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生:杨杰夫 杨杰夫 导师:郭 强 副教授 郭 强 副教授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方向:田径 年级:2005 级 摘摘 要要 基础教育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扩招与就业的矛盾为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 养具备综合素质的田径专修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别在北京、广东地区和中部地区 以及西部地区选取了 12 所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班 的学生,另外还选取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湖 南师范大学等 5 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教学大纲和全国 1991 年、1997 年、2004 年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 计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 综合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他们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 动机,从而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体育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并且具备较 强的社会竞争力指引方向。本文还通过寻找和发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在 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的教学中应注意和待改善的问 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促进田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手段改革。研究表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距离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 差距,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还有待改进。主要结论如下: 1 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田径专门人才,尤其需要能够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田径复 合型人才。田径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将来接受社会挑选的重要竞争力。 2 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第一是思想与观念,包括敬业精神、 对教育的热爱程度、为人师表、终身教育观的养成、创造性教育观的养成、素质教育观的 养成;第二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英语知识水平、计算机知识水平、教育学知识水平、心 理学知识水平;第三是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学校体育学知识水平、运动人体技能学知 识水平、保健与康复知识水平、人体形态学知识水平;第四是田径知识与技能,包括健身 指导能力、田径运动训练能力、田径专业知识水平、田径教学与组织能力、专业自学能力、 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第五是社会适应,包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人际 关系。 3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除在田径 运动技术水平、裁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比较好以外,其他方面的能力表现较弱。 4 通过对教学目标、田径教学大纲的分析,发现各体育院校对田径专修的人才培养目 标认识不清晰,忽视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目标。导致田径教学内容陈旧,学习内容重复、 ii 效率不高,定向越野、户外运动等田径类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在田径专修中开展。培养的田 径专修学生知识面窄,不适应社会需要。 5 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理论知识与术科联系,教学和评价手段单一,仍是灌输式教学模 式, “专才型”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重视不够,不利 于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关键词:本科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专修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 iii an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rack and field major students of undergraduate p.e author: yangjiefu yangjiefu grade: 2005 supervisor: guoqiangguoq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maj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direction: track and field abstract the unbalance between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college expansion and employment has brought about the new project about how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cultivates its track and field major students with all-round qualities. in addition to syllabus of track and field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wuhan institute of spor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and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thesis takes track and field branch stud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12 p.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from beijing, guangdong province and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and the national teaching plans of undergraduate p.e. in 1991, 1997 and 2004 as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xpert interview, logic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it undertak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rack and field major students of undergraduate p.e., figures 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guides students to the motive of study, so as to guide them being more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an comprehensive talented persons of p.e. and quite competitive in society. moreover, this paper finds the existing issues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ng of track and field major students of undergraduate p.e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needed to be paid attention and improved in teaching of track and field of p.e., aimed at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quickening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and the reform of course system i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contents and way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rack and field students of undergraduate p.e and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p.e. universities are still required to improve for meeting the demand of societ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odays society needs talented persons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especially, those who can be qualified for guiding social p.e. work.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rack and field talented persons are the fundament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uture. 2.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rack and field talented persons are composed of five elements iv as follows: the first is thought and idea, such as the degree of devotion to teaching caus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being example and lifelong education view, creative education view and quality education view; the second is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cluding english competence, competence of computer operation, and pedagogy and psychology knowledge; the third is the specialized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p.e. such as the knowledg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otion anthropometric science,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and human morphology; the forth is th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of track and field including competences of body-building guiding, track and field sports training,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and organizing ability of track and field, the ability self-taught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track and field sports techniques; the fifth is social adaptability including the abilities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to adapt to a unfamiliar surrounding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3. there is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rack and field students of undergraduate p.e. and social demand. except track and field sports technique, judging ability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the other competences are inferior. 4.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eaching objective and teaching program of track and field, it is found that all p.e. universities are not clear about the training goal of talented persons in track and field and still place too much attention to p.e. teachers training, therefore, ignoring the training goal of social p.e. supervisors, which leads to old-fashioned teaching contents of track and field, repeating of study contents and low efficiency and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track and field such as orienting cross-country training and outdoor sports etc. are not well undertaken in track and field major. thence, the track and field students can not meet social demand due to the narrow knowledge. 5. in addition to too simpl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ans, the cramming teaching mode and “major-oriented” education, teachers ignore the combination of speculative knowledge and the discipline in teaching, and pa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competenc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which is harmful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rack and field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of track and field majo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 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杨杰夫 日期: 2008 年 6 月 15 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杨杰夫 日期: 2008 年 6 月 15 日 导 师签名: 郭 强 日期: 2008 年 6 月 15 日 1 1 绪论 1 绪论 1.1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提出 1.1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提出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一直受着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影响,体育教学也 摈弃了旧中国采用的美国通才教育课程模式,完全照搬了前苏联的以“专才”为培养核心 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过于竞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专才”教育 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1 年 6 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为此,作为基础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为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中学体育课程 更名为“体育与健康” ,其定位为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 高,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安全、社会、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相 关知识。田径项目的教学逐步趋向于由竞技运动向教材化转变,田径教学重点放在了发展 学生跑、跳、投能力的上,改变了以前全面掌握田径的各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因此,基 础教育的改革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的毕业生不仅仅能够掌握田径的技术动作,更重 要的是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人民的生活逐步走向小康,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中发20028 号)中指出: “当今世界, 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2006-2010 年) 规划纲要 (2006 年 3 月 16 新华社) 中明确指出 “鼓 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 。从中央的政策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看 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体育组织、企业和社区的体育活 动需要大量的专业体育人才。因此,我国的体育人才专门培养机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 业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任务非常迫切。田径运动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健身的价值 大且简单易行,同时,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以田径运动能力为基础,鉴于此,高校的体育 教育专业的田径专修学生应该顺应时代需要,同时具备教学和指导社会体育的综合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通过多种 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 2010 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5%左右” 。也就是说到 2010 年,在校生总人数将由现在的 643 万增加到 1100 万。随着高 校的扩招和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饱和,学生就业也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刘丙权的调查显示 1:沈阳体育学院 2003 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比例为 37%进入教学单位,19%进入 企事业和军队,4%继续读研,有 40%待业或做代理。到了 2004 年,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 业形势更加严峻,31%进入教学单位,11%进入企事业和军队,5%继续读研,而有 53%待业 或做代理。这只是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 社会的供需矛盾等客观因素以外,学生专业口径较窄,综合素质不高,学生的知识结构与 社会需求脱节,专项不突出,专业知识拓展不够,综合能力不强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 2 因。要想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的学生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机构,改革开放后,高校的教学也不断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从 1980 年到 2004 年教育主管部门相继推出了五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 专业课程方案, 比较我国各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1980 年和 1986 年的培 养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1991 年在培养目标内涵上 对培养学生科研工作能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1997 年课程方案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 步的扩展。2004 年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 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充分显示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本研究以新时期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为背景,通过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 综合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他们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学 习动机,从而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体育专门人才,更是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并且具备较强 的社会竞争力指引方向。本文还试图通过寻找和发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 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的教学中应注意和待改善的 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田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手段改革。 1.2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现状综述 1.2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cnki 中的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 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研究: 1.2.1 综合素质的概念1.2.1 综合素质的概念 综合是指把各种不同而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组合在一起2;素质是指完成某类活动 所必须的基本条件3。 辞海和心理学大辞典都对素质进行了定义:素质属于心理学 范畴,是“与生俱来”的和“先天”的,素质是后天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素质既 然是“先天”的和“与生俱来”的,那么后天的教育对于素质高低就没有关联性。这与教 育改革实践是相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毛家瑞、孙孔懿教授 4指出: “素质教育中 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 心组织和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他既可以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既可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指人的 群体素质。 ”这种表述既肯定了经典定义的适当地位,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马克思对于人 本质的论述是“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人从本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 此,毛家瑞、孙孔懿教授对于素质的定义是在肯定人的素质的自然性基础上,提出素质的 后天可塑造性。综合素质是身心组织和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相互组合所表现出来的特 征。19 世纪 40-50 年代,在控制论、信息论与电子计算机出现的同时,还出现了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和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3 theory)这样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分支。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出现 了系统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个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构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事物之间以及事物 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秩序、一定结构、形成一定系统 5。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6。 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整体性效益又是靠各局部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各局部之间的联 系越紧密越协调,系统的整体性效益就越大,就会超过各局部效益简单相加之和的功能放 大效益。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 7。基于以 上理论,综合素质是各项素质组成的系统,是各项素质的综合体现,发挥超出单一素质的 功效。 1.2.2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进展1.2.2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进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博论文” ,没有发现国内对于体育教育 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研究文章,但是有大量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方面的文章,现将它们分类如下: 1.2.2.1 在研究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构成方面的有:丁斌、唐广旭等 8 以甘肃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教学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专业运动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最 后得出结论:(1)学生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差,教学手段应用能力和策划比赛能力有待提 高;(2)运动理论与技术知识掌握存在较大差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薄弱,创新意识不强, 有待进一步提高;(3)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整合课程势在必行;(4)教学内容没有从根本上达 到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5)学生重术课、轻知识的思想比较严重;(6)教学 方法单一,体现不出时代性,其根本问题在于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没有渗透到教学过程当 中。李灿9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当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 品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较强的心理素质,该文章还进一步论述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的重要性。 1.2.2.2 从关于构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模式和评价体系方面有: 夏成木 10 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构与权重进行了调查,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毕 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结论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身体素 质、体育业务素质、体育专业文化素质和体育道德素质四个方面。体育专业知识与体育专 业文化素质等智力因素依然是评价中影响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陈芳11从课程的构建方面 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式,研究指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模式结 构由政治教育课程、人文社会教育课程、体育专业教育课程、科学技能教育课程、社会实 践教育课程、就业教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 具备全面素质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范才清12详细剖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模式的构成,指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从培养目标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资 4 源教学方法体系、非教学途径和社会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入手。从培养模式上为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1.2.2.3 对体育教育专业中田径教学的研究有:史兵 13 的研究提出田径教学活动不仅要让 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知识和理论,同时要通过田径文化的传播让学生认识田径 的多元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田径的态度,学会欣赏田径运动的美。从社会、生活、文化等 方面把握田径的实质, 确立人文观和自然观在田径教育思想中的主导地位。 李艳茹 14的研 究指出田径课程改革必须区分开田径和田径竞技项目的概念,改进教法,进一步与中小学 的教学接轨,重视学生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5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是各体育院校的主干课程,各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 育专业都开设有田径专修班,本课题考虑到所选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分别在北 京、广东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选取了 12 所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 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山东聊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另外还选 取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 5 所 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教学大纲和全国 1991 年、1997 年、2004 年本科体育教育专业 指导性教学计划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internet 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综合素质培养和田径教学方面的文献资 料;阅读了教育、统计、体育原理、社会体育以及体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书籍,对相关文 献和书籍进行了重点阅读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2.2.2 问卷调查法 在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反复征询有关田径教学方面的专家的基础上,确定能够反映 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设计出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专家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 卷,对我国 12 所本科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表表 2-1 接受调查的专家情况一览表接受调查的专家情况一览表 学校名称 发出问卷 回收问卷 职称 正高 副高 回收率 (%) 问卷有效率 (%) 首都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湘南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人文科技 合计 5 1 2 1 1 5 2 4 1 3 25 5 1 2 1 1 4 2 4 1 3 24 2 3 0 1 1 1 1 0 1 0 2 2 1 1 2 2 1 0 0 3 11 13 100 100 100 100 100 80 100 100 100 100 9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 本人于 2007 年 5-11 月采用函调方式向调查的学校和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发放专 家问卷 25 份,回收 24 份,有效问卷 24 份,有效回收率 96%(表 2-1) 。发放学生问卷 446 份,回收 431 份,有效问卷 425 份,有效回收率 98.9 %(表 2-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符 合社会学调查的基本要求。 表表 2-2 接受调查的学生情况一览表接受调查的学生情况一览表 学校名称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回收率 (%) 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 (%) 首都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聊城大学 湖南人文科技 合计 31 45 30 40 35 45 45 30 35 40 40 30 446 31 41 30 38 35 45 41 30 34 38 39 29 431 100 91 100 95 100 100 91.1 100 97.1 95 97.5 96.7 96.6 31 40 30 38 35 40 41 30 34 38 39 29 425 100 97.6 100 100 100 88.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9 2.2.3 数理统计法2.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将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在计算机 windowsxp 系统中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和 microsoft excel 进行处理。 2.2.4 专家访谈法2.2.4 专家访谈法 针对所研究的内容预先设计好访谈的提纲,通过走访形式,就论文的选题,数据处理, 分析和目前田径专修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等问题征询了有关专家的意见。 2.2.5 逻辑法2.2.5 逻辑法 对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的概念用定义法进行定义;结合系统理论对田径专修学生综 合素质进行系统分析,揭示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结构及功能;通过归纳有关数据,探讨 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科学规律。 2.2.6 系统分析法2.2.6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就是从整体出发考虑局部,从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揭示系统的总体特征和规律。本研究中,主要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综合素质作为一个 大系统,其子系统分别由 5 部分组成,主要分析各子系统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联系和 对于大系统的作用等问题。 7 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1 问卷的效度检验 3.1 问卷的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表面效度检验,请 24 位专家对整份问卷内容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表 3-1), 认为完全能够和基本能够反映研究内容的占 91.6%,证明具有高度有效性。 表表 3-1 问卷效度专家调查表问卷效度专家调查表 问卷题目涵盖研究内容 的程度 完全能够 基本能够 不能够 专家人数 所占百分比% 5 20.8 17 70.8 2 8.4 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采用再测法,对广西师范大学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研究对象进 行两次测量,测量时间间隔 2 周。然后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将两次测量的结果进行相关 分析,两次问卷之间的相关性 r=0.891,说明本问卷调查表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可信度满足社会调查规范要求。 8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需求 4.1.1 社会对于田径专门人才的需求现状 4.1 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需求 4.1.1 社会对于田径专门人才的需求现状 据王西军 15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从 1999 年开始扩招,到 2006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 人数达到 540 万,在校学生人数有 2500 万人之多,是 1998 年的四倍。与每年招生人数递 增相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明显下降。由于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强调作为中小 学体育师资培养目标,忽视了作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因而导致毕业生毕业后都 选择教师岗位,而城市的教师岗位趋向饱和,有极大需求的农村教师岗位却只有 10.84% 的学生愿意选择,专业口径较窄,知识结构单一,体育教师以外的岗位又难于胜任,就业 难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4.1.2 社会对于田径专门人才的需求发展趋势社会对于田径专门人才的需求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人们对精神生活、健康 水平的要求与日俱增,体育走向社会化,这必然导致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层次、 多元化特点。 新世纪体育人才将会在哪些领域服务是一个热点问题,有专家对此进行了 调查(如图 4-1)16。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人才从事体育领域的职业,虽然集中在传统的 社会领域里,却已经冲破了传统体育职业的局限,呈多元化的趋势。作为体育教育专业毕 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中小学,一直以来十分欢迎田径专业学生。因为田径运动是目前中 小学体育工作的重头戏,田径训练队是很多学校常年训练的运动队之一,学校每年必须举 办田径运动会并纳入了体卫工作条例的考核,每个省、市每年都要举办各种规模的田 径运动会。作为中学培养的田径运动员也受到大学的青睐,传统的就业市场一直保持着对 田径专业学生的需求,但是,这个传统就业市场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与大学的扩招是相矛 盾的,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 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不再是唯一选择,从事社会体育包括社区体育和企事业单位体育指 导成为就业新趋势。在我国倡导建设的全民健身体系中,社会体育法规制度、社会体育专 图图 4-1 体育专门人才服务领域选择倾向调查图体育专门人才服务领域选择倾向调查图 15% 55% 12% 8% 5% 3% 2% 10% 体育 教育 公安武警 保安 康复保健 文化 社会团体 9 业技术队伍和场地设施就成为发展社会体育的三大基本条件。实际上三者之中社会体育专 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是社会体育改革和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 况调查 17一文中,作者对我国各类群体活动场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进行了调查,在 晨、晚练点的每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指导 300 人,在体育活动辅导站点,平均每个辅导站 点只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0.22 人,在经营性体育健身娱乐中心,每个经营型体育场所仅有 社会体育指导员 0.09 人。而在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 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占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的 18.10%; 学过体育专业的 (包括大学、 大专、中专等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 28.57%,比例不算高;在各种文化程度的社会 体育指导员中,占比例最高的是高中非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占 36.1%。就年龄结构 而言,年龄在 4150 岁的占总数的 31.43%,其次是 3140 岁,占 27.18%。50 岁以上的 占 26.1%,其中 30 岁以下的仅占 15.27%。与日本相比,我国体育指导员还缺口 60 万。由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今后对于经过专业培训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田 径项目主要是发展人的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锻炼场地要求低,运动形式也多样易 行,易于在群众中开展;同时,田径运动与目前社会中流行的户外运动和拓展运动有着十 分相似的运动基础,因此,田径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田径教学和训练知识使他们从事社会体 育指导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有关产业也蓬勃发展 起来,这也将给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的选择决定着高 校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变,田径专门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如计算机、外语、健身指导、 健康学、美学、社会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社会体育指导、科 研、创新开发、判断分析与决策等已成为评价田径专门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这 种趋势反映了体育是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冲破传统的职业范围,社会化趋势明显,从而导 致田径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的变化,也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田径 人才指引了方向。 “复合型”田径人才应顺应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既竞争又协作 的时代特点,必须具备综合能力,仅有单一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现在 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培养通识基础上的专才,但是专才并非专一,即未来“复合型”田径 人才必须是具备综合能力的专门性人才。 4.2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内涵的探讨 4.2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内涵的探讨 在研究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之前,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的内涵,有助于我们 明确田径专修人才的培养目标。体育是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体育的属性包括: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 娱乐性和社会性。体育教育是培养体育人的过程,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教育、传播活动的 工作者,是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人18。茅鹏先生认为, 运动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竞技运动是其中主要一类 19。因此,体育教育专业要 区别于运动训练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不但是培 10 养体育运动技术的教育者,更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体育教 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规律和社会体育指导规律,具备较强实践能力 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全面发展上有所专长。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运动竞技、 训练和运动管理的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社会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大 众健康健身活动的指导、社会体育活动的管理方面专门人才。以上三者都各有专攻,各具 特色。在教育部 2004 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指出,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 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田径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选修课程之一,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是培养 体育教育方面田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弄清田径专修的内涵,就得了解“专业”的 概念。对于专业的界定,不同国家不同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英国学者 hoyle20归纳 了作为一个专业需要的基本条件:第一,专业必须是承担关键性社会职能的行业;第二, 履行这一职能需要相当程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第三,这些知识技能不是在完全常规化的 情景中,而是不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实施的;第四,尽管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非常重要, 然而仅有这些诀窍式的方法是不够的, 从事专业的人必须掌握一门系统的高等教育; 第五, 掌握这些知识、发展这些技能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第六,这段时间的教育与训练还包括接 受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第七,这些价值观念以保护顾客的利益为中心,并因此扩展为 本行业的道德规范;第八,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景中实施,针对具 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第九,有专业组织并且对有关的公共 事务拥有专业的发言权,对本行业人士的职责和实践具有专业控制权,对社会有高的专业 约束自治权;第十,长期的训练、高度的职责,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应该得到回报, 包括受到高度尊重和报酬。专业性职业重要特征就是建立在一定学科基础之上,最早的体 育教育专业多是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和人体科学基础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时代的发展,当今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包括了三个学科群:教育学科类课程、运动人体学 科类课程和体育教育学科类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一般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两年时间 开设,主要任务是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 度,进一步掌握田径运动主要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并能够将田径专业知识与体育教育 理论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达到传播和弘扬田径文化的目的。按照英国学者 hoyle 的专业 划分,我们可以把体育教育田径专修的内涵理解为:体育教育田径专修是掌握田径方面的 专门知识和技能,田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有系统的教育科学、人体运动科学和体育教育 类学科等高等教育理论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