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子孝道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曾子孝道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 学位类型学位类型 : 学术型学位 学科学科 (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 :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 张春艳 作作者学号者学号 : 09011305019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刘龙洲 教授 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 :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 文 提 交 日 期论 文 提 交 日 期 : 2012 年 4 月 2 日 学 位 授 予 单 位学 位 授 予 单 位 :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the study of zengzis concep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type of degree academic degree discipline (typ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marxist theory candidate zhang chunyan student number 09011305019 supervis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professor liu longzhou practice ment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chool school of maxism date april 2, 2012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 i - 摘摘 要要 孝道思想是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孝道教育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内 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部分。而曾子的孝道思想则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在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孔子的后进弟子,曾子虽“参也鲁” ,但他因不仅能忠实地继承孔子之学,而且通 过设帐授徒、著书等形式将孔子之学加以传播,使儒学的影响加以扩大,所以也能成为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曾子最大的成就便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且躬行 孝道成为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孝道理论的集大成者, 开创了中国的孝治派, 被后世尊为 “宗 圣” 。曾子的孝道思想不仅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代社会也 有其适用价值,对当代的孝教育有所启示。 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五个方面:孝是人的自然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感 情流露,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责任和义务;孝是行为准则,它是无所不在、无时不用、无 所不包的,是调整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则; “微谏”是孝行的基本要求,父母有 过时应微谏, 若不听从也要尽自己所能弥补父母的过错; 孝是有差异的, 依据人的身份、 地位、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导致行孝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孝要刑免其身,身体是尽孝的本 钱,要尽量避免身体受到损害。 曾子孝道思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曾子孝道思想在继承了孔子的相关思想的同时 也有所发展,并开启了后来的思孟学派,同时曾子的孝道思想虽然对当时的乱世没有起 到重要影响,但对后世尤其是汉代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可以为当前的现实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并提 出了五个方面的启示:认识孝的重要性,孝是道德的基础,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思想 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孝也是家庭和睦基本前提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提高孝 的自觉性,孝是人的自然属性,所以作为子女应该自觉地践行孝道;重视孝的实践性, 孝不是用来说而是用来行的;尊重孝的差异性,孝依据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其他的一些 因素而存在着差异,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差异性;珍惜生命的唯一性,生命或身体是行孝 的根本,没有了生命行孝就无从谈起了。 关键词:曾子;孝道思想;主要内容;现实价值 - ii - abstract the filial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thical thinking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filial piety education is the fundation of the moral constru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lso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engzis filial piety inheritd anddeveloped chines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hav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onfucianism filial piety. zengzi, as a backward disciple of confucius, although, ”cen is also” but he can not onlyfaithfully inherit the of confucius, but he also can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through the accounts and apprentices, writing books to disseminate, so he can becam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isciple of confucius seventy-two. zengzis greatest achievement is having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confuciun filial piety, practiced filial piety and then became a master of filial pietytheory of ancient china during pre-qin dynasty, created the chinese filial piety, is named”zongsheng”. zengzi view of falial piety not only profound the chinese feudalistsociet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ut has its practical value on contemporary society, can enlightenthe contemporary filial piety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studies about zengzi, but the researches are not thorough, comprehensive;abroad, there are also some studies on filial piety, but only on the confucian filial piety of confucius, little on zengzi.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native and abroad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filial piety of zengzi,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nligntenment to the contemprary educati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 zengzis filial piety. first, focus on the main content of zengzis view of filial piety. the content are mainly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filial piety is the natural instinct of humans innate feelings, rather than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imposed by outside; filial piety is a universisal norm, it exists everytime and everywhere, it is inclusive, it is the adjustment law for human society and nature; micro-remonstrance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filial piety, if parents are wrong, they should micro remonstrant and do their best to make up for parentss fault; filial pirty are different, depond on the persons identity, status, abilities and other objective and - iii - subjective fact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engzis filial piety are compared by confucius from four aspects; filial piety needs to avoid body from harm, body is the capital of filial piety,we need to avoidit from harm. second, zengzis view of filial piety has high histarical value, zengzis filial piety inherit from confucius but also have a development, and opened later simeng faction, zengzis filial piety did o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chaos at that time but produced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later especially in han dynasty. finally, zengzis filial piety 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dicussed from five aspec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is the foudation of morality,is the base of all moral,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lso conducive to family harmony and social harmony,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is a natural attribute, so the children should consciously practice filial piety,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is not used to be talked, but is used to be done; respect the difference of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based on the persons identity,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are differences, we must respect this diversity; cherish the only life, the life or physical is the fundamental to life piety, no life no filial piety. key words: zengzi;filial piety;main content; contemporary value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abstract . ii 第第一章一章 绪绪 论论 . 1 1.1 选题缘由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现状 .3 1.4 研究思路 .5 1.5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第二章 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 6 2.1 孝是自然天性 .6 2.2 孝是行为准则 .9 2.3 孝需要“微谏” . 10 2.4 孝具有差异性 . 12 2.5 孝要刑免其身 . 13 第三章第三章 曾子孝道思想的历史价值曾子孝道思想的历史价值 . 15 3.1 曾子孝道思想的历史地位 . 15 3.2 曾子孝道思想的深远影响 . 17 第四章第四章 曾子孝道思想的现实价值曾子孝道思想的现实价值 . 21 4.1 认识孝的重要性 . 22 4.2 提高孝的自觉性 . 24 4.3 尊重孝的差异性 . 26 4.4 重视孝的实践性 . 26 4.5 关注生命珍贵性 . 28 结结 语语 . 3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1 致致 谢谢 . 34 附录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5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1.1 选题缘由选题缘由 1.1.1 现实需要现实需要 2009 年 5 月,“躲妈妈”迅速成为了网络热词,这一现象的起因在于一个博士移居国 外后对父母不管不问,没有一个电话也没有一封家书,最后被当地一名知情人以帖子的 形式发到网络上,随后,一起起“躲妈妈躲爸爸”事件逐渐浮出水面,不得不发人深省。 我们都知道, 父母抚养一个孩子成才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他们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 努力挣钱供孩子读书,为孩子的学生生活操碎了心,结果等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有 能力养活自己了,就无情的抛弃了年迈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还好,有的人甚至对自己 的父母拳脚相加,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而现在大多是独生子,他们把父母的关心和疼 爱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往往忽略了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希望得到子女的关心,那首 “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也在于它道出了大多数父母的心声吧。此外, “老人扶不起”也成为了一种社会新现象,这一现象追根溯源还在于 “彭宇”案,2006 年 11 月 20 日,一位老太在南京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车时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指认 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并向法院起诉,而法院认为这一事件双方都无过错,却根 据公平原则判决彭宇对受害人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承担受害人损失的百分之四十,即 45876.6 元。随后,各种类似现象频频发生,结果就算老人说不会诬赖人也没有一人愿 意伸手相助,可以说“彭宇案”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的反思,也引起人们对孝的关注。 这种不孝不敬的故事仍然在继续,我们的社会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需 要我们提高对孝教育的重视,需要我们充分吸收传统孝文化的精髓,进而将孝教育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明确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当前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1.2 理论需求理论需求 孝一直都被看成是道德的底线,所以一直以来都有诸多学者研究,但主要研究的是 孔子和孟子的孝道思想,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研究曾子的孝道思想的专著或论文,但也只 是从伦理或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人论及曾子孝道思想的现代价值或意义,本文 就从曾子孝道思想着手,探究曾子孝道思想的现实价值,以丰富对曾子的研究,为后人 研究曾子的孝道思想提供一些借鉴,为进行孝道教育提供一点参考。 1.1.3 个个人兴趣人兴趣 从我们出生到成年父母都是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的天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第一章 绪 论 - 2 - 没有一样他们不会操心的,而等我们长大后我们都是怎么对待父母的呢?随着网络的普 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孝行为被曝光出来,我相信曝光出来的只是现实中的一部分, 还是相当严重的一部分。现在行孝几乎靠自觉,道德的力量已经显现不出来了,而法律 也仅仅是对那些情节特别严重的不孝,如虐待、遗弃等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进行规 范,如何在当今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中坚守住“孝”这一道德底线是我们 必须要关注并给与重视的。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慈子孝,但也有一些家庭的关系尤 其是父子关系相处的并不融洽,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古代圣贤的思想精华,探讨出当前 处理子女与父母关系的最佳方法,使家庭处于和谐的状态。 1.2 研究研究意义意义 改革开放后, 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社会分层也日益明显和复杂,这种分层不仅表现在经济、物质上,也突出表现在人们不 同的价值诉求上,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追求不同。在适应这一新的经济体 制的过程中,有的人把经济法则当成了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唯一法则,对自己的亲生父母 也毫不留情,甚至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不认自己的父母,更有甚者抛母弃父。树无根不 长,人无德不立,孝作为品德之本,百行之宗,不仅在社会道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及个人全面发展都有着其积极作用,曾子的孝道观不仅在当时产生了 深远影响,对当代人也具有重要意义。 1.2.1 有利于了解传统儒家文化有利于了解传统儒家文化 中国孝文化作为影响中国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儒家文化中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 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根本和特色。曾子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虽“参也鲁”,但由 于他始终坚持专研孔子的思想,并积极发展孔子的学说,因此,其在发展中国传统的孝 道学说上远远超越了孔子的其他弟子,被后世誉为孔子思想的唯一继承人。故而,研究 曾子的孝道观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本质,对于如何 继承祖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1.2.2 有利于弘扬传统孝有利于弘扬传统孝道道文化文化 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他的突出贡献还在于从广度和深度上都继承和 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的影响远大于其他流 派。研究曾子的孝道思想,全面认识和把握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有利于弘扬中国 传统孝文化,推进当代的孝道教育改革,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重生,促进当代孝道教育的进一 步完善和发展,真正实现当代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从而为经济和社会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的良性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1.2.3 有利于了解曾子思想有利于了解曾子思想 曾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去世后,儒家分流,唯有曾子一 如既往忠诚传播孔子之学,一直被后人定为儒家思想的正宗传人,他在儒家文化的传播 中是一个上承孔子、下启思孟学派的关键人物,其崇尚孝道、注重自省等思想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日仍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1.2.4 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孝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品质。儒家伦理思想把“仁”、 “义”、“礼”、“智”、“信”规定为人的本质属性,孟子甚至以“仁”、“义”、“礼”、“智”为人 性的本质内容。当代社会提出了“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提出了教育的目标 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由此可见,提高自身的道德认 知,积极进行道德实践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人积极向上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并学习曾子 的孝道思想,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践行孝道,从意识到实践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也有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俗话说: 家和万事兴,家的稳定是社会和国家稳定的前提,研究曾子的孝道思想对个人和家庭乃 至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几 代儒学大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价值系统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历 史和近现代的影响是最为深远。 1.3.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近代以来,对曾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在专著方面,蒋伯潜诸子通考 中的诸子人物考曾参对曾子的生平进行了考证, 诸子著述考(曾子)考对曾子 的著述进行了考证,认为曾子十篇中的曾子大孝乃曾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 孝经 、 大学两书成于汉代也绝非曾子所作。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先秦诸 子系年通表也对曾子的生平进行了考证,此外还对曾子在原始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进行了评述,认为“后世因谓其独得孔门一贯之传,实不然也”。另一国内学者李启 谦孔门弟子研究中曾子研究从“家世和履历”、“思想特点”、“为人和性格”、“评 价问题”四个方面对曾子进行了评析,对于曾子生平的考证上,与前两位学者的分析不 同,认为曾子死于公元前 432 年,而非公元前 436 年,认为曾子为人小心谨慎,态度谦 第一章 绪 论 - 4 - 逊,并总结出了修养全面、孝行突出及三省吾身是其思想的特点并对这一特点及其影响 进行了简略的评析。对于曾子的孝道思想方面,高专诚的孔子孔子弟子中的孔 子弟子第四章曾参的思想贡献及其影响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第三方面重 点对曾点、曾子一派的“孝行”进行了评述,认为曾子的孝有好的一面也由差强人意的一 面。此外,大型丛书孔子文化大全编辑部出版的孔子弟子研究资料曾子汇集 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有关曾子的原始资料,资料比较丰富。论文方面,对曾子的研究主 要有四个方面:曾子故里与生平研究、曾子著作研究、曾子学派及曾子孝道思想研究, 在研究曾子孝道思想的论文中又各有侧重。钟肇鹏的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 、张践的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 、任重的曾参“孝”论 、刘兆伟的曾子的孝道理论与道 德建设等侧重于从自然观、道德实践的角度剖析曾子的孝道思想;曾振宇的曾子思 想体系论纲 、罗新慧的试论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 、李文玲的论曾子的 孝道观 、贾继海的曾子对孔子孝道观的继承等则侧重于强调曾子孝道思想对中华 文化的影响及在当代的价值;罗新慧的曾子与儒家孝道理论的历史变迁等 则侧重于研究曾子对传统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沈效敏的曾子与 、黄中业 的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流传 、伏俊连的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等侧 重于研究曾子及其弟子与孝经的关系。此外,在介绍儒家孝道思想的过程中附带介 绍曾子的孝道思想的也较多。如林安弘的儒家孝道思想研究 、萧群忠的中国孝文 化研究 、康学伟的先秦孝道研究等。近年来对曾子孝道思想的研究有了更新的成 果,谷树新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传统孝道德确立 、李福光的硕士学位论文曾子孝 道观研究及刘红霞的博士学位论文曾子及其学派研究都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 有价值的资料。近年来,对孝道思想的研究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孝道思想研究,而是将孝 道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研究,并以论文为主,如闫硕的儒家孝道思想与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聪颖的硕士毕业论文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运用等都谈到了传统孝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但是暂时还没有发现一本关于 曾子孝道思想对思想政治的影响的专著或者一篇以此为题的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曾子文化的研讨会正悄然兴起。2007 年,平邑县举办了 曾子文化研讨会,对曾子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探讨了曾子的优秀思想对当代社 会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 2010 年, 萍乡市曾子文化研讨会主要研究了曾子的仁德孝 道思想。照此看来,曾子文化,尤其是曾子的孝道思想将会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对 曾子孝道思想的研究将会更深、更广。 1.3.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要么着眼于整体,要么着眼于儒家思想中的某一方面,如 孝道思想、生态思想等。在 20 世纪 30 年代,阿拉伯人就已经开始详细记载中国儒家创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始人孔子的思想, 许多儒家代表作被译成不同语言得到了广泛传播。 1971 年由英文翻译 成阿拉伯文的著作从孔夫子到毛泽东的中国思想一书中对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 思想及儒家对西方的影响做了详细介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对中国儒学也颇有研究, 他认为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 复杂的社会中对人们思想的精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新时代仍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差异,国外学者对于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远没有国 内学者的深入、 详细和彻底, 对曾子孝道思想的研究也仅仅限于对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 有的也就是在研究儒家孝道思想的文献中提到曾子。 1.4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首先,对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论述,曾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孝道思想 的具体内容,只有从他的言论中进行归纳总结,才能看到他的孝道思想全貌;其次,从 总体上把握曾子孝道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从曾子孝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曾子孝道思想 的深远影响这两个方面对曾子孝道思想的历史贡献进行了评述,曾子的孝道思想整体上 没有超出孔子孝道思想的范畴,但在继承的同时对其中的某些方面也进行了深化,并开 启了后来的思孟学派。曾子的孝道思想不仅做到了准确完整的宣传孔子学说,另一方面 由于其思想的独特性也使其在后世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最后,评论了曾 子孝道思想的现实价值,从曾子孝道思想中吸取精华而去其糟粕,以做到古为今用,以 期达到本研究的目的。 1.5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1.5.11.5.1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曾子之所以能在元代被尊为“宗圣”,不仅仅因为他的孝道思 想,还因为他的其他思想如自然社会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也对历史做出了不 可抹煞的贡献,但经过比较分析就可以发现,以孝为本才是曾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其 其他思想的基础, 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同时, 曾子的孝道思想既继承了孔子孝道思想, 又有所发展,并对后世的孝道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只有在比较分析中才能准确概括总 结出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1.5.21.5.2 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古人的思想,难就难在对资料的分析判断上,尤其是历代 不同学者对某一问题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时,如何从众多繁杂的资料中得出可靠的、有 根据的结论就需要对已经找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1.5.31.5.3 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由于曾子和孔子一样并没有直接提出其思想的具体内容,所以 要得出其具体的孝道思想就有必要从其言论中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总结。 第二章 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 6 - 第第二二章章 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南武城人,曾子的孝道思想是对孔子孝道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曾子在吸收了孔子的教导之后基于自己的亲身实践提出了自己对于 孝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孝道思想。曾子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于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 和曾子门人编撰的孝经中,仁爱思想是孔子学说的精髓,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美 德,称其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礼”则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这一本质的唯一方式和途径,而“孝悌”则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子在从孔子之学十 年后,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孝亲实践提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人的一切行为 的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孝道思想,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 “孝”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人基于血缘亲情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观念,正因为孝被看成 是一种观念,所以不同时期、不同学派都对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西周时期的“孝”基 本内涵是尊宗敬祖、祭祀祖先,而到了春秋时期,“孝”的基本内涵就成了奉养父母;在 儒家看来,“孝”是指敬养父母,而在道家看来,“孝”不仅仅要停留在敬养上,而且还要 使父母得到解脱, 使父母去世后能通往西方的极乐世界, 所以出家修行才是真正的大孝。 “孝道”最早出现于史记 弟子列传中“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在这里,孝道成了处理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家庭伦理规范。“孝”与“孝道”一直以来都被当 成是同一个概念使用,所以很多文章会出现“孝”和“孝道”的混同,但实际上,“孝”与“孝 道”是有区别的。“孝”是一种观念即什么是孝,而“孝道”是一种行为规范,即怎么行孝, 从这个角度来说,孝是孝道的初始状态,首先得有孝,才能有孝道。当一种主流的观点 达成了共识,都认为这样做就是孝,那么这些行为就会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 而一旦这些行为规则确定下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探讨怎么做更好,怎么做才能达到更理 想的境界,这样,关于孝道的观点就是孝道思想。 2.1 孝是自然天性孝是自然天性 孔子是一个重视传统礼仪的人,认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应该遵循不同的礼,所以, 孔子讲孝多注重行孝要符合礼仪,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是有规定的,一切按礼 数而来,不能违背礼的要求。曾子认为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并用一生来抚养、培养我 们,这样耗费了他们一辈子的光阴,所以,等到他们为我们奉献完后我们就应该尽我们 所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这并非出于道德伦理或其他人的强制,这种尽孝的 行为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能是因为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强制,否则就不是真 正的孝。实践孝道的心思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人人都会发出这种感情,只要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7 - 有孝养之心,孝的行为就会自然出现。“行孝必自内始”,曾子强调行孝必须是发自内心 的,是真心的、诚恳的,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孝。 孝,是人发自真诚的爱,而不是源于外在的约束,曾子将此作为自己孝道思想的基 本点。所以,曾子认为人人都有孝养之心,孝的行为就会自然出现,只是表达的方式不 同而已。 大戴礼记 曾子立孝记载:“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可以看出,曾 子认为君子立孝,从中从心,是由真实的忠爱之情而自然表现出来的行为。然而,曾子 论孝都是站在很高的立场来看的,是以具有君子的道德修养来要求的,所以他认为为了 更好的践行孝道,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故而曾子突 出强调践行孝道中要注重内心的反省这一重要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 与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部习乎?” 曾子此语既体现了他小心翼翼、兢兢业业的处世态 度,也体现出曾子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曾子认为只有从谋人、交友和习传诸方面严格要 求自己,才能不断地参悟到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才能对父母表现出最细微的体谅 和最宏大的宽容。最后要达到“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 径,舟而不游,不敢以父母之遗体行怠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故恶言不出口,忿言不 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是可谓孝矣。” “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 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 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什么是孝呢?孝是人产生 的一种自然的情感, 行孝就是养, 养容易而敬难, 当敬容易的时候使父母安心又很难了, 当使父母安心达到了一直这样坚持就难了,这样坚持达到了当父母去世时又难办到了, 父母去世后,自己要慎言慎行,不给父母留下不好的名声,才能真正做到孝。此外,曾 子还有很多关于行孝的看法,大多体现在他的言论和相关的故事中。 2.1.1 自然天性的实践自然天性的实践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曾子认为只有在父母死 亡时,人的真情实感才能完全的表露出来,所以人们应尽早的意识到这种自然情感的存 在,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曾子本人也凡事以如何能奉养好双亲为出发点,时时、 事事都以父母为主,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出仕为官都遵循敬亲、养亲的原则,竭尽所能 为父母服务。据传曾子的生母去世后,曾点续娶,后母对曾参一点都不好,但曾子却因 妻子为后母煮梨没煮熟而休掉了妻子,先不去评价曾子这种做好对不对、好不好,单从 孝亲的角度看,可以说曾子已经做到了让人无话可说的地步了。据韩诗外传卷七记 载,曾子曾任莒国的低级官吏,俸禄仅为三乗小米,他欣然接受了;但父母去世后,齐 论语学而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 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 论语子张篇 第二章 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 8 - 国、晋国、楚国都聘他为官,并且待遇优厚,曾子却以父母无法享用为由拒绝了。在曾 子看来,孝虽然是人的自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行孝是基于血缘和亲情而自发的 一种行为,但曾子更注重在实践中积极行孝。据记载,孔子三岁丧父、二十二岁丧母, 所以他亲自孝敬父母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而曾子不仅重视跟随孔子学习理论,更注重在 行动上的实践。曾子特别注重行孝的重要性,并且对自己的学生也严格要求,他的学生 公明宣跟他学习了三年也没读什么书,曾子就问他原因,公明宣说:“怎么敢不学呢? 我见您住在家里,您的父母在家时,对狗和马都不敢大声斥责,我想学习,可仍然没办 到呢!”曾子听完很高兴,觉得自己不如公明宣,认为学习中实践是很重要的。“君子爱 日以学,及时以行”。 曾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积极地践行孝道,对其学生也 提出了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践行孝道的要求。在曾子的诸位弟子中,几乎完全 承袭了曾子孝道思想的有乐正子春和公明高, 其他弟子在孝道思想上也有所发展。 据 孟 子离娄章句上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辰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 行之于衽度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 曾子孝事父母,晚上必定整理、安定床铺,早晚 也会慰问探望,平时也会依据时节调整父母的住宿条件,调和饭食的浓淡,这样才算尽 心尽力地照料父母了。曾子的这种孝还适用在了其后母的身上,曾子的后母对曾子并没 有什么恩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自天正钢研大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
- 脊髓肿瘤影像表现课件
- 三年级满分作《丢手绢》文300字(3篇)
- 2025年电气改造试题答案及答案
- 锅炉维护保养课件
- 脊柱课件影像
-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方案(3篇)
- 工程项目复工应急方案(3篇)
- 2025年胚毒灭活苗项目提案报告
- 瓷砖拆除工程降噪措施方案(3篇)
- 杭州市“教坛新秀”理论考试简答题汇总
- 酿酒系统安全培训课件
- 2018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答案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二级医养结合机构)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丨苏教版 (共34张PPT)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基础操作
- 建筑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 2022年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范文
- 日本川崎市武藏小杉格林木(GrandTree)创新型购物中心调研分析报告课件
- T∕CAWA 002-2021 中国疼痛科专业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