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的歌会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2、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表现民族文化的几种描写方法。3、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的美好生活,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教学难点: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研讨法教具:电子白板 课件课型:新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9.11 第一课时9.17号 8.1第二节 8.2第三节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2、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的美好生活,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一、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 1、学生欣赏蝴蝶泉边 2、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教师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1、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沈从文的有关资料(学生交流、互相补充、教师视交流情况多媒体展示有关内容)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有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 表演内容:演唱会的内容是有计划有准备有针对性的,云南的歌会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 形式方面:演唱会有特定规模与形式,云南的歌会形式自由灵动。 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云南的歌会真可谓一卷长长的民俗风情画。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三幅歌会画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主要写了在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学生自主探讨、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特点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轻松快乐。山野漫歌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淳朴本色。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1)三种歌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趣味,你感受最深的是文本中的哪个情节?划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文章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然后朗读交流。)明确:作者对自然、人生、艺术的品味与赞赏。(2)请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在前一个横线填上歌会的形式,后一个从文中摘抄喜欢的句子并朗读。五、课堂小结文章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向我们展示一幅幅风光旖旎的民俗图画。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凸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的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附板书: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山野对歌 见景生情才情智力比拼 即物起兴 山路漫歌 自由歌唱自然、淳朴 对自然、人生、艺术自然成趣 的赞美村寨传歌 金满斗会宏伟、壮观 老幼聚集第二课时9.18号 8.2第一节 9.22号8.1第二节教学目标:1、 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2、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缓缓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学大师沈从文,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吧!二、赏析品读课文 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让男同学读第一个场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个场面(第4段)、最后全班齐读第三个场面(第5段)。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要边读,边做勾画批注。(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朗读并引导:虽然同是写唱歌,但侧重点、写法却各不相同,山野对歌重点写唱歌的人;山野漫歌重点写唱歌的环境;村寨传歌重点写唱歌的场面。也正是因为这样,文章将云南歌会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丰富、个性的独特尽情展示了出来。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1赏读“山野对歌”教师导读:同学们注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机智才能)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面容、牙齿、衣饰特别是对衣着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找出相关句子朗读、品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动作、神态、外貌)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性情开朗、聪明机智。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外貌描写既写出了年轻妇女的精神风貌,又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韵味。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呢? (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师小结: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2赏读“山路漫歌”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悦耳好听的山歌)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淳朴本色美)既然这样,但作者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一段录音,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学生听录音“这条路得通过这些果树林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同学们思考:找出这段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说明原因。和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来赏析)学生勾画出的好词好句大多是文段中的环境描写,例:1、“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2、“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等等。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如: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云雀的喜爱之情。在这个歌唱场面中,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听觉比喻拟人描景,侧重写唱歌的环境,请想想,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A:这是写实。云南确实有如此美丽的风光,所以作者要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B: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在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C: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小结: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中心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以景衬人!3赏读“村寨传歌”(1)本段主要写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金满斗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人多时间长盛装)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盛况空前,十年难逢)(2)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人物是谁?为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对吹鼓手的描写着重年龄和会唱的歌之多,以此表现“金满斗会”参加人员广泛,风俗久远,为群众盛会的特色。小结:在这个片段中,作者侧重写的是唱歌的场面,既有全局描绘,又有细部刻画。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三、课堂总结学习云南的歌会这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也激起了我们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学们,生活就像歌声一样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也热爱那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吧!四、拓展延伸民俗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呢?附板书: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侧重 写法 山野对歌 人物描写 以人衬景山野漫歌 环境描写 以景衬人 美村寨传歌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 其次,新课标中对语文的学习作出了解读,说“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我在“导语“的设计上,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北方民歌入手,和云南民歌相对比,让学生快速抓住云南民歌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于快速进入文章的氛围。 第三、我在对于文章的分析上,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快速的理清文章的脉络,我在设计问题上以一个大问题带动整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又在各个小问题上根据课堂进程灵活调整,这样使整堂课条理清晰。 第四、我将整堂课设置为四个环节,分别为“读中有悟、悟中有品、品中有探、探中有拓“,由浅入深,有内容到语言、有语言到结构、有文本到实际,从文章整体入手,最后落到学生生活实际,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五、我针对现在中学生崇尚港台明星的流行歌曲的现象,我将这堂课的情感目标和教学难点设置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有追求时尚向关注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象棋学习课件
- 豌豆种植科学课件
- 2025版厦门市区婚姻解除财产分配及子女抚养监护合同
- 2025版智慧家居产业财务顾问及市场拓展合同
- 2025版建筑节能材料研发与应用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商务会议场地及专业设备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大型会展活动策划合同
- 2025版外卖配送服务合同综合管理范本
- 2025版全新真石漆外墙施工及维护一体化合同
-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2025年消毒供应室业务学习考试试题(附答案)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图像特征提取讲解
- 多彩贵州地方课程课件
- 劳技自制收纳盒课件
- 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 GB/T 4623-2006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 甲状腺危象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