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学专业论文)liuliuliuliu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控制及同步.pdf_第1页
(基础数学专业论文)liuliuliuliu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控制及同步.pdf_第2页
(基础数学专业论文)liuliuliuliu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控制及同步.pdf_第3页
(基础数学专业论文)liuliuliuliu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控制及同步.pdf_第4页
(基础数学专业论文)liuliuliuliu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控制及同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h ed y n a m i c a lq u a l i t yo f l i u l i u l i u l i us y s t e m 、 c o n t r o la n ds y n c h r o n i z e 1 1 1 a b s t r a c t i n1 9 6 0 s 。,卸a m e r i c a ni n e t e o r o l o g i 8 t ,e m l o r e n z ,f o u n dt h ef i r 8 ts t r a n g ea t t r 8 c t o r , t h es 0 - c 8 l l e dl 0 r e n za t t r a c t o r ,i nan u m e r i c 越唧e r i m e t s i n c et h e n ,m o ;晏要害童饕彗孚荤爵 ;薯薹;毫蓍妻萼毒蠹摹毒拳誊塞三耋享毒毒嚣薹蓬垂耋矗骜耋鎏詈叫| ;要苎i 霉; x 早期混沌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把 l p o i c a r e 的拓扑动力学思想推广应用于耗散系 统。1 9 1 8 年,g d l l l l i n g 对具有非线性恢复力的受迫振动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出 许多非线性振动的奇怪现象。他的标准动力学方程称为d u 助l g 方程,即 蕾+ 凫宕+ ,( 。) = 9 ( 嚣) 其中,( 茁) 含有三次项,9 ( z ) 为周期函数。2 0 年代,荷兰物理学家& v 抽d e r p o l 研究三级 管振荡器,建立了著名的v a n d e r p o l 方程; 窑一七( 1 一。2 ) 圣+ 石= 6 女a 伽( a t + 妒) 陲篓一秒 著名的论文论湍流的本质瑚,在学术界第一个提出用混沌来解释湍流形成机制的 新观点,并证明了l e v d l 觚d a u 关于湍流发生机制的权威理论的不正确性。他们通过 严密的数学分析,独立地发表了动力系统存在一套特别复杂的新型吸引子,描述它的 几何特征,证明与这种吸引予有关的运动,即为混沌,发现了第一条通向混沌的道 路。 1 9 7 5 年,美籍华人t y l i 和美国数学家j _ a y 0 r k e 在美国a m e r i c 枷a t h e m a t i c s 上发表题为周期3 意味着混沌f 4 】的著名文章。该定理描述了混沌的数学特征,为 以后一系列的研究开辟了方向。他们在动力系统中率先引入“混沌”( c h a 0 8 ) 一词,为这 一门新兴研究领域确定了一个中心概念,同时也为各学科研究混沌现象树立起了一面 统一的旗帜。1 9 7 6 年美国生物学家r m a y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具有复杂性 的动力学的简单数学模型 5 】的著名文章。提出生态学中的一些非常简单的数学模型 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他以著名的l o g 斌i c 浃射为例,展示了这个一维映射的 复杂动力学行为。 1 9 7 8 年,美国物理学家m j f d g e n b a u m 在统计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普适 性的文章一类非线性变换的定量的普适性1 6 】。f e i g e 曲a 眦把相变临界理论中的普 适性、标度性、重正化群方法引入混沌研究,计算出从倍周期分岔通往混沌道路上的 两个普适常数,把混沌研究从定性描述推进到定量描述,为混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从此,混沌学便确立了自己牢固的地位。 到7 0 年代末和8 0 年代初,混沌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基本 课题,独特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框架的新学科,关于这门新学科,1 9 8 3 年物理学 家m ,b e r 黟提出了混沌学( 出a o t o 醪) 这个名称,并逐渐为科学界所接受。8 0 年代以 来,混沌学更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无论是在生物学、生理学、心 理学、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还是天文学、气象学、经济学,甚至在音乐、艺 术等领域,混沌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如混沌科学的倡导者之一、美国海军部官 员m s h l e s l n g e r 所说的那样:“2 0 世纪科学中永远铭记的只有三件事,那就是相对论、 量子力学和混沌”。 2 0 世纪9 0 年代初,以美国科学家e o t t ,c g r e b o 舀,j a y o r k e 和l m p e c o r 8 , t l c 8 r r o n 为代表,分别在混沌控制与混沌同步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世界掀起了 混沌控制热潮。之后十几年间,混沌控制和同步的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期间,人 们提出了各种混沌控制方法,如状态反馈控制法、脉冲控制法、适应控制法等,并在 光学、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流体、人工神经网络、生物系统等大量实验和应用中得 到验证。 4 堑坚堕萱盔堂亟圭途塞! 箜二童箜迨 1 2 混沌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 2 1 混沌的定义 混沌是动力系统复杂性的重要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混沌,至今还没有一致的 严格的定义。在数学术语所给出的一些定义之前,两个稍微不同但却被广泛接受的混 沌定义分别由l i - y 0 r k e 和d e v a n e y 给出,这里我们复述l i - y 0 出e 和d e v a n e y 意义下的混 沌。 l i - y b r k e 意义下的混沌 在1 9 7 5 年,t y l i 和j a y 0 r k e 在美国a m e r i c am a t h e m a t i c s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周期3 意味着混沌1 4 】的论文,第一次引入“混沌”概念,并给出了混沌的一种数学 定义,称为l i y o r k e 定义: 对于闭区间i 上的连续自映射“x )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它有混沌现象: f 1 1f 有任意周期的周期点; ( i i ) 闭区间i 存在不可数非周期不变子集s ,满足 ( i ) ,( s ) cs ; ( i i ) 对任意z s 和f 的任一周期点y ,有 撬i ,“( 。) 一,“( ) i o ; ( i i i ) 对任意。,g s ,当时z ,有 舰i ,“( 。) 一,8 ( ) i o - ( i i i ) 存在s 的不可数集& ,对任意z ,p s 0 ,有 墨 ,4 ( 。) 一尸( 肇) l = o 这个定义中,只说明子集s 的点相当分散又相当集中;并且子集s 不会趋近于任何 周期点,所以这个定义本身没有预言非周期轨道的存在性,并没有描述它们的测度和 稳定性。 d e v a 珊意义下的混沌 1 9 8 9 年,d e v a n e y 给出了一个更直观更便于理解的混沌定义: 设x 是一个度量空间,一个连续映射,:x x 称为x 上的混沌,如果满足下列条 件: ( i ) f 具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 ( i i ) 堤拓扑传递的; 2 2 几个经典的混沌系统 7 2 1 al o r e i l z 吸引子o = l o 一;8 3 ,c = 2 8 2 1 七r 泌8 l e r 吸引子n = 6 = o 2 ,c ;5 7 图2 1l o r e n z 系统和砒硒l 盯系统混沌吸引子 2 2 1l o r e n z 系统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 e ,n 。l o r e n z ) 于1 9 6 3 年在对流实验的研究中,得到了第个表 现奇异吸引子的模型l o r e n z 系统【1 2 j ,其方程可以描述为: ( 2 1 ) 其中。,可,z r ,n ,6 ,c 为正的实数。z 正比于对流运动的强度;对比于水平方向温度 变化;z 正比于垂直方向温度变化。当n = 1 0 6 = 8 3 ,c = 2 8 时,系统( 2 1 ) 存在混沌吸 引子,如图2 1 a 所示。 2 1 ,a 仅是一个数值仿真的结果,直到最近,人们才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l o r e n z 混 沌吸引子的存在性【1 3 ,1 4 t 1 5 】。 2 2 2r 洳s l e r 系统 1 9 7 6 年,胁s l e r 构造了一个简单的三维系统,它只有一个非线形交叉项z z ,方程 怯裂句 z , 该系统可以认为是围绕l o r e n z 吸引子的一个环建立的一个外流模型。这里o :6 : 0 2 ,c 为分支参数,当c = 5 7 时,吸引子结构如图2 1 b 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系 统( 2 - 2 ) 比系统系统( 2 1 ) 简单,并且他们之间不拓扑等价,即不存在任何同胚变换把系 翟一 2 ,2 ,8c h e b 吸弓;子( 口,6 ,c ) 三q 5 ,3 ,2 8 ) 2 名b 泌皲弓i 子n = 3 e p = 3 c = 2 0 图2 2c h e n 系统和l n 系统混沌吸引子 2 2 3c h e n 系统 1 9 9 9 年陈关荣等1 1 6 j 利用反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研究l o r e i l z 系统时,得到了一个 新的混沌系统,简称为g h e n 系统: 巨篓+ 昭 ( 23 ) c h e n 系统和l o r e n z 系统具有类似但不同的拓扑结构,即它们都是三维连续自治系 统且具有两个二次项,但它霜】之同不能透过拓於变抉将一个系统转授到另一个系 统。c h e n 系统比l o r e n z 系统具有更复杂的拓扑结构和动力行为【口t 删。当参数( g ,b ,c ) = ( 3 5 ,3 ,2 8 ) 时,c h e n 系统有一个如图2 2 a 所示的混沌吸引子。 2 2 4阢系统 如果将系统( 2 1 ) 和( 2 3 ) 的线性和非线性部分分开,根据v 妇e c e k 和c e l i k o v s k y 提 出的标准 1 1 ,其线性部分a = m ,1 3 。3 可以为标准型的分类提供一个临界条件,那 么l o r e r l z 系统移c h e n 系统分裂震于两个裎反鹤类澍:l d t e n z 系统满足d 1 舭2 】 o , 而c h e n 系统却满足0 1 2 口2 1 o ,c 0 ,而将6 作为参数考虑。 2 3 2 基本的数学性质 ( 1 ) 对称性和不变性 1 0 图2 3l i u - l i u - l i u - l i u 混沌吸引子 d 2 1 0 ,6 = 4 0 ,c ;2 5 ,= 1 , = 4 ,初值z ( 0 ) ;y ( 0 ) = :( 0 ) = 1 0 2 4 a x - y 平面上的投影图 2 4 b x z 平面上的投影图2 4 cy - z 平面图上的投影 图2 4l i u - l i u - l i u - l i u 系统混沌吸引子在各个平面上的投影 2 5 bx - t 图 2 5 山卜t 图 2 5 cz - t 图 图2 5l i u - 泞i 耍耋上专l ”照鑫鬃墨甜堕j ,有 对系统( 2 ,7 ) 作线性变换 变换成为 i 亩l = 口( 1 一七1 ) 雪1 = 一、5 邑1 一z l z l 【2 1 = 2 、瓦l c z i + z i ( 2 9 ) ( 2 1 0 ) 系统( 2 1 0 ) 对应的特征方程 a 3 + ( o + c ) 酽+ o c a + 2 0 6 c = 0 ( 2 1 1 ) 根据r d r t h h u r w i t z 条件,方程( 2 1 1 ) 所有特征根实部为负的充要条件是 n + c o 2 乜k o ,( b + c ) 口c 一2 0 b c o 即只要o o 。 事实上,令6 = 6 = ! 笋,则由方程( 2 1 1 ) 得到 协+ ( 口+ c ) 】( 妒+ o c ) = o( 2 1 2 ) 显然,方程( 2 1 2 ) 有一负实根a l = 一( 口+ c ) ,以及一对纯虚根a 2 ,3 = 士i 压 由方程( 2 1 2 ) ,得到 ( 6 ) 一丽禹 因此 口( 0 ) = r e a 7 ( h ) = 再- 彘 0 u ( o ) = j m ( h ) = 盂糕 0 所以,当6 = h ,则系统( 2 7 ) 在平衡点鼻和s _ 处出现日印,分岔。 由命题2 3 3 和上述分析易知,当6 竺芸时,系统( 2 7 ) 的平衡点4 和是不稳定 的,对应特征方程( 2 1 2 ) 有一个受实根帮j 惫具有正实部的共轭虚根,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有以下定理: 定理2 3 1 ( i ) 若o 2 ,我们计算下列特征量 h = ; 鬻+ 鬻卜蒜嵩瓜, = : 裔一鬻划恶 _ ; 涡俪+ t 熹 可以得到下列方程 牌三泛叫孤 ( 2 2 2 ) 卜= 等鲁俪, 【忱。2 南 糕征+ 叁佤+ t ( 差+ 端啊 ,。3 2 g m 2 斟豢+ 器+ t ( 鑫一鑫) = 等掣征十t ( 4 。孑+ 羔) 1 2 f口+ c 。75 i 鼍1 - 。十二i :i f g 埘2 封蒜一象+ t ( 蒜+ 怒) :;等半瓶一;些掣坠鲨1 一互【i 万、o 。一。i j j 孑一j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以下这些值 耽12 g 2 l + ( 2 g 1 1 。“,1 l + g l 。i “如) , = 案一。蚶一知。) + 等 州o ,c ) _ 帮, 风( 口,c ) = 2 兄e a ( o ) , 吨( 口,c ) = 一地鱼塑兰丝竺:! 1 2 赢 3 1 引言 1 9 在自然界和现实世界中,混沌的发现令人惊喜,又使人烦恼。惊喜的是它伴随而 来绚丽多彩,千资百态的大千世界;烦恼的是它又那么瞬息万变,充满复杂,难以驾 驭。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值的高度敏感依赖性,混沌奇怪吸引子内的轨线或信息高度不 稳定性,瞬息万变,令人难以捕捉,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解为混沌是不可控的,不 可靠的。 2 0 世纪9 0 年代被称为“混沌控制的春天”,混沌控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 9 9 0 年, 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家e o t t ,c g r e b o g r 和j a 1 r k e 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了实现混 沌控制的参数小微扰方法f 简称为o g y 方法) 。这些先驱性的工作,立即激起了混沌控 制的研究热潮,理论与实验应用研究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已提出了许多混沌控制的方 法,如变量反馈法、相互耦合法、噪声控制法、最小能量法、自适应法等。其中变量 反馈控制法,是利用混沌系统中的某个变量的一小部分反馈到系统本身中去,达到控 制目标。它具体包括:偶然正比变量反馈,连续变量反馈,脉冲变量反馈和延迟反馈 等等。 一般而言,控制混沌的目标是镇定混沌吸引子中嵌入的不稳定周期轨道。虽 然o g y 混沌控制方法有其严密和完备的理论基础,并在许多混沌系统中都得到成功 应用,但是它通常只适应于离散系统或可以构造p 0 i n c a r e 映射的连续系统,并且对 参数变化和环境噪声非常敏感。于是,p y r a g 鹪1 2 4 2 5 】提出了一种广泛适应于一般离 散系统和连续系统的混沌控制:延迟反馈控制方法( d e l a 辨df e e d b a c l 【c o n t r 0 1 l e r ,简 称d f c ) 。该法是利用周期信号的特点,采用延迟误差作为控制信号实现不稳定周期 轨道的镇定。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不需要知道精确的系统模型,不需要确定目标轨道, 控制器设计和结构简单,适应性好,易于实现。 对于非线性连续系统 愫辫邶 , 其中。酽为状态,掣剧为输出向量,乱舻为控制器,b 酽x ,为控制矩阵。假 设不受控制时,系统。= ,( z ,t ) 处于混沌状态。令牙( ) 是混沌吸引子中嵌入的一个周 u_ - l u _ 工l 小响 l p , n 影m 的统 对系 虫贝 馈, 反 尺一 迟章延 三第 期为r 的不稳定周期轨道。 定义3 1 1 ( 状态延迟反馈控制)状态延迟反馈控制器( s t a t ed e l a y e df e e d b a c k c o n t r o l l e r ,简称s d f c ) 的设计目标是寻找一个控制作用妒( ) ,使系统( 3 1 1 ) 在状态延 迟反馈控制 牡= 妒( e ) ( 3 2 ) 的作用下,渐进收敛到期望的稳定周期味道妒( ) 上,即 墨刚e ( t ) 0 = o ( 3 3 ) 其中e ( t ) = z ( t ) 一z ( 一r ) 的状态延迟误差信号,恻i = i e t e l l 2 为e u c j i d e 礼范数,妒( - ) 是 一个满足妒( 0 ) = 0 的向量函数。如果妒( e ) = k e 是线性向量函数,称控制器( 3 2 ) 为线 性状态延迟反馈控制器:如果妒( e ) 是非线性向量函数,称控制器( 3 2 ) 为非线性状态延 迟反馈控制器。 在以下三节中,我们将就l i u - l i u - l i u l i u 系统的第二个方程的右边加上k ( y ( t ) 一 o 一7 - ) ) 这一项,把延迟时间r 作为一个变量,分析和讨论延迟时间f 对l i u _ l i u - l i u l i u 系统的影响,并将分析的结果应用于混沌系统的控制。 3 2 准备工作 在我们讨论线性延迟反馈对l i u l i u l i u l i u 系统的影响之前,我们先作一些准备 工作。 一般的,对于二阶超越多项式方程 a 2 + p a + r + ( s + 口) e 一1 7 = 0 ( 3 4 ) 其中p ,口 r ,5 r ,并且s 2 + 口2 o 。显然当r = 0 时,方程( 3 4 ) 可以简化为: a 2 + ( p + s ) a + r + g = 0 ( 3 5 ) 若妇 0 ) 是方程( 3 4 ) 的一个根,将妇代入方程,并分离实部和虚部,有 :三嚣翌嚣? e , 两边平方后相加得到 ( u 2 ) 2 一( s 2 + 2 r p 2 ) u 2 + r 2 一9 2 = o ( 3 7 ) 为了下文叙述方便,我们记 ( 玩) :s 2 + 2 r p 2 o ,或= ( s 2 + 2 r 一矿) 2 4 ( 一一口2 ) o ,r 2 一9 2 o ,且4 = ( s 2 + 2 r p 2 ) 2 4 ( r 2 一口2 ) o ; ( 凰) :r 2 一矿 o ,4 = ( s 2 + 2 r 一矿) 2 4 ( r 2 一口2 ) = o 方程( 3 7 ) 是一个关于u 2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简单的分析,有以下命题: 命题3 2 1 ( 1 ) 若条件( 玩) 成立,则方程( 3 7 ) 没有正根; ( 2 ) 若条件( 点如) 成立,则方程( 3 7 ) 有两个正根u 士= 等f s 2 + 2 r p 2 士7 回o ; e, ( 3 ) 若条件( 凰) 成立,则方程( 3 7 ) 只有一个正枇= 半f s 2 + 2 r p 2 + 倜5 。 不失一般性,假设方程( 3 7 ) 有两个正根。士,代入方程( 3 6 ) ,解得: 于= 击丽1 ( 锵) + 等,例,”一, 设a ( r ) = 口( r ) + ( r ) 是方程( 3 4 ) 的一个根,且满足 a ( 于) = o ,u ( 寸) = u 士 将a ( 7 - ) 代入方程( 3 4 ) ,对7 - 求导,得到 f 以 1 ( p + 2 a ) 。 57 - 【而j 。可丽+ 硒再丽一x 因此 兄e 瓤,慧笔 所以只要+ o ,有 觑 等 二寸= 蒜 。,r e 等 二i = 一箍o,且z+pz+口饥+ro,则方程( 3ii)只有一个正根。假设方程 (311)有三个正根ui,忱,蛐,由方程(310)得到:扣ji 坠坐笔眷瓣群监熊;妻等,七= 1 , 2,3,j=0,1,。对于方程(38)和(39),我们有下列引理:引理32 2 【2 q (i)若ro,=护一3qo,则对任意ro,方程(38)和(39)所有具有正 实部的根之和相等:(ii) 若ro,z;o,(z;)=3z+劫z1+go,则当r 0,),方程(38)和(39)有所有具有正实部的根之和相等。如果a( r ) = 口( r ) + ( r ) 是方程( 3 8 ) 的一个根,且满足q ( )= o , u ( ) = 峨我们不难计算得 阻( 皇! 垒f!卫一1:垡5塾盔呈型i虫ltj, 卅2 萄肖丽蔺所以,只 x 3 3 具体分析 线性延迟反馈系统 f 圣= 口白一茁) 口= 6 z 一。z + k 0 0 ) 一0 7 - ) ) ( 3 1 2 ) 【2 = 一昭+ 扩 易知,系统( 3 1 2 ) 与系统( 2 7 ) 具有相同的平衡点,即s 0 = ( o ,o ,o ) ,肆= ( 7 琵,v 佞,6 ) , 5 r _ = ( 一、6 c ,一、6 c ,6 ) 。 为子在以下讨论者便,我们假设参数满足条件( a ) :口 o ,c o ,6 兰芸。 3 3 1 在岛处 系统( 3 1 2 ) 在平衡点岛= ( o ,o ,o ) 处的特征方程 ( + c ) 盼2 + ( n k ) 一o p + 南) + ( a + 口) k e 一1 7 】= o ( 3 1 3 ) 显然,对于任意r 0 ,该方程恒有一个负实根a = 一c 。所以,我们只要考虑二阶超 越多项式方程 舻+ ( 0 一k ) a n ( 6 + 七) + ( a + 口) k e 。7 = 0 ( 3 1 4 ) 当7 - = o 时,方程( 3 1 4 ) 可以写成 2 + o a 0 6 = 0 ( 3 1 5 ) 在假设( q ) 条件下,根据命题2 3 2 ,方程( 3 1 5 ) 有一正实根 :! 型1 :;兰_ 竺和一 个负实根 = 二生= 粤。 令 p = 一kr = 一o ( 6 + ) ,s = k ,q = j r o 不难计算得 5 2 + 2 r 一矿= 一a ( 口+ 2 6 ) 0 , r 2 一口2 = d 2 6 ( 6 + 2 七) , = 口2 ( 口2 + 4 n 6 8 6 k ) , u = 雩【_ 。( 。+ 2 6 ) + n 佰可碉。, 乃= 言 c o s 一1 ( + 高) + 巧丌) 应用引理3 2 1 ,有下以定理 3 1 - al i u l i u l i u l i u 系统吸引子 3 1 mx _ y 平面图 3 1 cx - z 平面图3 1 dy - z 平面图 图31 l i u l i m l i u l i u 系统渑沌吸引子a = 1 0 ,6 = 4 0 ,c = 2 5 ,初值z ( 0 ) = ( 0 ) = 。( o ) = 3 。0 , 3 4 实际应用 窿菱悯巾h 麓融 善) 蔓蘩萋蓥j 一 ;警。;擘; 篓薹三i i ? i i l 尉疆鞭休念弱蓊一i | ;| ;i i jj鎏-:|?l!;铂:o, c 1 :三,c 2 :o , c 3 :o o c 一 所以 1 h 1 ( 芦) 。i 舭+ t , 尬( y 1 ,弘) = 口 + 将( 2 1 8 ) 代入( 2 1 4 ) ,得到 若选取k = 一4 0 ,我们计算得:p = 5 0 ,r = o ,s = 一4 0 ,g = 一4 0 0 ,8 2 + 2 r p 2 = 一9 0 0 0 ,r 2 一9 2 = 一1 6 0 0 0 ,u = 1 2 3 3 2 0 5 1 7 4 ,= o 0 7 4 8 5 8 9 3 , 推论3 4 1 ( i ) 若k 一2 0 ,则对任意延迟7 _ 0 ,系统( 3 1 8 ) 只有一个正实部的根; ( i i ) 若k 一2 0 ,7 - h ,弓+ l 】时,系统( 3 1 8 ) 有( 1 + 2 j ) 个具有正实部的根; ( i i i ) 若k o ,= + p 露+ q 。1 + r o 。特别地,我们取k = 一5 , 则有 , l 士0 ) = l o ( 掣( ) 一z ( t ) ) 寸( t ) = 4 q z ( t ) 一z ( ) :( t ) 一5 ( 暑( ) 一掣( 亡一下) ) ( 3 2 1 ) 【童( f ) = z 2 ( t ) 一2 5 :( t ) 此时,我们可以计算得 z 1 = 1 5 4 3 3 6 1 5 7 l , u l = 1 2 4 2 3 2 1 0 4 2 , ( 丑) = 3 4 8 8 0 3 8 1 6 , 砘= 8 4 4 9 3 8 3 9 6 3 ,u 2 = 9 1 9 2 0 5 3 0 6 9 , 池) = 一3 0 0 0 2 4 3 2 2 8 , 霄= o 1 4 8 1 6 8 9 砖= o 1 6 1 4 5 9 5 o 加 半。 定理4 3 1 若选取控制器u = e l e 3 + e l 勋+ e 3 。1 6 e 1 一o ( e 1 + e 2 ) , 巨掣+ u ( 4 4 ) 则受控系统 ( 4 5 ) 与驱动系统( 4 4 ) 同步。 证让( 4 5 ) 减去( 4 4 ) ,得到如下的误差系统: ( 4 6 ) 其中e l = 3 ,l 一。1 ,e 2 = 抛一z 2 ,e 3 = 蜘一。3 。取l y a p u n o v 函数y ( t ) = j ( e ( ) + 霹( t ) ) , 则v ( t ) 沿着方程( 4 6 ) 的轨线对时间的导数为: 矿0 ) = 一 ( t ) + 口e l e 2 0 ) + 8 2 ) ( 6 e 1 ( 一e l ( t ) e 3 ( ) 一e l ( ) z 3 ( t ) 一e 3 ( t ) 茁1 ( t ) + 矿) 由于 所以 u = e l e 3 + e l 。3 + e 3 2 1 一k 1 一口( e 1 + e 2 ) 矿p ) = 一o e i + 口e l e 2 + e 2 ( 一口e 1 一o e 2 ) = 一口( e + 8 ;)( 4 7 ) = 一2 口y ( t ) 从而y ( t ) sv ( o ) e 一2 “。即当t 一+ o o 时,y ( t ) 一o ,因而t ! 8 t = o ,l = l ,2 。由系 统( 4 6 ) 的第三个方程知: e s ( t ) = e d e 。( o ) + z e “( e + 2 e z t ) 出 因为。里皲( e + 2 e l z t ) = o ,所以。骂e 3 = o 故可以实现受控系统( 4 5 ) 与驱动系 统( 4 4 ) 的同步。 4 3 2数值仿真 本节的例子用来验证前一小节的结论。所有例子均采用四阶r u n 静k u t t a 方法求 解,步长均取为o 0 0 1 。 对于l i u - l i u _ l i u - l i u 系统( 4 4 ) ,取参数n = 1 0 ,6 = 4 0 ,c = 2 5 ,初值取盘l ( 0 ) = z 2 ( o ) = $ 3 ( o ) = o 5 ,受控系统( 4 5 ) 的初值掣l ( o ) = 讹( o ) = 蜘( o ) = 5 。具体地数值模拟 的结果如图4 1 4 4 所示。 图4 ,1 、图4 2 分别是驱动系统( 4 4 ) 和受控系统( 4 5 ) 的三个状态变量随时间的演化情 况。从图4 4 我们不难看出驱动系统( 4 4 ) 和受控系统( 4 5 ) 的同步误差在较短的时间内 趋向于零,所以驱动系统( 4 4 ) 和受控系统( 4 5 ) 可以实现同步。 u+ 铅 如母 q 知 一 十 啪俺留 一 e + 蚣”响 = i i l i 吼晚的 图4 1 驱动系统( 44 ) 的波形图初值z l ( 0 ) 一z 2 ( 0 ) = 。3 ( o ) = 05 图4 2 受控系统( 4 5 ) 的波形图。:扔值o l ( o ) = 强( o ) = 讹( o ) = 5 。 图4 3 驱动系统( 4 4 ) ( 蓝色) 与受控系统( 4 5 ) ( 红色) 的波形图比较 ( a ) e 1 = 掣l 一$ 1 ( b ) e 2 竺一托( c ) e 3 ;如一z 3 图4 4 驱动系统( 4 4 ) 与受控系统( 4 5 ) 的误差同步圈 3 2 逝琶垣堇盔堂塑迨塞:蔓四垩回生坌堑 4 4 2与l o r e n z 系统之间的同步 在本节,经典的l o r e n z 系统是我们主要要考虑的。为此 统( 4 4 ) 作为驱动系统,而同时将l o r e n z 系统作为响应系统: f 矗= p ( 忽一z 1 ) + u 1 ( t ) 南= 7 名l 一名2 一乱幻+ t 2 ( t ) 【南:z l 砘一卢幻+ u 3 ( t ) 我们将l i u l i u - l i u - l i u 系 令e 1 = 2 l 一。l ,8 2 = 砘一z 2 ,e 3 = 施一z 3 ,得到如下的误差系统: f 西= p ( e 2 一e 1 ) + ( p n ) ( 。2 一。1 ) + u 1 ( t ) 如= 叮e l + ( 1 一b ) z l e l z 2 一e l z 3 一e 3 z l e l e 3 + u 2 ( t ) i 如= 一肛e 3 + ( c 一肛) 。3 + e l e 2 + e l z 2 + e 2 2 1 + 以。2 一z + 3 0 ) 取激励控制函数u = 【啦,2 ,“3 】7 为: i 仙l ( ) = 1 0 ) 一( p o ) ( z 2 一坷1 ) u 2 ( t ) = 2 0 ) 一h 一6 ) 。l + 。2 + e l z 3 + e 3 2 1 + e l e 3 【u 3 ( t ) = 3 ( t ) 一( c 一肛) 。3 一e l e 2 一e l z 2 一e 2 。l 一虮z 2 + z i 选取控制输入函数 i 1 = ( p 一1 ) e 1 一p e 2 。= 一7 e t 【。3 = 似一1 ) e 3 则( 4 1 5 ) 重新写成 ( 4 1 3 ) ( 4 1 4 ) ( 4 1 5 ) ( 4 1 6 ) 巨;, 显然,。婪臻8 = o t t = 1 ,2 ,3 。因此系统( 4 1 3 ) 与系统( 4 4 ) 同步。 4 4 3数值仿真 在本节,我们用数值仿真来验证前一小节的结论。采用四阶r l m g e _ k u t t a 方法求 解,步长取为o 0 0 l 。 驱动系统( 4 4 ) 的参数取o = 1 0 ,6 = 4 0 ,c = 2 5 ,初值取z 1 ( o ) = 勋( o ) = z 3 ( o ) = 0 5 ,数值仿真如图4 5 ( a ) 所示。响应系统( 4 8 ) 的参数取d l = 5 ,b 1 = 1 0 ,c 1 = 一3 8 , 初值取g i ( o ) = 驰( 0 ) = 驰( o ) = 5 ,数值仿真如图4 5 ( b ) 所示。响应系统( 4 1 3 ) 数值 模拟如图4 7 ( b ) 所示。其中参数p = l o o ,y = 2 8 0 ,肛= 8 3 ,初值z l ( o ) = 施( o ) = 幻( 0 ) =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