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1页
医学毕业论文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2页
医学毕业论文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3页
医学毕业论文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4页
医学毕业论文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 X 大学毕业论文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姓 名:_2014年6月25日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3047 例健康体检者的肝、胆、胰、脾、肾等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结果 普通人群中检出率较高的最常见疾病为脂肪肝(18.29%),其次为肝囊肿(13.96%)、前列腺增生(10.21%)、胆囊结石(7.65%)、肾结石(7.54%)、胆囊息肉病变(5.92%)、肾囊肿(4.97%)、子宫肌瘤(4.36%)、卵巢囊肿(2.79%)和肝血管瘤(2.13%)。结论 超声检查对腹部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并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筛选等优点,应作为体检的必检项目。 【关键词】 腹部;疾病;健康体检;超声检查 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超声检查则是健康体检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2010 年4 月2011 年9 月本院3047 例自愿体检者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检出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个人体检和医疗保健提供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4 月2011 年9 月在本院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47 例,其中男性1578 例,女性1469 例,年龄1886 岁,平均年龄52 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有:飞利浦IU-22、东芝 6000,探头频率35 MHZ;体检项目:肝、胆、脾、胰、双肾等脏器;检查方法:受检者需空腹812 小时,受检者平卧、左、右侧卧或俯卧进行常规方法操作。检查子宫、双附件、膀胱、前列腺时则需膀胱充盈后进行。 2 结果 3047 例中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有疾病者1964 例,其发病率为64.47%,其中男性1184 例,占60.28%,女性780 例,占39.72%,疾病分类及发病率见表1: 3 讨论 各种疾病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3.1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肝脂肪含量约占肝重量的3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10%,即为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演变成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进展成为肝功能衰竭。本组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18.29%)最高,所以早期预防十分重要,体检很有必要。弥漫性脂肪肝在超声图像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声像图表现为“明亮肝”,肝脏弥漫性增大,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声衰减。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者建议少食油腻、甜品、戒酒及增加运动量后,体重减轻,超声复查可见脂肪肝减轻或者基本消失,血脂也正常,这正说明了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是可以变化的,脂肪肝是可逆的。而超声检查具有经济简便、准确无误、重复性强、便于随访等优点,故在临床上,应用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 3.2 肝囊肿 本次体检共查出肝囊肿223 例(11.38%)。肝囊肿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可将其分为先天性肝囊肿和后天性肝囊肿。前者可有孤立性肝囊肿和多发性肝囊肿,而后者可有外伤性、炎症性、肿瘤性、寄生虫性等肝囊肿之分。肝囊肿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临床不易被发生,但随着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广泛应用,肝囊肿已成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典型的肝囊肿为圆形的无回声区,内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在体检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肝囊肿的检出率逐渐增高,以老年组为最多见,其次为中年组,最少的为青年组,提示肝囊肿多为退行性病变,随年龄增大,其发病率、囊肿数目及大小均有增加趋势。 3.3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肿瘤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 常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典型的表现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稍强回声结节,边缘清晰、锐利,与正常肝组织界限分明有浮雕感,其内部为点状回声与条状强回声形成的细小网格状结构,其后方回声无衰减,亦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可见明确的边界,周围常有强回声包绕,内部为不规则分布的网格状强回声区及斑片状低回声区,有时可见斑点状钙化及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其后方可见回声增强。一般人群发病率为120%。本次体检共发现肝血管瘤41 例,占2.13%,以中年组检出率最高,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多在健康体检时发现。 3.4 胆囊结石 本次检查发现胆囊结石病例150 例,占7.65%。体检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有逐渐增高趋势,其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收缩能力下降,胆囊中胆汁淤积,易造成结石的形成;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的患者逐渐增多,导致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胆汁中的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易于形成结石,其次是华支睾吸虫病人,其虫体或虫卵聚积胆囊内亦诱发胆囊结石。其主要危害是发生梗阻性并发症和诱发胆囊癌。因此,胆囊结石患者要养成定期体检和门诊随访的习惯,以便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5 胆囊息肉样病变 从表中可以看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病率也较多,共发现116 例,占5.92%。胆囊息肉样病变仅少数有恶变可能,但提示人们要对其密切随访观察。该病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或仅有间歇性右上腹不适或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及附着处囊壁的改变,对5 mm病变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对体检发现的病例应进行随访,观察其动态变化,以防恶变。 3.6 肾结石 本次检查发现肾结石148 例,占7.54%。肾结石是泌尿科占第一位的常见疾病,多见于成年男性,直接影响肾功能,危害很大。结石引起尿路阻塞或肾盂、输尿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肾绞痛。超声检查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对X线不显影的阴性结石或骨骼重叠、胃肠道气体及粪便掩盖者,可较清晰地显示结石的大小、数目和空间位置,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3.7 肾囊肿 本次检查共发现肾囊肿97 例,占4.97%。肾囊肿在老年组最多见,其次为中年组,最少为青年组,提示肾囊肿可能也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随年龄增大,其发病率、囊肿数目及大小均有增加趋势,为与肝囊肿的发病有相似之处。超声显像诊断肾囊肿的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显像既能显示占位性病变的大小与形态,又能确定其物理性质,从而可免除昂贵的CT检查和具有一定损伤的肾动脉造影,对少数超声显像不能确定诊断者,可进一步超声引导下穿刺作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3.8 子宫肌瘤 本次检查发现子宫肌瘤85 例,占4.36%。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目前国内B超检查较为普遍。鉴别肌瘤,准确率可达93.1%,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以及周围有否压迫其他脏器等表现。B超检查不仅有助于诊断肌瘤,为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性变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 3.9 卵巢囊肿 超声诊断发现以下几种声像图表现,提示属于正常生理情况:发育成熟的卵泡。超声声像图显示:卵巢边缘处可见一直径约在2023 mm的液性暗区,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多数出现在月经中期。排卵后即缩小或消失;卵泡排掉后,空缺处形成黄体,声像图显示其内部回声表现多样,因此,黄体囊肿多被误认为卵巢肿瘤。经仔细检查,会发现黄体囊肿周围有一层薄薄的卵巢组织,彩色多普勒显示,囊肿周边可见丰富的环状血流信号,频谱测值阻力指数在0.30.5 之间。高度怀疑的患者,可以在第二次月经刚干净时复查B超,可见囊肿缩小或消失;早孕期间,也可出现黄体囊肿(声像图特点同上),大小不等,三个月以后会逐渐缩小或消失。 3.10 前列腺增生 本次检查发现前列腺增生201 例,占10.21%。一般在50 岁以后出现症状,最初出现夜尿增多、尿频、尿急、尿末滴沥。超声声像图表现:前列腺的各径线均增大,尤其前后径的增大更为重要;前列腺形态改变:正常前列腺的横切面图呈栗子形或新月形纵切面图呈钝三角形,增生的前列腺,前后径的增大往往比横径为明显,使前列腺的形态变胖、变圆、变成接近圆球形;向膀胱腔凸出,增生前列腺向膀胱腔凸出。左右侧叶增生为主的病例,向膀胱腔凸出部呈僧帽状,中间微微凹入处为尿道内口。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具有简单易行、准确率高、可重复检查、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且能清晰显示内脏器官及病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