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2《呼兰河传》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2《呼兰河传》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2《呼兰河传》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兰河传(节选)【学习目标】1品味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及祖父的形象。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贴切鲜活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2、难点: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学习过程】自学辅助资料一、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二、作品简介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它(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预习练习题 1准确读出下列词语。蚂蚱 啸 蚌壳 溜平 韭菜 谷穗 倭瓜 玩腻了 蚯蚓 蝙蝠 2请同学们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课堂思考题阅读活动1“探园”文中哪儿是写景物的自由?哪些词、句你最能读出自由?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随意的,他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为什么?阅读活动2“忆事”文中哪些文字直接叙写人的自由生活的画面?这些文字体现了28小节中的哪些话?阅读活动3“怀人”我对祖父的怀念之情集中体现在文中的哪一小节?阅读活动4“悟情”在香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