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6鸿门宴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2.6鸿门宴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2.6鸿门宴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2.6鸿门宴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2.6鸿门宴 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鸿门宴(课时1)班级:_姓名:_设计人_日期_课前预习 预习案【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2熟悉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重点难点】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知识链接】1作者作品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并正式着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他在狱中仍然继续从事写作。太始元年(前96年)被赦,出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了史记,时称太史公书,三国后专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万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表”为大事年表。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将其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表明其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及文学价值。史记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得栩栩如生的人物传记。司马迁的笔下,有帝王将相、学者儒生,也有刺客游侠、富商豪贾;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有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也有微贱的人物。2文本背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领侄子项羽(时年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时年48岁)也在沛地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刘邦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出现了。3文学常识纪传体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传记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它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它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为纪传体。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写成的。【预习小测】1掌握下面字形、字音。飨( ) 鲰( ) 戮( ) 郤( ) 卮( ) 虏哙( ) 眦( ) 跽( ) 俎( ) 玦( ) 杓2课内成语集锦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飨士卒_ 鲰生_ 卮酒_ 戮力_目眦_ 樊哙_ 按剑而跽_ 彘肩_刀俎_ 玉玦_ 帷幄_ 杯杓_【自主梳理】1通假字成五采 (“采”通“彩”,色彩)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2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今义:鱼的肉)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知识拓展 探究案【要点探究】1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起了什么作用?2梳理故事情节结构,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课堂小结】通过自主学习,你对本课中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初步的认识,请将它记录下来。鸿门宴(课时1)详细答案课前预习 预习案【预习小测】1xing zu l x zh l kui z j z ju sho2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3xing/zu/zh/l/z/fn kui/j/zh/z/ju/wi w/sho【自主梳理】知识拓展 探究案【要点探究】1第一件事是“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是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这些事件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2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矛盾复杂,波澜起伏。宴前:(战或不战)(1)无伤告密。(导火线)(2)亚父定计。(激化矛盾)(3)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4)刘邦对策。(5)项伯说情。(局势由张而弛)宴中:(杀或不杀)(1)沛公谢罪(初步稳住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