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检测十(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检测十(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检测十(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检测十(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检测十(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十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A错误;病毒为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蚯蚓为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错误。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处于稳定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生态系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答案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处于稳定的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D正确。3.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物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C.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D.生物c与e、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答案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生物a和b固定的太阳能,故A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生物b同化的能量不可能有50%传递给f,故B错误;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故C错误;生物c与e都以a为食,故c与e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与f之间有共同的食物b,故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故D正确。4.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如下,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答案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能量,而代表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A错误;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路: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未被利用,即=+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消耗量不等于0,故+,B正确;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C正确;捕食食物链中能量的单向流动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有关,D正确。5.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甲和丁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B.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C.该生态系统很可能是一个人工养殖的高产鱼塘D.甲、乙、丙组成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答案C分析题图,图中甲能利用太阳能,说明甲是生产者,能将CO2转换为有机物供其他生物利用,再根据箭头指向判断丁是分解者,它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排泄物等,A正确;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 J/(m2a)(7.5106) J/(m2a)100%=20%,B正确;从能量来源看,该生态系统中没有人工添加饲料,说明这不是一个人工养殖的高产鱼塘,C错误;甲、乙、丙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组成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正确。6.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答案A白天、黑夜的变化是光的变化,光属于物理信息。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固定大气中CO2技术的突破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平衡B.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微生物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经过长期进化的结果答案C生物固定大气中CO2技术的突破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平衡,A正确;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错误;由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长期进化,从而形成生物的多样性,故D正确。8.下表是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几年中的麋鹿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年份199719881989199019911992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A.由表中可以看出,麋鹿的物种丰富度逐年增大B.若自然保护区进行麋鹿放生,可能降低麋鹿的遗传多样性C.1991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大于1990年D.若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有可能改变保护区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D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但表中只表明中麋鹿的数量变化,A错误;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自然选择和种群内随机交配,从而有助于提高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B错误;从表格中只能看出,1991年麋鹿种群出生率大于1990年,C错误;若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在人的干预下,该保护区的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可能都发生改变,D正确。9.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答案D碳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A错误;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各个样方中该种群个体的数量,然后求平均值,可计算出某种昆虫的种群密度,B错误;由图可知,乙捕食甲,但该曲线中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由图可知,乙捕食甲,故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D正确。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入肺的颗粒物,属于特异性免疫B.PM2.5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C.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D.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DPM2.5中最小的颗粒可以穿过肺泡壁的细胞膜进入肺泡细胞内,吞噬细胞对入肺的多种颗粒物都具有吞噬作用,因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血液正常的pH范围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酸性物质进入人体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状态,不会使血液pH变成酸性,B错误;空气中超标细颗粒物对于一些人而言,属于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可引发过敏反应,T淋巴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 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偏离了稳态,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为CO2形式,、为有机物形式C.、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流向B的碳全部用于B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答案ACD图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A错误;、为CO2形式,、为有机物形式,B正确;是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是的一部分,C错误;经流向B的碳还有一部分用于B呼吸消耗,D错误。12.近年来苏北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如图是集污水净化、养鱼、休闲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养殖场污水中的化学能B.人工投放的饲料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的主要食物C.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D.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发生初生演替的过程答案ABD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除养殖场污水中的化学能外,还有藻类等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的主要食物是藻类等植物、浮游动物等,B错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C正确;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发生次生演替的过程,D错误。三、非选择题13.(8分)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携带了24只欧洲兔来到了澳大利亚。下图1为引进欧洲兔后的100多年内,欧洲兔对袋鼠等本地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图2为澳大利亚草原上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澳洲塔斯马尼亚狼数量稀少,已于1933年灭绝。请据图回答问题:图1图2(1)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类似于“”型,由图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3)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4)图2中的食物网包含条食物链。杂食性小鸟的食物分配是1/2来自昆虫,1/4来自蜗牛,1/4来自草,则杂食性小鸟增重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草千克。 (5)澳洲塔斯马尼亚狼的灭绝,使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随之丧失。答案(1)J缺失天敌生物多样性(2)捕食(3)欧洲兔对病毒的抗性增强(4)1320(5)直接、间接和潜在解析(1)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类似于J型,由图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缺失天敌;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之间为捕食关系。(3)d年后,欧洲兔对病毒的抗性增强,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4)图2中的食物网包含13条食物链;杂食性小鸟的食物分配是1/2来自昆虫,1/4来自蜗牛,1/4来自草,则杂食性小鸟增重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质量为1/420%+1/420%20%+1/220%20%=20千克。(5)澳洲塔斯马尼亚狼的灭绝,使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随之丧失。14.(8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0万kJ)。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回答有关问题:图1图2(1)图1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形式流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约为(保留1位小数)。(2)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B的数值为J/(hm2a),C 的来源是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答案(1)种群种群种群有机物13.5%(2)卷叶螟同化能量2.45109卷叶螟和水稻3.51010J/(hm2a)(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1)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结合图1中数据可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种群种群;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5万kJ111万kJ100%13.5%。(2)图2中A表示卷叶螟同化的能量,B的数值=1.051010J/(hm2a)-4.55109 J/(hm2a)-3.5109 J/(hm2a)=2.45109J/(hm2a);C包括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水稻的同化量)和卷叶螟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卷叶螟同化的能量),因此,C的能量来源是卷叶螟和水稻同化的能量。由题干中的关键词“至少”,可知能量的传递效率按20%计算,所以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1.051010J/(hm2a)-3.5109 J/(hm2a)20%=3.51010 J/(hm2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5.(8分)图1表示某湖泊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图2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甲生物在C点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是;F点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2)调查发现该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关系是。体长为2.8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3 kg至少需要消耗藻类的量是体长为6.6 cm的野鲮鱼的倍。在藻类暴发的季节,为尽快控制藻类的数量,应向该湖泊中投放体长至少为cm的露斯塔野鲮鱼,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捕捞野鲮鱼供人们食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投放这一体长野鲮鱼的原因是。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51.627.024.623.1据上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答案(1)减少等于甲(2)竞争和捕食1.54.2植食性比例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