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孕育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早在 20 世纪初就提出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 是产品的设计理念。现代设计教育也告诉我们一条清晰的线索自始至终贯穿于整 个设计活动中满足人的需求,即研究设计就是研究人的需求,由此可见设计 与需求之间有着必然且紧密的联系。设计的目的是满足需求,需求得到满足时设 计也不断完善,在需求减少的年代,设计的真谛在于创造需求。随着全球老龄化 社会进程的推进,老年产业已经成为新型且具有成长潜力的产业。老年产业的兴 起和老年市场的扩大折射出了老年人需求的迫切,老年消费者的需求驱动人们为 需求而设计和生产。当产品能够基本满足老年消费者的需求时,设计又会以另一 种角色来刺激需求,创造某种或几种需求,激发老年产业的活力。那么,新的设 计理念就会融入到新兴的老年产业当中,以激活老年市场,拉动老年人消费。作 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也居世界之首,占我国人 口总数的 12%,已于 1999 年进入了老龄社会。设计和开发适合中国老年人生活方 式,迎合中国老年人需求且功能合理、品质优良的产品已经成为中国老年产业发 展的契机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的良机。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全球性的老龄化问题促成了老年产业成为 21 世纪的潜力产业之一,中国的老年用品消费能力 2009 年达到了 6000 亿元并预计 到 2020 年将增至 2 万亿元,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老年产业和老年产品供应却无法 满足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以老年人需求为驱动的工业产品设计获得了新的发展契 机,在明确需求内容和强度的基础上阐述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第二部分,以 国内外对于需求的研究理论成果为依据,把研究重点放在老年人的需求问题上, 结合老年产业的发展现状,用需求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设计。第三部分,以老年人 的需求为导线,系统化的产品设计理念为方法,归纳老年人产品设计的程序流程。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分析老年需求特点出发结合国外老年通讯产品 设计经典案例,概括出老年产品的设计原则。并依据老年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原则 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满足中国老年人需求为目标,进行“魔力豌豆梳”的设计。 最后,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为中国老年产品的设计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 激活健全我国老年产业市场并向国际化市场迈进。 关键词关键词:需求;老年产品设计;老龄化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abstract as the cradle of modern design ,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bauhaus has put forward the design purpose is person, rather than products. modern design education has also told us a clear clue that it consistently throughout the design activities - to meet human needs, that research design is to study the needs of people, we can see between design and requirements has the inevitable and close links.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demand, needs are me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design, and in the era of reduced demand, the essence of design is to create demand. with the global push forward the process of aging society, aged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new and growth potential industry. the rise of aged industries and aged market expansion reflects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elderly, as consumers, demand of older people driven the design and the production. when the products can bas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elderly consumers, the design will in another role to stimulate demand and create demand for certain or several,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older industries. so, the new design concept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emerging industry of which the elderly in order to activate the aged market, driving the elderly consumption. as the most populous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has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 in 1999, chinas elderly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12%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the absolute number of largest in the world.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asonable function and quality products for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of older pers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older persons in china have become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lder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in market competition f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in the face of global aging, older industr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one of the industrie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9, the spending power of chinese old goods reached 6,000 billion yuan,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o 2 by 2020 trillion yuan, but the current supply of old industries and products can not satisfy the needs of elderly consumers. with old people driven demand for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has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 clear dem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nt and intensity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and and product design. the second part,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mand for research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research focus on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lder industries, with demand theory to guide abstrct ii our design. the third part, with old peoples demand for wires, systematic product design concept as a method, inductive products in the elderly design process flow. the fourth part is a key part of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old age from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foreign communications product design classic case of old age, general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older products. older product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older persons in china as the goal, the magic pea comb on the design. finally,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sign products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to provide more theoretical support system to activate the market and to improve our older industrie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words: needs,older product design,aging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 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 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山东轻工 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 专利等权利,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 单位仍然为山东轻工业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相应人的平均寿命也不有所断 增加,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人口统计局 2009 年 7 月 20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截止到 2040 年全球人口将达 93 亿,而其中 65 岁以上人 口所占比例由 7%提高到 14%,也就是目前的一倍,。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的同时 也引发了社会性问题老龄问题。老龄问题涉及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 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其各自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这两个 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出发,从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出发, 关注老年人权益、老年人的社保等问题,属于 “老年人问题”。 而“老龄化问 题”主要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给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带来的诸多影响。 本文所研究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设计应属“老龄化问题”的范畴。 全球的老龄化问题正日趋严峻,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在 社会总需求中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 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新 型的产业就是老年产业,亦称作“银色产业” 、 “银发产业” 。 人口老龄化的必然结果推进了老年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 50 年中,我国老年 人口一直是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和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 例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产品的需求总量迅速提升,老年产品的需求品类不断增多, 因而我国老年产业体系健全也迫在眉睫,老年产业也是 21 世纪的潜力投资方向之 一。 1.1 研究背景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 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达到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社会的标准1。人口老龄化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两个内涵上:一是描述的一种过程, 由于老年人口数量的逐年攀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结构中比重逐年增大;二是描 述的一种状态,总人口结构呈现儿童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长的状态。 全球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都在积极对老龄化问题,以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 神需求为目的的老年产业是应对全球老龄问题的重要手段。老年产业既包括生产 1来自互联网百度百科“人口老龄化”定义, 第 1 章 绪 论 2 型,也包括服务型,本文所研究的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侧重点集中于老 年产业中的生产型产业。 1.1.1 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问题 据联合国人口司统计,世界人口总数在未来 40 年将增加约三分之一,从 69 亿增至 91 亿。 但这种增长动力并非来源于出生率, 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口增长模式, 因为世界各地的出生率都在锐减,而世界人口总数的增加主要是由老年人口的增 长推动的,实际上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 5 岁以下儿童人数将减少 4900 万,60 岁以上人口则会增加 12 亿1。由此可见,老龄化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因素,其一,人的寿命在不断地延长,目前在发达国 家 60 岁以上的人口显著增多,也就说由于寿命的延长 20 年后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 口绝对数量也将是惊人的。其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前几十年的全球性的婴 儿潮。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婴儿出生率的暴涨。上世纪六七 十年代,医疗条件的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婴儿与儿童死亡率大大减少,同样经历 了一轮婴儿潮。随着这一代人步入老年,也便促成了老年人口的暴增。 全球化的老龄化问题主要呈现出下面几个特点: 一、全球老龄化的进程将在 2010 年后不久开始加速。预计到 2015 年全球 65 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将超过 5 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 从各国的人口比例上看, 2040 年之前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比例较高,但在 2040 年之后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将 占到全球的 76%, 而中国的老龄人口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到 2040 年时由目前 的 8.3%提高到 22.6%。 二、 老龄化将与人口总数的下降并存。 来自一份 2009 年美国的研究报告预测, 到 2040 年,俄罗斯人口总数将减少 2400 万,降幅约为 21%。 日本人口总数也将一直 持续减少,预计减少2300万,与此同时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由22.6%提高到34.4%, 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可能成为老得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很低受老龄化的威胁将更加严重。在南非,人口 的低出生率和艾滋病导致的高死亡率产生共振,到 2040 年其人口总数预计将减少 800 万左右2。 1.1.2 中国的老龄化现状 2006年6月2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是自 1999 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首次以书面的 形式阐述老龄化问题。 报告 主要是客观的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以及当前、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如何处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 1菲利普朗曼. 再思考:全球老龄化世界为什么变得这么老?j. 外交政策双月刊 11 月号 2新华网. 美国人口统计局:全球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快. 2009 年 7 月 30 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的一系列问题。 报告表明本世纪重要时代特征就是人口的老龄化。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 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已于 1999 年进入老龄社会,同时我国老年人口的实际数 量居世界之首。由于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也影响着全球的老 龄化的进程。 报告指出本世纪的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将不断深化,这种趋势很难动摇。 整个 21 世纪这 100 年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老 龄化阶段(从 2001 年到 2020 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我国老年人口年增长率 提高,新增老年人口逐年递增,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比将达到 17.17%,其中,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占所有老年人口的 12.37%。加速老 龄化阶段(从 2021 年到 2050 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我国老年人口年增长率 持续逐年加速升高,高龄老年人口的比重开始攀升,究其原因是由我国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中期的第二次生育高峰引起的。预计到 2050 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比 将达到 30%以上,其中,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占所有老年人口的 21.78%。 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从 2051 年到 2100 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我国老年 人口年增长率基本保持静止,高龄老年人口的比重保持稳定,我国进入一个高度 老龄化的平台期。预计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总数将保持在约 3-4 亿,我国的老年人 口总数比将维持在 31%左右,其中,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基本固定在 25-30%。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跟进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主要压力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的整体保障制度方面,在建立健全适合 养老和医疗等体制的同时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组合;第二,在 建立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老年市场的过程中,机构的科学调整,资源 的合理分配,形成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络等方面的工作强度大;第三,我国农村 发展相对落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但农村老龄化进程同城市一样,在处理 农村老龄化问题时,兼顾城乡的和谐发展,减少城乡差异的压力大。我国政府和 社会还要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的合理规划、社会管理体制的规范、社 会保障体制的健全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的变化。 当前,中国在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无论是思想意识上还是方针政策 和体制上等各个方面的准备都严重滞后。全方位地做好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各 项准备,对于我国这个老年人口第一大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国老年产业的 振兴,老年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第 1 章 绪 论 4 1.2 国内外老年产品的开发现状 老年产业按照老龄化进程的发展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好,划分为传统老年产 业和现代老年产业两种。传统老年产业涉及有如药品、保健品、食品、服装、特 殊商品、老年福利设施等行业,主要满足老年人的特殊物质需求;现代老年产业 包括如娱乐、旅游、服务业、教育等行业,主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在上个世纪中叶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基于社会需求和 科技进步的要求,这些国家的老年产品设计已经较为成熟。研发生产了一些专为 老年人设计的特殊商品,例如适用于老年人服用的药品,方便智能的多功能轮椅 和护理床,老年人的助听器,专为老年痴呆患者设计的益智玩具等等。科技的进 步带动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相应也出现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老年人家居 安全防盗系统,适合老年人的电脑游戏等等。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用品市场的繁荣 在其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产品设计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设计理念, 老年产品设计的专属化、人性化、智能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关爱老年人为目 的的产品设计,在被动的考虑尽量迎合老年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同时努力将 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巧妙的融入设计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让老年人群的生活 状态处于一个积极的环境当中,化解了老年人群对新科技的恐惧心理。然而面对 日益扩大的老年受众人群越来越多的领域加入了老年产业开发的行列,老年产品 设计体系将不断扩张及规范化,当前同样存在着许多空白的领域亟待开发。 1.3 研究的意义 作为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1 年 3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 “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 特征1。中国是在未富先老、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国情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的,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尤其独有的特点:快速的老龄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商业、工业发展状况并存;普遍的老龄化进程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发展 并存等,给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老年产业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未富先 老,具有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社会老龄化进程快的特点,那么 我国老年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不言而喻的,老年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也是非常 惊人的。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额将超过14万亿元, 1中新社(北京)记者:张希敏. “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三个新特征. 2011 年 3 月 1 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到2020年将接近43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元1。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空 间我国的老年产业目前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2009年中国老年用品消费能 力达到6000亿元。但是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有利的商机却很少有商家问津,造 成了老年适用产品的匮乏和短缺,这与快速增长的老年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制 约着我国老年产业的发展。目前老年人的需求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迎合老年人 需求,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但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往 往被人们所忽略掉,而恰恰是这些微小的设计更能打动老年用户,真正体会到产 品设计对老年人需求满足和关怀。 1数据来源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网 第 2 章 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6 第 2 章 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几乎人类的全部行为及其思考,都是围绕着需求问题展开的。人类各种各样 的需求在寻求生存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萌生。人类关于需求的研究已经涵盖了心 理学领域、经济学领域以及社会哲学领域等。通过这些领域关于需求理论的研究 映射到人类的设计活动当中,我们会发现需求与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起源 于需求,最终回归于需求,同时在需求的进阶中获得升华。设计是人类文明发展 的一种必然行为,这一行为的萌生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求之上的。设计是从需求 中来,相应的需求成为一切设计活动的原点。人们通过设计这种表达方式,采用 多种多样的实施手段,以设计目标的实现获得对需求的满足。而设计目标的本身 实质就是人的需求载体(物质载体) ,因此需求又是设计活动的终点。 纵观人类对需求的研究经历,对我们研究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在理论上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人类关于需求的研究 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对需求进行研究在理解社会历史发 展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人类关于需求问题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追溯的时间更早 一些,研究也更为深入。在经济学、营销学领域关于需求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 究成果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2.1.1 国内对于需求的理论研究 从我国传统造字释义的角度来讲, 需求的 “需” 本义指 “缓和而有节度的雨” , “求”本义指“毛皮大衣”。“需求”二字本为名词,经引申后亦作动词。 其 一:索取,求索。 例如,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户部江南白粮:“监 守者不得越例需求。”其二:需要,要求。例如, 叶圣陶倪焕之十一: “热心热心,抵不过实际生活的需求。” 追寻我国关于需求研究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 468 年前 376 年)在墨子节用篇中就有“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 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为可长,可久, 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的观点。墨 子所提及的“质”的范畴是衣、食、住、行等人的最基本的需求, 而“文”则指 包括绘画、音乐、创作等各种艺术形式在内的更高一层次的精神领域的享受。率 先提出了人类需求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之分,同时人的需求是有先后层次的和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 具有一定发展性的。 近代中国由于对需求问题的研究不深入,往往混淆了需求和需要的概念,很 多时候“需要”成为了“需求”的代名词。也恰恰因为传统上人们只倾向于从需 的角度认识需求,所以用“需要”来取代“需求” 。 国内的学者认为,从学科理论上说,关于需要的研究应该是心理学、营销学、 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各个具体学科的内容,但由于需要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地 衍伸,需要逐渐被提升到一个哲学的范畴。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 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往 人们侧重于生产力落后的研究,并没有意识到对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研究的重 要性,这就导致了处理问题的片面化。解决我国主要现实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了解 中国人的需求问题,分析需求的问题,研究需求的问题。这种看待需要的方法同 样适用于我们的设计活动,了解人的需要,设计从人开始,从需要开始,产品是 为了迎合、满足需求而产生的。例如,发展严重滞后的国内老年市场,其存在的 主要矛盾是简陋、缺乏人情味等极度匮乏的老年产品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来自与 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需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七 种不同的主流概念。第一种概念认为,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对 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第二种概念认为,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 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三种概念认为,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 以上三种概念分别是从心理学、行为学及社会关系的角度概括需要概念的。下面 几个概念是从心理学、营销学等具体学科具体研究方向上归纳出来的,并从哲学 的角度加以概括。例如,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 有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 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需要是指主体对其生存和 发展条件的客观要求及其主观反映。需要是人与生俱来,通过活动不断产生,以 矛盾状态表现出来并以交换关系为满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状态;需要是生物体、人 为维持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平衡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动态依赖关系和倾向1。 以上七种概念给我们研究设计与需要的关系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支 持,并给我们以方向性的指导。我们在研究设计与需求的关系时,首先是从心理 学的角度(设计心理学)以作为设计的受众“人”的需要为立足点,充分调研人 的需求并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界定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进行设计的 初步规划。因此,本文的研究课题对需要的概念限定为:一、人是需要(需求) 的主体;二、需求是人对某一对象的要求或依赖。 1孙继先.郑晓辉著.需求社会论.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需求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 年第 1 版 第 2 章 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8 2.1.2 国外对于需求的理论研究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讲,近代国外关于“人的需求”的研究所涉及的学 科领域及深度,为我们从设计的角度诠释人的需求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持,以 下主要表述心理学及市场营销学领域中的需求理论成果。 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亦称 “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 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1908 年1970 年) 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是分层次的,人的需 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 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 产生,形成一个需求金字塔(如图 2.1 所示)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的价值体系是 由低级需要、生理需要的低层次需求体系和高级需要、精神需要的高层次需求体 系两大体系组成的。 图 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生理上的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呼吸、水、食物、 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的需求。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 满足,人类的生命将受到威胁。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初的源动力。马斯洛 认为,只有这些生理上的需求,可以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其他的 需要才会以新需求的形式激励人的行为。 安全上需求是人类对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 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的需求。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安全的最高要求 也就是一种安全系统、体制的形成。 情感与归属上的需求包括对友情、爱情、性亲密的需求。人人都渴望得到别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9 人的关心和帮助,同样也希望付出爱和照顾。 尊重的需求包括对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求包括对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 受现实能力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超越 自我的精神需求 1。 现在看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虽然存在着需求多不足和谬论,但其在人 类需求和动机的研究中仍然具有着权威性的价值,也是我们研究设计与需求关系 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经典论述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生于 1931 年,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 ,成就了完整的营销学理论。 市场营销学的出发点就是满足顾客需求,以什么样的产品来迎合人(消费者) 的需求,怎样才能满足人(消费者)的需求,即通过产品在市场交换的方式,在 完成产品的商品化同时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联接。因此,需求、欲求、需要都属 于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市场营销学中需求、欲求、需要的定义 需求(needs)指消费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人们为了生存,需要衣、食、 住等生理需求及安全、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 欲求(wants)指 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不同背景下的消费者欲求不同,受社会因素及机构因素, 诸如职业、团体、家庭、教会等影响。因而,欲求是一个变量问题,受外部环境 的变迁影响较大。需要(demand)指有支付能力和愿意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求。可 见,消费者的欲求可以通过购买行为升级为需要 2。 产品的功能性和价值的满足 在市场营销学中产品是指用来满足顾客(消费者)需求和欲求的物质载体,包 括有形的与无形的。有形产品是为顾客(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载体;无形产品或服 务是通过其他载体向顾客(消费者)间接来提供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有形物体和其 他载体同时表达。总之产品是为了满足顾客(消费者)需求,如果在营销过程中只 注意产品而忽视顾客(消费者)的需求,就不可能达到有效的营销效果。 产品的功能性主要是指消费者在选择所需产品时,每种产品的功能性及对产 品进行估价鉴于消费者购买与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产品的功能是一种评价,是 消费者对其有用性、实用性需要的界定。除了产品的功能性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 激励外,产品的价格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产品功能性的最大化和产品 1亚伯拉罕马斯洛著.人类激励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1943 年 2来自互联网百度百科“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需求、欲求、需要” , 第 2 章 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10 价格的最合理化是激起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所以此时达到了消费者对产 品的功能性和价值的满足,即是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交换和交易 人们有了需求和欲求,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需求将产品生产出来,产品 通过交换成为商品,这就产生了市场营销,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交换是 产品商业化的一个过程。如果双方正在洽谈并逐渐达成协议,称为在交换中。如 果双方通过谈判并达成协议,就形成了交易。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部分。 市场与市场营销 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 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一般说来,市场是产品进行商品化,买卖交换的场所。 但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卖方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行业和市场构成了最简 单的市场营销系统。市场营销是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为满足消费者需求 和欲望而利用市场来实现潜在交换的活动1。它是一种社会的和管理的过程。 人类关于需求的认识与研究既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涵盖了许多学术领 域,并在目前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着新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对 设计的研究始于对人类需求的研究,产品设计作为整个设计系统的一个分支,研 究的对象是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其始发点就是要如何让设计生产的产品满足人 的需求。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产品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也是为了满足人(消费 者)持续升级的需求。因此,了解人的需求以及人的需求层次对产品设计的定位 是非常有价值的。 现代产品设计的设计理念已经有异于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传统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分析阶段往往把设计任务或产品系统分立开来,把它们看做许多独立、互 不相干的个体,并对每个个体进行分析,割裂了个体之间的联系,用一种孤立、 静止的方法看待产品设计问题,结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引入 了系统化的概念,就是把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三个方面作为一 个统一的整体考虑,并运用 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从而使产 品的设计研发工作更加有效、合理,也就是产品设计的系统化。产品设计是实用 性很强的创造活动,而这个“用”的发出者就是人,也就是市场营销中所讲的消 费者、顾客。因此,研究产品设计的同时要以人(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需求 为向导,运用市场营销学中的相关概念、思路、方法使设计更适合于“求” 。 2.2 产品设计源于需求 需求与设计从人类造物活动的开始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 1来自互联网百度百科“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市场” ,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1 设计,什么是设计呢?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 有目的的规划和创造性的活动。设计从需求中来,因此需求是进行一切设计活动 的原点。既然产品设计属于整个设计体系的一部分,那么它产生的驱动力必然与 其他类型的设计一样来源于人的需求,不同的就是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而已,比如 室内设计针对的对象可能是某一具体的室内空间,而产品设计的对象可能是一件 具体的产品。 2.2.1 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需求 设计是一种本能,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源于人类的某种需求, 或是梦想,所以产品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服务,是体现满足需求的最直接和 最有效的手段。 产品设计首先是从需求开始的, “设计的重点不是你所设计的产品, 而是你为谁设计产品。 ” 设计师设计产品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是制造 噱头,而是为人的需要解决问题的,设计的规划、构思通常也是围绕着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流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为设计师必须加强市场调查, 广泛的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认真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内容,让设 计更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设计要满足需求,那么就要对需求(人的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调研, 也就是在设计之前为我们的设计对象(产品)和用户(消费者)建立一个高质量 的信息平台,是一种全面地确认用户的一系列需求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1. 保证设计对象(产品)集中在顾客的需求上;2.明确用户(消费者)的显在需求 和潜在需求;3.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定位产品规格说明的事实基础;4.为设计对象 (产品)的整个开发设计提供原始的数据;5.确保没有遗漏极端案例的用户(消 费者)的需求;6.为设计师团队提供对用户(消费者)需求的统一认识。这样一 个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让那些直接可以控制产品细节的人(产品工程师和产品设 计师)与用户(消费者)相互沟通并模拟体验产品的使用环境。在原始数据的收 集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亲身经历体验的结果,否则将会得出不确切的数据,最终结 论也会出现偏差,就不可能找到解决用户(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办法,产品工程 师和产品设计师也开发不出充分满足用户(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由此可见,研究产品设计的实质就是研究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为了满 足需求,对需求的调研是非常严谨的,创建高质量的需求信息平台是产品满足需 求的基础。以上我们探讨了在设计开发阶段如何满足需求,作为产品要发挥它的 最大效用就要将其推向市场完成产品的商业化,那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是产品 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 2.2.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作为消费者的“人”的需求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通常反映为某种市场或产业的 第 2 章 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12 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强调了 产品的商业化。随着现代工业的持续发展进步,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其生产体系、 市场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中遇到的关于生产设备、 技术以及工艺等的问题日益增多;市场上不断地涌现出功能和形态多样化的同类 产品;同时同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定位也随人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等。因此,为了 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特点,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运用系统分析和系 统综合的方法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定位。同时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 要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一定的“扬弃” ,运用系统化的、联系的、发展的设计思 维,以人(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以市场的需求为向导,增强产品商业化的意 识,把握市场的脉搏,努力寻求市场的显在需求和潜在需求,定义产品设计的出 发点和归宿。 工业产品设计的设计对象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产品通过市场完成其商 业化后,到达人(消费者)的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下,各色各样的产品涌向市场,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这就对产品提出了更加严 苛的要求,其不仅要满足人(消费者)的一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还要满足人 (消费者)的心理追求和精神追求。 2.2.3 产品设计须遵循需求内容的特点 产品设计的过程必须紧紧围绕着需求这条线索来进行,这对产品设计师来讲 在设计构思之前就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强市场调查的力 度,广泛的搜集信息,认真研究需求的内容,让设计更好的满足需求。 研究人的需求内容对设计师定位产品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所以作为一名产品 设计师要进一步了解需求内容的特点:第一、需求内容的可变性,由于需求群体 的不同、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才形成了相对稳定,强度较 大的需求,当某一子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的内容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第二、 需求内容的差异性,例如同一需求群体中需求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需求群 体中因为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存在着差异等。第三、需求内容的周期性, 主要是指市场需求在经历了一个周期之后,会出现一个类似的重复回归,但这不 是一味地守旧,更高层次的需求形成了行为的诱因,需求的内容已经发生了本质 性的变化。 依据人的需求内容特点,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兼顾以下几点: 一、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始终以发展的、动态的观念进行设计; 二、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始终以系统的观念进行设计,将产品、市场、用 户和设计作为统一的整体考虑问题; 三、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始终以环保、绿色的观念进行设计,克服设计中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3 的盲目性,缺乏设计的前瞻性。 2.3 需求推动产品设计 2007 年 7 月 21 日,一场主题为海尔管理创新研讨会,2007的设计创新研 讨会在青岛海尔国际培训中心学术厅举行。在研讨会上海尔集团研发推进本部本 部长助理刘宁在演讲报告中指出,进入 21 世纪以后,工业设计的概念已经在悄悄 地发生改变,最新的国际定义已经把工业设计变成了一种设计。21 世纪是体验经 济和融合经济,很多原来相互之间有极大隔阂的东西,现在可以融合为一体,成 为一种消费需求,成为一种产品。人们对超前生活形态的需要,要求产品必须要 满足体验经济、融合经济的需求,要用创新的设计去满足这种不断提升的消费需 求。由此可见,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当前已经成为了海尔产品创新设计的推动器。 创新是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品牌发展的原动力,而设计又在海尔产品创新中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创新来源于需求的超前性,也就是上文中我们提 到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讲述的相同,人的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