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权威资料]_第1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权威资料]_第2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权威资料]_第3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权威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现状和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企业经营理念不科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完善以及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舞弊现象经常发生。会计舞弊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本文主要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博弈理论分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有 效减少和防止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博弈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都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更重要的实现各方主体的需求和目的。由于各方主体所处的地位不同,利益追求也有所不同,如何实现各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合作共赢,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信息作为企业的商业机密日益受到重视,在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 度的影响下,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也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情况的限制,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和失灵。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并非是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影响了企业对市场经济运行情况及未 来发展情况的分析和预测,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筹资决策等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会计信息中造假,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造假的成本收益分析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规定不严,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低于造假的效益,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明知是违法行为而铤而走险,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企业的造假行为很可能在监察中没有被发现,企业不必为会计造假付出任何代价。 (三)委托代理制度的发展 随着委托代理制度的发展,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量存在着差异,代理人行为存在道德风险。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性质,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代理人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夸大经营业绩,以抓住经营过程中的发展机遇,进而千方百计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量的不等,信息掌握程度存在着差异,信息占有量优势一方能够利用自身优势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信息占有量劣势一方在这种情况下采 取各种手段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应对市场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他相关主体的情况,由此产生了会计信息博弈的过程。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营者由于对企业经营情况比较了解,在会计信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掌握一般只能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市场运行情况来分析,在会计信息的掌握上处于劣势。这样就形成了企业的经营者与投资者、经营者与所有者、所有者与债权人、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博弈。 (一)企业经营者 与投资者的博弈 企业投资者作为资金的直接投资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实际获利情况与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企业投资者希望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正确估计,从而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行衡量。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少披露甚至不披露某些会计信息,或者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为了顺利筹资,往往会在会计信息中造假。其次,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通过会计信息的 不披露,企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无法掌握,从而留下一定的管理余地。再次,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经营者将不利信息进行隐瞒。同时,会计信息中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企业不愿意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最后,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较高,企业不愿意浪费信息披露的资金。 (二)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博弈 企业所有者指的是企业所有权的实际拥有者。在委托代理制度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结成了交易关系,由于双方信息占有量的不同,导致交易过程中的 “ 逆向选择 ”及 “ 道德风险 ” 问题。企业经营者作 为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而企业所有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掌握只能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在经理人市场和兼并市场中,企业的经营者为了防止企业兼并或破产清算,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委托代理制度下,还存在着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博弈。由于会计人员自身也存在着利益驱动力,其受托责任会受到很大限制。 (三)企业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博弈 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的营业利润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企业所有者为了获取最 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希望企业债权人所持的财富能够转移到股东自己手里。企业所有者经济效益来源于企业税后利润减去企业的负债数额。因此,企业经营者往往通过提高股利的发放水平、将所贷款同于高风险资产投资、优先偿还权等方式来提高所有者对净资产的分配权,这些都损害的债权人的利益,双方博弈也因此而产生。 (四)企业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博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虽然脱离了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但企业的经营依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往往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查阅,而企业经营者为了企 业利益或个人利益而在会计信息中造假。如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为了少交或不交应纳税额,企业千方百计寻找避税的方法或者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在我国,由于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企业经营者利用我国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盲点开展各种活动,加大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掌握的难度,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无法实现透明化。 三、基于博弈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博弈理论的关键在于 “ 防 ” ,即对交易对方的行为进行分析,制定自己的应对战略。基于博弈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方法如下: ( 一)规范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要减少甚至消除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最重要的是规范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人员,应树立良好的经营理念,以科学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损害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应建立起企业经营者阶层,完善经理人市场,以等级来评定经理人的声誉情况,从而促使企业经营者放弃以会计信息造假作为筹资的手段。同时,会计信息造假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经 营者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获取的风险收益,如果造假效益低于造假成本,基于成本效益理论的分析,能大大抑制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问题。 (二)改革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 在企业管理中,应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应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通过国有股减持,加速企业股权的市场流通,能有效减少国有股控股而操纵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面。从我国股市来看,大小非减持对股价的波动有很大的影响。所谓大小非减持,是指大小非流通股的股 东减持。因为企业的股票可以分成可流通股票、非流通股票两种,在股改之后,原来非流通股票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这部分股东则可能将股票抛售而套现,即为减持。企业非流通股票占股本总额的 5%以上为大非, 5%以下为小非,大非一般为战略性投资,抛售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企业应优化股权结构,对股票减持情况及时向公众公布,以便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制度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监管力度不强,从而引发了会计信息造假。企业应加强其制 度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审计和稽核。以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等,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在条件允许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直接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或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直接领导,弥补企业会计制度的漏洞。再者,注册会计师可以从社会公众及委托人的立场上,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相对公正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避免企业内部因经济利益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对于企业外部监督而言,一是政府的财政主管部门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 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严厉查处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由于审计机关的力量薄弱且职责较重,可以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作用,委托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防止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问题,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改革企业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通过完善的薪酬分配制度,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个人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薪酬分配中,应以绩效考核为依据,选择合适 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方案,注重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以此来引导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增加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因会计纠纷所引发的会计诉讼也不断增加。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会计法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监管的主要依据,在会计信息监管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目前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理侧重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处理方式,民事责任的规定相对缺乏,法律责任的分配及归属不明,企业会计诉讼的司法处理存在困难。 因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归属和惩处办法,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企业会计信息 造假的成本,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会计造假问题。 (六)创造良好的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目前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及会计界的努力,还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促使企业从根本上放弃会计信息造假,实现治理的目标。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政府方面要极力支持并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工作,保证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 再者,应重视社会监督的作用,动员社会监督,有限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问题。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主体的立场和利益追求的不同,影响了各方主体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开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较低和委托代理风险的存在,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大量存在,逐渐形成了经营者与投资者、经营者与所有者、所有者与债权人、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博弈现象,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作用,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机构 的作用,保证会计质量。同时,应不断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健全经理人市场,树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观,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焕章,管慧芳,刘丽华等基于博弈论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 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9, 23( 1): 126-130 2张雅琴,原奇伟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J工会博览 理论研究, 2008,( 10): 50-51 3郭秋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J河北煤炭,2009,( 4): 73-74 4黄晓达我国上 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博弈分析 J时代经贸, 2011,( 33): 209-210 5邹红霞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J跨世纪(学术版), 2008, 16( 10): 144-145 6毛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论研究 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2010,( 7): 52-53 7张道斌基于博弈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 1): 37-39 8宁宇,张雯雯基于供需博弈的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J管理观察, 2011,( 11): 141-144 阅读相关文档 :发挥保险在国家灾害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农村青年信贷情况研究 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与管控 现行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及改进探讨 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新财务规则下高校加强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思考 浅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