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4Abstract5一、绪论6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71.2 研究方法 71.3 研究思路 7二、上海企业社保的基本政策和实施现状72.1 社会保险制度介绍 72.1.1 社会保险的概念 72.1.2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介绍 82.2 上海市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92.2.1 社会保险法实施前的上海市社会保险体系102.2.2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的上海市社会保险体系112.2.3 过渡期内原综合保险、小城镇保险人群过渡期及待遇的特别说明 12三、上海企业社保缴纳现状探究 133.1 上海市企业职工社保缴纳概况 133.1.1针对企业职工的调研问卷结果与分析 133.1.2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163.1.3 发现的问题 183.2 上海软件外包企业社保实施情况203.2.1 软件外包行业介绍 213.2.2 上海市软件外包企业社保执行情况调查 223.2.3 典型软件外包公司的社保实施情况 23四、软件外包企业社保违规情况介绍及案例分析 254.1 软件外包企业社保违规情况的几种形式 254.2 常见几种社保违规情况案例分析 264.2.1 企业未缴纳职工社保264.2.2 企业未及时缴纳职工社保284.2.3 企业未足额缴纳职工社保 31五、企业员工保障自身的社保权益方法探究365.1 企业员工享有的社保权益介绍 365.2 企业员工社保权益的自我保护方法 365.2.1 员工如何得到外包公司详细的社保条款(应聘阶段)375.2.2 应聘阶段的社保协商与确认 395.2.3 劳动合同签订阶段社保协商与确认 425.2.4 员工入职后对公司缴纳社保情况的查询途径介绍 455.2.5 如何读懂社保对账单 465.3 用人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法律后果 495.4 社保补缴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区别 50六、 结束语516.1 总结与创新点 516.2 研究前景与不足51参考文献52附录53译文58原文说明60致谢61摘 要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全面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依法维护参保人员和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障权益,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上海市政府相继调整了系列社保政策,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对于企业来说,社会保险政策的调整增加了经营负担,但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自己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了扩大。如何明确自己享有的社会保险权益,并且知道如何去保障自己的社会保险权益,对普通职工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企业职工的角度出发,以社保纠纷易发的软件外包公司为典型,介绍普通企业职工享有的社保权益,分析研究企业职工社保权益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自我保护方法。关键词 社会保险 软件外包 权益维护Research on social insurance interest of Shanghai enterprise staff-Research based on an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software enterpriseAbstractThe Social Insurance Lawof China was implemented at July 1st, 2013.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law, to maintain the insured and the employers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according to law, Shanghai Government adjusted series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y, increased social insurance security. For enterprises, the social insurance policy adjustment increased the management burden, but for enterprise staff, their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had been expanded. How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insuranc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mployees, and know how to protect their own social insurance rights and interest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for ordinary workers. From the enterprise staffs point of view, taking software outsourcing companies as a typical exampl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ocial insuranc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ordinary enterprise workers, analyzes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method of employees.Key words: Social insurance, Software outsourc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上海市企业员工社会保险权益研究一、绪论1.1 选题的背景意义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具有深厚的工商业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发达,金融和法制软环境公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落户上海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2.5万家。这些企业从跨国企业,大中型国企到民企私企,雇佣了超过千万的职工。在众多类型的企业中,近些年外包企业在上海蓬勃发展。软件企业选择外包其首要是从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出发,将部分甚至全部的软件开发任务和工作交给软件外包服务公司来完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成为了软件外包企业创造商业价值和利益的主要因素,是软件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软件外包行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得人力资源在整个软件外包行业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社保是所有企业都要承担的责任,但在软件外包公司却是一块灰色地带。外包企业经营性质和运营方式决定了其社保纠纷的高发的特点,对外包企业的职工社保权益研究具有典型意义。1.2 研究方法本文所研究的是以PAE公司为典型代表的软件外包公司社保缴纳问题。PAE公司,国内最大的IT软件外包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拥有2.4万名员工,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大连、广州、深圳、无锡、南京、杭州、西安、香港、东莞、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城市和国家均设有分公司。在该公司上海分公司中,90左右的研发人员在30岁以下,男性约占70,单身占80,上海户口的占56,约75的教育程度是大学本科,该公司研发人员的年资结构,以2-4年的员工居多,超过4年的较少,有8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非常少;年收入在8.6万至10万元之间的研发人员占48,年收入在10至15万元之间约占30。目前制约和困扰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有营收、利润率、人才、管理等诸多问题。1.3 研究思路本论文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数据分析法进行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和目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获得丰富数据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案例收集法,针对PAE公司来探究一下上海企业职工享有的社保权益,分析常见的社保纠纷,提出以及一些企业职工社保权益自我保护的方法。二、上海市企业社保的基本政策和实施现状2.1 社会保险制度介绍2.1.1 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2.1.2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这种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特点。 中国的社会保险法制发展历经了几个时期。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在部分城市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继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胡锦涛主席签署第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规范了社会保险关系,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由改革试验阶段步入定型、稳定发展阶段。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在职人员城镇居民(非在职)农村人员年老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疾病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工伤工伤保险 无 无 失业失业保险 无 无 生育生育保险 无 无 适用人群就业群体/外国人城镇户籍未就业居民农村居民2.2 上海市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上海逐步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自2011年7月社会保险法实施以来,上海市的社会保险体系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职工缴纳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是对所有员工社会福利保障的体现。如今工作生活在上海,买房,生育,看病,无一不需要社保的保证。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12年上海社会保险基本情况报告来看,截至2012年末,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2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5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99.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74万人。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资产总额1155.89亿元。2.2.1 社会保险法实施前的上海市社会保险体系1. 城镇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的参加对象有以下几类人员:上海市户籍人员、外地城镇户籍、A类居住证人员、办理了就业证的台港澳、外国人(可以参加)2. 小城镇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的参加对象有以下几类:企业参加对象:注册在郊区的用人单位个人参加对象:新开户、原参加城保的其他人员可协商3. 综合保险: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外地农村户籍人员参加综合保险。 4. 农村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农村各乡的企业和农村户籍的个人均参加农村社会保险。2.2.2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的上海市社会保险体系1城镇社会保险1) 参加五险人员:上海市户籍人员、外地城镇户籍、A类居住证人员、办理了就业证的台港澳、外国人(除签订有外交互免社会保险协议国家公民在中国工作的除外,其余必须参加)、原小城镇社会保险人员(比例不同)2)参加三险人员(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依然未纳入):外地非城镇户籍人员2农村社会保险: 参加农村社会保险企业为农村各乡注册的企业参加农村社会保险的个人为农村户籍的劳动者4 城市居民社会保险:本市城镇户籍非就业居民均可参加城市居民社会保险2.2.3 过渡期内原综合保险、小城镇保险人群过渡期及待遇的特别说明1、小城镇保险人员(1)按“人员锁定,新老分开”原则实施。(2)2011年6月30日已参加了小城镇保险的,设置三年过渡期政策调整为参加城保。(3)2011年7月1日后入职的员工,按城保直接执行,无过渡期。(4)对于原征地工,即缴费至15年的人员,仍按原政策执行。(5)小城镇保险过渡期享受待遇养老保险:缴费实行过渡期优惠,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不作过渡。医疗保险:住院与门诊大病与城保一致。门诊第一年个人缴费1%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不计入,个人账户用完后的待遇按城保办法执行;第二年门诊与城保一致。曾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社会保险关系和社会保险基金按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相关规定转移衔接。2、综合保险人员(1)三险金的缴纳由社保中心统一账户进行缴纳。(2)原7月1日前的补交继续按原政策进行,老年补贴按实际发放。(3)原综合保险缴费年限不能折算城保缴费年限。(4)外来非城市户籍人员只能缴纳三险。社会保险缴纳义务的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用人单位职工依据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三条三、上海软件外包企业社保缴纳现状探究3.1 上海企业职工社保缴纳概况3.1.1 针对企业职工的调研问卷结果与分析(一) 本地人与外地人态度对比工资与社保,哪个更重要?上海的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已经推行了九年,有了这九年的积累,群众对社保的认知程度普遍提高,个人维权意识也逐渐加强,在被调查的375人中,有47.37%的外来务工人员和75.28%的上海本地人非常重视合同中的“社会保险”条款。但同时有15.79%的外来人员和6.74%上海本地人人几乎不看“社会保险”条款,认为有没有社会保险无所谓,这些人大部分是低层手工业者,社会保险条款相对于工薪报酬而言并不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对于社会保险的长期投资所见回报难以满足他们的当下生活。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上海市本地人比较重视社保约定的比例93.26%远远超出外来人员的76.32%,且重视“社会保险”条款的外来人员中大部分也更希望能将社保缴费换成工资,表明90年代以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在上海发展稳定、福利好,已融入职工生活当中,广泛受到重视,而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底层的劳动者还没有强烈的社保意识,或者认为上海“社保”没什么用,因此,对于“社保”与“工资”,上海人大多会选择“社保”,外来人员中大多会选择“工资”。(二) 本地人与外地人态度对比了解“社保”,本地人“主动出击”,外地人“被动接受” 问卷调查:你对社保了解多少?上海本地人对“综保”转“城保”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外来人员,听说过和了解的上海市被访人员中共有93.3%,远远高于外来人员的62.38%,且上海本地人对社保关注度极,而外来人员在社保信息获取上则显得更为被动,多为无意间看到宣传或者听他人讲述。(三) 外地人我的“社保”你操心外来务工人员中,只有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新的社保政策比较了解,其他人无论文化层次和工作性质,对新的社保政策都没有太多了解,在被调研的280名外来人员中有75.42%的人从未与单位交涉过关于社保方面的问题,交涉过的24.58%的人中大部分是询问社保政策知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临时要使用社保产生困惑才询问,其中有19.66%的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本身对于社保深层次的问题关注度不高,采取“不用不理”的态度。(四) 外地人现在的艰难与未来的保障对于社保支出对外来务工人员本人的压力,9.80%的人认为参加社会保险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比较大,这部分人员的工资一般在上海市最低工资线(1450元/月)附近,且多为非城镇户籍人员,而超过一半的外来人员(约占52.94%)认为社保缴费带来的经济压力比较小甚至没压力,剩余37.25%的人认为带来压力一般。由“综保”时期的单位全额承担社保缴费到如今“城保”时期单位和个人分担承担,不到两百元的个人社保缴费会给部分低于市工资平均水平的劳动者带来经济压力,给了他们长远的保障,却让他们目前艰难的生活更加艰难。(五) 外地人“从不用”与“不够用”,这是一个问题在被调查的280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有64.81%的人从未享受过社会保险相关待遇,而在使用过社会保险的人当中,83.33%使用的是医疗保险。这表明大部分外来人员只知道参加社保,却没有使用社保的意识,因为他们参加社会保险,最关心的是养老保险,因此对其他保险也就不去重视了解;同时,现在医疗报销起点高、范围小,小病花费几百页也报不了。(六) 外地人上海与老家,双重保障更放心在本次调查的28名外来务工人员中39.71%未在户籍地参加社会保险,其余的61.29%都存在两地参保现象,其中大部分都是非城镇户籍的外来人员,两地重复参保的原因,而因为上海市高昂的医疗费用,这些两地参保的人生病也多选择回家治疗,回家报销。选择两地参保,一方面是新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额不高,另一方面是现在跨省报销要求多、手续繁,因此很多外来人员会在上海参保后依然参加老家的保险,双重保障更放心。(七)上海本地人你来参保我欢迎在针对上海本地人的95问卷调研中显示有58人(占61.05%)的人支持“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并轨,仅有4人(占4.21%)的人表示不支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个现象向填写问卷的人进行询问,得到的回答是他们认为“并轨”并不能给外来务工人员带来实质性的好处等。表明整个“并轨”过程并没有让上海本地人产生“反感”,并得到了上海本地人的支持。3.1.2 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与分析本次共对七家公司单位进行了调研,这七家单位中包括一家小型中介公司、一家大型软件外包公司和五家正式的企业。现总结如下:(一)用工成本情况与分析:从“综保”到“城保”,成本增加有烦恼概况:与各单位交流到从“综保”到“城保”的社保支出时,各家单位纷纷表示财政的社保支出大幅增加,各单位因为人数不同,每月增加的金额也不同,几个人的小单位只是几千元,几十人的单位则是几万元,有几百人的中型企业每月社保成本增加了几十万,几千人的大型企业则是高达几百万,大多数单位表示虽然成本增加了,但还不会影响单位的运行,可以接受。(二)用工选择情况与分析:五年过渡,非城镇户籍员工更受欢迎概况:从2011年七月后到2012年,一般的加工服务型企业工厂招人最青睐外来农村户口人员,其次是外来城镇户口人员,最后是上海本地人所以也很明显的出现两对矛盾:第一,在找工作的时候因为需要交纳的社会保险金额的不同,外来人员中农村户口更受青睐;第二,找到工作后,即使是在同样的单位、同样的职位、做同样的工作,却会因为户口的不同参加的社会保险便不同。分析:用人单位招工出现青睐外来农村户口的现象,除了单位本身工作性质需要外,还有一方面原因是一直以来上海本地人在单位参加的都是“五险”,而2011年七月一日后,外来城镇户口人员要参加“五险”,而农村户口人员参加“三险”且缴费基数比例实行五年过渡。(三)公司企业推行情况与分析:一样的政策,不一样的执行概况:通过和各单位及社保机构的交流可以发现,因公司性质不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也不同,在新的社保政策推行后,国企、外企和大型的私企普遍积极地完成了“并轨”。而交费方面,大多数的欧美企业(松江区有60%左右)负担了公司和个人的全部社会保险金,其他国内外大型企业多是按照规定只负担公司那部分。对于同样类型企业推行出现差距,与单位的执行能力及重视程度有关。 上海市主要年份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1.3发现的问题(一)几类特殊群体参加“城保”的漫漫长路1.护工通过调研了解到上海市的护工依然参加综合保险,本市至2009年各级医院有护工大约3.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外省市农村。依据社会保险法,综合保险应该被取消,而上海市护工依然参加综合保险的原因在于:首先,护工与雇主是“雇佣关系”,不在“城保”规范的劳动关系范畴内;其次,“城保”的缴费基数大大提高,护工管理机构收取的管理费远不能承担这样庞大的社保支出,护工本人更承担不了这样的支出,费用落实存在极大困难。而护工本就是弱势群体,人数也占极少数,且常是一人承担多人照料工作,他们的权益需要得到进一步保障。2.城建单位工作人员从2012年4月1日至8月下旬,各区参加“城保”的承建单位员工并不多,远少于各区实际城建单位职工。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城建单位一般是公司把一项工程承包给一个包工头,而这个包工头可能会将工程承包给其他包工头,最后公司只负责缴纳第一承包单位商的建筑工人的社会保险,而实际劳动的工人的社会保险却无人缴纳;其次,城建单位的建筑工人大多吃住在工地,随工程“搬迁”,人员流动性大,消息闭塞,不了解外界的信息;最后,我们在与一些建筑工人的交流中了解到,现在有些不规范的城建单位老板会互相传递消息,对一定要签合同或者一定要求参加社会保险的员工集体拒用。这些问题也需要解决。3.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企业员工劳务派遣是指企业会与核心岗位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非核心员工通过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企业工作。企业作为用工方只负责用工,而无劳动关系。 一旦出现缴纳社保方面的劳动纠纷,员工只能去找劳务派遣公司,给企业用工带来一定的便利。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非核心工作从原有单位剥离出来,以非核心工作为合同协议的标的与其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合作协议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转化为两个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没有了劳动关系自然就不需要缴纳社保。 很多劳务派遣公司在社会保险方面也存在很多不法的行为,最常见的是派遣公司不足额缴纳和及时缴纳社保,保障派遣员工的社保权益同样需要重视并解决。劳动监察大队数据(2011年)指标松江区闵行区处理案件总数(单位:件)16581708关于保险案件总数(单位:件)547260保险涉案人员(单位:人)4762963追缴社保费用(单位:万元)140.6134.34追缴综保费用(单位:万元)461.79298.89保险问题行政处理(单位:起)824保险问题行政处罚(单位:起)92本表数据来源于上海市松江区与闵行区劳动监察大队。闵行区社会保险案件中,关于社保43件,综保217件。闵行区行政处罚中,罚款金额共3.5万元。3.2 上海软件外包企业社保实施情况3.2.1 软件外包行业介绍3.2.1.1 软件外包的定义软件外包服务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简称“发包方”)将他们的一些非核心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简称“接包方”)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3.2.1.2 软件外包的国际发展现状根据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DG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全球软件外包的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占40%,日本占10%。外包接包市场主要是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印度软件业80%的收入依赖软件外包业务,印度已经成为软件外包的第一大国。3.2.1.3 中国软件外包的发展现状2011年以来,在国家4号文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超过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2.4%,超过“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并超过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实现了“十二五”软件产业的良好开局。累计到12月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4和3028亿元,同比增长42.7%和42.2%。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30.9%,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分别实现收入6158和3921,同比增长28.5和28.4% 。在过去10多年里,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的经营模式基本是雇佣大量工资较低的软件工程师,通过低成本获得项目订单,进而获得利润。根据2013年中金的调研报告,IT软件外包企业的人力成本占到公司总成本60%-70%,甚至更高。3.2.2 上海市软件外包企业社保执行情况调查软件外包公司的业务模式特点决定了人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营收情况,行业内大部分软件外包企业都将省钱的“秘密”放在了员工的社保上。根据对上海市18家知名IT软件外包企业的社保基数调查情况进行抽样显示,有61%的软件外包公司在社保缴纳基数上并非按照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标准缴纳,而是选择了级较低的基数和可协商的模式来为员工缴纳社保。上海市18家IT软件外包公司的社保基数抽样调查3.2.3 PAE软件外包公司的社保实施情况下面以一家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公司PAE公司的的社保实施情况为例,剖析软件外包行业不成文的社保“潜”规则:作为一家从中国成长起来的真正意义的国际公司,这家公司拥有2.4万名员工。PAE公司的工资与福利项目如下:1) PAE公司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等部分组成。2) 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其中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薪资为转正后薪资的80%。3) 基本月薪,按月发放。4) 年终奖薪,视当年工作表现和公司运营情况浮动发放。5) 基本社会保险缴纳a. 以下员工为参加五险人员:上海市户籍人员、外地城镇户籍、A类居住证人员、办理了就业证的台港澳、外国人、原小城镇社会保险人员b以下员工为参加三险人员、外地非城镇户籍人员c. 社保缴纳基数:在职员工按上一年度本人的月平均工资的30%为基数缴纳,新入职员工按试用期工资的30%为基数缴纳。d. 社保缴纳比例:同上海市社保规定比例一致,公司缴纳37%,个人缴纳11%。5) 补充商业医疗保险6) 公积金制度7) 带薪年假制度假设PAE公司招聘到一名城镇户籍员工,并与该员工谈定转正后税前月工资为10000元,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税前人民币8000元。以下是在按照上海市规定的社保缴纳基数和该企业缴纳基数不同的前提下的社保金额差异。A. 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缴纳标准:a 该员工转正后月工资为税前人民币10000元;b 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3700元(10000*37%);c 员工个人缴纳社保1100元(10000*11%);应缴纳总社保总额为4800元(3700+1100);B. 按该企业制定的社保缴纳标准:a. 该员工转正后月工资为税前人民币10000元;b. 该员工试用期工资为税前人民币8000元;c. 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1042元(8000*30%*37%= 2368元,低于2013年上海市社保最低基数2815元,按2815元缴纳.2815*11%=1041元)d. 员工个人缴纳社保310元(2815*11%)e. 缴纳社保总额为1352元(1042+310)以上可以得出,以月工资为税前人民币1万元的员工计算,其加入该IT软件外包公司后缴纳的社保金额与应缴纳的社保金额差别达到3448元(4800-1352)。第二种缴纳方案对该企业来说,每月比第一种方案节省社保成本为人民币2658元(3700-1042),每年节约社保成本31896元。四、软件外包企业社保违规情况介绍及案例分析4.1 软件企业社保违规情况的几种形式1未及时缴纳社保。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起始日期晚于员工入职的当月。如企业以员工还在试用期为理由拖延给员工缴纳社保;又如原来缴纳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的城镇户籍员工在新法实施后应该转为城镇保险但企业未缴纳。2未足额缴纳社保。所谓不足额缴纳保险费是指企业在缴纳社会保险费时降低员工的工资标准,从而使员工在享受社会保险时待遇降低,构成不足额参保。此类问题介于参保与不参保之间,不足额参保不能等同于不参保,而缴费与申报工资额水平相符,也不属于欠缴保费,但不足额参保实际上降低了劳动者的社保待遇,本质上是用人单位的先行违法,侵犯了劳动者权益。 3未缴纳社保。企业未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这类纠纷往往牵涉到两种情形:一是牵涉到员工与企业关系性质的问题。即是劳务关系、承包关系、委托关系,还是事实劳动关系,这种情形下企业是否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成为争议焦点,因为企业应否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建立在企业与员工具有劳动关系的基础上;二是用工形式为劳务派遣的,派遣单位成为用人单位,接受派遣的单位为用工单位。若派遣单位和原单位(现为用工单位)均未有为员共建保的,员工诉请原单位、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原单位和派遣单位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原用人单位派遣劳务的,在派遣期间由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实际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未缴纳”、“未足额缴纳”、“未及时缴纳”均属于“未依法缴纳”。4.2 常见几种社保违规情况案例分析4.2.1 企业未缴纳职工社保。案例分析之一【案例】梁先生2008年与某技术公司签订两年期劳动合同,期限从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止。 因为该公司未给他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梁先生于2009年11月16日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3000元。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梁先生自己提出辞职,不能给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分析】尽管劳动者主动辞职一般需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并没有经济补偿,但劳动法中还有一种“推定解雇”的特殊情形。“推定解雇”指雇主单方面改变雇员的基本工作条件,如果雇员不愿接受而辞职,则等于被雇主变相解雇。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技术公司确实未为梁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费,梁先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案例分析之二【案例】娄女士于2005年1月入职某管理中心任讲解员。2008年12月,娄女士与中心解除劳动关系。在此期间,中心未给娄女士缴纳社会保险。娄女士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中心支付养老保险费。 中心辩称,娄女士入职时曾书面承诺自行承担转档及社会保险,故不同意其诉讼请求。 日前,法院判决,被告管理中心支付原告娄女士7848元。 【分析】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关系到个人、单位和社会三方利益,这既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员工承诺放弃社会保险费的权利没有法律效力。 上海劳动仲裁明确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不能调解放弃或者部分放弃社会保险费缴纳请求(申请人撤诉或变更请求除外);不能调解将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情况明确的,不能调解降低或者提高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就是说,员工即使签了“不再追究”的承诺书,也可让原公司补缴社会保险费。 娄女士要求某管理中心支付其已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中单位应负担的部分,应予以支持,具体数额以社保机构出具的证明为据。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用人单位把本应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劳动者个人。 上海劳动仲裁明确规定,对以社会保险费补贴名义支付,劳动者已领取的相关费用,用人单位要求返回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提出仲裁申请,否则劳动仲裁部门不予处理。4.2.2 企业未及时缴纳职工社保。案例分析之一【案例】2010年7月,小李从高校毕业后进入浦东新区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一周后,会计所与小李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一年,试用期2个月,试用期工资2500元。 试用期满后,事务所对小李的工作表示满意,将其工资调整至3000元,并到所在区的社保中心为其建立城保个人账户,按2010年度城保缴费基数下限2140元申报缴纳基数。 9月,小李遇到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向会计所提出辞职。办理离职手续过程中,小李认为单位应以转正后的工资3000元作为基数申报,并要求补缴2个月试用期内的社会保险费。但会计所认为,试用期间小李还不是单位正式员工,无权享受这些待遇,双方为此产生争议。 【分析】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了正常、合法的劳动关系,单位和个人就应按规定依法缴纳各自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同样属于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因此,会计所有义务为小李缴纳社会保险金。 至于缴费基数,小李和事务所的说法均不正确。根据沪劳保基发(2006)7号文规定:“对于首次参加工作和变动工作单位的缴费个人,应按新进单位首月全月工资性收入确定月缴费基数。”小李进事务所首月的全月工资收入是2500元,小李要求事务所按3000元作为缴费基数没有依据。而事务所按当年度社会保险费下限为职工申报缴费基数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单位应如实申报。只有当职工的工资性收入低于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收入60%的,才可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确定。 案例分析之二【案例】刘小姐于2008年5月10日与单位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为3个月。 2009年8月,刘小姐在社保站查询缴纳记录时,发现单位未缴纳试用期(2008年5月7月)的社会保险费,遂提出补缴的要求,遭拒绝。于是刘小姐准备申请仲裁,要求单位补缴。 【分析】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但需注意,劳动者以此申请劳动仲裁不能超过时效。在上海,2008年5月1日以后,社保缴费争议的仲裁时效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执行,即: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社会保险费应缴未缴之日起计算。2008年5月1日之前与用人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社保缴费争议的仲裁时效按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养老保险争议的处理意见规定执行,即:申诉时效最迟自当事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计算,在六十日内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这意味着,在2008年5月1日之前与用人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要在六十日内申请仲裁的,也能讨回10多年前的社保费;但是在2008年5月1日以后,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一年以前的社保费就未必讨得回来了。 虽然刘小姐是2009年8月才发现单位未缴纳试用期的社保,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可能会被认为超过仲裁时效,理由就是刘小姐应当早就发现这个违法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应当知道”。 当然,劳动者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即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也是有时效期规定的,但比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长。另外,社保费征缴部门认为有必要的话,仍可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多年以前的社保费。 总之,劳动者应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超过法定时限而不受法律保护。 4.2.3 企业未足额缴纳职工社保案例分析之一【案例】2005年1月29日,魏小姐与思莱公司签订自2005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的劳动合同,约定魏小姐月薪由基本工资2400元、保密费600元等部分构成,总额以当月工资单为准。2006年7月10日,思莱公司向魏小姐发出辞退通知书。 2006年9月7日,魏小姐向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思莱公司以每月7000元的基数补缴自己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的社会保险费。 仲裁委于同年12月11日裁决,公司为魏小姐补缴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的社会保险费24480元(包括魏小姐个人应缴的社会保险费5610元)。 魏小姐不服裁决,于当月25日诉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称自己2005年每月收入为7000元,2006年增至7500元,均以现金形式发放,有签收制度,据此要求公司依法按每月7000元缴费基数缴纳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的社会保险费。法院经审理判决,公司为魏小姐缴纳自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的社会保险费51513.1元(其中包括个人应缴部分),魏小姐将个人应缴的11805.1元交给公司。 【分析】根据社保征缴条例的相关规定,除首次参加工作和变动工作单位的缴费个人外,职工当年个人缴费基数按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之和。案例分析之二【案例】刘先生是某公司的员工,该公司对员工的工资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形式,即将工资分解成基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几部分,根据具体考核计算每月工资。由于企业生产经营随着市场情况不断调整变化,刘先生的每月工资收入变化也较大。为了确定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公司与刘先生约定:以基础工资的标准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刘先生虽然对公司的说法有异议,但为了能够在公司长期工作下去,因此也就同意了公司的做法。于是,公司就按双方约定的数额为刘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费。三年后,公司在合同终止时通知刘先生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刘先生对公司不再续用自己感到失望。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刘先生向公司提出了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与自己工资收入不符的问题,希望公司予以解决。公司表示双方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已有约定,公司按约定为刘先生缴费不存在问题,对刘先生的要求予以拒绝。双方于是发生争议。双方理由如下:刘先生认为:自己在公司工作多年,公司没有按自己的实得收入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公司补缴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差额部分。公司认为:公司因生产经营状况有变化而与员工约定缴费基数,公司严格按约定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不同意刘先生的要求。【分析】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根据该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确定的法定义务。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局联合发文关于调整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从2000年4月1日起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按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相一致的原则确定;单位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按单位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确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月缴费基数”。以上规定表明,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法定义务;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有明确的缴费基数统计规定。以上规定中,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是劳动者的缴费基数之和,即以劳动者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的计算基础。本市的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每年公布一次有关缴费工资基数的规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确定2003年度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基数的通知中规定:“区、县社保中心应严格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相关的法规、规章以及市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口径,对缴费单位及缴费个人的2002年度工资总额进行审核,并据此核定其2003年度的缴费基数”。根据以上规定,工资总额的确定是缴费基数确定的基础。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对工资总额的规定是:“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在该规定中,确定的可以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是:(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十一)因录用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心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通信设备采购与管理规范
- 广东省中山市公司消防安全测试题十五(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品牌管理与创新发展》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影与文化》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家族教育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营销策略》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文化与传媒学导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金融投资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填字游戏专项练习题合集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养老院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天津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 J17J177 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保温外墙板建筑构造
- 酒店账单-水单-住宿
- 手游经典案例《王者荣耀》的营销分析
- GB/T 24002.1-2023环境管理体系针对环境主题领域应用GB/T 24001管理环境因素和应对环境状况的指南第1部分:通则
- 2023年自考全国10月财务管理学试题+答案
- 日语动词分类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考日语一轮复习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