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考试虚词解析60组.doc_第1页
2016公务员考试虚词解析60组.doc_第2页
2016公务员考试虚词解析60组.doc_第3页
2016公务员考试虚词解析60组.doc_第4页
2016公务员考试虚词解析60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考试虚词解析60组1、本来 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 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 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 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 须”相对。 4、一齐 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 同一个处所。 5、以至 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 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 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 “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 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 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 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 实现。 8、又 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 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 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 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 “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 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 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 面。“竟然”也可以单说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 有时语气略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 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 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 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 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 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 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 等于”。 15、马上 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 发生的。 16、从来 历来 向来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从来,一向。“向来”从来,一向。都可作副 词,都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从来”多用于否定句;“历来”多用于肯定句; “向来”兼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从来”的语气比较绝对,强调的意味较重;“历 来”、“向来”是一般地叙述,语意较轻。“从来”、“历来”还可以作形容词,充当定 语,“向来”没有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历来”多用于书面语,“从来”、“向来”兼 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7、对于、对 介词“对于”、“对”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 合都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是“对”的意思更广泛,能 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 运用“对”、“对于”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1)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改为“对”) 第二,主客位置颠倒。如: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 容忍的。(可改为“具有文化教养的人对于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或在“人”后加上“来说”) 18、关于、对于 “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但是这两个介词在用 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第二,“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作状语,放在主语前后均可。 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 19、在 介词“在”经常跟由方位名词“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在上” 、“在下”中间插入的应 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短语。下面的句子就不对:自开工以来,由于 使用了新的施工技术,在不延长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下,工程进展迅速。(“在下”中 间插入的是动宾短语,应在“强度”之后加上“的情况)“在中”中间如果插入动词或 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如“学校在建设中”,“新一代在培育中”。 这时“在”是动词,后头的方位短语是宾语。 20、和、或(或者) 连词“和”可以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也可以连接双音节的动 词或形容词,但用“和”连接的动词或形容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作谓语中心必须有一 定条件,必须是双音节的,前后还必须有别的附加成分。一般说来,“和”前后并列各项 不应有互相包含的概念(包括多项并列结构之间不用“和”的)。为了强调也有一方的, 如我们常听到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等。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还要注意分清层 次,否则容易造成层次不清。如: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 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由于连用两个“和”, 使得句子层次不清。可以把第一个“和”改为顿号,或将第二个“和”改为“与”。 或(或者) “或”跟“和”用法不同。“或”表示选择,或甲或乙,多项选一; “和”表示联合,两项或几项兼有。 21、“及”、“以及” 与“及其” 连词“及”“以及”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名词性 短语,所连接的成分在意义上往往有主次之分,如“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在帝 国主义及其走狗”中的“及其”是两个词,“及”是连词,“其”是代词,相当于“他 的”或“他们的”,“及其”的意思是“和(他们的)”。“不久,我和妈妈及其几个朋 友也被关进监狱”一句中,“及其”应改为“以及”。 22、“或者”“还是” “还是”和“或者”都表示选择,用在“无论、不管”一类词 后,两者可以互换。如:“不管你还是我,都不能忘记这件事。”句中“还是”可以换 成.”“或者”。“还是”可以用于疑问句中,“或者”不能。如“辩证法,还是形而上 学?”含有疑问语气,“辩证法或者形而上学”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 23、“甚至”“而且”甚至表示进一层的意思,通常是对上一层意思的进一步发挥引申 或是强调某个特例。“而且”也表示递进,但往往与“不仅”相搭配使用。如:识别干部 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甚至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改用“而且”) 24、“反而”与“而且”:“反而”表示同上面所说的意思相反或者出于常情之外,同 “不但”“不仅”等连词配合着使用,转折语气更加明显。“而且”表递进没有转折关 系。反而表反向递进,而且表正向递进。如:在这次活动中,小华不但没有成为幸运者, 而且落到了最后。(这句句意有转折意味,在这里用“反而”更好些)25、“继而”与 “从而”:“继而”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从而”是表示结果或进一步行动 的连词,一般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引出结果和目的。如:我们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 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前一句结尾有“之后”,可见要 用“继而”) 26、“仍旧”与“依旧”:二者两同在于表示行为、情状保持不变。“仍旧”含有“仍 然”的意思,常用于表示转折关系的后一分句中。“依旧”“照旧”不用在表示转折的句 子里。如:我暗下决心学好语文,也常去请老师给我辅导,但是成绩依旧提不高。(前面 有“但是”一语,表转折,用“仍旧”) 27、进而,从而,因而:“进而”有“进一步”然后“的意思,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上前 进、深入或者扩大。“从而”也有进一步的意思,强调根据上文的条件或者原因推出结 果。因而”表示前后的因果关系。如:“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 小算盘,因而看不到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普遍了解情况,进而重点征求意见,以便为 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普遍了解情况,从而根据群众的需要改进产品的质量。” 28、立即,当即,随即:同:情况很快发生或者紧接着前一情况出现。异:“立即”说 明迅速,“当即”偏重当时,“随即”强调“紧接”。如:邮递员送来挂号信,我当即盖 章签收。 29、陆续、连续:同:动作先先后后都有。“连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陆续”表示 断断续续。如:开考一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了。(不合情理,应改为:陆续有人交卷 了。) 30、偶尔,偶然,偶或:偶尔,“间或”“有时候”,表示情况不是经常出现。“偶 或”与“偶尔”同义,“偶或”用于书面。偶然:某种动作行为或者情况不一定要发生而 发生,表示出乎意外。如:他作文写得通顺,只是偶尔有几个错别字。 31、以至与以致: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也用在下半 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 词,下半句话的开头,也表示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32、尤其与特别:“尤其”表示更进一步,语气更重,几个方面加以比较更突出一点。 “特别”表示更加强调。如:论风景,这一带美到极点,尤其是眼前那座岛屿。要了解中 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 33、不管与尽管:“不管”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无论”,与“多么”“怎样”等表 任指的词语呼应;“尽管”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虽然”。如:五四时代的白话文是一 个革命的运动,不管其中有部分的人软弱妥协,但它却是要革文言文的命。(后文有表示 转折关系的词语,要用“尽管”) 34、不必 未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 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35、曾经 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 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 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36、除非 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 件,语气更重。(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除非是你才那样想。 只有你才那样想。(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 成“只有,不”。 37、.跟 同 和 与:(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 “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38、固然 虽然:(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 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 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承认另一事 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时也用“但 是、可是”。如:每个画家固然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 点。“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 项用法相近,“固然”2 项用 法不能换成“虽然”。 “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 前。 39、即使 尽管 虽然:(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 示一种事实。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 使”不能。 40、始终 一直:(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 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41、往往 常常:(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 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 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42、未免 不免 难免:“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 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未免: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 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如:这些手续未免规 定得过分繁琐。难免:形不容易避免。 (1)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2) 可以用在主语前。(3)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 “这、那”。(4)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 个。 43、.一概 一律: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44、由于、由:(1)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 加“反而”;(2)“由”是介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 不能。 45、基于、鉴于:(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2)鉴于:觉察到, 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 用主语。如: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教训,后文 指出应对措施. 46、既然 既: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 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 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47、逐步、逐渐: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 骤。逐渐:副词。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 48、一向、一直: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 在,也适用于将来。 49、暂且、姑且、权且: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 宿,明天再去宾馆。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 论如何也不应打人。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50、一定、必定: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