t v ) ,温度为9 5 。c 时的最低粘度;粘度破损 值( b r e a k d o w n ,b d ,亦称稀懈值) ,峰值粘度与谷值粘度之差;最终粘度( f i n a l v i s c o s i t y ,f v ) ,温度冷却到5 0 。c 时的最高粘度;回生值( s e t b a c k ,s b ,亦 称回生值) ,最终粘度与谷值粘度的差值:峰值时间( p e a kt i m e ,p t ) ,粘 度达到峰值时所需时间;糊化温度( p a s t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t ) 等。 另外,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 i f f e r e n t i a ls c a n n i n gc a l o r i m e l r y ,d s c ) 也可以测定不同温度下淀粉糊的特性,结果用吸热曲线表示,曲线上的吸 前言 热峰是计算糊化温度和反应热的依据,从峰的形成到结束可以得到起始温 度( t o ) 、峰值温度( t p ) 和结束温度( t c ) ,峰的面积则表示糊化所需热 焓( h ) 依淀粉水分含量不同有一个或多个值,同一淀粉测得的糊化温度 d s c 法明显低于b v 法。 关于淀粉凝胶的结构及形成机理,i m b e r t y 等认为,完全糊化后的淀粉 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淀粉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缠绕,可溶性直链淀粉形 成连续三维网状凝胶结构,溶胀淀粉颗粒和碎片填充在直链淀粉网络中。 s u 等运用动态粘弹性测量法探索了淀粉凝胶形成的机理,并且根据储能模 量( g ) 、耗散模量( g ) 和耗散正切角( t a n6 ) 在淀粉糊化形成凝胶过种中的变 化,将淀粉凝胶的形成过程分为四步:( 1 ) 淀粉乳变为溶胶。g 、t a n6 增加, 直链淀粉分子从溶胀颗粒中溶解出来。( 2 ) 溶胶转化为凝胶。g 增加而t a n6 减小,直链淀粉形成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溶胀淀粉粒间的相互作用得到 加强。( 3 ) 溶胶网状结构破坏。g 减小而t a n6 增大,这是由于存在于溶胀颗 粒中的结晶区域由于颗粒的变形和松散而溶解,或者溶胀淀粉颗粒中的支 链淀粉分子因颗粒软化而解旋,或者淀粉颗粒与网状结构之间的相互作 用消失。( 4 ) 网状结构再次强化。g 增大而t a n6 通过变形点后变得更高, 低分予量的支链淀粉浸出。它与直链淀粉的相互作用能加强网状结构的 维持时间,但是由于支链淀粉持续溶解而导致淀粉颗粒的扩散作用变得 越来越微弱。 在淀粉凝胶特性的研究方面,目前多采用弹性模量法、d s c 法、核磁 共振( n m r ) 法等研究其糊化、老化特性及热特性等,采用针入法测量凝胶 的刚度、强度和粘弹性。而淀粉凝胶的结构分析通常采用i l a x t 2 i 结构分 析仪,凝胶结构参数有硬度、胶粘度、脆性、弹性、粘合性、粘性和恢复 力等。 在淀粉凝胶陈化过程中,其流变学性质、结晶度和持水能力发生显著 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即淀粉回生( 老化) 。回生过程包括淀粉分子链间双螺旋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构的形成与有序堆积,及其所导致的结晶区的出现。在宏观上,淀粉回 生表现为体系的硬化、脆化、水分析出及透明度降低等。它是影响淀粉质 食品质构的主要因素。淀粉的回生特性受淀粉种类、来源及其它食品成分 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直链淀粉容易回生,而支链淀粉难于回生。不 同来源淀粉的回生特性也不同,一般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种类易于回生。淀 粉质食品中的一些小分子成分对淀粉的回生也有影响。如加入糖、油等能 仰制淀粉回生和食品老化,蔗糖酯、c a c l 2 等能有效提高米粉糊在贮存期间 的抗老化性能。另外,淀粉含水量小于1 0 或在大量水中不易老化,在3 0 6 0 时较易老化:老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为2 4 。c 左右,大于6 0 或小于 一2 0 都不发生老化;在偏酸性0 h “) 或偏碱条件下也不易老化。 淀粉回生度的测定方法有:( 1 ) 定量d s c 技术。根据d s c 曲线中熔化 吸热峰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回生淀粉结晶的含量,从而判断淀粉的回生程 度( 回生度为回生淀粉与生淀粉结晶溶融熔的比值) 。( 2 ) x 一射线衍射法。主 要用于判断淀粉中的结晶类型,并通过谱图上相关峰高或峰面积计算结晶 度。( 3 ) 脉冲核磁共振法。可利用脉冲n m r 的自由衰减( f i e ) 信号,将固相 与液相中的质子相对量求算出来,并以此表征淀粉糊的糊化度或回生度。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在我国,玉米品质改良工作起步晚、投入少,基础性研究薄弱。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显著增 长,食物结构的变化将使进一步扩大对优质玉米的需求。其次,随着玉米多 元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玉米作为食品、医药、化工和能源原料的比 重也将进一步增加。目前,玉米已从单纯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逐步向经济 作物和工农业及医药等原料过渡,由单纯产量型向定向品质型、特用型转变。 随着玉米深加工的发展以及对深加工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深加工的 原料一玉米的品质要求也各有不同,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种质资源丰富,玉 结果与分析 一、试验材料与设备 ( 一) 试验材料 普通品种玉米: 高直链淀粉玉米 糯玉米: 直链淀粉标样: 支链淀粉标样: 普通玉米淀粉: 亚硫酸: 氢氧化钠: 乙醚: 盐酸: 碘化钾: 碘: 硫酸: 氯化钠: 柠檬酸: 蔗糖: 葡萄糖: 乙醚: ( 二) 试验仪器与设备 材料与方法 供试普通品种玉米共3 4 个,由丹东市种子管 理站提供,于2 0 0 3 年采集于同一种植地区, 栽培管理条件基本相同 沈阳农业大学科研材料 沈阳农业大学科研材料 s i g m a 公司 s i g m a 公司 市售 沈阳化学试剂厂 沈阳化学试剂厂 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沈阳化学试剂一厂 沈阳化学试剂一厂 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辽阳永强医药械化玻有限公司试剂厂 沈阳化学试剂厂 沈阳化学试剂厂 沈阳沈一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t d l 5 a 型离心机: d z f 6 0 5 0 型真空干燥箱 f a 0 0 4 型电子天平: s h a b 恒温振荡器: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精科天平有限公司 常卅i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u p e r i i i 型快速粘度分析仪: p h s 一3 c 型精密p h 计: h g 3 0 3 3 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b s l 2 4 电子天平: h g l 0 1 1 a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7 2 0 0 型分光光度计: w d 9 0 0 型格兰仕微波炉 q 1 0 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高速万能粉碎机: h h 6 型数显水浴锅: 5 0 a b 型胶体磨: 1 0 0 目、1 5 0 目标锥筛: j d 2 0 0 2 型电子天平: 二、试验方法 澳大利亚新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雷磁仪器厂 南京实验仪器厂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南京实验仪器厂 尤尼柯( 上海) 仪器有限公司 顺德市格兰仕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美国t a 公司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沈阳航天超微粉碎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省上虞市纱筛厂 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 ( 一) 普通玉米淀粉实验室提取方法 1 、清理除杂:除去玉米籽粒中的各种杂质。 2 、浸泡:玉米籽粒浸泡于o 3 的亚硫酸溶液中,于5 0 下浸泡4 8 h , 期间每隔1 2 h 更换浸泡溶液。 3 、粗破碎:浸泡好的玉米籽粒用清水冲洗2 3 遍,然后用齿轮磨破碎 成4 5 瓣。 4 、去胚:破碎后的玉米加水搅动,用筛子捞出胚芽。 5 、细磨:去胚后的玉米用胶体磨粗磨一次后,细磨两次得淀粉浆。 6 、过滤:淀粉浆依次过1 0 0 目和1 5 0 目标准筛,去除部分纤维和蛋白 质。 7 、麸质分离:将淀粉浆在4 0 0 0 r m i n 下离心1 5 m i n ,去除表层黄色物质。 结果与分析 8 、将离心后的淀粉加入到o 2 的n a o h 溶液中,浸泡9 0 r a i n ,静止沉 淀去掉混浊的上层液。 9 、洗涤:将离心后的淀粉加水洗涤,静止,沉淀,倒去水,反复2 3 次。 1 0 、离心:将淀粉浆在4 0 0 0 r m i n 下离心1 5 r a i n ,去除表层黄色物质。 l l 、脱水干燥:常温下,将淀粉干燥至平衡湿度,水分含量在1 2 一l3 装于自封袋中阴凉、干燥处保藏。 通过测定,本试验所提取的玉米淀粉中脂肪的残留含量为0 ,0 5 7 0 1 2 6 之间,平均值为0 0 9 3 。提取的玉米淀粉中蛋白质含量为o 2 4 6 o 4 9 7 ,平均值为0 3 引,均符合本试验的要求。 ( 二) 淀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精确称取5 9 左右的淀粉样品,放置于已烘干至衡重的称量瓶中,将称 量瓶放于干燥箱中,在1 3 0 条件下开盖烘干9 0 m i n ,取出后移入干燥器中 冷却o 5 h ,精确称重。以下列公式计算含水量: 工:竺二些1 0 0 历l 一棚0 式中x :样品含水量 m o :干燥后的空瓶及盖的质量: m l :干燥前样品及瓶和盖的质量; m 2 :干燥后样品及瓶和盖的质量。 ( 三) 淀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一凯式定氮法 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淀粉中的含氮有机物在催化剂的参与下,用 浓硫酸消煮分解,使其中的所含的氮转化为氨,氨进一步与硫酸结合成硫 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溢出并吸收在硼酸溶液中,用标准酸滴定,计 算出含氮量,再乘以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四) 淀粉中脂肪含量的测定一索式提取法 采用油重法,利用乙醚在索氏提取器中的反复抽提淀粉样品中的脂肪, 使脂肪全部溶解在乙醚中,然后加热除去乙醚,称量所抽提出的脂肪重量, 求出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 五) 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采用混合标准曲线法,在总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将直链淀粉和支链 淀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将混合液分别与碘作用,所生成的淀粉一碘复合物 的吸收光谱随两种淀粉混合比例的不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以两种淀粉的 不同混合比为横坐标,以6 2 0 n m 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作混合标准曲线。在 6 2 0 n m 波长测定含相同淀粉总量的样品液的吸光度,即可在混合标准曲线 上查出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 l 、混合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称取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标准样品各5 0 m g ,分别置于5 0 m | 的容 量瓶中,加几滴无水乙醇润湿,再加1 0 m 1 0 5 n n a o h ,在水浴中加热溶解, 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l m g m l 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标准溶液。 精确吸取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液于5 0 m l 容量瓶中按下列比例混合: 向各容量瓶中加入2 0 m ! 蒸馏水,调整溶液p h 至3 ,加入o 5 m l 碘试剂, 定容,混匀。放置1 0 m i n 后在6 2 0 n m 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混合液百分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 将淀粉样品过4 0 目筛,脱脂,用旋光法测定其总淀粉含量,根据测定 结果称取样品w 。b ,使其含淀粉总量为5 0 m g ,加少量无水乙醇润湿,再加 1 0 m 1 0 5 nn a o h ,在沸水浴中加热分散1 5 m i n ,冷却,定容,混匀。吸取 1s 结果与分析 2 5 m l 于5 0 m l 容量瓶中,加2 0 m l 蒸馏水,调p h 为3 ,加o 5 m l 碘试剂, 定容,放置1 0 r a i n ,在6 2 0 n m 下测定吸光度,查混合标准曲线可得直链淀 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 ( 六) 淀粉糊粘度特性的测定 采用澳大利亚n e w p o r t 公司s u p p e r 3 快速粘度分析仪,配有t c w ( t h e r m a lc l i n ef o rw i n d o w s ) 数据记录和分析软件。量取2 5 m l 蒸馏水移入 r v a 样品筒中,再加3 9 绝干淀粉,用搅拌器桨叶搅动均匀,放置于r v a 的塔帽上,采用s t d l 升温程序( 见表1 ) 测定,得特征粘度曲线,每个样 品测定2 次。 表1s t i l l 升温程序 :! 塾塾! ! ! 塾! 翌竺! 兰! 竺已! 翌竺堡2 竺曼翌竺竺! 坠空! 时间t i m e类型t y p e设定值v a l u e ( 小时:分钟:秒)温度转速温度转速 ( h h :m m :s s ) t e m ps p e e d r p m 0 0 :0 0 :0 0温度 5 0 0 0 :0 0 :0 0转速 1 6 0 0 0 :0 0 :1 0转速 9 6 0 0 0 :0 1 :0 0温度 5 0 0 0 :0 4 :4 2温度 9 5 0 0 :0 7 :1 2温度 9 5 0 0 :1 1 :0 0温度 5 0 0 0 :1 3 :0 0结束 根据不同时间内淀粉粘度的变化,绘制出淀粉粘度粘度曲线( 见图1 ) , 曲线图中包括淀粉糊峰值粘度( p e a kv i s c o s i t y ,p v ) 、谷值粘度( t h r o u g h v i s c o s i t y ,t v ) 、破损值( b r e a k d o w n ,b d ) 、最终粘度( f i n a lv i s e o s i t y ,f v ) 、 回生值( s e t b a c k ,s b ) 、起糊时间( p a s t i n gt i m e ,p t ) 、糊化温度( p a s t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n 。 6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厶 0 h 羞 於 0 0 望 7 王1 j m em l i f t 譬 图1r v a 糊化曲线示意图 f i g1s k e t c hm a p o f g e l a t i n i z a t i o nc u r v eo fr v a 从图1 可知,淀粉糊化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淀粉粒在开始加热过程中,温度未达到糊化温度时,水分 只是由淀粉粒上的孔隙进入粒内,与许多无定形部分的极性基团相结合, 或者是简单的吸着。在这一阶段淀粉粒内层虽有膨胀,但悬浮液粘度不易 察觉,反应在粘度曲线上是一段平缓阶段。 第二阶段:当温度达到糊化起始温度时,淀粉粒突然膨胀,大量吸水, 溶液迅速成为粘稠的胶体溶液,粘度曲线呈迅速上升之势,达到峰值粘度。 第三阶段:淀粉糊化后如继续加温或保持温度,会使膨胀的淀粉粒继 续分离支解,使得胶体质点减少,粘度下降。反应在粘度曲线上粘度达到 最大值以后的下降阶段,达到谷值粘度,峰值粘度和谷值粘度之间的差值 为淀粉糊的破损值。 第四阶段:由于温度下降,分子运动减慢,水中合并分散的淀粉分子 重新缔合,出现胶凝现象,在粘度曲线上,降温过程导致淀粉糊的粘度上 升,达到最终粘度,最终粘度与谷值粘度的差值是淀粉糊的回生值。 “v丑ll窜一 结果与分析 ( 七) 淀粉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采用美国t a 公司q 1 0 差示扫描量热仪( d s c ) 。准确称取3 2 绝干淀 粉,按水:淀粉= 1 5 :1 比例加入蒸馏水配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搅拌均匀, 密封,置于3 4 冰箱内静置2 4 h 。取出后搅拌均匀,取l 滴淀粉乳,在 万分之一天平上准确称重,放入测量盘中,密封,平衡l h 后,以1 0 。c m i n 一速率从4 0 加热到1 2 0 ,空盘做参比。 在d s c 曲线图中,有三个持征参数,t 0 表示相变( 或化学反应) 的起始 温度,t 。表示相变( 或化学反应) 的高峰温度( 可能有几个峰值) t 。表示相变 ( 或化学反应) 的终了温度,这些待证参数反映了所测组分的热力学性质。 ( 八) 淀粉糊透明度的测定 称取淀粉样品l g ,加水配成1 的淀粉乳,取5 0 m l 淀粉乳放入1 0 0 m l 烧杯中,沸水浴中加热搅拌1 5 m i n ,冷却至2 5 。c ,定容至刻度。用l c m 比 色杯在6 2 0 n m 波长下测定淀粉糊的透光率,以蒸馏水作为空白,蒸馏水透 光率为1 0 0 。 ( 九) 淀粉糊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称取6 9 淀粉样品,加水配成6 乳液,沸水浴中加热2 0 m i n ,冷却至 室温,将淀粉糊倒入塑料离心管中,置于一2 0 一1 5 的冰箱内冷冻,2 4 h 后 取出,自然解冻,以3 0 0 0 r m i n 离心2 0 r a i n ,弃去上清液,称取沉淀物重量, 计算析水率。 析水率= ( 糊重一沉淀物重) 糊重x1 0 0 ( 十) 介质对淀粉糊性质影响的测定 1 、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对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o 0 5 、0 1 、o ,1 5 、o 2 的柠檬酸溶液,称取3 9 绝 干淀粉,分别加入2 5 m l 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于r v a 上测定不同酸浓 度下淀粉糊的粘度,绘制粘度一酸浓度关系曲线。 2 、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对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配制浓度为1 、2 、3 、4 的氯化钠溶液,称取3 9 绝干淀粉, 分别加入2 5 m l 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于r v a 上测定不同浓度下淀粉糊 的粘度,绘制粘度一氯化钠浓度关系曲线。 3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2 、4 、6 、8 的蔗糖溶液,称取3 9 绝干淀粉,分 别加入2 5 m l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于r v a 上测定不同浓度下淀粉糊的粘 度,绘制粘度一蔗糖浓度关系曲线。 ( 十一)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采用s p s s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p c 上 完成。 结果与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一、供试玉米品种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与分析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a - 1 , 4 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聚合度 约在1 0 0 6 0 0 0 之间,呈链状结构。它的水悬浮液在加热时不产生糊精, 而以胶体溶解,形成粘度较低的不稳定的溶液,在5 04 c 6 0 。c 下静置较长 时间后,析出晶形沉淀,反应是可逆的,碘反应呈纯蓝色。支链淀粉的聚 合度一般为1 0 0 0 多个葡萄糖单位,它除有a 1 ,4 键连接外,还有n 1 , 6 键 连接,形成分支结构。现已发现两种链长不同的支链淀粉分子,主链长度 分别1 2 2 0 和4 0 6 0 个葡萄糖单位。支链平均长1 8 个葡萄糖单位,数目 约为5 0 7 0 个。遇碘呈红紫色。易溶于水,产生稳定的溶液,具有很高的 粘度。一般说来,直链淀粉没有凝沉性,但支链淀粉的侧链互相通过氢键 结合,可显示很微弱的凝沉性,为无定形粉末,放于水中加热时便膨胀成 为一种胶粘的糊化物,即所谓糊化淀粉,而且只有在加压并加热的条件下, 开始能溶于水而形成非常粘滞的很稳定的溶液。 直链淀粉的含量与淀粉糊的很多性质有关,直链淀粉与脂质形成螺旋 状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热比较稳定,糊化时润胀差,糊化温度高。在淀 粉的回生作用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起主要作用。溶解的直链淀粉分子之间进 行有效的定向迁移,使分子之间能自行平行取向,延链排列的大量羟基能 与相邻链上的羟基靠的很紧,直链淀粉连接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聚合体。 本试验采用碘比色法,测定了提取的3 6 种玉米淀粉( 包括高直链玉米 和糯玉米) 中直链淀粉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 和 分类结果见表4 。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不同品种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 t a b l e2c o n t e n to fa m y l o s ei nm a i z es t a r c ho f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 由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供试的3 4 种普通品种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 量在2 0 5 5 2 7 4 2 ,极差为6 8 7 ,平均值为2 3 5 3 ,标准差为l ,5 3 , 变异系数为6 5 0 。其中直链淀粉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三北一号,为2 0 5 5 : 低于平均值1 2 6 6 ;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秦龙九号,为2 7 4 2 ,高于平均值 1 6 5 3 。高直链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5 4 6 ,糯玉米淀粉中几乎 不含直链淀粉。 结果与分析 表3 普通品种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t a b l e3d e s c r i p t i v es t a t i s t i c so ft h ed e t e r m i n e dr e s u l to fa m y l o s ec o n t e n ti n m a i z es t a r c ho fc o m m o nv a r i e t y 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省部分主栽的3 4 个玉米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存在 较大的差异,因此可能导致应用性质上的不同。文献上报道的淀粉中直链、 支链淀粉含量常不一致,这也是因为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和同品种不 同样品问都存在差别的缘故。 秦龙九号( 2 7 4 2 ) 、港玉2 2 ( 2 5 7 2 ) 、沈丰1 号( 2 5 4 0 ) 、丹科 2 1 1 8 ( 2 5 7 2 ) 、奥豫1 6 ( 2 5 2 9 ) 、东丹6 0 ( 2 5 3 6 ) 和户单2 0 0 0 ( 2 5 1 7 ) 等玉米品种中的直链淀粉含量都很高,超过了2 5 ,上述品种的玉米淀粉 比较适于制作脂肪替代品。 根据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可以将这些普通品种玉米淀粉分为六组, 分组结果见表4 。 从表4 可以看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 1 的有一个品种,三北一号, 占总数的2 9 4 ;含量在2 1 2 2 的有4 个品种,占总数的1 1 7 6 ;含 量在2 2 2 3 的有5 个品种,占总数的1 4 7 1 ;含量在2 3 2 4 的有 1 3 个品种,占总数的3 8 2 4 :含量在2 4 2 5 的有3 个品种,占总数的 8 8 2 ;含量大于2 5 的有8 个品种,占总数的2 3 5 3 。供试的玉米品种 直链淀粉含量大部分集中在2 1 2 5 之间,这说明普通品种玉米淀粉的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直链淀粉含量范围比较集中。 表4 普通品种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分类统计 t a b l e4c l a s s i f ys t a t i s t i c so ft h ed e t e r m i n e dr e s u l to fa m y l o s ec o n t e n ti n m a i z es t a r c ho fc o m m o nv a r i e t y 二、供试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的比较与分析 ( 一) 淀粉的糊化性质测定结果 淀粉的应用,无论是食品的增稠、纺织品的上浆、纸的施胶以及淀粉 的其他许多应用,都是首先将淀粉在水中加热使之糊化,应用所得的淀粉 糊。因此,淀粉糊的性质对淀粉应用显得特别重要。对淀粉变性的目的也 主要是改变淀粉糊的性质,例如糊化温度、糊化热、酸和剪切力的粘度稳 定性、粘度大小、糊的老化倾向等,这些性质决定了淀粉的应用性能。 笙墨兰坌堑 采用澳大利亚n e w p o r t 公司s u p p e r 3 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了供试的 3 4 个品种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质,测定结果见表4 ,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 表5 不同品种玉米淀粉r v a 特征参数测定结果 t a b l e5r v a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a r a m e t e r so f m a i z es t a r c ho f 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 峰值谷值破损值最终 回生值出峰糊化 品种 粘度粘度 粘度 时间温度 p vt vb df v s bp tt v a r i e t y ( c p )( c p ) ( c p )( c p )( 。p )( r a i n )( ) 丹大18 6 3 7 21 0 09 3 7 5 0 2 7 8 3 5 02 0 2 7 5 01 0 9 0 0 03 8 7 7 3 9 3 新3 2 4 0 辽单3 5 农大9 5 丹玉2 8 3 9 1 2 0 08 5 7 ,5 0 3 0 5 4 5 01 8 6 9 0 01 0 1 1 5 03 7 0 4 0 2 2 0 09 1 1 5 03 1 1 0 5 01 9 2 3 0 0 1 0 “5 03 8 0 4 1 0 6 5 0 1 0 1 7 0 03 0 8 9 5 02 1 3 6 ,5 0 l l l 9 ,5 03 7 7 4 1 2 8 5 01 0 2 6 5 03 1 0 2 0 0 2 1 3 5 5 0i1 0 9 0 03 8 4 三北i 号4 2 6 4 0 01 1 8 0 5 03 0 8 3 5 02 4 9 4 5 0 1 3 1 4 0 03 9 3 丹科2 1 6 54 4 9 6 0 07 9 4 5 0 3 7 0 1 5 01 6 8 8 0 0 8 9 3 5 03 8 0 丹大9 8 5 5 4 4 8 7 5 01 5 1 1 5 0 2 9 5 3 0 02 9 4 5 0 01 4 1 0 5 03 8 0 丹玉3 9 丹玉1 5 丹人9 8 2 丹大9 0 丹玉3 5 4 5 2 2 ,5 01 0 3 7 0 0 3 4 8 5 5 02 2 5 2 0 01 2 1 5 0 03 8 0 4 7 3 5 0 01 1 9 9 5 03 5 3 5 5 02 5 3 9 5 0 1 3 4 0 0 03 7 0 4 4 4 1 5 01 0 1 0 0 0 3 4 3 1 ,5 02 0 6 7 ,0 01 0 5 7 ,0 03 6 7 4 4 1 7 0 01 0 1 7 0 03 4 0 0 0 02 111 5 0 1 0 9 4 5 03 7 7 3 8 7 3 5 0 9 7 2 5 02 9 0 1 0 02 1 2 3 ,5 0 1 1 5 1 0 0 户单2 0 0 04 5 3 2 5 0 1 3 7 6 5 03 1 5 6 ,0 02 8 5 3 5 0 1 4 7 7 0 0 3 8 0 3 7 3 丹科2 1 4 84 2 4 8 5 01 1 7 8 0 0 3 0 7 0 5 02 4 2 6 0 01 2 4 8 0 03 9 7 丹6 1 9 4 2 4 4 0 0 1 0 2 2 0 03 2 2 2 ,0 02 2 2 7 0 01 2 0 5 0 0 3 8 4 7 3 1 3 7 4 0 5 7 3 9 3 7 3 1 0 7 3 4 5 7 3 1 3 7 4 2 8 7 4 2 5 7 3 4 8 7 2 7 5 7 2 6 0 7 3 5 5 7 3 1 8 7 3 4 8 7 2 7 3 东试9 7 4 4 5 3 4 5 01 3 7 1 0 0 3 1 6 3 5 02 8 5 0 5 01 4 7 9 5 03 9 0 7 3 5 0 2 4 沈阳农业大学碾士学位论文 续表5 不同品种玉米淀粉r v a 特征参数测定结果 t a b l e5r v a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a r a m e t e r so fm a i z es t a r c ho f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 结果与分析 表6r v a 测定结果的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组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妇科产科护士妇科产房护理技能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徽州美术绘画课件
- 村妇女主任培训
- 辅警思想政治课课件
- 农业银行2025铁岭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药物制剂
- 农业银行202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行业人力资源变革趋势
- 2025网络安全服务创新
- 2025年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使用与维护培训模拟题集及解析答案
- 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及实施方案
- 专利代理培训课件
- 田径短跑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 员工思想培训课件内容
-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记录表
-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 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参考资料课件
- 有机光化学之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