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通识课总结PPT课件.ppt_第1页
创伤急救通识课总结PPT课件.ppt_第2页
创伤急救通识课总结PPT课件.ppt_第3页
创伤急救通识课总结PPT课件.ppt_第4页
创伤急救通识课总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急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李佳,1,绪论,2,美国著名的外科专家Watt曾风趣地说:“如果死亡和交税是人生逃脱不了的两件事,那么第三件事就是创伤了”,3,美国创伤的状况,死因构成20世纪初,第7位,60年代,第4位;现今第3位;40岁以下人群,第1位每年创伤患者数百万,死亡15万,致残40万,4,我国创伤状况,死因构成1957年以前,第9位;1975年,第7位;1995年,第4位2003年深圳创伤的发生率在“疾病谱”中列第一位;在各种死亡因素排位顺序中,创伤导致的死亡率也列第一位,5,创伤危害的特点,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壮年,寿命损失年数最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每年750亿1000亿美元发生率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WHO预测2020年全球创伤死亡人数为234万,6,创伤病人死亡的三个高峰期,第一高峰:伤后数秒至数分钟即刻死亡特重度生命器官伤占外伤死亡50%,7,绪论,第二高峰: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早期死亡较严重生命器官伤占总外伤死亡30%死亡多因抢救不及时所致创伤抢救黄金一小时,8,绪论,第三高峰:伤后数周内后期死亡感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占外伤死亡总数20%,9,创伤发生最初的目击者往往不是医务工作者,而“第一目击者”能否对伤者实施必在的初步急救和呼吸,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掌握创伤现场急救知识,一旦有创伤发生时可以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救和互救,10,绪论,创伤(Trauma),是指各种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11,机械因素如锐器切割、钝器打击、重力挤压、火器射击等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激光等,可造成相应的烧伤、冻伤、电击伤、放射伤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硷可致化学性烧伤生物因素如虫、蛇、犬等咬伤或螫伤,12,绪论,公元前2世纪希腊的陶瓷残片,记载了两兄弟这样一段话:“第三个兄弟的创伤并非他们所为”,13,14,15,16,17,绪论,创伤急救(TraumaEmergency)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现代医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传统模式:伤情评估初步处理专科会诊入院治疗创伤急救医疗体系,18,绪论,一、通讯指挥系统,二、急救网点,三、医院急救,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初级创伤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19,绪论,20,创伤的院前急救,21,2008年4月26日18时30分左右,一辆载有37人的客车在湖北省孝感市双峰山旅游景区翻下山崖,车上有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三学生35人、班主任1人和司机1人。其中一名学生当场死亡,截至当晚10时许,又有5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轻重伤31人。,22,现场救护程序(一),了解致伤因素,判断危险是否解除及时呼救,拨打急救电话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的救护场地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病员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23,现场救护程序(二),置伤病员于适当体位迅速判断伤情,首先判断意识、呼吸、心跳、脉搏是否正常,是否有大出血,然后依次判断头、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四肢活动情况、受伤部位、伤口大小、出血多少、是否有骨折,24,现场救护程序(三),如同时有多个伤病员,要做基础的验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及危重伤,25,批量伤员分拣方法,26,现场救护程序(四),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大血管损伤出血时立即止血包扎伤口,优先包扎头、胸、腹部伤口,然后包扎四肢伤口四肢瘫痪考虑颈髓损伤先固定颈部固定四肢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伤员,27,创伤基本生命支持(BTLS),五大技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28,现场心肺复苏,对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应紧急开放气道,怀疑有颈椎损伤的采用托颌法人工通气方法:口对口、球囊面罩、气管插管(以不延误转运为前提)心脏骤停者行连续心脏按压,29,开放气道:舌和会厌抬举压头抬颏、解除阻塞,30,不仰头托颌法,31,急性失血,成人全身血容量约40005000ml失血量在500毫升以下时,可无明显症状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以上时,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湿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32,33,创伤出血类型,根据是否为开放性创伤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34,创伤出血类型,根据损伤血管类型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或片状渗出,色鲜红,可自愈静脉出血:较缓慢流出,色暗红,多不能自愈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多经急救尚能止血,35,止血,5钳夹止血法,2加压包扎止血法,1指压法,4止血带法,3填塞止血法,36,加压包扎止血法,37,加压包扎止血法,方法:消毒纱布敷于伤口上,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若无消毒纱布,可用清洁手帕或布片代替,加压10-30分钟后,一般都能止血应用: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38,加压包扎止血法,优点:最常用、收效最快的控制四肢出血的方法缺点:急剧的动脉性出血此法常难以控制注意事项:压力以能止血而又不影响伤肢血循环为宜,头部、面部血管较丰富,出血量也会较大,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39,40,41,如无敷料,直接压迫伤口周围,42,如伤口有异物,在伤口周围压迫,43,1.伤口盖敷料2.压迫伤口止血3.检查血运(超出3厘米)绷带加压包扎(不得过紧),直接压法,44,间接压法,伤口有异物,如扎入身体导致外伤出血的剪刀、小刀、玻璃片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45,填塞止血法,46,适用于四肢较大的伤口或盲管伤、穿通伤出血多、组织较多不易加压的部位,如臀部、颈部等用消毒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47,止血带法,48,止血带法,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49,止血带法,部位上臂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前臂或手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50,止血带法,注意事项扎止血带时间一般1小时,必须延长时应在1小时左右放松必须做出显著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应在肢体上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压力不可过大,以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阻断动脉出血为度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51,布料止血带,52,指压止血法,方法:根据动脉的走向,用手指将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迫在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用于急救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无包扎材料和止血带时,或运送途中放止血带的间隔时间,可用此法缺点: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事先应了解正确的压迫点,才能见效;止血不易持久,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53,指压法,54,头顶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前臂和手出血,压迫肱动脉,手指出血,压迫指动脉,55,下肢大出血掌根用力压紧腹股沟中点的股动脉指压法注意点:1.用于出血多的伤口2.要准确掌握压迫点3.压迫时间1015分(不得超过15分钟)4.力度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56,钳夹止血法,57,包扎,1.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辅料,协助止血,58,包扎,2.包扎的材料,绷带三角巾,59,(1)绷带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法,(3)便捷材料包扎法,3.包扎的种类,包扎,60,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绷带包扎法(1),61,回返包扎法,“8”字包扎法,绷带包扎法(2),62,三角巾包扎法(1),63,三角巾包扎法(2),64,三角巾包扎法(3),手部包扎,上肢包扎,65,三角巾包扎法(4),足部包扎,66,67,固定术,68,固定术,3.固定材料夹板敷料颈托、颈围就地取材,69,4固定方法,固定术,70,固定术,71,固定术,72,固定术,73,徒手搬运方法,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