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the confirming system of bankruptcy claim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ji changbiao supervisor:prof. zhao xinhui school of law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密级:公 开开 学科分类号: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 fx1045620091010510456200910105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 作 者 姓 名: 汲长彪 申请学位级别:法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赵信会 职 称:教 授 学 科 专 业: 民商法学 研 究 方 向: 商法学 学 习 时 间: 自 2009 年 9 月 7 日 起至 2012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2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 (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 电子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 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企业破产法已经实施 4 年有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的新问题、新情况 渐次暴露。 企业破产法规定了债权确认的问题,并纠正了破产法(试行) 对债 权确认的一些不合理规定,但一些规定仍然不够明确具体,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其中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作为联系破产程序开始与分配的中间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破产债权确认的理论上关于破产债权的确认的表述和认识、破产债权确认的含义、 性质、程序及包含的内容的阐明、债权确认与债权申报、登记、审查等问题的关系仍 然存在非常大的研究空间。 再加上我国破产法在设计的时候对如何给予破产债权确认 中的当事人权利救济仍然存在欠缺之处, 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渠道并不顺畅或者说现有 的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对于当事人的权利救济制度并不完善。 基于对破产债权确认制度 重要性的认识,从探求债权确认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破产债权制度的发展 过程,比较分析我国破产债权制度与外国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差异,分析和研究目前 我国债权确认制度存在的缺陷, 对债权确认制度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制度的完善上提出 了一些建议,认为应当还原破产债权的民法债权的私权本质,以此为基础对破产债权 确认制度的主体、内容、程序、权利救济措施的完善进行有益的探求。 关键词:关键词:破产债权 确认制度 确认程序 债权确认诉讼 ii abstract the prc enterprise bankruptcy law has been implemented more than 4 years,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ed to new problems, new situations gradually storm drain. bankruptcy claims to confirm the system as a contact bankruptcy proceedings bega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mediate links, do not get the attention they deserve. bankruptcy law stipulates that the claims recognized. and correct the bankruptcy law (trial) specified claims recognized some errors. however, some provisions are still not sufficiently clear and specific,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ankruptcy claims to confirm the theoretical confirmation of the claims against the bankrupt, bankruptcy claims to confirm the meaning, nature, procedures and contains the contents of the stated claims recognition and claims reporting, registration,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is still very large research space. and bankruptcy law in the design on how to give bankruptcy claims to confirm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in relief remain gaps.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relief channel is not smooth or existing claims against the bankrupt confirm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for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relief system.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bankruptcy claims to confirm the system, from the basic concepts of departure to explore the creditor to confirm system, defect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china claims to confirm system.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on the claims to confirm the systems basic theory and perfection. that should restore the nature of the claims of the civil law of bankruptcy claims useful to explore this as a basis to confirm the systems main bankruptcy claims, content, procedures, rights, relief measures, improve. key words: credit of bankruptcy confirmation system confirmation procedures claims confirmation proceedings iii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的背景 . 1 1.1.2 研究的意义 . 1 1.2 研究的目的 . 2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3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3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5 1.4 研究方法 . 5 1.4.1 历史分析法 . 6 1.4.2 整体分析法 . 6 1.4.3 比较分析法 . 6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6 1.5.1 本文研究思路和过程 . 6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7 1.6 论文创新点 . 7 第 2 章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概述 . 8 2.1 破产债权 . 8 2.1.1 破产债权的概念 . 8 2.1.2 破产债权的性质 . 9 2.2 破产债权确认 . 9 2.2.1 破产债权确认的概念 . 9 2.2.2 破产债权确认行为的性质 . 9 2.2.3 破产债权确认的内容 . 10 2.3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概念 . 10 2.4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历史沿革 . 11 2.4.1 破产债权确认主体的历史沿革 . 13 2.4.2 破产债权确认程序的历史沿革 . 13 iv 第 3 章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现状及反思 . 16 3.1 我国法律关于破产债权确认制度规定的现状 . 16 3.2 国外关于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现状 . 18 3.2.1 破产债权确认的主体 . 18 3.2.2 破产债权确认的范围 . 18 3.2.3 破产债权确认的程序 . 19 3.2.4 破产债权确认权的分配 . 20 3.2.5 破产债权确认的救济程序-司法争端解决制度 . 20 3.3 我国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反思 . 21 3.3.1 我国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立法不足 . 21 3.3.2 我国破产债权确认救济制度之不足 . 24 第 4 章 我国破产债权确认制度之完善 . 27 4.1 破产债权确认的主体 . 27 4.1.1 破产债权确认主体之认定 . 27 4.1.2 破产债权主体认定的几个问题 . 28 4.2 破产债权的认定程序 . 31 4.3 破产债权的认定内容 . 35 4.4 破产债权确认救济制度之完善 . 35 -以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为核心 . 35 4.4.1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 . 35 4.4.2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的主体 . 37 4.4.3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的程序 . 43 4.4.4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的审理方式 . 45 4.4.5 特殊破产债权的确认诉讼 . 47 结语 . 49 参考文献 . 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3 致谢 . 54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1章 绪论 1.1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2006 年 8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 ) ,该法已于 200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当前,企业破产法已经实施了 4 年有余,相关的新问题、新情况得到渐次 暴露,尤其是对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规定仍缺少足够的重视。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在整 个破产法律制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债权人只有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申报 债权,并在其申报的债权被人民法院裁定确认为破产债权后,才能根据破产财产分配 方案就破产财产受偿。破产债权只有得到确认后才能够获得有效的清偿,破产债权确 认制度中的破产债权确认作为连接破产程序开始和破产财产分配的中间环节, 在破产 程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债权的确认是由 破产管理人审查债权、债权人会议核查债权、人民法院裁定确认债权三个环节组成的 有连续性的整体。 破产管理人对破产债权的审查是债权人会议核查及法院确认的基础 和前提,债权人会议核查债权是债权人集中行使意思自治的主要表现,人民法院的裁 定确认最终赋予破产债权得以清偿的法律效力。但是企业破产法对如何给予破产 债权确认中的当事人充分的权利救济进行详细规定, 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渠道并不顺畅 或者说现有的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对当事人的权利救济制度并不完善。 现有的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在理论上仍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破 产债权确认制度主体法律地位不清晰、破产债权确认救济制度不完善、破产债权确认 权配置的法理基础不明晰等方面。由于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理论上的不足,导致破产债 权确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 例如破产管理人的审查是实质审查还是形式 审查的问题、法院对债权的确认的法律性质、破产法律关系人对于自己的权利受到损 害时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利救济等问题。 破产债权确认理论对破产债权确认的司法实践 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产生问题。因此在理论上对破产 债权确认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更好的指导司法实践,从而实现解决债权人之间的矛盾, 保障对全体债权人公平清偿,维护债务人的正当利益,并进而维护社会利益。 1.1.2 研究的意义 第 1 章 绪论 2 破产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出现之后信用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产物。 破产作 为一个法律概念则是指对这种信用关系的特殊调节制度, 在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信用关 系产生危机时, 为贯彻债权人平等原则而设定的一种司法上的债务清理和财产执行程 序。1986 年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以下简称破产法(试 行) )颁布以后,破产法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我国才逐渐建 立现代意义上的破产制度。破产法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为解决债权人之间的矛 盾,保障对全体债权人公平清偿,维护债务人的正当利益,设立破产清偿制度。破产 清算程序作为债务集中清偿程序,也是破产债权人受偿的最后机会,然而破产清算是 以破产债权的合法存在为前提的。破产债权只有得到确认后才能够获得有效的清偿, 债权人只有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申报债权并在其申报债权被人民法院裁定确认为 破产债权后,才能根据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就破产财产受偿。因此,破产债权确认程序 作为连接破产程序开始和破产分配的中间环节,在破产程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破 产债权确认制度在整个破产法律制度中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对 于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破产债权的法律关系当事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破产 法的实行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因此顺利的实现 破产企业的债务清偿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的重要。 破产债权确认是企业破产制度 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于企业能否顺利实现破产清算,对于债权人顺利得到清偿具 有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讲,对于维护经济发展,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深远的影 响。 1.2 研究的目的 企业破产法规定了债权确认的问题,纠正了破产法(试行) )关于债权确 认的一些不合理规定,但这些规定仍然不够明确、具体,缺乏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完 善。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理论研究上对破产债权的确认的表述和认识也不一致。尽管 关于债权确认制度的大部分著作没有回避破产债权确认的实质性问题, 有些还作了很 好的阐释, 但对破产债权确认的含义、 性质、 程序及包含的内容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债权确认与债权申报、登记、审查等问题的关系仍然存在模糊之处,导致同一个问题 表述不一致或分成几个问题,显得很零散。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并没有把破产 债权的确认作为破产法的一项整体的专门制度来进行系统规定, 因此对破产债权确认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的有关制度作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务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正是 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之一。 文章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精神, 参照国外立法和司法的经验, 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破产债权确认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引发有关理论工作者与实务操作者的足够关注, 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破产申报问题尽微 薄之力。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国内研究综述 (1)破产债权概念性质等的界定 破产债权确认的理论上对破产债权的确认的表述和认识并不一致,主要的观点 有: “破产债权的确认称之为破产债权的行使” 【1】 ; “破产债权的确认作为破产债权的 调查问题之一进行阐述” 【2】 ; “破产债权的申报和确认(确定) ” 【3】 ; “破产债权的申 报与调查” 【4】 ; “破产债权的登记与审核” 【5】 ; “破产债权的确定” 【6】等。根据目前学术 界的主张, 破产债权有两种内涵, 即形式意义上的破产债权和实质意义上的破产债权。 形式意义上的破产债权是指依破产程序申报债权而请求破产管理人自破产财产予以 分配受偿的债权; 实质意义上的破产债权是指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对破产人可行使的一 切财产上的请求权。 (2) 破产债权的范围 破产债权的范围概括为以下几项: 第一, 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有财产担保的债权; 第二,附条件、附期限的债权;第三,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 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其对债务人的追偿权为破产债权;第四,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 他连带债务人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其对债务人的预先追偿权为破产债权;第 五,破产管理人或者债务人在破产受理后解除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因合同解除所产生 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为破产债权;第六,债务人是委托合同的委托人,被裁定进入破产 程序,受托人不知该事实,继续处理委托事务的,受托人由此产生的请求权为破产债 权;第七,票据(含汇票、本票、支票)的出票人进入破产程序时,付款人不知该事 实而继续付款或承兑所产生的债权;第八,争议债权;第九,劳动债权;第十,税收 债权。有的将其分为“1、破产受理成立的债权;2、有财产担保而未能优先受清偿的 第 1 章 绪论 4 债权;3、因票据关系发生的债权;4、破产管理人解除同而形成的债权;5 因委托关 系而产生的债权;6、附期限的债权;7、附条件的债权;8、连带债务人及保证人的 求偿权;9、债权人对破产的连带债务人的债权;10、破产人的担保债权人所享有的 债权。 (3)破产债权的审查 债权审查是指管理人对债权人所申报的债权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性质、数额等 进行调查、分析、认定的程序。债权核查是指债权人会议对破产管理人提交的债权表 进行审核,债权人或者债务人有权对债权表中所记载的债权提出异议,并通过债权确 认诉讼来确定破产债权。而破产债权裁定确认则是指在债权审查与核查完成后,由法 院对破产债权予以法律上最终认可的程序。可见三个程序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衔接 的。根据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管理人负责审查申报的债权、编制债权表; 管理人将编制完毕的债权表提交债权人会议进行核查; 债务人和债权人对债权表中所 记载的债权无异议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确认,对记载债权有异议的,由异议人向受理 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债权确认之诉。可见,债权人申报的债权,只有经过了管理人审 查、债权人会议核查、法院裁定确认,才能在破产程序中依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按比 例受偿。 (4)破产债权的认定 1管理人对破产债权的审查;2债权人会议对破产债权的核查;3法院对破产债 权的裁定。 对我国企业破产法债权确认规定,许多学者提出质疑。质疑的核心是债权人会议 不应享有债权确认权,理由包括:(1)确认债权应当为审判机关的职权。债权是否成 立?数额多少?有无财产担保?均涉及到债权人的实体民事权利, 实体权利的争议应 通过诉讼加以解决。债权人会议仅为债权人自治的意思表示机关,对他人的实体民事 权利予以确认,不符合其地位,而且模糊了其与法院间的关系。(2)债权人会议确认 债权,与其表决制度相冲突。债权人会议实行决议制度,因此,债权人行使表决权的 基础是债权确定,确认债权前,债权人无法行使表决权,无法行使表决权,也就无法 通过决议确认债权。(3)事实上,债权人会议确认债权的效果,仍然停留在债权调查 阶段,债权的最终确认取决于法院的裁定。基于这样的事实,立法规定债权人会议确 认债权,实无必要。(4)债权人会议确认债权,不符合国际惯例。各国立法例无一承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认债权人会议有确认债权的权力,债权人会议的权力只限于调查债权。有鉴于此,债 权人会议有权进行债权调查,债权确认应当统一由法院行使。债权人会议调查债权, 实际上构成法院职权调查、取证而确认债权的必要辅助。 1.3.2 国外研究综述 从各国(地区)的立法例来看,破产债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顾名思义,广义的 概念即为凡是与债务人有关的债权均属于破产债权,而无论是否设有担保。例如美国 破产法典规定的破产债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破产债权是指请求支付的权利,无 论这种权利是否经过裁判,是已清偿的还是金额未定的,是确定的还是或然的,是到 期的还是未到期的,是有争议的还是无争议的,是成文法上的还是衡平法上的,是有 担保的还是无担保的;二是对违约行为的衡平法救济所产生的索赔权也属于破产债 权,无论这种衡平法救济的权利是否经过裁判,是确定的还是或然的,是到期的还是 未到期的,是有争议的还是无争议的,是有担保的还是无担保的 【7】 。从狭义的角度来 定义的破产债权,其将破产别除权等排除于破产债权以外,例如日本破产法第 97 条就将破产别除权排除在破产债权之外。英国破产法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破产法也 采用狭义破产债权的概念。 对有异议的债权,由法院另行裁定。根据法国法的规定,申报的债权由债权人代 表作初步审查。当债权人代表对申报债权有异议时,书面通知相关的债权人,要求其 予以说明。债权人应在收到通知后 30 天内予以答复。债权人代表在征求债务人意见 后,制作债权申报清册,并附上自己对债权认可、拒绝或应移送管辖法院的初步审查 意见,及时交给法官监督人。法官监督人根据债权人代表的意见,对债权作出认可、 拒绝、有待审理决定或不属其管辖的决定。对法官监督人之决定不服者,可以提出上 诉。但如果在债权人代表通知其异议后 30 内未作答复的债权人,对法官监督人的拒 绝或认可的决定无上诉权。 关于债权调查与确认的机关, 各国破产法的规定并不一致。 德国破产法第 178 条及日本破产法第 241 条均规定,负责债权调查的机关是 法院。法国 85 一 98 号法律第 50 条规定,负责债权调查的机关是债权人代表和法官 监督人。而我国破产法规定,负责债权调查和确认的机关是债权人会议。 1.4 研究方法 第 1 章 绪论 6 1.4.1 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是具体分析方法的一种,即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和 社会现象的方法。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人类行为的 历史结果,这些历史的变化,既不构成循环过程,也不构成沿着一个中心的摆动的运 动。我们不能从以前的事态来充分说明一个给定的历史事态,分析事物要把它发展 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和比较,才能弄清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 有些矛盾或问题的 出现,总是有它的历史根源,在分析和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只有追根溯源,弄清它的 来龙去脉,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就破产债权确认制度而言,必须搜集包 括历史资料在内的大量资料,因为任何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都是路径依赖的,不 追溯历史现象的起源,不可能揭示其中的规律性。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 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以便于还原到事实,印证我们所知。 1.4.2 整体分析法 整体分析法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 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结构及层次, 结构与功能、 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破产债权制度的研究要系统 的考虑破产的申报、破产的清偿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将破产债权确认制度放到整个破 产程序的全过程中研究。 1.4.3 比较分析法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人类认识、 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上的差异进行专门研究, 了解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安排在制度体系中 所处的地位以及研究一种新制度安排为什么被创新以及如何被采用, 新制度为何具有 很高的借鉴价值。开展国际比较制度分析,吸收借鉴经验和教训对提出更有效的政策 建议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5.1 本文研究思路和过程 本文是在研究现行 企业破产法 的过程中, 逐渐对于破产债权确认产生了兴趣,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破产债权确认在破产程序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研究 的不足导致司法实践操作上的混乱。本文从分析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 逐步的理清了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破产债权确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从破产债权的本身出发,认为破产债权就是普通的民事债权,但是由于涉及的主体的 复杂性,使得破产债权与国家、社会利益密切联系。因此破产债权确认由私权双方加 入了社会中介及国家的公权的因素。 但是这些因素的加入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破产债权 的私权属性。所以基于破产债权的私权属性,对于破产债权确认制度设计时,认为破 产债权人、债务人、人民法院为破产债权确认的主体,进而对于现行企业破产法 的一些问题的完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说明本文选题的背景、理论意义、结构安排等。 第二章从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 理清什么是破产债权确认制度。 对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 第三章从破产的本质出发, 结合破产债权确认程序的特殊性, 对于破产债权确认 制度的主体、内容、程序等进行分析。 第四章结合我国破产立法、 司法的现状对目前破产债权确认制度进行分析, 对其 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接下来对如何去完善破产债权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对债权确认 中可能影响债权确认的纠纷解决制度进行分析, 并主要就破产债权确认中的诉讼制度 进行特别研究,对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 1.6 论文创新点 (1)基于破产债权的民法债权的本质出发,充分理清债权确认主体、内容及理 论依据,对债权确认主体的地位及其此种地位的法律原理进行了分析。 (2) 合理的设计债权确认程序,对当事人对债权异议提供合理及时的救济,提 出债权确认诉讼制度的完善建议,弥补现行企业破产法中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 的概括化之弊端。 第 2 章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概述 8 第 2 章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概述 在破产程序中要实现清收债权与清偿债权,首要的工作是确认债权,而破产债权 确认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研究债权确认制度,首先需要我们对破产债权确 认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辨析, 理清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利于我们对破 产债权确认制度的进一步探讨。 2.1 破产债权 2.1.1 破产债权的概念 破产债权概念的明确对于破产债权在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破 产债权的概念,学理上一般从实体与程序意义上进行界定,从实体的角度讲,破产债 权是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对债务人享有的金钱债权或可以以金钱评价的债权, 学理上 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破产债权;从程序的角度讲,破产债权是依破产程序申报并依破产 程序受偿的财产请求权, 学理上称为形式意义上的破产债权 【8】 。 根据我国现行破产法 的有关规定,破产债权是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对破产人发生的,经依法申报确认, 并得由破产财产中获得公平清偿的可强制执行的财产请求权 【9】 。美国破产法典第101 条规定,破产债权是指金钱支付请求权,而不论该请求权是普通法还是衡平法上的权 利, 也不论该请求权有无担保、 是否已经诉诸法律、 已然或者或然、 到期或者未到期、 有没有争议 【10】。”我国企业破产法第107条第2款: “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 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 债权称为破产债权。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立场与不同的出发点,对于破产 债权的认识也就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将破产债权分为实质意义上的破产债权与程序意 义上的破产债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实质意义上的破产债权是源于普通民事债权,基 于民法上的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或其他法律上的原因而发生的财产 请求权。形式意义上的破产债权是指被破产法所承认的权利,基于破产法上的原因而 生的债权,程序意义上的债权非依法破产程序不能获得实现。因此我国破产债权主要 采用的是实质意义上的债权,但也承认程序意义上的债权。因为我国的破产债权主要 是民事债权,发生原因主要是因合同、侵权等产生的债权。但是有些因破产产生的债 权也为破产法所承认,例如破产费用。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1.2 破产债权的性质 破产债权是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的债上的请求权,实质上是民事权利。我们知道 民事权利具有私权的特征。民事权利属于私权,主要因为该权利与当事人本人有关, 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一般并无关系。 私法自治最重要的特点时个人自治或其自 我发展的权利。 国家对民事权利原则上持不干预的态度, 而让权利人自主地去处置他 的权利。权利人可以行使其权利,也可不行使其权利甚至放弃其权利。破产债权就是 破产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因合同、侵权等产生的权利义务的纠纷。破产的目的就是实 现债务的清偿。 2.2 破产债权确认 2.2.1 破产债权确认的概念 破产债权只有经过确认才能参加破产分配程序,债权人才能最终实现债权。破产 债权确认是指人民法院于破产管理人就申报的债权调查完毕时, 对破产债权所进行的 依法参与破产程序并获得分配权的一种资格认可 【11】 。广义的破产债权的确认包括整 个破产债权的确认过程, 指的是债权人通过破产程序向有权主体人民法院申报债 权,由有权主体对债权进行登记并审查,确认债权之有无、性质及数额的法律行为, 狭义的破产债权的确认仅仅是指有权的主体依法对破产债权之有无、 性质与数额予以 确定和认可的行为 【12】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我国的破产债权确认是经过债 权人的申报、管理人的审核、债权人会议的核查和人民法院的确认。所以根据法律规 定,对于破产债权确认采用的是广义上的概念。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采用 的是广义上破产债权确认概念。 因此破产债权确认是债权人通过破产程序向破产管理 人申报债权,债权人会议对申报的债权进行核查,人民法院对债权人申报的经过管理 人审核、 债权人会议核查的债权予以认可或者对于存有争议的债权通过法律审理予以 确认的行为。 2.2.2 破产债权确认行为的性质 破产债权确认行为的性质,目前理论界的认识并不统一。对于破产债权确认行为 的性质,本人认为就像债权确认之诉讼,是对债权人实体民事权利的一种裁判,法律 属性应是一种司法裁判行为,债权确认是进行债务清偿的前提,具有与判决同等法律 第 2 章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概述 10 效力债权确认的整个过程就如法院确认债权的诉讼过程, 债权申报就如确权诉讼的起 诉,债权登记又如确权诉讼的受理,债权的审查则如确权诉讼的开庭受理,债权的最 后确认恰如确权诉讼的调解或判决 【13】 。 破产法草案如此规定符合了国际上通行的“向 谁申报、由谁确认”的规则,明确了有争议的破产债权在破产程序之外只能由人民法 院按照正常的诉讼途径确认,还原了破产程序是集中概括执行程序的本质定义 【14】 。 破产债权确认行为的性质认识并不清晰,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导致破产立法在规定债 权确认主体时的混乱、不统一,产生人民法院、破产管理人、债权人会议都有权行使 此债权确认的权力;破产债权确认程序规定也不具体,过于简单,甚至连债权审查和 确认的形式等问题根本没有规定,司法实践也就无法与立法协调统一。笔者认为不能 简单的将破产债权的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