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内容以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和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地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一月一日 致谢 首先要对我的导师李保国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 感谢李老师对我这三年多来 研究工作的悉心指导,感谢李老师对我学业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李 老师为人随和,平易近人,体恤学生,也正是李老师质朴豁达的态度深深的影响 了我,使我对艰苦的野外研究更加热爱;李老师学风严谨,对我要求严格,这将 使我终身受益;在完成本研究的过程中,李老师一直循循善诱,不文不火地给予 及时指点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论文。 在我硕士阶段的研究中,一位日本老人也给予我了长期的帮助与指导,他就 是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和田一雄教授。七十岁的和田教授不屈不挠,坚 韧不拔的野外研究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们这些年青人,他对我的研究一直都非常 关注,我的许多研究思路也是在与和田教授讨论之后才形成的,在此,我要感谢 和田一雄教授。另外,我还要感谢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渡边邦夫教授对 我野外研究的支持。 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的谈加伦博士也对我野外研究工作提供了资助和指 导。谈博士始终鼓励和帮助我的研究,她性格直爽,为人热情,有丰富的灵长类 野外研究经验,积极指导我的文章写作,不断修改润色我的英文行文和结构,使 我在英文上大受裨益,衷心感谢谈加伦博士! 感谢英国d u r h a m 大学人类学系的 j a n d e r u l e r 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d a n i l ew h i t e 博士对我的研究关注和对 我的论文的修改润色。 我要感谢西北大学的蒙世杰老师对我的研究的关注和指点,高云芳老师对我 的诸多帮助,感谢杨兴中老师,邢连喜老师、苏晓红老师对我的帮助。我还要特 别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杨平厚老师,他对我在野外采集的所有植物样本进行 了专业鉴定。 感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的姬明周,刘楚光,李克长和余玉群等诸位老师,感 谢他们一直对我的鼓励和关怀。 我尤其要感谢同在野外工作的西北大学的王慧平同学、张鹏、吕九全师兄、 李银华师妹、赵大鹏师弟、齐晓光师弟、陕西师范大学的李宏群同学、台湾清华 大学的屈子青同学! 与他们在野外的愉快合作是我顺利完成本论文的重要因素之 也正是有了我周围这些老师和朋友热心的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研究得以顺 利完成。在此,我一并对他们再一次表示我最真诚的谢意!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s c i e n t i f i c f o u n d a t i o no f c h i a n ) ,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 z o o l o g ys o c i e t yo f s a nd i e g oo f u s a ) ,国际灵长 类保护基金( p r i m a t ec o n s e r v a t i o ni n e ) ,日本生命保险基金( n i p p o nl i f e i n s u r a n c ef u n do f j a p a n ) 和大辛财团( d a i k af o u n d a t i o no f j a p a n ) 的资助。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我的女友常鸿莉对我莫大的关爱和支持。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 秦岭金丝猴(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i l a n a ) 采食行为研究 在位于秦岭北坡的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用扫描取样法对东梁群 ( e r t ) 的不同年龄性别组的秦岭金丝猴(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l l a n a ) 采食行为进 行了研究,发现其采食行为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成体采食 时对乔木树冠的中位选择明显高于期望值( x 2 1 20 6 0 2 0 0 5 ) ,但成体与青年个体和幼体 在采食动作上却有显著差异( 青年个体和幼体观测值与期望值的卡方检验:z 。= 3 97 1 3 0 8 d f :j ,p 0o l ,成年个体观测值与期望值的卡方检验:x 2 = 3 5 0 2 1 1 z 一4 p 0 0 5 ) b u tt h e r ei s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a g ec a l s s c s ( t h ei u v e n i l ea n dt h ei n n n t :x 。= 3 9 7 1 3 1 ,a f = 3 ,p 0 0 5 ) b u tt h e r e i sa 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a g e c l a s s e s t h e ys h i f tf o o dp a r t sf r o m s e e d si na u t u m nt ob a r k s b u d sa n d1 i c h e ni nw i n t e r , l e a fi ns p r i n ga n ds u m m e r t h e ys h i f tn o to n l yt h ef o o dp a r t sb u ta l s of o o ds p e c i e s e s s e a s o n a l l y , t h e y h a dw o r s td i e ti nw i n t e r , a n do n l y6s p e c i e s e sa n dl i c h e na n db a r ko n t h e s es p e c i e s e st oe a t ,w h i l et h e yc o u l df i n db u d s ,g r e e nl e a v e s ,u n f o l dl e a v e s ,s e e d s a n df r u i t so f1 1 2 3a n d3 0p l a n t ss p e c i e s e st oe a ti na u t u m n ,s p r i n ga n ds u m m e r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k e y w o r d s :s i c h u a n g o l d e nm o n k e y 俾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u a n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s ,f o r a g i n gb e h a v i o r , d i e t , s e x - a g eg r o u p s 2 r a n g eb e h a v i o ra n dd i e to ft h e e a s tr i d g et r o o po fs i e h u a n s n u b n o s e dm o n k e y ( r h 觑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u a n a ) as n u b n o s e dm o n k e yb a n dn a m e de r t , w i 血a b o u t1 2 2i n d i v i d u a l w a sf o l l o w e d a n do b s e r v e r d a n d8 0p l o t so ft h et r e ew e r es u r v e y e dt h r o u g h tw h o l ey e a r t h ee r t s h i rh o m er a n g es e a s o n a l l ya n dh a daw h o l eh o m er a n g ea r e ac o v e r i n g1 8 2 9 4k m i n s p r i n g t h eh o m er a n g e a r e aw a s b i g g e s ti nt h ey e a r , c o v e r e d1 1 9 3k m a n d a c c o u n t e d f o r6 5 2 o f w h o l eh o m er a n g ea r e a ,w h i l ei tb e c a m es m a l l e s ti na u t u m n ,c o v e r d2 9 2 k m 2a n da c c o u n t e df o r2 5 1 o fw h o l eh o m er a n g ea r e a t h ed a i l yp a t hl e n g t h c h a n g e ds e a s o n a l l y , t h e y m o v e d l o n g e s t d i s t a n c ead a yi ns u m m e r , a n dm o v e d2 3 3k m ad a y , b u tt h e ym o v e ds h o r t e s td i s t a n c ei nw i n t e r , j u s t1 6 2k m ad a y t h e ys h i f t e dt h e h o m e r a n g e a r e a sa c c o r d i n gt of o o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f o u rs e a s o n s k e yw o r d s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l l a n a r a n g eb e h a v i o r , d i 鸭d a i l y p a t hl e n g t h ,a n d f o o da v a i l a b i l i t y 3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t h eh o m e r a n g ec h a n g e o fs i c h u a ns n u b n o s e d m o n k e y (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l l a n a ) b y f o r e s td i s t u r b a n c ei n q i n l i n gm o u n t a i n s o fc h i n a as n u b 。n o s e d m o n k e y b a n d sh o m er a n g ew a ss u r v e y e d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 c o m m e r c i a ll o g g i n gd u r i n gl o n gt e r mi nq i n g l i n gm o u n t a i n so fc h i n a t h er e s u l t s h o w e dt h a t t h e yu s e dh a b i t a t i n l i y u a n g o u l i a n gw h i c hc o v e nb o t hs i d e so ft h e b r a n c hr i d g en a m e de a s tr i d g e ,w h i l et h e ym o v e df a ra w a yf o r ml i y u a n g o u l i a n g w h e nt h ec o m m e r c i a ll o gs t a r t e di nt h e i rh o m er a n g ea n ds e t t l e dd o w ni nt i a n y u h e w h e r ef a rf r o mt h e i ro r i g n a ih o m e r a n g e - t h el o g g i n ga r e a ,b u ta f t e rt h ef o r e s ts t o p e d l o g g i n ga n dr e n e wf o r5y e a r si nt h e i ro r i g i n a lh o m er a n g e ,t h e yr e u s e ds u c hh a b i t a t h o w e v e r t h e yd i dn o tu s e do v e r l o g g e da r e aa n ym o r e ,t h es l i g h t l ya n dm i d g ed e g r e e o fl o g g i n ga r e a sw e r es t i l lr e u s e d t h eo v e r l o g g e da r e ah a dl o wd e n s i t ya n dl o w d i v e r s i yo ft r e e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yd i dn o t u s es u c ho v e rl o g g e da r e ab e c a u s es u c ha r e a s d i dn o ts u p p l ye n o u 曲f o o do rs h i e l dp l a c ef o rt h em o n k e y s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e dt h a t t h es n u b n o s e dm o k e yc a n a d a p t t os o m ee x t e n to ff o r e s td i s t u r b a n c eb u tn o tt o om u c h s e r i o u s k e yw o r d s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u a n a ,h o m er a n g ec h a n g e ,f o r e s td i s t u r b a n c e , q i n l i n gm o u n t a i n s 4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背景 秦岭山脉地处我国亚热带的西北边缘,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气 候横跨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在动物地理区划中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线。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多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 自然环境,是许多国古老物种的避难所和新生物种的发源地,如受到世界瞩目的 珍稀物种大熊猫( a i l u r o p o d am e 胁n o & u c a ) 、川金丝猴(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l l a n a ) 、 羚牛秦岭亚种( b u d o r c a st a x i c o l o rb e d f o u d i ) 乖l 朱鹃( n i p p o n i an i p p o n ) 均分布在该 地区。因此,秦岭被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陈灵芝等,1 9 9 3 ) 。 川金丝猴(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l l a n a ) 是旧大陆猴( t h eo l dw o r l dp r i m a t e s ) 疣猴亚 科( c o l o b i n a e ) 金丝猴属( r h i n o p i t h e e u ) 的一个种( r o w e ,1 9 9 6 ) ,主要分布于甘肃、陕 两、湖北和四川等地,川金丝猴在海拔1 5 0 0 3 4 0 0 m 的落叶林山地活动( l i ,2 0 0 0 ) 。 以上这种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灵长类物种,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自五十年代起国 内外的科学家就开始了对金丝猴这一物种研究,先后在金丝猴分类、解剖、生态、 种群结构和社群行为、资源与保护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陈服 官等,1 9 8 9 ;叶智彰等,1 9 8 7 ;b l e i s c h e ta 1 ,1 9 9 8 ;k i r k a p t r i c ke ta 1 ,1 9 9 8 ;l o n ge ta 1 , 1 9 9 4 ;m ae ta 1 ,1 9 8 9 ;s ue ta 1 ,1 9 9 8 ;w ue ta 1 ,1 9 9 3 ;z h a oe ta 1 ,1 9 8 8 ,l i ,e ta 1 ,2 0 0 1 , 2 0 0 3 ) 对我国的金丝猴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分布在秦岭地区的川金丝猴简称为秦岭金丝猴。 人类对秦岭地区开发可追溯到几百年前,但是给这个地区的环境带来巨大影 响是近4 0 年来人类对森林大规模的采代活动。6 0 年代起陕西省在东经1 0 6 。 3 0 1 0 8 5 6 北纬3 3 1 4 3 4 。1 6 的秦岭林地区前后建立了6 个大型国有林业局, 在跨越9 个县、面积约4 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区从事采代作业。据陕西省林业勘查 设计院提供的数据,截至1 9 9 7 年底上述6 个林业局修筑的林区采伐公路约1 9 4 0 公里,累计采伐的林区面积达8 7 4 1 6 平方公里,其中皆伐作业面积占2 1 ,择伐 作业面积占7 9 ,采代的林木近2 5 4 7 1 万立方米。 大规模的采伐活动使秦岭山区的生境由原来呈连续状态分布的原始森林变 成了由原始林、人工林( 是引进的速生树种) 、灌木林或竹林、林间裸地和公路 等斑块组成的镶嵌式的破碎化的生境,改变了野生动物,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连续 森林中且活动范围大的哺乳动物的生境状况,如秦岭金丝猴(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 5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o x e l l a n a ) 生境状况。我们在野外工作中已观察到秦岭金丝猴向尚未进行采代的 林区迁移的现象( l ie ta 1 ,1 9 9 9 ) ,而且在秦岭北坡一些地区,如玉皇庙东、西 梁金丝猴群,近7 年来未发现群间来往,呈隔离状态( 李保国等,1 9 9 4 ) 。 秦岭林区生境破碎化的过程逐渐改变了秦岭金丝猴种群的生存环境,使秦岭 金丝猴不得不改变其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方式,以对生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 应。秦岭金丝猴一方面尽量回避不喜欢的生境,另一方面因其喜欢的生境面积不 断减少,又必须被动地适应变化了的生境。虽然每一物种都对生境变化具有一定 的容忍和适应能力,但是当生境的变化超过其容忍范围时,就会威胁该物种的生 存。秦岭金丝猴的生境在4 0 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会影响到这种树栖灵长类对生 境的选择和利用。秦岭金丝猴对变化的生境将作出何种反应,对生境变化的容忍 范围和适应能力,以及生境破碎化对秦岭金丝猴种群的分布格局的影响,成为预 测秦岭金丝猴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得到这些知识不仅使我 们更深刻地认识生境破碎化过程对物种生存状态的影响及其方式,了解金丝猴的 应答反应,而且会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保护和管理秦岭金丝猴种群 及其生境的对策,如提出重新划分秦岭地区现有保护区功能分区的方案,提出森 工企业改进采伐方式的具体建议,制订秦岭金丝猴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 对当前秦岭金丝猴的食性生态的研究,有助于对近年来愈来愈严重的人类活 动造成的干扰和森林采伐造成的生境破碎化问题进行监测,也有助于对当前秦岭 金丝猴的生存状态重新进行评估,因此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秦岭 金丝猴进行了食性生态学研究。 大多灵长类动物在采食方面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而且采食行为的不同不但在 种间存在,也在同种的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存在( c l u t t o n b r o c k ,1 9 7 7 ) 。据“等 ( 2 0 0 0 ) 对川金丝猴食性进行的研究认为,与滇金丝猴相比,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 在种类上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种的川金丝猴,不同分布地区其食物种类组成 也不同。但川金丝猴不同年龄性别组的采食行为是否有差异却不得而知。本研究 在自然条件下对秦岭金丝猴的采食行为按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差异进行研究。 对秦岭金丝猴研究多次涉及家域研究内容( l i u ,1 9 9 1 ;l ie t a l ,2 0 0 1 ) ,但由于 人类商业采伐活动的干扰,当前的秦岭金丝猴的生境仍在迅速改变着,其生存状 况急需了解。许多灵长类的家域行为的研究认为,灵长类的家域变化受诸多因素 6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影响,有食物分布因素、物候因素、同种其它群体的影响等等( b o o n r a t a n a ,2 0 0 0 ) 。 秦岭金丝猴在森林的商业采伐后的家域行为变化情况,以及家域与食性和物候等 因素的关系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秦岭金丝猴生态保护问题。东梁,位于秦岭北坡 的玉皇庙村,是秦岭的一条支脉,该地有过商业采伐历史( 1 9 9 4 1 9 9 7 年) 。我 们对分布在东梁的秦岭金丝猴作为研究对象( 以下称其为东梁群( e r t - - e a s t r i d g e t r o o p ) ) ,进行相关的家域行为和采食生态学研究。 7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秦岭金丝猴( r h i n o p i t h e c u sr o x e l l a n a ) 采食行为研究 1 1 前言 现生的叶猴类( c o l o b i n e s ) 多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低地阔叶森林 ( d a v i e s o a t e s ,1 9 9 4 ) ,其食谱组成中主要是高等植物体的叶、花、果实和种子 ( o a t e se ta 1 1 9 9 4 ;b n n e t t 1 9 9 4 a ) ,虽然中国金丝猴属的三个种( 黔金丝猴( r b r e l i c h i ) 、滇金丝猴( r b i e t i ) 和四川金丝猴( r r o x e l l a n a ) ) 分布在亚热带的山 地,其生境中的植被与热带的有很大差别,但它们的食谱也是高等植物体的叶、 花、果实和种子( j a b l o n s k i ,1 9 9 8 ) ,与热带叶猴食性不同的是,除了仅分布在梵净 山的贵州金丝猴( 尺b r e l i c h i ) 的食谱外,滇金丝猴( r b i e t i ) 和四川金丝猴( 胄 r o x e l l a n a ) 的食谱中都有大量的低等植物一树衣( 1 i c h e n s ) 的出现( y a n g e ta l ,2 0 0 2 , l ie ta l ,2 0 0 1 ) ,但树衣在秦岭金丝猴的食谱中的比例不甚明了。虽然以前的研究 也揭示了秦岭金丝猴的食谱,但随着人类活动和森林砍伐在秦岭地区的加剧,它 们的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l i e ta l ,2 0 0 1 ) ,其生境中的食物分布和组成也随之改 变。许多灵长类在行为上是有弹性的,以此来适应生境变迁( m a r s h e ta 1 ,1 9 8 7 ) 。 因此对秦岭金丝猴的当前食物的组成和采食行为研究是我们了解它们行为适应 性的重要研究方面,对秦岭金丝猴连续的食性和采食行为研究也是对金丝猴保护 研究的重要环节。 许多灵长类是以群体漫游的方式活动的,但群体内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由于 生理代谢状况差异,而产生了采食行为上的差异( c l l u t t o n - b r o e k ,1 9 7 7 ,h i l l ,1 9 9 7 ) 。 g o r 0 ( 2 0 0 3 ) 对野生日本猕猴在年龄上加以严格区分,发现成体和幼体的采食行 为有显著差异;m a r u h a s h i ( 1 9 8 1 ) 在对日本猕猴( m a c a e a f u s c a t ay a k u i ) 的研究 中,采用扫描取样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记录,并将观察的各个年龄性别组进行了详 细的划分,分析了实际观察和理论上对不同年龄性别的采样差异,并对行为的实 际采样数据进行了矫正;o b r i e n & k i n n a i r d ( 1 9 9 7 ) 在对黑猴( m a c a c an i g r a ) 的 行为、食性研究中也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组做了严格划分,并且发现不同年龄性别 对果实的采食量有显著差别。秦岭金丝猴是成体性二型明显而且成幼体形差异显 著的灵长类,它们在年龄性别上是否有采食行为差别? 差别程度如何? 这些问题 都是研究秦岭金丝猴群体食性和不同年龄性别组采食行为适应性的重要内容,而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种个体采食差异研究在金丝猴的采食行为研究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y a n g e ta l ,2 0 0 2 ;l ie ta l ,2 0 0 1 ;k i r k p a t r i c ke ta l ,2 0 0 1 ) ,因此我们秦岭金丝猴不同年龄性 别组采食行为进行了研究。 1 2 研究地区和方法: 从2 0 0 1 年2 月到3 月、1 0 月到1 1 月、2 0 0 3 年3 月到4 月我们在周至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地区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地点位于秦岭北坡的周至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的玉皇庙村( 1 0 8 。1 4 一1 0 8 。1 8 7 e ,3 3 。4 5 一3 3 。5 0 ) ,海拔范围从 1 4 0 0 米到2 8 9 6 米。该地属于半湿润山区气候。 四季的划分:春季从3 月2 1 日到6 月2 2 日,夏季从6 月2 2 日到9 月,秋 季从9 月2 3 日到1 1 月3 0 日,冬季从1 2 月1 日到3 月2 1 日,冬季之所以从1 2 月1 日划分,是因为2 0 0 2 年1 2 月1 日下了第一场雪,并从此天气转冷。该地点 年均温为6 4 c ,最低温度为8 3 c ,最高温度为2 1 7 c ,无霜期1 5 0 天,年降雨 量9 8 0 m m 。 秦岭金丝猴被划分为4 个年龄性别组:1 a m ( a d u l tm a l e ,成年雄性) ,2 a f ( a d u l tf e m a l e ,成年雌性) ,3 j u v ( j u v e n i l e ,青年个体) 和4 i n f ( i n f a n t ,幼 体) 。具体的年龄一性别组的划分及识别标准已有详述( 张鹏等,2 0 0 2 ) 。 秦岭金丝猴采食动作定义:1 啃食( g n o w ) :用手抓物体( 树枝,树干等) ,用 嘴直接啃食食物( 树衣,树皮,嫩枝条等) 。2 摘食( n i p ) :用手指捏树衣、树芽、 花等小的食物,送进嘴里采食。3 折断( b r e a k ) :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协同将树枝 折断,采食树枝上的果实、叶、芽和皮等食物。4 拣食( p i c k ) :用手指翻找到落在 地表的食物后,送进嘴里的采食行为。5 撸食( s t r i p ) :用一只手扶住或握住树枝, 另一只手将树枝上的果实、叶、芽和皮等食物捋下并送进口中的采食行为。 采食速率测定:在比较某个采食动作的速率快慢时,我们观测该动作单位时 间内发生的频次。我们观测了1 2 个个体的摘食动作的速率,记录猴子使用该摘 食动作采食时,从发生到结束的总时间长度和用此动作将食物送进口的次数,从 而计算摘食动作的进食速率。 采食位置的确定:依据其采食位置的不同高度,将金丝猴采食位置分为:高 位,中位,低位,地面四个采食位置( 如图l - l 所示) 。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1 金丝猴采食位置的划分图 努 ;高位 蒜s i中位 嘧 零 ;低位 掣 f i g 1 - 1s p a t i a lp o s i t i o nu s e db yt h es t u d i e da n i m a l si nf e e d i n g 地面 o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隐蔽处以3 0 一7 5 倍单筒望远镜( n i k o nf i e l ds c o p e ) 距5 0 。4 0 0 m 观察猴群, 以瞬时取样法规则,用目标取样法( f o c a la n i m a ls a m p l i n g ) 记录数据( a l t m a n n 1 9 7 4 ) 。2 0 0 1 年的研究共观察2 群,6 1 只秦岭金丝猴,收集了1 2 2 1 次采食行为记 录,每个记录包括性别、采食动作、采食位置、采食植物部位、采食种类等数据。 2 0 0 2 - - 2 0 0 3 年对该区域的东梁群1 1 2 只金丝猴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其采食行为和 食性,采用扫描取样法,每1 5 分钟扫描一次,记录采食的位置,采食食物的种 类和部位,同时记录每个个体的年龄性别。此次共有1 3 2 0 个记录。 1 3 研究结果: 1 3 1 不同年龄性别组的采食行为 表1 - 1 秦岭金丝猴春秋季节采食位置频次 t a b l e1 - 1 t h e f r e q u e n c yo f f o r a g i n g p o s i t i o nu s ei n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 o b s :观测值,e x p :值。 表1 - 1 显示了对秦岭金丝猴的采食位置进行观察的结果与期望值。期望值是 建立在假设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在采食位置上没有差别的基础上估算而来。卡方 检验显示,成年雄性个体采食时对中位的选择明显高于期望值( x 。1 2 0 6 0 2 , d f = ip o 0 1 ) ,而青年个体和幼体对地面的选择明显低于期望值( 青年个体:x 2 = 2 8 4 9 8 1 ,a f = i p 0 0 5 ;a f :x 2 = 3 5 6 6 4 , d f = 4 , p = 0 4 6 0 0 5 ) ,青年个体与幼 体也没有显著差异( h v :x 2 = 5 2 9 6 7 , d f = 3 , p = 0 1 5 0 0 5 ;i n f :x 2 = 6 6 8 1 2 9 0 , o f = 3 p = d ,0 8 0 0 5 ) ,因此将成体雄性和雌性的观测值合并,青年个体和幼体观测 值合并,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青年个体和幼体观测值 与期望值的c h i s q u a r e 检验:x 23 9 7 1 3 1 ,o f = ip 0 0 1 ,成年个体体观测值 与期望值的c h i s q u a r e 检验:x 2 = 3 5 0 2 1 2 , o f = tp 0 0 1 ) 。因此,在采食动作 上,成年个体与未成年个体是有显著差别的。结果还显示了秦岭金丝猴的成体对 折断的行为使用比例要明显的高于年轻个体和幼体。但在春秋季节,摘食和啃食 仍是秦岭金丝猴的主要采食行为,这与其春秋季的采食食物种类有关,因为冬季 金丝猴主要采食树衣,而这种食物细小且附着在树皮上,决定了秦岭金丝猴冬季 主要用摘食和啃食这两种采食行为。秦岭金丝猴成体对折断行为的利用率高于幼 体和青年个体是由于成体力量大,可以轻松折断树枝,观察期间曾发现过青年个 体想要折断树枝,但却没能办到而放弃的现象。 我们观察1 2 只不同年龄性别个体( 5 只成年母猴,2 只成年公猴,3 只青年 猴,2 只幼年猴) 的采食速率,以摘食同一种树的嫩叶为例,成体和青年个体的 采食速率有显著差异,青年个体用摘食动作进食的速率明显比成年个体快( f = 一3 6 5 5 , o f = 2 6 , p o 0 1 ) 。 由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摘食和啃食动作在各年龄段都有较高使用频率,但成 体比幼体在折断动作上使用更多的频次,秦岭金丝猴在采食行为上有显著的年龄 差异,但无显著性别差异。所以在研究秦岭金丝猴的食性时,应该主要考虑不同 年龄组别的采食差异。 1 2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3 为我们在研究期间观察到的秦岭金丝猴的2 个大群的年龄性别结构, 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组在采食行为和观察次数的样本特征( 其中有2 1 个婴猴的数 据未列入) 。由表1 - 3 的数据可得:不同年龄性别组的个体在种群中的分布与被观 察到的概率相独立( x 26 0 2 5 3 1 ,a f = 丑p n d j ix 2 = 2 5 1 1 8 0 , a f = 3 p d 0 1 ) 。这种测试结果说明,并非某年龄性别组个体多,看到它们的机会就大,观 察到不同个体的可能性也许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与不同年龄一性别动物的活动 习性有关,因为青年、幼年个体活动活跃,成年雄性个体活动较其活动少。 表1 3 金丝猴行为记录次数分布及种群年龄性别结构 t a b 1 3s c a nt i m e so f i n d i v i d u a l si ns e x a g ec l a s s e sa n dp o p u l a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s e x - a g e c l a s s 垒! ! 旦生型堕! ! 塑墨! 翌些些里堕垒型坚 p o p “1 甜i o n 0 b s e x p 0 b s e x p s t r u c t u r e a m2 4 91 7 99 97 l8 f5 8 67 1 72 3 62 8 43 2 j u v 3 0 82 6 91 3 11 0 71 2 1 1 1 f 1 5 61 3 44 95 36 将野外实际观察到的所有不同年龄一性别个体的食性数据统计,考虑不同年 龄个体采食差异和它们实际采样的不均等现象,在研究东梁群的食性时,用m a r c h ( 1 9 8 1 ) 的方法统计其群体的食性。 1 3 2 秦岭金丝猴的四季食性 对于高等植物来说,金丝猴在不同季节可采食的部位包括种子、果实、叶芽 苞、花蕾、嫩叶、成熟叶、枝条和树皮,还采食着生在植物表皮的低等植物一树 衣( 这种食物主要在冬季采食树衣,主要为中国树花( r a m a l i n as i n e n s i s ) ,梅衣 ( p a r m e l i as p ) 等) 。植被生长季节性变化决定了在任何一个季节,森林都不能 提供给金丝猴所有食物,秦岭金丝猴的食性有季节性变化。我们在秦岭北坡观察 金丝猴的采食行为,记录其采食植物的种类,部位和频次。统计了秦岭金丝猴在 四季采食各种食物的频次,并用s h a n n o n - w i n n e r 多样性指数计算了四季采食食 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夏季,秦岭金丝猴采食食物的种类和多样性最高,采 食有2 7 种可辨认的植物和3 种不能辨认的乔木物种,其多样性指数为2 8 1 2 ;春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季采食的种类次之,采食有2 3 种可辨认植物,多样性指数为2 4 1 2 ;秋季采食种 类位居第三,有1 0 种可以辨认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仅为2 4 4 ;冬季是秦岭金丝 猴采食种类最少的季节,仅有6 种,多样性指数仅为0 8 4 4 ( 见表1 5 ) 。在采食 部位上:冬季秦岭金丝猴主要采食树衣,其比例占冬季食物的6 2 以上,而且主 要利用青冈树上的树衣( 采食树衣的频次与利用青冈( q u e r c u sa l i e n a ) 的频次一 致( n = ,p = 4 0 2 4 ,p 0 0 5 ) 。 因为秋季和冬季的家域范围只相差5 个网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 泵考试题及答案
- 中日文化交流史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年度建材环保性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合同范本
- 2025版售楼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政府机关节能型电脑采购服务协议
- 2025版生猪养殖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管合同
- 2025年图书店铺股权转让及版权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标准教育项目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年商铺租赁合同范本涵盖租赁期限及租金调整机制
- T-CITSA 57-2025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主数据标准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及答案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的护理
- 主持人妆 男主持人上镜妆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医院总务设备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