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堕塑整奎堂堕堂奎堡主堂垡笙塞 l - _ _ _ _ l _ - _ - _ i - _ - _ i - i - _ _ - _ l - 一 i i a b s t r a c t f r 蹴s 唧h i c u sp e t e rs c h u b e r t sf o u rv i o l i ns o n a t a sb e a rw i t h e s st ot h ef a c tt h a tt h e c o m p o s e rw a sk e e no nf a m i l yc o n c e r ti nh i sy o u t h a l t h o u g h i ti se v i d e n tt h a tt h e s ev i o l i n s 咄她w e r ej u s tf o rs e l f - a m u s e m e n ta n dw e l e e a r l ye x e r c i s e sc o m p o s e df o rm u s i c 警鹏,t h e yd o e s n o ts t i f l et h ei n b o r nn o b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l i e d e r ac o m p a r i s o no f 龇则。粤砌t h e l i e d e rt h a ts c h u b e r th a db e e n c o m p o s i n gt h r o u g h o u th i s 删坞l i f e 跚譬e g t e d t h a tt h e yh a v em a n y t h i n g si nc o m m o ni nt e r m so fc o m p o s i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 s u 竺箩。如姗c n t 即e a c c o m p a n i m e n tt y p e , c o u n t e r p o i n tt h i n k i n g , m 0 咖矗0 n 阳g u 缈呱c h r o 警黼锄h a r m o n y , d u e tf o r m , m e l o d y , m u s i c a l 咖i c t l 鹋,a n ds t y l eo f e m o u o n e x p r e s s i o n ,l t 姗姗,i t ss t u d ys h o w e dt h a tt h e s es o n a t a sh a v et h et e n d e n c i e so f s o n g sa n dt h a t t h e 挈咀a t 鼍a n d s o n g sh a v ev e r ym u c hi nc o m m o n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e x 品s s i o no f 咖缸啷o f 锄o s em e l o d y e f f o r t sw e r et h e nm a d et oe x p l o r et h e 吼( 灿g i r e a u s o n sf o r t h e s i 。m i l a r i t i e s t h ea n a l y s i s a n dc o m p a r i s o nd e m o 脚眈dt h a t s 孟i l 二基i 三 竺m p 0 s l 缸0 n 妣掣q u e s d e r i v e df r o ms c h u b e r t 。b a c k g r o u n da n di n t e r e s t s ,t h ed e m a n d s 0 t 竺鹏l c 掣锄0 缸0 n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t h a t f a c tt h a th ew a sa ne x p e r ti nc o m p o s i n g 攀掣w o r k s w h i c hh a dn a t u r e so fs o n g s a l l t h e s ef a c t o r sl e a dt on l em ; s 衄l a r i t i e s1 nt h e c o m p o s i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o fs c h u b e r t sv i o l i ns o n a t a sa n dl i e d e r 。 k e y w o r d s :s c h u b e r t ;v i o l i ns o n a t a s ;l i e d e r ;c o m p o s i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 ;s i 面l 撕t i e s i m肿l川3 唧2m 60m 8 “l一舢y ly p o ,一 塑垄塑蔓奎堂堕堂奎堡主兰垡笙奎 一 - _ i l _ - _ _ - _ i _ l - - i - _ _ - _ l - i _ - _ _ - - - _ - - _ -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一一 i v 一 一 i 伯特把青春时代的经历化作一缕缕特殊的美,而这四首小提琴奏鸣曲就是一首首感 人至深的青春之歌。 通过对舒伯特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在作曲技法上的比较和研究,笔 者发现这二者在装饰音类型、伴奏音型、复调思维、转调规则、半音化和声、二重 奏形式、旋律音调、曲式结构、抒情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由此推知,+ 小提琴 奏鸣曲可能具有其艺术歌曲的某些特点。这也是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把两样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和研究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 义的事情。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将作曲家早年创作的冷门作品( 四首小提琴奏 鸣曲) 与贯穿其创作一生的热门作品( 艺术歌曲) 这两种不同的音乐体裁放在一起 研究并思考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的共性特征,由此可获知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特 别在丰富对该作曲家早期作品( 小提琴奏鸣曲与早期艺术歌曲) 的认识和研究上, 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奠定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 似性基础。第二章具体阐述这二者在作曲技法上的相似性表现。第三章为结论。 第一章用四节内容分析二者在作曲技法上存有相似性的原因。第一节探讨舒伯 特的创作背景。这必然要谈到舒伯特接受的音乐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以及作曲家当 时受到特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对作曲家后来形成独特 的创作思维和技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第二节研究的是舒伯特的创作兴趣。 该节也分两个内容,琢磨作曲家对歌曲创作的热爱程度和对家庭音乐会开展的热衷 表现。正是由于作曲家一生都对歌曲创作怀抱真诚热情,并热衷于家庭音乐会的积 极展开,才最终促使作曲家出于本能地把歌曲上的部分创作手法无意识地引入小提 琴奏鸣曲的创作中。第三节关注乐曲情感表现的需要。该节再分两点,挖掘小提琴 v 福建师范大学陈静文硕士学位论文 奏鸣曲和艺术歌曲的情感表现。小提琴奏鸣曲的情感表现深受作曲家当时的经历和 情绪影响,这在四首小提琴奏鸣曲的钢琴伴奏里通过某些节奏音型、对比复调手法、 远近关系调的交替、半音化和声的作曲技法得到充分反映。艺术歌曲的情感内涵也 早己被倾注到钢琴伴奏中。作曲家同样通过特定的节奏、半音化和声、远近关系调 混合使用、对比复调手法的作曲技法来传达歌曲情感的具体内涵。第四节探究作曲 家擅长创作歌曲化器乐作品的表现。舒伯特擅长创作歌曲化的器乐作品,有些作品 是将作曲家原先创作的歌曲音调、歌剧选段、戏剧配乐进行变奏处理,有些是直接 移植原来的歌曲音调到新作品中,还有一些是新创作的具有抒情风格的歌唱性旋律。 不论哪一种,器乐作品大都表现出明显的歌曲化倾向。以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为例, 该节仍然分两点,探析作曲家采用“歌曲化伴奏织体 的手法和感受作曲家创造的 歌曲化的小提琴旋律。其中,在歌曲化的小提琴旋律中又分析了作曲家利用近人声 的音域范围、适合揉弦的音值组合以及顺回音的装饰类型使小提琴旋律更具有人声 歌唱的特点,从而显现器乐作品的歌曲化倾向。 第二章阐述二者作曲技法相似性的具体表现。该章分九节内容,依次为相似的 装饰音类型、相似的伴奏音型、相似的复调思维、相似的转调规则、相似的半音化 和声、相似的二重奏形式、相似的旋律音调、相似的曲式结构、相似的抒情方式。 通过对二者相似性的举例说明和比较研究,确实能够论证出二者之间存有作曲技法 上的相似性特征。从而推断出小提琴奏鸣曲具有艺术歌曲的部分特点。 第三章结论认为,任何一部能够从古流传至今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一个奇迹,通常情况下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发现它的闪光点就被“不成熟之作 套上 了探索发现的枷锁,从而错失了一次认识和了解一部古往今来都有人关注和演奏的 音乐作品的机会。舒伯特四首小提琴奏鸣曲虽不能让人头一次聆听就产生“相听恨 晚 之感,但它饱含的青春热情和忧郁之美又是任何聆听过它的人所不能忘怀的。 所以,仅用一个“成熟 与“不成熟 来评定一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取的也 是没有必要的。每部作品在产生过程中都留下了作曲家在创作成长上的思想印记 以及或多或少地反映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因此,这就没有必要非得要把一部作 品和另一部作品相提并论,分出一个高低不可。特别是对同一位作曲家在人生不同 阶段的同类作品的比较更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一个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 成长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由此反应出的音乐作品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产物, 量 q 皇 t 1 ,1 1 i 1 一 一 塑堡堑蔓奎堂堕壁茎堡主兰垡笙苎 一 - _ _ - _ _ - _ - i l - l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i _ _ _ _ - i - - _ - _ - l - _ _ - _ i - l _ _ l _ l _ _ - - - 。_ - 。一一 v n i 一 啦 士 i , j - 、 目录 目录 i h i v - l - 第一章奠定二者作曲技法的相似性基础二- 9 - 第一节舒伯特的创作背景一9 第二节舒伯特的创作兴趣1 4 第三节乐曲情感表现的需要1 8 第四节擅长创作歌曲化的器乐作品2 4 第二章二者作曲技法的相似性阐述3 3 第一节相似的装饰音类型。3 3 第二节相似的伴奏音型。4 1 第三节相似的复调思维。4 8 第四节相似的转调规则5 3 第五节相似的半音化和声一5 9 第六节相似的二重奏形式。一6 3 第七节相似的旋律音调6 5 第八节相似的曲式结构6 8 第九节相似的抒情方式。7 2 第三章结论。7 5 参考文献7 9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 5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9 1 i x 窃。, 绪论 绪论 得) 舒伯特( 1 7 9 7 1 3 l 1 8 2 8 1 1 1 9 ) 是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 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手法,又开创了十九世纪西欧浪漫主义音 在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生命历程中,有近千件的音乐作品闯世。尤其 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巨大成就,不仅使他成为德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 的奠基人之一,还让他享有了“艺术歌曲之王”的世界赞誉。正因为如此,才引发 了我这个小提琴爱好者的一点思考:一位举世闻名的艺术歌曲大师,倘若有专为小 提琴这种富于歌唱性的乐器创作,其结果会不会同他的艺术歌曲一样也惹人喜爱, 令人铭记? 事实上,作曲家对小提琴还是很关心的。据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 1 1 中“舒伯特 章节的“室内乐 作品列述,有小提琴参与的重奏作品有二十六首弦 乐四重奏( 其中三首已佚失) ,四首钢琴三重奏,两首弦乐三重奏,两首弦乐五重奏, 钢琴五重奏、钢琴四重奏、弦乐与管乐的八重奏各一首等。其中,作曲家专为小提 琴创作的作品有四首d 大调诙谐兰德勒舞曲( d 3 5 4 ) ,八首。f 小调兰德勒舞曲( d 3 5 5 ) , 九首d 大调兰德勒舞曲( d 3 7 0 ) ,十一首b b 大调兰德勒舞曲( d 3 7 4 ) ,四首小提琴奏 鸣曲( d 3 8 4 ,d 3 8 5 ,d 4 0 8 ,d 5 7 4 ) ,d 大调小提琴与管弦乐协奏小品( d 3 4 5 ) 、6 b 大 调小提琴与管弦乐波兰舞曲( d 5 8 0 ) 、a 大调小提琴与弦乐合奏回旋曲( d 4 3 8 ) 、b 小调辉煌小提琴回旋曲( d 8 9 5 ) 、c 大调小提琴幻想曲( d 9 3 4 ) 各一首。这些作品有 的是无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如十一首b b 大调兰德勒舞曲等。有的是两把小提琴的 重奏曲,如四首d 大调诙谐兰德勒舞曲等。还有的以小提琴与弦乐或与管弦乐的协 奏形式出现,如a 大调小提琴与弦乐合奏回旋曲,d 大调小提琴与管弦乐协奏小品 和6 b 大调小提琴与管弦乐波兰舞曲。再有就是小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形式,像四首 小提琴奏鸣曲,b 小调辉煌小提琴回旋曲和c 大调小提琴幻想曲。然而,在这些形 式各异的小提琴合奏中,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联系最为密切的或者说共性最多的就 是小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作品。如果把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看成是人声与钢琴的二重 1 1 1s a d i e s t a n l e y e d 。t h en e wg r o v e d t c t t o t u z r yo f m u m ca n d m u a l c i a n a 1 6 :r i e g e l s c h u s t c r f l e c k , l o n d o n :m a c m i l l a n p u b l i s h e r sl i m i t e d ,1 9 8 0 福建师范大学陈静 奏,那么其小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就可以被 又由于作曲家在早年就已创作出大量普获赞颂的艺术歌曲,如纺车旁的格丽卿, 牧羊人的哀歌,月亮颂,永恒的爱,致迷娘,在恋人身旁,少女的 悲叹i i ,格丽卿之歌,静海,流浪者之夜歌,渔夫,野玫瑰,致太阳, 玫瑰花带,魔王,猎人的夜歌h ,幸福,竖琴手,流浪者,致夜莺, 摇篮曲,渴望,花的语言,催眠曲,死神与少女,酒馆侍人,致音 乐,鳟鱼,格丽卿的祈祷等。这些创作于1 8 1 4 _ 1 8 1 7 年间的早期作品已能代 表作曲家在艺术歌曲上的杰出成就。有人甚至评价说,“仅凭魔王一曲,舒伯特 就足以在音乐史上名垂千古。f 1 】 可见,作曲家在早年时代就已经是一位出色的艺 术歌曲大家了。与此同时,他的小提琴作品是否也会同样出众并广受欢迎? 是否也 会披上一件闪耀着艺术歌曲之光的美丽外衣,也会对他日后的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一 定的影响? 所队,笔者选择了舒伯特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的早期作品,即以四首小 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作为研究对象。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的研究资料很少。根据已收集的材料,没有发 现专门论述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的期刊文献,关注该主题的图书文献主要在于以下 十本专著和译著里:由李哲洋主编,李鸳英等译的最新名曲解说全集1 2 ( 室内 乐曲2 ) ( 台北大陆书店,中华民国七十一年) 按照四首小提琴奏鸣曲的编号和乐章 顺序依次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同样进行了这种详尽的音乐分析的还有林逸聪 编撰的音乐圣经( 下) ( 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0 ) 和王志雄编的外国名曲辞典 ( 下) ( 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4 ) 。 英 杰拉尔德亚伯拉罕著,顾裤译的简明牛 津音乐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1 9 9 9 ) 认为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属于不成熟的早年 室内乐。类似观点的还有廖叔同的西方音乐一千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 0 0 4 ) ,作者赞赏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的不朽才华,但在器乐创作上认为作曲 家依然是个缺乏个性的学徒。另外,许钟荣主编的浪漫派的先驱( 河北教育出版 社,2 0 0 4 ) 和邵义强的浪漫派乐曲赏析( 一) ( 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4 ) 分别简 述了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目的与特点。洛秦主编的小提琴艺术全览( 上海 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4 ) 虽只提到了这四首小提琴奏鸣曲在历史上的存在性,但重 【转引自郑路从魔王的创作与演唱看舒伯特艺术歌曲永恒的魅力乐府新声,2 0 0 8 年第3 期;1 8 0 绪论 它列举了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小提琴与钢琴演奏家为这些作品录制过的各 版本的音响资源,这充分说明了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具有演绎和听赏价值。 洋主编,李鸳英等译的最新名曲解说全集1 5 ( 独奏曲2 ) ( 台北大陆书店, 国七十二年) 虽然没有介绍这四首小提琴奏鸣曲的具体情况,但它推想了这 乐可能的创作背景,也属于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最后一本是钱亦平编的钱 乐文选( 下册) ( 上海音乐出版社,1 9 9 9 ) 将这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作为简单 明作曲家创作体裁的多样化。可见,对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的研究在国内并 重视。 而,国内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研究成果却浩如烟海,从已收集的1 8 5 篇期刊 文献可见一斑。比较重要的文章有李润生的对我国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舒伯特艺 术歌曲研究状况的研究( 音乐研究,2 0 0 0 ) ,作者收集整理了自1 9 8 0 - - - 2 0 0 5 年的 1 0 9 篇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相关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发表情况的统计和 有选择地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内容与资料重复,研究论点与论据重复,参考文献 选用重复,学术规范、研究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文章不仅列出1 0 9 篇期刊文章名, 还区分出每篇文章的研究类型。笔者认为还有一些有学术性和研究价值的文论不仅 可以归入其研究期限,也可作为本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桑桐的半音化的历史演进 ( 五) ( 音乐艺术,1 9 9 7 ) ,于润洋的论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 音乐艺术,1 9 8 1 ) , 李应华的冬日的旅人评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 人民音乐,1 9 7 8 ) ,韩敏虎 的浅析舒伯特的声乐套曲 ( 黄河之声,1 9 9 9 ) ,刘唏的略谈艺术歌曲 中的钢琴艺术(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9 9 5 ) ,黄洋波的试论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 特征( 中国音乐,2 0 0 3 ) 。对于2 0 0 5 年后的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笔者认为仍然可 以借用李润生总结的研究类型和划分标准来梳理这些文献,即属于技法与风格研究 的如么雪的诗歌乐的高度融合一论舒伯特 的艺术创作( 乐府新声,2 0 0 8 ) , 进行历史与审美研究的有陈勇的唯诗是尊: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诗学背景( 中国音 乐学,2 0 0 9 ) ,深入到技法与形态分析的有黄蕾的舒伯特八首艺术歌曲赏析( 星 海音乐学院学报,2 0 0 7 ) ,孙琳的舒伯特歌曲 、 和 的艺 术特色( 中山大学学报,2 0 0 6 ) ,吴明的舒伯特两部声乐套曲的调性布局及特点 ( 人民音乐,2 0 0 9 ) ,符合创作技法与演绎研究的有郑路的从 的创作与演唱 看舒伯特艺术歌曲永恒的魅力( 乐府新声,2 0 0 8 ) ,吴明的从 看舒伯特艺 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 交响,2 0 0 8 ) ,倾向于风格与形态研究的是邵萍的解 是潘龙瑞的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忧郁气质的实例分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 0 0 7 ) , 重视创作技法与心理研究的是吴明的舒伯特艺术歌曲中调性安排与情感表达的关 系( 民族音乐,2 0 0 9 ) ,展示风格与演绎研究的是魏文菲的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 格和演唱表达(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 0 0 8 ) ,贴近历史与演绎研究的是魏文菲的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及声乐演唱(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 0 0 8 ) ,突出历史、 风格与演绎研究的是张欣的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一论德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 演唱( 艺术探索,2 0 0 6 ) ,专注于演绎研究的如黄英的德奥声乐套曲演绎浅析一 一以舒伯特 为例( 音乐天地,2 0 0 8 ) ,同样执着于教学研究的是金 慧的 钢琴伴奏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钢琴艺术,2 0 0 9 ) ,还有热衷于形态 与演绎研究的有孙艳辉的简析舒伯特声乐套曲 ( 齐鲁艺苑, 2 0 0 6 ) 和姚尚新的舒伯特声乐套曲探微(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 0 0 7 ) 等。 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研究内容的代表性图书文献有王大燕的艺术歌曲概论 ( 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9 ) ,陈荣光的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 台北全音乐谱出版 社,中华民国七十五年) , 苏 加拉茨卡娅著,王汶译的舒柏特的歌曲( 人民音 乐出版社,1 9 8 2 ) 等。另外还有部分著作和译著文献在介绍作曲家舒伯特的同时常 常列举他的艺术歌曲代表作,并对此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评述式展开。比如 美 保 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的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8 2 ) , 美 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等译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贵州人民出版社,2 0 0 1 ) , 美 格劳特、帕利斯卡著,汪启璋等译的西方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6 ) , 于润洋编著的西方音乐通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 ) ,蔡良玉的西方音乐文 化( 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9 ) , 美 埃格布霄特著,刘经树译的西方音乐( 湖南 文艺出版社,2 0 0 5 ) ,朱秋华的西方音乐史( 北大出版杜,2 0 0 2 ) ,叶松荣的西 方音乐史略( 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9 0 ) 、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 福建人民出版社, 2 0 0 1 ) 和由他主编的西方音乐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3 ) ,修海林与李吉提合 著的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 ,沈弘的经典音乐 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5 ) ,邵义强编著的璀璨的音乐世界( 台南大夏 出版社,中华民国7 8 年) 等。 国外研究舒伯特的专家学者有o e d e u t s c h ,m j e b r o w n ,e h i l m a r ,k k o b a l d , d f i s c h c r - d i e s k a u ,g m o o r e 等。o e d e u t s c h ( 奥托埃里希多伊奇) 是奥地利传 _ f 熟的器乐作品以及舒伯特的历史地位。其中涉及到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的只有“三 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d 3 8 4 ,d 3 8 5 ,d 4 0 8 ) 由迪亚贝利在1 8 3 6 年编辑成小奏 鸣曲集出版了,同年创作的还有e 大调弦乐四重奏( d 3 5 3 ) 。 以及“a 大调小提 琴与钢琴奏鸣曲( d 5 7 4 ) 和b b 大调弦乐三重奏( d 5 8 1 ) 创作于1 8 1 7 年秋天。两部 作品都清楚地表明了他在发展和声的复杂性,旋律的丰富和更微妙地自然转调上所 确立的风格以及在拓展一种新的节奏音型或音调主题中所获得的乐趣。他的研究成 果还有s c h u b e r t :ac r i t i c a lb i o g r a p h y ( l o n d o n ,1 9 5 8 ) ,s c h u b e r ts o n g s ( l o n d o n ,1 9 6 7 ) , - e s s a y so ns c h u b e r t ( l o n d o n , 19 6 6 ) ,n e w , o l da n dr e d i s c o v e r e ds c h u b e r tm a n u s c r i p t s ( m u s i ca n dl e t t e r s ,19 5 7 ) ,a nl n 衍o d u c h o nt os c h u b e r t ss o n a t a so f1 8 17 ( t h em u s i c r e v i e w , 19 51 ) ,s c h u b e r ta n ds o m ef o l k s o n g s ( m u s i ca n dl e t t e r s ,19 7 2 ) ,s c h u b e r ta n d s a l i e r i ( t h em o n t h l ym u s i c a lr e c o r d ,1 9 5 8 ) 等。e i - f i l m a r ( 恩斯特希尔马) 对舒伯特 的研究体现在v e r z e i c h n i sd e rs c h u b e r t - h a n d s c h r i f i e ni nd e ,- m u s i k s a m m l u n gd e 厂 w i e n e rs t a d t - u n dl a n d e s b i b l i o t h e k ( k a s s e l ,1 9 7 8 ) 以及同o b r u s a t t i 一起编著的f r a n z s c h u b e r t o f l e n n a , 1 9 7 8 ) 上。k k o b a l d ( 卡尔柯巴尔德) 的研究价值在于两本专著: f r a n zs c h u b e r tu n ds e i n ez e i t ( 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 ( z u r i c h 。l e i p z i ga n d v i e n n a , e n g t r a n s ,19 2 8 ) 和f r a ms c h u b e r r ( v i e n n a , m u n i c h a n d z u r i c h ,19 6 3 ) 。 d f i s c h e r - d i e s k a u ( 菲舍尔迪斯考) 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男中音演唱家,也是舒伯特 艺术歌曲的伟大诠释者。这位2 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歌曲演绎大师被喻为“学者 型歌唱家 ,其代表作有么矿d e ns p u r e nd e rs c h u b e r t - l i e d e r :w e r d e w e s e n , w i r k u n g ( w i e s b a d e n ,1 9 7 1 ;e n gt r a n s ,1 9 7 6 ) 等。g m o o r e ( 杰拉尔德穆尔) 是英国优秀的 钢琴家,他在同d f i s e h e r - d i e s k a u 的多年合作中逐渐体会到舒伯特艺术歌曲和伴奏 的真髓,著有t h es c h u b e r t 勋馏c y c l e s 偿黝够黜夕( l o n d o n ,19 7 5 ) 一书。此外, 福建师范大学陈静文硕士学位论文 还有部分对本选题有帮助的外文期刊和著作,如e g p o r t e r :s c h u b e r t sh a r m o n i e s ( t h em u s i cr e v i e w , 1 9 5 8 ) ,e n o r m a n - m c k a y :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s c h u b e r t s d e c r e s c e n d oa n da c c e n t m a r k i n g s ( t h e m u s i c r e v i e w , 1 9 6 1 ) ,e e i b n e r :t h e d o t t e d - q u a v e r - a n d - s e m i q 7 m a y e rf i g u r ew i t ht r i p l e ta c c o m p a n i m e n ti nt h e w o r k so f s c h u b e r t ( t h em u s i cr e v i e w , 19 6 2 ) ,l m g r i f f e l :ar e a p p r a i s a lo f s c h u b e r t sm e t h o d so f c o m p o s i t i o n ( t h e m u s i c a l q u a r t e r l y , 19 7 7 ) ,d c o r e n :a m b i g u i t y 加s c h u b e r t s r e c a p i t u l a t i o n s ( t h em u s i c a lq u a r t e r l y , 1 9 7 4 ) ,w s n e w m a n :f r e e d o mo ft e m p oi n s c h u b e r t si n s t r u m e n t a l m u s i c ( t h e m u s i c a l q u a r t e r l y , 19 7 5 ) ,m k w h a p l e s :o n s t r u c t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i ns c h u b e r t si n s t r u m e n t a lw o r k s ( a c t am u s i e o l o g i e a , 1 9 6 8 ) , e t c o n e :s c h u b e r t sb e e t h o v e n ( t h em u s i c a lq u a r t e r l y , 19 7 0 ) ,b e t hs h a m g a r :s c h u b e r t s c l a s s i c l e g a c y :s o m et h o u g h t s o n e x p o s i t i o n - r e c a p f o r m ( t h e j o u r n a lo f m u s i c o l o g y , v 0 1 18 , n o 1 ,2 0 01 ) ,s t e r l i n gl a m b e r t :f r a n zs c h u b e r ta n dt h es e ao f e t e r n i t y ( t h ej o u r n a lo fm u s i c o l o g y , v 0 1 21 , n o 2 ,2 0 0 4 ) ,s uy mm a k :s c h u b e r t ss o n a t a f o r m sa n dt h ep o e t i c so ft h el y r i c ( t h ej o u r n a lo fm u s i c o l o g y , v 0 1 2 3 , n o 2 ,2 0 0 6 ) ,o t t o b i b a & b r i a nn e w b o u l d :f r a n zs c h u b e r t ,h e r i t a g eo f m u s i c , e d m i c h a e lr a e b u ma n d a l a nk e n d a l l ( o x f o r d ,19 8 9 ) 等。 综上所述,前人已从多方面对舒伯特其人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而有价值的细致 研究,他们的努力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参考依据和事实来源。尽管 从目前掌握的国内外资料来看,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广泛研究相比,他的小提琴奏 鸣曲的研究从数量上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这些有限的研究成果中已能看到许多 有助于本选题展开的有效提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借鉴学习的。 三、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舒伯特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在作曲技 法上的比较研究,试图探寻出同一位作曲家在两种不同的体裁形式上创作时可能表 现出作曲技法上的某些相似性特点,从而获得对该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习惯、风格 等方面的初步认知,并由此推断其小提琴奏鸣曲可能具有其艺术歌曲的某些特点。 把两样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和研究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 义的事情。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将作曲家早年创作的冷门作品( 四首小提琴奏 鸣曲) 与贯穿其创作一生的热门作品( 艺术歌曲) 这两种不同的音乐体裁放在一起 研究并思考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的共性特征,由此可获知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特 。 舞 薯 、 。 绪论 别在丰富对该作曲家早期作品( 小提琴奏鸣曲与早期艺术歌曲) 的认识和研究上, 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 塑壁竖鎏奎兰堕壁苎堡主兰垡笙奎 一 - 8 - 7 j f - 聋 魂 - 飞 第一章奠定二者作曲技法的相似性基础 第一章奠定二者作曲技法的相似性基础 第一节舒伯特的创作背景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在作曲技法上的相似性主要是由作曲家的创 作背景决定的,而这个创作背景又与作曲家接受的教育与身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一、作曲家的教育背景 1 7 9 7 年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音乐气息浓郁的教师家庭。父亲是当地 一所小学的校长,大哥伊格那茨是这所小学的音乐教师。舒伯特最早的音乐训练就 来自于父亲对他的小提琴启蒙教育和大哥教授他的钢琴课程。六岁时,小舒伯特已 能流畅地弹奏海顿、英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了。1 8 0 5 年,八岁的舒伯特开始跟随当地 教会的合唱指挥霍尔策先生学习声乐、钢琴、小提琴、风琴、和声及其他乐理知识。 舒伯特天生拥有一副女高音的漂亮嗓子,在加入了这所教堂圣歌队的合唱团后,他 开始接受最早的合唱训练。对于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舒伯特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和理解力,所以,他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是惊人的。正如他的老师霍尔策所说,“每 当我想教他一点新的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已学会了。最后我只好放弃教他的念 头,只是静静地听他歌唱,吃惊不已【1 1 。 可以说,童年时代的舒伯特就已充分展露 出音乐的天赋和才能,这与他父亲、大哥和霍尔策先生对他的积极引导和训练是分 不开的。 1 8 0 8 年,十一岁的舒伯特考入维也纳帝室兼王室附属的宫廷礼拜堂专属少年合 唱团,成为康维特寄宿学校的一名学生。这所学校学习的科目并不只限于专门的音 乐教育,还有一般科目的教育,比如拉丁文、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宗教 等。而且它有从小学到大学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这里的少年即使长大后变了声, 倘若品学兼优的话,仍有继续留在学校里学习的机会。然而,对于舒伯特清寒的一 家来说,最吸引他们的是只要考入这所学校,一切的住宿费和学费均由校方负责。 这样优越的教育条件自然是舒伯特一家最理想的选择和企盼。 这所学校除了少年合唱团外,还有一个由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组成的小编 制的管弦乐团。在这里,舒伯特跟随宫廷风琴师兼乐团指挥卢其茨卡先生学习演奏 中提琴、大提琴、钢琴和管风琴。这样一来,周末他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参加他父亲 f 1 1 【奥】卡尔柯巴尔德著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冷杉,钟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0 0 3 3 - 5 2 福建师范大学陈静文硕士学 期望已久的家庭四重奏了。1 8 0 9 年,十二岁的舒伯 鲍恩的推荐下,担任了乐团的第二小提琴首席,同时还兼任乐团的代理指挥。可见, 此时的他已具有非凡卓越的小提琴演奏才能。这与他的音乐天分和从小接受了父亲、 霍尔策先生对他的小提琴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大约由三十人组成的小管弦乐 团里,舒伯特认识了解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更多的作品。他自己特别 喜爱莫扎特的交响乐,但也特别崇拜贝多芬的作品。自此,这两位伟大作曲家的音 乐创作风格就成为舒伯特日后音乐创作追求的典范。 在康维特寄宿学校里,每天接受的管弦乐团的交响乐训练让舒伯特有机会接触 到当时众多作曲家的大量各类作品,使他能够熟悉每一件乐器的性能、音色和准确 的音调,这为他将来创作各类弦乐作品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基础。 1 8 0 8 - - 1 8 1 3 年是作曲家在康维特学校学习的五年。除了在管弦乐团的优秀表现 外,舒伯特还是一名出色的童声高音。在学校里的每个星期天和圣徒日,作为少年 合唱团的成员都要参加宫廷教堂的礼拜仪式,他们要唱各种弥撒曲、晚祷歌和连祷 曲等。这是作曲家在少年时代接受的合唱训练。正是在这样的合唱环境中舒伯特进 一步体会到音乐的神奇魔力,并对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痴迷。他的整个灵魂几乎都 要被音乐占据了,他开始尝试为诗歌和器乐谱曲。只要诗歌触动了他的心灵,他都 要把它化成美妙动人的音符,使之如潺潺小溪般缓缓流出。如现存最早的歌曲夏 甲的悲叹,席勒的少女的悲叹i 等歌曲。另外,作曲家还创作了弦乐四重奏, 钢琴四手联弹g 大调幻想曲,管弦乐d 大调序曲等作品。随着舒伯特对作曲 兴趣的与日俱增,他开始对音乐之外的科目感到厌烦。所以,除了音乐的才能和成 绩不断提升外,其余学科的成绩都滑落了,特别是数学成绩出现不及格。 由于变声,舒伯特不能继续留在康维特学校了,除非他学业成绩优良,可偏偏 他的数学成绩不及格。所以,1 8 1 3 年十月左右,舒伯特离开了学校,但他接受的音 乐教育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早在六月时,卢其茨卡先生就将舒伯特推荐给当时的宫 廷指挥萨里埃利先生,也就是当年舒伯特参加宫廷礼拜堂专属少年合唱团考试时的 主任委员。能拜萨里埃利为师,对舒伯特来说,实在是一个荣幸的意外。1 8 1 3 年6 月一1 8 1 6 年6 月,舒伯特跟随萨里埃利先生学习作曲。但据说舒伯特没能学到他一 直想学的对位法,光是分析他不喜欢的意大利老乐曲。而萨里埃利先生也仅是帮他 批改和声作业而已。但在对舒伯特读谱与视奏能力的培养上,萨里埃利先生功不可 没。在此期间,舒伯特创作了f 大调弥撒曲,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羊人的哀 v 争 却 、 第一章奠定二者作曲技法的相似性基础 亮颂,永恒的爱,致迷娘,:在恋人身旁,少女的悲叹i i ,格丽 静海,流浪者之夜歌,渔夫,野玫瑰,致太阳,玫瑰花带, 猎人的夜歌等歌曲,d 大调、a 小调、g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以及一至 曲,喜歌剧等作品。至此,舒伯特接受的音乐教育暂告一段落,但他并没 乐创作和学习,而是继续钻研乐谱,坚持自学。 伯特童年至少年时代接受的音乐教育情况看,他的小提琴教育和歌唱训练 进入康维特学校前就已开始的,并且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后,这两样功课的 令人满意和称赞,甚至还是十分出众的。可见,小舒伯特对这两种音乐体 性能已是相当熟悉了。同时,除了接受学校的音乐教育外,每周末的家庭 四重奏和舒伯特尝试创作的歌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奏鸣曲、交响曲等早期作 品,再加上萨里埃利先生单独对他进行的作曲指导,这一切都锻炼和磨砺了舒伯特 的音乐才能,促使作曲家更加深入地探索各种音乐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学生时代 的这些受教育的经历让舒伯特迈出了音乐创作的第一步,特别是对歌曲创作的喜爱 和对小提琴演奏技能的熟练掌握帮助了作曲家日后自发地形成以歌唱性抒情旋律风 格为主的创作特点。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奥地利笼罩在封建复辟的乌烟瘴气中。拿破仑战争之 后,皇帝弗兰茨一世和被称作“欧洲的蜘蛛的梅特涅首相对外残酷镇压一切力图 自下而上地统一德意志的革命,对内实行黑暗专制的秘密警察和书报审查制度。毋 庸置疑,对书报实行预审原则是起了不良作用的,所有的印刷制品都要送审,以便 检查部门强行修改那些稍显自由、进步思想或影射时政的文字,这种修改通常把书 报内容的价值一同降低。政府的观点可由皇帝对莱巴哈市教师的讲话中表现出来: “我不需要学者,我需要善良的、忠实的公民。我们的任务就是从青年中培养这样 的公民。替我服务的人就应当照我所命令的那样教学,不能这样做或是标新立异的 人最好请他自动离开,否则我也一定把他免职。【1 】 学校的教学自由也受到政府的 强制性干涉。警察组织又加强了,并且不久后就变成有无限权力的特殊机构。告密 制度和特务间谍的活动猖獗一时,以致于每一个住宅里说了什么话,政府都知道。 正如舒伯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