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3理解作者对“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学习重难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学法指导】1抓住写“绿”的句子,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2沿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线索,自行领悟隐含的文意。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3反复诵读(最好美读)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知识链接】1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作见课下注释。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2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明确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行文线索: 4“囚绿”的含义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2关于文章主题的理解。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说出理由。 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重点分析 课文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圈点批注。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 (2)“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涸辙g 淅沥x 揠苗助长yB婆娑sha 流连lin 急不暇择xiC珍重zhn 猗郁q 毫不犹豫yD蕈菌xn 囚系j 永不屈服y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葱笼淅沥攀缘怜悯B莫生脉络纤细繁茂C公寓喜悦常春藤诚心诚意D猗郁琼浆玉液直接了当简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年华。B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C我不得不变更的计划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4.本文以 为中心,指出绿是 ,赞美了绿 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和向往之情。5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4)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作用:_ _6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门虽然是常开着的,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软,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4)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 )7囚绿记的行文线索是( )A囚绿恋绿释绿念绿B囚绿念绿恋绿释绿C恋绿囚绿释绿念绿D恋绿念绿释绿囚绿8.陆蠡酷爱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谈谈你喜欢或厌恶哪种颜色,理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绮丽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9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11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 系。【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因为他爱绿。2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行文线索: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4“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二、1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作者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的。当然,这里的绿是一种象征或双关。 表达我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 2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我们认为,如下的归纳比较妥当: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第一种理解固然不错,但作为一篇散文的主题似乎不宜包容太多。常春藤到底是象征自己呢,还是象征整个中华民族呢?文章是表达自己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呢,还是“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呢?也应该突出其中的一个为好。兼而有之,则显得分散。第二种理解似乎没有分出文章的内蕴的轻重,尤其是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而这一点作者又是特意加以强调的。说“我”“囚绿”是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是可以的,说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则显得轻浮。 三、(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直接倾诉对绿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既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2)“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一方面表达作者喜爱绿色就像喜爱生命,绿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为自己“囚绿”交代原因。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责怪常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著”。 (4)“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基础达标】1D(A 中“涸”应读“h”;B 中“娑”应读“su”;C 中“猗”应读“y”。)2C(A 中“葱笼”的“笼”应为“茏”;B中“莫生”的“莫”应为“陌”;D中“简漏”的“漏”应为“陋”。)3A(应是“葱茏的爱和幸福”、“猗郁的年华”。)4囚绿 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永不屈服于黑暗 光明、生命与自由5(1)排比(2)比喻(3)反复(4)反问 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6(1)抒情(2)议论(3)描写(4)记叙7C8示例:我喜欢红色,火红的太阳、鲜艳的花朵,给人以活力。9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10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后一问不一定要回答这么详细,点到即可。)11“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的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意思对即可。)【拓展提升】1B解析:A项,根据第1段第一句话,“生态文明”不是“客观规律”,而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妇产护理期末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乡镇员工工作汇报
- 三峡之秋短文讲解
- 员工文化礼仪培训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血站安全卫生培训
- 国培培训心得汇报
- 企税优惠政策解读
- 综合部日常培训
- 2026届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课件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肺癌全程管理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 质量警示卡模板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