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3 北京版选修2例1下面这段文字所缺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 ; ;O 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 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不单要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 A B C D 分析 这几句话排列顺序应为由大到小,或由文化革命史中国的今 天、昨天和前天。 解答 C 例2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 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 (1)这篇文字的语言特点,分析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文字作者态度鲜明,体现了语言的鲜明性。 B句体现了语言准确性。 C句体现了概括性和生动性。 D一均体现了生动性 分析 “若干”一词体现了准确性,但此句没有体现生动性。准确性主要体规在一些修饰词的使用上;概括性,主要指议论。的叙述语言要精当,概括;鲜明性,本篇主要体现在作者的鲜明态度上;生动,主要指议论文中,文句的修饰及语言的风趣幽默等。 解答 D (2)划线句的意思是() A内容条理性强,但繁冗、拖沓。 B只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 C内容虽丰富,但条理欠妥当 D内容芜杂,未加以梳理 呼析 “甲乙丙丁、一二三四”是指事物形式,而非指内容。 解答 B (3)“钦差大臣满天飞”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 比喻、拟物、夸张 B借喻、拟人、反语 C借代、引用、夸张 D暗喻、拟物、夸张 分析“钦差大臣”比喻主观主义者,“满天飞”把人比作飞禽,拟物,“满天”言其多,为夸张。 解答 A (4)上文语段句与句间的关系是:(句) A B C D 分析 句总括特点,分述特点,其中句描述主观主义者不 根据实际写文章,作讲演;句为主观主义者的另一表现,即高高在上的工作作 风;句是对句的总括。 解答 B 能力层面训练知识掌握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盛气凌(ling逼近)人 谬(miu错误)种流传 假(jia假借)公营私 前仆(pu向前跌倒)后继 发号(hao命令)施令 可歌可泣(qi眼泪) 有的(di箭靶的中心)放矢 谆谆告诫(jie劝告) 滥(lan不切实际的)调文章 患得患(huan忧患)失 A B C D2,填空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这副对子出自朝 之手,所用修辞手法有 。能力提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311题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得多,()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 、 和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3“日益”是什么意思?可否删去?为什么?4“这些”指代什么?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中国革命 C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 D对于马列主义的认识和中国革命的认识5括号中应填什么词?6文中“肤浅”与“贫乏”是就认识和而言的。7文中“”处省略的词语是() A中华民族 B优秀人物 C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 D中国共产党8三条横线上依次填入词里恰当的一项是 A 倡导者宣传者 组织者 B组织者宣传者 倡导者 C宣传者倡导者 组织者 D组织者倡导者 宣传者9上文的论点是;论证的方法有10在原文上用“11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11如果与标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考虑,上节文字的论证目的是什么?延伸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9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回,对思想建设的回,对环境建设的圃,对人才成长的 ,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2)文化与文明息息相关。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于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思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3)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4)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伦理道德、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交往方式。物质文化的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文明大厦夯实根基。 (5)精神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起着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哲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用以克服愚昧、粗野、丑恶等不文明现象,用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 (6)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从愚昧走向 ,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7)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洽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12在空缺甲乙丙丁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是() A 推动力感召力 渗透力 促进力 B 影响力 感染力 说服力 免疫力 C吸引力 威慑力 表现力 凝聚力 D冲击力 战斗力 承受力 向心力13在(6)段的两道横线上应填写的恰当词语是、。14在(1)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化的社会功能?15根据对(2)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文化创造了人。 文明创造了人。 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A B C D16在(2)段恩格斯的话中“自由”和“文明”的关系是() A两者间含义完全相同 B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 C二者互相溶化,结为一体 D二者互相矛盾,平行发展。17在(3)段中所引用泰勒的话的意思是() A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烩。 B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的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春季东华公司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徽商银行宣城分行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1.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5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选调区内乡镇在编在岗教师6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陇南事业单位预计将于5月中旬发布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江苏南京工程大学科研助理招聘1人(邱玉琢教授科研团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会玩Scratch 4 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 宠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图片版)第5单元第1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 协议书离婚要带什么证件
- 设计管控管理办法
- 物流月结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2024年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甲状腺结节术后护理
- 政策变迁课件
- 2025年江西文演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 烘焙类产品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