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未质检复习题.doc_第1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未质检复习题.doc_第2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未质检复习题.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未质检复习题积累与运用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k_然不动 2.qi_而不舍 3.相形见ch_ 4.无xi_顾及5.zhng rng _ _ 岁月 6.气势png b _ _人口7.kui zh_ _人口二、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1.申张正义( ) 2.默守陈规( ) 3.不屈不饶( ) 4.俗不可奈( )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一届女排世界杯赛取得了巨大成功,终于在今日下午偃旗息鼓了。B.经过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他终于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了。C.在事故现场,路人对那个袖手旁观的干部模样的人,提出尖锐的批评。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四、修改病句(每句只改一处):1.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不犯错误,犯点错误不要紧,改了就好。2.冯巩的相声总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和笑声。3.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也已永远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五、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友谊”为内容写一句话。 例句: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生活是一首奋进的歌。 仿句:_六、背诵默写:1.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2.登斯楼也,_,_,_,其喜洋洋者矣。3._,_!_。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僵卧孤村不自哀,_。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6.陌上桑中从侧面描写罗敷美貌的句子是:_7.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的点睛之句是:_8.关雎、蒹葭、君子于役都选自诗经,其中一首思夫诗中,一开头就用“_,_。_”点明了全篇主旨。七、散文集朝花夕拾收了鲁迅先生的10篇散文。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均出此书。请写出自此书的另外二篇的篇名: 、 。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获得“五连冠”的中国女排,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03年世界杯大赛上,以3:0的优势战胜日本队,重登冠军宝座。假如请你发一条手机短信息祝贺她们,你会说什么?(不超过15个字)九、从本学期过的小说中,任选一个小说人物,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这人物形象的认识。文言文阅读十、文言基础知识:(一)解释加点的词:1.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二)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A.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B. 游于是乎始C.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三)用“|”标示下面语文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标一处)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 环而攻之而不胜十一、语段阅读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一)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微斯人,吾谁与归?(二)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二者之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各用8个字作答)(三)“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_“退”是指_(四)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现代文阅读换个角度看问题 日本畅销书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可是,出乎意料,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而是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那些大路货。店老板请来一位中小企业咨询员帮助分析原因。这位咨询员四周巡视一番,便坐在地板上把视线降低到小孩子所能看到的高度,这回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却是一个死角。于是,他同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此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正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鲁迅语)长沙女子郭六芳写过这样一首七言绝句:“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阳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家在自己眼中,朝夕面对,原也平淡无奇;可是,当换个角度从江上去望,却发现它宛在画图之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事物本来是复杂的、多向的,因此,应该从多种角度去考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主体考察、审视思维客体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二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习惯性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凡是过去存在过的,或曾被证实过的东西,就认为绝对正确,万无一失,百对现实中与传统相抵触的新事物,则往往不予承认。再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这是囿于一种旧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叶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向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向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致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话,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听说巴黎有一家旅馆,住客乘电梯上下,抱怨速度太慢,老板发愁,想重新设计、安装,这要花一大笔钱,一位心理学家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电梯室里装上几面镜子,老板依法行事果然奏效。原来,住客走进电梯室都要整装、梳理一番,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觉得电梯太快了。 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1第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2请补写苏轼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3阅读第段,回答下列问题。(1)俗语“一条道跑到黑”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_。(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在什么基础上引出这一论点的? 答:_。(3)归纳下列概念的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A直线式思维:_ B习惯性思维:_(4)此段是怎样从另一个角度论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必要性的? 答:_4第段指出“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途径有_;接着是运用_来论证这一论题。5从论证结构上分析,第段是全文的_。6纵观全文,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的? 答:_十三、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文后问题走进天堂的门票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辞,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愁眉不展的老爸默黑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科!” 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边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大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弟弟不解,问:“那你说法这是什么?” 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这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纤 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石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弟弟进入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双双堕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儿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了三关,最后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烧成车间当工人。 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递给他一张纸,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1第段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表现出弟弟_。2第段画线的句子用了_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_。3用简洁的语句概括第段内容:_;从中可以看出哥哥具有_的精神。4弟弟在大学里的所作所为不是偶然的,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请依据文章说明:_。5第段中“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是_。6弟弟“猛见哥哥走了进来脸顿时烧灼得发痛”,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是_。文章把哥哥与弟弟对比着写的作用是_。7用30个字左右写出你读本文后的感想:_。写作十四、阅读下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据报载,杨振宁博士某次与一香港歌星同机到达东北某地,机场上聚集了许多欢迎歌星的年青人,一年轻人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一、1岿 2.锲 3. 绌 4. 暇 5. 峥嵘 6. 磅礴 7. 脍炙二、1. 申伸 2.默墨 3. 饶挠 4. 奈耐 三、A四、1改“不犯错误”为“会犯错误”或删去“不犯错误”中的“不”2删去“欢乐和”或“和笑声”3在“永远”之后加“刻”五、答案略。只要句子格式对(以“友情”作为句子开头,一问三答),修辞手法相同(设问、比喻、排比)即可。六、答案略 七、狗猫鼠、父亲的病等八、答案略 九、例:故乡中的闰土,当年手持胡叉向猹刺去的活泼可爱的少年英雄,中年时却成了精神麻木的木偶人,他是封建思想毒害和残酷压榨的牺牲品。文言文知识十、(一)1.适:正好 始:开始 恶能:怎能 2.落花 3. 感到惊奇 4. 期:约会 委:放弃 去:离开 5.至:极点。 畔:通“叛”(二)C (三)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 环而攻之/而不胜十一、(一)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三)“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代文阅读十二、1.从一个故事入手引出本文论题,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1)比喻一些人做事过于固执、死板。(2)主体考察、审视思维客体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可能获得全面、正确认识。作者是在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的基础上引出论点的。(3)A,遇事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一条道跑到黑”。B,用过去的教条解决现实问题,在旧路上徘徊不前。(4)从反面列举事实论据。作者列举有些同志坚持直线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的事实作论据,从反面论证在这改革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这种思维不仅与事无补,终将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阻力。 4. 反向思考、侧向思考、多向思考。例证法 5.总结 6.先从一个故事引出论题“观察事物的角度正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接着列举三个事实论据,自然引出中心论点;继而从反面列举直线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