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环卫工人安全生产教育.doc_第1页
县环卫工人安全生产教育.doc_第2页
县环卫工人安全生产教育.doc_第3页
县环卫工人安全生产教育.doc_第4页
县环卫工人安全生产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环卫工人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向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所必须做的宣传、教育和训练,它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中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做出了规定,这已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同时第五十条对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义务也做出了规定,要求从业人员应当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才能上岗,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而且还应当掌握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大量的工伤事故分析统计资料表明,工伤事故与年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工伤事故的最大值发生在18岁到30岁之间,而且发生在入厂工作的头一、二年,即刚入厂工作不久的新员工最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因此必须要对新员工进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安全素质,增强其预防事故的能力。 新员工进入单位后,首先应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概况,包括产品、产量、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等,使新员工树立信心,爱企业,爱岗位,这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新员工来说,掌握工作技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即安全第一的行为方式。一、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生产就是要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环境、设备设施和人的不安全因素,使这三者关系协调统一。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这三者关系不协调所致,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这三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是最重要、最活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依赖人去改善,良好的作业环境需要人去创造。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牢固确立五种安全观念 一是预防观。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工作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平时就要加大安全管理、安全监督的力度,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只有做到超前预防,才能少出事故,甚至是不出事故。 二是基础观。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开展的好,离不开基础工作,安全的基础工作包括安全的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基本规程、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等方面。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基础工作薄弱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一段时期,煤价上涨,一些矿井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往往置安全于不顾,盲目的追求产量,该投入的资金不投入,该改造的设备不改造,该执行的制度不执行,该遵守的规程不遵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还在生产,最终酿成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在做好安全的基础工作上下功夫。 三是基层观,也就是群众观。基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职工群众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只有基层单位切实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职工群众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为防止安全制度落实和监管中存在的层层衰减现象,重要的是将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 “一位老船长因为没带望远镜导致这船撞上冰山几千人沉沦大海,一位机长因为未锁紧一颗螺丝钉让飞机在万米高空解体几百人生命抛洒高空。”这一例例事故不难看出安全勿以事小而不为,安全应从基础抓起。 四是责任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级领导干部及安监人员,要本着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确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避免“老好人”思想,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要真正做到“瞪起眼来”抓三违,“静下心来”做工作。 五是落实观。为确保安全生产,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安全事故还为什么层出不穷,这里面就有了执行、落实的问题。制定了制度,不去执行、遵守,那这些制度就等于是废纸一张。要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的问题,必须在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方面下功夫。对安全工作要思想上落实、领导上落实、工作中落实,特别是安全隐患的整改要抓实、安全基础工作要夯实,力戒形式主义。(三)安全生产的三不伤害原则所谓“三不伤害”,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本人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自己:你的安全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安全,美好生活才有可能。1、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2、保护自己的责任主要靠自已。3、掌握自己操作的设备、 或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4、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 不违章作业。5、任何活动或设备、 都可能是危险的,确认无伤害威胁后再实施, 三思而 后行。6、杜绝侥幸、自大、省能、想当然心理, 莫以患小而为之。7、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训练,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8、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不安全行为的纠正。不伤害别人:他人生命与你的一样宝贵,不应该被忽视,保护同事是你应尽的义务。 1、你的活动随时会影响他人安全, 尊重他人生命,不制造安全隐患。 2、对不熟悉的设备多听、多看、多问,必要的沟通协商后再做。3、操作设备、尤其是启动、维修、清洁、保养时,要确保他人在免受影响的区域。4、你所知、造成的危险及时告知受影响人员、加以消除或予以标识。5、对所接受到的安全规定/标识/指令,认真理解后执行。6、管理者对危害行为的默许纵容是对他人最严重的威胁,安全表率是其职责。不被别人伤害: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变化的环境蕴含多种可能失控的风险,你的生命安全不应该由他人来随意伤害。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报告危险。2、 你的安全知识及经验与同事共享, 帮助他人提高事故预防技能。3、 不忽视已标识的潜在危险并远离之,除非得到充足防护及安全许可。4、 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不伤害生命比不伤害情面更重要。5、 冷静处理所遭遇的突发事件, 正确应用所学安全技能。6、 拒绝他人的违章指挥,即使是你的主管所发出的,不被伤害是你的权利。(四)安全生产的“三违”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反“三违”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性违章)。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违章违纪恶习势必酿成事故,后患无穷,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对不安全行为乃至成为习惯的主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站班会、班组学习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二、环卫工人的安全问题环卫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每天起早摸黑地为我们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同时道路清扫保洁又是一项高危环境中的特殊工作,他们在为清洁城市每天都在流汗,同时也在流血。环卫工人为了及时清理行人、车上乘客等乱扔的垃圾废物,常常会“埋头苦干”而忘记周边飞驰的车轮,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同时,由于环卫工人都是凌晨开始作业,此时正是驾驶员最疲劳的时候,再加上天还没太亮,车速快等原因,容易发生车祸。2005年10月18日下午6时30分左,在柳州市阳和开发区阳和大道中段,一名年纪约30岁左右的清洁女工被一辆由南往北行驶的摩托车撞翻在地,造成该女工受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个区自2006年1月至10月间,被车辆撞伤的环卫工人引发的交通事故共10起、18人受伤,平均每月1起伤1.8人。2008年10月28日凌晨3时30分,长春市解放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65岁环卫工人老赵在上班途中被一辆红色出租车撞倒,29日8时30分,老赵停止了呼吸,29日16时15分,肇事司机自首,案件告破。2006年10月10日至15日,仅西安市区就有3名保洁员被撞身亡。20012006年,陕西省因交通肇事发生保洁员作业安全事故就有841起,其中致使保洁员死亡54人,受伤787人,致残168人。据悉全国各地涉及环卫工人安全事故的事件屡见不鲜,去年4月8月,四川成都市就发生多起环卫工人被撞伤事件,宁夏则在上半年,发生了至少三起殴打环卫工人事件。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七个方面引起的。 (一)事故主要发生在快速干道上。按有关规定,快速干道上除设定的人行横道允许行人通过外,其他路段不允许行人通过,环卫清扫人员由于作业的需要(没有清扫车辆),不得已在这些路段上实行人工清扫,清扫工人在专心清扫时,防不胜防,时常被高速行驶的车辆从背后撞上、挂上、擦上。 (二)事故高发期在凌晨时间。环卫清扫作业一般在黎明前开始(夏季4:00、冬季5:00以前),此时,一是在黎明时间天色阴暗,视线不好;二是有些路段没有路灯,能见度低;三是有些驾驶员疏忽大意,快速行驶,致使正常作业的环卫工人被撞。 (三)肇事驾驶员多数从事营运车辆。营运车辆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交通安全法规、超速行车;有的驾驶员加班加点,疲劳驾车,遇到紧急情况措手不及,时常发生交通肇事。 (四)节假日期间事故发生率较高。由于节假日期间街面污染严重,清扫工人劳动强度大,而有的驾驶员在此期间酒后驾车,违章行驶,事故发生率随之增大。同时,节假日期间城市人口流动量增加,垃圾产生量增多,环卫工人在街面卫生维护过程中,更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五)环卫工人的劳动防护措施不够。近年来,为减少环卫工人安全事故发生,环卫处高度重视劳动保护,强化防范措施,购置荧光反射保护服装,但由于环卫作业经费紧张,劳动保护服装更新不及时,荧光反射效果差,起不到应有的保护效果,加之驾驶员马虎大意,容易造成恶性交通事故。 (六)环卫工人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市区环境卫生的压力主要由商家和市民产生,环卫工人在遇到环境污染、乱丢乱倒垃圾事件时,由于责任心所使,往往上前制止,容易与商家和市民发生口角,并升级为肢体接触,但在我国环卫工人的年龄一般都在50岁60岁之间,且多由女性老龄人员组成,身体状况明显处于弱势,安全事故由此发生。 (七)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差。一些市民的环境卫生素质不高,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乱仍乱倒现象随处发生,甚至有的驾驶员或乘客在行驶期间,随手从车窗扔出垃圾,散落在危险的车行道上,因清扫的特殊性,清扫工人不得不在此危险的路段进行清扫保洁,客观上加大了作业危险系数。加之部分市民意识淡薄,不但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反而恶言相加、拳脚相对,近三成的安全事故是对环卫工人的殴打、侮辱事件。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职工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杜绝事故。 2、所有环卫职工上班必须穿着统一的反光安全警示服(背心)。 3、如需要在固定一个位置长时间作业的,还应设置临时警告标志。在环卫工人作业时,将安全警示标志位置延伸至30米外,起到二次警示的作用, 4、尽量夜间不要参加作业,如遇特殊原因的必须设置警告标志、照明灯具和监护人员。 5、大风、大雨、大雾(中雾)天气应不得进行环卫作业,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6、环卫职工作业前必须经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作业后还应经常性的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包括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参加作业 。7、主路作业时应始终保持在行车道的最右侧,严禁越位。特别在清扫中间护栏、快车道花坛内侧灰带时应提高警觉,注意来车。处理主车道上的污染时,应在清理点来车方向3050米处设置醒目的路障(路锥),扫地时脸要朝车开过来的方向,便于发现来车,提高警觉度,特别是在夜间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作业时,应设置警示灯,警示过往车辆,并做好防护措施。清扫保洁人员要根据本路段的人、车流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方式,主动避开行人和车流高峰,以免发生意外。 8、保证通讯畅通,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及时取得联系。三、环卫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及防治(一)胃病 : 长期在受污染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工作,饮食极不规律是环卫工人患胃病几率高的主要原因。早上不吃早餐,白天长时间工作在受污染的工作环境里,有时可能边走路边吃东西,饮食没有规律,时间长了,难免会患上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就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液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胃病发生。因此,预防胃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吃饭,饮食要有规律,一定要吃早餐,而且还要休息好,每天必须保证六小时以上的睡眠。 如果胃已经不好了,那么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 2.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3.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4.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5.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6.择时饮水: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7.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8.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二)鼻炎:环卫工人长时间的在外面工作,干燥、粉尘、汽车尾气以及高温、冷空气、温湿度变化等这些职业环境因素都可能造成鼻黏膜的损害,诱发鼻炎。预防鼻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平时注意提高免疫力,如用冷水洗脸,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均衡饮食等。 2.工作时要有防护措施,减少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譬如戴口罩。 3.每天早晚清洗鼻腔,可以在洗脸的同时往鼻腔中多撩一点水,让鼻腔中的脏东西变湿润、变软,然后左右交替地轻轻擤鼻涕,切记不可用力地擤鼻涕,也不要挖鼻孔。要长时间地保持鼻腔湿润,最好在家里放上加湿器。 4.注意保暖,气候转变极易感冒引发鼻炎。季节转换时注意观看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 5.如果有过敏性鼻炎,应该及时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三)腰腿疼:环卫工人每天劳动强度大,干活时常常用同一种姿势,工作环境受气候影响大,尤其是我们北方冬季极为寒 冷,如果劳动保护措施不好的话,患关节炎的几率就会增加。最常见的是膝关节问题,其次还有腰、肩、腕等。预防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办法是注意保暖和防寒防潮,适当锻炼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扁桃体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总之,增加自身抵抗力才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可减少患骨关节炎的危险;防止过度疲劳,避免让关节经受长期压力可降低患关节炎的几率;改变过量饮酒等生活习惯有助于防止关节恶化,防止出现并发症。得了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则要注意少从事用关节的活动。 如果因为受凉、潮湿而引起了关节痛,可以贴一些膏药以缓解。另外用纱布包住炒好的盐特别是老海盐,热敷于关节,可治疗因潮湿、风湿等引起的关节炎。(四)呼吸道疾病:环卫工人与交警一样被人们称之为“马路吸尘器”。他们天天接触各种尘埃,再加上北方天气寒冷、干燥,因此常年在环卫一线工作的人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等。环卫工人在平时工作时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在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