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自读目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学习本文“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根据上下文推断词意并造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袖手旁观、一帆风顺,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找出过渡句和各段的关键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五分钟后比谁回答的正确。,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2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三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2、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从全文出发,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3、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自学指导:浏览课文,找到题干中关键词在文中出现的区间,并进行适当的圈化,以典型的句子或词语回答,五分钟内看谁找得又对又好。,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_。(2)这样做的依据是:_。(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_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_,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3、从全文出发,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四读课文,归纳论证方法:,你认为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自学指导:速读课文,回顾常见的论证方法,从文中找到相应语段,并做标记或批注。,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原话回答。),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观点?,讨论: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总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关于格物致知,大学里的阐述自相矛盾。B、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因为中国人并不是寻求新知识。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是因为中国人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D、“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管理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制定年度培训目标计划
- 财务预测分析方案计划
- 秘书与调研能力的建立计划
- 创新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反思计划
-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计划
- 行政法与公共利益保护试题及答案
- 实现持续改进与创新的计划
- 利用艺术提升学术成绩的方法计划
- 抓住法学概论考试要点的试题及答案
- 国网公司保密培训课件
- 新时代如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网络攻击与防护 课件 9-内网Windows环境攻击实践
- 餐具消毒商业计划书
- 6-5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 钻孔施工流程图
- 赶工方案(精装、幕墙工程)
-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