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肩周炎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肩周炎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肩周炎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肩周炎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学说 了解经络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阴阳 何为阴阳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是用对立统一的关系来阐释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 一种思想和方法论阴阳是宇宙万物生发之基础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阴阳由日月所引申的属性特点 运动的静止的外向的内向的上升的下降的温热的寒冷的无形的有形的明亮的晦暗的兴奋的抑制的 属阳 属阴 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归纳表 经络 一 什么是经络 是针灸推拿的核心理论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 有路径的含义 经脉贯通上下 沟通内外 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特点 直行 较大络 有网络的含义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较经脉细小 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特点 纵横交错 交细小二 什么是经气 推动物质运行的动力 例 血液的流动必须依赖气的推动 人体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人体精神 三 什么是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不像人体其他的几个网络 拥有特定的管线结构 而是一个遍布全身由多种不同物质所构成的锦密网络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经为主干经深经粗1 2 3 络为分支络浅络细经少经多直行4 5 络多络多纵横交错 经络 经络 如同路 有航空线 铁路 高速路 公路 乡间小路 路长期使用路况会逐渐不好 车辆受阻 保持经络畅通 好比是对路的养护 是令身体健康的前提 经络是人体气百百血运行的通气 如同运输工具 有飞机 火车 汽车 自行车 如果说运输工具是物质 通经济发展的保障 气就是人体内的物资 是人体健康的营养保障 血 如同物质 有吃的 穿的 用的 物质丰富 人们才会丰衣足食 物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血液就是人体内的物质 是人体健康的营养保障 穴位 如同总调度室 调度室用以指挥协调 让路 车 物资充分发挥作用 所以 对穴位进行按摩 涂抹产品 目的是要透过穴位 让经络 气 血融会贯通 通力协作 延缓衰老 健康体魄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手足三阴经 手足三阳经经脉奇经八脉 任 督 冲 带 阴跷 阳跷 阴维 阳维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行的正经经络十五别络 经脉别出的较大分支系统络脉浮络 浮于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 最细小的络脉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系连属部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反应区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 肺 心包 心 手三阳经 大肠 三焦 小肠 足三阳经 胃 胆 膀胱 足三阴经 脾 肝 肾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由手足 阴阳 脏腑三部分组成手足 循行于手足 内外 前中后的不同部位脏腑 十二经脉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 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阴阳 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 如 将隶属于五脏 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将隶属于六腑 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 躯干和四肢 纵贯全身 以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为标准 六条阴经分布于 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是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 四肢外侧和头面 躯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排列顺序 手 大肠 阳明 前 太阴 肺三焦 少阳 中 厥阴 心包小肠 太阳 后 少阴 心足 胃 阳明 前 太阴 脾胆 少阴 中 厥阴 肝膀胱 太阳 后 少阴 肾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 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肢节 在体内与脏腑有明确的属络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交接规律 阴阳两经交四末同名阳经交头面阴经与阳经交胸中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心中 胸中 肺中 食指端 大趾端 小指端 小趾端 无名指端 大趾端 鼻旁 目内眦 目外眦 奇经八脉 一 奇经八脉 即别道奇行的经脉 有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共8条 故称为奇经八脉 二 奇经八脉的特点 1 无脏腑所属 无阴升阳降规律 2 无表里相合的配偶关系3 别道奇行 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作用 1 任脉 行于腹 胸 頦下正中线 诸阴经均与之交会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故称 阴脉之海 2 督脉 行于腰 背 头面正中线 诸阳经均与之交会 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故称 阳脉之海 3 冲脉 与足少阴经并行 环绕口唇 且与任督足阳明经等有联系 具有涵蓄十经气血的作用 故称 十二经之海 或 血海 4 带脉 起于胁下 环腰一周 状如束带 具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的作用 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作用 5 阴维脉 起于小腿内侧 并足太阴 厥阴上行 至咽喉合于任脉 具有维系全身阴经的作用 6 阳维脉 起于足跗外侧 并足少阳经上行 至颈后会于督脉 具有系全身阳经的作用7 阴脉 起于足跟内侧 伴足少阴等经上行 至目内呲与阴脉会合 具有调节下肢运动 司寤寐的作用8 阳脉 起于足跟外侧 伴足太阳等经上行 至目内呲与阴脉会合 具有调节下肢运动 司寤寐的作用奇惊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 各有其所属的腧穴 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 十四经 其它六条奇经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脉与任督脉之中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运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正常功能活动 经气联系作用 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濡养作用 通行气血 濡养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感应作用 针刺中的 得气 和 行气 现象 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调节作用 经络 脏腑间的支持调节 经络学说的运用 体表受邪 传之于内阐释病理变化内脏有病 形见于外 脏腑有病相互影响循经诊断运用指导疾病诊断判断病位压痛诊断是针灸 按摩治病的依据指导疾病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通路 药物归经指导其他治 手太阴肺经 时间 3 00 5 00 寅时 起止穴位 起于中府穴 止于少商穴左右各有11个穴位功能 控制呼吸系统失调时症状 气管 肺不舒服 心悸 喜吃淡味 耐心差 肤色差 肺经 肺经 下呼吸道 甲状腺 皮肤 肺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肺主呼吸 肺虚则语音细小 不愿多说话 2 肺主皮毛宣发 肺虚则皮肤血液循环不足 出现暗黑 不红润 3 肺主肃降 肺气虚大肠则排便无力 4 肺在情志主悲 肺虚会产生自悲 担心 易哭泣等心理过重 5 肺藏魄 肺虚则人说话无魄力 不敢肯定或承诺 肺经 肺经实症 近期发生的症状1 肺主呼吸 肺实热则语音响亮 话多啰嗦 2 肺主宣发 肺实症则皮肤血液循环过强 出现皮肤发红 怕热 易出现皮肤过敏 3 肺主肃降 肺气旺则大肠排便过快 4 肺在情志主悲 肺实症则会自悲心理会最少 而自负心理过强 5 肺藏魄 肺气旺则人说话太自负 喜欢不负责任的承诺 注意 肺经交叉一般提示经过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的感染引起的下呼吸系统的损害 手阳明大肠经 时间 5 00 7 00 卯时 起止穴位 起于商阳穴 止于迎香穴左右各有20个穴位功能 调节消化系统失调的症状 手臂酸痛 易胖 肩井酸痛 鼻子不适 口干 口臭 颈肿 便秘 眼睛发黄皮肤 肤色暗陈 斑明显 过敏 大肠 大肠 大肠 上呼吸道 鼻咽部 皮肤 大肠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大肠经为肺经之腑 辅 虚症会出现毒素不能排出引起上行的咽喉至鼻部之间的功能衰弱 抵抗感染力下降 2 反应在皮肤上主要是皮肤的毛孔的粗糙 不光泽 3 反应在大肠上主要是大肠排便推动无力 严重有左侧或右侧的下腹部胀痛感或果冻样粘液便 大肠 大肠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大肠经为肺经之腑 辅 实热症反应在咽喉至鼻部之间干燥上火或急性发炎 2 反应在皮肤毛孔上易出现炎症 3 反应在大肠上通常排便次数增加 注意 大肠经交叉如和肺经同时出现则提示咽喉的严重病变 如单独出现交叉则提示有大肠的严重病变 腹泻 足阳明胃经 时间 7 00 9 00 辰时 起止穴位 起于承泣穴 止于历兑穴左右各有45个穴位功能 调节胃的功能 研磨食物失调时症状 胃部不适 乳房不适 头痛 瘦 肤色黄 腿痛酸麻 膝盖无力 退化 足阳明胃经 预防及主治疾病 胃肠道疾病 小儿腹泻 胃胀 胃痛 胃下垂 急性胃痉挛 胃炎 胃神经官能症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便秘 泄泻 痢疾 胃肠蠕动过慢面部疾患 座疮 黄褐斑 头痛 眼痛 牙痛 面神经麻痹 腮腺炎 咽炎其他疾患 中风后遗症 慢性阑尾炎 乳腺增生 白细胞减少症 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病 胃经 胃经 胃肠道 乳房 膝关节 胃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胃虚会有消化慢 膝盖酸软无力 严重有腹胀 2 女性胃经虚症则在经期来临时乳房胀痛 3 有时老人还有严重的膝盖骨的病变 胃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大多由近期饮食过于刺激饱胀引起 会有胃部不适 严重会有胃痛症状 2 女性会有乳房肿块 小叶增生 注意 胃经交叉提示胃病的疼痛发作期 足太阴脾经 时间 9 00 11 00 巳时 起止穴位 起于隐白穴 止于大包穴左右各有21个穴位功能 调节消化 免疫系统失调时症状 免疫力下降 过敏 拉肚子 便秘 月经不调 脾经 脾经 消化道 免疫及内分泌 糖尿病 肌肉 脾胰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脾胰主运化 脾虚 胰岛素分泌不足 则人能量 糖 蛋白质 脂肪 的转化太慢 全身各大器官 心肝脾肺肾 营养的输送太慢 人出现全身无力状态 2 脾胰主升清 营养物质向上输布能力差 所以头晕 面唇发暗 3 脾胰主统血 脾虚则人易出现皮下出血如大腿部皮下青紫斑 4 脾胰主肌肉 脾虚多见于肌肉松弛 内脏下垂 胃下垂 5 脾胰在情志主思 脾虚的人则思虑多而行动实干少 且多梦 6 脾藏意 脾虚则此人行事易出现犹豫不定的状态 做事不能持久 手少阴心经 时间 11 00 13 00 午时 起止穴位 起于极泉穴 止于少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功能 控制肺的功能失调时症状 胸闷 消化不良 气管症状 眼睛干涩 脸部肌肉充血 心经 心经 头 脑 神志 心脏 心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心主头脑 左侧出现虚症则是因为脑外伤或是长期睡眠不足 脑部供血氧不足引起脑神经衰弱 细胞不活跃或萎缩 2 心主神明 右侧心虚则是因为脑外伤或是长期睡眠不足引起思维能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 3 心主血脉 会由思维不活跃引起心脏功能的下心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心主头脑 左侧出现实症则是因为长期用脑过度或是精神压力大引起的血脉上冲于脑导致脑部的压力大和血液循环不良 2 心主神明 右侧由于短期的用脑过度或是精神压力大引起的血脉上冲于脑导致脑部的压力大和血液循环不良 3 心主血脉 会由思维过于紧张兴奋引起心律不齐 注意 心经交叉提示心情的不舒畅 郁闷 脑部气血不通 手太阳小肠经 时间 13 00 15 00 未时 起止穴位 起于少泽穴 止于听宫穴左右各有19个穴位功能 控制小肠的功能 营养的吸收失调时症状 肩颈酸痛 僵硬 耳部不适 听力减退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 小肠经 小肠经 小肠 十二指肠 肩关节 小肠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有慢性肠炎 时有排便次数多 饮食受刺激易腹泻 人较瘦弱 2 大多肩膀背酸痛 小肠实症 近期形成的实症1 小肠实症大多由用脑过度引起 2 少数由于胆汁的分泌少而引起小肠的紧张状态 一般反应肩膀酸痛 3 少数由于过于辛辣饮食引起的 注意 小肠经交叉肯定有经常腹泻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 时间 15 00 17 00 申时 起止穴位 起于睛明穴 止于至阴穴左右各有67个穴位功能 调节呼吸 循环 消化 吸收 泌尿系统失调时症状 头痛 眼力不佳 腰酸背痛 泌尿系统问题 易浮肿 足太阳膀胱经 预防及主治疾病 呼吸系统 感冒 发烧 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肺炎消化系统 消化不良 腹痛 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 急慢性胃肠炎 肝炎 胆囊炎泌尿生殖系统 肾炎 阳痿 睾丸炎 闭经 月经不调 痛经 盆腔炎 附件炎 宫颈糜烂其他疾病 失眠 腰背痛 坐骨神经痛 中风后遗症 关节炎 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足少阴肾经 时间 17 00 19 00 酉时 起止穴位 起于涌泉穴 止于俞府穴左右各有27个穴位功能 控制全身的功能失调时症状 水肿 尿酸增高 泌尿系统差 生殖系统差 血压高或低 膀胱经 膀胱经 脊椎病变 泌尿系统 骨关节病变膀胱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膀胱经虚症 一般为膀胱功能下降 钙排出长期得不到管制和回收 所以会出现骨质大量缺钙引起的慢性骨骼疾病 2 左侧以上半身或颈椎为主 右侧以下半身或腰椎为主 如合并肾经同时虚弱则表示严重 膀胱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膀胱经实症 一般为膀胱功能下降 钙排出近期得不到管制 所以会出现骨质缺钙引起的慢性骨骼疾病 2 左侧以上半身或颈椎为主 右侧以下半身或腰部为主 如合并肾经同时出现则表示严重 注意 膀胱经交叉在女性多为妇科炎症引起的骨骼病变 男性多为骨骼病变或前列腺炎 肾经 肾经 生殖泌尿系统 腰 足后跟 耳 脑 肾脏 肾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肾为先天之本 肾虚则先天身体虚弱 2 肾主水主骨 肾虚则血中营养不能有效管制 转化尿液代谢太多 人就会流失钙和蛋白质 3 肾藏志 肾虚则志弱 人会没有勇气和毅力 4 肾藏恐 肾虚人会过多产生害怕的情绪 肾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有些人是因为服药后肾对毒素产生的应激反应 肾损害 2 肾火旺 一般人可能为纵欲的性生活过后 或是易患生殖系统肿块的人群 3 肾实症 有些人无以上两种情况 但经常有疲惫感 是有隐性肾炎倾向 如受药物 疲劳 辛辣食物等影响会转为急性肾炎 4 女性肾经交叉多为妇科病变所致 男性多为长期服药引起 手厥阴心包经 时间 19 00 21 00 戌时 起止穴位 起于天池穴 止于中冲穴左右各有9个穴位功能 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失调时症状 心悸 高血压 心包经 心包经 心脏包膜血管 全身血管 心包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心包经主心脏与血管 左侧出现虚症则是心脏本身的慢性病变如心脏的功能下降 2 心主喜 心情郁闷引起 则心脏供血不足 功能下降 心包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心包经主心脏与血 左侧出现实症则是心脏本身的慢性病变如心脏节律加快或心律不齐 2 心主喜 心过喜引起情感的兴奋 心律不齐 注意 心包经交叉提示心情的不舒畅 郁闷 心脏气血不通 冠心病前兆 手少阳三焦经 时间 21 00 23 00 亥时 起止穴位 起于关冲穴 止于丝竹空穴左右各有23个穴位功能 统管免疫系统和淋巴系统失调的症状 抵抗力低下 易感冒 三焦经 三焦经 全身淋巴系统 淋巴结 免疫系统 三焦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因慢性炎症或疲劳引起的免疫机能下降 抵抗力下降 三焦经实症 近形成的实症1 身体近期全身的炎症反应 如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 2 淋巴结的近期发炎注意 三焦经交叉有正在发炎症状 足少阳胆经 时间 23 00 1 00 子时 起止穴位 起于瞳子髎穴 止于足窍阴穴 左右各有44个穴位功能 与肝相表里 主消化系统失调时症状 胆汁分泌异常 脂肪代谢差 形成肥胖症 肩部酸痛 偏头痛 失眠 多梦 足少阳胆经 预防及主治疾病 肝胆病 急慢性胆囊炎 胆绞痛 各种慢性肝炎头面五官病 头昏 偏头痛 面神经炎 面神经麻痹 耳鸣 耳聋 其他疾病 感冒 发热 咽喉肿痛胁下痛 经脉所过处的肌肉痛 胆经 胆经 胆 胃肠道 脖子 末梢血液循环不良 偏头痛 胆经虚症 长期形成的症状1 胆虚症 胆汁分泌少 对肉类营养不能乳化吸收 人会比较瘦弱 2 胆虚又导致动物性氨基酸缺乏 会引起人体的血管出现营养不良性的收缩抽搐 偏头痛 3 胆虚因为胆汁分泌少 不能有效性乳化进入小肠的肉质食物 十二指肠和胃部易出现发炎等病症 胆经实症 近期形成的症状1 胆实症 大多人的胆汁分泌多 对肉类饮食吸收量大 不吃便会腹部不适 一般人会偏胖 2 胆实症 少数人偏瘦是因为多食辛辣食物造成的 3 经常和肝火旺同时出现 此人是脂肪肝的形成期 足厥阴肝经 时间 1 00 3 00 丑时 起止穴位 起于大敦穴 止于期门穴左右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