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差异教学理念下的网络合作学习.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差异教学理念下的网络合作学习差异教学理念下的网络合作学习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名称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 申 请 人 姓 名申 请 人 姓 名 苏苏 斌斌 指 导 教 师指 导 教 师 曾 继 耘曾 继 耘 教授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提交时间 2012011 1 年年 6 6 月月 1 18 8 日日 单 位 代 码单 位 代 码 1044510445 学学 号号 20080201262008020126 分分 类类 号号 g g434434 研究生类别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全日制硕士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201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201 年 月 日 目录目录 目录. i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i 前言. 1 一、问题的缘起 . 1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教学范式的转变 . 1 (二)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客观现实 . 1 (三)差异教学理论的启示 . 2 二、文献综述 . 2 (一)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 . 2 (二)关于网络合作学习的研究 . 4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5 四、研究方法 . 6 第一章 网络合作学习及其现存问题 . 7 一、网络合作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 7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 7 (二)网络学习的定义 . 8 (三)网络合作学习的定义 . 9 (四)网络合作学习的意义 . 9 二、网络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11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12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2 (三)集体动力理论 . 12 (四)自控理论 . 13 三、网络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与一般流程 . 13 (一)基本要素 . 13 (二)一般流程 . 14 四、当前网络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 15 (一)缺少有效的调查学生个体差异的方法 . 15 (二)主题任务及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 . 16 (三)网络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效率低下 . 16 (四)没有成体系、可操作的评价方法 . 17 第二章 差异教学与网络合作学习 . 18 一、差异教学的定义 . 18 二、差异教学的基本特征 . 19 (一)诊断学生差异,鼓励扬长避短 . 19 (二)融合预设生成,利用有效资源 . 19 (三)探索有效策略,促进差异共享 . 20 (四)着眼学生发展,实施差异评价 . 20 三、差异教学与网络合作学习的关系 . 21 第三章 差异教学理念下网络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 23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增强网络合作学习的针对性 . 23 (一)影响网络合作学习的学生个体差异的结构分析 . 23 (二)运用网络手段调查学生个体差异 . 25 二、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实施弹性化网络合作学习 . 29 (一)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弹性化教学目标 . 29 (二)利用网络合作平台明了直观的特点,捕获生成性教学资源 . 30 (三)把握时机,弹性分组 . 32 三、促进差异共享,提升网络合作交流效率 . 33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和谐活跃的网络课堂氛围 . 34 (二)利用 bbs 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 . 35 (三)运用网络平台的权限分配实现有效对话 . 36 四、开展差异性评价,切实关注学生发展 . 38 (一)对网络合作学习进行差异评价的主要原则 . 38 (二)网络合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使用 . 39 结束语. 47 注释. 48 参考文献 . 50 附录. 5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6 后记. 5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创新,网络教育逐渐 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伴随着合作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网络合作学习这种新兴 的合作学习模式也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同任何事物的发展轨迹一样,关 于网络合作学习的研究还有很多亟待完善之处。笔者正是受到差异教学的启示, 发现如果将差异教学的有关理念应用于网络合作学习,便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发 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本文力求实现两者的融合,以期达到完善网络 合作学习的目的。 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介绍网络合作学习并阐明其目前存在的局限。这一部分首先通过 研究合作学习及网络学习的定义,对网络合作学习的概念进行归纳和界定,分析 其有别于课堂环境中组织的合作学习的特点(意义) 。紧跟着介绍认知主义学习 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集体动力理论和自控理论等网络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深入把握这种学习模式。 最后通过分析和梳理网络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一般流 程,发现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局限。 第二部分:归纳得出差异教学的定义,简要介绍其基本理念,并说明差异教 学与网络合作学习的关系。这一部分首先通过对前人关于差异教学的出发点、教 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最终目的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做出关于差异教学的定义。然 后介绍差异教学中扬长避短、差异共享、动态生成及差异评价等理念在教学实践 中诊断学生差异, 鼓励扬长避短; 融合预设生成, 利用生成资源; 探索有效策略, 促进差异共享;着眼学生发展,实施差异评价等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当前网络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提出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促进网络合作学习的策略。这一部分提出 的策略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增强网络合作学习针对性。首 先从学习动机、已有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优势智能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方面 分析影响网络合作学习的学生个体差异结构, 然后介绍如何运用网络手段调查学 生个体差异,并举例说明如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组织更有效的网络合作学习。第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二点是关注预设与生成,实施弹性化的网络合作学习。分别从制定弹性化的教学 目标、利用网络合作平台的特点捕获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实施弹性分组三个 方面来体现弹性化。第三点是提出促进差异共享的策略,提升网络合作交流的效 率。这里主要是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和谐活跃的网络课堂氛围、利用 bbs 提 高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并运用网络平台的权限分配实现有效对话等方式促进差异 共享。第四点则是通过构建差异的网络合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切实关注学 生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网络;网络合作学习 分类号:g4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 abstract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al theory as well as networked education have gradually come to the forefront of public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now seriously considering these innovations due to continuing in-depth research into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various network efforts to acquire new coope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like any developmental process, the 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via networks is far from perfect. through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he author has discover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ing concep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networks in the ligh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actually promote student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ity. this article, therefore, aims to achieve a fusion of both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ity of networke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n expounder on its existing limitations. this first par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cludes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a network. its differences from a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are generalized, defined and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s (meaning). this mode of learning is grasped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gnitive study theory,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e group dynamics theory, the theory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other 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bases. by analyzing and sorting out its basic elements as well as its general processes, the current dis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network have been pinpointed. the second part sums up the definition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roduces, briefly, the basic concepts. it likewise explains th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 between teaching and network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cooperative learning. this part takes up from the previous starting point which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in teaching processes and forms, as well as the ultimate goal of collation and analysis, all summarized in regar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definitions. next to be introduced are the different teaching weaknesses, and the differences shared between dynamic generation and concep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s in the diagnosis of student diversity,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m and avoid their weaknesses. also introduced are the integration of default building, the use of generation resources, the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sharing of differences, the focus on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se is expounded on based on current networked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eaching concepts put forward for networks based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re are four main points for the proposed strategy. the first point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enhance network cooperation learning. beginning with learning motivation, existing knowledge base, hobbies, advantages,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 analysis of these students differences affects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t also introduces an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these students differences and explains how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n organization can contribute to more effective 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second point is concerned with the generated defaul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lexible network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separat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platfor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apture and use of the gene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flexible grouping is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se three aspects of flexibility. the third point 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shared differences, the promotion of network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efficiency. this is mainly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build a harmonious and active networked classroom atmosphere. bbs use improve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present themselves, as well as use the privileges of a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tform as effective ways of promoting dialogue and sharing. the fourth point is the difference of building a online cooperativ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s, and being truly concerned for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words: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network; online cooperative learning category number:g4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前言前言 一、问题的缘起一、问题的缘起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教学范式的转变 远程教育自出现以来, 由于其信息传送方式和手段的演变, 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函授教育阶段,以邮件传输为主;第二阶段是广播电视教学阶段,以广播电视 和录音录像为主;第三个阶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远程教育阶段,通过计算机、多媒 体和远程通讯技术相结合进行。这一阶段的远程教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因此其进化 和发展必然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譬如以开源精神为指引的 web2.0 技术的诞生,拓展 了学习者参与的空间;普式计算与虚拟现实变革了知识空间与情景空间,不仅使得学习者 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终端连接到网络获得资源,还大大提升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沉浸 感;网络教学平台从内容到活动都有了长足发展。 实现新理论与新技术的最优化组合,需要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的教学范式发生根本性 的转变。以往的网络教学可以看作是接收认知的教学范式,主要是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学习理论和 web1.0 技术为基础,着重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当前的网络教学以社会建构主 义、分布式认知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和普适计算、web2.0 为技术基础,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以 及学习的社会性、协作性等知识外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 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建构自己的思维框架,开发认知潜能,学会如 何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网络合作学习出现,正是为教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 无限的可能性。 (二)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客观现实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刚刚起步不久,常常出现“跳跃式”的发展,由于这种超常规 的发展方式,一些质量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产生。目前,远程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教 学模式:一种是与现有教学模式完全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时候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方 法的机械照搬;一种模式通过面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交替开展的方式进行;第三种模式 则是完全通过网络或者多媒体光盘进行授课,师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其中第三种模式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是现今远程教育发展的方向。总体来看,这三种模式虽然都在目前名目繁多的远程教育机 构的教学活动中被广泛采用,但教学质量低下却是它们存在的共同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如何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建议,开展网 络合作学习便是其中一项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它针对“网络教学极易兑变为基于网 络环境的自学”这一现实问题,强调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的合作对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视界的融合、差异资源的共享,提升网络教学的 质量。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具有生本性、交互性、趣味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突出特点,且能充 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平台和技术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及优势, 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在实践中予以采纳。 (三)差异教学理论的启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成为了全 民共同关注的话题。丁俊晖、朗朗等人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下一代的个性 化教育。差异教学的出发点正是个性化教学,其主要思想是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 异并最终实现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基于以上,差异教学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收和重视。 而差异教学研究中所关注的个体差异结构、个体差异发展的内在机制等理论问题,无疑可 以为我们正确处理网络合作学习中的个体差异问题提供有效的借鉴,促进网络合作学习教 学质量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二、文献综述 以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国内外还没有以“差异教学取向下的网络合作学习”为 主题的专门著作或论文。所以关于该课题研究现状的整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 国外以“差异教学”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以下三本著作的研究较为集中和深入, 值得我们关注。一本是美国差异教育学专家汤姆森教授所著的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 学 ,该书分别从“差异教学是什么”和“差异教学不是什么”两个角度,对差异发展教 学进行了描述。汤姆森教授认为, “差异教学不是: (1)20 世纪 70 年代的个别化教学; (2)失控的课堂教学; (3)固定的同质分组教学; (4)简单调整单维度课堂教学。 差异教学是: (1)教师主动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 (2)重质胜于重量; (3)以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估为基础; (4)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 (5)以学生为中心; (6)全班、 小组和个别教学的组合; (7)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一本是 carol ann tomlinson 和 susan demiesky allan 所著的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 ,该书作者认识到要想让差异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贯彻和发展,首先必须让学校的领导者充分认识和了解差异教学的价 值。本着这个目的,作者从学校领导的角度出发,对差异教学进行了阐释和介绍,帮助和 支持教育领导者们领导和推广差异教学。第三本是在黛安荷克丝所著的差异教学 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基于本杰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 分类学和霍华德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依据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 兴趣爱好及特长等个体因素,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中开展差异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 许多极具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及相关成果呈 现出以下特点:首先,要使教学个性化,实现差异教学,应当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 提。再者,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不应也不能仅仅依靠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这一目 标的实现应该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国家应该在推动和普及差异教学过程中扮演更 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欧美等国家的教育传统崇尚个人价值的体现、重 视人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通常能很好的体现尊重差异、培养个性的教学理念。这样的社 会氛围为差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第四,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时注重 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运用,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意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 目前,国内以“差异教学”为名开展研究的专门著作为数不多。主要有两项研究成果 比较系统全面地对差异教学进行了总结和研究。一项是华国栋老师所著的差异教学论 , 该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主要类型和内容,提出了很 多有效的测查方法,进而详细介绍了如何才能在学校环境中和课堂条件下有效实施差异教 学。第二项研究成果是曾继耘老师的差异发展教学论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学说为理论根基,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梳理和评价古今中外差异教学思想和 差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 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了差异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和质性特征,探讨了 学生个体差异的价值与结构、差异的本质规定性和内在机制,以及差异教学过程的行为特 征,构建了一个差异教学的理论体系。” 2 论文方面,以“差异教学“为主题在 cnki(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 350 篇相关论 文,其中来自核心期刊的有 36 篇,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曾继耘老师的关于差异教学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是一种合理性存 在 ,是一种教学资源;确定因人而异的、有差异的教育教学目标 ,是我国当代基础教育逻 辑发展的必然 ,是当代教育目的观的应有追求;差异发展是人的共同性发展与独特性发展 的统一 ,是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统一 ,是人的适应性发展与超越性发展的统 一;在实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 ,个体参与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 作用。 3缴润凯的关于差异教学的思考 ,文章“从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入手,提出了差 异教学的概念,分析了开展差异教学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教 育,并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4程向阳、华国栋的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初探 , 主要论述“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不 断进步的推动力。把学生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有利于多样 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资源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的学校生态环境;主 体间的差异互动有利于生成合作交往、共生共长的教与学过程;教师作为学生差异资源的 组织者、开发者和促进者有利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树立学生差异资源观有利于促进每个 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5王辉、华国栋的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主要论述了差异教学 本身的价值追求,包括: “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人本价值、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教育 的教育学价值、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的社会价值和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 6 (二)关于网络合作学习的研究 网络合作学习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 还没有专门的著作。 关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当 代电大 、 远程教育研究 、 远程教育杂志 、 外语电化教育以及中国远程教育等 期刊中。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网络合作学习,笔者在合作学习理论方面也进行了适当的 文献研究。 国内外从事合作学习研究的研究者有很多,其中尤以我国著名学者王坦老师的研究较 为系统、全面。其关于合作学习的专著主要包括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 合作教学 导论 、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以及合作学习: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论文方面 主要有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等,它们都对合作学习的 理论基础做了详尽的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 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认知精致理论;接触理论。 在 cnki 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网络合作学习”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论文 533 篇, 有 89 篇来自核心期刊, 其中主要代表文章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刘秀峰的 网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模式略谈 、丁顺宏的远程学习模式十年研究的内容分析以及陈萍 的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等文章为代表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的基 本合作模式,分别是竞争模式、协同模式和角色扮演模式,其中协作模式是指多个学习者 各自发挥自身的认知特点和优势,相互讨论,互相交流,通过互帮互助、进行分工合作共 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第二类是以归樱的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 、邵志华的现 代远程教育中合作学习效果影响分析等文章为代表的研究,他们都在分析网络环境特点 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网络合作学习案例,对网络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 量化研究和总结,探讨和发掘网络合作学习的作用及价值,并就如何搞好基于网络的合作 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三类是以魏国生的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研 究 、美杜林霞、孙玫璐的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合作学习的任务、分 组交流和认知过程 、王菊的现代远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等文章为代表的研 究,他们不仅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及其理论 ,进而讲解了网络合作的教学设计 ,并通过 介绍网络合作学习案例的操作过程,形象地展示了网络合作学习的一般流程及框架。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网络合作学习的研究着重关注基于互联网内网(局域网)的合作 学习的研究,忽视了基于互联网外网合作学习的探索;着重关注合作学习的开始和结束阶 段,对学习活动开展过程的注意却显单薄,鲜有结合网络特点提出的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的 方法和策略;虽然认识到网络学习后期评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评价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口腔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测算及民营机构服务转型方向
- 2025-2030口腔生物材料研发应用与产业化发展路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口腔数字化诊疗设备市场集中度变化研究
- 2025-2030口腔数字化诊疗设备市场增长与民营机构采购偏好报告
- 2025-2030口腔护理行业高端化趋势及品牌竞争分析
- 2025-2030口腔医疗连锁机构扩张模式与区域市场竞争格局诊断报告
- 2025-2030口腔医疗服务连锁化扩张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报告
- 2025-2030双语环境对儿童大脑可塑性的长期追踪研究
- 2025-2030即食型辣椒小菜产品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报告
- 2025-2030南美锂矿资源开发布局与全球供应链重塑趋势分析报告
- 保险基础知识培训
- 口腔药品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养老院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2-T 5192-2025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日语试题(含答案)
- 时事政治讲座课件
- 四次侵华战争课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公安辅警、法检系统辅助文员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