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教案河大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教案河大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教案河大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教案河大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教案河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1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了解有关作者茨威格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常识;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体会对比的写作方法。(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听读课文、圈点批注、诵读品味走进文本,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2学情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者或抒发英雄情怀,或赞颂伟人功绩,或展现重大历史画卷,或感悟重大事件。学习本单元,主要同学生一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提高很快,能够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但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教学难点感受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4教学过程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和能力:了解有关作者茨威格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常识;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体会对比的写作方法。(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听读课文、圈点批注、诵读品味走进文本,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二、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三、教学难点感受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近年来,外国语中学的中考成绩高居榜首;多次来外国语中学听课,深感同学们的素质特别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请同学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吧。二、读读资料: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焦躁的心以及诗集银弦和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他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1942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肆虐而无能为力,流亡在巴西的茨威格与妻子一道自杀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郊寓所,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向那人间的罪恶不义发出了无声的控诉和抗议。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歌德(174918320)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17751828)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出生于英国的斯特拉福城,一生写了约38个剧本、154首14行诗和4首长诗。著名作品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三、听听录音。(一)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勾画出课文中有关描写坟墓的句子。(二)听完课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找到的语句:1、“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2、“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3、“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4、“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三)说一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拟人修辞(嬉戏、温柔)景物描写的作用:1、表现了坟墓与自然的和谐,安睡其中的墓主人肯定是幸福的;2、渲染坟墓宁静肃穆的气氛,也表现了坟墓的朴素。3、教师引导:托尔斯泰墓的周围,该有的却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随处可见的阳光、白雪、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和稀疏的木栅栏,以及四周盛开的鲜花和几株大树,听到的只是清风拂过树梢时发出的“飒飒”声响。如果要给这样的“朴素”再加一个修饰语的话,那便是文中的一个词逼人。的确是“朴素”扑面而来,不知道同学们感受到了没有。下面我们集体有感情的读一读吧!四、说说感受1、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亲临墓地的人们有什么感受吧!学生寻找出表达参观者的感受的语句:“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震撼每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2、教师引导:作者有什么感受?明确:“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3、读出重音,体会感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哪些词读了重音?答:(齐答)“再没有”“更宏伟”“更感人”“最美的”“最深刻的”“最感人”“再也没有”“更打动人心”“庄严肃穆”“深藏着”。4、教师总结、引导:来这里参观的人们心里受了强烈的震撼,作者更是用了三个“最”来表达感受世间最美、最深刻、最感人的坟墓。品品最美(一)、请同学们思考:托尔思泰墓为什么是最美的?(二)、同学们思考,讨论,形成意见,回答。教学预设:(一)、巨大的文学成就(二)崇高的人格提示:1、问:拥有着如此辉煌成就的伟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土丘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呢?明确:托尔斯泰的选择只源于他小时候的一个游戏,一个奇妙的诺言,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亲手创造的幸福。2、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生前,晚年的托尔斯泰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平民化人生道路的探求。想要挽救贵族,从而解决社会矛盾。死后,从他坟墓的自我选择和设计上,包蕴了他对功名利禄、金钱、地位的彻底否定,实现了平民化的理想3、问:托尔思泰墓为什么是最美的?明确:托尔斯泰墓之所以最美,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墓中人托尔斯泰获得了人们无限的崇敬。六、探探写法1、读“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窿底下拿破仑的墓穴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2、问: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对比。问:把伟人和伟人对比,有何作用?明确:反衬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突显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世界。问:这里的对比有没有贬低其他三个伟人的意思呢?明确:没有否定其他三伟人,只是更强烈的赞美托尔斯泰。七、教师小结托尔斯泰坟墓的美,其原因不仅在于它的形式,逼人的朴素;还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