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础学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1页
PLC基础学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2页
PLC基础学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3页
PLC基础学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4页
PLC基础学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试题型:,一、填空二、单选三、简答四、给出PLC扩展后各模块I/O地址五、根据已知梯形图程序写出对应语句表指令六、根据程序和已知输入信号画出对应波形七、根据已知顺序功能图写出梯形图程序八、程序设计,考试形式:开卷,2,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PLC的完整定义,3,PLC的基本结构,PLC的基本结构:PLC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O单元)、电源和编程器五大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完成1)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2)执行指令;3)处理中断;4)自诊断功能。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又可分为用户程序存储区和用户数据存储区。输入/输出单元:PLC通过它实现与现场信号的联系。电源: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转换成PLC的CPU、存储器、I/O接口等内部电路所需要的直流电源。编程器:人机对话的工具。有简易编程器和智能图形编程器。,.,4,常用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接口电路:,5,一般情况下,如果PLC控制系统负载的变化不是很频繁,建议优先选用继电器型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出电路类型比较:,6,PLC的工作原理,1、PLC在运行(RUN)模式下每个扫描周期将反复执行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内部处理、通信处理、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2、扫描周期:在RUN工作状态时,执行一次所有任务的扫描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1100ms。扫描周期的长短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关。3、PLC工作原理:周期循环扫描、集中输入与集中输出。,.,7,8,PLC的主要特点:,1.高可靠性和强抗干扰能力2.通用性强,使用方便3.功能强,适应面广4.编程简单易学5.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方便6.体积小,能耗低,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1.输入输出点数2.存储容量3.扫描速度4.指令的种类和条数5.内部寄存器6.高级模块7.支持软件8.通信功能,PLC的技术性能指标:,9,S7-200CPU22X系列产品的I/O配置及地址分配,10,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当CPU模块提供的本地I/O(具有固定的I/O地址)不够用时,可以将扩展模块连接到CPU的右侧来增加I/O点,形成I/O链。,S7-200主机扩展应考虑以下因素:允许主机所带扩展模块的数量数字量I/O映像区的大小模拟量I/O映像区的大小内部电源的负载能力,128入/128出(I0.0I15.7,Q0.0Q15.7),CPU222:16入/16出;其他32入/32出,CPU222:2块;其他7块,各扩展模块消耗DC5V或DC24V电源的电流总和应不超过CPU模块所能提供的功率(或电流)值。,S7-200PLC的系统配置,11,数字量模块总是保留以8位(1个字节)递增的方式分配地址。如果CPU或模块在为物理I/O点分配地址时未用完一个字节,则那些未用位不能分配给I/O链中的后续模块。模拟量I/O点总是以两点递增的方式来分配空间。如果模块没有给每个点分配相应的物理点,则这些I/O点会消失并且不能够分配给I/O链中的后续模块。对于同种类型的输入输出模块而言,模块的I/O地址取决于I/O类型和模块在I/O链中的位置。,扩展模块I/O地址分配原则:,12,例:,S7-200PLC扩展系统的I/O地址怎么分配?,13,例:,S7-200系列PLC_CPU224XP本机I/O数为:14入/10出(数字量)和2入/1出(模拟量),现I/O模块扩展情况如图所示,请对应写出I/O地址分配。,14,(2)梯形图的特点,采用软元件,有“0”/“1”(OFF/ON)状态;“能流”从左到右流过;触点可以无限使用;解算结果将马上为后续程序所利用;解算条件不是现场开关的实际状态;程序输出不能直接驱动现场执行机构。,(1)梯形图的组成,触点逻辑输入条件(开关、按钮、内部条件)线圈逻辑输出条件(指示灯、交流接触器、内部输出条件)功能块各种附加指令(定时器、计数器、数学运算),梯形图编程语言(LAD),15,*这些编程软元件都存放在哪?*它们在这个存放区域中的地址如何表示?*一共有多少种编程软元件?*如何去使用这些软元件?,解决了4个问题:,16,解决问题1:,*这些编程软元件都存放在哪?这些软元件存放在用户程序存储器的数据区之中。数据区是S7-200CPU提供的存储器的特定区域,是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内部工作区域,它使得CPU的运行更快、更高效。,17,*这些软元件在数据存储区中的地址如何表示?数据区存储器地址的表示格式有位、字节、字、双字地址格式。(1)位地址格式(2)字节、字、双字地址格式(3)其他地址格式,解决问题2:,18,19,在特殊标志位存储器(SM)中:,SM0.0CPU运行时,该位始终为“1”SM0.1该位在首次扫描时为“1”SM0.4提供周期为1min,占空比为50的时钟脉冲SM0.5提供周期为1s,占空比为50的时钟脉冲SM1.0执行某些指令时,其结果为0时,该位置“1”SM1.1执行某些指令时,其结果溢出或为非法数值时,该位置“1”SM1.2执行数学运算时,其结果为负数时,该位置“1”SM1.3试图除以0时,该位置“1”,20,可作为地址指针的存储器有:V、L、AC(13)可间接寻址的存储器区域有:I、Q、V、M、S、T(仅当前值)、C(仅当前值)。对独立的位(BIT)值或模拟量值不能进行间接寻址。,例:ANDQ5.5;ORBVB33,LB21;MOVWAC0,AQW2;MOVDAC1,VD200,例:MOVB2#1011_0001,VB10;MOVW1024,VW20;MOVD163C4D5E67,VD200,21,梯形图编程的基本规则,(1)梯形图按“自上而下,自左到右”的顺序绘制;(2)将串联触点多的逻辑行放在上面,将并联触点多的逻辑行放在左面;(3)触点画在水平支路上,不含触点的支路放在垂直方向;(4)一个触点上不应有双向“能流”通过;(5)两个逻辑行之间虽联系但逻辑关系不清晰时,应变换。(6)一般来说,一条支路上串联或并联的常开触点不超过7个,常闭触点不超过6个。,22,4.2S7-200PLC的基本指令,4.2.1基本逻辑指令4.2.2复杂逻辑指令4.2.3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4.2.4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4.2.5移位寄存器指令4.2.6比较操作指令,23,1.输入/输出(I/O)指令,4.2.1基本逻辑指令,24,2.位逻辑运算指令,25,3.正、负跳变指令,26,4.置位/复位指令,27,例3:,28,例2:,一个扫描周期长度,29,作业:用S、R和跳变指令设计满足下图所示波形的梯形图。,30,4.2.2复杂逻辑指令,复杂逻辑指令主要用来描述对触点进行的复杂连接,同时,它们对逻辑堆栈也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操作。本类指令包括:栈装载与ALD无操作数。用于将并联电路块进行串联连接。栈装载或OLD无操作数。用于将串联电路块进行并联连接。逻辑推入栈LPS无操作数。在分支结构中,用于生成一条新母线。逻辑读栈LRD无操作数。在分支结构中,当左侧为主控逻辑块时,开始第二个和中间更多的从逻辑块。逻辑弹出栈LPP无操作数。在分支结构中,用于恢复LPS指令生成的新母线。装入堆栈LDS有操作数。,31,栈装载与、栈装载或指令的应用举例:,I0.0,I0.1,I0.2,I0.0,I0.2,I0.3,I0.1,I0.4,I0.1,I0.0,I2.2,I2.0,I2.1,Q5.0,Q0.0,Q0.0,ALD,OLD,ALD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编写程序规格要求说明书,再用相应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设计操作台、电气柜、选择所需的电气元件;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操作使用说明书。,63,(1)确定设计任务书(2)确定I/O设备(3)PLC选型(4)I/O地址分配,PLC控制系统硬件配置,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常用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1、根据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设计法,3、顺序控制设计法,4、经验设计法,2、时序图设计法,64,3顺序控制设计法,顺序控制,就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生产过程的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序地进行操作。顺序控制设计法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与经验设计法相比,易学易用,可提高设计效率,对程序的阅读、修改和调试更方便。顺序控制设计法的使用方法:先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画出顺序功能图,再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梯形图。,65,3、顺序控制设计法,顺序控制设计法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先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画出顺序功能图(1)分析整个顺序控制过程中包含多少“步”动作(方法一)画出时序图根据输出量状态变化分析(方法二)直接根据一个周期的工作过程分析(2)画出顺序功能图利用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表示“步”或者利用顺序控制继电器S表示“步”第二步: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梯形图如果顺序功能图利用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表示“步”,转换成梯形图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启-保-停”电路实现(方法二)以转换为中心实现如果顺序功能图利用顺序控制继电器S表示“步”,则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实现转换成梯形图,66,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1:工作台往复循环运动,第一步:先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画出顺序功能图(1)分析整个顺序控制过程中包含多少“步”方法:画出时序图根据输出量状态变化分析,(2)画出顺序功能图利用顺序控制继电器S表示“步”,67,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1:工作台往复循环运动,顺序功能图,第二步: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梯形图顺序功能图利用顺序控制继电器S表示“步”,则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实现转换成梯形图,68,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2:液体混合系统控制,周期操作过程:启动放入A液到达中限位放入B液到达上限位搅拌60s60s到放出混合液到达下限位后经5s容器放空5s到放入A液,开始下一周期的操作,要求利用PLC实现液体混合控制。要求启动按钮按下后,开始周而复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则在当前工作周期的操作结束后,才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状态)。,69,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2:液体混合系统控制,第一步:先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画出顺序功能图,液位混合装置一个周期的操作过程:启动放入A液到达中限位放入B液到达上限位搅拌60s60s到放出混合液到达下限位后经5s容器放空5s到放入A液,开始下一周期的操作,M0.0M0.1M0.2M0.3M0.4M0.5M0.1,(1)分析整个顺序控制过程中包含多少“步”方法:直接根据一个周期的工作过程分析,(2)画出顺序功能图(利用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表示“步”),70,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2:液体混合系统控制,顺序功能图,第二步: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梯形图顺序功能图利用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表示“步”,利用“启-保-停”电路实现梯形图转换,71,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3:剪板机操作控制,要求利用PLC控制剪板机。开始时压钳和剪刀在上限位置,按下启动按钮后开始自动操作,剪完10块板料后停止工作并停在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启动命令。,72,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3:剪板机操作控制,第一步:先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画出顺序功能图,(1)分析整个顺序控制过程中包含多少“步”方法:直接根据一个周期的工作过程分析,(2)画出顺序功能图(利用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表示“步”),73,3、顺序控制设计法,例3:剪板机操作控制,顺序功能图,第二步: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梯形图顺序功能图利用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表示“步”,以转换为中心实现梯形图转换,74,4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75,1、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程序,I0.1停止按钮SB1I0.2启动按钮SB2Q0.1接触器KM,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76,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2、具有点动功能的电动机启动、停止控制程序,I0.0停止按钮SB1I0.1启动按钮SB2I0.2点动按钮SB3Q0.1接触器KMM2.0点动标志位(模拟先断后合的效果),用来破坏Q0.1自锁,77,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3、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程序,正转,反转,正转延迟T1时间,反转延迟T2时间,互锁触点,正反转标志,78,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4、通电禁止输出程序,79,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5、闪烁电路,I0.0,T37,T38,Q0.0,1s,2s,80,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6、报警电路,81,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7、高精度时钟程序,82,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8、脉冲宽度可控制电路,M0.1发挥了作用,83,PLC应用程序的典型环节,9、分频电路,输入信号I0.1,输出信号Q0.0,t3,t2,t1,t4,保障了M0.0为单脉冲,84,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与网络,85,6.1通信及网络基础,6.1.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86,6.1.2网络概述,PLC与计算机之间或多台PLC之间也可直接或通过通信处理器构成网络,以实现信息交换;各PLC或远程I/O模块按功能各自放置在生产现场进行分散控制,再用网络连接起来,组成集中管理的分布式网络。互连和通信是网络的核心,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控制、传输介质和通道利用方式是构成网络的四大要素。,87,6.2S7200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