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家庭治疗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 12 19 1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 同济大学医学院赵旭东电话 02165988874电邮 zhaoxd 特需门诊 同济大学东方医院02158822171 2019 12 19 2 内容提要 一 初识家庭治疗二 家庭治疗简史三 基本概念四 大致流程五 对中国临床的意义 2019 12 19 3 一 初识家庭治疗 1988年的初次际遇中国同事的反应 兴奋 好奇 困惑 反感德国治疗家与中国家庭问题 有用乎 能用乎 印象 与精神分析 催眠 老庄哲学 2019 12 19 4 二 家庭治疗简史 1 Fromm Eichmann 精神分裂症母亲 T Lidz 婚姻分裂 父母亲互相疏远 满怀敌意地互相竞争 试图从孩子那里夺得孝顺忠诚 亲近 同情和支持 婚姻偏斜 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 通常是母亲 常常显示出用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方式支配家庭的倾向 而父母中的另外一方常显得依赖 软弱 在这种处境中逆来顺受 并且让孩子将此视为正常 直线因果思维的后果 2019 12 19 5 2 Bowen 家庭病房 家谱 家庭系统理论 1952 1959之间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家庭成员安顿在医院空场木屋中 目的是把这些家庭作为一个个的单元来研究 最先让他感兴趣的是 寄生式 母子交互作用和互动关系 后来他发展出了一个体系庞大的理论 取名为 家庭系统理论 他的理论贡献和治疗能力体现了精神分析概念和系统论思想之间的结合 精神分析强调自我的发展 代际问题及过去经历的意义 而系统思想则着眼于此时此地构建着的和交互作用的家庭单元 2019 12 19 6 3 L Wynne 假性互惠 软性现实 交流偏异 研究了具有精神分裂症成员的家庭中反复出现的 破碎的和缺乏理性的交流风格或沟通方式 他们提出假设 含混不明的 令人困惑的交流模式 很可能促成了精神分裂症成员将发生的事件以一种含糊不清的或歪曲的方式进行解释的倾向 反过来这样一种表现在交流当中的迷惑不清的现象 可能强化了在应付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无能 2019 12 19 7 4 G Bateson 双重束缚 引入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概念 身为人类学家 生物学家和哲学家的格利高里 贝特森看到 某些数学和技术学的概念对社会和行为科学以及人类交流过程有极高的可用性 而这些人类交流过程涉及到病理心理学的现象 将家庭类比为一个控制系统的思想被他引入了家庭治疗 并从此成为家庭治疗的灵魂 他的理论将精神分裂症当作一种关系的现象 而非精神内部的病态 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由他发展出来的 交流学 的原则后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使得很多临床家将注意力从追求解释 为什么个体会这样那样的行为 转向了观察在信息交流及形成人际关系的时侯发生了 什么 这既是对一般情况而言 也适用于发生在家庭中的行为 2019 12 19 8 PaloAlto小组的 双重束缚 理论 童年期的双重束缚是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个体 通常是一个孩子 从一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人那里得到矛盾的信息 但后者却禁止他评述这种信息的矛盾性 受到威胁的个体注意到 他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进行回应 但同时这种回应注定要失败 不管他决定要采取何种回应方式 如果这个孩子反复地或持续地暴露在这种毫无出路的境地中 他就学会借助于同样相互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 逃避伤害 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手段 这个个体将从此以扭曲的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 但却渐渐失去理解自己的以及别人的交流行为真正意义的能力 从此个体 孩子 便开始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行为 从这个概念出发 贝特生小组将精神分裂症视为在一个家庭交流系统中 无能 的结果 2019 12 19 9 5 M Erickson V Satir 技术 魅力 普及 艾里克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治疗风格的精神科医生 这种风格可将催眠包括在内 又可不含有催眠的成份 他的杰出的能力在于他的顺乎自然 在于迅速和直觉的把握咨客特殊性的能力 在于他同时在不同层面上运用令人信服的交流的能力 这种超凡能力还表现在他对 矛盾指令 或悖论指令 的运用之中 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最佳的榜样 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间的联系 如何处理意识与无意识的微妙联系 他在这些方面的临床经验 深刻影响了帕罗阿多小组 2019 12 19 10 弗吉尼亚 撒梯尔受到帕罗阿多小组的影响 开始从事家庭治疗 她1959年进入这个小组 若干年后成了一位重要的人物 因为她清晰灵活进行演讲 教学的天赋和强烈的个人魅力 在书籍中 大众媒介中对于宣传普及家庭治疗 尤其是对帕罗阿多小组的工作作出了贡献 2019 12 19 11 6 60年代后的PaloAlto小组 困难与问题 交流层面与悖论 激进构成主义 2019 12 19 12 8 H Stierlin J Willi 代际派遣论 共同进化 派遣 delegation 的基本要素 是将派遣者和被派遣者联结在一起的忠诚纽带 这条纽带早存在于早期的亲子关系 尤其是在母子关系中 它指的是一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受到委托 派遣的一个孩子 得到许可 受到鼓励 带着一项使命离开父母的圈子到外部世界去 但是这种出走仅只是限于某一程度之内 其宗旨只是为了完成对于父母至关重要的一些任务 2019 12 19 13 这些任务可能是在三种不同层面上得到完成 本我 自我和超我的层面 在何种层面完成任务 取决于父母究竟是在何种领域内的追求尚未实现 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实现这些追求 满足这些需要的任务 现在由父母交给了孩子 荣格也曾说 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 是父母尚未实现的愿望 这一思想在史梯尔林的模式中更加细致化了 这种心理动力学现象存在于普通的家庭中 这是一种必要的 合情合理的关系过程 它赋予生活以意义和方向 2019 12 19 14 派遣过程的偏异情况 几种典型的偏异方式 产生病理性的后果 1 使命对受派遣者的天赋 资源储备 特别是与年纪相当的需要提出了过分的要求 使之不堪重负 2 使命引起受派遣者严重的孝心冲突 3 几种使命互相矛盾 受派遣者无所适从 4 受派遣者领到了使命 却没有被送出去执行 完成 5 孩子被送出去 却没有什么使命要完成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受到家庭忽视或排斥的孩子 2019 12 19 15 2019 12 19 16 Willi 共同进化 孩子不是白纸 被动地接受父母自上而下的影响 而是可能反过来 利用 亲子关系 剥削 父母 子女的发展常常超出父母精心安排的轨迹 甚至正好相反 呈现一种 钟摆 样运动 治疗应该促进双方的 共同进化 双赢 而不是了结一场 零和游戏 2019 12 19 17 7 Milan小组 反悖论 权力游戏 三项原则 控制论操作化 2019 12 19 18 目前趋势 声势浩大门派众多趋于综合应用广泛 2019 12 19 19 三 基本概念 1 治疗者的作用 扰动者促进自我组织 第二控制论 观察者与参与系统者 2019 12 19 20 激进构成主义 真实不是发现的 而是发明的 发明者 2019 12 19 21 可编辑 2019 12 19 22 假设 关于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没有常模 提问线索 制造听者 说者 被问者 旁听者差异 循环因果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断句 打标点 共时性 反馈性 多向性 中立 关系中立 问题中立 不做法官 教化者 施舍者 做镜子 拐棍 若有若无之间 若即若离之道 2 三项原则 2019 12 19 23 3 情境化 将问题细致化 还原为行为 并与具体的人 事 空间 时间相联系 将 是 变为 做 tobetodo 2019 12 19 24 4 共同写作 心灵探险 寻找未讲出来的故事 例外 放弃悲惨故事 创作新故事 2019 12 19 25 5 问题观 一种被构成的现实 通过不恰当的解决办法 使 困难 变成 麻烦 困境 放弃 再加一把劲 游戏 无中生有 的治疗性利用 2019 12 19 26 四 治疗的目的 一 心理治疗的一般性目标 1 影响行动2 影响心灵3 控制暴虐与愤怒4 促进投情与通融 同理心 empathy 5 促进希望与幽默6 促进宽容与同情7 促进宽恕与仁爱8 促进和谐与平衡 2019 12 19 27 二 系统家庭治疗的目标与策略 发现问题集中注意于 它 无能 缺陷 无望感 朝后看式注意增强寻找直线因果关系 解释完全责任 毫无责任去情境化 行为与背景分离 诊断 精神病 传达医学的病理模式并固化为个体特征 更多发展机会将注意力扩展至无症状的时空朝前看 假设性尝试选择的可能性 循环因果观 重效应 功能及维持因素提示病人有责任 施加影响的可能性 再度情境化 时空 关系 用系统假设巩固意义的联系软化 疾病 概念 将个体特征化为行为序列 2019 12 19 28 五 资源取向 的操作技术 见另文 2019 12 19 29 六 大致流程 方式 1 空间条件 成套治疗室 摄录设备 单向观察窗 专业情境不在家里做 做 不在饭桌上 心理治疗室 请勿打扰 有事请静候 2019 12 19 30 2 时间安排 长间隔的短程治疗 预约 会谈前讨论 治疗性会谈 首次访谈后续访谈陪伴性访谈随访暂停 幕间讨论结尾干预 评述 家庭作业 2019 12 19 31 3 治疗小组 会谈者 治疗师 协同治疗师 观察者 督导员 学习者 2019 12 19 32 七 对系统家庭治疗的跨文化评价 1超前性 将循环因果论 整体健康观 心身统一论临床操作化 具体实践新医学模式 克服现代医学的过分技术化 非人性化弊端 哲学基础 后现代主义 post modernism 打是福 骂是爱 爱得不够用脚踹 拳打脚踢是珍爱 头破血流最实在 请你尊重后现代 变态 我们都是后现代 2019 12 19 33 2现实性 人类困境 难题 矛盾有跨文化相似性 东西方的功能不良家庭大同小异 描述性概念及干预措施有普遍性 可用于中国 2019 12 19 34 3向东方智慧的回归性 汲取 运用 发展了东方思想 儒家关于家庭结构 功能的思想 道家 禅宗对人类过分迷恋理性的批判 中医整体观及辩证施治的做法 2019 12 19 35 跨文化移植的关键 处理几对矛盾的辩证关系 心理治疗的引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而是复杂的文化现象 思想方法 从 非此即彼 到 既 又 逻辑 普遍性与特殊性 系统家庭治疗对西方人有用 抽象层次 规则 模式 上东西方相似 可试用其描述体系和干预原理 临床情景不同 问题的内容 表达不同 尤其治疗关系不同 操作者应主动适应 调整 发展 成为有效接点 对托尔斯泰论点的翻转 幸福与不幸 2019 12 19 36 2群体与个体 心理治疗重要目标 个性发展 应与自私的个人主义区别 系统治疗重视整体但又促进个性化 relatedindividuation 作用于 未分化的自我泥团 与 家庭利益高于一切 的儒家思想不同 后者有压抑个性 扼杀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之害 培养过度依恋 粘结但交流质量低下的家庭关系 共同进化 观及 资源取向 可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要 避免极端个人主义 避免成为简单化的 偏执的说教者 2019 12 19 37 3和谐与扰动 依据对于心理病理和健康状态的理解 定义设计干预措施 引起两种反应 负反馈 控制性 缩小性效应 消除暴力 愤怒 焦虑 正反馈 促进性 放大性效应 增强同情 投情 希望 幽默 宽容与爱心 最终目标 个体 人际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创新性运用 不仅仅追求系统内部调整 第一级变化 及静态平衡 而是改变系统规则 模式 引起系统本身的变化 第二级变化 进而改变个体行为 2019 12 19 38 所以 不一定控制症状 有时反而放大之 以震撼功能不良系统 达致动态平衡 不片面追求消灭 抹平矛盾 体现循环因果观 可能的非治疗性副作用 干预太激进可致阻抗过高 依从性过低 或使激烈变化后的家庭与环境不协调 2019 12 19 39 4 解释的心理学与理解的心理学 解释的心理学 探究心理的生物学机制 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