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国当代水彩风景殛艺术,生存在中西文化和艺术体系的双重模式 下,面临着传承与借鉴,融合与突破的多重影响。在借鉴与融合中积极 引入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以挖掘和拓展水彩风景画的独特表现力, 也为走向民族化、更具时代感的水彩画发展拓宽思路。 随着绘画形式、语言的不断拓展,水彩风景画在继承和兼容中开拓 新的绘画理念,不仅在意境表达的内涵上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扩充,在外 在的表现形态上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其间蕴涵了简约空灵的 写意美,清新透明的写实美,情感与理性的抽象美,以及画种所特有的 材质美。其在意境的营造上也更具独特性和时代特色。首先,水彩风景 画在意境生成和营造的过程中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是围绕着情感展 开的,但又独具特色:一、水彩画是抒情的艺术,画种固有的特性决定 其更适合表现风景且更具抒情性。二、在意境营造的过程中情感的融入 上又具有独特优势。其次,水彩画的“水”“色”“形”要素在表现意境 时,都各具内涵又互为因果,且三者有机结合。另外,形式感是画面构 成形象的特质之一,是意境的躯壳,而意境是形式感的灵魂。水彩风景 画“有意味形式”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形式因素”“人文因素”“材料 因素”等。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根据自己的艺术取向来获取大量“有意 昧形式”的元素,营造各具特色的风景画意境。最后,抽象语汇及新材 料、媒介的不断扩充对当代水彩风景画的意境营造也注入了新的含义。 关键词:水彩风景画,意境,营己。形式,本体语言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m o d e mw a t e r c o l o r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i sb a s e do ne a s t e r na n d 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a n dt h ea r ts y s t e m i ti sf a c i n g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r e f e r e n c ea n d f u s e i ta d h i b i t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t h e o r yt od i ga n d w i d e nt h es u b j e c to fl a n g u a g eo fw a t e r c o l o r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i th e l p st h ew a t e r c o l o rt ot e n dt h e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a l o n gw i t ht h e m o d e mt i m e s a l o n gw i t ht h ew i d e n i n go ft h e f o r ma n dl a n g u a g eo fa r t ,m o d e m w a t e r c o l o rd e v e l o ps o m en e wp a i n t i n gi d e a sb e s i d e se n j o i n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i tc o m a i n st h es a t i s f a c t o r yo fp a i n tr e a l i s t i c a l l ya n da 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r o g r e s so ft i m e s ,w a t e r c o l o r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h a si t s o w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n dp e c u l i a r i t y f i r s to fa l l ,j u s tl i k eo t h e ra r tf o r m s , w a t e r c o l o r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i sb a s e do ne m o t i o n , b u ti ta l s oh a si t so w n c h a r a c t e r :i w a t e r c o l o ri sa na r to fe m o t i o n ,s oi ti s e a s i e rt os h o wt h e l a n d s c a p e i i i th a si t so w n d i s t i n c ta d v a n t a g eo fm i x i n gt h ea r t i s t i cc o n s t r u c t a n de m o t i o nu p a n dt h e n ,t h e “w a t e r c o l o r “f o r m ”a l lh a v et h e i rm e a n i n g , b u tt h e ya l s ow o r kt o g e t h e r s e c o n d ,f o r mi so n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c h a r a c t e r s o fp a i n t i n g ,i ti st h eb o d yo ft h ei m a g e r y , a n dt h ei m a g e r yi st h es o u lo ft h e f o r m 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i m a g e r yo fw a t e r c o l o r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c o n t a i n s t h e “f o r mf a c t o r h u m a nf a c t o r d a t af a c t o r a n ds oo n a r t i s t sc h o o s et h e f a c t o r sm e yn e e dt ob u i l dt h e i ro w i ii m a g e r y t h i r d ,a b s t r a c tl a n g u a g e c o l l e c t i o nn e wm a t e r i a la n di n s t r u m e n t a l i t yb r i n gn e wm e a n i n gt ow a t e r c o l o r k e yw o r d s :w a t e r c o l o r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i m a g e r y , c o n s t r u c t , f o r m , t h es u b j e c to f l a n g u a g e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f :学位论文 引言 水彩风景画作为珏方的传统绘画,既有对具体景物深入刻画的写实功能,又因其 与中国水墨山水画在审美趣味、笔意气韵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而很容易与中国 水墨“结缘”,形成了一种融合借鉴的优势。水与色、墨与彩,写实与写意兼济,达 到“意与境偕”的目的,从而在表达意境上使水彩风景画展现出全新的面貌,绽放出 新的艺术生命。一幅优秀的风景画作品,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意与境的有机结合。 境是生活现象的客观反映,意是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体现,意境是在主客观两方 面的有机统一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的本质真实。水彩风景画进入中国后从形成到发展 始终与大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自然景物的变幻莫测,虚实藏露,在水彩风景画中 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水与彩、工具和材质的作用下,相互交织、流淌、浸润,从 而形成了水彩画特有的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意境美。在中国美学史上, 意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探讨艺术形象特征和非形象意蕴的美学意义以及我 国民族独特审美范畴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同时是对中国人审美心理规律的高度概括, 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水彩画民族化的道路上,借鉴与融合一直 以来成为大家呼吁的共识。笔者在学习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水彩画创作实践, 试图从水彩风景画意境美形态,生成及营造的独特性入手,进行剖析;同时进一步探 讨。当代水彩画绘画形式、本体语言的不断拓展对水彩风景画意境营造的意义。 第一章水彩风景画独特的意境美 第一节“意境”概述 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意境”,在中国一直得到各艺术门类的推 崇。成为其追求的理想境界叶朗先生指出:。从逻辑的角度看,意境说在中国古代 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意境说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 条重要的线索”i l l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是中 国绘画艺术的本质精神所在,是传统绘画中最深层、最永恒、最具民族性的美学概念 试论水彩风景嘶独特的意境f f 造 之一。它既是客观景物的集中反映和再现,又是艺术家思想情感凝炼的化身和抒发, 它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相互交融的产物,而且通过情景交 融的形象能够把欣赏者引入到充分想象的空间。新版辞海对意境这样解释:“意 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 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 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 的艺术价值。” 在对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梳理和探求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老庄思想对其的影响。 早在易传中就有“立象”与“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以及诗“六义”( 赋、 比、兴、风、雅、颂) ,都是意境论形成的重要基础。老庄以“道”为核心来解释宇 宙及人生。以自然为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思想使“意境”理论形成了情景 交融、虚实相生的特征以及富于形而上意味的生命感和宇宙感,显示了老庄美学对“意 境”理论的深远影响。虚无是老庄“道”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老庄美学思想的根本。 “乎道? 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道可传,不可授,可得,不可见”。 “唯道者集虚”。【2 】 道是一种超物质、超现象、超知识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种排除理性概 念和理性分析的审美境界,是事物反映在心中的直接感受,是此心境中主客体的合而 两忘,是一种直观的直觉活动。 老子“虚实相生”的观念最早的影响了“意境”理论的特征,他开创了道家的宇 宙观,认为世界是有无相生,虚实统一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p 】即有形的 东西给人们带来好处,无形的空间却发挥着无限功用,说明有形无形相互依存为用是 不能分离的,只有虚实结合才能运行流转,生生不息。亦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的美学观念。庄子以自然为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州从物本身及物与人的精神联 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其对自然景物的审美关注,为“意境”理论提供了生长的土 壤,使得后世的山水诗画逐步兴起,并在创作中追求情、景结合。另外庄子崇尚的本 性自然之美;自然而然,推崇本真天性。“百年之木,破为牺樽,青黄而文之,其断 在沟中。比牺樽沟中之断,而美恶有问矣。其于失性也”。1 5 】世俗之见认为精美的 酒器和弃掷沟中的残木的美丑是有差别的,但从丧失本性来看,他们都是一样的。亦 2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l :学位论文 有“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寓言,同样验证“自然之美”的美学理念。 在汉魏六朝时期“意象”、“滋味”、“风骨”、“神韵”等美学概念的提出,对意 境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及佛教的传入,释家倡境界,对意境形成亦有着直接的 启迪作用。到了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首创这一名称,“诗有三境:一目物境,二 日情境,三日意境”,使意境论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同时唐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 书中提出“思与境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都 是对意境基本特征的深刻论述。f 6 】绘画方面,唐代张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 出,迸一步确立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观。( 7 1 清代画家郑板桥指出写意画表现人的意境 的重要性:“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人之意境何如耳。”把意境看成是艺术 家主观精神所表达的境界。王国维运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方法,提出:“何以谓致 有意境? 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是也”。l s 】现代宗 自华把意境论提高到民族美学精华的高度,系统阐述其理论内涵和价值,指出其意义 是介乎功利境界和伦理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玩赏它的色相、秩序、节 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 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9 l 因此,意境不仅是探讨艺术形象特征和非形象 意蕴的美学意义和我国民族独特审美范畴以及艺术创造的过程:同时是对中国人审美 心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西洋绘画的水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了一个具有 庞大创作队伍和广泛影响的画种。一直以来,水彩画以其洒脱、酣畅、清新、明丽的 特征,被人们看作是抒情的艺术。其画种特点本身具有表意的优势。因此,中国当代 水彩风景画艺术在中西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在借鉴和融合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 “意境”理论以挖掘自身语言的独特表现力,从而使绘画面貌逐步走向民族化,更具 现代感。 第二节当代水彩风景画的意境美形态 水彩画进入中国以后,以其轻盈、湿润、厚重、透明兼济的特征,既可充分表现 西方绘画明暗、光、色等:又很容易向中国水墨、工笔淡彩等轻灵的画风靠拢;还可 以借鉴版画、装饰画等特点。同时,水彩画最具灵活性,可塑性,在借鉴其它画种的 表现效果上,几乎是“无所不能”,也是最有其发展天地的。因此,水彩风景画在表 试论水彩风景画独特的意境营造 现意境方面能兼容中西绘画之长,含纳虚实、空灵,塑造入微之韵,给人以妙趣天成 的视觉审美感受。 i o l 从元代以后中国画集中体现水墨画的最高成就主要在山水画上,而水彩风景画又 最能接受其表现方式。也更容易从中汲取营养。欧i i l 的风景画,发展到十九世纪后期, 以印象派的客观写实而登蜂造极,也由此盛极而衰。然而,以我们现实的眼光来看,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无论中国的水墨山水还是欧洲印象派风景,无论是东方的还是 西方的都有意境。西方风景画主要以光色为手段营造意境拟实的、封闭的、有限 的、瞬间的,带有视觉追寻性的。 h i 无论是巴比松森林里的柯罗。还是阿根杜伊河畔 的莫奈,他们对林中雨雾、水面云气都情有独钟,并工于渲染气氛;这种气氛不正是 画家心灵的呈现,同样让人从中领悟意境。在西方风景画“意境”的表现不是主流的, 它是少数一部分富精神性的画家的天性流露。而中国山水画表现的意境是会意的,开 放的、无限的、永恒的,着重精神体验性的。【1 2 】由于受老庄思想影响,历来强调主体 情感的投入,讲求“情景交融”,形成了以“意境”“气韵”为核心的艺术特征 在中西绘画不断趋同和融合的今天,水彩风景画本身作为西画具有其写实优势, 又具备很强的借鉴中国水墨的先天因素,在继承和兼容中开拓新的绘画理念:再加上, 由于其与自然无尚的亲近感,以及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独特魅力。故在“意境”的表达 上,很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形态。一般的认为,水彩风景画在追求意境时,作品 的特色不必求形似、逼真、工整、装饰性等特点,而是以简洁、写意、神似、空灵的 创造一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耐人寻味的独到风格。写意、泼彩、画印象、抒感情, 快速而连贯地运笔,利用水与色的溶化,扩散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然而,随着绘画 的多元化发展,当代水彩风景画意境不仅在其表达内涵方面较大的丰富和扩充了,同 时在外在的表现形态上也具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其间蕴涵了简约空灵的写意 美,清新透明的写实美,情感与理性的抽象美,以及画种所特有的材质美。 首先,“尚意”是中国画的一个传统,导源于周易“立象以尽意”以及稍后 的“得意忘象”玄学思想,受这种哲学理念的熏陶,中国绘画意蕴着一种哲学精神。 。六法”首标“气韵生动”到黄休复高扬“逸品”倪瓒标举“逸气”一脉相承,都说 明写意的精神性在绘画中的主要作用。这些是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性紧密结合在一起 的。早在水彩风景画刚刚步入中国后不久便很快的与中国水墨结缘,且最大限度的吸 收了写意的表现形式。强调画家主观精神的表现,在追求意境的过程中使物质性减弱, 4 内肇古师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精神性提高而游离于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性,不遵循西方绘画理论中的色彩学原理, 不注重环境色和条件色的限制,采用同一种颜色的平涂与渲染来表现物象。通过一色 的深浅变化或色与色的配置、对比来达到色彩的和谐画家营造虚拟的时空,表达自 身主体的一种心理空间;可能不是去描绘一个具体景点、景色,而是要表达一种境界, 抒发自己的一种理想,一种情绪。 其次,传统美术的再现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彩风景画的发展方向 和创作形式正是因为水彩作为传统美术的写实主义性质。仍然沿袭的是以再现性为 特征的表现方法,在水彩创作的现状里,传统写实主义仍是占据绝对地位。除了非主 流的抽象绘画和一些实验性水彩等之外,几乎所有绘画形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再现 性因素。虽然在水彩语言和图式探索上渗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但整体还局限于写实传 统的表现程式。从写实性看,当代水彩风景画仍然因袭了西洋画光色,明暗、以及透 视等表现手段水彩画以水调色所产生的水色通透和淋漓渗化的效果,色的透明,水 的流畅,笔的轻快,水与色的高度交融,形成了水彩风景画清新透明的写实美形态 另外,当代水彩画的“抽象性”,包含着抽象美的因素,同时也区别于纯粹抽象 派的理论。抽象性”虽然不是对具体物象的如实再现,却是通过大量舍弃,捧除具 体物象非本质方面以高度概括提炼的形态而合目的地产生一般具体物象所不具备的 价值其始终是对具体物象的高度概况。有别于抽象主义完全到一个抽象的世界中去 寻求灵感,寻找创造力它存在于作品中。与观众产生共鸣却难于用确切的语言表达 贡布里希在评价绘画中的美时称:。我说不出来的什么”时,可能就是指的这种抽象 的意味绘画抽象性的不同形态,造成不同画种艺术表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国绘画 中强调。笔墨情趣,线、墨、色等形式要素的有机组合所体现的某种情绪和趣味同 绘画所表现的具体物象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水彩画中的水,色韵味,颜色问的碰撞 也体现出一种情趣和趣味性,同样具有绘画抽象性形态的独立意味在特有的物质媒 介所产生的画面效果和主体感受的相互作用中体会抽象性存在的同时,我们同样可以 从西方对形式感的理性研究中获得启发画家就势必对具体物象进行主观归纳,添减 甚至更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实物象,使其达到特定的理想的要求,从而迫使绘 画在一定程度上疏远,背离了现实的物象总而言之,当代水彩画的抽象性形态集中 体现着创作主体的个性,是艺术家主体方面的构思和创造力所灌注的生气和灵魂,是 绘画意境较高形式的体现,。是反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的心灵 s 试论水彩风景碗独特的意境茜造 最后,我们独标当代水彩风景画意境美形态,绝不能忽视水彩本身的材质美。水 彩画以水溶性颜料和水作为绘画的媒体,在视觉效果上显现出透明、流畅、滋润等独 特的艺术情趣,并与其它画种拉开了距离,是一种“诗话性语言”。l l 习同时,作为时 代性的体现以及媒材的变革,水彩在材料的运用上具有了非常强的包容性,随着新材 料、新技法的不断产生,使许多水彩艺术原本的缺撼成了创新的突破口,为现代水彩 风景画意境形态的丰富和拓宽提供了可能。 第三节水彩风景画意境的生成 一、精湛的水彩画表现技巧 水彩风景画独特意境美的生成,首先包含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我们重视艺术、 重视画理,同样地要重视画技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如果抽空技术层面,单纯的谈论情 感因素,则水彩艺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鱼。水彩艺术的技法成分是构成其本体 语言与形式外观的核心,也是水彩艺术区别于其它绘画艺术的根本,它构成水彩画艺 术永恒魅力的审美基础。在营造意境方面,技巧与情感是同等重要的,没有技巧的水 彩画的意境和没有情感的水彩画意境是同样不存在的。威廉透纳的水彩画追求色彩 与空气表现技巧的改革,他用光辉明丽的色彩,精奇纯熟的技巧,表现了亦真亦幻的 “水城”幻境,运用透明色块把物象和结构复盖,营造出光与色的波动使人感受到朦 胧的意境之美。康斯泰勃尔是一位田园画家,同样擅于描绘潮湿空气。在技巧上,他 从不盲从别人“我是尽力使自己的作品看上去与别人的作品不一样。我将以毫不 做作的手法,表现吸引我的景色”。f 1 4 1 他的水彩风景画,以准确、精炼、独特的艺术 手法,让人感受到纯真、质朴、独特的意境之美。 技法的研究是重要的,熟练的技法是画家表达思想的必要条件,技法掌握的越好 表达就越准确越深刻,技法掌握的越多,表现方式就越丰富。水彩画的技法主要在于 对水分的控制和对时间的准确把握,要做到能够干湿控制得当,收放自如。绘画实践 是创作的源泉,接触自然,深入自然,把水彩技法运用于自然,把自然美,升华为艺 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任务。水彩风景画以艳丽、轻快、透明、洗炼、概括的特性,畅 谈人生,感叹自然、升华素养、赞美生命。 二、虚实、含蓄的艺术手法 水彩风景画意境的表现同样离不开虚实的艺术手法。新版辞海对意境这样解 6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释:“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 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i ”】如何理解虚 实? 虚实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对立统一的一对美学范畴,在古典美学中有多种含义。这 里说的实,是指文艺作品中由直接形象引发而由联想或想象所得的间接形象。在绘画 作品中,实与虚还可以泛指详与略、密与疏、露与藏、显与隐、黑与白等相反相成的 方面。水彩画作为西方绘画,在空间的表现和处理上虽然受“摹仿论”、“反映论”、 “现实论”的深刻影响,但并不是就没有了虚实,他们认为所谓实,就是形体结构明 确,细节表现详尽,色彩对比,明暗反差较大;所谓虚,就是画面形体对比较为模糊, 色彩对比减弱,明暗反差较小,细节比较概括。透纳的风景画作品紫里吉,表现 了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巧妙运用虚实手法。画面浓淡,黑白对照,块面与线条对比, 画面虚实结合,大明大暗的节奏和韵味,远景无穷的灵逸洒脱,中景山色的含蓄朦胧, 营造出变幻莫测、韵味实足的意境之美。中国水彩风景画利用自身具有的材料特点, 融合中西,在水与色的交融、渗透中,产生虚实韵味的变奏,形成“宛若天开”的审 美境界。画家柳毅的水随天去,王云鹤的晨曦,都成功的运用了虚实的手法。 虚实的恰当处理不仅给人以深远、空旷及更多的联想,其“含而不露”的手法,还会 给人带来与画面实景相反的表现效果。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一书中指出: “意境不是表现孤立的物象,而是表现虚实结合的境,也就是表现造化自然的生动的 图象,表现作为宇宙的本性和生命的道( 气) ”,不仅道出意境说的美学本质,而且道 出了意境说的美学意义,那就是,要达到气韵生动( 即把握住“境”) ,就必须做到, “虚”与“实”相结合。 1 6 1 进入中国后的水彩风景画在意境的虚实表现上不再停留在 西画写实主义强弱、明暗等技巧的表达上,同时还借鉴融合中国水墨意韵的“大虚” “大实”及含蓄的艺术手法。给人以“意在言外,思而得之”的感受,产生“象外之 象”“景外之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也就是含蓄。说到含蓄,指诗意 深远、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一种艺术风格。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不著 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已,若不堪忧”,不直接显露地表现诗意,而又极富有 感染力,即使不涉及到自己之事,而已不胜其忧愁了。0 7 1 故此,要求作者手法委婉而 内涵深刻,意不外露而富有联想,透过想象,即能体察作品深含的内蕴。这种手法的 运用,画面往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或“空白”,抓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舍去无关 紧要的细节,给观众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如,写实风景画作品中的一抹远山,一泓 7 试论水彩风景独特的意境营造 清泉一角屋檐,小桥流水淡淡炊烟等画面无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之美 三。意境”之美包含真挚的情感 。一切美的感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l l 。j 意境之所以能够感染人,打动人,就是因为其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真挚的思想情 感,没有情感意境就无从谈起情感是构成意境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客观生活中 的景,只有具备某种审美特征,才能真正感动艺术家,融发某种情思,而艺术家也只 有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能从中看到与自己的思想情感有某种联系,或者从中领悟出 了某种人生意义时,才会把它作为描述对象古今中外的优秀画家,他们作品都饱含 着作者真诚炽热的思想情感,这也正是他仍作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1 9 世纪风 景画家柯罗对自然充满激情他的作品孟特芳丹的回忆 取材于湖边森林的一角, 以清晨特有的色调描绘了如镜的湖面和前景葱郁婀娜的橡树,再配以点景人物姿态的 刻画,使画面宁静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强烈挚爱水彩画家柳毅以表现乡 情乡景的江南水乡系列无不是对自然山水田园的咏唱和礼赞。 追溯到古代,意境的形成及发展始终都是围绕着“情”字展开的早在国语晋 语五 ,开始把。情”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认为。文”是。情”的表现形式 孟子认为:。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 ) 。庄子否定儒家的情感观, 认为礼乐文章,有失性命之性,。性情不离,安用礼乐”( 庄子马蹄) ,他把性情 与审美表现,视为一种无形式的境界“繁彩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雅龙) 把“情” 作为审美,鉴赏的最高标准唐代美学,其重情因素,更多体现在对“情调”、。情志”、 。情貌气。神情”的审美心理分析,也表现在对。情”这一审美范畴所确立的定义 李嗣真:续画品录 ,。动笔形似,画外有情”0 9 1 明祝允明:。身与事接而境生,境 与身接而情生”意谓审美情感是由人的心境所产生的,心境则是人身与外事相接的 结果嗍明艾浚:。情由外感。乐自中出”( 云床休居自适小乐府引 ) 他认为审美 刨造的目的,都是。感发惩创”的结果脚l 宋张戒提出:。情真味长”意谓诗歌创作 要有真实感情,意味隽永蚴明袁宏遵提出;。情与境会”情,指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客观事物境况意谓诗歌创造须要达到情与境的融会咧王昌龄:。景无情不 发,情无景不生气石涛:。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网 说明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言,表现了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 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溯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并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且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瞄i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嗍 风景画意境是情景的结晶,是情感物化的结果。自然景观的千变万化、姿态万千, 难以固定的物象轮廓如量表出,只有经过了画家梳理,代致相思,咏味唱情,以成就 其艺术的至高境界同时,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来自于情感的冲动,但情感本身是复杂 多样的,谁的作品能反映情感的共性及特定时代的个性,谁的作品的意境就具有深刻 的意味。巴尔蒂斯风景作品中的神秘肃穆,怀斯作品的思乡怀旧,都是情感的共性及 特定时代的个性的集中反映。 意境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意象( 艺术形象) ,把欣赏者引入能够 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从而使欣赏者能够领悟到一种深远的化境,获得“味之无 穷”的美感。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对自然,人类或亲近 它、或畏惧它、或利用它、或征服它、或好奇它促使艺术家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 系。对大自然的描绘是人类情感表达和理性认知的重要方式,风景画是这种方式最集 中的代表,反映了艺术家对大自然共同的情感,以及基于不同的文化所采取的不同的 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风景画的历史反映了人对自己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历史,即人 的自然观的历史。水彩风景画是极具生命气息的,面对太阳,面对月亮,面对那生生 不息的大自然,让心中的轮廓都飞舞起来。不论你驻足那片风景,置身心灵的乐园, 一种神奇、一种宁静的气息,一种诗歌的氛围、一种纯朴的人文情怀。一种水色通透、 灿烂;生命的蓬勃、美丽那是万物的本质。 从材料角度看,水彩用水稀释,追求水色交融;色彩冲击力弱,又因为在纸本上 作画的缘故,易于褪色,且不经久;因此,由于水彩材质上的这些特点,更容易倾向 个人抒情的描写,也更适宜表现风景邵大箴先生曾这样评价水彩画:“它的绘画材 料,技巧和表现手法比较精炼、灵巧,富有温情,它一般是比较抒情的”网所以水 彩风景画作为艺术家释放情感的媒介,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轻音乐”似的绘画形 式同时,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上自有其独到的表现,它的笔意和格调,最能 抒写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的境界。 “意境也是每个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 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 宗白华) 【碉水彩画家安德鲁怀斯,“笔下所传达的那种紧 迫不安的戏剧效果,带有淡淡的感伤,孤寂的味道;深深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9 试论水彩风景画独特的意境营造 其作品抒发着移民的美国人的生活情调,充分地表达出美国人特有的现实精神。怀斯 作品中表达了浓郁的“怀乡之情”,他说:“我的作品是与生活的乡土深深结合在一起 的,但是我并非描绘这些风景,而是通过它来表达我心灵深处的记忆与感情。” 2 9 l 传 统认为,水彩画是抒情的艺术;从抒情的角度看,水彩风景画是个博大精深的画种, 奔放酣畅,洒脱明丽是它的特征,这有助于画家直抒胸臆,从而进一步开掘深刻隽永 的内涵。综上所述,水彩风景画意境的构成有诸多因素,但基本因素还是情与景。 ( 美) 怀斯奥森屋 第二章对营造当代水彩风景画独特意境的阐释 第一节水彩风景画意境营造的过程 所有艺术形式中意境的营造过程都是以情感为主线。水彩风景画在意境营造的过 程中同样是始终围绕着情感展开的。开始,艺术家对景生情,有感而发;到真情注入 及立意构思;最后情景交融,意境同一,表达情感,孕育成形。作品的艺术生命从生 发、孕育到完成,经历一个一波三折,内外交融,孕育意象的过程,这其问始终离不 开情感的介入。 一、有感而发选题 丰富的自然景物为画家提供了不尽的创作素材。包罗万象的自然景象照生我们 心中无限情思,从而勃发艺术家的灵感和气韵。画家造景过程,也是其审美修养、学 识的反映。或旷远如原野苍茫;或澎湃似惊涛激荡;或轻盈若细柳拂枝;或娴静象平 湖映月这些感觉源于个性爱好、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对所感景物的认可和选择, 同样反映画家的审美倾向。当面对烟波浩渺、小桥流水、溪谷深幽、长河落日的 景象时,其朦胧、其婉约、其幽美、其壮烈对景物内在美的心灵观照,也同样反 1 0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映画家的审美能力。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每个人心理具有不同的意义,同样的客观景物, 只要通过不同的心理“过滤”,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异。比如,一轮明月,一个客 居异乡的人会感受到远离家人的孤寂,而一双热恋中的情侣却会把它看作彼此坦露心 怀的裁体。阿恩海姆认为:“欣赏是高度选择性的,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 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3 0 1 贡布里希也有类似的观点。 “眼睛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仪器,它是为大脑服务的,而大脑必须具有选择性, 否则眼睛就是对大量的难以把握的信息应接不暇,看见的过程总是包括寻找,比较, 解释和忽略一些东西等活动。” 3 h 作为一个风景画家,首先应该有一颗能够感知自然 美的心灵,还应该具备广泛选择美的能力。 二、真情注入立意 在意境的营造的过程中,面对自然,无论欣赏还是创造,艺术家都是将眼前的自 然与心中的自然相趋吻合,把心中强烈的情感倾注到造化自然中,心与其所观之境如 鱼戏水,忻合无问。【3 2 】仿佛恋爱的情侣,一旦遇上自己心中的知己,便会把无限的真 情倾注给对方。风景画家在选择了适合自己艺术表达的题材时,就将心中的完美投射 到景物上,使景物瞬间成为寄托理想的躯体,故也变得完美起来。正如“醉眼看花花 也醉。”要想花醉,必先人醉。自然景物蕴含了人的情感,从平庸的现实宇宙跳出来, 便形成“意象”。说到“意象”,指“艺术家构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p 刀可以理解 为“情”与“景”的统一,其特点在于“象”是感性的,可见的,是一种外表形态, 形象具体而明晰;“意”是精神性的,不能为视知觉所感知,但能理解和想象,在艺 术中是一种情思、神志、情意,深远而隐含。“意象”中的“意”与主体的理性修养 密切相关,与其经历、情感乃至个性密切相关。简单说:意象是带有情感的符号象征 性,并具有精神内涵的艺术形象,是生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 一。“象”之所以能“尽意”是因为“象不是生硬的概念,而是一种活脱脱的能变化 的生命体,其鲜明生动的形象易于为人所感知,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通过联想、体悟去 领受更多、更深的“意”,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矧“意象”一经产生,意 境营造就完成了又一个重要环节立意。事实上立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把已选的景 象经过情感融入,内心的加工,生成一个全新的形象即包涵了艺术家心志,情感 的“意”和客观景物生动形象的“象”。带有情感的符号象征性,并具有精神内涵的 艺术形象的“意象”形成的过程。 试论水彩风景菌独特的意境营造 三、意、境同一表达 意境生成并非某类意象的简单集合,要使意象组合起来为一个意境服务,就得使 。情”升华到“意”。这个“意”并非某种单纯的情感和情绪,而是情中有理,理中 有情。情因理,具有了深刻性和普遍性;理因情而具有打动人灵魂的力量。那么风景 画如何将心中之意,巧妙的贯穿于散漫、零乱的意象组合中的昵? “世间万物都是相 互联系的,物象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或对立性。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并置, 利用“枯、老、昏”三字具有的某种情感类似,使败落、无力、黯然三者映照,以突 显其共同性质。再如水彩画家平龙的小村大树高大繁茂的几株大树、几栋矮小的 农舍,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村庄生机勃勃、静溢、昂然的景象格式塔心理学派认 为世间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力的图式”物理世界,生理活动,心理活动, 本质上都是力的作用。风景画的意境是情景因素的结合,情感是生命的反映,情感的 。力的图式”与客观景物的“力的图式”的同二- 才能营造出绘画的意境。其次,这些 物象还要用一种美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绘画之美在于形式,形式为感情服务,情感与 画面形式同一,而体现出独特的意境来。 小村大树平龙 那么,水彩风景画在意境营造的过程中情感的融入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首先,相对宜予寻找造型上情感的集中点。面对各类繁杂的物象,艺术家多方位 多角度进行比较选择,发现最感人的角度后,或写实、或写意、或抽象的表达,对物 象进行删繁去简,用情感组织画面。而水彩画由于具有技法的多样性和快速性等特点, 不必像油画那样,先辅大色、层层覆盖、叠加,细节到画布每个角落,整体到每一笔 触而水彩一旦定好心中的图式、意象,便直入主题,任意挥洒,直抒胸臆;完全 可以忽略不必要的细节。甚至可以大面积留白:“。因而在造型和图式上更宜于寻找 情感的集中点,更宜于激发和唤起情感的体验和潜能这一点更接近于中国写意水墨。 1 2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除了对图式和造型的审美情感投入外,色彩情感的恰当运用也是决定水彩画意 境高低的关键,在色彩情感的车富性这一点上又是写意水墨难以比拟的。第三,水彩 画在色彩的调制渲染过程,水色流淌、幻化;颜色的瞬息渗化,又带有快速性和较强 的可变性,一笔颜色常常在调色盘上和画到画面上有着较大差别,因而,要求对画面 色彩有预测能力,同时又要作好应对水彩颜色偶然性带来的神奇效果;好的偶然效果, 往往能激发起作者更深层的情感潜能,甚至让人沉浸在创作过程的欢愉体验之中a 所 以,水彩风景画在意境营造过程中对于情感的融入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二节水彩画水、色、形、基本要素对风景画意境的表现+ 一、水彩画的基本要素“水”对风景画独特意境的营造 画种各有特性,这特性就是画种独立存在的价值。水彩画作为以。水”与。彩” 为媒介的画种,充分发挥水的韵味和彩的透明性,是水彩画艺术特性的根本所在准 确美好的处理水色关系,恰是水彩画艺术性、技巧性的高度体现,也是水彩画营造其 独特意境的最根本因素。首先,水诱发的渗化、沉淀、重叠产生的不可预见的肌理效 果,形成水彩画丰富多样的审美特性,也给水彩画家探索独特表现形式提供了可能性。 或水色淋漓、湿润、飘逸的写意性;或厚重细腻、深沉、丰富的写实性;及理性或抒 情的抽象表现无不展示出水彩画特有的艺术魅力。第二,在水彩风景画的创作过程中, 水与色的玩味、揣摩、研究与探求,首先要求对水性和纸质要有深入的了解,才可能 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有了对水、色的控制,即可激情奔放的挥洒,也能冷静理性的精 雕细琢。从而在画面操控上达到迸退自如第三,水彩风景画意境营造的过程是展开 想象描绘自然神韵的过程。面对大自然,自然界的景物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形 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和谐自然的景观。如何提炼、创造? 如何概括、夸张? 通过创造性 思维合理组织画面,最终通过画面要传递什么精神? 什么“意”? f 司样要求对水彩画 语言有很强的驾驭能力,避免盲目性,做到“下笔有神”处理好变化统一,虚实均 衡,节奏与韵律的关系第四,作为一幅水彩风景画的远山、远树、天空、远入、中 山、中树、中人、近树、近人应当怎样画? 用什么技法画? 落笔于画幅之前,就应该 在头脑中有一套完整的概念,需要作画者还要有细腻的性格,不急不躁;有全局思维 想象的能力。第五,意境的营造实际是情感的物化。水彩风景画的意境源于自然景色, 发自于肺腑;生命生生不息,环境日新月异,春、夏、秋、冬四季节轮回:以及地域 试论水彩风景画独特的意境营造 特征各不相同,形色各异的景色,衍生出万千意象。而对水彩画水分的控制,成为其 把握意象、表达意境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水彩技法变化的核心。在表现上形成丰富 多样、干湿不同的水彩画技法,再加上地域特点的不同和艺术家技法、修养、爱好的 不同也决定着施水用色的意趣。第六,水彩画与中国水墨画之间有着紧密的“水缘” 关系。传统水彩中的笔触、水迹是为造型服务的,结合光、色的表现,尽量贴切地描 绘物象外在形貌、质感、空间等,属于西方传统绘画观念体系的范畴,其中艺术表现 成分蕴含于对笔触、水迹的把握处理之中。而东方人对这些形式因素的理解,可谓博 大精深,其见解同样可用于现代水彩画的创作实践。画家柳新生以湿画法表现了富有 梦幻般的风景画意境,他的作品充分运用了水的渗化、流动,使色彩交融、碰撞营造 出如梦如幻的神奇境界。李剑晨评价他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化”。他 在技法上的追求,也是为了充分表达梦幻般的纯真之美。柳毅的水随天去以饱和 绿色奏鸣曲柳新生 水随天去柳毅 的水分,作由浅入深的泼色渲染,迅速挥洒,落笔无误而一气呵成。画面湿漉漉,水 灵灵,如宿雨初晴,水气拂面,有西洋水彩画的清新爽朗之感,又有中国画飘逸神秘 之气。这些,完全得之于对水分恰到好处的运用。 水彩画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水性的特征是根本的,其潜能是无限的。因 此,对水性的研究和不断挖掘也是必要的。就拿“水渍”来说,在过去是水彩画技术 上的大毛病,而如今却反过来利用这种缺点。当然如果将水彩的艺术特质一味定格在 “水”上,势必会导致单一、偏执的审美定势,从理论到实践过分强调和依赖水的运 用,将其神秘化,玄妙化;甚至,一味沉迷于水彩画的偶然效果,而导致画面生动但 是轻飘,艳丽而不深沉,轻快而不够耐看,成为只适合表现小题材、小情趣的品种。 最终不利于水彩画意境表达,也会失去水彩画本体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深度。因此, 1 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我们充分挖掘和研究“水”的魅力而不能变成极端的执迷于“水”。反过来,我们也 不主张过多追求水彩画可控性因素,使得水彩画变得像油画,版画而失去水彩画独特 个性的美感。这种担忧应该说不是多余的。事实上,一个水彩画家对形、色的理解远 远重于对水的掌握。以水控制色彩,用光创造情调,使水彩画成为表现自然与人的情 感的最佳载体。正所谓“成在水,败也在水,”水份的表现不是孤立的,水、形、色 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三者完美结合为佳,由于水分在时间的掌握上必须要把握好分 寸,要求造型尽量概括、简炼,但又不失表现力。在表现上或色块叠加,或水色浸润、 渗化,或小笔塑造,或大面积渲染,都要有非凡的控制力。有时起笔不落,水色淌洋, 一气呵成;有时则按步骤,分阶段,有计划的完成。总之,用最恰当的施水技法表现 恰当的形式,营造完美而独特的意境美。 二、色彩对水彩风景画独特意境的营造 。 色彩是绘画重要的艺术语言,是与人类情感联系非常紧密的。作为西画的一个标 志,依然具有重要位置。水彩风景画正是利用色彩的奇妙变幻,表现以有情、有韵、 飘飘洒洒的艺术情感。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使艺术作品给人的印象更加强烈、深刻; 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准确:情感抒发更加饱满真挚,从而更加鲜明生动的表现 意境。水彩风景画中的色彩写意,决不是自然色彩的还原堆砌,它贵在传情达意,以 色彩来传神抒情。明快、强烈、轻柔、含蓄、表现力强是水彩画的色彩特点,虽比不 上油画的厚重,但其透明,轻盈又何尝不是优点。尤其在风景画创作中简约、空灵、 透明的画面表现方面与写意、抒情的意境营造方面具有着先天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色彩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色彩生理学、色彩心理学的 诞生,对艺术家绘画创作中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也极大的丰富加强了。西方 绘画的色彩较早的开始重视了科学规律的认识和系统研究。十八世纪末,英国伟大的 风景画家威廉透纳和约翰康斯泰勃尔对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突破。透纳追求表现大自然的崇高,壮丽和无比的威力,喜爱表现天光水色浑然 一体及云、雾、水融汇其中的景象,画面光线耀眼,色彩灿烂,眩人眼目。嗍康斯太 勃尔却以表现纯朴真实的田园风光,他发现了光的颤动和空气对景物的影响,用色上 一扫古典派的棕褐色调,明丽鲜亮。透纳和康斯泰勃尔的探索成果,直接影响了后来 的绘画色彩,以及印象主义画派的产生。印象派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工程原理与技术模拟题
- 2025年高级产品经理面试实战模拟题与答案全攻略
- 2025年人力资源经理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公路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 应聘登记表(知识研究版本)
- 2025至2030中国精密不锈钢卷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紧急通知软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菇娘种植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陆安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论语专项考试题及答案
- 贸易意向合作协议书范本
- 校园活动讲安全
- DB37T 5230-2022 岩棉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 浅析立体心何模块在新高考中的命题方向研究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设计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医院内部督查与监督制度
- 2024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
- 浅谈幼小衔接的论文
- 2024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必考题库附含答案
- WS 329-2024 麻醉记录单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