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adsl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pdf_第1页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adsl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pdf_第2页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adsl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pdf_第3页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adsl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pdf_第4页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adsl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adsl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举位论义 摘凄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宽带接入用户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作者在本系统的研发 过程中主要承撼了两嚣分工终:宽带接入题户餐理系统软俘设计方案躲设计; p p ps e r v e r 的设计和实现。论文第1 章对接入技术进行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接着筹2 章贫缓了a d s l 接入系统缝秘耪蛰议蓬架,繁3 拳分绥了b b t l 0 0 0 的意义和功能缀成,第4 、5 章薰点讲述tb b t l 0 0 0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絮及p p p s e r v e r 设计和实现。奁较件竣计总方案攫我窬撬出了p t a 模式幕羹l 2 t p 模式, 并对这两种方嶷加以比较,最飚重点讲述了p t a 模式中的p p ps e r v e r 实现。在 p p ps e r v e r 设计部分,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虚拟网卡的设计,p p p 协议的实现 等痰察。 关键字p p p ;网终接入l 瑟务器;b b t l 0 0 0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g i v e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s o f t w a r es o l u t i o no f t h eb r o a d b a n da c c e s s s u b s c r i b e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t ot h ew h o l e s y s t e m , t h ea u t h o rh a st a k e nc h a r g eo ft h e p a r t s o fw o r k :t h es o f t w a r es o l u t i o no ft h e b r o a d b a n da c c e s ss u b s c r i b e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t h ed e s i g na n di m p l e m e n to fp p p s e r v e r i nt h i st h e s i s ,f i r s t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a c c e s sn e t w o r k st e c h n i q u e 。i nt h e n e x tc h a p t e rd e s c r i b e st h ea d s la c c e s ss y s t e m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p r o t o c o lf r a m e w o r k 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 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b r o a d b a n da c c e s ss u b s c r i b e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a n dt h ec o m p o n e n to f f u n c t i o n sa r eg i v e n t h en e x tt w oc h a p t e r s ,t h ea u t h e r p r o v i d e s t h es o f t w a r es o l u t i o no ft h eb r o a d b a n da c c e s ss u b s c r i b e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a n d t h ed e s i g na n di m p l e m e n to f p p ps e r v e ri nd e t a i l h lt h es o f t w a r es o l u t i o n , p t am o d u l ea n dl 2 t pm o d u l ea r eg i v e na n dc o m p a r e dc a r e f u l l y l a s tw ed e s c r i b e p p ps e r v e ro fp t am o d u l ec o n c r e t e l y t h ed e s i g no fp p ps r e v e r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s v i i m a ln e t w o r kd r i v e ra n dt h ep r o t o c o lo f p p e k e y w o r d sp p p :n e t w o r ka c c e s ss e r v e r ;b b t l 0 0 0 1 1 北京邮电大学顾士学位论立 第1 蕈接a 网简介 1 1 接入网概述 第1 章接入网简介 从网络功能组成结构来分,整个电信网可分成传输网、交换网、用户接入网。 接入网( a n ) 是从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之间的实旋系统,主要完成交叉连接、 复用和传输的功能,一般不含交换功能,其主要连接的相关接口是交换机和用户 终端设备,承担的业务主要是电话、视像、数据、多媒体等,传输的介质有:双 绞线、光纤、同轴、无线等。 点播电视、交互式图像游戏、远程教育、多媒体业务的出现,使人们追求 更快的网速、更好的服务质量、更丰富的服务内容,这时候宽带接入就提到日程 上了。所谓宽带接入就是在定时间间隔内,接入网用户端口与用户主机,交换 信息比特数为接入速率( 满足传输损伤要求的前提下) 达到2 m 以上( 含2 m ) 的接入。支持2 m 以上( 含2 m ) 业务网的应用,并支持电路模式和分组模式的 接入,称为宽带接入网。 目前,骨干网上各种宽带组网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波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己 达4 0 0 g b i t s ,i po v e ra t m 、i po v e rs d h 、i p o v e rw d m ( d w d m ) 等技术已经 开始投入使用,并提出了建立全优化光学主干网络,网络带宽已经不成为问题了。 在路由节点方面,高速路由器将成为下一代网络设旌的核心。但是位于通信网络 与用户之间的接入网发展相对滞后,网络的瓶颈就在“最后一公里”上,因此如 何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就变得更加重要而刻不容缓了。 接入方式的选择是跟用户需求、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相关的,用户要求 用户的改变最小,而接入效果最好;网络运营商希望从新投入成本不要太大,能 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网络服务商则希望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为实现用户 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用光纤作为用户线是用户网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但 由于光纤用户网的成本过高,在今后的十几年至几十年内大多数用户网仍将继续 使用现有的铜线环路。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项过渡性的宽带接入网技术,如: x d s l 、h f c 、c a b l em o d e m 、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等,其中a d s l ( 不对称数字 用户环路) 和r t f c ( 光纤同轴混合网) 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两种。a d s l 技术能利用 现有的市话铜线进行信号传输,其最高速率:下行信号( 从端局到用户) 为8 m b p s , 上行信号( 从用户到端局) 为1 m b p s 。现有的市话铜线网的用户数目十分庞大, 而a d s l 能对现有的市话铜线进行充分的利用。综上考虑,对电信运营商来说, 现在最好的接入方式是a d s l 。 下面将具体介绍a d s l 的接入形式。 些芝型堕查兰堡兰塑墼一 一 塑! 里! 堕! 堡垒堕旦型蔓 第2 章a d s l 接入应用形式 宽带接入技术就是要给用户提供快速接入服务,而网络高速访问和高速局域 网互联是a _ d s l 当前两个主要的应用方向。根据数据链路层不同,a d s l 宽带接 入方式又分为基于t c p i p 端到端方式的a d s l 宽带接入技术和基于a t m 的 a d s l 宽带接入技术 2 1 基于t c p lp 端到端方式的a d s l 宽带接入技术 现在的网络是t c p i p 的世界,t c p 坤是无处不在的。而除了些专门的 应用和特殊的网络环境,如服务提供者的骨干网外,a t m 还是很少应用的,a d s l 论坛因而建立了对t c p m 端到端模式的支持,它允许t c p 口分组在所有的 a d s l 帧和复帧内,从服务器传输到d s l 接入复用器( d s l a v 1 ) ,再到a t u r , 再到达用户然后再传输回来。这种方法如图2 ,i 所示。 图2 1t c p 皿端到端方式的a d s l 接入 这个图描述了t c p p 端到端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所有的宽带服务( 由网 络的带宽和时廷决定) 都是基于i n t e r n e t 的( 不算坏的a d s l 网络的最初假设) ,因 此,所有的服务都可以通过运行t c p p 的i n t e r a c t 路由器到达。这样,到a t u c 的接入( 技术上是通过d s l a m 或a d s l 接入点) 就可以来用变为普遍( 也更便宜) 的方式,如1 0 b a s e t 或1 0 0 b a s e t ,也许不久后是1 0 0 0 m b i t s 的吉比特以太网, 以代替a t m 。 这种方案将对现存的p c 和服务器( 以及i n t e m e t ) 的影响降到最小,很有可能 称为流行的a d s l 方案。 2 2 基于a t m 的a d s l 宽带接入技术 i n t e r n e t 服务提供者为a d s l 而兴奋不已有两个原因。首先,它为i n t e m e t 提供高速的接入;其次,它使用户可以接入宽带服务。这在过去几年还只是个 梦想。然而i n t e m e t 还不是一个宽带网,可能还需要若干年才会成为一个宽带网。 如果d s l a m 接入的网络和服务器既能够提供高速的i n t e m e t 接入又可以提供宽 带服务就好了。然而,宽带服务要求足够大的带宽和低而稳定的时延( 几十毫秒) 。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鼙a d s l 裰入应用搿试 现在瓣i n t e m e t 缮兹褥薤是诲多建方熬渗宽缀小,更谈不土时蜒稳定戢,l 、。 因此,使爝a d s l 的基于t c p i p 的h a t e m e t 接入是个好主意。用户将为更 快速的i n l e m e t 接入付密更多钱。毽蔻,有黧服务祷捌是宽帮服务,无法逶过 t c p p 服务器或网络获取。如广播视频信号椁。目前来说,十分尖端的宽带业 务最好还是基予a t m 服务。这是因为为大的电蔼运黎商已经建立了基于a t m 的大型骨干网,所以可以利用其基础结构,而且其接翻比较清晰。而照a t m 还 擅长将各种传输流( 语静音频视频数据) 合并程一个网传输。下面详细介绍几种 基于a t m 瓣终戆接入形式。 2 2 1r f o l4 8 3 b rid g e d 桥接接入方式 r f c l 4 8 3 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网络层上澎种协议的数据包在a t m 网络上 粒封装传送。它已被广泛使用予a t m 技术中,理己成为在a 茧m 嬲终土处理上 层多种协议数据包的封装标准。 a 羚s l 夔r f c l 4 8 3 疆接接入方式最a d s l 宠繁接入数最纂零形式。在按议 模型上,r f c l 4 8 3 - - b r i d g e d 接入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鼷的数据包进行l l c f s n a p 的封装,以此来指明上层所应用的协议类型,因此可以适用子阋络层上的多协议 传送。它仿真了以太两鹃桥接葫能,农形式上r f c l 4 8 3 - - b r i d g e d 静羧入方式稿 当于将用户侧的终端设备直接挂接在网络侧的阏桥设铸上。在a d s lm o d e m 中 宠残对以太嬲犊鲍封装处理爱,通过髑户侧和阚络侧的p v c 永久虚暾路完成数 据包的透明传输,而夜网络侧由s m s 完成r f c l 4 8 3 的解封装,并把数据包交绘 相应的i s p 。采用这种接入方式,在用户侧可以利用普通以太网卡接入。 在r f c l 4 8 3 桥接接入方式下,a d s lm o d e m 类似于一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的桥接器,它采用广播学习的方式,通过收集、记录备用户网卡的m a c 地址信 惑送行逶僖。强燕,r f c l 4 8 3 - - b r i d g e d 兹接入霹敦实璇远璞熬个羰太疆夔共瓣 接入,且组网经济简便。下面是其接入的结构图: 嘲2 2r f c l 4 8 3 桥接接入方式 僚是,应该看鬟,采溺r f c l 4 8 3 - - b r i d g e d 罨管霹滋实魂多建产豹接入,毽 无法实现动态的i p 地址分配,m 地址资源利用率很低。同时,类似予实际的局 域嬲,r f c l 4 8 3 挢接接入不可避免媳会引入大量的广播信息,引起熬个网络效 率的下降。 托京邮电大学硕士举位论文 第2 章a d s l 接入应用彩式 2 2 2r f 0 1 5 7 7 经典l p 接入方式 类似于r f c l 4 8 3 枯准,r f c l 5 7 7 也是在a t m 网络上承载蛰捺议爨标准怒 范。在协议中,它明确了该标准仅仅针对于网络层的职协议,用p 路由转发实 现相互之间的通信,鞠此也被称之为艘o v e r a t m 。 i p 包在数据链路朕的封装处理上, 的数撂封装方式对p 包进 亍封装处理, 方式。 r f c l 5 7 7 仍然制用r f c l 4 8 3l l c s n a p 也被人们称之为r f c l 4 8 3 - - r o u t e r 接入 r f c l 5 7 7 接入方姣是峦终端上的a t m 2 5 腿卡完戏对上屡p 电款攘个封装 处理j 馥程,最终形成a t m 信元流传送至a d s lm o d e m 。困琏= ,在这种接入方式 中a d s lm o d e m 仅仅作为a t m 传输的一个端点。同时由于a d s lm o d e m 内部 没有a t m 交叉连接懿功靛,鲡不楚麓辫燕懿a t m 设备将无法实现终璇多蠲户 的同时接入。 阂诧,要实现r f c l 5 7 7 豹a d s l 宽带接入,焉户镤| | 翡终漆需要逶常徐格魄 较昂爨的a t m 2 5 网卡,同时该网卡供应商还必须提供让该网卡支持r f c l 5 7 7 秘议熬驱动纛序。这凌提大稷度上限制了r f c l 5 7 7 在a d s l 接a 方嚣的推广使 用。僚是,可以秘雳终端a t m 2 5 网卡的a t m 特性米实现一麓戮太隧卡无法窟 现的功能,比如:利用a t m 2 5 网卡以上行r f c l 5 7 7 接入请求:下行纯a t m 信 元滚熬影式来实现宽露褪频点接应曩,使v o d 援频患獾霞量得到大大豹提赢。 下面绘出r f c l 5 7 7 接入的结构图: 图2 3 r f c l 5 7 7 经霉连m 方式 2 2 3r f 0 2 3 6 4 - - - - p p po v e ra t m 接入方式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m 生型竺旦奎兰塑主兰兰堡墼翌| _ 一 塑! 兰! ! ! ! 堡垒鏖旦翌苎 烹彗仝堂标准规簿r f c 2 3 6 4 ,也称为p p p o v e ra t m 。同时,在接入技术的 茎壁警挈下,网络侧的高性能宽带接入服务器利用r f c 2 3 6 4 宽带接入技采矗荔 ! 墅搀搴现诸如业务选择、v p n 利用等一系列附带的特殊功能,为宽带接入的 垄譬棼供三更广阔的前景。在具体采用p p p o a 的接入技术,根据单用户还是多 用户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接入方式。 1 _ 单用尸p p p o a 接入方式 采用p p p o a 的接入技术,由p c 终端直接发起p p p 呼叫,用户侧a t m 2 5 网卡在收到上层的p p p 包后,根据r f c 2 3 6 4 封装标准对p p p 包进行a a l 5 层封 装处理形成a t m 信元流。a t m 信元通过a d s lm o d e m 传送到网络侧的宽带接 入服务器上,完成授权、认证、分配i p 地址和计费等一系列p p p 接入过程。对 于这种模式来说,使用标准a t m 机制,提供和管理安全性、服务质量和访问策 略模型特别容易。 从实现上看,a d s l m o d e m 也是仅仅作为a t m 信元传送的一个端点。同时, 要实现p p p o a 的接入,用户侧仍然要求使用a t m 2 5 网卡,这就要求网卡供应 商也必须提供相应的专用p p p o a 驱动程序。类似r f c l 5 7 7 接入方式,在实现多 用户同时接入方面,p p p o a 的接入方式也因a d s lm o d e m 没有a t m 交换功能 而无法实现,如将低成本的a t m 交换功能并入d s l m o d e r n ,这将大大提高d s l 成本,这在a t m 的小容量市场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这种方式下p p p o a 虽 然成功地解决了诸如动态p 地址分配和计费方面的一系列宽带接入问题,但是 由于用户终端仍需要额外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驱动程序,事实上p p p o a 这种宽 带接入形式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图2 4 给出单用户p p p o a 接入协议 模型。 n e t w o r kn e t w o r k p r o t o c o l p r o t o c 0 1 p p p p p p a a l 5a a l 5 a t m a t m a t ma t m a t m - 2 5 a t m - 2 5a d s l a d s lp h y p h y 图2 4 单用户p p p o a 接入 2 多用户p p p o a 接入方式 里堡堂皇苎兰堡兰兰竺! 坠 一 兰! 兰! ! 垫堡垒壁里丝塞 在实现多用户同时接入方面,p p p o a 的接入方式需要另外的辅助协议( 地 址解析协议) 来实现多用户同时接入。a d s l m o d e m 设置为p p p o a 方式,并启 用地址转换功能( n a t ) ,a i ) s l 以太网接口使用与下挂计算机在同网段的私 有p 地址。a d s l m o d e m 发起p p p o a ,a d s l 接口获得a a a 服务器分配的公 网口地址。 在实际应用上,在a d s lm o d e m 中采用r f c l 4 8 3 的路由封装方式对终端发 出的p p p 包进行l l c s n a p 封装后,通过连结两端的p v c 在a d s l m o d e m 与 网络侧的宽带接入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实现p p p 的动态接入。网络侧和a d s l m o d e m 之间的一条p v c 只能进行一路p p p 连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解决了多用户接入问题,且不需要在用户p c 机上安装新 的软件和硬件,a d s lm o d e m 下挂的计算机用私网地址进行相互之间的通信, 对小区区内局域网的建设是有利的。缺点是不能对每个用户进行独立管理,这其 中包括计费、认证等服务。网管也只能到管到c p e 端,而不能到每个p c 机。 a t m 所具有的q o s 也只能对每一个c p e ,而不能对每一个用户。这种接入方式 比较用于适合s o h o 族或小型公司。 n e t w o r kn e t w o r k p r o t o c o l p r o t o c o l p p pp p p 【n e t w o r k a a l 5 fa t v a a l 5 p r o t o c o i a 埘a t m 【m a c a d s la d s lp h yp h y 图2 5 多用户p p p o a 接入 2 2 4r f 0 2 5 16 p p p o e 接入方式 为了改进以上几种方式的不足,i e t f 于1 9 9 8 年制定了p p p o e 的技术规范。 它总结了以往p p p 宽带接入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兼顾了对用户终端的硬件要求, 充分利用p p p 技术将现有的宽带接入服务器和本地以太网络相结合,直接实现 更高速、更可靠、更便捷的a d s l 宽带接入,因此,p p p o e 技术规范的完成得 到了广泛的支持,目前成为宽带接入运营商首选的宽带接入方式。 在实际应用上,p p p o e 利用以太网络的工作机理,将a d s lm o d e m 的 1 0 b a s e - - t 接口与内部以太网络互联,在a d s l m o d e m 中采用r f c l 4 8 3 的桥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a d s l 接入应用形式 接封装方式对终端发出的p p p 包进行l l c s n a p 封装后,通过连结两端的p v c 在a d s lm o d e m 与网络侧的宽带接入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实现p p p 的动态接 入。p p p o e 获入稍用在网络翻稻a d s lm o d e m 之闻的条p v c 就可以完成以太 网络上多用户的共同接入,实用方便,实际组网方式也很简单,大大降低了网络 豹复杂程度。弱舞,使用p p p o e 还霹以实境对大藿雳声翁独立管理:毯据a a a 、 带宽限制、服务质量等。 下磷给出p p p o e 接入的结构及数据的封装格式。 圈2 6p p p o e 接入方式 如上匿所示,用户翻c p e 一方嚣需簧完成穆理层a d s l m o d e m 懿清割 解调的功能,另一方面,需凝完成用户数据的封装,协议转换、以及a a l 5 a t m 落元静封装功缝。嚣在蜀藕d s l a m ,仅仅宠成a t m 鼷凄能,主要怒p v c 静建 立,a t m 复用和交换的功能。在s m s 处,完成协议以及a a l 5a t m 信元的解 辫装,德到鼹终层数撵趣( 般是撙包) 氡送绘摆应的i s p 。 堡堑塑坠曼茎堂堡主兰堕塑兰兰一 笙! 至! ! ! ! ! ! ! 篓2 3 b b t l 0 0 0 功缝 第3 章b b t l0 0 0 简介 图3 ib b t l 0 0 0 典型应用 b b t l 0 0 0 ( b r o a d b a n d t e r m i n a t o r1 0 0 0 ) 处在公网和局域网的连接处( n a p ) , 是一种功麓强大、智麓亿程度商静联蠲设备,粪可汇聚5 1 2 路宽带用户并提豢套 种增假口业务。在n a p 处部署b b t l 0 0 0 时,本系统提供非熬享型宽带接入网 络圆s l 与c a b l em o d e m ) 与瓣置于网路由_ 器芝闽豹协议转换,并为宽警接入斓 运营商提供管邂其用户的平台( 包括拨号认证、计费、弹配置篱理等) 。 它浆奚舔凌戆是终结d s lc p e 、c a b l em o d e m 等嚣户攀元逶过d s l 怂 或 c m t s 来的p v c 会话,为i s p 提供一个有效方法终缩和汇聚大批量宽带用户电 路。农协议转换功能上,目前开发的用户管理系统( b b t l 0 0 0 ) 对接入网一侧提 供a t m 接口,对p 鬻千弼翻提供露帮予魏戳太鬻接嚣。 b b t l 0 0 0 是一套滗整鲍髑户管理系统,它使业务供应商能够提供嵩速互联 网接入服务。可使高遽互联网的接入更快捷并w 扩展部署规模如同传统的专用娆 务,数字用户线以及熊它的离速接入技术均簧求特殊的装备和配置。b b t l 0 0 0 帮韵照务供应舞缜短囱枣聚攘遣裹蘧按入鲎务豹露藏,姣嚣赢缮竞争优势。虫予 b b t l 0 0 0 能够充分旋挥业务供应商的现有和融经熟悉的接入装备、计费系统以 及管理控制系统的作用,因此,b b t l 0 0 0 能够大大地加快部署数字用户线以及 其它接入技术的步伐。 3 2 设备的功能缀成 一般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的功能组成可归类为五大功能模块。 型生塑坠旦盔兰婴兰兰型兰塑一 兰! 兰! ! :! ! ! ! 堕垒 3 2 1 接入功能模块 矮入功能模块包括用尸侧的接入模块( 例如:f r i l l 接八、x d s 工接口接入、 c a b e l m o d e m 接入及1 0 1 0 0 1 0 0 0 m b p s 接入等) 和网络侧的接口模块( 例如: a t m 接口模块、p o s 接口模块、干兆比以太网接口及i p o v e r w d m 接口模块) 。 目前我们的系统只支持x d s l 接口和百兆比以太网接口 3 2 2 通信协议处理模块 通信协议处理模块包括用户侧通信协议( 例如:f r 切虹p p p o a p p p o e i e e e 8 0 2 3 i e e e 8 0 2 3 u i e e e 8 0 2 3 z ) 和网络侧通信协议( 例如:t c p i p e e e s 0 2 3 z ,i po v e rs d h i po v e rw d m ,l 2 t p , i p s e c ) 等。 3 2 3 网络安全模块 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模块包括i p v p n 模块和防火墙模块( 可选) 。 3 2 4 业务管理模块 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的业务管理模块包括网络接入认证与授权模块、计费模 块和统计模块。 , 3 2 5 网络管理模块 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的网管模块包括s n m p 代理功能模块,t e l n e t 服务器功 能模块和设备监控功能模块。通过这三种途径方式,可对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进 行配置、控制和管理。 为了减少开发的复杂性及针对现存的电信接入主要以a d s l 为主的特性 我们简化了我们开发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 b b t l 0 0 0 的技术指标 硬件平台 i局域网接口1 0 0 b a s d t ( r j 4 5 ) 广域网接口a t m o c 3 s t m l 串行端口r 8 2 3 2 处理器【p c 8 6 0 t s u u 证6 4 m f l a s h2 m 软件特性 北京邮电大学顾士学位论文 第3 鸯b b t l 0 0 0 简介 i 局域网协议网络协议( p ) ,以太网( e t h e m e t ) 广域网协议点对点协议( p p p ) ,异步传输方式固定虚拟电路( a t m ) 安全保密p a p ,c h a p ,r a d m s 验证 封装e t h e r n e t v 2 ,r f c l 4 8 3 ,r f c l 6 6 1 ,r f c 2 3 6 4 ( p p p o a ) ,r f c 2 5 1 6 ( p p p o e ) 用户识别用户名,通信或网络协议地址 地址管理i p c pp a r a m e t e rn e g o t i a t i o n 高级功能i s p 动态选择,支持宽带综合接入 网络管理s n m pv 2 ,提供配置和管理模块 模式支持p t a 模式和l 2 t p 模式 3 3 通信流程 对p p p 会话的处理是b b t l 0 0 0 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之一。 b b t l 0 0 0 可以提供基于p p p 协商的服务选择方式,其功能是根据用户标识 选择不同的i s p 服务通道。 b b t l 0 0 0 对p p p 会话的处理分为:p p p 会话续传( p p pt u n n e l i n ga g g r e g a t i o n ) 和p p p 会话端结( p p pt e r m i n a t e da g g r e g a t i o n ) 两种。下面从这两种情况描述 b b t l 0 0 0 的业务流程的处理。: p p p 会话续传( p p pt u n n e l i n ga g g r e g a t i o n ) 业务流程 b b t l 0 0 0 完成p p p 隧道交换,支持接入多个i s p 。 这种组网方式的特点是: 1 1 用户以p p p o e 或p p p o a 方式上网a 2 、b b t l 0 0 0 根据用户p p p 过程中输入的用户名中的结构化域名( 如: “u s e r n a r r l e i s p i n e t “) 来选择对应的i s p ,并将用户的p p p 承载 在连接该i s p 的l 2 t p 隧道中发出去,利用网络q o s 属性实现p v c 用户级别和限制接入速率,并进行针对用户的计费和安全管理。 将用户来的大量p p p 和p v c 根据用户的选择汇聚到连接相应i s p 的 少量p v c 上的l 2 t p 隧道,起到服务选择和p v c w 聚的作用。 3 、上行l 2 t p 隧道可以在u d p i p 上,对a t m 核心网络而言,基于i p o a 封装,或者直接l 2 t p o a 封装。对口核心网络而言,可直接封装。 4 、i s p 处需要一个接入网关,处理终结大量的p p p 连接,并完成n a t 功能。 p p p 会话端结( p p p t e r m i n a t e da g g r e g a t i o n ) b b t l 0 0 0 完成p p p 端结并支持多个i s p 。这种组网方式的特点是: 1 ) 用户以p p p o e 或p p p o a 方式上网。 2 、b b t l 0 0 0 完成用户p p p 的验证,可以据此来划分用户级别和限制接 入速率,并进行针对用户的计费和安全管理。注意b b t l 0 0 0 需要 根据用户的输入,选择不同i s p 的a a a 服务器完成认证。 型生塑坠垦茎兰堡:! 兰些堡奎 塑! 至! ! ! ! ! ! ! 笪坌 3 ) b b t l 0 0 0 需要与各个i s p 之间建立一个逻辑连接( 虚拟接口) ,( 可 以用口o a 或p p p o a 的p v c ) b b t l o o o 根据用户的输入选择不同的 p v c 接口发送业务包。 4 ) 在这种组网下,i s p 处无需处理终结用户的p p p 连接,只需用一个 设备完成n a t 功能。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应用的不同选择p t a 和l 2 t p 两种模式中的一种。通过 管理与配置模块来选择与设置。p t a 模式适合用于n s p 不支持l 2 t p ,n s p 本身 不能提供认证,计费等功能的情况下。下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一个比较。 1 共同点:对用户来说,p t a 模式和l 2 t p 模式下b b t l 0 0 0 用户端接口和封装 是一样的,用户不需做任何的改变,因此这两种模式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对网络协议来说,由于这两种模式的实现是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协议来说 也是透明的,网络协议也不需做任何的改变。 2 不同点:这两种模式的不同在于数据在区域宽带网络的传输方式。p t a 模式 在b b t l 0 0 0 处终结了p p p 会话,p t a 模式比较简单,只需实现p p p 协议就 可完成系统功能,对用户的鉴权、认证、计费等功能的实现是通过b b t l 0 0 0 r a d i - u sc l i e n t 与n s pr a d i u ss e r v e r 的会话完成。而l 2 t p 模式则通过l 2 t p 将p p p 延伸到远程网络服务器l n s 处,使p p p 会话的终结是在l n s 处,而 不是在网络接入点处,这样做方便了b b t l 0 0 0 的处理。与p t a 模式比较, l 2 t p 模式相对复杂,需实现l 2 t p 协议隧道协议来完成系统的全部功能。 图3 2 从协议架构和封装方式角度对p t a 、l 2 t p 这两种模式作一个比较。 p p po v e ra t m ( p v c ) l pl p i p a t m , a t m ,f r , a r m , p p pp p p 8 0 2 3 s m d s 。 f f 乇 a a l 5a a l 5 f d d l e t c s m d s e t c e t c删 i a 3m la t m p h yp h y p h yp h y fp h yx d s lia d s l r o u t e r b b t l 0 0 0d s l a m p p pt e r m i n a t e da g g r e g a t i o n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章b b t l 0 0 0 简介 n e t w o r k n e t w o r kp r o t o c o i d f o t o c o l p p p p p p a t m l 2 t p l 2 t pp p p 8 0 2 3 i p i p f d d i f r e t c f r ,a t m , a t m a a l 5a a l 5 s m d s s m d s e t c a t ma tma t m p h yp h y p h yp h yp h y p h y p h y l n sb b t l 0 0 0 ( l a c ) d s l a m c p e 图3 2p t a 、l 2 t p 两种模式的e e 较 从图上看出两种模式下d s l a m 和c p e 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b b t l 0 0 0 及与之 相连设备的协议栈上。 3 4b b t l 0 0 0 框架图 3 4 1b b t l 0 0 0 物理结构图 b b t l 0 0 0 系统以p c i 桥为分界线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1 ) m p u 部分。包括: 田c 8 6 0 tm p u 存储器子系统,包括f l a s h 、s d r a m 和e 2 p r o m 。f l a s h 装 载引导程序,如b s p 、驱动等;s d r a m 用于高速程序运行 p c i 桥 快速以太网接口,远程网络管理及其他用途 r s 2 3 2 ,用于本地网络管理 ( 2 ) a t m 接口和处理单元。包括: s a i l 芯片及其外围s r a m 光接口p h y 层处理芯片 0 d l 。 生型坠堡墨兰堡主兰竺笪兰一 塞! 妻! ! ! ! ! 竺堕坌 图3 3 b b t l 0 0 0 结构图 由上看出存储器主要有f l a s h 、s d r a m 和e 2 p r o m 组成。 我们的系统是基于b b t l 0 0 0 板卡上的,此板卡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一个主 机主板,那么我们也需要一个与w i n d o w s 相似的操作系统,这就由我们的 v x w o r k s 嵌入式操作系统来完成。 3 4 2b b t l 0 0 0 的内存分配 地址范围 设备 片选 f f f f f f f f f l a s h c s o # f f e 00 0 0 0 ( 2 m b ) f f d ff f f f使用r o m 仿真器时的f l a s h c s 3 撑 f f c o0 0 0 0 ( 2 m b ) f f 0 00 0 0 0内部寄存器和r a m i n t e r n a l ( 巧舰讧r ) 0 5 8 00 0 0 0d m u d c s 4 撑 0 5 0 0 0 0 0 0d m m e m o r y c s 4 拌 ( s a r 寄存器) 0 4 0 00 0 0 0 p c i9 0 5 4 内部寄存器c s 2 # 0 3 f ff f f fs d r a m c s l 拌 0 0 0 00 0 0 0 ( 6 4 m b ) ) 至于应用程序在内存中运行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o s d r a m 起始地址 l o c a l _ m e ml o c a j 乙a d r s 1 0 0 0 0m y _ s t a c ka d r s 1 0 0 0 0 o s l o a d e r 模块的位置o s l o a d e r _ r a m _ p o s 2 0 0 0 0 r a ma d d r e s sf o rs y si m a g e ,即 r a m _ l o w _ a d t l s 第3 耄b b t l0 8 0 简介 o s 内存映像的起始地址 2 0 0 0 0 0 r a ma d d r e s sf o rr o mb o o tr a m _ h i g h _ a d r s f 一4 0 0 0 0 0 0 s d r 虹m 结尾 l o c a l _ m e m s i z e 图3 4s d r a m 内存分配表 i n t e r r u p tv e c t o rt a b l e 异常中断矢量表 i n i t i a ls t a c k 为u s r i n i t 、u s r r o o t 函数分配的初始化堆栈 s y s t e mi m a g e v x w b d 岱操作系统自身( 有三个部分组成:t e x t , d a t a , b s s ) w d bm e m o r yp o o l 主机工具所需要的内存。内存大小在c o n f i g a 1 1 c o n f i g a l l h 里有定义 一般与s :心e mi m a g e 有关。 i n t e r r u p ts t a c k 用于中断服务程序,大小在c o n f i g a l l c o n f i g a l l h 里有定义a 位置与 s y s t e mi m a g e 和w d bm e m o r yp o o l 大小有关a 娶棠答篙篓e r 。f l r y i m p a o o g e l 有关,s y s m e m t o p 函数返回可用空间底部。 大小与s y s t 有关, 幽数妪i 旦l 口j 用芏1 日j j 氐郁。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义第4 章软件设计总方案及其实现 第4 章软件设计总方案及其实现 b b t l 0 0 0 软件模块按存储分布来看分成2 块: 系统初始模块:完成最基本的硬件设置,如内存、时钟、状态字等, 以保证后面的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它是与硬件息息相关的,不同的设 置,该代码不同 应用代码模块:分为驱动模块、p p ps e r v e r 模块,是整个软件方案的 核心。 下面主要介绍应用代码模块。 4 1b b t l 0 0 0 软件整体架构 下面分别就p t a 和l 2 t p 两种方案进行描述。p t a 和l 2 t p 的选择是有配置 模式来设定的。 4 1 1p t a 软件方案具体设计 4 1 1 1p t a 软件方案结构图 图4 1 软件总体结构图 。从d i s l a m 到r o u t e r 的数据流有两种走法,区别是用户数据型p 曼孳 纂存裟嚣瑟糍器黧脊蒙黧虢,蔫撑糟: 桥的方式效率要低,但是它的好处好处在于屏蔽7 物理层的焚化,伺利于冒埋。 丛生型坐型童型生竺兰堡丝兰 篓! 兰簦堡堡:| 璺垄墨墨苎茎婴 z 堪:实线箭头表示流 虚线箭头表示流山 r | r - - p p ps e r v e r 模块 _ _ 1 r f 扫陌:雨i 赢5 p p p 紫模| | p p 9 警模ii 呦e n t 模块 _ 。i 一b 。一 1 接收中断 处理 s l “i v l a b rs a r 驱动 1 5 5 ma t e 4 接口卜, 光接口 i 2 数据具体处理过程 图4 2d i s l a m 盈j r o u t e r 的数据流程 1 1 5 5 ms t m 1 数据流经光接口接收和s a r 芯片后,形成c s p d u ,存放在 s d r a m 的f r e e b t t l y e r 区中。 2 一个新的c s p d u 形成后,会产生一个中断,该中断的处理程序将一个 c s p d u 从f r e eb u f f e r 拷贝到r x p d u 内存池中的一个r x p d u b u f f e r 中,并释放 相应的f r e eb u f f e r 。 3 调用p p p o a 拆模块,即调用p p p o a d e c a p s u l a t i o n ( ) 函数。该函数支持r f c l 4 8 3 和r f c 2 3 6 4 封装。 4 p p p o a d e c a p s u l a t i o n ( ) 调用p p p s e r v e r e n t r a n c e ( ) ,即将p p p 包传递给p p ps e r v e r 模块处理。 5 在p p p s e r v e r e n t r a n e e ( ) 中,首先,判断协议域协议类型。 用户数据包时( i p ) 判断连接状态: 连接建立时:将相应的数据( 即i p 包) 从r x p d u b u f f e r 拷贝到p p p 虚 拟网卡的内存池中一个c l u s t e r 中。释放该 r x p d t d 3 u g e r 。通过e n dr c vr t nc a l lf ) 将i p 包传 给i p 协议栈。如“b ”所示。 连接未建立时:释放r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