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pdf_第1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pdf_第2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pdf_第3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pdf_第4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打击腐败犯罪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已被联合国反腐 败公约所确立,目前已是国际法上通行的诉讼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却没有确立 该制度,主要是考虑到被告人在诉讼中与享有国家公权力的检察院对抗,处于弱势 地位。但是近些年频频发生腐败贪官外逃,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腐败犯罪 呈现有组织、跨国化趋势的今天,如何预防和控制跨国腐败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面 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目前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和世界司法实践的需要看,在我国 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既具备理论上的正当性,同时也为时 势之亟需。 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述。通过系统地比较分析学界对刑事缺席审判 制度概念的不同理解,对“刑事缺席审判”这一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诠释,并对刑 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特征和理论基础加以阐述。 第二部分是对国外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考察。主要从限定适用的案件情形、诉 讼程序以及救济程序三个方面介绍了各国刑事诉讼法典关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的相关规定,以给我国提供良好的借鉴。 第三部分是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分析了我国刑 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明晰了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有必要确 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并对确立该制度的可行性加以分析。 第四部分是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初步设想。这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 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程序设定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重点论述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的适用情形,并对其予以类型化的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刑事缺席审判;正义;必要性;可行性;构建 ii abstract the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an important legal regime to attack corrupt crime, already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united nation on corruption, now it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and general law. but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has not established this system, the main cause is that we considered the defendant is in weak power position to resisted procuratorate which have strong power. however, in the recent years, many corrupt officials escaped to other countries and created the huge economic loss to the country. today, corrupt crime become a organiz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tendency, 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corrupt crim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which many countries face with. look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criminal prosecution theorys and the practical of world judicature , to established the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the validity theory and it is the needing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it will be talked over in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art is the summary of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it has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concept through compare and analysis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also it elaborated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ationale of the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the second part is the inspection of the external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it mainly from the suitable cases, the legal procedure, and the relief procedure three aspects introduced external countries about the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of foreign provides a good model to our country. the third part i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our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in our country. first it has introduced the law of criminal procedur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late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to find out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 our law of criminal procedure, then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our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in our country. iii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structuring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of our country system designs. this is the key point of article,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suitable cases and procedure thre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design. emphasis analysis suitable cases of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system, and gave a typological analysis. keywords: criminal trial by default; justice; necessity; feasibility; construction 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烟台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0 年 3 月 12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烟台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 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 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2010 年 3 月 12 日 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 未经本论文作者同 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 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引 言 程序正义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被告人要与掌 握公权力的检察院对抗,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为了实现程序上的正义,要充分保证 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而被告人参与诉讼权恰恰是其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在我国刑 事诉讼中,为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要求在刑事审判中必须有被告人在场,审 判才能进行,即所谓的“对席审判” 。然而,近些年来发生的腐败犯罪案件日益上 升,贪官们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往往潜逃境外或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逃避刑事 追究。因为犯罪分子的潜逃,无法对其实施刑事制裁,同时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无 法追回。 “对席审判”这种看似完美的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面前,却失去必要的 司法效益。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2003 年 10 月 31 日, 第 58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允许对案件进行缺席审判,更说 明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适用的广泛性。笔者翻阅了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典,发现西方 多数国家都对该制度做了具体的规定,而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该制度处于缺失 状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允许法庭在被告人不在场的情形下,满足具体条件时对案 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既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又实现了实体正义,提高了诉讼 效率。西方国家关于缺席审判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为我国构建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第一章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述 第一节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念之辨析 缺席审判,是对席审判的对称,早在古罗马的“非常诉讼程序时期” ,民事缺 席审判制度就初见雏形。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也已确立了缺席审判制 度,但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诉讼双方地位不平等,一直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 人的诉讼权利,所以迟迟未确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目前,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 研究仅限于理论层次,尚谈不上成熟。 在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念的界定方面,各位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首先,在诉讼阶段方面,刑事缺席审判包括缺席审理和缺席判决两个阶段,相 应地,部分学者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称为“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 也有部分学者将 其称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 此为通说。众所周知,刑事审判不仅包括审理一个 阶段,还包括审理后的判决阶段。判决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而该制度也主要适用 于被告人不在场时对其审理并加以判决的情形,所以将该制度限定在判决阶段这一 狭小的范围内,以偏概全,不甚合理。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刑事缺席审判 制度”更为科学合理。 其次,关于该制度的适用主体和对“缺席”的界定方面,也存在三种观点: 观 点一认为:刑事缺席审判是指在法庭审理之日,控辩双方诉讼主体有一方未到庭且 不为陈述、辩论的情况下,法院根据一方的陈述、辩论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 的活动。 观点二认为:刑事缺席审判是指在开庭审理之日,控辩双方有一方未出 庭出席审判或到庭但不为陈述辩论的情况下,法院根据一方的陈述、辩论对案件进 行审理并做出判决的审判活动。 观点三认为:刑事缺席审判是指被告人不(不能 万毅: 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 当代法学2004 年第 1 期。 陈小奇: 新刑诉法中应增设缺席判决的内容 , 法学1996 年第 12 期。 刘根菊、李秀娟: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考察-以我国签署为背景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马贵翔、谢琼: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本质透视与程序设计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 年第 5 期。 王明高、徐丹: 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惩治外逃贪官 ,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 年第 5 期。 朱彦: 确立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法理思考 , 世纪桥2008 年第 3 期。 余华: 我国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之立法探究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万毅: 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 当代法学2004 年第 1 期。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或不愿)到法庭接受审判,由法官主持控方和被告人的辩护人(辩护律师或被告人 委托的近亲属)参加并进行的法庭审判。 对以上三种观点分析如下: (1)从适用主体看,观点一和观点二都认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控辩双方适 用,而观点三则认为刑事缺席审判只适用于被告人不到庭的情形。笔者同意第三种 观点,认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主要是针对被告人而设置,不包括控方不到庭而缺席 审判的情形。因为,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承担公诉案件的控诉职能,提起公 诉和派员支持公诉是控方检察院的法定义务,所以在审理公诉案件时,检察院必须 出庭支持公诉,并不存在控方检察院不出庭时对被告人进行审理的情形;但对于适 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35 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检 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这可以认为是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一种例外情形。因 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都是简单轻微且影响定罪量刑的所有事实和情节都十分清 楚、证据又确实充分的案件,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庭。笔者认为,刑事缺席审判制 度只适用于被告人缺席的情形,不包括检察院缺席的情形。 (2)从对“缺席”的界定看,观点一认为缺席审判制度只有在被告人及其辩 护人都不到庭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法庭审理,即认为缺席审判不包括到庭但不为陈 述、辩论的情况;而观点二则认为缺席审判不仅包括未到庭的,还包括到庭但不陈 述的情形; 观点三则认为即使被告人聘请的律师到庭参加诉讼, 只要被告人不到庭, 就属于缺席审判的范畴。仔细琢磨以上三种观点,不难发现,上述三种观点的分歧 主要在于对“缺席”范围的界定,观点一认为缺席审判制度只有在被告人及其辩护 人都不到庭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法庭审理。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本身就 处于弱势一方,其面对的是拥有强大公权力的检察院,即使其出席法庭接受审判尚 存有对其不公的现象,何况在其不在庭时更难免会发生以强压弱,侵害被告人合法 权利导致审判严重有失公平的现象,缺席审判制度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障被 告人的诉讼权利,如果其辩护人也不到场就审理宣判,那么即使依照法定程序公正 作出判决,也难以让被告人和其它公众信服,从而有失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所以 观点一不甚合理。观点二则认为缺席审判不仅包括未到庭的,还包括到庭但不陈述 的情形,是广义上的“缺席”;观点三则认为即使被告人聘请的律师到庭参加诉讼, 刘根菊、李秀娟: 构建缺席审判外逃贪官制度探析 , 人民检察2005 年第 8 期。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只要被告人不到庭,就属于缺席审判的范畴,是狭义上的“缺席” 。笔者同意第三 种观点,认为对缺席的界定采狭义说是科学的。因为在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已逐渐成 为趋势的国际司法理念背景之下,被告人在诉讼中面临对自己不利的情形,总会想 方设法的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这些手段有积极的,如通过陈述、辩解或反驳 的方式来抗衡;也有消极的,如选择沉默的方式。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 接受询问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如实陈述或沉默的选择, 这是被告人享有 的基本权利,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不为陈述辩论可视为是被告人潜意识地保护自 己权利所选择的一种消极手段,所以笔者认为只有被告人不出席法庭才是真正的 “缺席” ,是从狭义上来讲的,观点三比较合理。 第二节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特征 纵观各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刑事对席审判制度的一种补 充、辅助制度,也具有常态的对席审判制度的共性特征,如程序启动的被动性;法 官的中立性; 对案件处理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集中体现了诉讼的公开性和民主性等。 并且,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的本质仍然体现了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精神。也许有人会 反驳,被告人都不到庭参加法庭审理,仅有控方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纵使庭审中的 辩论有多精彩,也不能使被告人认为在其没有参与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判决对他是公 平的,所以缺席审判违背了直接言词审理程序。其实不然,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 审理原则和言词审理原则两个方面,前者也叫在场原则,它是指法庭审判时法官、 检察官、被告人、辩护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必须亲自出席审判,为法官直接采证创 造先决条件,在场原则使法庭审判区别于可以听汇报定案的行政操作过程;后者又 称为言词辩论原则,是指法庭审判活动必须以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不仅参加审判 的各方应以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审理、攻击、防御等诉讼行为,而且在法庭上出示 证据也应以言词表达的方式为主,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应在言词讯问、询问的必 要时机出示,以使审理过程更富有逻辑性、直观性。 在刑事审判程序中,虽然被 告人未到庭作言词陈述,但审判仍然保持了法官中立、控诉方和辩护方对立的三角 形诉讼结构,因为在缺席审判程序中,必须有被告的辩护律师或其委托的近亲属出 沈海鹏: 浅谈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的构建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6 年,第 6 页。 龙宗智、杨建广: 刑事诉讼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322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席庭审现场代被告人行使诉讼权利,如参与法庭调查,针对对方提出的法律观点和 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抗辩活动等,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一项不可剥 夺的极为重要的权利。所以,笔者认为缺席审判程序本质上仍然是言词审理程序, 是缺席审判与对席审判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之一,并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是缺席审判 制度的个性特征。 笔者认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除了具有与对席审判制度共性的特征之外,还具 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1、被告人缺席而法官仍作出明确判决。 刑事缺席审判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被告人不到庭,在对席审判中,须有控诉方、 辩护方和法官都到庭并维持着三角形的诉讼结构,并且在法庭审理中,被告人享有 无论适用何种程序都不能剥夺的诉讼权利,即被告人作最后陈述的权利,而与一般 对席审判不同,缺席审判则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形下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其它 诉讼活动作出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明确判决。当然,在被告人缺席情形下的法庭辩论 等一系列活动应当由相应的程序予以保障,如缺席审判程序中必不可少的要求是辩 护律师必须出席庭审现场;虽然被告人不到庭,但被告人最后陈述也不能省略,应 当视具体情况由被告人作出。 2、缺席审判程序在一定情形下也具有程序性制裁的性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作为一 种辅助规定的现代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不再像传统刑事诉讼中的缺席审判程序那 样,将出庭接受审判作为被告人的义务,认为如果被告人不出庭,则意味着其因犯 有罪行而心虚逃避法庭审判,所以为了惩罚被告人而作出判决,被告人也必须接受 这种不利的后果,具有制裁和惩罚的性质,而是将出席庭审看作是被告人可以自行 处分的诉讼权利。如果被告人不出庭,仍然由其委托的辩护人或法庭为其指定的律 师出庭代被告人行使陈述、辩论等诉讼权利,法官在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其 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必要时还须依职权调取证据,在查明事实真相后作出判决, 在该判决作出的过程中,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并不因为其未出席法庭而被剥夺或侵 犯,所以不具有制裁和惩罚的性质。但是,有一种情形例外:在被告人违反法庭秩 崔群: 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 ,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第 7-8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序情形下,将被告人带离法庭并在其不在场的情形下作出判决。此时的缺席审判对 被告人而言,就是对他违反法庭秩序的一种程序性制裁。因为遵守法庭秩序,维护 法庭权威是每个参加庭审的公民的义务,为维护法庭尊严和权威,在其违反这种义 务时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制裁和惩罚。当然,这时的被告人缺席并不是随便违反 秩序就缺席审判的,而是在被告人继续在场并非必要时才可以缺席审判,以彰显刑 事缺席审判制度在一定情形下的程序性制裁的性质。 第三节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项制度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的确立也一样,刑事诉讼的目的控制犯罪、恢复司法秩序、实现实体正义、追 求诉讼效率等都为该制度的立法和实践提供正当、合理的根据。 一、刑事诉讼的目的之一控制犯罪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立法者预先设定的、进行刑事诉讼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由 于刑事诉讼是控、辩、审三方有机统一的过程。各方在诉讼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利益 追求,这使得控辩审三方在诉讼活动中为了自己的诉讼需要而不择手段,毫无限制 的追求本方的利益,所以立法者根据各方的利益追求和刑诉程序本身的目标权衡, 使各方在诉讼中的活动受到统一目的的制约。 惩罚犯罪作为刑事诉讼的目的之一,是国家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保护公众利益 的需要。根据现代法治原则,刑罚权作为一种公权,是不允许私人擅自动用的,他 必须经过法律事先规定的程序,通过刑事诉讼活动才能实现。刑事诉讼成为现代国 家追究犯罪、惩罚犯罪的唯一渠道,由公正独立的法院经法定审理程序后所作的生 效刑事裁判,成为国家以刑法方法制裁具体社会成员的唯一合法根据,在这个意义 上说,刑事诉讼就是国家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刑事程序是实现国家刑罚权 的专门程序。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确立,恰好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因为该制度设立的初衷 就是控制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存在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为了逃避法 律的制裁而逃往其他国家,导致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司法主权不能充分实现、犯罪 龙宗智、杨建广: 刑事诉讼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66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日益猖獗等,所以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确立使得犯罪分子在逃避审判不出席法庭的 情形下,仍然依照法定程序对其作出明确的应有审判,既发挥了刑法的威慑作用, 又可以打消被告人抱着一走了之的侥幸心理的念头,既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 益,又稳定了社会秩序。 但另一方面,在缺席审判的过程中,本身就处于强势的控诉方和审判方不可避 免的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国家公权力侵犯被告人的参与权与辩护权。所以在确立刑事 缺席审判制度的同时,应确立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在打击犯 罪的同时也维护被告人的基本人权。所以,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确立能有效的控制 犯罪,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 二、恢复司法秩序 秩序,是法的其它价值的基础。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 形成。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的正常结构、过程或变化模式,是人们相互 作用的状态和结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或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时,法院不能对 其犯罪行为进行认定、与案件有关的财产如何处理、犯罪分子侵占的财产如何追回 等问题都无法解决,长期拖延下去,这种不稳定状态得不到解决,司法和法律的权 威受到质疑,导致被害人、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秩序也就无法实现。所以,刑 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确立能够消除这种不稳定状态,及时解决纠纷,让人民法院通过 审判依法作出裁决,从而解决因被告人的不到案而导致的诉讼拖延,及时恢复社会 秩序。 三、实现实体正义 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实体正义和程序 正义。实体正义是指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要查清事实,做到证据充分,并在此基础 上作出正确而公平的司法判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等情形下如果不对其犯 罪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而一味的中止审理或终结诉讼,那么对被害人来说,案件一 直悬而不决,被害人有怨恨却无法得到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的安慰,心理再一次受 到伤害,正义也就成为空谈。 案件不仅要判的正确、公平,实现实体正义,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 平性和合理性,这就是著名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程序正义最主要的体现之一就是被告人参与原则,其实质是要 求为被告人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根据美国学者戈尔丁总结的“自然正义” ,法官 必须给所有与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充分陈述自己意见的机会。 在被告人不到 案的情形下,虽然被告人无法亲自出庭参与法庭诉讼活动,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最 重要的一项权利就是被告人辩护律师必须出庭代为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在程序上实 现公正,所以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既在重证据、轻口供的原则下实现实体公正,又在 保障被告人参与诉讼权利的基础上实现程序公正。 四、追求诉讼效率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中,效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公认的法律价值,诉讼效 率是指法实施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与投入的社会资源之比,即为实现较大的诉 讼效益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法与手段,其根据就是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在刑事领域 中,主要指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 完成刑事诉讼任务并实现其基本价值客观公正。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克服了中止 审理导致的案件长期搁置、 诉讼资源浪费、 诉讼成本增加的弊端, 提高了司法效率; 另一方面,在被告人不到庭时对其及时审判使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严明和权威,司 法机关也取得了公民的信任,使人们对法律有了较高期望,有利于人们主动学法、 守法,服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效率。 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年,第 50-51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第二章 对国外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考察 第一节 各国关于限定适用的案件情形 一、德国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规定,原则上对不到庭的被告人不能进行审判。该法典 第 230 条第一、二项分别规定: “ 【被告人缺席】 (一)对未到庭的被告人不举行审 判。 (二)被告人无正当理由缺席的时候,应当命令拘传或签发逮捕令。 ” 在刑事 审判中,法典规定被告人必须到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场,法庭可以采取必要 的措施处罚金、拘传或警察将该人带到法庭上; 如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法院一 般会将延期审判。 法典在明确原则性规定的同时,也规定了一些例外的情况: 1、轻罪案件中被告人同意或申请不出庭的案件。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 232 条 规定: “ 【缺席审判】 (一)被告人已经依法传唤,在传票中已经言明可以对他缺席 审判时,可以无被告人的审判,以可能仅是单处或并罚 180 个日额以下的罚金、保 留处刑的警告、取消驾驶资格、追缴、没收、销毁或者废弃处分为限” ;233 条规定: “ 【解除被告人的出庭义务】 (一)如果可能仅是单处或并罚六个月以下的自由刑、 180 个日额以下的罚金、保留处刑的警告、取消驾驶资格、追缴、没收、销毁或者 废弃处分的,依申请可以解除被告人审判时到庭的义务。 依该规定,对于可能仅 是单处或并罚 180 个日额以下的罚金、保留处刑的警告、取消驾驶资格、追缴、没 收、销毁或者废弃处分等案件,在对被告人依法传唤并在传票中申明可以对他缺席 审判时,或者依申请解除到庭接受审判的义务时,可以进行无被告人的审判。 2、违反法庭秩序的案件。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 231 条 b 规定: “ 【因为违反秩 序行为被告人不出庭】 (一)因为违反秩序的行为,被告人被带离审庭或者拘押的 时候,如果法庭认为他的继续在场并非必要不可,他的在场对审判进程甚至有带来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德托马斯魏根特: 德国刑事诉讼程序 ,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41 页。 卞建林、刘玫: 外国刑事诉讼法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年,第 37 页。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严重影响之虞,可以无被告地审判。 3、被告人故意或过失导致自己无受审能力的案件。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 231 条 a 规定: “ 【造成无审理能力被告人缺席】 (一)对于被告人故意和有责任地把自 己置入排除自己参加审理能力的状态,以此有意识地使得审判不能在他在场的情况 下正常进行或正常继续进行的时候即使在此之前还未曾对他就公诉予以讯问,但只 要法院认为他的在场并非是必要不可的,可以在他缺席情形下将审判进行到底。 ” 4、审判时开始到庭,后来逃跑或拒绝出庭的案件。德国刑事诉讼法典231 条规定: “ 【被告人出庭义务】 (一) (二)被告人如果仍在审判中途离开或者 在中断的审判继续进行时缺席,可以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形下将审判进行到底。 5、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 247 条规定: “询(讯)问共同被告人或证人时, 如果因为被告人在场而有不会据实陈述之虞的,法院可以命令被告人在询问期间退 出审判庭,该规定同样适用于询问未满 16 岁的证人时,因为被告人在场对证人的 身心有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之虞,或者询问其它证人时因为被告人在场对证人的的健 康有构成严重危险之虞的情况,介绍被告人的状况及治疗前景时,如果对他的健康 有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之虞的,也可以命令被告人在介绍期间退庭。被告人一旦重 新出庭,审判长应当对他告知在他退庭期间所作陈述审理的情况。 ” 二、英国 在英国,原则上不允许缺席审判,法典中也有缺席审判制度的绝对规定: “被 告人经传唤而拒不到庭时,法庭可以签发逮捕证,强制其到庭,治安法院一般不作 缺席审判。 但在特殊情形下,缺席审判也是正当的。这些“特殊情形”有: 1、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简易程序中,被告人在法定情况下可以不出席法 庭的审理活动,而法庭也可以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况下作出。如果经正式传唤被告人 没有到庭,审判可以在被告人缺席时进行。 2、扰乱法庭秩序的案件。如果由于被告人在审判中的行为致使审判不能进行 时,法院可以命令将被告人带出法庭,审判可以在被告人缺席时进行。如果被告人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英约翰斯普莱克: 英国刑事诉讼程序 ,徐美君、杨立涛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165 页。 杨基富: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7 年,第 15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没有合法的代理人,法院必须为其指定律师以保障被告人的利益。 3、 其他案件。 根据第 18 条21 条, 决定审判方式时被指控者一般应当在场, 然而,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无须他在场:如果他的妨害行为使他在场时继续进行程 序不可行,法院可以在他不在场时继续程序;18(3)条:如果存在被指控者不在 场继续诉讼的好的理由,而且他的顾问或事务律师说他同意他不在场时继续诉讼程 序,也可以在他不在场时进行;23(1)条:被指控者不在场继续诉讼的“好的原 因”不限于健康原因,但可能包括被指控者在当天有重要的事先约定;如果治安法 官认为简易审判更合适,被指控者同意由治安法官处理的意见可以由他的事务律师 或顾问以他的名义表示,治安法官接着就可以马上处理案件或者休庭以给被指控者 参见庭审的机会。 三、美国 在美国,出席法庭接受审判是被告人的一种权利。该权利是由美国宪法第六修 正案规定的,所以被告人可以放弃这一权利而不必亲自出庭,但这种放弃的权利并 非是绝对的。根据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 43 条的规定: 1、审判开始时到庭,后来逃跑或拒绝出庭的案件。第 43 条(c) (1)规定: “最 初出了庭的被告人,或答辩有罪或作了不予争辩的答辩的被告人在下列情形下放弃 了其出庭权: (a)在审判开始后自愿缺席,无论法院是否告知被告人有义务继续出 席审判、 、 、 、 、 ” 。 2、扰乱法庭秩序的案件。第 43 条(c) (1)规定: “最初出了庭的被告人,或 答辩有罪或作了不予争辩的答辩的被告人在下列情形下放弃了其出庭权: (c)在法 院告知被告人其破环法庭秩序的行为将会导致其被驱逐出法庭后,被告人仍然实施 该行为,该行为足以表明将被告人驱逐出法庭是正当的。 3、轻罪案件中被告人同意或申请不出庭的案件。第 43 条(b) (2)规定: “如 果被告人所犯的罪行可能被判处罚金或不超过 1 年的监禁或两者并处,且法院经被 告人的书面同意,允许提审、答辩,审判和量刑程序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况下进行。 ” 杨基富: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7 年,第 15 页。 英约翰斯普莱克: 英国刑事诉讼程序 ,徐美君、杨立涛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65 页。 卞建林: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84 页。 卞建林: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84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四、法国 在法国,被告人出席法庭接受审判被定性为一种义务,而非像美国那样是一种 权利,法国刑事诉讼法典对缺席审判制度的规定在诸多西方国家中是最为详尽、系 统的,该法典从裁判效力的角度将缺席审判划分为“缺席审判”和“形式上的对席 裁判” ,法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主要是通过“形式上的对席审判”来运行的,即 被告人虽不出庭却视为他已出庭所进行的双方充分辩论的裁判。 缺席审判主要适用于以下案件: 1、轻罪案件。 法国刑事诉讼法第 411 条第一款规定: “因可处罚金或二年 以下监禁的罪行而受传唤的被告人可以致函审判长要求予以缺席审判。此项函件应 附入案卷; ”第三款规定: “但是,如果法庭认为被告人有必要亲自出庭,可以根据 检察院的要求,再次传唤被告人在法院确定的开庭日到庭受审,被告人对此项传唤 置之不理,应予缺席审判。 ” 2、传唤不到庭的案件。除法律规定适用“对席裁判”的情况下外,凡经符合 规定的程序受到传讯而不按传票上所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到庭的,应当适用缺席裁 判,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 410 条第二款规定: “如传唤的条件均已符合,被 告人无正当理由而不到庭,应当进行缺席审判。 ” 412 条规定: “如果传票没有送达 被告人本人又不能确认其知悉此项传唤,在被告人没有到庭的情况下,可以缺席裁 决。” 另外,根据法国刑事诉讼法第 320-322 条规定,在重罪案件庭审中,对席裁判 适用于两种情形:1、如果受审人不遵从督促传票,可以命令将受审人押送法庭, 也可以当庭宣读确认受审人抗拒到庭的笔录后,命令在受审人缺席下继续进行审 理。每次庭审后,应由重罪法庭书记官向以前未到庭的受审人宣读审理笔录以及送 达检察院的申请书副本和法庭裁判的副本,这种裁判应当看作对席裁判;2、受审 人在开庭审理中扰乱秩序时,庭长应当命令他退出法庭。受审人逐出法庭时,应由 卞建林: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84 页。 杨基富: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7 年,第 17 页。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余叔通、谢朝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50 页。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余叔通、谢朝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50 页。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余叔通、谢朝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50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警察看守,听从法庭命令,直到审理结束为止。每次庭审后,亦应由重罪法庭书记 官向其宣读审理笔录以及送达检察院申请书副本和法庭裁判的副本。 在轻罪审理程序和违警罪审理程序中, “对席裁判”适用于两类情形:1、经合 法传唤后,被告人既不出庭也没有申诉不出庭的理由时,应当进行对席审判;2、 经传唤的被告人如其罪行是判处罚金或者两年以下的徒刑的,可以写信给法庭庭 长,要求缺席裁判;在轻罪案件的审理程序中,对因健康状况不能到庭的被告人, 可在其辩护人的协助下,由为此而委派的一名审判官在一名书记官陪同下到被告人 的住所,或到拘留被告人的看守所,听取被告人的陈述,这种讯问应当制作笔录, 再次传唤被告人后,应即进行审理,不问刑罚的轻重。 第二节 各国关于限定适用的诉讼程序 一、德国 1、轻罪案件适用缺席审判的相关程序规定:a:对被告人已经依法传唤,在传 票中表明可以对他缺席审判时,可以无被告人的审判,但是如果进行公示传唤则不 进行无被告人的审判;b:在准许进行无被告人的审判情况中,被告人有权让持有 书面全权委托的辩护人作他的代理人;c:被告人被解除审判时到庭的义务的,必须 由受命、受托法官对他就公诉予以询问,讯问时要对他告知缺席审判中准许的判处 的法律处分,问他是否维持解除审判时到庭义务的申请;确定了讯问日期的,应当 通知检察院、辩护人;他们不必在讯问时到场。讯问笔录应在审判中宣读;d:被告 人不参加法庭审判时,不允许判处更高的刑罚或科处矫正及保安处分;准予剥夺驾 驶权。 2、对于违反法庭秩序而缺席审判的:第 231 条 b 款规定: (一)因为违反秩序 的行为,被告人被带离审庭或拘押的时候,如果法庭认为他的继续在场并非必要不 可,他的在场对审判进程甚至有带来严重影响之虞,可以无被告人的审判,在任何 情况中,对被告人都要给予就公诉表示意见的机会; (二)一旦准许被告人重新出 庭,如果此时尚未开始宣布判决的,审判长应当对他告知缺席时进行的审判的主要 沈海鹏: 浅谈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的构建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6 年,第 12-13 页。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余叔通、谢朝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50-151 页。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97-98 页。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烟 台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情况。 3、被告人故意或过失致自己无受审能力:第 231 条 a: (三) :是否依照第一款 对被告人缺席审判,由法院经对医师鉴定人听取意见后决定,可以在尚未开始审判 之前就作出决定;不服决定时准许立即抗告;抗告具有推迟效力,对已经开始的审 判应当中断, 直至对立即抗告作出裁定; 即使第 229 条第 2 款的前提条件并不成立, 仍然允许中断审判至三十日; (四)可能依照第一款进行被告人缺席审判的时候, 对没有辩护人的被告人要指定辩护人。 二、英国 在治安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时,首先,被告人可以通过书信表达有 罪答辩意见,在此情况下,被告人可不必出庭; 其次,在治安法院已经将传票发 出的情况下,如果法院确认该传票已经在审理期日前送达给被告人,或者被告人先 已到庭就控告进行答辩,而在延期审理时没有到庭,此时,法庭可对案件进行缺席 审理,也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办法,即宣布延期审理,同时发出逮捕状(也可以不发 出逮捕状)拘传被告人。但是,逮捕状只有在被告人必须到庭而拒不到庭的情况下 才能签发。 这里所说的必须到庭的情况是: 被控告为可诉罪而以简易程序审判的; 被控告的简易罪可能处以监禁的;保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