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 潮,即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体现在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多方面,形成了与 现代理性传统不一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学术时 尚、社会运动等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和哲学上的渊源。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理性和主体、对语言的推崇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加之法学的自身发展趋势,促成了后现代 法学的产生。当代主流的观点将后现代法学的流派分为种族批判法学、女权主义法学、 法律与文学。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法学产生了解构性和建设性两方面的影响。解构性 影响包括:理性个人作为法律主体并不存在;法律不具有客观性;法律语言并不是真实 性的反映;法律的确定性只是相对的;法律的普遍性只是虚拟的“宏大叙事 ;法律的 进步没有必然性。建设性影响包括:提倡视角多元的法学和生态法学。 对西方学术界蓬勃发展的后现代法学理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深入了解了后 现代法学的理论,我们才能吸取其积极方面的因素,避免其消极因素,把其中大量的智 识资源转化为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积极动力,为中国法治之路的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法学;解构性影响;建设性影响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f r o mt h e19 6 0 s ,as o c i a la n dc u l t u r a lt h o u g h tt h a th a sm o m e n t o u si n f l u e n c eh a v e a p p e a r e di nt h ew e s t e r na c a d e m i cf i e l d s ,w h i c hr e f l e c t e di nl i t e r a t u r e ,a r t , l a n g u a g e s ,h i s t o r y , p h i l o s o p h ya n dm a n yo t h e ra r e a s f o r m i n gat h e o r yt h a ti n c o m p a t i b l ew j t l lm o d e mr a t i o n a l t r a d i t i o n 。p o s t m o d e m i s mt h o u g h t sh a v eh a da v e r yp r o f o u n de f f e c to np o l i t i c s ,l a w , a c a d e m i c f a s h i o na n ds o c i f lm o v e m e n to f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a p i t a l i s ms o c i e t y 劢eg r o w i n go f p o s t m o d e m i s mh a si t sc a u s eo fs o c i a lr e a l i t i e sa n d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o r i g i n s i t sb a s i cf e a t u r e sa r e a n d e s s e n t i a l i s m ,a n t i f u n d a m e n t a l i s m ,a n t i - r a t i o n a l i s ma n da n t i s u b j e c t i s m ,a d m i r a t i o no f l a n g u a g ea n dp l u r a l i s m t h e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r e s e a r c ho fp o s t m o d e mp h i l o s o p h ya n dl a wd i s c i p l i n e ,c o u p l e d 、艟也t h e s e l f -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l a w , h a d g i v e n r i s eo fp o s t m o d e m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v i e w sh a v ed i v i d e dp o s t m o d e m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i n t ot h r e es c h o o l - t r e n d s ,t h e r a c e - c r i t i c a lt h e o r y , t h ef e m i n i s tj m s s p r u d e n c e ,t h el a w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p o s t m o d e m i s m t h o u g h t sh a v eb o t hd e c o n s t r u c t i v e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t om o d e m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i n c l u d e :r a t i o n a li n d i v i d u a l sa ss u b j e c t so fl a wd o e sn o te x i s t ;t h e l a wd o e sn o th a v eo b j e c t i v i t y ;l e g a ll a n g u a g ei sn o tar e f l e c t i o no fa u t h e n t i c i t y ;l e g a lc e r t a i n t y i sr e l a t i v e ;t h eu n i v e r s a l i t yo fl a wi sa nu n r e a l “g r a n dn a r r a t i v e ”;p r o g r e s so fl a wi sn o t 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i n c l u d e :a d v o c a t i n gl a wo fm u l t i p l e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 e c o l o g i cl a w t h er e s e a r c ho fp o s t m o d e m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t h e o r yw h i c hh a v et h r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w e s t e r ns o c i e t yc a n n o tb ei g n o r e d o n l yb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t h e o r yo fp o s t m o d e m 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 ,c a nw ea b s o r bt h ep o s i t i v ef a c t o r sa n da v o i dt h en e g a t i v ef a c t o r s w es h o u l d t r a n s f o r mt h em a s s i v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r e s o u r c e st ot h ep o s i t i v ef o r c eo fc h i n a sc u r r e n tl e g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j o i nh a n d so n t h en - t o r er e a s o n a b l ew a yo fr u l eo fl a wi n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p o s t m o d e m i s mt h o u g h t s ,p o s t m o d e mj u r i s p r u d e n c e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v e i n f l u e n c e ,c o n s t r u c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苯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 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日 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 日 期: 绪论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 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以来,学者们对现代社会 结构、社会实践、文化及思维模式进行怀疑性反思的一种思潮。在2 0 世纪5 0 年代至9 0 年代,在欧美思想界引起了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哈贝马斯、丹尼尔贝尔、利奥塔 德、理查罗蒂、弗杰姆逊、斯潘洛斯、伊哈希哈桑等大师级思想家之间的“后现 代主义论争 。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主要是法理学学者的研究课题。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 代开始,国内的法理学学者就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最早发表的一篇论文是季卫东的面 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参加法社会学国际协会第3 l 届学术大会之后的思考, 他认为在阶段划分的意义上,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后现代法学与发展中国家的法 制现代化进程并不矛盾,但是他并不认为中国可以跨过法制现代化的阶段,来一个后现 代主义的大跃进。 2 0 0 0 年1 月6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后现代法学与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的研 讨会,会议的内容大致反映了当前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们对西 方后现代法学的各个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都已经有所研究,他们研究既存在着共识, 同时也有一些争议。 学者们的共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极其迅速的开放时代,无论中国还是世 界的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既存在传统的东西,又存在现 代、以至于后现代的东西,不可能以一概全。但是,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发达与不发 达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的出现与现代性的弊病相关,发达是以不发达为前提的, 无论从世界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关系而言,还是从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差异而言,都 是如此。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与西方的现代法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法治的批判是否有道理,我们今天在建设法治国家时是否面临类 似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讨论的问题。 对于后现代法学的研究成果,是否可作为中国现代法制建设中的借鉴,学界有着争 论,目前看还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和方法进入法学是从2 0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后现代主义对 法学的影响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一些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如福柯、德里达、 利奥塔、罗蒂、费希从方法论上对法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不乏后现代法学的 著述;二是后现代主义影响了一些属于“亦己亦彼的人物,如肯尼迪、波斯纳;三是 后现代主义也影响了一些公认的属于现代法学、自由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如德沃金、 罗尔斯。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国际举行的法学会议看,国际法哲学社会哲学第1 7 次世界大会曾将后现代主义 作为具体论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法社会学国际协会第3 1 届学术大会上,对西方现代法 治模式的反思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主张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后现代法学的流派主要有种族批判法学、女权主义法学、法律与文学运动、法律解 释学、法律经济学等,但是对此没有统一的看法。 近2 0 年来,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涌现了大量冠以“后现代 ( p o s t m o d e m ) 名称的法 学著作。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c o s t a sd o u z i n a s 和r o n n i ew a r r i n g t o n 的后现代法学 ( 1 9 9 1 ) ,m a r yj o ef r u g 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法学( 1 9 9 2 ) ,g a r ym i d a 的后现代法学 运动( 1 9 9 5 ) ,以及d o u g l a s el i t o w i t z 的后现代哲学与法律( 1 9 9 7 ) 。后现代主义法 学在当代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法学研究趋向,成为一种新兴的法学思潮。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法治作为现代社会的构成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 是,现代社会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结,法治也需要完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后现代 法学的很多观点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后现代主义以严厉的态度重新审视了现代法学所信奉的那些基本原则,认为西方法 律传统中那些固定的说法,如普遍的公平、正义、人权、民主等等是虚假的命题,指出 理性的个人作为自治的法律主体并不存在、现代社会的进步是虚幻的、法律的普遍性是 虚拟的“宏观话语、法律的中立原则仅仅是一种假设等等 长期以来,关于现代法治的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法律思想和实践都必须 根据这种思维定式下形成的标准和语言来判断。然而,当一个国际化的、多元的社会挑 战现存的法律秩序的时候,具有新思维方式的一代学者有权突破旧的思想框架,提出新 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法学的产生及其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们对资本 主义社会法治弊端的分析,对现代社会生活方式黑暗面的揭露,不乏一些深刻而犀利的 见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启蒙运动为开端的、在西方社会统治了几百年之久 的经典学说受到后现代法学的挑战,这表现了文明的进步。 现实意义:后现代法学给我们当前的法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思路,比如 它从外部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法学,使得一些法学概念和观点问题化,从而导致研究者 反思传统法学的一些假设的、不证自明的前提;比如它摧毁了法律规则的形而上学的基 础,把规则奠定在具体的游戏参与者的沟通和交流之上;再比如它使人们认识到传统法 学话语和概念具有的压制性和权力性特点,从而提醒我们如何以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来 制定和实施法律。 四、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学者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法学的解构性 和建设性两方面的影响来研究此问题。笔者做此分类,为本领域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 的观察视角,使得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法学的影响的表述显得更加准确、明晰,同时也更 能反映其现实意义。 2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 涉及文学、艺术( 包括建筑的风格等) 、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 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 批判性反思。在否定现代性的同时,凸现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从而实现对现代性的超 越。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学术时尚、社会运动等等,都产 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的时间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其正式出现的时间 是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在西方思想界风靡一时,到九十年代声势开始减弱。 在王治河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一书中,对后现代主义的语源谱系进行了一番 考察,认为“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 9 3 4 年菲德里柯德奥尼斯的1 8 8 2 1 9 2 3 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1 9 4 7 年英国著名 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著历史研究中,再次出现这个词。书中“后现代 标志西方文明 史中一个新的历史周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教权衰落,非 西方文化抬头、壮大。2 0 世纪5 0 年代,诗人c 奥尔森将四五十年代出现的一批不同于 艾略特诗风的新诗歌称为“后现代主义 。在1 9 5 9 1 9 6 0 年的两年中,文学评论家i 豪和h 列文在争辩中使用了这一概念,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伟大的现代主义的倒退。2 0 世纪7 0 _ _ 8 0 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向全世界蔓延,并且从狭窄的文学墙围中走出,成 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丹尼尔贝尔从文化角度看待后现代主义,视后现代主义为必 然发生的后现代性文化。f 杰姆逊则将后现代主义看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认为是这种文化逻辑导致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转向。1 9 7 9 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出版了 后现代状态一书。该书的英译本附有对“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的回答一文。 该书对于后现代主义在欧洲大陆的扩散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u 1 可见,“后现代主义 一词的产生与使用情况都是比较复杂的,从出现之日起,在各个学术领域、各个思想家 的著作中就有不同的意义,但大致可以看出与现代正统思想决裂的倾向。 如果想要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它的歧异性也可谓是空前的。“后 现代主义”之所以令许多人费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解者仍然站在现代主义的立场 上试图给出一个统一的“后现代主义 定义的缘故。在现代主义看来,后现代是指时间 上后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时代。而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后现代主要不是指一个 时间的概念,而是指一种态度,一种思维方式,如福柯认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 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将现代性看作一种态度,其结果, m i e n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 m :增补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3 - 4 3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其说寻求将现代从前现代或后现代中辨别出来,不如试着找出现代性的态度自从形成 以来是如何发现自己与反现代性态度斗争的川川。利奥塔则在后现代状态中认为:后 现代主义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期状态,而这状态是持续不断的 堙1 。这个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的界定,如果从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就容易 得多,在现代之前,即在思想家们开始强调理性、真理、整体性之前,世界本来就是无 序的、杂乱的、非理性的,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初期状态呈现出了 一种相似性,以非中心化、无正统、不确定性以及多元性为特征。 如同任何思想的萌芽和发展历程一样,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也有其社会原因。启 蒙运动以来的现代主义思潮在促进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繁荣和物质资料丰富方面发挥了 巨大作用,并且在许多民主国家促成了旨在推翻封建社会,建立一种体现理性和公正平 等的社会秩序的革命的发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性的建构也给人们带来了苦 难和不幸,包括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压迫的无产者,被排斥在公共生活圈外的妇女以及 少数种族。现代性还生产了一整套规戒性制度、实践和话语,从而使它的统治和控制模 式合法化。资产阶级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构造出一整套价值理论体系,追求普遍化和总体 化,认为存在绝对真理,理性有能力发现真理,找到适当的理论和实践规范,从而使社 会得到进步。对理性的过于迷信使得人们盲目服从正统理论话语,而实际上,理性正在 向其对立面转化,现代性的解放允诺掩盖其压迫和统治形式的过程。查尔斯泰勒曾指 出现代性的三个隐忧:“第一个担心是关于我们可以称作意义的丧失、道德视野的褪色 的东西。第二个涉及在工具主义理性猖獗面前目的的晦暗。第三个是关于自由的丧失。 1 可以说后现代,是基于对现代性所憧憬理想的失败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反理性精神,它的 目的是要解构现代理性对人的规驯,给人以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利奥塔也提出,“让我 们向统一的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不妥协地开发各种歧 见差异,让我们为秉持不同之名的荣誉而努力。 h 3 后现代主义理论拒斥现代理论所钟爱 的关于社会和历史的总体化的宏观观点,而赞成微观的、非中心化的观点。对启蒙以来 的主流话语的合法性进行质疑,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反 思。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哲学渊源 作为一种哲学价值取向,从法国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脱胎于解构主义,而解构主义是 从6 0 年代风行一时的法国哲学流派结构主义中分化出来的。结构主义一解构主义( 后 结构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这三者是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 和“共同血统”的概念。1 后 现代主义的学术大师中也有一部分人是从原本的结构主义者转变为后结构主义者,并最 终开创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 结构主义思潮肇始于索绪尔( f e r d i n a n dd es a u s s u r e ) 的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 。“f o u c a u l t w h a ti s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 c i n :p a u lr a b i n o we d t h ef o u c a u l tr e a d e r p a n t h e o nb o o k s 1 9 8 4 3 9 弘1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英文版,1 9 8 4 7 9 ,转引自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 m 】:增补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7 p 1 叻口】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i m 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1 1 2 4 1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一关于知识的报告 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 9 9 6 2 1 1 5 1 周穗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衰 j 】岭南学刊,2 0 0 2 ( 4 ) :9 0 9 4 第一苹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视一听( a c o u s t i c v i s u a l ) 成分,即能指( s i g n i f e r ) , 和概念性成分,即所指( s i g n i f i e d ) ,二者对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符号。语言符 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人为的约定,“语 言符号是任意的 u j o 语言的本质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单独的符号是没有意义的,一个 词汇只有在和其他词汇的区别中才能获得意义,“在语言中,只有差异,而没有绝对的 意义 瞳1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其他领域,即是认为单个的事物不能说明 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关系才是本质性的。“无论是在思想领域还是在诗歌领域,所 有结构主义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重塑客体,并通过这种重构来揭示在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规 则或客体的功能。因此,结构实际上是客体的一个类象( s i m u l a c r u m ) ,它能够把自 然客体中不可见的东西,或者,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难以理解的东西展现出来。” 口1 结构主义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由现象组成的人类社会系统的各种深层的规则,以客观 性、一致性、精确性和真理为目标,主张一种完全取消主体的结构的客观性。因为单独 的个体是不存在的,人就是某种结构或关系中的一环,人只是被决定的,自由意志的主 体从来没有实现过。结构主义批判试图取消一直支配着从笛卡尔到萨特之哲学传统的主 体概念,认为“理性主体 、“单子 、“自我意识”等都是近代哲学虚构出来的概念。主 体仅仅被视为语言、文化或无意识的产物而被摒弃,也否认了其能动的或创造性的功能。 主体对语言的使用,只是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决定的,意义不再是自主主体的清晰意向的 产物。 法国1 9 6 8 年“五月风暴”的骚乱过后,西方思想界开始彻底反思西方人文科学的 合法性。由于结构主义内在的缺陷,德里达、福柯、克利丝蒂娃( j u l i ak r i s t e v a ) 、利奥 塔和巴尔特等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批判结构主义的文本,这些批判制造了一种激烈的理论 巨变氛围,从而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形成。如结构主义者索绪尔虽然认为能指和所 指的关系是任意的,但仍然相信符号同其指向的内容之间有着本质的和直接的联系,能 指和所指一旦对应起来以后,便固定了语词的意义。“而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所指仅 仅是无休止的指意( 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 ) 过程中的一个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意义并不是在主客 体间的稳定的指涉关系中生成的,而仅仅是在所指的无限的、模棱两可的游戏中生成 的。 h 1 德里达就认为能指的意义从来就是不确定的,“意义的意义是能指对所指的无限 的暗示和不确定的指定它的力量在于一种纯粹的、无限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 一刻不息地赋予所指以意义它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指定和区分。州5 3 这种德里达 称之为“撤播 (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 ) 的指意生成过程( p r o d u c t i o no f s i g n i f i c a t i o n ) 抗拒一切 外在强加的结构束缚。德里达还试图打破传统文本结构的恒定性和意义的确定性,解构 二元对立,确定多元平等。他认为,西方哲学史一直以来充斥着种种二元对立的观念,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l 咽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9 1 0 2 1 0 3 囝【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9 1 6 7 3 1 b a r t h e s ,r o l a n d e s s a i sc r i t i q u e s p a d s :e d i t i o nd us e u i l ,19 6 4 213 h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 :第二版张智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 0 0 1 2 6 2 7 川d e n - i d a , j a c q u e s s p e e c ha n d p h e n o m e n a , a n do t h e re s s a y so l lh u s s e r l st h e o r yo fs i g n s e v a n s t o n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7 3 5 8 5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主体客体、我思我在、表象现实、言说写作等,这种二元对立建构了一种非常有 害的价值等级体系,即否定或贬抑所谓的低劣的一方。德里达的主要作品有丧钟 ( 1 9 7 4 ) 、论文字学( 1 9 7 6 ) 、写作与差异( 1 9 7 9 ) 和传播( 1 9 8 1 ) 等著作和论文。 他的解构学说以反传统、反权威为己任;并不企图通过解构重新构造一种哲学理论,而 倡导一种新的阅读文本的方式,通过解构性阅读达到重写哲学史的目的。德里达力图解 构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传统哲学认为,哲学是完全理性的,追求清楚明白的理念,因 此,理性哲学不承认隐喻和暗示。在德里达看来,没有隐喻就没有哲学,哲学文本在隐喻 之中,解构主义就是用隐喻这一主题瓦解传统哲学的理性基础。德里达对哲学文本的解 构式阅读为后现代主义奠定了哲学方法论的基石。许多后来的后结构主义者和后现代理 论家也追随德里达得出结论说,必须彻底摧毁现代哲学,建立一种崭新的哲学实践。 其实最先对哲学发起后现代批判的是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詹姆斯和杜威 等一批哲学家,此外还包括德萨德爵士、巴塔耶和阿尔托等一批作家。这其中尤其是 尼采对西方哲学的攻击,以及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引发了许多理论家对哲学和 社会理论之基本框架和深层假设的诘难。尼采对西方哲学基本范畴所作的深刻犀利的哲 学批判,为许多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批判提供了理论前提。尼采攻击主体、再现、因果、 真理、价值和系统等哲学概念,并用视角主义取向取代西方哲学,在这种视角主义取向 中,没有事实,只有解释;没有客观真理,只有各种个人或群体的建构物。尼采蔑视哲 学体系,呼唤新的哲学模式、写作模式和生活模式。他坚持认为所有的语言都是隐喻, 主体只不过是语言和思维的产物而己。他攻击理性的虚妄,捍卫躯体的欲望,认为艺术 远比理论更能提高生活。尼采提出的若干问题,例如上帝死了、酒神精神、权力意志、 价值的翻转、理性的覆灭、自我的解体、语言的牢笼等,都构成了后现代思想的重要题 域。海德格尔则致力于摧毁西方形而上学史,呼唤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关系模式,以拒 斥西方思维模式,寻求与存在的更“本真”( p r i m o r d i a l ) 的关系。后结构主义以尼采和 海德格尔的遗产为基础,强调差异比统一和同一更重要,捍卫意义的扩散,反对将意义 束缚在总体化、中心化的理论和系统之中。事实上,后来的后现代理论经常打破哲学和 文学理论之间的界限。这种对界限的打破或质疑,不仅颠覆了标准的学术界限和实践模 式,而且带来了更具游戏性和多样性的写作模式。后结构主义者们始终拒斥由启蒙运动 思想家提出的自发的、理性的和自主的主体概念,关注主体透过语言、意义系统和权力 系统的生成过程。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都抛弃了主体,但是,从后结构主义开始, 出现了对个体是如何被构筑为主体、如何被赋予统一的认同和主体立场等问题的极大而 持久的理论关注。例如,拉康就认为主体出现在个体刚刚进入语言“符号的时候,而 阿尔都塞则通过对个人在意识形态中所受“质询 ( i n t e r p e l l a t i o n ) 的理论阐述,说明正 是通过这种质询,个人被要求认同于某种主体立场。后结构主义理论家们关注微观政治 领域,诸如女性主义、生态学团体及同性恋组织等。这些新兴的社会运动都是对资本主 义、国家以及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同性恋恐惧症等有害意识形态给社会和个人生活带 来压迫性后果的反应。从6 0 年代末到7 0 年代这段时期内,在法国及其他一些地方,后 结构主义批判渗透到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及政治话语当中,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产生了 6 第一苹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决定性的影响。n 1 后结构主义对现代理论的批判,部分内容被后来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所吸收,并使这 种批判发展得更为激进。如福柯对普适的结构主义抱着极端的怀疑态度,提出了反结构 主义的知识考古学。福柯前期的作品疯颠与文明( 1 9 6 1 ) 、临床医学的诞生( 1 9 6 3 ) 、 词与物( 1 9 6 6 ) 已经展现了他独特的知识考古学的魅力,在知识考古学( 1 9 6 9 ) 一书中他对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进行了集中总结。知识考古学研究的问题是西方近代以来 的各种科学知识话语得以产生的可能性条件,揭示支配特定历史时期各门科学话语的无 意识的认知结构,“某一时代人们无法摆脱的思维结构”,用福柯的术语说就是“知识型 。 曙1 知识考古学取消了思想史中的主体的地位,在搁置了主体之后,直接审视说话者( 主 体) 隐退之后留下的那一知识空间。在祛除主体这个意义上说,知识考古学具有结构主 义的色彩。但福柯明确地划清与结构主义的界限。他说:知识考古学不是简单的把结构 主义的方法移植到认识论的历史中,口1 它也不满足于历史地展示话语的共时性结构,h 3 如同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那样,结构主义仍然维护连续性发展的历史观,而知识考 古学恰恰热衷于发掘各门学科话语在历史发展中的种种非连续性、差异和断裂现象,“考 古学只是力图认真对待这些差别;力图理清这些差别,确定它们怎样分配,怎样相互包 容,相互依附和相互隶属,它们属于怎样的不同的种类,简言之,就是要描述这些差别, 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它们的差别的系统。川引通过对话语的差异现象的审查,福柯勘定了自 十六世纪以来西方人文科学发展中的几次知识型的断裂,否定了线性的、连续的历史观。 利奥塔以考察后现代的知识和科学状况为切入口,致力于建立一种与现代主义认识论有 根本差别的、新的后现代主义知识理论。他认为,随着社会进入到所谓后工业时代,文 化进入到了后现代,知识的状况也发生了改变。瞄1 他描绘了一种“后现代状况”,以此来 标示宏大叙事( g r a n dn a r r a t i v e s ) 和现代性之希望的终结,以及以往的总体化社会理论 和革命政治的不可能性。通过对后现代状况的考察,他提出了“知识的合法化问题。 其目的在于,揭露知识更为依附权力,一切宏大叙事的合法地位都是权力参与的结果。 没有权力、财富或技术支撑的话语则丧失了存在的合法地位,被挤到了边缘地带。当代 社会与文化中,宏大叙事已经失去了它的可靠性,无论它采取什么样的统一方式。后现 代话语怀疑、否定宏大叙事,反对所谓真理的元话语,追求小型叙事和区域化的地方性 知识。在晚期著作纷争中,利奥塔进一步怀疑并反对一致性、共识和同质等现代性 话语,推崇异质性、多元性、语言游戏多样性和不可通约性等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在该 书中他指出,“纷争的哲学 就是要探讨规则的差异性,“纷争 就是一种表现差异的沉 默。在社会中,各种团体不断分化、各种对立的利益在不断的形成,社会文化生活总是 被划分为不同的态度。“纷争 不同于“诉讼”:因为在冲突的双方中,缺乏适用于“纷 j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j 忧判性的质疑【m 】:第二版张智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 0 0 1 2 7 3 2 瞄j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 】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 9 9 8 2 4 8 2 4 9 p 1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 】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 9 9 8 1 9 h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 m 】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 9 9 8 2 1 6 晡】【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 】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 9 9 8 2 2 0 吲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3 5 3 1 7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争”的公平规则,一方合法不意味着另一方一定不合法。一切都是竞技活动、是论战、 是纷争,这才是后现代的状况。 后现代主义思潮并非法国所独有的现象,它已经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德国,尼采、海德格尔等思想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传统概念和传统哲学模式的攻击。 在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拥护激进多元主义,杜威则攻击了传统哲学和社会理论 的绝大多数前提假设,并要求重建这些前提。此外,这种哲学思潮还进入了历史学、社 会学、艺术等许多学术领域,向强大的正统观念发起了挑战,肯定了新的后现代观点和 立场。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国外学者曾经用许多的词汇来形容过,如反形式、反 文化、反艺术、反严肃、无规束、破坏意志的激发、游戏、偶然性、无序、缺失、发散、 欲望、变体、精神分裂、差异、解构、反讽、误读、不确定性、内在性、断裂、突变、 非连续、多元,等等。因为涉足后现代思维的各个思想家的研究视野是不一致的,研究 方法和著述风格也各有千秋,但从根本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试图将思维从现代主 义的形而上学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 思潮最基本的特征有如下几个: l 、反本质主义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在两千年多年中一直以发现世界的本质为己任,认为存在 着本质和现象的区别。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决定该事物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该事物的 本质。世间万事万物如过眼烟云,终将逝去,唯一不变的是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事物固 有的、内在的属性,而现象是这种属性的外在表现,是偶然的和不确定的。本质隐蔽在现 象后面,是现象得以发生和如此呈现的根源。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才算真正认识了事物, 而人的认识就是要达到对本质的认识。这种对本质的追求贯穿了哲学和人类认识的整个 发展阶段。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本质、现象的二元对立,反对规律、原则、范式这类 概念,认为企图在表象之后搜寻本质是哲学误入歧途的原因,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形而 上学的神话。 2 、反基础主义 基础主义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对西方直至今天的哲学传统的概括。所谓基 础主义,主要是指认为人类知识有其确定的、坚实的、可靠的基础,人们在这一“基础 之上可以达到对外在世界的真理性和客观性的认识。古希腊时,水、火、原子、数等, 分别充当过本体论的基础。近代认识论也曾将感官经验或先验理性作为哲学思考的出发 点。在现代,又有人将事物、意向或历史文化视为语言意义的根基。罗蒂认为,不仅传 统西方哲学,而且整个现代西方哲学,都无一例外地归属于这种基础主义。他们实际上都 试图为世界寻找到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并以之作为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绝对准则和依 据。他说:“我们应当摒弃西方特有的那种将万事万物归结为第一原理或在人类活动中 8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寻找一种自然等级秩序的诱惑。”n 1 西方一代代的哲学家一直为这个基础问题争论不休, 其实只不过是以一个基础代替另一个基础而已。而后现代主义者则否定了这种基础的存 在。在他们看来,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基础”这个东西,所谓的基础都是哲学的虚构。 这种基础主义不仅是西方哲学与文化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积习,。而且也必然导致一种所 谓的“权威话语”的垄断地位,导致用”一”取代、统摄”多”、取消差异性,因此,对基础 的消解几乎成为所有后现代主义思想者的共同主题。后现代主义反对用真理的名义讲话, 认为真理作为一种话语不具有对其他话语的优先地位,反对将真理置于知识金字塔的最 高点,并作为知识统一性的标志。不同的文化共同体的人们对于世界的信念是不同的, 所以各种理论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3 、反理性和主体 以笛卡尔开启的近代哲学是以坚持理性主义为其鲜明特色的,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与 现代性的告别,则与传统的理性观念相对立。利奥塔声称:“后现代主义是与理性观念 的主要转变的发生相适应的”,a 威尔默也谈到:“后现代主义的轮廓至今仍不清楚, 但其中心经历理性的死亡似乎宣告了一项历史工程现代性的终结。 并认为后 现代时代是作为“统一 和“整体之根源的理性和它的主体“被粉碎的时代”。晗h 否 认无意识对意识的影响,否认前概念和非概念在概念中的作用,否认非理性的东西 经济欲望、权力意志存在于理性的核心,已不再成为可能”。1 主体性和意向性并非某种 先于生活形式和语言系统而存在的东西,而仅仅是生活形式和语言系统的一种功能,它 们并不建构世界,而只是世界的要素或环节。 后现代主义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福柯提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死亡。 福柯从其考古学出发,将作为主体的人归结为一种“知识型 ,认为主体不过是一种晚近 的发现并必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福柯在词与物的最后说:“人将被抹去如同 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h 1 后现代主义不承认启蒙运动所弘扬的理性主体的至高无上 性,认为真正的主体性在事实上并不存在,主体始终处在被禁锢的状态,宣布西方传统 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分方法导致的人相对于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已经破灭。 后现代主义还提出,现代性在解放了个人的同时,也摧毁了人的精神中有魔力的东西。经 济个人主义导致了理性主体的自私自利和纵欲无度,破坏了生活的价值准则,同时对自 然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浪费。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独裁和霸权, 提出应该对工具理性的日益膨胀加以有效限制,加强交往理性,克服理性的缺陷,使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 4 、对语言的推崇 在以往的思想家眼里,语言只是揭露世界的工具,人们没有注意到语言这个符号本 身的意义。而后现代主义者们则认为语言是很重要的,一切知识和意义都是由语言来起 中介作用的。正如卡西尔( e r n s tc a s s i r e r ) 所说:人不仅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之中,而且更 1 】【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p 咽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 9 8 7 1 5 【2 1 a 威尔默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辩证法【英 实践国际,1 9 8 5 ( 1 ) ,转引自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l v q 增补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1 1 3 1 k 白尼特后哲学:终结还是转变 m 】英文版序言1 9 8 9 【4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m 】莫伟民译北京:三联书店,2 0 0 2 5 0 5 9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重要的是人还生活在语言和各种符号构成的“新的实在之维中”,即“人不再生活在一 个单纯的物理世界之中,而且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丝 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 n 1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王国,它不 是因为代表了什么才成立,不是因为自身之外的东西才有意义。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自 身,而不在于对现实的反映,并不存在镜像和外物那样的对照关系。语言代替了事物, 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即“语言的转向。用罗蒂的话说就是,语言上升为中心问题, 成为当代哲学的中心。拉康甚至认为,真理来自语言,而不是来自现实。事实既不是真 实的,也不是虚假的,而是语言上的。语言符号只能提供通向真理的间接途径,不可能 完全真实地反映一切客观实在。知识不是在语言之外,在某种与历史无关的领域里找到 的,而是在语言的细微差别中找到的。语言也是不稳定的,随说话者情绪的变动而变动, 如利奥塔则强调主体正在语言游戏的散播中消解自己。由此语言取代了理性的主体,成 为认识的先验的出发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